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禹城式”矽卡岩型富铁矿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招崇 王怀洪 +4 位作者 谢秋红 沈立军 朱裕振 吕云鹤 金博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山东省西北部齐河—禹城地区矽卡岩型富铁矿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望成为继莱芜、金岭和济南之后又一个重要的富铁矿基地。与传统的矽卡岩型铁矿产于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不同的是,齐河—禹城地区李屯铁矿的矿体产于石炭系—二叠系... 山东省西北部齐河—禹城地区矽卡岩型富铁矿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望成为继莱芜、金岭和济南之后又一个重要的富铁矿基地。与传统的矽卡岩型铁矿产于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不同的是,齐河—禹城地区李屯铁矿的矿体产于石炭系—二叠系含煤地层内,富铁矿体与围岩呈截然的接触关系,并且矿体附近的围岩发生了强烈的角岩化。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上覆的煤系极低的热导率使得含矿热液能够保持高温状态,发生长距离迁移而就位于远接触带的石炭系—二叠系中。李屯铁矿的形成可能是高温的岩浆流体与低温的大气降水混合,导致温度和盐度下降发生快速沉淀的结果。另外,近矿岩体普遍发生强烈的钠长石化,导致了闪长质岩石“铁的丢失”,为出溶高浓度富铁流体以及富铁矿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幔源“高分异”的闪长岩以及浅侵位时岩浆流体的出溶,也是邯邢式铁矿形成的先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富铁矿 流体迁移 钠长石化 禹城式
下载PDF
基于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的短时公交客流量预测
2
作者 陈静 张昭冲 +2 位作者 王琳凯 安脉 王伟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6-486,共11页
针对传统的短时客流预测方法没有考虑到时序特征中跨时段客流之间的相似性问题,提出一种改进k-means聚类算法与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相结合的短时客流量预测模型k-CNN-LSTM。通过k-means算法对跨时段时序数据进行聚类,使用间隔... 针对传统的短时客流预测方法没有考虑到时序特征中跨时段客流之间的相似性问题,提出一种改进k-means聚类算法与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相结合的短时客流量预测模型k-CNN-LSTM。通过k-means算法对跨时段时序数据进行聚类,使用间隔统计确定k值,构建交通流矩阵模型,采用CNN-LSTM网络处理具有时空特征的短时客流。该模型能够对具有空间相关性的数据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使用真实数据集对模型进行检验和参数调优,实验结果表明:k-CNN-LSTM模型较其他模型有相对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 时空数据预测 K-MEANS聚类 客流量预测
下载PDF
基于渐进多粒度训练深度学习的矿物图像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万成舟 季晓慧 +4 位作者 杨眉 何明跃 张招崇 曾姗 王玉柱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18,共7页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矿物图像识别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已经有研究将深度学习应用于矿物图像识别,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大规模矿物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同矿物之间可能存在细微的形态、纹...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矿物图像识别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已经有研究将深度学习应用于矿物图像识别,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大规模矿物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同矿物之间可能存在细微的形态、纹理和颜色差异,符合细粒度识别算法特征,但以往的研究中很少有人采用细粒度方法进行矿物识别。所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Next-ViT模型的细粒度矿物识别方法,通过引入渐进式多粒度训练拼图技术,实现对矿物图像的精确分类。首先采用Next-ViT模型作为特征提取器,该模型结合了Transformer结构和卷积神经网络的优势,能够提取到丰富的图像特征;接下来利用随机拼图生成器创建不同粒度级别的矿物拼图,这些拼图包含从细节到整体的多种信息。训练过程中采用渐进式多粒度训练策略,在训练的早期阶段,模型主要关注细粒度的特征,通过学习拼图中的细节信息来区分不同的矿物,随着训练的深入,模型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更大粒度级别的特征上,学习更加抽象和全局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模型能够充分利用不同粒度级别的信息,提高矿物识别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常见的36种矿物数据集上取得了86.5%的准确率,有效地提高了矿物识别的准确率。这表明,细粒度识别方法对于矿物识别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识别 深度学习 Next-ViT 细粒度识别 渐进式多粒度训练
下载PDF
基于数据增强和集成学习的矿物图像识别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琳 季晓慧 +4 位作者 杨眉 何明跃 张招崇 曾姗 王玉柱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4,共8页
矿物识别是地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资源勘探、岩石分类和地质环境监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传统方法通常依赖人的经验进行主观判断,并且效率低下。近年来,已有许多研究将深度学习的图像分类技术应用于矿物识别,以客观快速地... 矿物识别是地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资源勘探、岩石分类和地质环境监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传统方法通常依赖人的经验进行主观判断,并且效率低下。近年来,已有许多研究将深度学习的图像分类技术应用于矿物识别,以客观快速地识别矿物,这些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可识别矿物种类有限且精度需要进一步提升。为此本文首先解决了矿物数据集图像数据样本分布不平衡问题,对数据集中矿物图像较少的11个矿物类别采用DCGAN生成矿物图像进行数据增强,对比选择效果更好的方案对数据集进行扩充。其次,为了得到更可靠、精确度更高的识别模型,将ImageNet上表现较好的ResNet、RegNet、EfficientNet和Vision Transformer模型迁移到本文使用的矿物数据集上。针对训练好的基模型排列组合得到11个子模型,分别使用平均软投票法和加权软投票法两种方法进行集成,得到22个集成模型并对其训练得到识别结果,对比22个集成模型的结果选择出精度最高的集成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DCGAN进行数据增强,在不同的模型上平均提升了3.12%的准确率,充分证明了DCGAN数据增强的有效性;在所有集成模型中,使用加权软投票法的模型表现较好,其中精度最高的是利用4个基分类模型进行加权软投票得到的集成模型,在扩充后的36种常见矿物数据集上达到了87.47%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识别 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 数据增强 集成学习
下载PDF
霞石岩的成因及深部碳循环
5
作者 石苡宁 张招崇 程志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38-2254,共17页
霞石岩是以发育霞石和单斜辉石斑晶为特征的过碱性火山岩,其单体出露体积较小,常以碳酸岩-碱性杂岩体或小体积熔岩流的形式广泛分布在板内环境中,产出的时代跨度大(从太古宙至今),产出量总体上随地球的演化而增多。通常认为霞石岩在喷... 霞石岩是以发育霞石和单斜辉石斑晶为特征的过碱性火山岩,其单体出露体积较小,常以碳酸岩-碱性杂岩体或小体积熔岩流的形式广泛分布在板内环境中,产出的时代跨度大(从太古宙至今),产出量总体上随地球的演化而增多。通常认为霞石岩在喷发过程中上升速度快且较少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可以很好地反映地幔源区特征。然而,目前对其源区性质仍存在争议,其争论的焦点在于源区是否存在碳酸盐,即碳酸盐化源区是否是霞石岩形成的必要条件。本文基于全球各地霞石岩的地质-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将其分为两组:第一组霞石岩的SiO_(2)和碱含量(Na _(2)O+K_(2)O)变化范围较大,出现Rb、K、Pb、Zr、Hf、Ti、Y元素的负异常,放射性同位素组成普遍较为亏损;第二组相较第一组具有更高的SiO_(2)、碱含量,更低的MgO、TiO_(2)、P_(2)O_(5)含量和Na _(2)O/K_(2)O比值,并出现U、Nb、Pb、Zr元素的正异常以及Ti元素的负异常,Nb-Ta及Zr-Hf发生分馏,放射性同位素组成较第一组更富集。结合实验岩石学结果,研究认为第一组霞石岩的原始熔体为碳酸盐化榴辉岩部分熔融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反应形成的富碳硅酸盐熔体,其直接喷发或只经历低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第二组霞石岩与第一组霞石岩具有相似的源区特征,但熔体经历了强烈的分离结晶及不混溶作用。因此,碳酸盐化源区是霞石岩形成的必要条件。对霞石岩露头的时间分布进行统计发现,霞石岩最早形成于太古宙,但形成量在约550Ma和80Ma突增,碳酸盐俯冲通量的增加可能是导致霞石岩形成量突增的原因,而形成于太古宙的霞石岩说明太古宙地幔中存在局部的“碳”富集或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霞石岩 岩石成因 深部碳循环 碳酸盐化地幔 不混溶作用
下载PDF
考虑外部因素的MCNN-ABiLSTM交通流量预测模型
6
作者 杨国威 陈静 +1 位作者 张昭冲 王伟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6-73,共8页
针对交通流量序列的时间依赖性、空间相关性及易受外部因素的干扰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和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自适应融合预测模型(MCNN-ABiLSTM模型)。通过串联的多尺度结构增强卷积神经网络的特... 针对交通流量序列的时间依赖性、空间相关性及易受外部因素的干扰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和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自适应融合预测模型(MCNN-ABiLSTM模型)。通过串联的多尺度结构增强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提升对时序特征的连续性、周期性的挖掘能力,将2个分支特征自适应融合以提升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性。同时,通过计算各路口时序流量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交通流量的空间相关性,并提出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设置外部因素标签值。实验结果表明,MCNN-ABiLSTM模型比其他基线模型预测准确性更高,RMSE、MAE以及MAPE均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交通流量预测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卷积 特征融合 改进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我国钴镍矿床的成矿规律、科学问题、勘查技术瓶颈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28
7
作者 苏本勋 秦克章 +6 位作者 蒋少涌 曹明坚 张招崇 张宏罗 薛国强 周涛发 莫江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8-980,共13页
钴镍矿床主要有四类:岩浆型、红土型、沉积岩-变沉积岩容矿型和热液型。本文提出“纽带矿床”的概念,是指兼具多种不同类型或不同成矿元素组合的矿床,是不同矿床类型之间连接以及与成矿理论连接的结合点,也是成矿模型与找矿模型之间的... 钴镍矿床主要有四类:岩浆型、红土型、沉积岩-变沉积岩容矿型和热液型。本文提出“纽带矿床”的概念,是指兼具多种不同类型或不同成矿元素组合的矿床,是不同矿床类型之间连接以及与成矿理论连接的结合点,也是成矿模型与找矿模型之间的纽带。从金属共生关系的角度看,镍矿普遍伴生钴,但钴矿未必有镍;从元素地球化学的角度看,钴和镍在深部岩浆过程多共生,而在浅表热液、风化和沉积等过程多分离。据此提出钴镍成矿的关键科学问题为钴镍共生、分离和富集机理,主要包括:(1)岩浆-热液过程中的钴镍分离与富集机理;(2)风化-沉积过程中的钴镍共生-分离-富集机理。通过对四种类型典型矿床和纽带矿床的解剖,结合实验岩石学及数值模拟计算与钴镍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建立完整的钴镍成矿理论体系。同时,从更大尺度上来看,钴镍成矿和重大地质事件具有一定的耦合关系,镁铁-超镁铁岩体的成矿差异与构造背景息息相关,而热液改造在钴超常富集方面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钴镍矿床赋矿地质体产状复杂多变,含矿岩体与围岩之间物性相似,钴-镍赋存状态多样,迫切要求解决钴镍矿床勘查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多元多尺度勘查技术体系与含矿性评价,主要包括:(1)碳质层干扰下有效信号辨别提取技术;(2)小岩体和陡倾斜矿体的精细识别技术;(3)多元信息匹配关联与含矿性评价技术。我国钴镍资源分布特点和成矿特色要求在高效勘查技术体系的研发和集成时应优先考虑岩浆型钴镍矿,而沉积岩-变沉积岩容矿型和热液型钴镍矿床的找矿工作应借鉴同成因矿床或主矿种矿床的勘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镍矿床 纽带矿床 钴镍共生分离 勘查技术
下载PDF
塔里木克拉通北缘阔克塔格西富碱侵入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Hf-O同位素制约
8
作者 潘蓓蓓 黄河 +4 位作者 张招崇 王涛 吴欢欢 秦切 李海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95-2221,共27页
富碱侵入岩具有深源浅成的属性,是示踪地幔组成的窗口。位于东天山与塔里木克拉通北缘交界处的阔克塔格以西出露一处以正长岩为主体、包含少量中—基性岩石单元的富碱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其侵位于227~224 Ma之间,为印支... 富碱侵入岩具有深源浅成的属性,是示踪地幔组成的窗口。位于东天山与塔里木克拉通北缘交界处的阔克塔格以西出露一处以正长岩为主体、包含少量中—基性岩石单元的富碱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其侵位于227~224 Ma之间,为印支期岩浆作用产物。该岩体具有富碱(Na_(2)O+K_(2)O=7.93%~12.28%)、富铝(Al_(2)O_(3)=15.62%~18.67%)、贫镁(MgO=0.12%~4.01%)、贫钛(TiO_(2)=0.14%~1.63%)的特征,属于准铝质的(A/CNK=0.78~1.00)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微量元素表现出高场强元素Nb、Ta、Th、U、Zr、Hf的富集,不相容元素Sr、P、Ti的亏损特征;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15.09~34.90),表现为轻稀土强烈富集的右倾型曲线,Eu异常变化较大(δEu=0.12~1.72)。在同位素组成上,富碱侵入岩呈现相对宽泛但总体富集的全岩Sr-Nd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87)Sr/^(86)Sr)i=0.70489~0.70581,ε_(Nd)(t)=14.56~6.74,ε_(Hf)(t)=11.48~+3.06,锆石δ^(18)O值(5.49‰~6.87‰)略高于地幔值(5.3‰±0.6‰)。阔克塔格西富碱侵入岩具A1型花岗岩特征,形成于板内伸展构造环境中。基于主、微量元素及Sr-Nd-Hf-O同位素特征,笔者认为该杂岩体为同源岩浆演化产物,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原始岩浆上升并经历AFC(同化混染-分离结晶)过程。晚三叠世塔里木克拉通北缘—东天山—北山地区处于板内构造体制,A1型花岗岩和正长岩差异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很可能记录了古亚洲洋自西到东“剪刀式”的闭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碱侵入岩 阔克塔格西 三叠纪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构造意义
下载PDF
中亚成矿域斑岩大规模成矿特征:大地构造背景、流体作用与成矿深部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42
9
作者 高俊 朱明田 +15 位作者 王信水 洪涛 李光明 李继磊 肖文交 秦克章 曾庆栋 申萍 徐兴旺 张招崇 周建波 赖勇 张晓晖 孙景贵 万博 王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71,共48页
中亚成矿域夹持于西伯利亚、东欧和塔里木-华北克拉通之间,展布范围与全球显生宙大陆地壳生长最典型的增生型造山带——中亚造山带相当,并产出一系列大型—超大型斑岩铜(-金)、斑岩钼及斑岩铜(-钼)矿床。斑岩成矿作用自西向东存在明显差... 中亚成矿域夹持于西伯利亚、东欧和塔里木-华北克拉通之间,展布范围与全球显生宙大陆地壳生长最典型的增生型造山带——中亚造山带相当,并产出一系列大型—超大型斑岩铜(-金)、斑岩钼及斑岩铜(-钼)矿床。斑岩成矿作用自西向东存在明显差异,可高度概括为具‘西铜东钼、早铜晚钼’特征。基于前寒武纪基底性质、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以及斑岩成矿特征方面的系统综合研究,以重要构造线为界,将成矿域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成矿省:哈萨克斯坦斑岩Cu(-Au-Mo)、蒙古斑岩Cu(-Au)和中国东北斑岩Mo(-Cu)成矿省。哈萨克斯坦成矿省具新太古—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四个大型斑岩Cu矿床形成于早古生代增生造山过程(481~440Ma),而绝大多数矿床为晚石炭世(330~295Ma)集中爆发成矿的产物。古亚洲洋西段,沿我国中天山—伊犁南缘—吉尔吉斯北天山—中哈萨克斯坦—科克切塔夫至成吉思线性展布的古生代岩浆弧与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共同制约了斑岩成矿作用;增生造山向山弯构造的转换阶段为斑岩集中成矿期。蒙古斑岩成矿省亦具新太古代—早古元古代结晶基底;斑岩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泥盆纪(~370Ma)和三叠纪(~240Ma)两个时期,为图瓦-蒙古山弯构造演化过程中两个局部时段的突发成矿;早期成矿事件与古亚洲洋体系向南戈壁微地块下的俯冲增生造山有关,晚期成矿可能是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作用的结果。中国东北斑岩成矿省广泛发育新元古代结晶基底和泛非事件岩石学记录;奥陶纪(482~440Ma)斑岩成矿受控于古亚洲洋早古生代时期俯冲增生作用;而中生代斑岩钼集中爆发成矿则分别受控于古亚洲洋体系后碰撞(~250Ma)、蒙古—鄂霍茨克洋体系同俯冲(248~204Ma)、古太平洋体系同俯冲(195~145Ma)及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事件(145~106Ma)不同地球动力学体制。成矿流体方面总体而论,中亚斑岩型矿床热液蚀变遵循经典Lowell and Guibert模式,高氧化性岩浆流体有效出溶造就了大型-超大型斑岩矿床。中亚成矿域斑岩铜矿的成矿斑岩岩石类型与环太平洋域成矿斑岩类似,以钙碱性和高钾钙碱性成分为主,最常见的是石英二长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成钼矿斑岩比成铜(-金-钼)斑岩更偏酸性,具更高SiO2含量。部分斑岩具埃达克质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另一部分斑岩却有类似正常弧火山岩的特征。虽然现有弧环境斑岩岩浆产生的‘MASH’和‘板片熔融’模型以及‘后碰撞拆沉与新生基性下地壳熔融’模型能够解释中亚成矿域部分斑岩铜矿床成矿的深部机制,但本文新提出‘残余洋中脊俯冲+预富集基性下地壳熔融’模型解释哈萨克斯坦成矿省巴尔喀什—西准噶尔成矿带斑岩铜大规模成矿的深部机制。中亚域斑岩钼成矿与古老地壳或古老岩石圈地幔的熔融无关,而与新生地壳熔融产生长英质岩浆的深部事件存在直接成因联系。西段哈萨克斯坦省新生地壳由古生代古亚洲洋演化过程中弧增生事件形成,而东段中国东北成矿省新生地壳则是新元古代与Rodinia超大陆相关聚合和裂解事件造就的。"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成钼"模型突破了钼成矿与古老地壳熔融有关的传统认识,能很好地解释全球最大的中国东北钼成矿省的成矿深部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成矿域 斑岩大规模成矿 大地构造背景 流体作用特征 成矿深部机制
下载PDF
大火成岩省的成矿效应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招崇 侯通 程志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154,共24页
大火成岩省(LIPs)是地质历史上重大的地质事件,巨量的岩浆堆积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按照成矿作用与LIPs事件的关系,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1)成矿作用与LIPs事件直接相关,两者时间一致或者成矿作用稍晚,该类型矿床可以作为LIPs的组成部... 大火成岩省(LIPs)是地质历史上重大的地质事件,巨量的岩浆堆积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按照成矿作用与LIPs事件的关系,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1)成矿作用与LIPs事件直接相关,两者时间一致或者成矿作用稍晚,该类型矿床可以作为LIPs的组成部分;(2)成矿作用与LIPs事件在时间上有明显的间断,但与LIPs有间接的成因联系。与LIPs直接相关的成矿作用包括两种类型,一是LIPs岩浆作用形成的岩浆矿床;二是与LIPs有关的热液矿床。岩浆矿床指的是在岩浆形成和演化过程中金属元素富集形成的矿床,元素富集主要与分离结晶作用或/和不混溶过程有关,包括:(1)与镁铁-超镁铁质岩体有关的氧化物矿床和铜镍硫化物(±PGE)矿床,其中前者包括铬铁矿床和V-Ti-Fe矿床,后者包括与大型镁铁-超镁铁质岩体有关的PGE矿床以及与小型岩体有关的铜镍硫化物(±PGE)矿床;(2)与超基性熔岩有关的镍矿,包括与太古宙科马提岩有关的镍矿和与岩浆管道系统上覆的铁质苦橄岩有关的镍矿;(3)与碳酸岩有关的REE-Nb-P等矿床;(4)与金伯利岩(有时为钾镁煌斑岩和方解霞黄煌岩)有关的金刚石矿床(金刚石只是岩浆上升过程中捕获的捕虏晶)。与LIPs事件直接相关的热液矿床指的是LIPs形成过程中与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有关的热液矿床,所以该类矿床又进而可分为两个亚类:(1)与岩浆期后热液作用有关的矿床,主要是与中酸性岩浆有关的矿床,如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斑岩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等;(2)与变质作用有关的热液矿床,该类型主要是产在太古宙花岗-绿岩带内的脉状金矿床。与LIPs间接相关的矿床并非形成于LIPs时期,但是LIPs可能为成矿作用提供了巨量的成矿物质来源以及有利于成矿的环境和沉淀场所,包括:(1)风化壳型,主要形成于热带地区,矿床类型与源岩性质密切相关,常见的有铝土矿、Ni-(Co)、Nb-Ta-REE矿床、Nb-P矿床等;(2)热液改造型,LIPs阶段已初步富集金属元素的岩石在后期的热液作用下进一步富集成矿,包括玄武岩中的自然铜矿和卡林型金矿;(3)条带状铁建造(BIF)和锰矿,前寒武纪LIPs巨量的海底火山作用为BIF和锰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4)与裂谷有关的以沉积岩为容矿围岩的层状矿床;(5)油气矿床。总之,LIPs为金属和能源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成矿条件,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矿床被证明与LIPs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最后,本文还指出了大火成岩省成矿研究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火成岩省 地幔柱 岩浆作用 热液流体 成矿作用
下载PDF
大火成岩省的类型、成因及其地球系统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招崇 朱江 +4 位作者 程志国 魏博雯 侯通 张宏罗 谢秋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057-4090,共34页
大火成岩省指的是板块内部在相对短的时间间隔内(通常<3 Ma)巨量的岩浆喷发和侵入形成的火成岩省(面积超过105km^(2),体积超过105km^(3))。自此概念提出至今,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对于其成因以及对大陆裂解、物质循环、环... 大火成岩省指的是板块内部在相对短的时间间隔内(通常<3 Ma)巨量的岩浆喷发和侵入形成的火成岩省(面积超过105km^(2),体积超过105km^(3))。自此概念提出至今,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对于其成因以及对大陆裂解、物质循环、环境效应、生物灭绝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争论。本文在回顾大火成岩省定义及其演变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内容包括:(1)镁铁质大火成岩省(MLIP)成因的地幔柱模型及其存在的问题;(2)水在MLIP形成过程中的作用;(3)MLIP成因的其他替代模型;(4)硅质大火成岩省(SLIP)的成因及其与MLIP之间的关系;(5)大火成岩省和超大陆裂解之间的耦合关系;(6)大火成岩省与碳、硫循环及其对全球环境和生物大规模绝灭的影响;(7)大火成岩省与全球海平面升高、温室效应以及大洋缺氧事件的关系;(8)大火成岩省的地表地形效应。最后提出了大火成岩省研究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火成岩省 地幔柱 大陆裂解 物质循环 环境效应
下载PDF
胶东栖霞金矿集区早白垩世花岗岩形成时代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瑞良 张招崇 +1 位作者 曾庆栋 郭云鹏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6-198,共13页
栖霞金矿集区位于胶东半岛中部,是胶东金矿集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因是否与花岗岩有关存在不同的认识。栖霞金矿集区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表明,其年龄为122~118 Ma,与金矿成矿年龄基本一致,暗示金矿与花岗岩可能... 栖霞金矿集区位于胶东半岛中部,是胶东金矿集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因是否与花岗岩有关存在不同的认识。栖霞金矿集区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表明,其年龄为122~118 Ma,与金矿成矿年龄基本一致,暗示金矿与花岗岩可能存在成因联系。花岗岩SiO_2含量为65%~70%, Na_2O/K_2O=0.96~1.27,多数样品大于1.0; Na_2O+K_2O值为7.48%~8.06%,铝指数A/CNK=0.90~1.0,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Ⅰ型花岗岩;这些花岗岩以高Sr(Sr>600μg/g)、低Y和Yb(Y<13μg/g, Yb<1.1μg/g)、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Zr和Hf)及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强烈((La/Yb)N=32.86~53.24)为特征,与胶东地区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十分类似,均属于高钾钙碱性埃达克质岩石,可能是在华北克拉通破坏背景下,拆沉下地壳的镁铁质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栖霞金矿集区
下载PDF
南天山盲起苏花岗岩体的成因及构造意义:来自年代学、地球化学及Nd-Hf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新慧 秦切 +5 位作者 黄河 王涛 张招崇 童英 郭磊 宋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893-2918,共26页
南天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与塔里木克拉通的接壤地带,是了解克拉通及造山带构造演化的重要地区。但就南天山洋最终闭合和陆陆碰撞的时代目前还存在不同观点。盲起苏花岗岩体位于南天山造山带东段,是该区大型的复式花岗岩体,主要由东... 南天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与塔里木克拉通的接壤地带,是了解克拉通及造山带构造演化的重要地区。但就南天山洋最终闭合和陆陆碰撞的时代目前还存在不同观点。盲起苏花岗岩体位于南天山造山带东段,是该区大型的复式花岗岩体,主要由东部黑云母花岗闪长岩、西部黑云母花岗岩和中部二云母花岗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东部、西部和中部花岗岩的形成年龄分别为297±4 Ma、294±3 Ma和292±2 Ma。地球化学特征上,东部和西部花岗岩的SiO2含量为65.34%~73.12%,A/CNK为1.00~1.11(平均1.05),Na2O+K2O的含量为7.26%~8.52%,属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岩石;中部花岗岩的SiO2含量为71.97%~72.84%,A/CNK为1.09~1.14(平均1.12),Na2O+K2O的含量为8.36%~8.80%,属钙碱性强过铝质岩石。稀土元素上,三者均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9.58~44.94\],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LREE/HREE=8.00~22.97),并呈现不同程度的Eu负异常(东部δEu=0.67~0.81;西部δEu=0.48~0.78;中部δEu=0.44~0.48)。微量元素上,三者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同位素特征上,锆石εHf(t)值分别为-11.31^-1.64(东部)、-5.41^-0.50(西部)和-14.43^-2.51(中部),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均在1.30~2.20 Ga之间;东部岩体的εNd(t)的值为-6.92^-10.10,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Nd)在1.62~1.88 Ga之间。综合区域地质和前人研究资料,表明盲起苏复式花岗岩体可能是后碰撞早期阶段由加厚的变质火成岩地壳发生部分熔融,经不同程度结晶分异所形成的,并暗示了南天山洋的闭合及陆陆碰撞的时间应发生于二叠纪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山 晚古生代 花岗岩 后碰撞 结晶分异
下载PDF
安徽庐枞盆地小包庄铁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机制以及与罗河铁矿的关系 被引量:11
14
作者 温冰冰 张招崇 +3 位作者 谢秋红 程志国 费详惠 李子羲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74-1492,共19页
小包庄铁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火山岩盆地中,是近年发现的又一大型玢岩型铁矿床。本文基于详细的岩相学、矿相学观察,对小包庄铁矿的围岩及典型矿物的主微量元素、硫同位素、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小包庄铁矿磁铁矿... 小包庄铁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火山岩盆地中,是近年发现的又一大型玢岩型铁矿床。本文基于详细的岩相学、矿相学观察,对小包庄铁矿的围岩及典型矿物的主微量元素、硫同位素、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小包庄铁矿磁铁矿矿石中不同成矿阶段形成的黄铁矿、硬石膏的δ34S值异常高,黄铁矿集中在6‰~15‰之间,硬石膏集中在16‰~24‰之间,并且随着成矿期次由早到晚、深度由深到浅,黄铁矿、硬石膏的δ34S值逐渐降低,同时测得小包庄铁矿下部三叠系东马鞍山组膏盐层的δ34S值为30.1‰,反映了小包庄铁矿有膏盐层硫的加入。包裹体测温结果表明,小包庄铁矿透辉石-磁铁矿-硬石膏化蚀变阶段、绿帘石化蚀变阶段、碳酸盐-硬石膏-黄铁矿化蚀变阶段和硬石膏-石英-黄铁矿化蚀变阶段的成矿流体温度分布区间分别为326~496℃、259~317℃、178~280℃和107~189℃,盐度分布区间为14%~21%NaCleqv、11%~20%NaCleqv、6%~16%NaCleqv、2%~13%NaCleqv,成矿流体经历了从高温高盐度向低温低盐度演化的过程。从成矿岩体、矿体矿石特征、蚀变分带以及成矿温度等方面与罗河铁矿进行对比表明,小包庄铁矿与罗河铁矿为同一类型的两个独立矿床,其在空间上上下叠覆的模式可能是由闪长质岩浆在不同深度侵位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河-小包庄铁矿 玢岩型铁矿床 闪长质岩浆 硫同位素 包裹体测温 蚀变分带 双层成矿结构
下载PDF
煌斑岩的分类、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秉翔 张招崇 程志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2-316,共25页
作为最早被识别出的碱性岩石之一,煌斑岩因富含金和金刚石等矿产资源以及对理解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作用而受到广泛重视,但是目前对于煌斑岩的成因还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基于近年来对煌斑岩的研究成果,对它们的分类、特征以及岩... 作为最早被识别出的碱性岩石之一,煌斑岩因富含金和金刚石等矿产资源以及对理解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作用而受到广泛重视,但是目前对于煌斑岩的成因还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基于近年来对煌斑岩的研究成果,对它们的分类、特征以及岩石成因进行综述。根据国际地科联(IUGS)的分类标准,煌斑岩可以分为超镁铁质煌斑岩、钙碱性煌斑岩和碱性煌斑岩。研究发现,超镁铁质煌斑岩往往是伸展环境下岩浆作用的产物,与金伯利岩和碳酸岩有密切的成因关系;钙碱性煌斑岩通常发育在汇聚或被动大陆边缘环境,其岩石成因可能有多种机制(如基性岩浆的分异、岩浆混合以及交代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碱性煌斑岩出露在离散型大陆边缘和板内构造环境,通常和碱性玄武质岩浆作用密切相关。不管岩石的形成环境和过程如何,超镁铁质煌斑岩、钙碱性煌斑岩和碱性煌斑岩被普遍认为是来自于经历了交代富集作用的地幔源区。最后,文章指出了煌斑岩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科学问题,如富集的地幔源区存在的矿物相(金云母和角闪石)对产生钠质还是钾质岩浆的影响,控制岩浆在结晶过程中影响含水矿物斑晶形成的因素以及部分煌斑岩中碳酸岩球粒和钠长石的形成原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煌斑岩 分类 岩石学特征 岩石成因 地幔交代作用
下载PDF
塔里木大火成岩省钠质煌斑岩:岩浆混合的证据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秉翔 张招崇 +2 位作者 程志国 孔维亮 魏博雯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5-26,共2页
之前对于煌斑岩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实验岩石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钾质煌斑岩。钠质煌斑岩作为一种特殊的岩石类型,其成因至今仍有争议。本文报道了中国西北部二叠纪塔里木火成岩省(TLIP)西北缘瓦吉里塔格地区新近发现的钠质煌斑岩脉。... 之前对于煌斑岩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实验岩石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钾质煌斑岩。钠质煌斑岩作为一种特殊的岩石类型,其成因至今仍有争议。本文报道了中国西北部二叠纪塔里木火成岩省(TLIP)西北缘瓦吉里塔格地区新近发现的钠质煌斑岩脉。这些岩脉为斑状结构,含有橄榄石、单斜辉石、角闪石和云母的斑晶,基质主要由钠长石、拉长石、单斜辉石、角闪石、云母、黄铁矿和钛磁铁矿等微晶组成,并含有少量的奥长石、中长石和磷灰石。瓦吉里塔格煌斑岩具有不平衡的矿物组合,如橄榄石的透辉石+金云母反应边以及基质中不同组分长石的不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质煌斑岩 不平衡结构 岩浆混合 塔里木大火成岩省
下载PDF
山西塔儿山-二峰山含矿闪长质岩石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深部动力学过程约束 被引量:1
17
作者 司东泽 张招崇 金子梁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4-220,共17页
塔儿山-二峰山矽卡岩型铁矿床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构造上位于华北板块中部太行山陆块南部。笔者对与该矽卡岩型铁矿床相关的闪长岩体,即二峰山和塔儿山岩体进行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岩体侵位年龄为(128.7±3.0)~(131.2... 塔儿山-二峰山矽卡岩型铁矿床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构造上位于华北板块中部太行山陆块南部。笔者对与该矽卡岩型铁矿床相关的闪长岩体,即二峰山和塔儿山岩体进行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岩体侵位年龄为(128.7±3.0)~(131.2±2.2)Ma,这与华北地区其他矽卡岩型铁矿床中岩体年龄基本一致,指示它们可能与同一区域构造事件有关。岩石样品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塔儿山闪长质岩石属于钙碱性准铝质闪长岩,二峰山闪长质岩石属于碱性准铝质闪长岩;2个岩体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如较低的SiO_(2)含量(57.17%~65.51%),高碱含量(Na_(2)O=5.07%~6.72%,K_(2)O=7.92%~11.73%),较低的Mg#,富集LILEs(Sr、Ba)和LREE,亏损Ni、Ta、Ti等高场强元素的特点。2个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体的初始岩浆分别由同一源区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产生。结合平顺西安里、河南安林及山东莱芜地区闪长岩类年代学、地球化学数据对比研究,笔者认为华北克拉通中部未发生类似其东部的拆沉作用,古老下地壳熔融的岩浆在矽卡岩型铁矿床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儿山—二峰山 矽卡岩型铁矿床 闪长质岩石 岩石成因
下载PDF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Radiolarian Cherts of the Mada'er Area,Southwestern Tianshan:Implications for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被引量:8
18
作者 KANG Jianli zhang zhaochong +3 位作者 zhang Dongyang HUANG He DONG Shuyun zhang S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期801-813,共13页
In the southwestern Tianshan,the geologic ages of many strata and their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are still poorly constrained because of complex structures.The Mada'er area is located in the Kuokesaleling belt,South... In the southwestern Tianshan,the geologic ages of many strata and their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are still poorly constrained because of complex structures.The Mada'er area is located in the Kuokesaleling belt,Southwestern Tianshan.The cherts from the former Wupata'erkan Group contain abundant radiolarian fossils,including 10 species which are identified as late Devonian to early Carboniferous in age.Eleven chert samples have SiO_2 contents ranging from 88.80 wt%to 93.28 wt%, and 2.02 wt%to 3.72 wt%for Al_2O_3.The SiO_2/Al_2O_3 ratios of all samples vary from 23.84 to 46.11, much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pure cherts(80-1400).These values suggest that the cherts contain high ratios of terrigenous materials.The Al_2O_3/(Al_2O_3+Fe_2O_3)ratios vary between 0.64 and 0.77,whereas V and Cu concentrations range from 10.92 ppm to 26.7 ppm and from 2.15 ppm to 34.1 ppm respectively. The Ti/V ratios vary from 25.53 to 44.93.The total REE concentrations of the cherts are between 30.78 ppm and 59.26 ppm,averaging 45.46 ppm.The(La/Ce)_N ratios range from 0.81 to 1.12,and 0.88-1.33 for(La/Yb)_N,averaging 1.09,which suggests a continental margin environment.Consequently,it is inferred that the cherts formed in a residual sea environment during the late Devonian to early Carboniferous time,which suggests that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Karakum-Tarim and Kazakhstan-Junggar plates did not occur at the time.In addition,the regional geological inform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study area experienced a post-collision stage during the early Permian,and thus it is likely that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two plates took place in the late Carbonifer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larian cherts GEOCHEMISTRY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Southwestern Tianshan China
下载PDF
Phase Equilibria Constraints on Relations of Ore-bearing Intrusions with Flood Basalts in the Panxi Region,Sou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7
19
作者 zhang zhaochong HAO Yanli +2 位作者 AI Yu LI Yin ZHAO L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95-309,共15页
There are two types of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associated intrusions within the Emeish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 (LIP); namely, small ultramafic subvolcanic sills that host magmatic Cu-Ni-Platinum Group Element (PG... There are two types of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associated intrusions within the Emeish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 (LIP); namely, small ultramafic subvolcanic sills that host magmatic Cu-Ni-Platinum Group Element (PGE)-bearing sulfide deposits and large mafic layered intrusions that host giant Ti-V magnetite deposits in the Panxi region. However, except for their coeval ages, the genet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ore-bearing intrusions and extrusive rocks are poorly understood. Phase equilibria analysis (Q-PI-OI-Opx-Cpx system) has been carried out to elucidate whether ore-bearing Panzhihua, Xinjie and Limahe intrusions are co-magmatic with the picrites and flood basalts (including high-Ti, low-Ti and alkali basalts), respectively. In this system, the parental magma can be classified as silica-undersaturated olivine basalt and silica-saturated tholeiite. The equivalents of the parental magma of the Xinjie and Limahe peridotites and picrites and low-Ti basalts are silica-undersaturated, whereas the Limahe gabbro-diorites and high-Ti basalts are silica-saturated. In contrast, the Panzhihua intrusion appears to be alkali character. Phase equilibria relations clearly show that the magmas that formed the Panzhihua intrusion and high-Ti basalts cannot be co-magmatic as there is no way to derive one liquid from another by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Panzhihua intrusion appears to be related to Permian alkali intrusions in the region, but does not appear to be related to the alkali basalts recognized in the Longzhoushan lava stratigraphy. Comparably, the Limahe intrusion appears to be a genetic relation to the picrites, whereas the Xinjie intrusion may be genetically related to be low-Ti basalts. Additionally, the gabbro-diorites and peridotites of the Limahe intrusion are not co-magmatic, and the former appears to be derived liquid from high-Ti basa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yered intrusions phase equalibria Cu-Ni sulfide deposit V-Ti-Fe oxide deposit Emeishan
下载PDF
U-Pb Zircon Dating of the Yeniutan Granitic Intrusion in the Western Sector of the North Qilian Mountains 被引量:4
20
作者 MAO Jingwen zhang Zuoheng +3 位作者 JIAN Ping WANG Zhiliang YANG Jianmin zhang zhaoch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4期781-785,共5页
Zircons from granodiorite and biotite granite in the Yeniutan granitic intrusion in the western North Qilian Mountains yielded a weighted mean 206Pb/238U apparent age of 460±3 Ma, suggesting that the intrusion or... Zircons from granodiorite and biotite granite in the Yeniutan granitic intrusion in the western North Qilian Mountains yielded a weighted mean 206Pb/238U apparent age of 460±3 Ma, suggesting that the intrusion originated during the late stage of plate subduction. Its related Ta'ergou and Xiaoliugou deposits are two of the few large tungsten deposits formed in the plate subduction environment in the world. The U-Pb dating of the zircons from the biotite granite gave a discordant lower intercept age of 183±4 Ma, which implies that the Yanshanian event was probably superimposed on the North Qilian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 dating granodiorite biotite granite tungsten deposit North Qilian Mountain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