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感疫苗接种成效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现状
1
作者 朱丹旎 王耀刚 张馨予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19-1325,共7页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流感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已成为国际共识。在中国,流感疫苗接种属于自愿自费接种的非免疫规划疫苗,部分地区...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流感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已成为国际共识。在中国,流感疫苗接种属于自愿自费接种的非免疫规划疫苗,部分地区实行优先接种群体的免疫政策。近年来,国内外对流感疫苗接种展开多项卫生经济学评价,尤其针对孕妇、儿童、≥60岁的老年人、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和医护人员等重点和高风险人群。本文整理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分析流感疫苗接种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现状,为中国流感疫苗接种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疫苗 流感 卫生经济学评价
下载PDF
海水贝类风味品质研究进展
2
作者 朱丹妮 徐昙烨 +3 位作者 刘峰 李国道 赵前程 刘俊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贝类作为海水养殖的重要经济品种,因其鲜美的风味感官和独特的营养价值而深受人们喜爱。风味是贝类品质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风味物质分为气味物质和呈味物质两大类。本文对国内外经济海水贝类风味物质的形成、作用及其在加工贮藏中的变... 贝类作为海水养殖的重要经济品种,因其鲜美的风味感官和独特的营养价值而深受人们喜爱。风味是贝类品质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风味物质分为气味物质和呈味物质两大类。本文对国内外经济海水贝类风味物质的形成、作用及其在加工贮藏中的变化情况进行综述;其次,以生化代谢水平以及生命活力状态为指标,对活品贝类的风味品质研究进行总结;最后,介绍了感官评价、色谱-质谱法、代谢组学、风味指纹图谱等风味品质评价技术,以期为海水贝类的风味品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风味 品质 评价技术
下载PDF
测试滞后对岩溶水样性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长松 邹胜章 +3 位作者 谢浩 朱丹尼 陈宏峰 俞建国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101,共10页
样品测试是研究岩溶区水工环问题的重要手段。岩溶区交通不便利、样品运输困难以及测试单位处理样品不及时,导致样品测试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现有研究还不能有效解释"测试滞后"对岩溶水样性质有何影响。为此,本文以云南宣威... 样品测试是研究岩溶区水工环问题的重要手段。岩溶区交通不便利、样品运输困难以及测试单位处理样品不及时,导致样品测试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现有研究还不能有效解释"测试滞后"对岩溶水样性质有何影响。为此,本文以云南宣威市一典型岩溶泉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离子色谱仪、原子发射光谱仪等测试手段,对同一时间点采集的泉水样品按照时间序列对K+、Na+、Ca2+、Mg2+、Cl-、SO2-4、HCO-3、pH、NO-3、CO2(fs)共10项指标进行对比实验,探讨"测试滞后"对岩溶水样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岩溶水样放置过程中,各指标A类标准不确定度为0. 02~1. 83,HCO-3、Ca2+不确定度值显著高于其他指标; 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pH、K+、Mg2+、Cl-、NO-3服从正态分布;随着时间变化,各指标相对偏差变化范围0%~57. 38%,其中pH、Ca2+、SO2-4、NO-3的相对偏差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10项指标均值含量与变异系数总体呈显著负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 709,P <0. 05),变异系数为Na+> K+> CO2(fs)> Mg2+> Cl->SO2-4> Ca2+> HCO-3> p H> NO-3,揭示测试滞后对不同指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质量分数低的指标影响尤为突出。在整个实验期间内,水样水质变化可分为5个阶段:以各项指标未出现明显变化的初期稳定阶段(0~3d),以Na+、K+、Mg2+三项指标出现显著变化的初步变化阶段(3~5d),以多项指标发生较为显著变化的混合变化阶段(5~17d),以微生物作用为主的细菌潜在影响阶段(17~35d),以水质趋于稳定的相对平衡阶段(35~75d),其中"细菌作用"和"碳酸平衡作用"是岩溶水样放置过程中存在的两个重要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岩溶水样测试质量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样品测试 测试滞后 水质 影响
下载PDF
岩溶高原区农业地膜中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的释放及其对覆膜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朱丹尼 邹胜章 +3 位作者 周长松 刘菲 谢浩 卢海平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7-304,共8页
随着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增塑剂在塑料大棚、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农业土壤中已普遍存在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污染问题。针对我国中西部岩溶高原区农业土壤中存在的DEHP环境问题,本文选取云南岩溶高原区的红壤及烟... 随着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增塑剂在塑料大棚、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农业土壤中已普遍存在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污染问题。针对我国中西部岩溶高原区农业土壤中存在的DEHP环境问题,本文选取云南岩溶高原区的红壤及烟草地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模拟覆膜土壤环境,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检测农膜、土壤介质中DEHP含量,定量研究了地膜中DEHP的释放及其在覆膜土壤中的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覆盖于原状土壤上的地膜,其DEHP释放量最大,均值为13.57mg/kg;覆盖于加生物抑制剂土壤上的地膜,其DEHP释放量略高于未覆土壤地膜,前者DEHP平均值为10.83mg/kg,后者为10.77mg/kg;地膜中DEHP的释放表现为缓慢释放和集中陡升两个释放段,总体释放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两组覆膜土壤中DEHP的检出浓度范围分别为0.17~3.74mg/kg(原状土)、0.34~4.29mg/kg(加生物抑制剂土壤),在国内外覆膜农田土壤PAEs类化合物检出浓度范围内;土壤中DEHP含量具有随时间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DEHP主要来自于地膜中DEHP的释放。研究认为在短周期内岩溶高原红壤不会出现DEHP的累积,合理安排农作物的覆膜种植可有效削减土壤的有机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HP 地膜 土壤有机污染 岩溶高原区
下载PDF
Pollution pattern of underground river in karst area of the Southwest China 被引量:4
5
作者 ZHOU Chang-song ZOU Sheng-zhang +3 位作者 zhu dan-ni XIE Hao CHEN Hong-feng WANG Jia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年第2期71-83,共13页
Investigation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multiple typical karst underground river systems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underground river pollution. Thro... Investigation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multiple typical karst underground river systems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underground river pollution. Through the summary of the survey results, five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ground river pollution have been revealed, including directionality, weak hysteresis, easier for reversibility, linear and intermittent(or seasonal); combining with karst geomorphic types, pollution sources(primordial, secondary pollution and compound), pollution ways and pollution receptors, three basic pollution patterns of the underground river were depicted: Recharge area pollution, runoff area pollution and discharge area pollu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discloses the reality of the underground river pollution is the three basic patterns and their subgenera in combination with super imposition on the space and time. And from the angle of the hydrogeological model, the study expounds the process of underground river pollution. Finally, the study gives naming rules of pollution pattern of the underground river and sets up PISAB method of pattern recognition. The results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pollution repair and management of underground river in the southwest karst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river Pollution pattern Karst region Conceptual model CHARACTERISTIC
下载PDF
小鼠视神经损伤模型建立及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疗效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朱丹妮 杨佳蕾 +5 位作者 吴诗坡 李瑶 陈旖 张金龙 宋小红 侯利华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20年第6期698-703,共6页
目的:建立并评价小鼠视神经损伤(ONC)模型,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rhNGF)的疗效。方法:采用夹伤法建立ONC模型,比较不同夹伤时间条件下建立小鼠ONC模型的差异。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ONC后不同时间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 目的:建立并评价小鼠视神经损伤(ONC)模型,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rhNGF)的疗效。方法:采用夹伤法建立ONC模型,比较不同夹伤时间条件下建立小鼠ONC模型的差异。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ONC后不同时间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存活率,评价ONC模型建立。在此基础上,以rhNGF滴眼液为治疗组、生理盐水滴眼液为对照组,初步评价rhNGF治疗ONC模型的疗效。结果:采用夹伤5 s与夹伤10 s建立ONC模型,术后7 d视网膜免疫荧光染色RBPMS结果提示,夹伤5 s组RGCs存活率低于假手术组(P<0.01),夹伤10 s组RGCs存活率低于夹伤5 s组及假手术组(P<0.05),并且出现玻璃体浑浊。采用夹伤5 s为后续评价ONC模型,在ONC后第7、14、21、28 d,RGCs数量随时间延长而不断减少,且其密度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建立ONC模型基础上,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连续13 d给予rhNGF滴眼液和生理盐水滴眼液,结果显示ONC后第14 d,治疗组RGCs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挤压法建立了一种稳定的小鼠ONC模型,并基于此初步评价了rhNGF治疗ONC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探讨rhNGF治疗机制及药效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4-羟基他莫昔芬依赖的内含肽调控绿色荧光蛋白功能研究
7
作者 赵拯浩 王步森 +4 位作者 王玉东 朱丹妮 董铭心 侯利华 陈薇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9年第5期619-623,共5页
目的:验证小分子4-羟基他莫昔芬(4-HT)依赖的内含肽调控绿色荧光蛋白(eGFP)功能的可行性。方法:根据eGFP的结构与功能,在蛋白上选取7个氨基酸位点,通过同源重组方式将内含肽序列插入不同位点,转染293T细胞系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eGFP的... 目的:验证小分子4-羟基他莫昔芬(4-HT)依赖的内含肽调控绿色荧光蛋白(eGFP)功能的可行性。方法:根据eGFP的结构与功能,在蛋白上选取7个氨基酸位点,通过同源重组方式将内含肽序列插入不同位点,转染293T细胞系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eGFP的表达情况,分析4-HT依赖的内含肽调控剪接效率。结果:在选取的7个氨基酸位点中,有5个具有调控效果,其中S148位点的4-HT调控效果最好,4-HT的最适工作浓度为4μmol/L。结论:在eGFP蛋白上发现一个新的高效的4-HT调控的内含肽剪接位点S148,与已报道位点R109相比,剪接效率提高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含肽 4-羟基他莫昔芬 小分子依赖 绿色荧光蛋白
下载PDF
重庆东南部岩溶水金属元素空间分布、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谢浩 邹胜章 +5 位作者 李军 申豪勇 林永生 周长松 朱丹尼 王志恒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304-4313,共10页
分散式岩溶水是重庆部分区县的重要供水水源,甚至是唯一供水水源,了解岩溶水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暴露的健康风险尤为必要.以重庆东南部分散式岩溶水为主要研究对象,测定42组岩溶泉水样品中的Al、Cu、Pb、Zn、Cr、Cd、Ni、Mn、As和Hg金... 分散式岩溶水是重庆部分区县的重要供水水源,甚至是唯一供水水源,了解岩溶水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暴露的健康风险尤为必要.以重庆东南部分散式岩溶水为主要研究对象,测定42组岩溶泉水样品中的Al、Cu、Pb、Zn、Cr、Cd、Ni、Mn、As和Hg金属元素浓度,利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绘图揭示了高检出率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应用多元统计方法与健康风险模型分析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来源及其暴露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重庆东南地区分散岩溶水水质整体较好,金属元素在岩溶水中赋存的空间尺度变异性较强,特别是Ni和As;Cu、Pb、As、Zn和Cr元素来源主要受到区域地质背景的影响,Al和Mn元素主要受到人类工农矿业生产活动的影响,Ni元素受到自然背景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通过饮用途径暴露的总健康风险高于皮肤渗入途径,是人体主要的暴露途径,儿童通过饮用途径暴露的总健康风险高于成人,而通过皮肤渗入途径暴露的总健康风险成人高于儿童,值得注意的是,Cr元素是引起健康总风险的决定元素.从饮水安全的角度考虑,当地居民在饮用分散式岩溶地下水时需对水质给予一定的关注,以期降低人群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金属元素 空间分布特征 健康风险评价 重庆东南部 来源解析 CR元素
原文传递
会仙岩溶湿地地下水主要离子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军 邹胜章 +5 位作者 赵一 赵瑞科 党志文 潘民强 朱丹尼 周长松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50-1760,共11页
以我国最大的低海拔岩溶湿地会仙岩溶湿地为研究区,对该区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共采集的27组地下水样品中常规离子进行检测和分析,在分析会仙岩溶湿地地下水主要离子化学特征和不同时期变化基础上,运用单指标污染标准指数法对不同时... 以我国最大的低海拔岩溶湿地会仙岩溶湿地为研究区,对该区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共采集的27组地下水样品中常规离子进行检测和分析,在分析会仙岩溶湿地地下水主要离子化学特征和不同时期变化基础上,运用单指标污染标准指数法对不同时期地下水进行污染评价,利用多元统计、Gibbs模型和离子比例关系识别地下水主要离子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岩溶地下水主要为弱碱性淡水,Ca^(2+)和HCO^(-)_(3)为优势离子.不同时期地下水主要离子总浓度顺序为: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枯水期水质优于丰水期和平水期.地下水中K^(+)和NO^(-)_(3)主要受含水层空间分布差异影响,Mg^(2+)、SO^(2-)_(4)、NO^(-)_(2)、NH^(+)_(4)和TDS受时空尺度综合作用,Na^(+)、Ca^(2+)、HCO^(-)_(3)和Cl^(-)为水体中较稳定离子.受碳酸盐岩控制,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地下水化学类型具有高度一致性,HCO_(3)-Ca水占比分别为77.78%、77.78%和88.89%.地下水主要受SO^(2-)_(4)、NO^(-)_(3)和NO^(-)_(2)污染,NO^(-)_(3)出现极严重程度污染样点,SO^(2-)_(4)在丰水期和平水期出现较重污染样点.地下水化学组分主要受水岩作用控制,Ca^(2+)和HCO^(-)_(3)主要来源于方解石风化溶解,少量水点受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硫铁矿控制导致Mg^(2+)和SO^(2-)_(4)浓度偏高,K^(+)、Na^(+)、SO^(2-)_(4)、NO^(-)_(3)和Cl^(-)部分来源于大气降水,Na^(+)和Cl^(-)部分来源于当地居民生活,K^(+)与种植施用的钾肥相关,NO^(-)_(3)主要来源是化学肥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仙岩溶湿地 地下水 水化学 污染 离子成因
原文传递
会仙岩溶湿地丰平枯水期地表水污染及灌溉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丹尼 邹胜章 +6 位作者 李军 樊连杰 赵一 谢浩 朱天龙 潘民强 徐利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40-2250,共11页
以我国典型的亚热带低海拔岩溶湿地为研究区,对该区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共采集的27组地表水样品进行12种常规离子和10种金属元素检测,在分析地表水主要离子化学特征基础上,分别运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以及钠吸附比法(SAR)、钠含量法(SC... 以我国典型的亚热带低海拔岩溶湿地为研究区,对该区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共采集的27组地表水样品进行12种常规离子和10种金属元素检测,在分析地表水主要离子化学特征基础上,分别运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以及钠吸附比法(SAR)、钠含量法(SC)、渗透指数法(PI)和残余碳酸钠法(RSC)这4种评价体系对不同时期地表水进行污染评价和灌溉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表水主要为弱碱性水,Ca^(2+)和HCO_(3)^(-)为优势离子.常规指标中仅NH_(4)^(+)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超标率为25.93%,金属元素中超标组分为Al(11.11%)、Mn(44.44%)和Hg(37.04%).常规指标浓度受时空尺度影响程度整体低于金属元素,两者均具有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时期分布特征.据污染评价结果,区内地表水总体水质尚可,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介于0.75~2.69,主要污染指标为NH_(4)^(+)、Mn、Al和Hg,部分样点存在季节性污染,污染级别为轻度~中度,丰水期污染程度最高,污染点多分布于湿地核心区.综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以及SAR、SC、PI和RSC灌溉适用性评价结果,会仙岩溶湿地地表水总体适合灌溉,枯水期灌溉适用性优于丰水期和平水期,平水期PH1(Hg浓度1.91μg·L^(-1))和丰水期FH8(NH_(4)^(+)浓度13.70 mg·L^(-1))地表水已不适用于农业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仙岩溶湿地 地表水 常规指标 金属元素 污染 灌溉适用性
原文传递
Cause and control of Radix Ophiopogonis browning during storage 被引量:2
11
作者 WANG Hui QI Jin +5 位作者 HAN Dong-Qi XU Tian LIU Ji-Hua QIN Min-Jian zhu dan-ni YU Bo-Yang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73-80,共8页
In the storage of Radix Ophiopogonis, browning often happens to cause potential risk with regard to safety. Previously few reports investigate the browning of Radix Ophiopogonis. In this research, the causes and mecha... In the storage of Radix Ophiopogonis, browning often happens to cause potential risk with regard to safety. Previously few reports investigate the browning of Radix Ophiopogonis. In this research, the causes and mechanisms of the browning of Radix Ophiopogonis were preliminarily elucidated. Content determination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 phy (HPLC) and spectrophotometry, enzyme activity determination by colorimetry, and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by electron mi- croscopy were performed in the present study. Uniform design and three-dimensional response surfaces we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owning and storage factors. The cortex cell wall of browned Radix Ophiopogonis was ruptured.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Radix Ophiopogonis, cellulase and polyphenol oxidase enzymes were activated, the levels of 5-hydroxymethylfurfural (5-HMF), total sugars, and reducing sugars were increased, while the levels of polysaccharides and methylophiopogonanone A were de- creased in browned Radix Ophiopogon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orage factors and degree of browning (Y) could be described by following correlation equation: Y= - 0.625 4 + 0.020 84 × X3 + 0.001 514×X1×x X2 - 0.000 964 4 × X2 × X3. Accompanied with browning under storage condition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Radix Ophiopogonis was altered. Following the activation of cellulase, the rupture of the cortex cell wall and the outflow of cell substances flowed out, which caused the Radix Ophiopogonis tissue to become soft and sticky. The main causes of the browning were the production of 5-HMF, the activation of polyphenol oxidase, Maillard reactions and enzymatic browning. Browning could be effectively prevented when the air relative humidity (HR),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content were under 25% RH, 12 ℃ and 18%,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OWNING Radix Ophiopogonis CAUSE CONTROL Storage factor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