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唑卡因麻醉对鲢肝肾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酶活及部分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罗相忠 梁宏伟 +4 位作者 李晓晖 周同 张春燕 邹桂伟 崔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4,共8页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是中国特有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产量位居淡水鱼类第二位;但鲢喜跳跃,应激反应强烈,操作与运输较为不便。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苯唑卡因对鲢麻醉的合适浓度;并在合适浓度下探索鲢肝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是中国特有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产量位居淡水鱼类第二位;但鲢喜跳跃,应激反应强烈,操作与运输较为不便。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苯唑卡因对鲢麻醉的合适浓度;并在合适浓度下探索鲢肝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及部分免疫基因表达特征的影响。实验方法是将鲢放入不同浓度的苯唑卡因溶液中麻醉,确定合适的麻醉浓度,并测定此浓度下鲢肝脏和肾脏中总SOD和CAT活力的变化,以及IL-10、TNF-α、INF-γ、IgM等免疫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苯唑卡因麻醉鲢的合适浓度为28 mg/L。与对照组相比,鲢肝脏中的IL-10基因表达量在麻醉12 h和复苏6 h实验组中显著上升;TNF-α基因表达量在复苏1 h实验组中显著上升;INF-γ基因表达量分别在鲢麻醉6、9、24 h及复苏3 h和6 h实验组中显著变化;IgM基因表达量分别在鲢麻醉9、12、18、24 h及复苏6 h实验组中显著上升。鲢肾脏中的IL-10、TNF-α和INF-γ基因表达量在鲢麻醉组和复苏组中均显著下降;IgM基因表达量在鲢复苏3 h实验组中显著上升。鲢肝脏和肾脏中的T-SOD活力及CAT活力在麻醉组和复苏组中均有显著变化。在鲢肝脏和肾脏中,T-SOD活力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鲢肝脏中CAT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鲢肾脏中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表明苯唑卡因对鲢不同组织酶活反应的特异性。本项研究为鲢麻醉运输、麻醉时鲢肝肾组织抗氧化酶酶活及部分免疫基因表达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苯唑卡因 酶活 IL-10 TNF-α INF-Γ IGM
下载PDF
皮质醇(COR)介导的氨氮抑制团头鲂免疫功能
2
作者 郭红会 王勋伟 +6 位作者 葛恒 王羽慧 李怡雯 李欣月 邹桂伟 梁宏伟 李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8,共9页
高浓度氨氮始终被视为水产养殖中最具危害的环境因子,严重影响鱼类的免疫抗性,导致死亡率升高,因此氨氮对鱼类免疫功能影响的机理亟需阐明。高浓度氨氮引发鱼类应激反应,导致肾间组织中皮质醇(COR)分泌激增以及免疫指标的下降。高浓度CO... 高浓度氨氮始终被视为水产养殖中最具危害的环境因子,严重影响鱼类的免疫抗性,导致死亡率升高,因此氨氮对鱼类免疫功能影响的机理亟需阐明。高浓度氨氮引发鱼类应激反应,导致肾间组织中皮质醇(COR)分泌激增以及免疫指标的下降。高浓度COR通常抑制机体免疫功能。为了阐明COR在氨氮抑制鱼类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本实验设置对照、氨氮暴露、COR注射、米非司酮(RU486)注射以及RU486注射+氨氮暴露5个处理组,处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2.63±0.33)g]48 h。结果显示,氨氮暴露与注射COR对团头鲂作用效果类似,均导致团头鲂血清COR含量显著升高,表明急性氨氮暴露和注射COR均能导致团头鲂应激反应。氨氮暴露与注射COR均显著抑制了团头鲂血清溶菌酶和补体C3水平以及头肾免疫相关基因(tnf-α、il-1β、il-6、tlr1、tlr2、tlr3、tlr4、tlr5、myd88、traf6、nf-κb1和nf-κb2)表达水平。此外,RU486可以有效地阻断氨氮对免疫指标的抑制作用,表明急性氨氮暴露可通过COR/TLR/MyD88信号通路抑制团头鲂免疫功能。综上所述,COR介导了氨氮抑制团头鲂免疫功能,为开发降应激措施来管理与预防氨氮胁迫以及培育抗氨氮鱼类新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皮质醇 免疫功能 应激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下载PDF
基于COI序列的长江中上游鲢6个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沙航 罗相忠 +2 位作者 李忠 邹桂伟 梁宏伟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3-792,共10页
为了对长江中上游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种质资源现状进行监测和评价,本研究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基因(COI)对长江中上游宜宾、忠县、万州、石首、监利、湘江6个鲢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 为了对长江中上游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种质资源现状进行监测和评价,本研究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基因(COI)对长江中上游宜宾、忠县、万州、石首、监利、湘江6个鲢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648 bp的COI序列中共检测到42个变异位点,其中单变异位点14个,简约信息位点28个。6个群体123个个体共定义了2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0476~0.0945,核苷酸多样性为0.00196~0.00982。6个鲢群体总体遗传多样性丰富,万州群体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最高,忠县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最低,核苷酸多样性最低的为石首群体。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个体间,单倍型网络图和系统进化树显示各群体的单倍型没有形成明显的地理格局。此外,上游宜宾群体和万州群体与中游的石首、监利和湘江群体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中游的监利群体与石首群体和湘江群体也有一定的遗传分化,上游群体和中游群体应该分属于长江水系两个不同的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I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鱼类环境耐受性与抗逆性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郭红会 胡振 +2 位作者 张金刚 邹桂伟 梁宏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93,共26页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溶解氧、水温和氨氮等水环境因子胁迫已成为制约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抗逆水产新品种的培育成为重要的解决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鱼类对温度、低氧、氨氮、亚硝态氮、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以及...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溶解氧、水温和氨氮等水环境因子胁迫已成为制约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抗逆水产新品种的培育成为重要的解决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鱼类对温度、低氧、氨氮、亚硝态氮、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以及环境耐受性鱼类新品种的育种现状,提出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调查结果发掘优异种质资源,建立高通量表型和基因型精准鉴定技术,深入解析鱼类响应环境因子胁迫的机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等现代分子育种技术进行高效精准抗逆新品种的培育,为鱼类抗逆性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种业 水产养殖 环境胁迫 抗逆育种
下载PDF
持续低氧胁迫对长丰鲢血液指标和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晓晖 邹桂伟 +4 位作者 梁宏伟 何萱 沙航 冯翠 崔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3-729,共7页
将长丰鲢置于质量浓度为(2.0±0.5)mg/L的低溶解氧环境中,分析低氧处理后不同时间(0、3、6、12、24、36、48、60、72、84 h)长丰鲢的血液指标、脑和肝脏的抗氧化酶活指标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持续低氧胁迫48 h,导致长丰... 将长丰鲢置于质量浓度为(2.0±0.5)mg/L的低溶解氧环境中,分析低氧处理后不同时间(0、3、6、12、24、36、48、60、72、84 h)长丰鲢的血液指标、脑和肝脏的抗氧化酶活指标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持续低氧胁迫48 h,导致长丰鲢血液中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和白细胞数显著增加;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上升;低氧胁迫下,长丰鲢肝脏中GSH-PX活性除36和48 h外均显著降低,且脑中GSH-PX活性在24~60 h内显著低于对照组的;长丰鲢肝脏中CAT活性从36 h开始显著上升,而脑中CAT活性从6 h时开始上升,60 h及之后又显著下降;长丰鲢肝脏中SOD活性在低氧胁迫后3 h内迅速下降至最低值,之后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的,而脑中SOD活性从3h时开始上升,除72h时外,均与对照组的持平或显著高于对照组的;HIF-1α和phd3在长丰鲢脑和肝脏中均有较高的表达,低氧胁迫下其表达量存在波动,但除个别时间点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可见,在持续低氧胁迫下,长丰鲢通过增加血红蛋白质量浓度提高氧气运输能力,而这一生理响应可能受到HIF-1α及phds基因表达的调控,长丰鲢脑和肝脏组织中的抗氧化酶系统被激活,用来抵御持续低氧胁迫诱发的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丰鲢 持续低氧胁迫 血液指标 抗氧化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中华鳖Wnt4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英萍 凌晨 +5 位作者 王利华 沙航 邹桂伟 胥焘 罗相忠 梁宏伟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1-721,共11页
通过RACE技术成功获得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Wnt4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该基因在不同组织、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以及Wnt激动剂(Wnt agonist 1)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华鳖Wnt4基因cDNA全长2... 通过RACE技术成功获得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Wnt4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该基因在不同组织、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以及Wnt激动剂(Wnt agonist 1)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华鳖Wnt4基因cDNA全长2432 bp,开放阅读框为1095 bp,编码364个氨基酸。中华鳖Wnt4基因与海龟(Chelonia mydas)和三趾箱龟(Terrapene carolina triunguis)具有高度同源性。Wnt4基因在雌雄个体性腺中表达量最高,且雌性卵巢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雄性精巢(P<0.05)。在胚胎不同发育时期(14~21期)雌雄性之间有明显的表达差异(P<0.05),推测其参与了中华鳖性别分化的过程。Wnt激动剂能上调Wnt4基因的表达水平,此结果为中华鳖性别分化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Wnt4 基因克隆 Wnt激动剂 表达特征
下载PDF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中华鳖淮河品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利华 张英萍 +3 位作者 邹桂伟 许德高 凌晨 梁宏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3期134-141,共8页
为了解中华鳖淮河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本研究利用25个微卫星DNA标记分别对淮河品系中华鳖(淮河鳖)、黄河品系中华鳖(黄河鳖)和日本品系中华鳖(日本鳖)3个品系的遗传结构和系统进化进行分析。淮河鳖、黄河鳖和日本鳖的平均等位... 为了解中华鳖淮河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本研究利用25个微卫星DNA标记分别对淮河品系中华鳖(淮河鳖)、黄河品系中华鳖(黄河鳖)和日本品系中华鳖(日本鳖)3个品系的遗传结构和系统进化进行分析。淮河鳖、黄河鳖和日本鳖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5.08、5.44和6.2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2.696、2.733和3.221,淮河鳖期望杂合度(HE)为0.572高于黄河鳖(0.556),低于日本鳖(0.603),日本鳖遗传多样性最高,淮河鳖次之,黄河鳖最为贫乏。25个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均较高,淮河鳖、黄河鳖、日本鳖平均PIC为0.513、0.498和0.558,淮河鳖和日本鳖均属高度多态(PIC>0.5),黄河鳖为中度多态(0.25<PIC<0.5)。遗传分化指数(FST)分析显示,淮河鳖与黄河鳖之间属于中度分化(0.05<FST<0.15),淮河鳖与日本鳖、黄河鳖与日本鳖之间均属于高度分化(0.15<FST<0.25)。淮河鳖与黄河鳖遗传距离较近,与日本鳖遗传距离较远。表明目前中华鳖淮河品系有较高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潜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品系 黄河品系 日本品系 中华鳖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中华鳖胚胎发育与胚胎分期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利华 张英萍 +2 位作者 凌晨 邹桂伟 梁宏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9期152-158,共7页
孵化第1天开始进行拍照记录,从第7天开始连续解剖研究中华鳖胚胎发育的整个过程,分析孵化过程中胚胎的器官变化。结果表明:中华鳖孵化周期平均为46天,以胚胎的日龄、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的变化为主要依据,从中华鳖卵产出到稚鳖的孵出,将... 孵化第1天开始进行拍照记录,从第7天开始连续解剖研究中华鳖胚胎发育的整个过程,分析孵化过程中胚胎的器官变化。结果表明:中华鳖孵化周期平均为46天,以胚胎的日龄、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的变化为主要依据,从中华鳖卵产出到稚鳖的孵出,将整个胚胎的发育过程分为26期,第2~13期依据卵黄囊血管区、眼睛、心脏等形态变化进行分期,14~26期是以四肢、背甲及腹甲的变化特征为主要分期依据,详细描述了每一期的形态特征,并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各期配以周详的图片进行比较。描述中华鳖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的关键表型特征,有利于对中华鳖的整个孵化过程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胚胎发育 孵化周期 器官变化 形态特征 分期描述
下载PDF
Design of Vibrio 16S rRNA Gene Specific Prim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 Analysis of Seawater Vibrio Community 被引量:5
9
作者 LIU Yong YANG Guanpin +5 位作者 WANG Hualei CHEN Jixiang SHI Xianming zou guiwei WEI Qiwei SUN Xiuqi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6年第2期157-164,共8页
The pathogenic species of genus Vibrio cause vibriosis,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diseases of maricultured animals and seafood consumers. Monitoring their kinetics in the chain of seafood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co... The pathogenic species of genus Vibrio cause vibriosis,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diseases of maricultured animals and seafood consumers. Monitoring their kinetics in the chain of seafood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consump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food and mariculture safety. In order to enrich Vibrio-representing 16S ribosomal RNA gene (rDNA) fragments and identify these bacteria further real-timely and synchronously among bacterial flora in the chain, a pair of primers that selectively amplify Vibrio 16S rDNA fragments were designed with their specificities and coverage testified in the analysis of seawater Vibrio community. The specificities and coverage of two primers, VF169 and VR744, were determined theoretically among bacterial 16S rDNAs available in GenBank by using BLAST program and practically by amplifying Vibrio 16S rDNA fragments from seawater DNA. More than 88.3% of sequences in GenBank, which showed identical matches with VR744, belong to Vibrio genus. A total of 33 clon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sequenced. All of the sequences showed their highest similarities to and clustered around those of diverse known Vibrio species. The primers designed are capable of retrieving a wide range of Vibrio 16S rDNA fragments specifically among bacterial flora in seawater, the most important natural environment of seafood culti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IO VIBRIOSIS bacterial community PRIMER
下载PDF
低氧胁迫下鲢miR-17a-5p及其靶基因分析
10
作者 李晓晖 冯翠 +2 位作者 王巧欣 邹桂伟 梁宏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6-149,共14页
为了探究miR-17a-5p在鲢低氧胁迫下的功能,在前期鲢small RNA测序的基础上对鲢miR-17a-5p进行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富集分析,通过双荧光素酶活性验证其与HIF-1α的靶向关系,并检测低氧胁迫下miR-17a-5p和其靶基因在鲢肝脏、脑、心脏和鳃四... 为了探究miR-17a-5p在鲢低氧胁迫下的功能,在前期鲢small RNA测序的基础上对鲢miR-17a-5p进行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富集分析,通过双荧光素酶活性验证其与HIF-1α的靶向关系,并检测低氧胁迫下miR-17a-5p和其靶基因在鲢肝脏、脑、心脏和鳃四个组织中的动态表达特征。结果显示,鲢miR-17a-5p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预测出381个miR-17a-5p的潜在靶基因显著富集在硫代谢、mTOR信号通路以及萜类骨架的生物合成3个KEGG信号通路上。miR-17a-5p可与HIF-1αmRNA的3′UTR结合,并降低HIF-1αmRNA水平,低氧胁迫下miR-17a-5p的表达呈下降趋势,而HIF-1α表达则呈上升趋势;3个显著富集KEGG通路中的11个miR-17a-5p潜在靶基因在低氧胁迫过程中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尤其是肝脏中的表达,除SGK1外,均呈显著上升趋势。研究表明,低氧胁迫下鲢各组织中miR-17a-5p的表达下调减弱了其对靶基因的抑制作用,进而导致HIF-1α、ddit4和Lrp5等响应低氧胁迫的基因表达上调。本研究为低氧胁迫下鲢miRNA的表达与调控机制提供新见解,也为培育耐低氧的鲢新品系(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a-5p 低氧 双荧光素酶 靶基因 信号通路
下载PDF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 Prion Protein Encoding Gene in Guppy (Poecilia reticulata) 被引量:1
11
作者 WU Suihan WEI Qiwei +3 位作者 YANG GuanDin WANG Dengqiang zou guiwei CHEN Daqi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8年第4期425-431,共7页
The full length cDNA of a prion protein (PrP) encoding gene of guppy (Poecilia reticulata) and the corresponding ge-nomic DNA were cloned. The cDNA was 2245 bp in length and contained an open reading frame (ORF) of 15... The full length cDNA of a prion protein (PrP) encoding gene of guppy (Poecilia reticulata) and the corresponding ge-nomic DNA were cloned. The cDNA was 2245 bp in length and contained an open reading frame (ORF) of 1545 bp encoding a pro-tein of 515 amino acids,which held all typic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unctional PrP. The cloned genomic DNA fragment corresponding to the cDNA was 3720 bp in length,consisting of 2 introns and 2 exons. The 5’ untranslated region of cDNA origi-nated from the 2 exons,while the ORF originated from the second exon. Although the gene was transcribed in diverse tissues in-cluding brain,eye,liver,intestine,muscle and tail,its transcript was most abundant in the brain. In addition,the transcription of the gene was enhanced by 5 salinity,implying that it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response of guppy to saline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PPY Poecilia reticulata prion protein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