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瞬时热处理的虾夷扇贝精准开壳方法及品质分析
1
作者 倪锦 谈佳玉 +1 位作者 张军文 沈建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36,共12页
针对生鲜虾夷扇贝人工开壳存在开壳难和效率低,传统热处理开壳易影响生鲜品质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瞬时热处理的虾夷扇贝精准开壳方法。为了探明虾夷扇贝瞬时热处理的精准开壳方法,通过测定虾夷扇贝的体型特征参数,构建精准化蒸汽喷射开壳... 针对生鲜虾夷扇贝人工开壳存在开壳难和效率低,传统热处理开壳易影响生鲜品质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瞬时热处理的虾夷扇贝精准开壳方法。为了探明虾夷扇贝瞬时热处理的精准开壳方法,通过测定虾夷扇贝的体型特征参数,构建精准化蒸汽喷射开壳方法;对比不同瞬时热处理条件下虾夷扇贝的开壳完整率、色差、汁液损失率等,结合感官评价分析,确定最优的瞬时开壳参数。结果显示:相对于140℃蒸汽,在160℃蒸汽作用下,虾夷扇贝的开口宽度更大,开壳拉力值更小,开壳完整率更高,因此确定瞬时热处理的热源温度为160℃;蒸汽喷射时间越长,虾夷扇贝的开壳难度越小,开口宽度越大,综合感官评定,确定瞬时热处理的蒸汽喷射时间2 s。壳长110~120 mm,壳厚22~25 mm,质量为100~125 g/枚的虾夷扇贝,采用蒸汽喷射(160℃、2 s),虾夷扇贝开壳后的开壳完整率100%,汁液流失率0.86%。研究表明,采用瞬时热处理精准开壳能够较好地保持虾夷扇贝生鲜品质,为其自动化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蒸汽 开壳 品质
下载PDF
ki-67核心启动子调控E1A表达的腺病毒的构建和鉴定
2
作者 张俊文 方胜 +4 位作者 王佳琳 王佩文 张文欣 金贵善 刘福生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8期23-27,共5页
目的构建含有ki-67启动子的腺病毒Ad-pki-67-E1A-GFP,实现特异在ki-67阳性的脑胶质瘤细胞中复制。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将ki-67启动子序列克隆到pGL3-basic载体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ki-67启动子活性;将ki-67启动子构建到... 目的构建含有ki-67启动子的腺病毒Ad-pki-67-E1A-GFP,实现特异在ki-67阳性的脑胶质瘤细胞中复制。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将ki-67启动子序列克隆到pGL3-basic载体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ki-67启动子活性;将ki-67启动子构建到穿梭质粒,并与辅助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重组腺病毒Ad-pki-67-E1A-GFP;Ad-pki-67-E1A-GFP加入到脑胶质瘤细胞中,荧光显微镜观察GFP表达情况,同时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检测细胞中ki-67基因表达、腺病毒复制必需基因E1A表达和病毒拷贝数。结果克隆的ki-67序列在脑胶质瘤细胞中能够启动报告基因表达;酶切和测序证明ki-67启动子构建到穿梭质粒中,并重组得到腺病毒Ad-pki-67-E1A-GFP;Ad-pki-67-E1A-GFP能够感染脑胶质瘤细胞,并且E1A的表达和病毒拷贝数与细胞中ki-67表达呈正相关。结论ki-67启动子改造后的腺病毒在脑胶质瘤细胞中复制,为进一步改造用于基因治疗恶性脑胶质瘤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启动子 腺病毒 脑胶质瘤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2011—2020年中部六省的实证
3
作者 谭术魁 仝斌 +1 位作者 张俊雯 张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9,共12页
研究目的: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于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效应及机制,为数字普惠金融助力耕地利用效率提升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2011—2020年研究区耕地利用效率波动性提升且高值分... 研究目的: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于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效应及机制,为数字普惠金融助力耕地利用效率提升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2011—2020年研究区耕地利用效率波动性提升且高值分布由点状演变为片状;(2)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各维度指标对耕地利用效率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数字普惠金融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省份异质性、阶段异质性和规模异质性;(4)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增加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提升耕地利用效率。研究结论:应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进一步激发信贷、投资和保险对耕地利用效率的正向作用,精准匹配金融服务需求,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改进耕地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效率 数字普惠金融 双向固定效应 中介效应模型
下载PDF
纤维种类及橡胶含量对矿用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研究
4
作者 张俊文 吴少康 +8 位作者 宋治祥 范文兵 董续凯 张杨 贾毅超 吴旭坤 陈志松 张际涛 肖兵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53,共15页
为研究纤维及橡胶含量对矿用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水灰比0.34及不同种类纤维、橡胶含量制备的水泥砂浆,制作试验试件。利用MTS压力试验机对养护好的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纤维及掺入纤维14 d龄期试件抗压强度均可... 为研究纤维及橡胶含量对矿用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水灰比0.34及不同种类纤维、橡胶含量制备的水泥砂浆,制作试验试件。利用MTS压力试验机对养护好的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纤维及掺入纤维14 d龄期试件抗压强度均可达到30 MPa,28 d时有少许上升;随着橡胶取代率的增加,试件抗压强度均明显减小;无纤维试件峰值应变在28 d时随着橡胶取代率的增加总体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掺入2%聚乙烯纤维的试件,韧性明显增加;掺入2%钢纤维的试件,抗压强度明显增加;试件输入能、弹性能及耗散能增长率同橡胶取代率及纤维掺量的增加分别呈弱化和增强效应;随着橡胶取代率的增加或钢纤维的掺入,耗散能步长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长,弹性能释放率显著降低,试件抗裂性能更佳;按材料性能将水泥基材料划分为高延性、高强度、高韧性、防冲击性及耐久性等5种类型研究,且对材料性价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改进水泥基材料性能、优化材料配方提供参考,为煤矿现场使用高韧性材料工程实践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单轴压缩 力学特性 能量演化 韧性
下载PDF
循环水岩作用下煤岩组合体力学响应及劣化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光波 李元 +2 位作者 李谭 张俊文 张国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9,共12页
煤矿地下水库的建立解决了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的缺水问题。地下水库不断进行着蓄水-抽水,地下水库水位的反复升降对水库坝体产生反复损伤作用,而半煤岩坝体、煤岩夹矸坝体为地下水库常见的坝体。基于此,设计进行了不同“干燥... 煤矿地下水库的建立解决了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的缺水问题。地下水库不断进行着蓄水-抽水,地下水库水位的反复升降对水库坝体产生反复损伤作用,而半煤岩坝体、煤岩夹矸坝体为地下水库常见的坝体。基于此,设计进行了不同“干燥-饱和”循环次数的砂岩-煤组合体不同围压下的轴向压缩试验,分析循环浸水作用下煤岩组合体力学特性劣化规律和劣化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组合体的饱和含水率逐渐增大。饱和含水率与循环次数呈对数关系。(2)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应力-应变曲线压密阶段增长,弹性阶段斜率减小,峰值应力降低,峰值应变增大,屈服阶段愈加明显,应力跌落变缓。(3)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组合体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循环1~3次,抗压强度劣化幅度较为明显。抗压强度阶段劣化度具有非均匀性。(4)循环1~5次,黏聚力下降了70.87%,内摩擦角下降了60.65%。(5)循环1~3次,组合体弹性模量下降了53.06%,变形模量下降了61.10%。(6)循环浸水作用下,试样微观裂纹逐渐发育,矿物颗粒由原来的棱角分明的多边形向浑圆形逐渐发展,大的矿物颗粒逐渐崩解为小颗粒,颗粒间胶结作用逐渐弱化,由紧凑致密结构向松散软弱结构转变。(7)循环浸水作用下,水岩发生反复的物理、化学、力学作用,对煤岩产生反复损伤,最终导致宏观力学特性的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浸水 煤岩组合体 力学特性 劣化 试验研究
下载PDF
煤层群采动下围岩应力演化规律及协同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少康 张俊文 +6 位作者 徐佑林 宋治祥 张杨 范文兵 董续凯 张际涛 陈志松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7,共14页
针对煤层群开采过程中巷道支护困难问题,以贵州土城矿212回风石门为工程背景。综合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相似模拟及现场试验等手段,揭示了212回风石门应力演化规律,并提出了“卸−转−固”协同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12回风石门遭... 针对煤层群开采过程中巷道支护困难问题,以贵州土城矿212回风石门为工程背景。综合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相似模拟及现场试验等手段,揭示了212回风石门应力演化规律,并提出了“卸−转−固”协同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12回风石门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煤层群采动过程中存在的地质力学问题导致了围岩失稳。巷道底板及两帮在采动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当遭受垂直应力挤压时,巷道底部承受的挤压力较大,而顶部围岩承受的拉伸力较大,由于力学不平衡导致围岩的破坏。基于此提出了“卸−转−固”协同控制技术。通过爆破卸压的方式,利用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引起围岩的震动和应力波动,使表层围岩中原本集中的应力分散到更深的围岩区域,降低表层围岩的应力集中程度。同时,利用爆轰和封孔工艺进一步加固卸压孔周围的围岩,形成两个承载结构。即由巷道支护体形成的内承载体和由深部围岩形成的外承载体。两者相互作用有效承受巷道浅部及深部围岩的应力,并转移到支护结构,起到保护和稳定围岩的作用。利用该技术在212回风石门现场试验,结果显示:使用该技术区域应力长期趋于稳定甚至缓慢降低,巷道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速率分别降低了74.49%及47.67%,底鼓量降低了77.2%。而未使用该技术区域应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表面位移收敛严重。由此可得,围岩控制效果显著。该技术已成功推广到贵州其他不同地质环境的煤矿,均取得了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群 采动应力 底鼓 巷道支护 “卸−转−固”协同控制技术
下载PDF
面向6G的高速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与关键技术验证
7
作者 董博宇 冯叶青 +5 位作者 李国强 贾俊连 张俊文 付杰尉 迟楠 朱伏生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太赫兹通信以其可提供更高速、更大容量和更安全的数据传输的独特优势,在未来6G中成为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固态电子的太赫兹通信系统存在带宽受限、频谱响应不平坦等问题,需要先进的信号形式结合灵活高效的处理方法来提升系统性能... 太赫兹通信以其可提供更高速、更大容量和更安全的数据传输的独特优势,在未来6G中成为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固态电子的太赫兹通信系统存在带宽受限、频谱响应不平坦等问题,需要先进的信号形式结合灵活高效的处理方法来提升系统性能。搭建了基于固态电子的G波段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通过采用比特-功率加载的离散多音(Bit and Power Loading-Discrete Multitone, BPL-DM)调制技术,实现了对系统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对通信速率的灵活调整、自适应削波和基于三阶多项式的后均衡技术,解决了峰值功率约束带来的挑战,提升了整体传输性能,实现了在195 GHz中心频率下,单通道130 Gbit/s的通信线路速率。基于以上技术,为进一步提升系统容量,搭建了4×4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太赫兹通信系统,总线路速率超过399 Gb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无线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 离散多音调制 比特-功率加载 自适应削波
下载PDF
煤矿深部超大断面硐室群围岩连锁失稳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谭云亮 范德源 +4 位作者 刘学生 张俊文 宁建国 姚强岭 付小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0-199,共20页
煤矿深部超大断面硐室群因其围岩应力集中程度高、破坏影响范围大,特别是在复杂动载扰动下易发生连锁破坏失稳现象,其安全和稳定已成为制约深部煤炭资源开采的主要瓶颈之一。围绕煤矿深部超大断面硐室群围岩连锁失稳控制开展研究,针对... 煤矿深部超大断面硐室群因其围岩应力集中程度高、破坏影响范围大,特别是在复杂动载扰动下易发生连锁破坏失稳现象,其安全和稳定已成为制约深部煤炭资源开采的主要瓶颈之一。围绕煤矿深部超大断面硐室群围岩连锁失稳控制开展研究,针对现有煤矿硐室仅以断面尺寸划分的不足,综合硐室失稳临界埋深、断面面积、围岩综合抗压强度和围岩综合完整性系数等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聚类分析的煤矿硐室地质力学等效分类方法,实现了对煤矿深部超大断面硐室的有效判识;通过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考虑密实性系数构建了适于动静组合加载条件的岩石蠕变损伤本构关系,建立了深部复杂应力环境下硐室群围岩连锁失稳机理与能量判据,揭示了深部动静组合载荷下超大断面硐室群围岩变形破坏演化规律;提出了深部硐室群围岩协同支护机理,研发了新型高强超塑吸能支护材料及新型高强拉压耦合锚索,基于长期安全稳定性,构建了深部硐室群围岩递进式加固技术及分步设计方法;研发了超大断面硐室群围岩长时变形失稳监测预警平台,给出了围岩综合预警方法及阈值。在新巨龙煤矿煤矸分选硐室群,硐室断面最大收缩率约6.2%,松动圈发育范围1.0~1.5 m,保证了井下煤矸分选系统的空间安全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 超大断面硐室群 等效分类 连锁失稳机理 协同控制 监测预警
下载PDF
LNG装置管道振动问题的分析
9
作者 张军文 谢金珂 赵睿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31-34,I0002,共5页
针对国内某LNG装置出现的管道振动问题,发现该装置管道振动存在区域性、多发性、后发性、振动区域动能大、振动区域远离传统振源等特点,利用英国HSE EI指南的方法原理结合装置管道振动的特点,将振源锁定在因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支架托空从... 针对国内某LNG装置出现的管道振动问题,发现该装置管道振动存在区域性、多发性、后发性、振动区域动能大、振动区域远离传统振源等特点,利用英国HSE EI指南的方法原理结合装置管道振动的特点,将振源锁定在因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支架托空从而引发的流激湍动,成功解决该装置管道振动问题。通过该案例,为LNG装置管道的设计、现场管道振动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振动 流激湍动
下载PDF
错层位沿空巷道围岩结构及其卸让压原理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俊文 刘畅 +1 位作者 李玉琳 王志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33-2143,共11页
错层位沿空巷道特殊的围岩卸让压结构能够解决常规沿空掘巷在深部开采、坚硬顶板时存在巷道维护困难的问题。对比分析了留煤柱护巷和沿空留(掘)巷围岩结构特征,阐述了影响沿空巷道围岩稳定性的主控因素——侧向基本顶关键块的运移。通... 错层位沿空巷道特殊的围岩卸让压结构能够解决常规沿空掘巷在深部开采、坚硬顶板时存在巷道维护困难的问题。对比分析了留煤柱护巷和沿空留(掘)巷围岩结构特征,阐述了影响沿空巷道围岩稳定性的主控因素——侧向基本顶关键块的运移。通过力学分析和实验室实验,研究了错层位巷道侧向基本顶下方卸让压围岩结构体系卸让压的力学机理。研究表明:错层位布置使巷道远离侧向集中应力,实现了侧向支承压力向煤体深部转移的效果,避免了沿空巷道受深部高地应力的影响,实现了自动卸压的效果;矸石-三角煤柱结构通过松散矸石大变形缓冲顶板显著运动动载,通过高承载限侧矸石、高稳定性三角煤柱承担关键块静载;自由空间-碎胀矸石组合结构使坚硬顶板充分回转、降至低位态,实现结构性让压,避免顶板受侧向关键块剧烈运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层位 沿空巷道 卸让压 应力转移 限侧矸石 三角煤柱
下载PDF
大粒径破碎岩石承压变形特性 被引量:22
11
作者 张俊文 王海龙 +1 位作者 陈绍杰 李玉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00-1007,共8页
为研究大粒径破碎岩石承压变形特性,研制了大尺寸破碎岩石承压变形试验系统,选取某矿区典型顶板砂岩,考虑垮落区破碎岩石粒径的分布特征和受力状态,进行了正态分布的粒径级配和梯形分级加载试验。试验表明:随轴向载荷增加,破碎岩石轴向... 为研究大粒径破碎岩石承压变形特性,研制了大尺寸破碎岩石承压变形试验系统,选取某矿区典型顶板砂岩,考虑垮落区破碎岩石粒径的分布特征和受力状态,进行了正态分布的粒径级配和梯形分级加载试验。试验表明:随轴向载荷增加,破碎岩石轴向变形逐渐增大,残余碎胀系数和空隙率逐渐减小,加载较恒载阶段尤为明显;恒载初期,轴向应变增长较快,而后逐渐变缓并趋于平稳,应变时间历程呈现对数关系;加载阶段,随载荷增大,破碎岩石试样轴向应变差值呈现先减小后增大,恒载阶段,随载荷增大,破碎岩石试样轴向应变差值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破碎岩石承压后的变形分为瞬时压缩变形和长期压缩变形两个阶段,主要由颗粒位置调整、原始或新生小颗粒滑动填充空隙引起的;破碎砂岩试样以粒径15~20 mm为承压变形过程中的稳定粒径,试验后,粒径<15 mm的含量均有增加,粒径>20 mm的含量则均有减小,为破碎砂岩试样总质量的16.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岩石 正态分布 分级加载 承压变形 粒径变化
下载PDF
煤矿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灾害结构调控技术架构 被引量:29
12
作者 张俊文 宋治祥 +9 位作者 刘金亮 董续凯 张杨 齐庆新 赵善坤 秦凯 陈见行 颜廷杰 王龙 赵宁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36,共10页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频发依然严重制约煤炭深部安全高效开采,冲击地压灾害研究需将发生机理、监测预警及综合防治相互关联,建立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综合防治体系。以冲击地压防治为目的,提出了冲击地压灾害防治的结构调控理念、科学内涵以及...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频发依然严重制约煤炭深部安全高效开采,冲击地压灾害研究需将发生机理、监测预警及综合防治相互关联,建立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综合防治体系。以冲击地压防治为目的,提出了冲击地压灾害防治的结构调控理念、科学内涵以及冲击地压结构调控技术路线,分析认为煤岩体结构是导致围岩应力场演化的根源,系统结构变化是引起应力变化及转移的根本原因,应力仅是系统结构变化的外在显现形式,冲击地压灾害防治应从调控煤岩体结构出发。通过对冲击地压灾害机理及防治有关问题的梳理,提出了深部冲击地压灾害结构调控核心科学问题,包括扰动作用下冲击性煤岩体应力场时空演变、深部冲击地压多元前兆信息耦合辨识及预警、深部高应力煤岩体的结构调控及减冲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力-电磁辐射-地音-微震监测构成的多元监测预警体系,以实现对采区范围内巷道、采场及覆岩结构破裂的多尺度监测。根据由区域子系统和局部子系统组成的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灾害结构调控技术路线,提出由保护层+负煤柱开采、水力压裂、深孔爆破及大直径钻孔组成的结构调控体系来实现降低冲击地压灾害发生的危险性。结构调控体系已在山东某矿埋深1300 m的4号煤层成功应用,验证了该体系防治冲击地压灾害的可行性及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冲击地压 结构调控 监测预警
下载PDF
贝类开壳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13
作者 欧阳杰 张军文 +1 位作者 谈佳玉 沈建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68,共5页
开壳是贝类加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序,其效果直接影响着后续加工产品的品质。为了解目前国内外贝类开壳技术及装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对人工开壳、热力开壳、超高压开壳和微波开壳等贝类开壳技术与装备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进... 开壳是贝类加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序,其效果直接影响着后续加工产品的品质。为了解目前国内外贝类开壳技术及装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对人工开壳、热力开壳、超高压开壳和微波开壳等贝类开壳技术与装备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对不同开壳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同时对贝类开壳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丰富贝类开壳加工理论基础,为贝类开壳技术创新和设备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开壳 技术 装备 热力 超高压 微波
下载PDF
2005—2019年我国煤矿重大及以上事故统计分析及安全生产对策研究 被引量:33
14
作者 张俊文 杨虹霞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1-264,共4页
以2005—2019年国内煤矿事故为研究对象,围绕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变化趋势,就数量、类型、地域特征、生产背景、政策保障、技术变革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5年来安全生产总体形势逐年好转,2005—2010年呈持续下降态势,2011—2... 以2005—2019年国内煤矿事故为研究对象,围绕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变化趋势,就数量、类型、地域特征、生产背景、政策保障、技术变革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5年来安全生产总体形势逐年好转,2005—2010年呈持续下降态势,2011—2013年呈波动起伏态势,2014—2019年呈平稳态势;依重大及以上事故发生趋势,可将15年内的安全生产情况细分为5个阶段,2017—2019年处于第5阶段,特别是2019年10月下旬以来,安全局势急转直下;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形成有效倒逼机制是基础,坚持灾害源头治理、提高准入门槛、健全风险隐患双重机制、打造高素质执法队伍、明确安全属地监管主体是根本,打通"一通三防"薄弱环节、形成"四并重"式发展是关键,动力及瓦斯灾害防治是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事故 安全管理 政策举措 风险隐患 防治对策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马两国“民心相通”践行渠道——以马来西亚高校留学生市场为例
15
作者 张莹 张竣文 黄益启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5期163-167,共5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以来,已经取得累累硕果,共建“一带一路”已搭建起广泛的国际教育和对外合作交流平台,深受各国欢迎,也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一带一路”五大理念中,“民心相通”理念是构建“五通发展”思想建设的一个基础性工程...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以来,已经取得累累硕果,共建“一带一路”已搭建起广泛的国际教育和对外合作交流平台,深受各国欢迎,也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一带一路”五大理念中,“民心相通”理念是构建“五通发展”思想建设的一个基础性工程,在推动高质量的发展中已取得了重要成效。该文以马来西亚高校留学生市场为例,分析了中马两国留学生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影响两国留学生选择的动因和诱因,如政策支持、文化包容、教育质量和发展机遇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马两国高等教育的新典型和新尝试,以及这些模式对于促进两国教育合作和民心相通的作用和意义。最后提出中马两国留学生的双向交流正是“民心相通”的践行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民心相通 马来西亚高校 留学市场 中马两国 践行渠道
下载PDF
南极磷虾脱壳机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军文 郑晓伟 +1 位作者 欧阳杰 沈建 《渔业现代化》 2018年第5期57-62,共6页
为了提高南极磷虾的利用价值,以自主设计的南极磷虾脱壳机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关键组件和滚轴长度、滚轴间隙、进料速度等工艺参数进行船载试验;对脱壳后的南极磷虾虾仁进行感官评定和出成率测定,确定了滚轴间隙、滚轴长度、进料速度和... 为了提高南极磷虾的利用价值,以自主设计的南极磷虾脱壳机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关键组件和滚轴长度、滚轴间隙、进料速度等工艺参数进行船载试验;对脱壳后的南极磷虾虾仁进行感官评定和出成率测定,确定了滚轴间隙、滚轴长度、进料速度和磷虾放置时间的最优组合。结果显示:在滚轴长度1. 0 m(A2)、滚轴间隙1. 0 mm(B2)、进料速度125 kg/h(C3)、放置时间15 min(D1)的条件下,各项试验指标皆达最佳;实际生产中采用A2B2C3D1工艺组合,南极磷虾虾仁的出成率达到24%。研究表明:该设备可以提高南极磷虾脱壳生产效率,提升南极磷虾高值化加工的自动化技术水平,从而推动南极磷虾产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脱壳机 出成率 工艺参数
下载PDF
船舶摇摆和工艺参数对南极磷虾挤压脱壳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晓伟 张军文 周春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278,共6页
为了探究风浪造成的船只摇摆和工艺参数设置对南极磷虾挤压脱壳加工效果的影响,该文测量记录了不同横摇和纵摇状态下脱壳加工的得肉率和虾壳残留,分析了不同条件下脱壳滚轴长度区域的脱壳完成率。结果表明:船舶摇摆会对脱壳加工得肉率... 为了探究风浪造成的船只摇摆和工艺参数设置对南极磷虾挤压脱壳加工效果的影响,该文测量记录了不同横摇和纵摇状态下脱壳加工的得肉率和虾壳残留,分析了不同条件下脱壳滚轴长度区域的脱壳完成率。结果表明:船舶摇摆会对脱壳加工得肉率与虾壳残留率造成影响,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纵摇7?和横摇5?时虾壳残留率分别达到1.07%和1.64%。船舶的摇摆对脱壳完成率有一定影响,随着摇摆幅度的增加,同一区域内脱壳完成率呈下降趋势。增加滚轴的长度能有效防止由于摇摆幅度增加而造成脱壳完成率降低的问题,当滚轴长度为1 200 mm时,脱壳完成率大于95%。放置时间对脱壳效果的影响较大(P<0.05),放置2 h后的磷虾在区域Ⅳ的脱壳完成率降低至94%,虾壳残留率也相应增多。研究结果可为南极磷虾脱壳设备的应用和产业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 加工 品质控制 南极磷虾 脱壳 得肉率 完成率 船舶摇摆
下载PDF
冷冻大黄鱼通电加热解冻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欧阳杰 倪锦 +2 位作者 沈建 张军文 谈佳玉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59,共5页
为探索冷冻大黄鱼通电加热解冻的可行性,采用直接通电和浸泡通电两种方法对大黄鱼进行解冻,分别以空气解冻和流水解冻作为对照组,实时测定大黄鱼各部位的温度,综合解冻时间和均匀性作为解冻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直接通电加热可以... 为探索冷冻大黄鱼通电加热解冻的可行性,采用直接通电和浸泡通电两种方法对大黄鱼进行解冻,分别以空气解冻和流水解冻作为对照组,实时测定大黄鱼各部位的温度,综合解冻时间和均匀性作为解冻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直接通电加热可以有效缩短解冻时间,但解冻均匀性差,鱼体最高温差达30.2℃,不适合大黄鱼的解冻;与对照组相比,浸泡通电解冻速度提升近1倍,且均匀性较好,适合大黄鱼的解冻。为了掌握浸泡通电解冻工艺参数,研究了电源形式、电压、导电液浓度对解冻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电源形式(直流或交流)对解冻无显著影响,220 V最适合大黄鱼的解冻,导电液浓度为1%时解冻效果最好;重量为500 g左右的冷冻大黄鱼通电加热解冻工艺为:1%Na Cl浸泡,220 V交流电通电18 min,解冻终温为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通电加热 解冻 时间 均匀性
下载PDF
面向6G的智能全息无线电 被引量:5
19
作者 潘时龙 宗柏青 +12 位作者 唐震宙 吕凯林 范忱 官科 谷一英 李杏 张俊文 于振明 李晓洲 武震林 赵家宁 朱啸龙 杨悦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2年第1期1-15,共15页
作为6G物理层备选技术,全息无线电具有同时实现射频全息、空间频谱全息和空间波场合成的能力,能够通过空间频谱全息和空间波场合成对全物理空间内的电磁场进行全闭环精准调制和调节,有效提高频谱效率和网络容量,从而支撑全息成像级、超... 作为6G物理层备选技术,全息无线电具有同时实现射频全息、空间频谱全息和空间波场合成的能力,能够通过空间频谱全息和空间波场合成对全物理空间内的电磁场进行全闭环精准调制和调节,有效提高频谱效率和网络容量,从而支撑全息成像级、超高密度以及像素化的超高分辨率空间复用。该综述全面梳理了面向6G的智能全息无线电的基本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基于智能全息无线电技术的6G通信系统架构,详细阐述了涉及的关键技术和挑战,包括光电二极管和电光调制器紧耦合全息天线阵集成、微波光子前端与光学信号处理的透明融合、RF全息空间的快速重构算法与k空间层析、面向智能全息无线电的空间波场合成技术和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学 6G通信 压缩感知 全息超表面 k空间成像 空间谱全息
下载PDF
厚煤层一次采全高低位厚硬岩层垮落致冲机理与防治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俊文 董续凯 +8 位作者 柴海涛 宋治祥 范文兵 王黔 吕玉磊 郑波 白俊杰 刘志高 贾乐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34-744,共11页
基于某矿31103工作面煤层及顶板的基本参数,结合该工作面已发生冲击事件,发现低位厚硬岩层垮落是该矿发生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为此,以防治低位厚硬岩层垮落诱发冲击地压为目的,选取该矿31103回采工作面顶板垮落控制为工程背景,采用现... 基于某矿31103工作面煤层及顶板的基本参数,结合该工作面已发生冲击事件,发现低位厚硬岩层垮落是该矿发生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为此,以防治低位厚硬岩层垮落诱发冲击地压为目的,选取该矿31103回采工作面顶板垮落控制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厚煤层一次采全高低位顶板支托层与随动层的运动规律,建立了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力学计算模型,揭示了低位厚硬岩层垮落诱冲机理。所获主要结论:(1)确定了工作面低位顶板岩层的基本参数,并计算得出了工作面低位岩层中较厚的协同垮落岩层。在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随动层随支托层运动发生同步变形,当工作面顶板发生大面积悬顶垮落时容易造成大能量动力现象;(2)建立了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力学计算模型,得到了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峰值位置距采空区边缘约为45 m,影响范围约为90 m,支承压力峰值约为55 MPa, 31103工作面回风巷处于采空区侧向高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在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回风巷围岩应力已达到发生冲击地压的应力水平;(3)揭示了低位厚硬岩层垮落致冲机理: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形成的高应力静载是主要冲击力源,回采工作面厚硬支托层与其随动层同时垮落造成的扰动动载是主要诱发力源,两者叠加作用导致冲击地压事故;(4)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在本工作面同时采用水力压裂技术与爆破切顶技术;在下一临侧工作面则采取小煤柱护巷布置方式,并在采空区侧进行爆破断顶;基于上述卸压措施,在工作面继续推采过程中微震事件总体呈现为频次降低、单次能量减小、总能量减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一次采全高 临空工作面 厚硬支托岩层 冲击地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