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渗出砂岩型铀矿成矿预测与找矿标志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子颖 秦明宽 +29 位作者 郭庆银 贺锋 蔡煜琦 钟军 刘武生 邱林飞 刘持恒 纪宏伟 郭建 林锦荣 李西得 田明明 黄志新 衣龙升 王君贤 刘鑫扬 李伟涛 张云龙 何升 张字龙 郭强 欧光习 贾立城 何中波 吴玉 邢作昌 王文全 刘军港 韩美芝 骆效能 《铀矿地质》 CSCD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文章基于渗出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和模式,认为渗出砂岩型铀成矿作用不同于渗入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其成矿预测和找矿标志也不同;提出了渗出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两大基本关键条件识别标志:红杂色含矿建造原生成因和其中控矿灰色砂体的后生... 文章基于渗出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和模式,认为渗出砂岩型铀成矿作用不同于渗入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其成矿预测和找矿标志也不同;提出了渗出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两大基本关键条件识别标志:红杂色含矿建造原生成因和其中控矿灰色砂体的后生成因识别;在提出的红杂色沉积建造中渗出砂岩型铀矿“上红下黑、上下连通、红中找灰、灰中找矿”总体找矿新思路基础上,阐明渗出砂岩型铀成矿区域预测评价条件和标志:深部富铀富有机质沉积岩建造、区域构造、区域建造、放射性异常信息和综合预测标志等,提出并阐述“小凹陷成大矿”条件;系统建立渗出砂岩型铀矿床预测定位标志体系,特别是野外可识别的宏观标志,包括控矿构造、沉积建造、蚀变改造、铀矿化砂岩颜色、外来有机质特征等,并对比了渗入和渗出砂岩型铀成矿预测标志。提出的渗出砂岩型铀矿识别标志体系不仅对区分“渗入”和“渗出”两种矿化成因,而且对厘清控矿要素、指导成矿预测和找矿工程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出砂岩型铀矿 红杂色含矿建造 成矿预测 找矿标志
下载PDF
松辽盆地海力锦铀矿床黄铁矿微量元素、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成矿流体性质的指示 被引量:2
2
作者 田明明 李子颖 +7 位作者 张云龙 贾立城 邱林飞 邢作昌 宁君 李继木 唐国龙 林效宾 《铀矿地质》 CSCD 2024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海力锦铀矿床控矿灰色砂岩垂向上具有“两红夹一灰”特征,铀矿体呈多层板状,与传统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明显不同。文章通过对赋矿灰色砂岩中黄铁矿微区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特征研究,反演海力锦铀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主要获得了以... 海力锦铀矿床控矿灰色砂岩垂向上具有“两红夹一灰”特征,铀矿体呈多层板状,与传统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明显不同。文章通过对赋矿灰色砂岩中黄铁矿微区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特征研究,反演海力锦铀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主要获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海力锦铀矿床含矿层黄铁矿赋存形式包括胶状、草莓状,铀矿物常与草莓状或胶状黄铁矿共伴生于有机质胞腔内或矿物粒间孔隙。(2)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显示,As、Mo、Sb等亲硫性元素从核部到边部含量增高,Mo、Ni、Zn、Cu、Ba等元素与U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这些元素在大气降水中难以沉淀和富集,往往富集于深部还原性流体中。硫同位素δ34SV-CDT值显示从核部到边部明显降低的特征,表明黄铁矿形成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指示海力锦铀矿床成矿流体可能为深部具有一定温度的还原性流体。(3)松辽盆地西南部深部发育厚度大且面积广的富铀烃源岩,海力锦铀矿床东南部F1断裂为沟通深部富铀烃源岩和含矿层的深大断裂,据此认为海力锦铀矿床成矿流体可能来自深部还原性流体(富铀烃源岩),控矿灰色砂岩为还原性流体对原生氧化沉积建造的还原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原位硫同位素 成矿流体 海力锦铀矿床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实现碳中和目标的CCUS产业发展展望 被引量:4
3
作者 康佳宁 张云龙 +7 位作者 彭凇 崔鸿堃 田晓曦 纪一卓 戴敏 李小裕 谢鹏禛 刘兰翠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
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对CCUS技术需求巨大,亟须加快培育CCUS产业,赋能中国碳中和时代高质量发展。CCUS技术全链条产业体系建设将牵引制造业、采矿业、金融业等七大产业门类、25个大类和64个小类国民经济行业的技术、设备、材料、服务、... 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对CCUS技术需求巨大,亟须加快培育CCUS产业,赋能中国碳中和时代高质量发展。CCUS技术全链条产业体系建设将牵引制造业、采矿业、金融业等七大产业门类、25个大类和64个小类国民经济行业的技术、设备、材料、服务、市场及政策等创新需求,培植碳核查、碳金融、碳资产管理等新产业。围绕中国CCUS产业化现存的技术基础薄弱、市场被国外厂商主导、政策体系不完善等挑战,建议未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搭建CCUS产业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加大产业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打造CCUS产业孵化基地,探索创新产业商业模式及市场机制,重视CCUS专业人才培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封存与利用 产业化 技术需求 市场建设 新兴业态
下载PDF
锂电池在机械滥用下的耦合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杰 张云龙 +1 位作者 何永全 汤元会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1-678,共8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因锂电池故障而引起的起火、爆炸等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密切关注。锂电池在机械滥用下的热失控行为复杂、实验成本高、可重复性低,难以为研究提供有效、完备的数据。因此,利用高置信度仿真模型研究和评估锂电...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因锂电池故障而引起的起火、爆炸等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密切关注。锂电池在机械滥用下的热失控行为复杂、实验成本高、可重复性低,难以为研究提供有效、完备的数据。因此,利用高置信度仿真模型研究和评估锂电池的安全性能是一种可行的途径。基于Ls-Dyna软件建立了锂电池机-电-热耦合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电池在受到压痕时的机械响应和电响应,且能合理地模拟电池的温度分布,具有较高的置信度。利用该模型对控制因素(压头半径,冲压方式)进行了研究,并综合分析了相关参数对锂电池安全性能的影响。所获得的结果可为车载锂电池包的设计和安全系统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机械滥用 机-电-热耦合仿真模型 热失控
下载PDF
圆柱形锂电池在局部压痕下的安全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杰 张云龙 +2 位作者 袁博兴 汤元会 何永全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2,共12页
锂电池局部挤压是汽车碰撞引发的主要损伤形式。为了明确锂电池在受到局部挤压时的安全性能,利用自研的机械滥用实验平台,对18650锂电池进行局部压痕实验,以渐进压缩的方式分析其失效过程,得到了失效过程及温度演变规律,讨论了电池荷电... 锂电池局部挤压是汽车碰撞引发的主要损伤形式。为了明确锂电池在受到局部挤压时的安全性能,利用自研的机械滥用实验平台,对18650锂电池进行局部压痕实验,以渐进压缩的方式分析其失效过程,得到了失效过程及温度演变规律,讨论了电池荷电状态、加载速度、压痕位置和压头尺寸对电池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锂电池受局部挤压后有明显的热失控规律,失效后不会立即发生热失控,存在一定的反应时间;电池荷电状态与热失控剧烈程度成正相关,加载速度决定了电池的失效时间;靠近电池负极一端受到损伤时更易引发热失控现象,且受损面积较大时温度更高。实验结果可为锂电池包的安全性设计提供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局部压痕 失效机制 热失控 安全性能
下载PDF
高能激光光束质量β因子测量方法
6
作者 阴万宏 董再天 +10 位作者 张云龙 王文涛 刘磊 陈豪远 段园园 吴磊 黎高平 于东钰 吴沛 俞兵 孙鹏程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7-542,共6页
高能激光光束质量β因子测量装置主要用于强激光系统状态调试和综合性能参数诊断,用于评价激光系统出光性能以及远场光斑可聚焦的能力。针对接近衍射极限光束质量β因子测量过程中被测光斑在面阵相机上所占的像素点太少等缺陷,研究了采... 高能激光光束质量β因子测量装置主要用于强激光系统状态调试和综合性能参数诊断,用于评价激光系统出光性能以及远场光斑可聚焦的能力。针对接近衍射极限光束质量β因子测量过程中被测光斑在面阵相机上所占的像素点太少等缺陷,研究了采用聚焦显微放大与高精度扫描狭缝相结合的光束质量β因子测量方法,并对相关方案进行了分析计算。此外还设计了采用固定像差元件及平行光管光源组合的激光光束质量β因子测量结果验证方案,对研制的高能激光光束质量β因子测量装置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优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激光 β因子 测量方法 显微放大 扫描狭缝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作用下高阶煤微观结构及力学特性-声发射特征研究
7
作者 刘佳佳 许艳之 +3 位作者 聂子硕 张云龙 高建良 王丹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7-135,共9页
超临界CO_(2)压裂技术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压裂煤体增透瓦斯技术,明晰其对煤体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推动该技术的机理研究和实践工程应用。为准确表征超临界CO_(2)作用下高阶煤的孔裂隙结构及力学特性变化,以焦煤集团中马村矿的高阶煤为试... 超临界CO_(2)压裂技术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压裂煤体增透瓦斯技术,明晰其对煤体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推动该技术的机理研究和实践工程应用。为准确表征超临界CO_(2)作用下高阶煤的孔裂隙结构及力学特性变化,以焦煤集团中马村矿的高阶煤为试验对象,通过自主搭建的超临界CO_(2)浸泡试验系统,结合全自动物理吸附仪(BET)以及全自动压汞仪(MIP),对超临界CO_(2)处理前后高阶煤的孔裂隙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并利用单轴压缩和声发射试验系统对超临界CO_(2)处理前后高阶煤的单轴压缩力学特性和声发射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对高阶煤具有良好的扩孔增渗作用。超临界CO_(2)处理后高阶煤的微小孔孔容占比降低,中大孔孔容占比增大,且高阶煤的总孔容增大;超临界CO_(2)对高阶煤的力学特性具有明显的劣化作用。超临界CO_(2)处理后高阶煤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70.06%和55.56%,且超临界CO_(2)处理后高阶煤的内部声发射信号活跃度明显下降,高阶煤单轴抗压时间、累计振铃计数以及累计能量分别降低了98.68 s、95.14×10^(3)个、200.30 V·ms,降幅分别为46.65%、37.65%、50.03%,高阶煤累计振铃计数以及累计能量平静期占比均显著增加,缓增期占比均降低,激增期前者占比降低,后者占比小幅度增加。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推动超临界CO_(2)压裂技术的机理研究,对深部高阶煤的煤层气开采和CO_(2)地下封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高阶煤 孔隙结构 力学特性 声发射特性 扩孔增渗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渗流耦合试验系统研制与应用
8
作者 刘佳佳 张云龙 +2 位作者 聂子硕 高志扬 许文松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0,共9页
【目的】为了有效强化煤层气抽采效果,将脉动压裂与超临界CO_(2)压裂相结合,提出了利用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煤(岩)的新思路。【方法】自主研发了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渗流耦合真三轴试验系统,介绍了该试验系统的主要结构、特点和功能... 【目的】为了有效强化煤层气抽采效果,将脉动压裂与超临界CO_(2)压裂相结合,提出了利用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煤(岩)的新思路。【方法】自主研发了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渗流耦合真三轴试验系统,介绍了该试验系统的主要结构、特点和功能,然后开展了室内真三轴条件下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渗流试验及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声发射监测试验。该系统结合独立伺服系统与中央数字系统控制三向应力,采用双泵型恒速恒压泵脉动给压,具有高精度、全过程、真三轴、承载高温、高压及高应力的特点。【结果和结论】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渗流耦合真三轴试验系统可以实现良好的脉动压裂功能。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后,煤体渗透率较压裂前呈增大趋势,增大了2~9倍,且煤体渗透率皆呈现良好的指数变化规律。在声发射-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时期,煤体产生了新的裂隙通道,该通道由压裂孔中心直接贯穿至煤样表面,且可观测到超临界CO_(2)流体直接从煤中喷出,故超临界CO_(2)脉动压裂具有一定的扩展和连通裂隙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煤层气的抽采效果。研究成果为强化深部低渗煤层增透技术提供了一定的试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脉动压裂 真三轴 渗流特性 声发射
下载PDF
嫦娥4/5号月球探测器VLBI观测数据质量分析
9
作者 魏二虎 罗一乐 +4 位作者 谷洪业 张云龙 李岩林 黄逸丹 刘经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1-449,共9页
在中国探月工程(China’s Lunar Exploration Program,CLEP)中,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具有重要作用。为获得月球探测器的准确定位、实现精确的测定轨功能并以此在探测器飞行过程中完成轨道修正... 在中国探月工程(China’s Lunar Exploration Program,CLEP)中,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具有重要作用。为获得月球探测器的准确定位、实现精确的测定轨功能并以此在探测器飞行过程中完成轨道修正,需要利用VLBI测站对月球探测器进行实时观测。首先以均值(arithmetic mean,AM)以及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TD)作为主要的精度指标,对来源于上海天文台的嫦娥4号探测器、中继星以及嫦娥5号探测器的VLBI实测数据进行总观测时段的数据稳定性分析,并基于嫦娥4号探测器同时段S、X双频段观测,着重进行该探测器不同频率各项数据的质量分析;然后对探测器各工作时段分别进行时延、时延率测量形式误差以及残差分析,了解各时段探测器运动情况与数据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类探测器中,嫦娥4号的实测精度最高,达到1 ns量级;嫦娥5号的观测稳定性优于其他两类探测器;不同地面站对探测器的观测精度有所差异,并且在探测器不同的工作时段,实测数据表现出不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质量分析 均值 标准差 测量形式误差 残差
下载PDF
TC4表面掺La微弧氧化涂层的显微结构与耐磨性的研究
10
作者 张云龙 董鑫焱 +5 位作者 李国晶 杨涵崧 周洋 李成海 王俊青 牛楚涵 《轻金属》 2024年第2期42-48,共7页
针对TC4钛合金在服役期间耐磨性较差等问题,本文在乙酸钙-六偏磷酸钠电解液体系下运用微弧氧化工艺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出掺La陶瓷涂层。重点研究了电解液中掺杂La(NO_(3))_(3)对TC4钛合金微弧氧化涂层(MAO)耐磨性的影响。利用XRD、SEM... 针对TC4钛合金在服役期间耐磨性较差等问题,本文在乙酸钙-六偏磷酸钠电解液体系下运用微弧氧化工艺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出掺La陶瓷涂层。重点研究了电解液中掺杂La(NO_(3))_(3)对TC4钛合金微弧氧化涂层(MAO)耐磨性的影响。利用XRD、SEM、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涂层附着力划痕仪等仪器对不同La(NO_(3))_(3)掺杂量下的微弧氧化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厚度、显微硬度、摩擦因数、结合力等指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La(NO_(3))_(3)掺杂量增加,MAO涂层由HAp、A-TiO_(2)、R-TiO_(2)、La_(2)O_(3)相组成。掺La陶瓷涂层厚度虽略有减小,但致密性有所提高。涂层的显微硬度先增大后减小、摩擦因数先减小后增大。当La(NO_(3))_(3)掺杂量为6 g/L时,涂层显微硬度提高31.18%,涂层与基体结合力提高30.59%,MAO涂层摩擦因数最小,约为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微弧氧化 稀土掺杂 耐磨性
下载PDF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笔谈(一)
11
作者 胡志坚 张云龙 +2 位作者 张可欣 刘晨晔 葛昭缨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167,共20页
从能量等级定律看新质生产力演化方向与趋势宇宙演化由能量驱动,所有运动和变化都是能量转换过程,能量以等级结构形式进行自组织。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是能量转换过程,能量转换能力就是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社会向更高能量等级演化所必... 从能量等级定律看新质生产力演化方向与趋势宇宙演化由能量驱动,所有运动和变化都是能量转换过程,能量以等级结构形式进行自组织。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是能量转换过程,能量转换能力就是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社会向更高能量等级演化所必需的能量转换能力。科技创新是开发新的、更强的能量转换工具。当前,科技创新正在驱动数字化智能化和新兴产业涌现两大浪潮。数字化智能化正在开拓新的、更高等级的能量环境或生态位,是人类社会各个方面演化的大背景、大环境。新兴产业是在这个大背景、大环境下正在涌现的新物种,通过竞争和适应以抢占和开发这些新的能量环境或生态位。两大浪潮交相辉映、迭次展开,生态位和新物种的多样性和数量在不断丰富、增长,两者将共同构成新质生产力生态系统演化的宏伟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等级 能量转换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演化
下载PDF
水产养殖学专业校外基地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12
作者 丁淑荃 张云龙 李西雷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1期218-220,共3页
安徽农业大学校外基地积极承担着水产养殖学等农科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重任。学生在校外基地动手操作,能锻炼实践技能,巩固理论知识。基地利用其自身资源优势,创设人才培养第二课堂,提供创业指导和企业孵化平台,并不断完善实习实践保障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校外基地积极承担着水产养殖学等农科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重任。学生在校外基地动手操作,能锻炼实践技能,巩固理论知识。基地利用其自身资源优势,创设人才培养第二课堂,提供创业指导和企业孵化平台,并不断完善实习实践保障机制,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未来基地仍需探索将课程思政以及互联网技术融入实践培养过程中,以期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学 校外基地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GO掺杂对TA1钛合金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涂层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张云龙 董鑫焱 +6 位作者 王俊青 姜涛 翟梓棫 李成海 郝雪龙 牛楚涵 张唯一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24年第1期35-44,共10页
本研究在掺杂氧化石墨烯(简称“CO”)的硅酸盐电解液中对TA1钛合金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处理,旨在获得较高硬度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涂层(PEO)。通过表征涂层的物相组成、表面与截面形貌、粗糙度、显微硬度、摩擦因数以及结合力等参数... 本研究在掺杂氧化石墨烯(简称“CO”)的硅酸盐电解液中对TA1钛合金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处理,旨在获得较高硬度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涂层(PEO)。通过表征涂层的物相组成、表面与截面形貌、粗糙度、显微硬度、摩擦因数以及结合力等参数,分析了CO浓度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O参与涂层的形成过程,能够有效地减小微孔和裂纹尺寸,表面粗糙度降低。涂层厚度虽然略有降低,但致密性显著增加。与未掺杂GO的PEO涂层相比,当GO掺杂量为0.6g·L^(-1)时掺杂GO的PEO涂层显微硬度提升18.54%,摩擦系数降低84%,临界载荷强度提高32.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钛合金 PEO涂层 GO掺杂 耐磨性
下载PDF
基于中德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
14
作者 刘峰 都妍美 +2 位作者 周楠 张云龙 孙会扬 《模具制造》 2024年第4期118-120,共3页
聚焦于中德合作办学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机制。首先阐述了加强中德合作、发展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随后,分析了智能制造专业群的内涵与发展。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加强资源设施共享、课程体系和教... 聚焦于中德合作办学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机制。首先阐述了加强中德合作、发展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随后,分析了智能制造专业群的内涵与发展。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加强资源设施共享、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同步融合、提升师资队伍能力以及文化语言融合策略,以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德合作 智能制造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SSR和SNP分子身份证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茗起 王蕊 +16 位作者 张春宵 孙擘 任洁 李淑芳 王璐 朱少喜 张江斌 施昕晨 王海杰 张云龙 田红丽 赵怡锟 匡猛 王元东 易红梅 李晓辉 王凤格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9,I0001,I0002,共16页
【目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库主要存储具有北方春玉米区特色的种质资源。鉴于在传统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过程中难以获取真实身份信息的现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可以有效鉴定种... 【目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库主要存储具有北方春玉米区特色的种质资源。鉴于在传统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过程中难以获取真实身份信息的现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可以有效鉴定种质资源真实身份,强化种质资源的分类管理。通过深度发掘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库的优异资源,推动共享利用。【方法】以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库中的2918份玉米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玉米品种鉴定检测标准中推荐的40对SSR标记,以及61214个SNP标记来构建其分子身份证。根据获得的分子身份证信息将种质资源划分为核心、同近源、异质和群体等类进行管理,并进一步针对核心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为2918份种质资源构建了SSR分子身份证,为除异质性种质外的2502份种质资源构建了SNP分子身份证。分别制定了玉米种质资源SSR和SNP分子身份证的建设规范。其中,SSR分子身份证由40个SSR位点指纹转化为三位数字和一位字母的编码组合构成,并以二维码形式存储;SNP分子身份证由61214个SNP位点指纹转化为可视化的条形码。根据样品纯合度和指纹特异性等特征,将样品划分为1561份核心类、705份同近源类、416份异质类及236份群体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以旅大红骨群、黄改群为代表的国内种质资源是该库的主要种质资源,占全部核心种质资源的64.38%。【结论】提出了玉米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构建流程,为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库2918份种质资源构建了全部的SSR分子身份证和2502份SNP分子身份证;建立了核心、同近源、异质、群体四类种质资源筛选方案,实现了种质资源的分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吉林 SSR SNP 分子身份证
下载PDF
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年限对苜蓿产量和品质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泽宇 张运龙 +3 位作者 王显国 孙洪仁 张玉霞 单新河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100,共11页
为探究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年限对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氮肥施用量和最适宜种植年限,以中国为研究区域,通过检索文献收集整理田间数据,将数据按照氮肥添加量(不施氮;0<施氮量≤50 kg/hm^(2),低氮;50<... 为探究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年限对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氮肥施用量和最适宜种植年限,以中国为研究区域,通过检索文献收集整理田间数据,将数据按照氮肥添加量(不施氮;0<施氮量≤50 kg/hm^(2),低氮;50<施氮量≤100 kg/hm^(2),中氮;施氮量>100 kg/hm^(2),高氮)和种植年限(1年、2年、3年和3~5年)进行分组,采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方法系统研究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年限对苜蓿产量和品质(粗脂肪、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苜蓿产量和品质指数提高效应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中氮水平下产量和品质指数提高效应均最高;施氮显著影响苜蓿品质指标(中性洗涤纤维除外);与低氮和高氮相比,中氮下苜蓿粗蛋白含量提高效应最高、酸性洗涤纤维降低效应最高(P<0.05)。随种植年限延长,苜蓿产量提高效应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种植3年苜蓿产量提高效应最高。综上所述,从区域尺度上来看,为获得高产优质的苜蓿,建议最佳氮肥施用量为50~100 kg/hm^(2),最适宜种植年限为3年。在实际生产中,应基于生产目标,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土壤特性和苜蓿品种等实际情况,确定适宜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苜蓿 氮肥 种植年限 生产性能
下载PDF
磷肥施用量对紫花苜蓿建植当年生物量累积和磷素吸收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单新河 张运龙 +2 位作者 王显国 刘泽宇 孙洪仁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1,共9页
为探究磷肥施用量对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物量累积和磷素吸收规律的影响,选取‘骑士T’苜蓿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施磷梯度,磷肥用量分别为0 kg/hm^(2)(P0)、81 kg/hm^(2)(P1)、162 kg/hm^(2)(P2)和243 kg/hm^(2)(P3)... 为探究磷肥施用量对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物量累积和磷素吸收规律的影响,选取‘骑士T’苜蓿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施磷梯度,磷肥用量分别为0 kg/hm^(2)(P0)、81 kg/hm^(2)(P1)、162 kg/hm^(2)(P2)和243 kg/hm^(2)(P3),测定苜蓿全生育时期株高、地上生物量和磷素浓度,并计算磷素吸收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苜蓿初花期到盛花期,与不施磷相比,P2和P3处理下株高显著增高(P<0.05),增幅为13.03%~18.64%。2)苜蓿现蕾期到盛花期,P2处理较P0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分别增加了34.08%、50.21%和63.25%;苜蓿盛花期,与不施磷相比,P2和P3处理下生物量均显著增加(P<0.05),增幅为63.25%和54.21%,且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各施磷处理下生物量的磷肥有效性均在盛花期时最高。3)苜蓿分枝前期到孕蕾期,磷素浓度和磷素吸收量均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不断增大,且各磷肥处理下苜蓿磷素吸收量的磷肥有效性均在孕蕾期时最高;苜蓿盛花期磷素吸收量随施磷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2处理是拐点。4)随施磷量增加,苜蓿各生育时期磷素利用率和磷素偏生产力均降低。综上所述,在科尔沁沙地,与施磷量81 kg/hm^(2)和243 kg/hm^(2)相比,162 kg/hm^(2)是该地区苜蓿建植适宜施磷量,且孕蕾期和盛花期是磷肥施用关键时期。该研究可为苜蓿生产力提升及磷素营养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磷量 苜蓿 生物量累积 养分吸收量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太瓦飞秒脉冲激光峰值功率测量装置及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18
作者 朱光毅 金尚忠 +8 位作者 吴磊 薛媛元 莫云龙 尤越 张云龙 俞兵 杨鸿儒 董再天 卢飞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8-404,共7页
超短超强脉冲激光(飞秒强激光)具有极高的峰值功率,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高能物理、激光微加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飞秒脉冲激光峰值功率是评价超短超强脉冲激光系统性能的重要参数。介绍了基于光谱相位相干直接电场重构法的太... 超短超强脉冲激光(飞秒强激光)具有极高的峰值功率,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高能物理、激光微加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飞秒脉冲激光峰值功率是评价超短超强脉冲激光系统性能的重要参数。介绍了基于光谱相位相干直接电场重构法的太瓦量级飞秒脉冲激光峰值功率测量方法、测量装置组成和工作原理,搭建了一套太瓦量级的飞秒脉冲激光峰值功率测量装置,分析和讨论了影响太瓦激光峰值功率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来源和主要因素。测量峰值功率的重复性为2.9%,测量不确定度达到17.6%(k=2),有效解决了太瓦量级飞秒激光峰值功率测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脉冲宽度 脉冲波形 峰值功率 测量不确定度
下载PDF
Nd(NO_(3))_(3)添加剂对TC4基材PEO涂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
19
作者 杜纯安 张云龙 +6 位作者 李成海 李国晶 张宇民 杨涵崧 翟莘棫 牛楚涵 董鑫焱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48,304,共7页
针对TC4耐磨性弱的问题,利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技术在TC4合金表面引入陶瓷涂层。在Na_(2)SiO_(3)-NaOH体系电解液中添加稀土盐Nd(NO_(3))_(3),研究Nd(NO_(3))_(3)添加量变化对TC4表面改性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表面粗糙度、显微硬... 针对TC4耐磨性弱的问题,利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技术在TC4合金表面引入陶瓷涂层。在Na_(2)SiO_(3)-NaOH体系电解液中添加稀土盐Nd(NO_(3))_(3),研究Nd(NO_(3))_(3)添加量变化对TC4表面改性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摩擦因数等性能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当未添加和少量添加Nd(NO_(3))_(3)时,PEO涂层表面较为完整。当电解液中Nd(NO_(3))_(3)添加量超过4.5 g/L时,PEO涂层表面开始出现腐蚀坑。所有试样的PEO陶瓷涂层相组成基本相同,主要由锐钛矿型R-TiO_(2)和金红石型A-TiO_(2)组成。与未添加Nd(NO_(3))_(3)试样相比,增加Nd(NO_(3))_(3)添加量导致涂层中锐钛矿相TiO_(2)和金红石相TiO_(2)衍射峰略有增强,这说明Nd^(3+)能够促进涂层中锐钛矿相TiO_(2)和金红石相TiO_(2)的生成量。电解液中Nd(NO_(3))_(3)添加量为3.0 g/L时获得的涂层粗糙度最小值,其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试样的PEO涂层摩擦因数曲线较为平直,摩擦因数在0.8~0.9,当添加Nd(NO_(3))_(3)高于3 g/L时,摩擦初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涂层 TC4合金 显微硬度 耐磨性
下载PDF
烟粉添加对烟草薄片固液耦合涂布效果的研究
20
作者 赵金涛 林瑜 +4 位作者 张云龙 张琳琳 董高峰 何亮 彭林才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2,共9页
为探究烟粉添加对固液耦合涂布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开展烟粉性能分析,主要探讨了烟粉添加对涂布效果、烟草薄片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粉的添加导致涂布液密度、固含量、黏度增加,且黏度增加最快,烟粉添加量对涂布液的影响大于... 为探究烟粉添加对固液耦合涂布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开展烟粉性能分析,主要探讨了烟粉添加对涂布效果、烟草薄片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粉的添加导致涂布液密度、固含量、黏度增加,且黏度增加最快,烟粉添加量对涂布液的影响大于其粒径。烟粉的添加引起烟草薄片抗张强度增加,柔软度和透气度减小。适宜的烟粉添加量应低于9%,粒径为500目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 固液耦合 涂布 烟草薄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