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乔伊斯道德虚构主义的“虚构”所在
1
作者 雷蕾 徐瑾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2期168-172,共5页
乔伊斯的道德虚构主义思想与麦凯的道德错误论一样认为客观的道德事实或道德属性是不存在的,道德判断可能是非真非假,道德陈述所表达的断言和信念系统统一为假。基于演化视角对道德的论证可看出,乔伊斯认为道德判断是无法获得合理性论... 乔伊斯的道德虚构主义思想与麦凯的道德错误论一样认为客观的道德事实或道德属性是不存在的,道德判断可能是非真非假,道德陈述所表达的断言和信念系统统一为假。基于演化视角对道德的论证可看出,乔伊斯认为道德判断是无法获得合理性论证的。然而针对道德在人们的生活实践当中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乔伊斯提出道德“有用性”虚构的立场,肯定道德陈述具有真值条件,并不是作出断言或者道德信念的表达,是对道德实践的一种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伦理学 道德错误论 虚构 有用性虚构 道德虚构 实践合理性
下载PDF
“事实-价值”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解答——兼及对元伦理学的批评
2
作者 杨松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4-768,共5页
元伦理学家试图对休谟的"事实-价值"问题做出解答,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索,但是一方面他们忽视了对"人"的研究,不了解这些判断的来源在于人,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明白"事实-价值"的沟通是在实践中进行的,... 元伦理学家试图对休谟的"事实-价值"问题做出解答,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索,但是一方面他们忽视了对"人"的研究,不了解这些判断的来源在于人,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明白"事实-价值"的沟通是在实践中进行的,因此陷入了语言的泥沼之中不能自拔。马克思主义紧紧抓住"人"这个主体,在实践中阐明两类价值判断的来源,还对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有效沟通作出论述,为"事实-价值"问题提供了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元伦理学 实践
下载PDF
查尔斯·泰勒论“道德现象学”--一种面向伦理生活的本体论解说
3
作者 王兴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17-124,共8页
“道德现象学”是查尔斯·泰勒哲学巨著《自我的来源》关于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关键概念。当前,以弗雷德里克·奥拉夫森等人为代表的学者,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自我同一性和道德诸善之间的理论张力,由此衍生出各种版本的张力解说图... “道德现象学”是查尔斯·泰勒哲学巨著《自我的来源》关于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关键概念。当前,以弗雷德里克·奥拉夫森等人为代表的学者,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自我同一性和道德诸善之间的理论张力,由此衍生出各种版本的张力解说图示。然而,基于泰勒借助现象学“悬隔”一以贯之地对“自然主义”展开批判之目的来看,他显然更加看重的是“道德现象学”背后的本体论意蕴,并希望借助这一概念真实地还原自我同一性和道德善之间存在的必然关联。因此,“道德现象学”是一种面向伦理生活的本体论解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主义 现象学 道德哲学 道德现象学 本体论解说
下载PDF
中国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横断历史研究:1994~2011 被引量:46
4
作者 衣新发 赵倩 +1 位作者 胡卫平 李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22,共11页
在我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1600万的教师群体是最主的依靠力量。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师整体素质发展的重基础,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 在我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1600万的教师群体是最主的依靠力量。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师整体素质发展的重基础,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和氛围,是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过去几十年中国教育稳步发展、改革步伐不断加大的条件下,中国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如何、教师群体最突出的心理问题是什么?这是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首先明确的基本问题。基于227篇以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心理健康测评工具的实证研究报告,获得了1994~2011年18年间230组共88500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数据。横断历史的元分析(cross-temporalmeta-analysis)研究结果反映出中国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年代变化趋势:(一)整体而言,世纪之交的18年间,中国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二)18年间,中国教师在“焦虑”症状方面变化最大,而在“躯体化”方面变化最小;(三)18年间,中国教师在“恐怖症状”方面问题最轻,而在“强迫症状”方面所表现出的问题一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师 心理健康 SCL-90 横断历史元分析
下载PDF
“开放性问题”论证:反驳与辩护——当代西方元伦理学的走向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梦秋 杨松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5-92,共8页
20世纪初,直觉主义者摩尔以"开放性问题"的论证来反对自然主义用自然性质给"善"下定义,主张"善"只能靠直觉去把握。但因为"直觉"难以言明,所以不能彻底驳倒自然主义。其后的非认知主义者黑尔... 20世纪初,直觉主义者摩尔以"开放性问题"的论证来反对自然主义用自然性质给"善"下定义,主张"善"只能靠直觉去把握。但因为"直觉"难以言明,所以不能彻底驳倒自然主义。其后的非认知主义者黑尔通过揭示道德语言的用法,强调评价功能是道德语言的特殊性,为"开放性问题"的论证提供新辩护。作为应对,自然主义者既通过"性质综合同一性定义"的理论继续反驳该论证,又揭示了非道德语词也可能具有的评价功能,回应了非认知主义的批评,以新自然主义的方式再度复兴。在关于"开放性问题"论证的长期争论过程中,西方元伦理学的各流派此起彼伏,纷至沓来,形成了西方元伦理学百家争鸣的局面。全面把握上述论争和走向,对于国内元伦理学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问题” 西方元伦理学 自然主义 直觉主义 非认知主义 新自然主义
下载PDF
黑尔:建构伦理理论与伦理实践的桥梁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传有 鲁晨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6期664-669,共6页
黑尔是新语言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对伦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 :他在进行元伦理学研究的同时 ,力图促使元伦理学向规范伦理学回归 ,从而建立起新的规范伦理学。他的这种做法所带来的积极效果是 ,它纠正了元伦理学脱离现实的错误 ,使... 黑尔是新语言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对伦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 :他在进行元伦理学研究的同时 ,力图促使元伦理学向规范伦理学回归 ,从而建立起新的规范伦理学。他的这种做法所带来的积极效果是 ,它纠正了元伦理学脱离现实的错误 ,使伦理学的理论研究与伦理现实紧密地联系起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尔 描述性因素 普遍性 层次性 义务论 目的论
下载PDF
论道德认知 被引量:25
7
作者 窦炎国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20,共6页
"实践—精神"的认知形式是道德认知过程区别于其他认知过程所特有的最高认知形式,也是保证道德能够成为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环节。从对伦理思想史的考察中有可能大体上理解和把握以"实践—精神"为方式的道德认知机... "实践—精神"的认知形式是道德认知过程区别于其他认知过程所特有的最高认知形式,也是保证道德能够成为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环节。从对伦理思想史的考察中有可能大体上理解和把握以"实践—精神"为方式的道德认知机制。道德认知的功能在于,以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方式为中介,将社会道德应然性及时、恰当、有效地转化为认知—行为主体的道德行为,实现德心与德行的结合,塑造和养成人类的德性,从而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来把握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内容 道德认知形式 道德认知机制 道德认知功能 道德认知评价
下载PDF
技术文化:事实与价值双重领域的结合体 被引量:3
8
作者 曾鹰 乔瑞金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9-142,共4页
在关于现代性问题的理论叙述中,"技术文化"这一专门概念的提出具有自觉性、实质性和全局性,承担着基础性的、核心的解释功能。对技术文化的合理性诠释,克服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在合理性问题理解中的偏颇,站在辩证理性的立场上... 在关于现代性问题的理论叙述中,"技术文化"这一专门概念的提出具有自觉性、实质性和全局性,承担着基础性的、核心的解释功能。对技术文化的合理性诠释,克服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在合理性问题理解中的偏颇,站在辩证理性的立场上,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角度,促使社会制度合理化与行为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文化 合理性 双重领域
下载PDF
决定英美元伦理学百年发展的“未决问题论证”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真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6-33,共8页
摩尔1903年所提出的"未决问题论证"可以表达为:如果善可以定义为自然属性N,那么,"N是善的吗?"就不应当是一个未决问题。但"N是善的吗?"对任何理解该句子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未决问题。因此,善不可以定义为N... 摩尔1903年所提出的"未决问题论证"可以表达为:如果善可以定义为自然属性N,那么,"N是善的吗?"就不应当是一个未决问题。但"N是善的吗?"对任何理解该句子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未决问题。因此,善不可以定义为N。这一论证以非常有效的形式将伦理学判断或规范性判断的特殊性,即它们和自然科学的判断或任何本体论判断的区别凸现出来,它影响并决定了英美元伦理学百年发展的历程。了解这一论证对当代英美元伦理学产生如此深远影响之原因,对于我们今天的伦理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尔 善未决问题论证 元伦理学 自然主义谬误
下载PDF
波特模式的实践启示与反思——行为伦理决定模式中道德推理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郑根成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3-77,共5页
波特模式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道德困境中行为伦理决定的道德正当性的分析模式,波特模式的分析包括境遇定义、价值、原则、忠诚四个板块,其分析拟确保行为决策与行动抉择都奠基于理性的伦理分析。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把波特模式的运... 波特模式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道德困境中行为伦理决定的道德正当性的分析模式,波特模式的分析包括境遇定义、价值、原则、忠诚四个板块,其分析拟确保行为决策与行动抉择都奠基于理性的伦理分析。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把波特模式的运用看作是一种社会伦理方面的练习,它试图让人们在伦理分析的练习中养成一种价值自觉,以引导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在合理的伦理原则的指导下实施自己的行动方案。波特模式主要应用于传媒伦理领域,在公共关系领域及相关的职业分析中也多有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特模式 行为的伦理决定 价值 伦理原则
下载PDF
正义的困境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传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2-66,共5页
正义问题是伦理学中重要的论题,也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必须解决而又难于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关于经济领域中的分配正义的问题更是如此。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分配正义中的伦理困境一直困扰着历来的伦理学家,他们都力图走出这一困境。著... 正义问题是伦理学中重要的论题,也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必须解决而又难于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关于经济领域中的分配正义的问题更是如此。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分配正义中的伦理困境一直困扰着历来的伦理学家,他们都力图走出这一困境。著名伦理学家罗尔斯在这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在我国现实生活中,这一伦理困境却仍然困扰着我们,找到解决这一困境的办法仍然是我们的一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正义的困境 亚里士多德 罗尔斯 公平与效率
下载PDF
“‘应该’蕴含‘能够’”(OIC)原则与义务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OIC原则指出,一个行为如果是人们的义务,那么该行为就是人们能够完成的。相应地也可以说,当一个行为是人们不能够完成的,那么它就不是人们的义务。根据该原则,"义务"应该在关于人们"能够"做的行为的考察中诞生,而... OIC原则指出,一个行为如果是人们的义务,那么该行为就是人们能够完成的。相应地也可以说,当一个行为是人们不能够完成的,那么它就不是人们的义务。根据该原则,"义务"应该在关于人们"能够"做的行为的考察中诞生,而不是根据"美德"来制定。实际上,"美德"并不先于在OIC原则支配下的"义务"而产生,反而是在人们履行"义务"并进而对行为予以评价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根据OIC原则,当当事人"不能够"时,原义务就已然终止,这时需要根据人们是否过失或者故意导致"不能够"的发生来确定当事人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并且以当前人们"能够"做的事情为基础确定新的义务。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确实认可并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操作,那么这恰恰也证明OIC原则是可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C原则 义务的形成 美德 义务的不履行 责任
下载PDF
关于正义的元伦理学解读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清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42,共7页
从元伦理学的角度看,严格意义上的正义是指社会制度在诸善冲突的情况下对于人们的可接受性:当一个人认为某种社会制度能够确保他意欲的基本善、防止他讨厌的基本恶时,他就会认为这种制度是正义的、可以接受,反之则是不正义的、无法允许... 从元伦理学的角度看,严格意义上的正义是指社会制度在诸善冲突的情况下对于人们的可接受性:当一个人认为某种社会制度能够确保他意欲的基本善、防止他讨厌的基本恶时,他就会认为这种制度是正义的、可以接受,反之则是不正义的、无法允许。因此,正义既不像后果论所说的那样在于达成总量更大的善,也不像道义论所说的那样取决于道义原则的某些与善恶无关的形式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可接受性 诸善冲突 悖论性结构 基本善 基本恶
下载PDF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与“人怎么会有道德”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长领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3,共6页
当今社会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道德价值观的混乱和道德价值被边缘化。关于道德价值的深度思考离不开伦理学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二是人怎么会有道德。第一个问题是道德的必要性问题,第二个问题是道德的可能性问题。... 当今社会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道德价值观的混乱和道德价值被边缘化。关于道德价值的深度思考离不开伦理学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二是人怎么会有道德。第一个问题是道德的必要性问题,第二个问题是道德的可能性问题。这两个问题可以分别从社会和个人两个角度来考察,由此就变成了四个问题:问题一是从社会角度看人为什么要有道德,问题二是从个人角度看人为什么要有道德,问题三是从社会角度看人怎么会有道德,问题四是从个人角度看人怎么会有道德。其中,问题四尤为重要。对问题一的探索包括德治论、整体福利说、社会契约论等;对问题二的探索包括义务论、目的论、宗教论等;对问题三的探索包括道德法制化、道德公正与德福统一、以道德的社会促道德的人、加强社会教化等;对问题四的探索包括道德成为人的核心价值或根本价值、道德成为人实现自己核心价值或根本价值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扩展善良人性、培育道德情感、来自经验层面的德福统一等。从现实生活中看,赏善罚恶和善恶报应、社会公正、德福统一、自我实现对促进公民成为有道德的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价值 道德价值观 人生价值 道德公正 德福统一
下载PDF
事实与价值:道德教育悖论及消解路径探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敬华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道德教育模式 事实与价值 悖论 主体性道德教育 路径 消解 教育方式 生活世界
下载PDF
伦理实在论的现实出路 被引量:4
16
作者 甘绍平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8,96,共9页
本文从对"道德判断是否具有认知内容"这一元伦理学中涉及道德本质的一个核心论争的回答入手,探讨了认知主义与非认知主义两大阵营的重大分野,分析了作为非认知主义表现形态的情感主义和规定主义的大致立场和内在缺陷,展示了... 本文从对"道德判断是否具有认知内容"这一元伦理学中涉及道德本质的一个核心论争的回答入手,探讨了认知主义与非认知主义两大阵营的重大分野,分析了作为非认知主义表现形态的情感主义和规定主义的大致立场和内在缺陷,展示了走向认知主义的逻辑必然性;进而描绘了伦理实在论在认知主义中的强势地位,以及作为伦理实在论之不同派别的自然主义和直觉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困境,在此基础上着重阐发了将道德价值视为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共同建构的产物的弱的伦理实在论的核心内容,从而得出伦理实在论的现实发展出路应是弱的实在论的最终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伦理学 道德本质 认知主义 伦理实在论
下载PDF
信念的认知规范:真理或知识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伟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96,共7页
信念规范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社会实践问题,也是哲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于信念的真理规范,基于真理概念的反驳思路主张真理概念的内在价值并不足以辩护真理规范。信念的真理规范面临着两分缺陷、应用难题和局部性难题。从认知维度上看,信... 信念规范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社会实践问题,也是哲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于信念的真理规范,基于真理概念的反驳思路主张真理概念的内在价值并不足以辩护真理规范。信念的真理规范面临着两分缺陷、应用难题和局部性难题。从认知维度上看,信念的发生与修正应该执行的是知识规范。信念的知识规范的恰当解读是"S相信p是认知上可允许的,当且仅当S知道p"。它强调的是一种认知规范,而不是审慎规范或道德规范。与此同时,它进一步弱化了规范力,给信念自由留出了更多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念规范 真理概念 知识优先 认知规范
下载PDF
西方元伦理学解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向玉乔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49,共6页
元伦理学是与传统规范伦理学相对而言的一种伦理学理论,它在西方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目前仍然在积聚进一步发展的力量。元伦理学并不试图发现或提出任何道德原则,它仅仅用概念分析、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的方法对规范伦理学已经... 元伦理学是与传统规范伦理学相对而言的一种伦理学理论,它在西方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目前仍然在积聚进一步发展的力量。元伦理学并不试图发现或提出任何道德原则,它仅仅用概念分析、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的方法对规范伦理学已经提出的伦理概念、伦理判断进行判断和分析。元伦理学在现代西方伦理学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忽略的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伦理学 历史演变 研究范围 方法论
下载PDF
消费主义伦理批判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怀红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1-14,共4页
随着"消费社会"的兴起,消费主义取代新教伦理成为支配资本运作的价值观基础。消费主义的支配作用使自然、社会、人及人的思想走向了"单向度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伦理困境与危机,思想与现实之间的批判... 随着"消费社会"的兴起,消费主义取代新教伦理成为支配资本运作的价值观基础。消费主义的支配作用使自然、社会、人及人的思想走向了"单向度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伦理困境与危机,思想与现实之间的批判性张力消失殆尽。面对这样的历史与思想语境,需要我们发挥道德哲学的否定性批判功能,在对消费主义的伦理反思与批判中,回归消费的本质,重新确立一种"合理的"消费伦理观,超越消费主义。对西方消费主义的伦理批判与超越,将为当今中国社会消费的和谐发展和新型社会秩序的形成提供富有启迪性的学理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 消费伦理 伦理批判
下载PDF
元伦理学视阈下“正当”与“善”之辨 被引量:3
20
作者 伍志燕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6,共4页
"正当"和"善"既存在通约性,又有不可通约性。二者的"通约性"在于它们都有价值辞的作用和功能,"正当"具有"善"的部分特性,行为自身的正当性就是一种"内在善";相应地,"... "正当"和"善"既存在通约性,又有不可通约性。二者的"通约性"在于它们都有价值辞的作用和功能,"正当"具有"善"的部分特性,行为自身的正当性就是一种"内在善";相应地,"善"的各种描述性陈述也能提供用以判断一个行为正当性的标准,某些"善行为"也是"正当的行为"。二者的"不可通约"表现在:正当是评价人们是否履行义务的标准,善是评价事物是否具有价值的标准;"善"通常比"正当"有更一般的意义。在有些场合,"善"能被替换成"正当",但是不能将"正当"替换成"善";即使"正当"、"善"都用在行为中,"正当的行为"、"应当的行为"以及"善的行为"之间也有细微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伦理学 正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