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0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丝情感劳动的组织化运作——基于A明星全国后援会的剖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凌凌 赵婉婉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49-60,共12页
从商业经济到社会公益,粉丝社群呈现的超强行动力和影响力引发社会和学界的关注。既有研究往往将粉丝社区、社群、组织等概念混为一谈,从个体意见领袖或社群外部的视角解读粉丝的情感劳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组织视角的情感劳动过程。因此... 从商业经济到社会公益,粉丝社群呈现的超强行动力和影响力引发社会和学界的关注。既有研究往往将粉丝社区、社群、组织等概念混为一谈,从个体意见领袖或社群外部的视角解读粉丝的情感劳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组织视角的情感劳动过程。因此,基于对A明星全国粉丝后援会的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在媒介、政策、文化等变迁中,后援会管理层与成员通过文化资本、情感等因素的交互架构生成了“饭圈”的组织化运作。一方面,管理层为促使粉丝情感劳动组织化,发展出圈层化、规范化、制度化三种整合策略;另一方面,成员通过自我进化、关系建构、反叛三种策略表现出对后援会的迎合或抵抗。深入挖掘粉丝组织内部的运转与劳动过程,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数字时代青年亚文化社群的组织实践,为“饭圈”乱象治理提供新的思路,也对虚拟组织的运转和维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丝社群 情感劳动 组织化 后援会
下载PDF
社区治理方式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分异效应
2
作者 王晓楠 曾宪扬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0-79,共10页
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社区是推动居民垃圾分类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关键场域。基于“2019年上海居民垃圾分类行为”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不同社区治理方式对居民... 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社区是推动居民垃圾分类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关键场域。基于“2019年上海居民垃圾分类行为”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不同社区治理方式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社会性治理方式对垃圾分类行为产生直接效应,并通过社区参与意愿、网络参与意愿对垃圾分类行为产生间接效应。房价和房龄调节了社会性治理方式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效应,呈现了“熟人社区”“陌生人社区”和“半熟人社区”社区分异效应,形塑了“弱动员、强参与”“强动员、强参与”“强动员、弱参与”的多元主体行动逻辑。该研究能够为构建因地制宜、社区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的垃圾分类实施政策,有效引导社区居民绿色低碳行为,促进社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提供借鉴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类行为 参与意愿 行政性治理方式 社会性治理方式 社区 分异效应
下载PDF
在革命中求生存:1927—1935年皖西北农民革命史料考察
3
作者 王友叶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10期104-110,共7页
通过爬梳1927—1935年皖西北农民革命史料,考察农民生存逻辑的转变与革命意识的生成,可以发现:在革命形势动荡的背景下,农民基于安身立命的生存理性,纵使遭受反动势力愈加严重的迫害,在思想上具有强烈的斗争性,但在革命行动上倾向于保... 通过爬梳1927—1935年皖西北农民革命史料,考察农民生存逻辑的转变与革命意识的生成,可以发现:在革命形势动荡的背景下,农民基于安身立命的生存理性,纵使遭受反动势力愈加严重的迫害,在思想上具有强烈的斗争性,但在革命行动上倾向于保守性。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借助阶级动员与利益动员等动员技术,围绕土地分配来激发农民的革命情感与革命意识,从而把农民带进革命事业中。在土地革命时期,“在革命中求生存”成为农民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西北农民革命 生存理性 革命情感 革命意识
下载PDF
村庄民主与农民幸福——基于中国乡村振兴调查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吉平 赵丽敏 任大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192,共12页
提升农民幸福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利用2020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的数据,探讨村庄民主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机制与群体差异。研究表明,村庄民主中蕴藏着幸福效应,村庄民主可以显著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与此同时,路径机... 提升农民幸福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利用2020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的数据,探讨村庄民主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机制与群体差异。研究表明,村庄民主中蕴藏着幸福效应,村庄民主可以显著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与此同时,路径机制分析显示,村庄民主可以通过增强农村居民的政治信任、抑制基层腐败以及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的主观感受等途径增进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此外,异质性分析显示,村庄民主可以显著影响高中学历以下、60岁及以上以及完成了农村宅基地确权的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因此,为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可以从重视村庄民主过程,提升农民民主参与;维护干群关系,增进政治信任;改善乡村人文环境,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加强腐败治理;关注老年群体的民主事项和农村居民的财产稳定性等途径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民主 幸福感 政治信任 社区环境 腐败抑制
下载PDF
重制游戏规则:青年自组织合作秩序的生成 被引量:1
5
作者 严艺文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1-14,共14页
自组织合作高度依赖既有的关系网络,已有研究将社会资本视为自组织合作秩序的关键,但对原子化个体合作秩序的生成过程解释不足。文章通过“重制规则”的反身性框架,剖析了一个青年自组织在游戏化实践中重塑规则的过程,探讨了行动者的反... 自组织合作高度依赖既有的关系网络,已有研究将社会资本视为自组织合作秩序的关键,但对原子化个体合作秩序的生成过程解释不足。文章通过“重制规则”的反身性框架,剖析了一个青年自组织在游戏化实践中重塑规则的过程,探讨了行动者的反身意识和行动在合作秩序形成中的关键作用。首先,在初始规则认知中,行动者形成个性化理解,促使自组织形成均衡流动的合作秩序,将构建出组织关联的行动者转化为自组织成员,而难以负担角色压力的行动者则选择退出;其次,在规则更新过程中,行动者推动自组织形成具有聚合效力的合作秩序,使合作规则成熟化,从而产生内外聚合力。文章提供了理解自组织合作的反身性视角,并为促进陌生个体之间更平等、自主的合作关系提供了实践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规则 青年自组织 重制规则 合作秩序 游戏化
下载PDF
文化差异对流动人口环保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方言距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滕祥河 龚建骄 文传浩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4年第2期136-144,共9页
方言差异对个体环保行为的影响主要依据是文化认同理论,个体对其所属文化群体的情感认同和身份认知,涵盖了对特定文化传统、价值观、信仰、习惯和语言的深刻认同感。该理论指出,文化认同不仅影响着个体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也影响着他们对... 方言差异对个体环保行为的影响主要依据是文化认同理论,个体对其所属文化群体的情感认同和身份认知,涵盖了对特定文化传统、价值观、信仰、习惯和语言的深刻认同感。该理论指出,文化认同不仅影响着个体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也影响着他们对他人、社会群体,以及整个社会的态度和行为。本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2013)数据,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了方言距离对流动人口环保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方言距离总体上显著降低了流动人口的环保行为,且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研究发现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方言距离降低私域环保行为要比公域环保行为更明显,且方言距离降低短期居住者和听说普通话能力较低者的环保行为也更显著。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较高的环境污染认知、环境重要性认知以及地区环境规制水平均能显著缓解方言距离对环保行为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差异 方言距离 环保行为 流动人口 CGSS
下载PDF
视觉文化符号的时代演进与设计创新——以历届亚运会吉祥物为例
7
作者 宋齐欣 郭淑红 《晋阳学刊》 2024年第1期139-145,共7页
吉祥物作为亚运会高辨识度的视觉文化符号,代表主办国形象,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符号化、类型化历届夏季亚运会吉祥物形象,亚运会精神内核得到有效提炼展示,吉祥物也被不断赋予民族性、时代性与和平性文化底蕴。亚运会视... 吉祥物作为亚运会高辨识度的视觉文化符号,代表主办国形象,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符号化、类型化历届夏季亚运会吉祥物形象,亚运会精神内核得到有效提炼展示,吉祥物也被不断赋予民族性、时代性与和平性文化底蕴。亚运会视觉文化符号设计因时而嬗,发掘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在形象塑造、理念建构及名称赋予三个层面的演进与创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路径和符号选择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符号 亚运会 吉祥物 文化传播
下载PDF
新时代海外侨胞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因探析
8
作者 李云 陈世柏 《晋阳学刊》 2024年第2期3-12,共10页
海外侨胞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他们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参与者、贡献者和见证者。新时代海外侨胞参与中国式现代化,促进经济增长、追求自我利益是其基于生理需要产生的利益动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其基于安全和归属需要产生的情... 海外侨胞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他们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参与者、贡献者和见证者。新时代海外侨胞参与中国式现代化,促进经济增长、追求自我利益是其基于生理需要产生的利益动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其基于安全和归属需要产生的情感动机,道义经济约束下履行道德责任是其基于归属和爱的需要产生的道德动机,经济科技实力增强下实现人生价值是其基于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产生的心理动机。此外,当今世情和中国国情的变化、中国侨务政策的吸引、五缘文化的推动是其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外部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侨胞 中国式现代化 内在起因 外在诱因
下载PDF
基于心理抗拒与自我调节理论的在线视频社区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研究
9
作者 陈智 王莹 《情报探索》 2024年第3期10-20,共11页
[目的/意义]在线视频社区是当今重要的社交平台,探究在线视频社区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成因,有助于营造可持续、健康的数字媒体社交环境,为企业改进产品、保护存量市场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心理抗拒和自我调节理论为基础,采用刺激—... [目的/意义]在线视频社区是当今重要的社交平台,探究在线视频社区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成因,有助于营造可持续、健康的数字媒体社交环境,为企业改进产品、保护存量市场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心理抗拒和自我调节理论为基础,采用刺激—机体—反应(S-O-R)框架,探索在线视频社区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重要因素。[结果/结论]与过往经验不同,信息过载与功能过载不会对用户的间歇性中辍行为有显著影响;信息窄化显著影响用户的心理抗拒与自我调节倾向,任务冲突显著影响用户的自我调节倾向;用户的间歇性中辍行为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刺激—机体—节制中辍,节制中辍—暂时中辍。建议在线视频社区应专注推送算法、搜索技术与分析算法等技术研发,缓解“茧房效应”,破除唯流量论,提高视频信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视频社区 间歇性中辍 心理抗拒 自我调节
下载PDF
青少年网络行为特征及其与网络认知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海明 任娟娟 黄少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基于对浙江、湖南和甘肃三省六市1884名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数据的量化分析,文章对青少年网络社会生活介入程度、网络行为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对网络的认知及其与网络行为的相关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探讨。研究发现,目前青少年... 基于对浙江、湖南和甘肃三省六市1884名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数据的量化分析,文章对青少年网络社会生活介入程度、网络行为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对网络的认知及其与网络行为的相关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探讨。研究发现,目前青少年的网络社会生活介入程度总体适度;网络行为取向主要集中在工具性行为与情感性行为;性别、文化程度与地域因素对工具性网络行为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对情感性网络行为的影响;青少年的网络认知与网络行为间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行为 网络认知 网络社会生活介入度 数字鸿沟
下载PDF
社会比较的动力:动机与倾向性 被引量:47
11
作者 郭淑斌 黄希庭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18,共5页
社会比较指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推动社会比较的因素有很多,目前受到最多关注的两种动力因素是社会比较动机和社会比较倾向性。推动社会比较的动机可分为三大类:自我评价、自我提升和自我增强。在不同动机驱动下,比较者在选择比较目... 社会比较指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推动社会比较的因素有很多,目前受到最多关注的两种动力因素是社会比较动机和社会比较倾向性。推动社会比较的动机可分为三大类:自我评价、自我提升和自我增强。在不同动机驱动下,比较者在选择比较目标和比较维度、对比较过程和比较信息的操纵等方面有差异。社会比较倾向性指进行社会比较的意愿。社会比较倾向性的个体差异会影响个体进行比较的频率和效应。高社会比较倾向的人更喜欢做比较,更容易受社会比较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 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动机 社会比较倾向性 自我改善 自我增强
下载PDF
社会信任和社会质量:浙江社会质量调查的数据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16
12
作者 林卡 柳晓青 茅慧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67,共7页
根据社会质量理论,社会凝聚和社会团结是考察社会质量的基本维度。因此,对社会信任的研究就成为反映社会状况的基本议题。基于社会质量指标体系而开展的对当前我国相关群体的社会信任状况的调查,可以揭示当代社会人的观念和社会状况的变... 根据社会质量理论,社会凝聚和社会团结是考察社会质量的基本维度。因此,对社会信任的研究就成为反映社会状况的基本议题。基于社会质量指标体系而开展的对当前我国相关群体的社会信任状况的调查,可以揭示当代社会人的观念和社会状况的变化,并据此评估社会质量。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中国社会的社会质量,寻找增进社会信任和提升社会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政策 社会信任 社会质量 社会和谐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群体性事件类型探讨——基于QW省水电移民社会稳定调查 被引量:16
13
作者 施国庆 余芳梅 +1 位作者 徐元刚 孙中艮 《西北人口》 CSSCI 2010年第5期35-40,共6页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是中国社会中最不稳定的群体之一,不稳定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易发生"群体性事件",对区域社会稳定构成直接威胁。政府在管理和处置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群体性事件过程中,首先得认清事件的性质和机理,从而快...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是中国社会中最不稳定的群体之一,不稳定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易发生"群体性事件",对区域社会稳定构成直接威胁。政府在管理和处置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群体性事件过程中,首先得认清事件的性质和机理,从而快速地找到处理问题的应对方案。而不同类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群体性事件的机理不同,其处置过程也不同。因此,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处置,就有必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群体性事件进行分类。为了突出当前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表现形态、主要矛盾、研究和政策以及政府管理应关注的重点,结合对QW省水电移民社会稳定调查,本文按照事件规模、参与主体、性质、影响范围、引致原因等十余种基本标准,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群体性事件进行了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 群体性事件 分类
下载PDF
居民消费行为与城市生活空间行为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杨晓俊 周源 杨晓峰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53,共4页
进入消费社会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居民生活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社会空间秩序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人本主义"地理学为出发点,应用数理统计和随机过程理论,结合影响居民消费... 进入消费社会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居民生活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社会空间秩序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人本主义"地理学为出发点,应用数理统计和随机过程理论,结合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对居民消费行为的演进过程进行分析,来探讨城市居民消费行为与日常生活空间行为的关系,并总结出相应的居民消费生活空间行为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行为 生活空间规律 影响因素 统计随机方法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交往与精神健康——基于北京和珠三角地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5
15
作者 郭星华 才凤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34,共5页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精神健康问题在当今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基于北京和珠三角地区的调查数据,描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精神状态欠佳;影响其精神状态的因素主要集中在社会交...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精神健康问题在当今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基于北京和珠三角地区的调查数据,描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精神状态欠佳;影响其精神状态的因素主要集中在社会交往层面,其中群体性交往尤为重要。研究认为,从根本上根除"流动劳动力体制"是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关键。在现有条件约束下,通过国家、企业和社区的协同努力,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的自主性群体交往并进而增强其对城市的社会认同,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精神健康问题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精神健康 社会交往 城市认同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社会学探析--基于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5
16
作者 钟涨宝 李飞 余建佐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城市主流社会的排斥、知识与技能的不足以及社会支持的缺乏,是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应为失地农民重构社会支持网络、提供与劳动法相关知识的培训、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促进失地农民融入城市。
关键词 城市化 失地农民 城市适应
下载PDF
当代社会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源、危害及其对策思考 被引量:28
17
作者 陈昌兴 刘利才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6年第6期15-18,共4页
当代社会不少人感恩意识严重缺失,出现了不会感恩、忘恩、情感冷漠、自我意识膨胀等现象。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源极为复杂,涉及到社会、学校、家庭、网络等诸多方面。感恩意识的缺失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探讨有效的对策刻不... 当代社会不少人感恩意识严重缺失,出现了不会感恩、忘恩、情感冷漠、自我意识膨胀等现象。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源极为复杂,涉及到社会、学校、家庭、网络等诸多方面。感恩意识的缺失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探讨有效的对策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恩 缺失 根源 危害 对策
下载PDF
论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64
18
作者 杨英法 李文华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134,共4页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我国也进入矛盾凸现期,新的矛盾不断出现,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显现。这些利益上、政治上及思想上的矛盾冲突极易诱发群体性的争吵、打斗,酿成群体性突发事件,给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严峻挑战。应...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我国也进入矛盾凸现期,新的矛盾不断出现,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显现。这些利益上、政治上及思想上的矛盾冲突极易诱发群体性的争吵、打斗,酿成群体性突发事件,给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严峻挑战。应尽快建立并完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机制,使其在未发生时能有效预防,刚萌生时能有效化解和控制,发生后能及时妥善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突发事件 预防 处置 机制
下载PDF
网络行为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47
19
作者 黄少华 武玉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40,共9页
国内外学界对网络行为的研究,涉及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化研究等诸多学科。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简要梳理和介绍了国内外学界在网络空间作为社会行为场域、网络行为特征与行为类型、网络行... 国内外学界对网络行为的研究,涉及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化研究等诸多学科。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简要梳理和介绍了国内外学界在网络空间作为社会行为场域、网络行为特征与行为类型、网络行为影响因素、网络行为后果等网络行为研究基本议题上的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网络行为 文献
下载PDF
网络群体性事件:转型时期社会危机的新形态 被引量:31
20
作者 罗亮 黄毅峰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4,共4页
网络的发展和网民的增加,使网络充分社会化,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在网络社会中也得以充分呈现和有效复制。大致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一般会经过诱发、酝酿、发展、激化和高潮五个阶段。针对其发生机理和演化规律,政府应从建立舆情预... 网络的发展和网民的增加,使网络充分社会化,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在网络社会中也得以充分呈现和有效复制。大致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一般会经过诱发、酝酿、发展、激化和高潮五个阶段。针对其发生机理和演化规律,政府应从建立舆情预警系统、主动设置公众议程、争夺网络话语权、搭建网络对话平台四个方面来正确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群体性事件 发生机理 演化规律 应对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