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化及其人类学论题 被引量:11
1
作者 何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2,共11页
全球化已渗入当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人类学高度关注的焦点。其中,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跨国移民和移民社区、文化多样性、跨文化交流,以及全球化时代的生态问题、不平等和贫困等论题受到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 全球化 民族国家 地方化 跨国移民 文化多样性
下载PDF
国家认同视阈下越南骆越文化的研究流变——以对“安阳王建瓯骆国”史料解读为线索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智生 杨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45,共8页
中越两国学者对"安阳王建国"汉字史料的解读和分析存在较大差异,在构建国家认同需求下,越南积极推进骆越国族认同以及具有本土特色的骆越文化性认同,骆越文化研究产生了明显迎合民族认同的流变现象。同时,对比中国学者对相关... 中越两国学者对"安阳王建国"汉字史料的解读和分析存在较大差异,在构建国家认同需求下,越南积极推进骆越国族认同以及具有本土特色的骆越文化性认同,骆越文化研究产生了明显迎合民族认同的流变现象。同时,对比中国学者对相关史料的解读与研究,考证越南建构骆越民族认同的真实意图。骆越民族是周秦时期已经生活在华南地区的一支族群,与百越、百濮民族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渊源。骆越民族后裔现跨居于中越两国,具有相同的民族起源与文化特征,在越南国家认同建构需求的催化下,过激的骆越民族认同意识有演变成为狭隘民族主义的趋势,甚至延展成为阻碍国家发展的潜在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国家认同 骆越文化 研究流变
下载PDF
金元白朴家族与地域文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建伟 张慧 《晋阳学刊》 CSSCI 2015年第6期17-22,共6页
白朴家族的兴盛伴随着金元政权的迭兴,也与其迁徙之地的地域文化有关。白氏祖籍隩州在北宋处于边境地带,文化落后,宋金易代之后当地教育发展,白朴伯父白贲与父亲白华得以考中进士。金亡之际,白华投宋降蒙的态度显示出其政治上的灵活性,... 白朴家族的兴盛伴随着金元政权的迭兴,也与其迁徙之地的地域文化有关。白氏祖籍隩州在北宋处于边境地带,文化落后,宋金易代之后当地教育发展,白朴伯父白贲与父亲白华得以考中进士。金亡之际,白华投宋降蒙的态度显示出其政治上的灵活性,体现出北方士人受到女真族报德观念的影响。金亡后白朴父子居于真定,史氏治理下真定繁荣的文化,元好问、史天泽等人对俗文学的关注造就了白朴的元曲成就。白朴晚年漫游江南各地,居于金陵,其词作显示出南方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朴 隩州白氏 地域文化
下载PDF
国家感与边疆性:中亚国家间的边界问题及其观念折射 被引量:10
4
作者 袁剑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7,共7页
中亚国家间的边界问题是中亚国家间关系的难点和重要内容。这一问题既存在历史传统的影响,又打上了苏联时期行政划界的深刻烙印,在苏联解体、中亚各国独立之后,又成为各国民族国家建构中作为内部动员要素的彼此互不相让的内容,费尔干纳... 中亚国家间的边界问题是中亚国家间关系的难点和重要内容。这一问题既存在历史传统的影响,又打上了苏联时期行政划界的深刻烙印,在苏联解体、中亚各国独立之后,又成为各国民族国家建构中作为内部动员要素的彼此互不相让的内容,费尔干纳盆地区域尤其成为各国边界争议的关键区域。基于中亚国家间边界问题的历时性探究,分析这一现象背后所展现的内在逻辑,以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亚各国在处理边界问题上的一些新进展,对中亚各国在国家建构与历史疆域认知方面呈现出的国家感与边疆性进行尝试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感 边疆性 中亚国家 划界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壮族传统文化的存续与变迁 被引量:7
5
作者 蒋平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105,共7页
壮族是中国南方的土著民族,具有独特的形成发展机制,形成了绚丽多姿而又独具魅力的民族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壮族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特别是传统文化深层结构中诸方面内容依然在壮族儿女的血脉延续中口耳相传,让人不由自主地... 壮族是中国南方的土著民族,具有独特的形成发展机制,形成了绚丽多姿而又独具魅力的民族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壮族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特别是传统文化深层结构中诸方面内容依然在壮族儿女的血脉延续中口耳相传,让人不由自主地蹈袭。另一方面,社会的急剧转型深刻地改变了壮族传统文化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既加速了壮族传统文化的解体与消散,又促进了壮族传统文化的调整与重构。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推动着壮族儿女创新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使其达到新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壮族传统文化 存续 变迁
下载PDF
文明互鉴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少青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100,共11页
21世纪世界面临的各类共同性危机亟需各国秉承文明共存、交流、互鉴的理念加以应对。文明互鉴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它能够消除不同文明圈国家和人民之间的隔阂、误解、偏见,实现人心相通,从而为最低限度和终极意义上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21世纪世界面临的各类共同性危机亟需各国秉承文明共存、交流、互鉴的理念加以应对。文明互鉴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它能够消除不同文明圈国家和人民之间的隔阂、误解、偏见,实现人心相通,从而为最低限度和终极意义上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提供思想和价值观上的支撑,而且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文明互鉴也是现代世界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种种迹象表明,西方(文明)中心主义已成为制约文明互鉴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主要障碍。文明平等、包容、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它在给中国及世界带来希望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互鉴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体系 西方中心主义 中国方案
下载PDF
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立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24-28,共5页
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是从古代蒙古族所从事的游牧和狩猎的生产、生活的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对于蒙古族来说,他们长期生长于自然之中,极力适应蓝天、大地及周围的环境,因此,他们的宗教信仰及生产和生活充满了生态伦理思想。从蒙古族生... 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是从古代蒙古族所从事的游牧和狩猎的生产、生活的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对于蒙古族来说,他们长期生长于自然之中,极力适应蓝天、大地及周围的环境,因此,他们的宗教信仰及生产和生活充满了生态伦理思想。从蒙古族生态文化的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入手,对蒙古族生态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进行探讨,可以使我们对蒙古族生态文化有一个更为全面、清晰、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生态文化 生态伦理
下载PDF
百年中国女性审美价值标准变迁的文化评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曲凯音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妇女解放运动解除了女性身上千百年的精神枷锁,妇女接受教育使女性的主体意识觉醒并逐步萌芽发展。中国女性自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审美价值标准的变迁,内在地阐述了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的发展变迁史。从女性审美的觉醒和释放时代、顺从与异... 妇女解放运动解除了女性身上千百年的精神枷锁,妇女接受教育使女性的主体意识觉醒并逐步萌芽发展。中国女性自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审美价值标准的变迁,内在地阐述了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的发展变迁史。从女性审美的觉醒和释放时代、顺从与异化时代、开放与张扬时代到审美价值标准的多元化时代变迁中,可以读出中国传统文化、性别文化以及先进的性别文化对女性审美价值标准的构建。因此,引导和树立女性主体意识的女性审美价值观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审美 百年变迁 文化构建
下载PDF
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举行日期和古代历法之间的关联 被引量:6
9
作者 那仁毕力格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17-23,共7页
敖包祭祀仪式是在北方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的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草原文化载体之一。它不仅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而且与蒙古族畜牧业生产习俗和古代历法密切关联。敖包祭祀仪式举行日期也是以蒙... 敖包祭祀仪式是在北方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的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草原文化载体之一。它不仅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而且与蒙古族畜牧业生产习俗和古代历法密切关联。敖包祭祀仪式举行日期也是以蒙古族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为根基,受草原古代历法习俗、喜庆节日的影响而形成的特定日期。但是,随着以氏族为基本单位的蒙古社会结构的重构和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举行祭祀仪式的日期也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包祭祀仪式 蒙古族 古代历法 多样化
下载PDF
文化认同与凉山彝族医疗抉择机制的人类学思考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钱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81,共7页
疾病认知不仅是一种生理体验,更是一套建立在地方性知识实践基础上的文化认同,决定着患者的医疗抉择。超自然论病因观,是四川凉山彝族医疗抉择的文化认同基础。由此,彝族构建起疾病治疗实践体系,并通过患者的疾病治疗体验和毕摩、苏尼... 疾病认知不仅是一种生理体验,更是一套建立在地方性知识实践基础上的文化认同,决定着患者的医疗抉择。超自然论病因观,是四川凉山彝族医疗抉择的文化认同基础。由此,彝族构建起疾病治疗实践体系,并通过患者的疾病治疗体验和毕摩、苏尼的疾病治疗经验,社区的疾病预防实践得以不断强化。现代医疗体系介入民族地区医疗服务过程中,必须认识到文化认同在医疗抉择中的主导作用,树立文化相对论意识,从文化认同感培育入手,促进民族地区就医观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凉山彝族 疾病认知 医疗抉择
下载PDF
公共性衰落:妇女家庭地位变革与村庄公共生活变迁——基于一个华北村落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陶自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23,共7页
传统的村落公共生活是由男性积极参与而建构的具有公共性的生活,1980年代以来,随着妇女家庭地位的上升与社会角色的变化,妇女将男人从公共生活中拉回到家庭生活,维持传统公共生活的机制瓦解,导致村庄生活的私密化与公共性衰落。在妇女... 传统的村落公共生活是由男性积极参与而建构的具有公共性的生活,1980年代以来,随着妇女家庭地位的上升与社会角色的变化,妇女将男人从公共生活中拉回到家庭生活,维持传统公共生活的机制瓦解,导致村庄生活的私密化与公共性衰落。在妇女地位提高的推动下,当前村落繁荣的公共生活变成了一种"没有公共性的公共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生活 公共性 妇女当家 变迁
下载PDF
从移民视角解析美国多元社会的民族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莉 刘忠文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5期55-60,共6页
移民及民族问题在上世纪初引起美国本土主义者的警觉,他们主张采取移民限制政策以便维护欧裔白人主控的社会。然而移民浪潮不可抗拒,少数族裔为美国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让美国政府和公众的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双语教育、多元文化主义运... 移民及民族问题在上世纪初引起美国本土主义者的警觉,他们主张采取移民限制政策以便维护欧裔白人主控的社会。然而移民浪潮不可抗拒,少数族裔为美国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让美国政府和公众的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双语教育、多元文化主义运动为民族问题的逐渐化解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性 移民 双语教育 多元文化主义运动 少数族裔
下载PDF
越文化发展的内外因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岗 陈民镇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11,共11页
越文化"点状突进"发展模式背后的动因与中国文化整体发展的动力相较,表现出一定的共同点,也有其突出的个性。考察文化发展的动力问题时在注意其内部条件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外部条件。越文化发展的内部动因包括开放的心态与主... 越文化"点状突进"发展模式背后的动因与中国文化整体发展的动力相较,表现出一定的共同点,也有其突出的个性。考察文化发展的动力问题时在注意其内部条件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外部条件。越文化发展的内部动因包括开放的心态与主动的文化转型、隐逸的风格与积极的文化创造、务实的作风与文化的稳健推进。越文化发展的外部机遇包括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建城、迁都与设国的刺激作用,历次移民潮对越文化的推进作用,中国经济与文化重心转移的总体趋势。分析越文化的发展动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发展的动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文化 点状突进 内因 外因
下载PDF
欧美学者对东南亚苗族研究概况(上) 被引量:7
14
作者 纳日碧力戈 贾鹰雷 《河西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54-64,共11页
以往中国学术界主要研究国内苗族。近些年来,跨国苗族群体研究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苗族的跨国文化和跨国分布也是国际学者关注的热点。国内学者关注包括老挝、越南、泰国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苗族群体,希望能够推动有关研究。西方学者... 以往中国学术界主要研究国内苗族。近些年来,跨国苗族群体研究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苗族的跨国文化和跨国分布也是国际学者关注的热点。国内学者关注包括老挝、越南、泰国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苗族群体,希望能够推动有关研究。西方学者从事东南亚苗族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来自欧美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和传教士留下了大量有关东南亚苗族的研究著述。文章追溯自十九世纪以来本领域研究的历史与发展,尝试对有关东南亚苗族的文献进行理论梳理,加以总结,为国内外苗族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研究 西方学者 人类学 民族研究 东南亚研究 跨国苗族 国外苗族
下载PDF
移民认同与民族关系初探——以亚太地区一些国家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一省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1年第11期51-55,共5页
本文以亚太地区的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尼等国为例,从文化差异与移民认同入手,探讨了移民认同与民族的关系。笔者认为,不同民族的文化因植根于不同的历史环境、经历不同的历史发展,其差异性是很明显的。正是这种文化差异,会使各移民产生... 本文以亚太地区的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尼等国为例,从文化差异与移民认同入手,探讨了移民认同与民族的关系。笔者认为,不同民族的文化因植根于不同的历史环境、经历不同的历史发展,其差异性是很明显的。正是这种文化差异,会使各移民产生不同的文化认同,从而引发种族集聚的局面,有时也会导致种族歧视或种族主义。此外,各种移民由于具有不同的文化认同,也可能会引发民族之间的摩擦或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认同 民族关系
下载PDF
泰北主体民族泰庸人与老挝泰佬人历史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饶睿颖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泰北泰庸人与老挝泰佬人虽然是不同国家、地区的民族,但却是同源民族,而且分化时间较晚。加上泰庸人通过泰庸文化圈对老挝泰佬人进行过文化输出,使得两个民族之间进一步加深了文化方面的相似性。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两个民族一直保持着... 泰北泰庸人与老挝泰佬人虽然是不同国家、地区的民族,但却是同源民族,而且分化时间较晚。加上泰庸人通过泰庸文化圈对老挝泰佬人进行过文化输出,使得两个民族之间进一步加深了文化方面的相似性。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两个民族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兄弟之邦"的友谊,主体民族的统治阶层之间也保持着相互联姻、共御强敌的协作关系,极少发生冲突与争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庸人 泰佬人 关系 相似性
下载PDF
欧美学者对东南亚苗族研究概况(下) 被引量:3
17
作者 纳日碧力戈 贾鹰雷 《河西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2-60,共9页
以往中国学术界主要研究国内苗族。近些年来,跨国苗族群体研究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苗族的跨国文化和跨国分布也是国际学者关注的热点。国内学者关注包括老挝、越南、泰国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苗族群体,希望能够推动有关研究。西方学者... 以往中国学术界主要研究国内苗族。近些年来,跨国苗族群体研究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苗族的跨国文化和跨国分布也是国际学者关注的热点。国内学者关注包括老挝、越南、泰国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苗族群体,希望能够推动有关研究。西方学者从事东南亚苗族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来自欧美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和传教士留下了大量有关东南亚苗族的研究著述。文章追溯自十九世纪以来本领域研究的历史与发展,尝试对有关东南亚苗族的文献进行理论梳理,加以总结,·为国内外苗族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研究 西方学者 人类学 民族研究 东南亚研究 跨国苗族 国外苗族
下载PDF
从天琴形制的三个发展阶段看族群文化传播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新宇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21-25,共5页
天琴成为广西龙州布傣族群的文化标识,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即原始社会的神话传说阶段,近现代社会的法器阶段,当代的乐器、文化艺术品阶段。布傣族群是一个地处边境的弱势群体,其天琴文化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壮大,传播到东南... 天琴成为广西龙州布傣族群的文化标识,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即原始社会的神话传说阶段,近现代社会的法器阶段,当代的乐器、文化艺术品阶段。布傣族群是一个地处边境的弱势群体,其天琴文化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壮大,传播到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地,与其紧随时代步伐,依托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迎合人类共同的审美旨趣,积极培植族群文化心理与族群精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琴 傣族群 化传播 群精神
下载PDF
壮族土司制度研究与壮学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家信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86,共3页
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时间上延续了600多年,空间上覆盖了壮族历史上的主要分布区域,壮族土司制度的众多因子已转化成当代壮族的重要文化元素。因此,壮族土司制度是壮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土司制度研究成果是壮学建立的重要基石。壮族土... 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时间上延续了600多年,空间上覆盖了壮族历史上的主要分布区域,壮族土司制度的众多因子已转化成当代壮族的重要文化元素。因此,壮族土司制度是壮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土司制度研究成果是壮学建立的重要基石。壮族土司制度研究还可以在土司相关专题、土司文化遗产、与国内及东南亚邻国的比较等方面进一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土司制度 壮学
下载PDF
族际政治整合研究缘起、论域与展望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碧波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45-49,共5页
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通过有效的族际政治整合实现国家共同体的稳固与长治久安,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历史使命。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整合的现实需要使得族际政治整合成为民族政治的一个研究热点和学术增长点。梳理当前学术界关于族际政治... 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通过有效的族际政治整合实现国家共同体的稳固与长治久安,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历史使命。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整合的现实需要使得族际政治整合成为民族政治的一个研究热点和学术增长点。梳理当前学术界关于族际政治整合的研究成果,标示族际政治整合研究发展的进一步路向,对于族际政治整合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际政治整合 民族 政治整合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