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在城农民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毅杰 倪云鸽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49,共8页
通过分析 2 0 0 0年 7月进行的“成都市在城农民现状”问卷调查 ,初步描述了在城农民中两大基本群体 :雇佣就业者和自营就业者的进城原因和途径、职业活动、社会生活、特殊遭遇等方面 。
关键词 “在城农民” 职业 社会生活 现状 社会歧视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制度惯性 成都市
下载PDF
转型抗争:从社会转型的视角理解近阶段中国农民抗争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瑜 仝志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16-123,共8页
目前学界对农民抗争的解读,观点林立、侧重不一,虽相互补充但又不尽全面,并带有陷入细节化争论的倾向,这就需要从更为宏观的视角梳理已有的研究。文章结合转型时期既有传统存续又有现代变迁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特征,强调是国家的转型和... 目前学界对农民抗争的解读,观点林立、侧重不一,虽相互补充但又不尽全面,并带有陷入细节化争论的倾向,这就需要从更为宏观的视角梳理已有的研究。文章结合转型时期既有传统存续又有现代变迁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特征,强调是国家的转型和行为变迁、基层权力变化/村庄权威与秩序转变,以及农民逻辑和行为的演变,共同塑造了所谓的转型时期农民抗争的特点,以此构造了"转型抗争"的概念,从宏观的视角探讨动态性和多元化的抗争的缘起、内容、目的和手段,以便统揽已有的经验研究,更好地理解近阶段的农民抗争。这一概念有助于在结合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政治传统与经验事实的过程中,更加清晰地把握和理解农民抗争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抗争 经济转轨 社会变迁 国家转型 农民抗争
下载PDF
试论建国初期的农民协会 被引量:14
3
作者 唐明勇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61,共11页
农民协会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发动、组织农民的重要形式。建国初期,由于土地改革、建立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构筑农村反封建统一战线的客观需要,农民协会在全国风起云涌,形成了从村到大行政区的各级网络体系,其间历经了兴起... 农民协会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发动、组织农民的重要形式。建国初期,由于土地改革、建立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构筑农村反封建统一战线的客观需要,农民协会在全国风起云涌,形成了从村到大行政区的各级网络体系,其间历经了兴起、整顿、隐退三个发展阶段。由于传统思想对农民的束缚与影响、中国共产党“国家——乡村社会”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农民协会自身先天不足及后天缺陷,农民协会很快在农村公共舞台上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协会 中国共产党 建国初期 公共 统一战线 农村基层政权 发动 反封建 乡村社会 革命
下载PDF
论近代中国农民进城对城市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池子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3-160,共8页
本文以农民进城与城市社会的互动关系为视角,揭示农民工对近代中国城市社会影响的某些侧面。认为农民进城有着多方面的正效应:加速城市化进程;提供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所必需的廉价劳动力;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城市文明的熏陶,使他们的... 本文以农民进城与城市社会的互动关系为视角,揭示农民工对近代中国城市社会影响的某些侧面。认为农民进城有着多方面的正效应:加速城市化进程;提供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所必需的廉价劳动力;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城市文明的熏陶,使他们的思想、行为等越来越远离传统而具有了“现代性”,而且,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民工“回流”把城市文明输入农村,给封闭的乡村带来新鲜空气;家族散之四方,给根深蒂固的宗法制度以有力的冲击。但农民进城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进城 城市社会 近代中国 城市文明 城市化进程 廉价劳动力 工商业发展 “现代性” 互动关系 社会影响 中国城市 资本主义 交往范围 宗法制度 负面影响 农民工 正效应 信息 农村 乡村
下载PDF
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 被引量:13
5
作者 江沛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8-23,共6页
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整体性的变迁,具体表现在:农村人口大量迁徙、宗族形态日渐弱化、家庭范式趋向小型、农村阶层剧烈变动、农民结社广泛兴起。华北农村社会结构整体性的变迁,说明民国时期中国政治与经济体制的无力与僵死... 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整体性的变迁,具体表现在:农村人口大量迁徙、宗族形态日渐弱化、家庭范式趋向小型、农村阶层剧烈变动、农民结社广泛兴起。华北农村社会结构整体性的变迁,说明民国时期中国政治与经济体制的无力与僵死,体现了农民对于社会变动的适应与抗争,为一场新的社会革命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人口 宗族 家庭 阶层 结社
下载PDF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条件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5
6
作者 许毓成 张建新 +1 位作者 段爱明 张力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83-85,共3页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工作条件决定着体育教学质量的效能,并起着保持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维持工作状态的作用。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条件的现状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以期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工作条件 教师 积极性
下载PDF
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从历史视角看农村改革的全局意义 被引量:14
7
作者 萧冬连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43,共12页
中国农村改革是农民对政策底线的冲击与地方上开明的领导人相互推动,并一步一步地获得共识形成全国性政策的过程。农村改革具有全局意义,它的成功凝聚了中共党内和社会对改革的共识,农村商品大潮的出现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中国市场... 中国农村改革是农民对政策底线的冲击与地方上开明的领导人相互推动,并一步一步地获得共识形成全国性政策的过程。农村改革具有全局意义,它的成功凝聚了中共党内和社会对改革的共识,农村商品大潮的出现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中国市场化改革不可逆转,大量廉价农民工成为制造中国经济"奇迹"的主角之一,而不期而至的"民工潮"为解构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趋势提供了持续的推力。在某种意义说,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选择 改革共识 市场化趋势 城乡一体化
下载PDF
近三十年西方学界对中国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研究述评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家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6-124,共9页
农民运动是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中共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成功,众多西方学者将研究焦点集中于中国农民运动的相关议题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曾有学者对研究状况进行过介绍和评析,但就大革命... 农民运动是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中共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成功,众多西方学者将研究焦点集中于中国农民运动的相关议题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曾有学者对研究状况进行过介绍和评析,但就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研究的评介而言,则显得不够全面和完整。④为便于广大学者对西方学界关于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研究有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进而将此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本文拟就30年来西方对中国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研究概况,进行介绍并作简要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革命时期 农民运动 西方学者 中国 述评 三十年 中共党史研究 农村包围城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嵌入乡村日常生活探析——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斌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24,共4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意味着"翻身",对于农民而言其最直接的表征就是土地回到老家。其实,党和新政权更为注重的是农民心理上发生根本性转变,试图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嵌入农民的头脑,通过动员农民进行"诉苦",激发农...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意味着"翻身",对于农民而言其最直接的表征就是土地回到老家。其实,党和新政权更为注重的是农民心理上发生根本性转变,试图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嵌入农民的头脑,通过动员农民进行"诉苦",激发农民的阶级观念与国家意识。出于对党和新政权的情感认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念与国家意识为农民所接受与认同,党和新政权树立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乡村日常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土地改革 诉苦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日常生活
下载PDF
1949-1978年中国农村传统文化观念的变迁--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凤梅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3-138,共6页
1949至1978年间,中国农村经受了革命狂潮的洗礼,传统文化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作为传统文化核心和基础的村落家族文化受到冲击,农村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受到影响,形成了呈双层特色的乡村文化。这种变迁动摇了在中国农村存在数千年的文化根... 1949至1978年间,中国农村经受了革命狂潮的洗礼,传统文化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作为传统文化核心和基础的村落家族文化受到冲击,农村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受到影响,形成了呈双层特色的乡村文化。这种变迁动摇了在中国农村存在数千年的文化根基,但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传统文化观念 变迁 山东省
下载PDF
李大钊的农民教育思想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路来庆 牟文谦 《教育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共3页
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非常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工作,他的农民教育思想受到了战后"劳工神圣"、平民教育思潮及民主主义精神的影响。李大钊农民教育思想既是对改变农民生存和发展状况凝重思索的... 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非常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工作,他的农民教育思想受到了战后"劳工神圣"、平民教育思潮及民主主义精神的影响。李大钊农民教育思想既是对改变农民生存和发展状况凝重思索的结晶,又给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诸多重要的启示。启示一,要培养学习型农民,努力构建学习型农村;启示二,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不断提升农民素质,造就新型农民;启示三,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卫生等事业尽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农民教育思想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战时秩序下的浙江省农会组织(1937-1945)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文享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71,共6页
抗战时期,浙江省西部地区的农会组织在国民党省党部及省级农会的督导下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成为沦陷区在基层政权散迁弱化后的重要组织动员基础。为提高战时农会之组织效能,省党部及省级农会在加强对县乡农会会务指导的同时,也力推农... 抗战时期,浙江省西部地区的农会组织在国民党省党部及省级农会的督导下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成为沦陷区在基层政权散迁弱化后的重要组织动员基础。为提高战时农会之组织效能,省党部及省级农会在加强对县乡农会会务指导的同时,也力推农会会员入党及党员入会。实质上,乡村的保、甲长等地方实力人物掌握了农会的领导权。在战时的严峻环境下,省级农会及基层农会仍然在战时勤务、战时生产及战时农政之推行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时秩序 农会
下载PDF
农村合作社事业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兆康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3年第2期19-24,共6页
农村合作社事业是中共早期领导农民运动的组成部分 ,它伴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经历战争年代、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改革开放三个时期 ,农村合作社事业已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总结这些经验 ,对推动当代中国农村合作经... 农村合作社事业是中共早期领导农民运动的组成部分 ,它伴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经历战争年代、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改革开放三个时期 ,农村合作社事业已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总结这些经验 ,对推动当代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合作社事业 历史经验 农民运动 中国共产党 党史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下载PDF
论晏阳初乡村建设的方法论思想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国宇 《船山学刊》 2005年第2期176-178,共3页
关键词 方法论思想 晏阳初 乡村建设运动 现代化进程 世界影响 现代中国 乡村改造 中国农村 借鉴意义 倡导者 奠基人
下载PDF
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及其跨世纪指导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爱秀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2期8-11,共4页
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重温毛泽东同志的对农民教育的认识,对今天求解农民教育问题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民教育 人民性 实践性 实践指导意义
下载PDF
讲述数据:一个中国农民的日记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勇 杨.朴罗格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89-103,共15页
文章讨论了一个在东北农村发现的农民日记。应用欧洲农业历史学家使用的一些关键概念,对日记中的农场账目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表明了现实中存在相当大的动力性,也说明我们论述的核心是小农性的农业生产方式。日记还揭示了农... 文章讨论了一个在东北农村发现的农民日记。应用欧洲农业历史学家使用的一些关键概念,对日记中的农场账目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表明了现实中存在相当大的动力性,也说明我们论述的核心是小农性的农业生产方式。日记还揭示了农场所嵌入的网络,这些网络是社会资本的核心构架。最后概述了该地区的农村经济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场账目记录 小农农业 网络 社会资本 互惠
下载PDF
九十年来中国农民政治意识的历史演进与启示 被引量:2
17
作者 龚上华 《观察与思考》 2013年第6期15-21,共7页
九十年来中国农民政治意识的历史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1921至1949年农民政治意识的启蒙;1949至1978年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前农民政治意识的觉醒,以及1978年至今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政治意识的全新发展。贯穿在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农... 九十年来中国农民政治意识的历史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1921至1949年农民政治意识的启蒙;1949至1978年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前农民政治意识的觉醒,以及1978年至今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政治意识的全新发展。贯穿在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农民政治意识的觉醒程度或者现代化程度是如何发展的。对于政治体系来说,必须动员、教育和改造农民,农民的政治意识才能走向现代化,农民才能成为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政治意识 历史演进 启示
下载PDF
30年乡土中国的家庭变迁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善华 《决策与信息》 2009年第3期37-37,共1页
自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改革开口放的序幕之后,中国农村开始了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迁。这样的变迁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先导,接踵而来的则是工业化、市场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对于尚未工业化的中西部地区农村来说,... 自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改革开口放的序幕之后,中国农村开始了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迁。这样的变迁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先导,接踵而来的则是工业化、市场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对于尚未工业化的中西部地区农村来说,则是开启了其非农化的大门。这也导致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分化。如果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制度)变迁对农村家庭的影响来看,那么农村家庭变迁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来加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乡土中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农村 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 中西部地区
下载PDF
女性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汉律为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晓川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8-62,共5页
女性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密切关系:女性强化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男尊女卑的基本性格;女性促进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进化;保护女性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民主性之精华。
关键词 传统法律文化 汉律 女性
下载PDF
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女性的办报活动及其特点 被引量:2
20
作者 简姿亚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4-76,共3页
辛亥革命时期一个觉醒的知识女性群体已经形成,她们纷纷创办报刊以求更多女性的觉醒,并创造了一个女性报刊出版发行的高潮。她们的办报活动具有办报宗旨非常明确、鼓吹女权和倡导爱国救亡两大主题始终贯穿、办女性报刊与创女性团体紧密... 辛亥革命时期一个觉醒的知识女性群体已经形成,她们纷纷创办报刊以求更多女性的觉醒,并创造了一个女性报刊出版发行的高潮。她们的办报活动具有办报宗旨非常明确、鼓吹女权和倡导爱国救亡两大主题始终贯穿、办女性报刊与创女性团体紧密结合、颇具读者意识却缺乏经营意识等特点。由于其时的办报活动十分艰难,女性报刊多流于"短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时期 知识女性 女性报刊 办报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