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7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云飞 李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以新时代关于文化建设的“文本群”为文献依据,可以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个命题。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 以新时代关于文化建设的“文本群”为文献依据,可以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个命题。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工作导向,坚持以“两个结合”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的科学原则和方法论,坚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以系统观念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以文化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以文化自信自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以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十者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红线,将新时代各个专门领域的党的创新理论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范畴·规律·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重诠释 被引量:2
2
作者 沈江平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文化图绘,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凝结,创造性地解答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之问”。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习近平文化思...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文化图绘,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凝结,创造性地解答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之问”。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要在概念范畴解读中明晰其演进脉络,总结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概念群、范畴群,立足世界文化学术坐标体系以互学互鉴、交流提升,打造融通中外的文化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要在遵循文化建设规律中进一步检视其精髓要义,不断深化对文化及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推动守正创新,强化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自强。要在推进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中厘清其逻辑理路,在原则与路径、形式与内容、实质与目的、使命与价值的有机统一中昭显其结构明晰、层次分明、观点科学、逻辑严密的特征。这三重诠释整体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广度、阐释深度、影响力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概念范畴 文化规律 体系化 学理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指向及其价值意蕴
3
作者 曾天雄 胡佳琦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3-68,92,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绩,推进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新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绩,推进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新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包含着极强的文明指向: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全面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高度度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时代性现代性发展。需要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指向及其背后的价值意蕴,以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现代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明指向 价值意蕴
下载PDF
生态乡村建设:“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双向互构的逻辑——基于南京市竹镇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腾 刘祖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62,共12页
生态乡村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连接点,如何实现乡村绿色发展是当下及未来生态乡村建设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双向互构作为分析框架,对南京市竹镇生态崛起的个案进行分析。研究... 生态乡村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连接点,如何实现乡村绿色发展是当下及未来生态乡村建设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双向互构作为分析框架,对南京市竹镇生态崛起的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两化”的双向互构是乡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有效路径。“生态产业化”是推动乡村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过程,主要包括生态资源培育、生态资源资产化、生态资产资本化、生态产品与服务市场化四个关键环节;“产业生态化”则是将环境减排和资源减量等生态思维应用到产业发展中的过程,主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间资源共享、绿色技术运用等多元途径实现。“两化”价值互享、功能互通,实现“两化”互构不仅需要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也离不开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种机制的支持。本文对“两化”互构的逻辑关系、行动策略和实现机制的提炼突破了既有的理论阐述,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态乡村建设研究中理论分析的不足。未来研究中,不同类型乡村的生态发展路径和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乡村建设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生态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富裕三重维度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文京 赵海月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3期18-25,共8页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史。百年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转化,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通过回顾百年历史进程...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史。百年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转化,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通过回顾百年历史进程,在与西方共富观的对比中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实践的优越性及正确性,也为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总结。实践道路中形成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脱贫事业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一项基于多维度的历时性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元喜 方盛举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历经传统、统筹与创新三个阶段,构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图景。其中,关于自然价值观的更迭,从生产质料转变为保障条件,再到新型财富,其价值得以不断扩容与彰显。同时,随着自然价值观...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历经传统、统筹与创新三个阶段,构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图景。其中,关于自然价值观的更迭,从生产质料转变为保障条件,再到新型财富,其价值得以不断扩容与彰显。同时,随着自然价值观的变化,人与自然关系也从传统阶段的相对分离,转变为统筹阶段的共在共存,再向创新阶段的共生共荣关系抵近。在这一关系变迁中,从发展优先为起点,到发展与保护统筹兼顾,最终演变为生态优先,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纵观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历程,绿色型发展作为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路径保障,实现了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创造性解构,进而为通往人类现代化新形态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自然价值观 人与自然 发展与保护 绿色型发展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中国式现代化:互动机理与共进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娟 任晓伟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3期10-17,共8页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中国式现代化肇始于党的初心使命、发展于党的百余年实践、形塑于新时代的中国语境。从二者的互动来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融入时代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中国式现代化肇始于党的初心使命、发展于党的百余年实践、形塑于新时代的中国语境。从二者的互动来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融入时代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丰富发展的实践基础。从共性特征出发,基于互动机理,可以看出,二者的同向共进需深化政党驱动的核心动力,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强化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精神引领,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指引,统合中国语境与全球视野的话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中国式现代化 初心使命
下载PDF
现代化的张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8
作者 靳寿鹏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6,13,共7页
现代化的张力主要表现为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经历了剥离普世意义、提炼科学内涵和赋予民族特色的过程,这一原则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内在逻辑的重要依据。从本质内容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具体定向;从横向对比来看... 现代化的张力主要表现为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经历了剥离普世意义、提炼科学内涵和赋予民族特色的过程,这一原则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内在逻辑的重要依据。从本质内容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具体定向;从横向对比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辩证否定;从纵向发展来看,中国共产党的自觉领导与主动布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底色;从目标指向来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方向:这四个维度共同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西方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建设农业强国的价值意蕴、时代要求与实践路径
9
作者 王玉珏 王雨琦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7-23,共7页
建设农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开展新时代新征程下“三农”各项工作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价值意蕴看,建设农业强国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从时代要求看,建设农业强国需要... 建设农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开展新时代新征程下“三农”各项工作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价值意蕴看,建设农业强国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从时代要求看,建设农业强国需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从实践路径看,需要通过科学的规划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只有深刻把握建设农业强国的价值意蕴、时代要求与实践路径,才能奋力书写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
下载PDF
胡锦涛可持续发展思想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书生 王宽 张瑞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0-314,共5页
胡锦涛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国内国际背景。胡锦涛提出了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实现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推进绿色发... 胡锦涛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国内国际背景。胡锦涛提出了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实现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锦涛 可持续发展 资源与环境 经济 社会
下载PDF
传统等级观念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程同顺 杨文彬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8-12,共5页
等级观念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内容之一。本文从分析传统等级观念的内容、根源和特点入手,进而分析传统等级观念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公民政治行为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传统等级观念是阻碍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推动... 等级观念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内容之一。本文从分析传统等级观念的内容、根源和特点入手,进而分析传统等级观念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公民政治行为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传统等级观念是阻碍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推动中国政治发展,为推动中国整体发展,必须改造传统等级观念,塑造现代政治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等级观念 政治文化 政治发展 政治人格
下载PDF
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危机及其克服 被引量:18
12
作者 吕元礼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4-47,17,共5页
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危机及其克服吕元礼现代化是一种革命性的进程,无论是就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言,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和震荡.由于西方国家已率先进入现代社会,对于今天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其现代化进程就具有赶超的性质,给... 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危机及其克服吕元礼现代化是一种革命性的进程,无论是就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言,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和震荡.由于西方国家已率先进入现代社会,对于今天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其现代化进程就具有赶超的性质,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和震荡也更为激烈,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认同危机 现代化进程 政府权威 政治意识形态 政治系统 传统社会 政治目标 政治思想 民主政治 政治制度
下载PDF
“诚信、公正、和谐”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渊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啸尘 顾青青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54,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根植于社会历史生活的实践与发展。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内核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内含的"至诚至善——以实现仁义之礼"、"中正之道——以实现天人合一"、"文明以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根植于社会历史生活的实践与发展。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内核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内含的"至诚至善——以实现仁义之礼"、"中正之道——以实现天人合一"、"文明以止——以实现保合太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伦理价值上的相承与互通。同时,在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西方合理价值文明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时代转换。面对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背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回归传统伦理精神,彰显"诚信、公正、和谐"这一内在价值诉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培育和正确践行提供伦理上的支撑与价值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诚信 公正 和谐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敏 郭志敏 胡小玲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13-114,共2页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态环境质量逐年下降,环境污染现象也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最大瓶颈,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生态农业作为兼具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态环境质量逐年下降,环境污染现象也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最大瓶颈,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生态农业作为兼具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生态农业对转变我国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民长效增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将会产生深远影响,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的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生态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19
15
作者 周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2-129,共8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具有质和量的双重规定性。在质的规定性上,它包含理论"化大众"和"大众化"理论相互关联的两层含义;在量的规定性上,它是指理论在大众中的"普及化"以及大众对理论由外而内的&qu...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具有质和量的双重规定性。在质的规定性上,它包含理论"化大众"和"大众化"理论相互关联的两层含义;在量的规定性上,它是指理论在大众中的"普及化"以及大众对理论由外而内的"内化"和由内至外的"外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需要。它对抵御西方意识渗透和排除错误思潮干扰、重塑国民理想信仰和道德精神以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意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通俗化、具象化和普及化推进其为大众认知理解;其次要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说服力、公信力和合法性推进其为大众认同内化;再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制度化、政策化和规范化推进其为大众实践外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众化 科学内涵 实现路径
下载PDF
论统筹区域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区域视角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文 张可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共4页
从区域的角度看,统筹区域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统筹区域发展,全面解决区域发展中的落后病、膨胀病、衰退病等区域问题,并不断协调区域经济关系、进行区域整合,最终才能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帕累托最优,达到区... 从区域的角度看,统筹区域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统筹区域发展,全面解决区域发展中的落后病、膨胀病、衰退病等区域问题,并不断协调区域经济关系、进行区域整合,最终才能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帕累托最优,达到区域和谐的目的,为和谐社会建设打好坚实的区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区域发展 和谐社会 区域问题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进展——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相关精神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永光 卫小将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9-143,共5页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分别从四个方面丰富和拓展了我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内涵。具体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成为社会建设的新目标和新任务;实现基本公...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分别从四个方面丰富和拓展了我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内涵。具体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成为社会建设的新目标和新任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新途径;将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民生工作的头等任务;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拓新了民生建设的基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新进展 十七届五中全会
下载PDF
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兆雷 黄洪雷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94,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大命题的提出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国内理论界的研究热点。围绕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三个方面,学者们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大命题的提出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国内理论界的研究热点。围绕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三个方面,学者们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命题的时代背景、概念内涵、特征功能以及实践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今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性论证、比较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时代背景 概念内涵 特征功能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和谐社会与和谐意识 被引量:13
19
作者 周发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6-138,共3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构建“和谐意识”,把和谐的理念、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和谐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氛围。在当前阶段,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突出增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构建“和谐意识”,把和谐的理念、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和谐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氛围。在当前阶段,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突出增强十二种意识,即:差异意识、包容意识、共生意识、合作意识、法治意识、诚信意识、民主意识、发展意识、稳定意识、改革意识、学习意识、自省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意识 社会心理 社会氛围
下载PDF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新辉 韦殿华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整合改革开放以来形成发展的一系列理论成果,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十七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逐步深入,在许多领域取得重要成果。总结和梳理十七大以来学术...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整合改革开放以来形成发展的一系列理论成果,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十七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逐步深入,在许多领域取得重要成果。总结和梳理十七大以来学术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提出、科学内涵、形成过程、框架结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等方面的研究,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