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观官制度与南宋前中期信州文人群体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振谦 《长江学术》 CSSCI 2024年第1期61-72,共12页
宫观官制度对宋代士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他们的退居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促进了地域文学的繁荣。南渡初期,吕本中与曾几先后领任宫观官寓居上饶,在他们的吸引下,信州一带的文人士大夫时常聚饮酬唱,形成了颇为闻名的地域文人群体。南宋中... 宫观官制度对宋代士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他们的退居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促进了地域文学的繁荣。南渡初期,吕本中与曾几先后领任宫观官寓居上饶,在他们的吸引下,信州一带的文人士大夫时常聚饮酬唱,形成了颇为闻名的地域文人群体。南宋中期,赵蕃监南岳庙闲居玉山30余年,接续吕、曾倡导的文化精神和文学传统,与当地耆旧诗人往来频繁,成为信州文人群体的核心人物之一。与此同时,辛弃疾因罢官而主管冲佑观赋闲带湖和瓢泉长达20年,其信州诗词透露出闲逸自适与愤懑不平交织的心态,塑造了人生最后阶段的双重自我形象:赋闲归耕的“稼轩居士”和壮志未酬的爱国文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观官制度 信州文人群体 吕本中 曾几 赵蕃 辛弃疾
下载PDF
《春秋》经传对世卿阶层史事的历史书写与解释
2
作者 唐明亮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156,206,共9页
有关世卿阶层的史事是《春秋》经传历史书写的主体,但经传对于史料的编纂与解释存在明显差异。《左传》预设了一种对世卿之“世”与“不世”原因的解释,并在历史书写中力图通过史事之间的联系来揭示这种因果关系;《公羊传》则是在构建... 有关世卿阶层的史事是《春秋》经传历史书写的主体,但经传对于史料的编纂与解释存在明显差异。《左传》预设了一种对世卿之“世”与“不世”原因的解释,并在历史书写中力图通过史事之间的联系来揭示这种因果关系;《公羊传》则是在构建历史解释时就抛弃了《左传》所提供的史料,转而通过对《春秋》叙述的模糊化解读来构建一组信息因果链,进而提出“世卿,非礼”的历史认识。西汉以后的史家多继承了《公羊传》的历史观,在历史书写的证据选择上,则是通过从《左传》的整体叙述中抽取部分例证来验证《公羊传》“世卿,非礼”的合理性,《左传》、《公羊传》皆以各自预设的历史解释来完成对世卿的书写。这些书写方式上的不同,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经学与史学在历史解释方面的差异性,而且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经学与史学在认识论形成路径上的差异提供了一个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左传》 《公羊传》 世卿阶层 历史书写 历史解释
下载PDF
门阀士族的衰落与衰亡原因 被引量:12
3
作者 宁志新 朱绍华 《河北学刊》 2002年第5期126-130,共5页
中古时期的门阀士族经历了一个由不断衰落直至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特权的丧失,衰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文化优势的丧失。大兴科举,发展学校教育,是导致门阀士族文化优势丧失的基本原因。
关键词 门阀士族 衰亡原因 经济 文化 学校教育 科举制度
下载PDF
传统士绅与基层公共品供给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龙登高 王明 陈月圆 《经济学报》 CSSCI 2022年第2期344-362,共19页
士绅在传统中国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往往被先入为主地想象为道德载体,由此对传统中国基层治理机制的认识产生偏差。本文对于支撑士绅群体实现基层公共品供给职能的组织与制度基础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提出士绅其实是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 士绅在传统中国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往往被先入为主地想象为道德载体,由此对传统中国基层治理机制的认识产生偏差。本文对于支撑士绅群体实现基层公共品供给职能的组织与制度基础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提出士绅其实是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并与其他制度相配套形成对士绅参与基层公共品供给的激励与约束。作为平民与官员之间的特定阶层,士绅连接了政府与民间社会,政府通过士绅等民间主体将权力渗透到基层,并与其他民间主体共同推动基层自治,成为基层社会的核心。士绅通过创建和领导民间组织供给公共品,克服了自然人的天然局限,推动公共品的长期运营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绅 制度体系 基层治理 公共品
下载PDF
身份与权利:明代社会层级性结构探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轶峰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8-200,4,共13页
明代中国保持着帝制政治体制,同时又已卷入全球性大变迁,经济、文化思想领域皆发生巨大变化。在此情况下,社会组织的方式与状态是否发生了新异性、不可逆转的变化,构成理解该时代中国社会体系特点的突出问题。在前贤研究基础上,文章尝... 明代中国保持着帝制政治体制,同时又已卷入全球性大变迁,经济、文化思想领域皆发生巨大变化。在此情况下,社会组织的方式与状态是否发生了新异性、不可逆转的变化,构成理解该时代中国社会体系特点的突出问题。在前贤研究基础上,文章尝试以社会地位与社会权利为基本尺度来透视明代社会分层体系,认为:从明初到明末,贵族、士绅、庶民、贱民四层等级的基本结构状况并没有结构性改变;社会分层体系中的人身依附性社会关系趋于强化而非松懈;社会流动主要在士绅与庶民两个层级内部及这两个层级之间发生;明代中国社会还相当完整地处于帝制体系提控之下。明代中国处在变与不变的复杂纠结之中,要理解这样的一种社会状态与演变趋势,还有许多复杂的理论和实证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身份 社会分层 社会结构
下载PDF
社会地位与亲缘关系的交互建构——以明代科第大族平湖陆氏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高寿仙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24-35,共12页
关于家族的范围以及族人帮助对于科举成功的作用,学者之间存在分歧。何炳棣主张"族"是五服之内的血缘组织,对族人之间的提携作用不应高估,而韩明士、艾尔曼等人则认为何氏严重低估了家族、姻戚对向上社会流动的功能。事实上,... 关于家族的范围以及族人帮助对于科举成功的作用,学者之间存在分歧。何炳棣主张"族"是五服之内的血缘组织,对族人之间的提携作用不应高估,而韩明士、艾尔曼等人则认为何氏严重低估了家族、姻戚对向上社会流动的功能。事实上,家族的范围有多大,可能是一个很难说清的问题,如同其他社会关系一样,族人关系也表现为以自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而且随着中心"势力"的大小变化,族人的亲疏关系也有所变化。通过梳理明代平湖陆氏靖献支的家族史,可以发现,社会地位与亲缘关系之间具有交互建构的功能,社会地位的提升往往成为亲缘圈扩大和巩固的契机,而亲缘圈的扩大和巩固,当然也有利于保持或进一步提升社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湖陆氏 社会地位 亲缘关系 交互建构
下载PDF
晚清旅外士人群体的“中学西传”活动及其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元青 王钧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20,共13页
在晚清走向世界的国人诸群体中活跃着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旅外士人队伍。他们在域外开展汉语教学与演讲,以及翻译中国典籍等活动。通过与外国人频繁密切的交往,他们宣介了中国元素与中国知识,在展现中国服饰、礼仪,传播汉语言与中国经典... 在晚清走向世界的国人诸群体中活跃着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旅外士人队伍。他们在域外开展汉语教学与演讲,以及翻译中国典籍等活动。通过与外国人频繁密切的交往,他们宣介了中国元素与中国知识,在展现中国服饰、礼仪,传播汉语言与中国经典,推广中国诗词与书画艺术等方面收到了良好成效,丰富了域外人士的中国文化认知,构成了近代“中学西传”百年历程的重要一环。晚清旅外士人群体之所以在“中学西传”活动中积极作为,既是出于一种弘扬中国文化的自觉,也有改善自身境况之考量。同时,域外世界获取中国与中国文化知识的客观需求,也成为推动“中学西传”的重要外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旅外士人 中国文化 域外传播
下载PDF
清代边疆地区社会阶层的变动与文化面貌的转变 以广西靖西县墓碑、石刻等历史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杜树海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4-150,共27页
本文主要利用广西靖西县几个村庄的墓碑、石刻资料,揭示清代边疆民族地区社会阶层的变动与文化面貌的转变。清初,归顺州(今广西靖西县)实行"改土归流",帝国统一的文教制度——科举制度——随之推行,基层权势阶层逐渐实现由土... 本文主要利用广西靖西县几个村庄的墓碑、石刻资料,揭示清代边疆民族地区社会阶层的变动与文化面貌的转变。清初,归顺州(今广西靖西县)实行"改土归流",帝国统一的文教制度——科举制度——随之推行,基层权势阶层逐渐实现由土司头目向功名人士的递嬗。新兴功名人士阶层不仅参与兴建庙宇等公共事务,还在家族内部创造出书写祖先谱系的新传统;发展壮大后的他们进而还重构了地方历史。地方社会的阶层变动与文化建构促进了传统中国的边疆建构与国家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地区 功名人士 祖先谱系 地方历史 国家整合
下载PDF
试论明代云南社学与基层社会的软性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付春 管卫江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6,共4页
社学是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府、州、县、司、卫的治所及乡镇里社兴办的初等教育学校。明代云南仿中原社学之制,于成化年间开始在其境内推广。社学不仅针对普通的汉族平民进行教育,也将教育面普及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因此社学在云南的开... 社学是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府、州、县、司、卫的治所及乡镇里社兴办的初等教育学校。明代云南仿中原社学之制,于成化年间开始在其境内推广。社学不仅针对普通的汉族平民进行教育,也将教育面普及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因此社学在云南的开办就显得别有蕴义。明代云南的社学,正是基于国家一统、边疆稳定、民众启蒙与开启民智的立足点而设立的。它对于提高民间识字力和推动教育平民化,起到了儒学和书院无法比肩的历史作用,在推进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整体发展,促进全民社会文明化程度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及实现对基层社会秩序的维系与软性控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明王朝治边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云南 社学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被引量:3
10
作者 单世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年第7期46-48,共3页
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深刻影响,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由“文体型”向“科技... 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深刻影响,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由“文体型”向“科技型”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师生 学校 有效载体 重心 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科技型 员工
下载PDF
明代福建文人结社考述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玉栓 《莆田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72-78,共7页
明代文人结社的地域研究历来为学者所重,福建地区在当时亦曾出现大量社事,但是至今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注意。笔者在近年研究中,仅所知见的明代福建文人结社就有26家之多,它们在时间上主要集中于明代后期,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福州、莆田... 明代文人结社的地域研究历来为学者所重,福建地区在当时亦曾出现大量社事,但是至今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注意。笔者在近年研究中,仅所知见的明代福建文人结社就有26家之多,它们在时间上主要集中于明代后期,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福州、莆田两个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文人结社 福建 福州 莆田
下载PDF
超越代议民主--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卓明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清末以来西方代议民主思想在中国逐渐得到传播和接受,这个过程是与中国士人寻求摆脱落后与危机,寻求独立与富强的国家目标联系在一起的。当代议民主思想在政治实践中遭遇挫折,民族危机和国家落后的面貌依旧时,一批知识分子试图改造和超... 清末以来西方代议民主思想在中国逐渐得到传播和接受,这个过程是与中国士人寻求摆脱落后与危机,寻求独立与富强的国家目标联系在一起的。当代议民主思想在政治实践中遭遇挫折,民族危机和国家落后的面貌依旧时,一批知识分子试图改造和超越代议民主,由此催生出了无政府主义、直接民权论、平民主义等民主思潮,这些思潮促使代议民主思想走向衰弱,客观上也为人民民主思想的兴起开拓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议民主 无政府主义 直接民权 平民主义
下载PDF
魏晋士人的生命空间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小华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空间 ,是标志人之生存的维度。魏晋士人生逢乱世 ,一次次的迁徙流变中 ,其地理空间的频频变换、生存空间的步步后退 ,在他们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形成了其心理空间之纷繁复杂、性质迥异的现象。
关键词 地理空间 心理空间 生命空间 魏晋时期 士人阶层 忧患意识 个体人格
下载PDF
李白与唐代的隐逸之风 被引量:1
14
作者 葛景春 《天府新论》 1994年第6期61-66,共6页
李白与唐代的隐逸之风葛景春一、唐代的隐逸之风隐逸从上古时就有了,中国古代的士人说起来只有三种,就是儒士、侠士和隐士。隐士的流变性很大,真正甘心做一辈子隐士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是迫不得已才做隐士的。《新唐书·隐逸传... 李白与唐代的隐逸之风葛景春一、唐代的隐逸之风隐逸从上古时就有了,中国古代的士人说起来只有三种,就是儒士、侠士和隐士。隐士的流变性很大,真正甘心做一辈子隐士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是迫不得已才做隐士的。《新唐书·隐逸传序》把隐士分为三种:"古之隐者,大抵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唐代 隐逸 古代文学研究 文人士大夫 时代风气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当代社会分层与阶级结构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伟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当今社会是一个由虚拟的网络社会与现实的社会关系网络高度整合的新型社会,其高度的动态与开放的系统凸显了人类经验的巨大变化:网络族群从此崛起、社会互动与组织模式也得以重塑,这些因素都加速了网络社会的阶级结构变迁,而数字沟与网... 当今社会是一个由虚拟的网络社会与现实的社会关系网络高度整合的新型社会,其高度的动态与开放的系统凸显了人类经验的巨大变化:网络族群从此崛起、社会互动与组织模式也得以重塑,这些因素都加速了网络社会的阶级结构变迁,而数字沟与网络阶级分化则是网络时代新的网络社会分层与阶级结构研究的具体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网络社会 结构转型 社会分层
下载PDF
从国族视角解读两个范式:国籍与效忠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红飚 《孝感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97-102,共6页
国籍与效忠是个包含着国族神话、血统、共同历史与命运、公民身份以及政经权利等要素隐喻的丰富规范语言。而这些要素的内涵,必须由市民社会借助公共论辩来产生与确定。国籍以及公民身份的正当性基础——血统、国族共同历史与记忆、选... 国籍与效忠是个包含着国族神话、血统、共同历史与命运、公民身份以及政经权利等要素隐喻的丰富规范语言。而这些要素的内涵,必须由市民社会借助公共论辩来产生与确定。国籍以及公民身份的正当性基础——血统、国族共同历史与记忆、选民意识与公民品德,完全失去其在规范上的地位与价值。同样的,效忠这个总结国族主义的规范支点,也瞬间被弃置在政治不正确的光谱里。通过比较美加与欧洲国籍规范的方法,探究国籍与效忠规范背后个别组成要素的形成背景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籍 效忠 国族主义 共同价值与共感
下载PDF
近代中国社会流民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岚 《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38-41,共4页
本文通过大量史实论述了近代中国社会流民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指出流民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流民 流民问题 原因 影响 社会秩序 中国现代化 边疆开发
下载PDF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仕宦情结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晓棠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0-13,共4页
出仕还是隐逸,对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来说是两种不同的生存选择,由于受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使出仕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唯一的选择,而隐逸也是为了求仕,从而消弱了学子们生存的目的性。
关键词 隐逸 古代 知识分子 中国 仕宦情结
下载PDF
论门阀世族社会地位的演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瑞霞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0-42,共3页
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门阀世族活跃在政治舞台上。门阀世族在东汉中叶已经把持垄断了  仕途 ;曹魏时期创行的九品中正制保证了门阀世族的政治特权 ,有助于门阀世族的形成。东晋王朝以后直至南  北朝前期 ,门阀世族及其统治达到... 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门阀世族活跃在政治舞台上。门阀世族在东汉中叶已经把持垄断了  仕途 ;曹魏时期创行的九品中正制保证了门阀世族的政治特权 ,有助于门阀世族的形成。东晋王朝以后直至南  北朝前期 ,门阀世族及其统治达到了鼎盛。南朝后期 ,门阀制度走向衰落。隋唐时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阀世族 特权 门阀政治 社会地位 地主封建制 门阀地主 门阀制度
下载PDF
浅论传统社会文化中的兵
20
作者 熊志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秦汉以后,中国社会存在一个游离于“四民”之外的“兵民”群体,他们在以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宗法家族为纽带,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社会文化中,缺乏合理定位,以至兵民阻隔,结构失调,使军人难以获得“四民”社会的认同。
关键词 中国社会 "兵民"群体 "四民"社会 社会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