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哈塔维与近现代埃及民族主义史学的起源
1
作者 孔妍 《中东研究》 2024年第1期264-287,384,共25页
埃及民族主义史学的发展不仅领先于其他阿拉伯国家,而且是中东民族主义史学的代表。里法阿·拉菲阿·塔哈塔维是近现代埃及第一位民族主义史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传统的穆斯林家庭,早年留学法国,而后受到穆罕默德·阿里的重用... 埃及民族主义史学的发展不仅领先于其他阿拉伯国家,而且是中东民族主义史学的代表。里法阿·拉菲阿·塔哈塔维是近现代埃及第一位民族主义史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传统的穆斯林家庭,早年留学法国,而后受到穆罕默德·阿里的重用,他的代表作《黄金典范之巴黎》旨在帮助埃及人睁眼看世界,《埃及故事》是中东地区最早的民族主义史著之一。塔哈塔维注重对古埃及历史的研究,推动了埃及史学及其中东史学的世俗化,同时也促进了埃及文化的西方化,推动了伊斯兰文化的近代转型,塔哈塔维对埃及民族主义史学具有开创之功,促进了埃及民族主义思想传播。塔哈塔维和托克维尔虽为不同国家的史学家,但两人的史学方法和史学观点却存在相似性。塔哈塔维留下的丰厚遗产值得当代学者深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哈塔维 民族主义史学 历史文本 埃及史学史
下载PDF
试论埃及古王国末期的旱灾及其应对——以古埃及地方官员为视角
2
作者 赵艺 《中东研究》 2024年第1期147-160,381,共15页
学界多将发生在埃及古王国末期的一次严重旱灾所造成的影响与古王国的没落和王权的崩溃相联系,认为无法应对旱灾是古王国没落的重要原因甚至是唯一原因。事实上,通过重新对旱灾所发生的具体时间的梳理,可以发现旱灾并非导致古王国衰落... 学界多将发生在埃及古王国末期的一次严重旱灾所造成的影响与古王国的没落和王权的崩溃相联系,认为无法应对旱灾是古王国没落的重要原因甚至是唯一原因。事实上,通过重新对旱灾所发生的具体时间的梳理,可以发现旱灾并非导致古王国衰落的唯一元凶,双方之间也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该时期的此类自然灾害和其对王权所造成的影响涉及了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从旱灾应对的视角出发,可以发现这场灾害不仅持续的时间较长;而且在应对灾害时,由于特定的农业生产模式及历史背景,以诺姆长为首的地方官员成为应对干旱的主要力量,在客观上这也对古埃及统一的王权造成进一步削弱,导致第一中间期埃及的分裂与内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 古王国时期 旱灾 诺姆长
下载PDF
埃及政治乱局演进趋势与埃及油气投资环境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褚王涛 谢波 《国际石油经济》 2013年第10期9-20,110,共12页
埃及政治乱局经过了几个不同的演进阶段:1)在萌芽期,2004-2007年的"受够了运动"使威权统治首次遭遇挑战;2)在爆发期,2011年初总统穆巴拉克被迫下台,威权统治终结;3)在2011-2012年的过渡期,军队控制下的威权政治向宪政民主政... 埃及政治乱局经过了几个不同的演进阶段:1)在萌芽期,2004-2007年的"受够了运动"使威权统治首次遭遇挑战;2)在爆发期,2011年初总统穆巴拉克被迫下台,威权统治终结;3)在2011-2012年的过渡期,军队控制下的威权政治向宪政民主政治过渡;4)2012年6月30日穆尔西经民选就职总统后进入积怨期,穆尔西行为不当再度激起分裂;5)2013年7月是二次爆发期,总统穆尔西被军方强行罢免,过渡政府成立。自此,埃及再次进入权力过渡期,政局陷入混乱。但国际石油公司在埃及的生产没有受到政治乱局的影响。文章认为,埃及政治民主化进程不会逆转,不会发生内战,埃及未来的经济发展路线仍然是对外开放;埃及油气投资环境未来不会发生不利于国际石油公司的变化。建议中国石油公司在推进在埃及的油气投资时,考虑与欧美的石油公司进行投资合作,同时抓住时机,力争压低油气投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 政治乱局 演进 趋势 石油天然气 投资环境 投资建议
下载PDF
论当代埃及的社会结构与发展困境 被引量:3
4
作者 毕健康 陈勇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8,118,共17页
本文借鉴社会学理论,依据统计数据和学术文献,对当代埃及社会结构进行研究,得出的基本判断是,当代埃及社会依然是中间层及以上30%的人口与其余70%的人口二元对峙的金字塔型社会结构。这种两极分化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的普遍贫困,造成了埃... 本文借鉴社会学理论,依据统计数据和学术文献,对当代埃及社会结构进行研究,得出的基本判断是,当代埃及社会依然是中间层及以上30%的人口与其余70%的人口二元对峙的金字塔型社会结构。这种两极分化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的普遍贫困,造成了埃及三大发展困境,即人口与人力困境、储蓄与投资困境、治理与政治困境。埃及必须有力地推进社会结构转型,促进社会结构现代化,即埃及政府需要大幅度地提升中间层人口所占比率,降低中下层特别是底层人口比率,从国民储蓄和资本形成亦即供给侧等方面进行有效改革,方能破解埃及发展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埃及 社会结构 人口与人力困境 储蓄与投资困境 治理与政治困境
下载PDF
埃及现代政党政治的演变 被引量:8
5
作者 哈全安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3-140,共8页
埃及现代政党政治缘起于20世纪初,历经宪政时代、纳赛尔时代和后纳赛尔时代三个阶段。从宪政时代的多党政治到纳赛尔时代的一党政治和后纳赛尔时代政党政治的多元化进程,构成埃及现代政党政治演变的明显轨迹。民族主义政党与民主主义政... 埃及现代政党政治缘起于20世纪初,历经宪政时代、纳赛尔时代和后纳赛尔时代三个阶段。从宪政时代的多党政治到纳赛尔时代的一党政治和后纳赛尔时代政党政治的多元化进程,构成埃及现代政党政治演变的明显轨迹。民族主义政党与民主主义政党的此消彼长、世俗政党与宗教政党的错综交织、议会政党与非议会政党的激烈角逐,集中体现埃及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层面的历史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 政党政治 华夫托党 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 穆斯林兄弟会
下载PDF
世界粮食危机与中东北非动荡——以埃及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徐振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9-177,共9页
世界粮食危机不仅波及了中东北非国家的粮食安全,也引起了主要粮食进口国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埃及作为中东北非地区的主要粮食进口国受到世界粮食危机的影响,国内物价高涨,经济陷入危机,民众为了发泄不满情绪诉诸街头政治,社会陷入... 世界粮食危机不仅波及了中东北非国家的粮食安全,也引起了主要粮食进口国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埃及作为中东北非地区的主要粮食进口国受到世界粮食危机的影响,国内物价高涨,经济陷入危机,民众为了发泄不满情绪诉诸街头政治,社会陷入动荡。虽然埃及后期的民主改革要求得到满足,也无法平息社会的动荡不安,这和世界粮食危机的深刻影响密切相关。埃及的社会动荡对作为粮食消费大国的中国的粮食安全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必须重视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保证社会稳定不受到粮食问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粮食危机 社会动荡 埃及 中国
下载PDF
埃及政治转型的困境和出路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林聪 《当代世界》 2013年第11期35-38,共4页
政治转型涵盖了政权形态变更、政治制度重构、政治关系调整等多个层面。对于中东变局后的埃及而言,政治转型的核心指向是国家的定位和政权属性的确立。
关键词 政治转型 埃及 困境 制度重构 政治关系 政权 国家
下载PDF
穆尔西复兴埃及的举措及其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4
8
作者 唐继赞 《当代世界》 2012年第10期24-26,共3页
埃及首位非军人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6月30日上任以来,努力开创执政新格局,内政外交频频出手,对内大刀阔斧清洗军队更迭政府官员;对外积极开展独立自主的"平衡外交",努力寻求外援发展经济。埃及新总统志在复兴埃及的雄心值得称... 埃及首位非军人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6月30日上任以来,努力开创执政新格局,内政外交频频出手,对内大刀阔斧清洗军队更迭政府官员;对外积极开展独立自主的"平衡外交",努力寻求外援发展经济。埃及新总统志在复兴埃及的雄心值得称道,但其面临的挑战也不免令人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 穆尔 穆罕默德 政府官员 独立自主 总统 外交 执政
下载PDF
19世纪上半期埃及政治与宗教关系的历史流变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泰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92-106,118,共16页
19世纪上半期,先是拿破仑入侵埃及,继而穆罕默德.阿里在埃及建立政权,埃及的政教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是伊斯兰宗教势力愈加式微的转型时期。拿破仑入侵埃及,对埃及传统宗教势力实施了既利用又打击的双重政策,并且把西方世俗文化首... 19世纪上半期,先是拿破仑入侵埃及,继而穆罕默德.阿里在埃及建立政权,埃及的政教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是伊斯兰宗教势力愈加式微的转型时期。拿破仑入侵埃及,对埃及传统宗教势力实施了既利用又打击的双重政策,并且把西方世俗文化首先带给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带有鲜明的西方化和世俗化特点,但他的政权建立、巩固乃至发展及其后的军事扩张都需要伊斯兰势力的支持。阿里政权终究是世俗政权,废除埃及传统的包税制度和重新分配土地、实施具有浓厚世俗色彩的文化教育改革以及军事打压瓦哈比派和对奥斯曼哈里发的战争,均显示出埃及的伊斯兰政治势力进一步被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埃及 世俗政权 宗教政治 政教关系
下载PDF
穆巴拉克与埃及的政治转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庄礼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政治转型 穆巴拉克 埃及 社会发展目标 安全稳定 穆罕默德 国民经济 中东地区 就职演说 阿以冲突
下载PDF
展望大选后埃及内外政策的走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国富 《当代世界》 2014年第8期27-30,共4页
2014年5月底,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埃及举行了第二次总统大选。埃及总统候选人、前军方领导人塞西在大选中毫无悬念地胜出,成为了埃及新一任总统。塞西的当选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埃及政局在新时期重新回到了由前将军主政的模式。
关键词 总统大选 埃及 内外政策 展望 总统候选人 领导人 新时期 主政
下载PDF
古埃及象岛犹太教圣殿被毁事件辨析
12
作者 王晗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58-70,159,共14页
发生在公元前410年的象岛犹太教圣殿被毁事件,即波斯帝国第一次统治埃及晚期,亦即第二十七王朝末期,象岛克努姆神庙的祭司,在波斯官员的支持与协助下,对象岛犹太移民群体耶和华圣殿所实施的两次破坏事件。该事件本早已湮没于历史之中,... 发生在公元前410年的象岛犹太教圣殿被毁事件,即波斯帝国第一次统治埃及晚期,亦即第二十七王朝末期,象岛克努姆神庙的祭司,在波斯官员的支持与协助下,对象岛犹太移民群体耶和华圣殿所实施的两次破坏事件。该事件本早已湮没于历史之中,在19世纪与20世纪却随着相关纸草文献的大量出土而呈现于世。百余年来象岛犹太教圣殿被毁事件一直受到多个领域的广泛关注,对象岛事件产生的原因亦有多方面解析。本文立足于相关原始文献,对当前学界阐释的象岛犹太教圣殿被毁事件原因进行辨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象岛事件的发生很可能是波斯统治者与耶路撒冷圣殿祭司方面合力对付象岛犹太移民群体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埃及 象岛 犹太人 圣殿 波斯
下载PDF
埃及发展转型的教训与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文林 《阿拉伯研究论丛》 2018年第1期3-22,共20页
多年来,埃及一直谋求富国强兵,但效果不彰。本文认为,埃及“强国梦”破灭主要有三大教训:执政理念从依靠中下层转向依靠中上层,导致民众与政府对立加剧;发展道路从矢志实现工业化转向通过全面开放实现发展,导致埃及重新成为原料生产国;... 多年来,埃及一直谋求富国强兵,但效果不彰。本文认为,埃及“强国梦”破灭主要有三大教训:执政理念从依靠中下层转向依靠中上层,导致民众与政府对立加剧;发展道路从矢志实现工业化转向通过全面开放实现发展,导致埃及重新成为原料生产国;对外战略从“亲阿、反以、疏美”转向“疏阿、和以、亲美”,导致埃及外部生存环境恶化。埃及的教训值得其他国家汲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 阶级基础 发展道路 对外战略
下载PDF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政党化道路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洪武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4-6,共3页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在想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一个纯粹的宗教政治组织,但是随着埃及社会的不断变化以及穆兄会自身的不断追求,其政治化的目标不断清晰,政治诉求不断升级,终于走上了政党化的道路。纵观穆兄会80多年来的历史,其政党化道路并...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在想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一个纯粹的宗教政治组织,但是随着埃及社会的不断变化以及穆兄会自身的不断追求,其政治化的目标不断清晰,政治诉求不断升级,终于走上了政党化的道路。纵观穆兄会80多年来的历史,其政党化道路并不平坦,和平与斗争,理智与恐怖交织在一起,在埃及乃至中东地区成为人们长久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试从穆兄会的成长历史这一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东乃至世界政局的发展,全方位地透视穆兄会的政党化历程,还原其政党化的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斯林兄弟会 政党化 伊斯兰教
下载PDF
借一双“慧眼”看埃及——与埃及问题专家座谈实录
15
作者 殷罡 王锁劳 +2 位作者 宏磊 周瑾 谭震 《对外传播》 2005年第8期31-35,共5页
人生的早晨.还很弱小.需手脚并用;人生的黄昏又太衰老.需借助拐杖;只有人生的盛午才最有力量.乃直立行走,日方中天……在古希腊神话中,因为有许多人没有回答出人面兽身的斯芬克斯神所要求的答案,于是被残忍地推下了山崖。至今,这尊... 人生的早晨.还很弱小.需手脚并用;人生的黄昏又太衰老.需借助拐杖;只有人生的盛午才最有力量.乃直立行走,日方中天……在古希腊神话中,因为有许多人没有回答出人面兽身的斯芬克斯神所要求的答案,于是被残忍地推下了山崖。至今,这尊神像还伫立在阳光直射的金字塔上,对世人保持着至高无上的沉默。这个关于智慧和情感归宿的寓言也还弥漫在后人的文学作品中。提起埃及.首先闪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冷峻的金字塔和金字塔下昂首走过的骆驼;打开埃及的历史,扑面而来的有古代“埃及艳后”和关于埃及法老那神秘而古老的传说,提起近代的埃及,则是每年有二十多亿美元收入的苏伊士运河,还有日益兴旺的旅游业。埃及的国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所处的位置在亚洲与非洲的交汇点上。然而,在并不安宁的阿拉伯世界里,好像这里遇到的任何麻烦,都需要埃及总统出面斡旋。有人说“如果说,法国是欧洲的中国,那么埃及则是非洲的中国”,也有人称“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盟主”。在非洲阿拉伯世界,埃及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美国是埃及最主要的贷款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2005年7月23日凌晨,一声巨大的爆炸,百余人的伤亡,划破了金字塔上空的寂静。那么,这个国家今天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到底是怎样的,她的和平之梦是否会因此惊醒?在灿烂的古文明的辉映下,她是如何创作现代文明的?同属于文明古国的埃及和中国,在历史发展中有着怎样不同的轨迹?今天,中埃两国有哪些经贸以及文化上的往来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和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王锁劳,亲临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接受了本刊的专访。(以下殷罡简称为“殷”,王锁劳简称为“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世界 苏伊士运河战争 埃及人 阿拉伯国家 非洲 纳赛尔 伊斯兰 国际政治 周恩来总理 穆巴拉克
下载PDF
埃及民生问题研究综述
16
作者 陈天社 《外国问题研究》 2020年第2期108-116,120,共10页
民生问题是国内外学界埃及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学界主要关注点有教育、就业、补贴、医疗卫生、住房与环境六个领域。埃及官方与许多国际机构研究发布了不少报告、文件,埃及与其他阿拉伯学者、美国等西方国家学者以及国内学者出版、发... 民生问题是国内外学界埃及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学界主要关注点有教育、就业、补贴、医疗卫生、住房与环境六个领域。埃及官方与许多国际机构研究发布了不少报告、文件,埃及与其他阿拉伯学者、美国等西方国家学者以及国内学者出版、发表了许多著作与论文。总体上看,不论是成果数量还是研究深度,国内学者明显都要比国外学者弱。一是一般性介绍多,深入学术研究少;二是对穆巴拉克时期关注多,对纳赛尔时期、萨达特时期的研究比较少;三是就事论事的多,整体、宏观性研究少。民生问题是埃及研究中急需加强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 民生问题 综述
下载PDF
穆巴拉克时期埃及的发展及其局限性
17
作者 陈天社 《外国问题研究》 2017年第4期72-82,共11页
穆巴拉克政权有三方面值得肯定:一是保持了埃及政局与社会的长期基本稳定;二是致力于发展经济,使埃及经济上了一个台阶;三是打破埃及的孤立处境,使埃及国际影响力得到提升。穆巴拉克现代化模式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局限性:其一,威权政治强化... 穆巴拉克政权有三方面值得肯定:一是保持了埃及政局与社会的长期基本稳定;二是致力于发展经济,使埃及经济上了一个台阶;三是打破埃及的孤立处境,使埃及国际影响力得到提升。穆巴拉克现代化模式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局限性:其一,威权政治强化;其二,本时期埃及的发展是普通民众无感的发展。其三,埃及对外依赖性增强,特别是过分依赖美国。穆巴拉克政权被推翻、治国方略最终以失败告终,最根本的一点是穆巴拉克现代化道路首要的目标是维护其威权统治,没有把国家、民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巴拉克政权 埃及 现代化
下载PDF
埃及剧变的影响与深化中埃关系之对策
18
作者 马丽蓉 《阿拉伯研究论丛》 2015年第1期83-91,共9页
"阿拉伯之春"初起之时,埃及随即发生"1·25"革命,成为中东局势动荡的前沿阵地。埃及政局剧变成为影响中东局势的重要事件,不仅由于其在西亚北非社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也由于其内部伊斯兰力量和世俗派别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已成为... "阿拉伯之春"初起之时,埃及随即发生"1·25"革命,成为中东局势动荡的前沿阵地。埃及政局剧变成为影响中东局势的重要事件,不仅由于其在西亚北非社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也由于其内部伊斯兰力量和世俗派别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已成为该地区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普遍面对的重要议题。本文从埃及剧变对地区转型、国际局势的影响入手,剖析其在地区和国际地缘政治中的作用和结果,着重分析剧变局势下中埃关系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从而为中国应对以埃及剧变为代表的中东局势变化提供应对策略,进而预判中国"丝绸之路"战略与新中东"向东看"战略对接所带来的合作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剧变 中埃关系 “丝绸之路”战略 “向东看”战略 丝路合作
下载PDF
从穆尔西下台浅析埃及穆兄会执政失利原因
19
作者 杨帆 《阿拉伯研究论丛》 2015年第1期154-161,共8页
埃及这个阿拉伯世界的重要大国,近年来经历了数次政治动荡。本文通过评述埃及前总统穆尔西执政期间的政策与社会反馈,分析埃及发生政治动荡的根本原因。在国内政治方面,穆尔西既没有获得军方支持,也没有动摇军方的经济政治根基,最终被... 埃及这个阿拉伯世界的重要大国,近年来经历了数次政治动荡。本文通过评述埃及前总统穆尔西执政期间的政策与社会反馈,分析埃及发生政治动荡的根本原因。在国内政治方面,穆尔西既没有获得军方支持,也没有动摇军方的经济政治根基,最终被军方罢黜,而试图推行的伊斯兰民主方式也受到世俗化社会的极力抵制。在经济民生方面,尽管穆尔西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但没有在解决就业、经济结构改革等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导致经济下滑更加明显,人民越发不满。在外交方面,穆尔西政府采用了务实与平衡兼具的外交战略,加强了与阿拉伯盟友和新兴经济体的交流和合作,改变了对美国的外交依赖,力图重树阿拉伯世界领导者的形象。虽然穆尔西政府在经济、内政和外交方面均做了较多努力,但存在政治改革政策激进、经济复苏措施落空等不足,在诸多因素中经济发展不佳是导致执政失利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 穆尔西 穆兄会 执政失利
下载PDF
埃及民主转型为何失败
20
作者 田文林 《阿拉伯研究论丛》 201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2013年,埃及政坛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政治剧变。2012年6月,穆兄会背景的穆尔西当选埃及首位民选总统,正式开启埃及政治民主化进程。然而穆尔西执政刚满一年,便被埃及军方强行赶下台,并加紧回归"准穆巴拉克时代",处于萌芽状态的埃及... 2013年,埃及政坛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政治剧变。2012年6月,穆兄会背景的穆尔西当选埃及首位民选总统,正式开启埃及政治民主化进程。然而穆尔西执政刚满一年,便被埃及军方强行赶下台,并加紧回归"准穆巴拉克时代",处于萌芽状态的埃及民主转型半途而废。埃及民主转型之所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原因是多方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 民主转型 军人干政 强人政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