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社会老年人的权利困境及回应进路--基于三维义务构想
1
作者 万红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4-51,共8页
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了经济效率和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但也引发了老年人权利损害现象。数字化和老龄化交汇共进,基于衰老、疾病、贫困的交叉作用,老年人的隐私权、个人信息权、健康服务权和社会参与权都面临严重困境。多维贫困致使的... 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了经济效率和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但也引发了老年人权利损害现象。数字化和老龄化交汇共进,基于衰老、疾病、贫困的交叉作用,老年人的隐私权、个人信息权、健康服务权和社会参与权都面临严重困境。多维贫困致使的脆弱性、年龄歧视的甚嚣尘上和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乏力,共同导致数字社会老年人的权利困境。基于此,在应然层面,要致力于从“自治神话”到依赖理论、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外界赋权到内在增能的理念转变;在实然层面,要实现国家义务设置、社会义务安排和公民义务分配,尽可能全面有效地破解数字社会老年人的权利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社会 老年人 权利困境 三维义务
下载PDF
人权法学作为独立学科在中国的肇始——以西南政法大学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人权研究为对象的考察
2
作者 卓泽渊 《人权法学》 2023年第5期1-17,139,140,共19页
人权法学在中国的肇始,首先是从法理学和宪法学中延伸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老一辈法学家就已经开始了对人权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科的学者们,从法学视角对人权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集中研究,... 人权法学在中国的肇始,首先是从法理学和宪法学中延伸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老一辈法学家就已经开始了对人权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科的学者们,从法学视角对人权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集中研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人权研究现象。黎国智、卢云、王明三等法理学家以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功底和宪法学素养的基础,带领一批年轻学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法理学科,以人民权利、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法理学研究等为进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权法学理论研究格局,还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权法学学者。西南政法大学人权法学研究的学术历程,具有历史、学术与现实的三重意义,在人权法学肇始阶段的贡献理当成为不可或缺且十分珍贵的学术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法学 人民权利 马克思主义法学 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 法理学
下载PDF
论中国的线上纠纷解决机制(ODR)---“网上枫桥经验”的探索与发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韩烜尧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0-78,共9页
中国庞大的网民规模和与日俱增的涉网纠纷,迫切需要线上纠纷解决机制(ODR)建成以“线上纠纷线上解决”为核心要义的“网上枫桥经验”,努力实现涉网纠纷在网上化解。中国的ODR突破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的线上化模式局限,实现了非司... 中国庞大的网民规模和与日俱增的涉网纠纷,迫切需要线上纠纷解决机制(ODR)建成以“线上纠纷线上解决”为核心要义的“网上枫桥经验”,努力实现涉网纠纷在网上化解。中国的ODR突破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的线上化模式局限,实现了非司法ODR的多元共建与源头治理,建立了全球首创的司法ODR“互联网法院”,真正搭建了集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并行的ODR发展格局。中国ODR秉承诉源治理的实践逻辑,以构建舆情监测ODR预防为先、非司法ODR优位挺前、司法ODR裁判终局的互联网治理体系,间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网络空间治理格局,逐步实现人民群众优先选用ODR化解矛盾纠纷的思维范式转换。为了加快提升ODR的治理质效,建议加大ODR的新媒体宣传推广工作,强化舆情监测的前端治理优位能效,规范ODR人才队伍的职业操守和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纠纷解决机制(ODR) “网上枫桥经验” 诉源治理 权利救济
下载PDF
诉源治理视域中的基层社区治理——以电梯加装等相邻权纠纷为例
4
作者 曹兴权 张径华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136,共13页
诉源治理是预防诉讼案件数量暴涨,减少行政、司法机关案件压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社会治理元单位的基层社区,理应是诉源治理的重要起点。有效应对类型多样的社区矛盾纠纷,应从社区治理的维度上对矛盾冲突予以整体把握,而非局... 诉源治理是预防诉讼案件数量暴涨,减少行政、司法机关案件压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社会治理元单位的基层社区,理应是诉源治理的重要起点。有效应对类型多样的社区矛盾纠纷,应从社区治理的维度上对矛盾冲突予以整体把握,而非局限于司法裁判路径对个案进行处理。社区纠纷治理应在正视矛盾纠纷本质源于利益冲突的基础上,确立和谐社区的基本目标,建立以经济利益调整机制和社区自治机制为主要抓手的合作博弈路径,实现社区成员在经济关系和邻里关系两个层面的双重和谐,从而在源头上化解和预防矛盾的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源治理 和谐社区 合作博弈 利益调整 社区自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下法学实证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5
作者 余筱兰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
数字化时代法学实证研究的挑战方面,强调由大数据多样性和复杂性引发的信息失真问题,建议通过高级数据清洗技术和智能化处理策略进行应对;伦理与隐私问题备受关注,研究者需遵循明确的伦理准则,采用匿名化和脱敏技术以确保隐私权的保护;... 数字化时代法学实证研究的挑战方面,强调由大数据多样性和复杂性引发的信息失真问题,建议通过高级数据清洗技术和智能化处理策略进行应对;伦理与隐私问题备受关注,研究者需遵循明确的伦理准则,采用匿名化和脱敏技术以确保隐私权的保护;调整与创新方面,主张引入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协作;能力建设方面,强调跨学科知识的培养和对新技术的灵活应用。在机遇方面,关注数据分析与预测性法学的发展、全球化视野下的合作机会以及新型法律服务模式的涌现。对实证研究实践提出了提升研究者素质与能力、规范研究与标准操作、研究伦理准则、风险评估、开放透明与评估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法学实证研究 数据质量 伦理 全球化
下载PDF
从“非法索财型”信访案件的刑事定性看信访工作法治化
6
作者 王保民 王元昊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9-115,共7页
对“非法索财型”信访进行准确的刑事评价是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必然要求,不仅有利于统一司法裁判,而且能够有效维护信访工作秩序。信访人通过越级上访、重复信访等方式向信访机关索取财物的行为具备构成寻衅滋事罪或敲诈勒索罪之可能,司... 对“非法索财型”信访进行准确的刑事评价是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必然要求,不仅有利于统一司法裁判,而且能够有效维护信访工作秩序。信访人通过越级上访、重复信访等方式向信访机关索取财物的行为具备构成寻衅滋事罪或敲诈勒索罪之可能,司法机关对此应当审慎研判:一是要厘清“非法索财型”信访与行使权利之间的界限,二是要对非访行为扰乱信访工作秩序的程度进行综合判断。面对非访行为,各地信访机关一方面要全面改进统计、通报、考核工作,推动信访工作监督追责法治化;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信访工作专项资金使用方案,推动信访工作办理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法治化 寻衅滋事 敲诈勒索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涉外法治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育研究
7
作者 赵晓英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以六所高校为样本,检视样本高校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育方面所显现的不足,认为高校需要在找准自身定位与对接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培育涉外法治人才对本国与外国的理性情感,正确处理“法律英语”与“法律+英语”的关系以及本国法与外国法的... 以六所高校为样本,检视样本高校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育方面所显现的不足,认为高校需要在找准自身定位与对接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培育涉外法治人才对本国与外国的理性情感,正确处理“法律英语”与“法律+英语”的关系以及本国法与外国法的互动关系,通过“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来调动涉外法治人才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促进国家多层次、全方位、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涉外法治人才 跨文化交际能力 法学教育
下载PDF
Cross-cultural Conflict of Legal Culture and Cultural Turn 被引量:1
8
作者 Dai Xia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2-243,共12页
The cross-cultural legal cultural conflict is originated from the change of legal culture and social evolution in different countries,societies or nationalities,which is in fact reflected as the conflicts betw een rea... The cross-cultural legal cultural conflict is originated from the change of legal culture and social evolution in different countries,societies or nationalities,which is in fact reflected as the conflicts betw een reality,inherent value and attitude of laws. With the legal globalization produced by the high-spee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Chinese and western legal cultures has frequent exchanges and with gradually expanded range,therefore the manifestation patterns of the legal conflict have experienced a qualitative change.T 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the legal conflicts from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taking legal pluralism as the guidance,introducing the cultural turn research paradigm,and putting forw ard the principle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resolution of cross-cultural legal conflicts,and leading the legal culture conflicts to dissolve and integrate through reg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文化 跨文化 拐弯 社会进化 法律冲突 文化冲突 全球化 高速度
下载PDF
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劳动法实现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冯彦君 顾男飞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53,共14页
我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也上升至国家战略。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充分实现,离不开法律的保障作用,尤其离不开劳动法相应机制予以促进和助力。但现行劳动法制度存在不足和短板,无法有效保障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实现,应予... 我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也上升至国家战略。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充分实现,离不开法律的保障作用,尤其离不开劳动法相应机制予以促进和助力。但现行劳动法制度存在不足和短板,无法有效保障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实现,应予以完善和优化。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进而直接掣肘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改善劳动力有效供给并保障老年人就业权利,可着眼于劳动者是否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按照达龄前、达龄后与全过程的时间节点,体系化完善促进老龄化战略实现的劳动法机制。针对达龄前劳动者,应完善延迟退休制度,明确延迟退休年龄条件,确立自愿退休机制以及完善相关养老保险激励机制以提升民众接受度和认同感,有效挖掘我国质量型人口红利;针对达龄后劳动者,应强化其劳动权益保障力度,通过总结法官集体智慧,统一退休再就业用工关系属性的司法认定标准;针对就业全过程的年龄歧视现象,通过完善立法、健全执法和能动司法等措施回应法律规制需求,并运用积极调控手段解决劳动力市场失灵问题,提升用人单位雇佣老年人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积极老龄化战略 劳动法 延迟退休 劳动关系 劳动者权益
下载PDF
中西“小传统”法文化之“暗合”--以民间法谚为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程汉大 刘吉涛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121-128,共8页
以往学者进行中西法文化比较研究时,基本是从"大传统"法文化角度入手,忽略了"小传统"法文化的比较。法律谚语是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社会大众集体创制产生的,自然感性地体现民间法律观念。通过比较中国和西方流... 以往学者进行中西法文化比较研究时,基本是从"大传统"法文化角度入手,忽略了"小传统"法文化的比较。法律谚语是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社会大众集体创制产生的,自然感性地体现民间法律观念。通过比较中国和西方流传下来的法律谚语,可以发现中西方在"小传统"法文化上存在诸多暗合之处。这样可以更加立体地甄别中西法文化的异同,为我们建设法治国家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法谚 权利意识 权力制约 厌讼心理
下载PDF
法律类型理论和类推方式研究--以考夫曼类型理论为起点的认识论探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晓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0-157,共8页
考夫曼的类型理论提出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规范是一种类型的概括;规范与事实的联结方式是类推方式;该理论建立在事物的本质基础上。但是考夫曼没有进一步追问一个为什么,这也是许多学者对其理论进行诟病的原因之一。由于类型具有... 考夫曼的类型理论提出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规范是一种类型的概括;规范与事实的联结方式是类推方式;该理论建立在事物的本质基础上。但是考夫曼没有进一步追问一个为什么,这也是许多学者对其理论进行诟病的原因之一。由于类型具有可归约化的特征,人类认识具有类型化的倾向;由类型组成的命题可以化解事实命题与规范命题之间的鸿沟;类推方式的证明是确保结论命题似真的证明途径之一。因此在法律发现、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等法律适用过程中,建立在以事物共相基础上的类型理论以及类推方式,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思维和方法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理论 类推方式 认识论 法律适用 证明
下载PDF
从国家社科基金看法学知识生产格局的变迁(1995-2014)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谷香 方堃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119,146,共7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法学项目是法学知识生产的主途径之一。通过对1995-2004、2005-2014两个十年间国家社科基金法学立项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呈现当代中国法学知识生产格局的变迁,分析法学学科在人文社科话语生产领域中的地位变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法学项目是法学知识生产的主途径之一。通过对1995-2004、2005-2014两个十年间国家社科基金法学立项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呈现当代中国法学知识生产格局的变迁,分析法学学科在人文社科话语生产领域中的地位变迁,进而探寻这种变迁的社会动因,展示这种格局形成背后的社会需求与知识生产间的互动关系,反映一定时期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与整合。研究发现,二十年来,国家资源的分配更加均衡,法学研究机构间竞争更加激烈,但法学重点学科与研究热点始终与国家需求紧密相关。法学知识生产与社会需求互相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科基金 法学项目 知识社会学 法学知识生产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中数字法学教育的争议与消解 被引量:1
13
作者 储陈城 胡晚霞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2-30,共9页
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的发展,给高等教育的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新文科建设的诞生与之关系密切,并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作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法学教育备受关注。新文科建设对数字法学教育的教育理念、... 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的发展,给高等教育的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新文科建设的诞生与之关系密切,并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作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法学教育备受关注。新文科建设对数字法学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数字法学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初级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的争议和挑战。数字教育技术的不完善、学生个性化发展难度高、数字法学教育成本高、数字法学学科体系尚未形成等都亟待解决。但数字法学教育转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可逆转。通过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和法学教育平台的构建,来化解数字法学教育中的难题,是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法学教育 数字技术 数字法学
下载PDF
Sociological Thoughts on Ming Bai Documents:A Case Study of Grass-roots Management's Creativity in Miao Nationality Areas,Leishan and Danzhai County,Guizhou Province
14
作者 Xu Xiaoguang Xu Bi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57-268,共12页
Valid as folk law,Ming Bai document is the code of conduct for the villagers,which is applied in Danjiang T own,Langde T own and Wangfeng T ownship in Leishan county,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 Valid as folk law,Ming Bai document is the code of conduct for the villagers,which is applied in Danjiang T own,Langde T own and Wangfeng T ownship in Leishan county,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Guizhou province.It refers to 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on,safety construction,safety production,fire fighting,traffic safety,prohibition of opium,fire protection of forest,family plan,and traditional festival etc. Mostly they are posted on the conspicuous wooden buildings and bricks wall of villages,Ming Bai documen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adjusting local social relations. Moreover,its legal culture and the value of legal sociology are worthy of having a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创新 社会学 贵州省 文件 案例 苗族 法律文化 行为规范
下载PDF
制度基因、金融发展与“法律家长主义”进和退(上)--功能视角下的“中国悖论”及求解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建伟 《交大法学》 2016年第2期128-152,共25页
本文重新评述与论证了法律与金融发展之间的若干功能性机理以及在金融发展中,普通法基因的重要性,尤其反思了法律与金融理论中的"法系决定论’"之理论缺陷,论述了其他替代性"制度基因"在中国"新兴加转轨"... 本文重新评述与论证了法律与金融发展之间的若干功能性机理以及在金融发展中,普通法基因的重要性,尤其反思了法律与金融理论中的"法系决定论’"之理论缺陷,论述了其他替代性"制度基因"在中国"新兴加转轨"的特殊环境下之适应性功能、角色以及公共政策含义,然后结合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法律成长经验,反思了"法律与金融发展的中国悖论"之理论命题,指出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初期发展,并非像主流法律与金融理论所强调的那样是源自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而更多地却是来自国家对投资者的"法律家长主义呵护"。中国在未来需要及时转变"家国基因"主导下资本市场发展与治理的"法律家长主义"作风,更多地以"园丁"身份并本着"生态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起源 金融发展 法律家长主义 金融法之艺术
下载PDF
法律经济学对当代中国法学研究的影响--一种个案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义贵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3-9,共7页
法律经济学进入中国法学界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以张维迎、邓峰二人合著的《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一文作为个案,研究法律经济学对当代中国法学研究的影响。
关键词 法律经济学 中国法学研究 影响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的法律风险及其规范化防控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国峰 寿晓明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07-119,共13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型科技的发展,迅速席卷了数字社会的每个角落,在数字营销新业态中数据和算法的深度融合深刻改变了传统营销模式。但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权力的逐渐失控却导致了消费者法律主体地位异化、个性化推荐算法歧视异化... 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型科技的发展,迅速席卷了数字社会的每个角落,在数字营销新业态中数据和算法的深度融合深刻改变了传统营销模式。但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权力的逐渐失控却导致了消费者法律主体地位异化、个性化推荐算法歧视异化、算法黑箱形成信息茧房异化等一系列法律风险。这些算法法律风险使得在数字营销新业态中算法信任逐步丧失。只有重构算法信任和建构算法问责机制才能化解算法危机和算法风险,从外部的责任归属上建构算法规范的治理信任,从内部的契约诚信建构算法规范的合约信任,从底层技术设计上建构算法规范的技术信任。在重构算法信任和算法问责的基础之上规制算法,重塑法律层面的主体—行为—责任链条,赋予消费者数据访问权平衡数据流通和保护,通过区块链技术从技术层面治理算法,以此实现数字营销新业态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风险的法治化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信任 算法问责 数据访问 数字营销 算法权力
下载PDF
道德向法律的转化与制度专业化假说
18
作者 张清津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0-192,共13页
个体选择和社会选择都是基于理性的,作为公共选择的制度的产生旨在增进社会福利。制度大致可分为道德和法律两部分。道德和法律的分野也是理性的结果,即:当某项社会约束的整体社会收益大于执行成本时,宜于采用法律的形式;否则,则宜于采... 个体选择和社会选择都是基于理性的,作为公共选择的制度的产生旨在增进社会福利。制度大致可分为道德和法律两部分。道德和法律的分野也是理性的结果,即:当某项社会约束的整体社会收益大于执行成本时,宜于采用法律的形式;否则,则宜于采用道德的形式。道德与法律的分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专业化分工水平的制约。社会分工程度越高,则个体搭便车动机越强,采用法律约束就越有利。随着社会分工水平的日益加深,有一个原属于道德范畴的社会约束转化为法律约束的趋势,即制度专业化趋势。制度专业化会造成更大范围内的制度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的理性 道德与法律的分界和转化 制度专业化 制度趋同
下载PDF
法社会学田野调查的若干思考
19
作者 高其才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法社会学十分重视田野调查.法社会学的田野是一个场域,也是一种方法,还是一种思维.法社会学田野调查的目的在“实”,即了解法事实、理解法事实、分析法事实、解释法事实.法社会学田野调查的基础在人、时、钱,即人力、精力、财力,需要有... 法社会学十分重视田野调查.法社会学的田野是一个场域,也是一种方法,还是一种思维.法社会学田野调查的目的在“实”,即了解法事实、理解法事实、分析法事实、解释法事实.法社会学田野调查的基础在人、时、钱,即人力、精力、财力,需要有合适的人选、足够的时间、充足的经费.法社会学田野调查的困难主要表现在进入田野的困难、融入田野的艰难、发现田野的磨难、表述田野的犯难、反思田野的疑难、总结调查的为难.法社会学田野调查常采用实地观察法、深度访谈法、座谈了解法、书面材料搜集法等调查方法和技术.进行法社会学田野调查,需要思考空间与时间的关系、他者与自我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表达与放弃的关系、理解与改造的关系,形成田野调查的沉浸论、主体论、民众论、适当论、克制论等.进行法社会学田野调查,调查者需要关心田野、树立信心、真心待人、用心观察、耐心说服、具有恒心,这是法社会学田野调查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社会学 田野调查 思考
下载PDF
新型职业农民经济权利的体系构建与法律保护
20
作者 邹世允 匡宏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7-88,共12页
保护新型职业农民的经济权利,对保护新型职业农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实现。目前,中国已经初步构建起新型职业农民经济权利法律保护体系,但仍然面临一些现实挑战。保护新型职业农民的经济权利... 保护新型职业农民的经济权利,对保护新型职业农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实现。目前,中国已经初步构建起新型职业农民经济权利法律保护体系,但仍然面临一些现实挑战。保护新型职业农民的经济权利,需要出台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专门法,并完善现代农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相关法律制度。行政机关出台的农业政策应符合法治精神,依法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应鼓励社会力量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并完善矛盾纠纷的调解解决方式。强化对经济权利的法律保护,要发挥新型职业农民自身的作用,并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技能教育和法制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现代化 职业农民 农民职业化 经济权利 农民权利 人权保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