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9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政策如何支撑产业升级:基于深圳模式的解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向晓梅 张拴虎 陈世栋 《深圳社会科学》 2024年第4期40-51,共12页
找到将地区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制,是后发地区实现产业起步乃至赶超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之初,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将丰富的劳动力及土地要素与世界产业转移浪潮结合,找到了启动工业化进程的机制,... 找到将地区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制,是后发地区实现产业起步乃至赶超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之初,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将丰富的劳动力及土地要素与世界产业转移浪潮结合,找到了启动工业化进程的机制,并通过适时而变的产业政策,成功将地区比较优势转化为了竞争优势,推动地区工业化快速发展,并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阶段跃迁。自1980年以来,深圳产业经历了四个阶段升级,目前部分细分行业已走到引领国际前沿的位置,塑造了多个特征鲜明的发展模式。从模式演化角度来看,主要有起步阶段外生驱动下的“内附-外嵌”模式、培育动态比较优势阶段借助外生动力衍生本地优势的补链模式、加入世贸组织后培育国际竞争优势阶段以内生动力驱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集群模式、目前深化竞争优势阶段通过知识融合哺育国际前沿新业态的融合模式。相应地,产业政策也经历了“试错型”产业政策、要素保障型产业政策、创新保障型产业政策和前沿探索型产业政策等阶段。深圳产业发展模式的跃迁是产业迭代升级的体现,也是有为政府适时调整产业政策的结果,未来应进一步引领国家构建有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国际一流产业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转型升级 深圳 演化经济学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深入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2
作者 徐匡迪 《国际大都市发展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得到全面实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同时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提出深化拓展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得到全面实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同时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提出深化拓展以人为本、“四化”融合、城乡统筹、生态文明、文化繁荣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并提出推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六大重点方向,即积极推进“人的城镇化”、促进“四化”良性互动和融合发展、着力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建设绿色低碳的生态城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加强城市公共治理模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融合发展 人的城镇化 治理创新
下载PDF
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时空格局与区位因素 被引量:4
3
作者 丁子军 郑慧彬 +1 位作者 戴靓 刘承良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专精特新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厘清其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对强化城市科技创新与经济韧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工信部2019—2022年发布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分析9279家专精特新企业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多尺度地理加权回... 专精特新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厘清其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对强化城市科技创新与经济韧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工信部2019—2022年发布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分析9279家专精特新企业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揭示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分为平稳起步期、快速增长期、高位波动期和收缩发展期4个阶段;②企业数量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呈现由东到西递减格局,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中游、成渝和山东半岛城市群;③专精特新企业以二、三产业为主,其中工业、公共服务及管理组织业是热点行业;④企业的空间聚集度因行业而异,但整体上仍高度聚集在北京、上海、深圳、宁波、重庆、杭州、武汉、成都等高能级城市;⑤该格局受到城市的经济禀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特性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精特新企业 时空格局 市域分布 影响因素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中国与“一带一路”南亚国家地缘经济关联度分析
4
作者 周彩凤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4期135-143,共9页
南亚国家地缘经济对于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对选取的中国与南亚6个国家的地缘经济关联度进行测算,分析其时间演变和空间格局变化。研究发现,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地缘经济关联度在1992—2021年期... 南亚国家地缘经济对于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对选取的中国与南亚6个国家的地缘经济关联度进行测算,分析其时间演变和空间格局变化。研究发现,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地缘经济关联度在1992—2021年期间整体上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但与不同的国家增长趋势有所差异;中国与南亚国家地缘经济关联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不大,呈现总体稳定,局部有变的特征;中国与南亚6个国家的地缘经济关联度可以划分为高关联度型、中高关联度型、中关联度型、低中关联度型、低关联度型五种类型。因此,未来中国应在“一带一路”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加深与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积极推进与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对于深化中国与南亚国家地缘经济合作,促进双边互联互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经济 经济联系 “一带一路” 南亚国家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海洋碳汇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5
作者 屈秋实 蹇斯桧 +1 位作者 陈安国 牛晓耕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02-109,共8页
海洋作为最大的碳库,研究海洋碳汇对实现“双碳”目标、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开发海洋经济有重大意义。当前国内外海洋碳汇研究较为零散,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出发,运用知识图谱可视化的形式梳理海洋碳汇研究态势,在厘清海洋碳汇相关科学概念的... 海洋作为最大的碳库,研究海洋碳汇对实现“双碳”目标、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开发海洋经济有重大意义。当前国内外海洋碳汇研究较为零散,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出发,运用知识图谱可视化的形式梳理海洋碳汇研究态势,在厘清海洋碳汇相关科学概念的基础上,对海洋碳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海洋碳汇的相关文献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部分领域的研究已相对深入;(2)该研究领域核心作者较少,导致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动力不足,且研究机构间的合作联系较弱,需进一步加强;(3)当前海洋碳汇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海岸带生态碳汇、碳汇渔业、碳汇养殖、碳汇交易等方面,研究前沿呈现主题融合趋势。同时,结合研究现状和热点,从海洋碳汇研究发展的系统化、多元化和时代化方向出发,预测了海洋碳汇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碳汇 文献计量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462
6
作者 孟斌 王劲峰 +1 位作者 张文忠 刘旭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3-400,共8页
利用中国1952~2000年各省区的人口、土地利用和人均GDP等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异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中国大陆的几何中心、可利用土地、人口和GDP总量的空间中心计算表明,空间中心统计是一种简单有效刻画... 利用中国1952~2000年各省区的人口、土地利用和人均GDP等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异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中国大陆的几何中心、可利用土地、人口和GDP总量的空间中心计算表明,空间中心统计是一种简单有效刻画要素空间分布的方法.通过对中国各省区人均GDP的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I的计算,表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存在强烈的空间自相关,空间分析方法不失为一种深入理解区域经济格局及其变化的重要和有益的方法.对不同年度的Moran's I和Local Moran I的分析也揭示了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时空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探索 空间中心统计 空间自相关 区域差异 中国
下载PDF
区域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方法研究——以大连市甘井子区兴华街道小学配置为例 被引量:59
7
作者 韩增林 杜鹏 +4 位作者 王利 于洋 赵东霞 丛迎雪 任启龙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03-809,共7页
利用GIS网络分析技术可真实模拟可达性,实现设施优化布局。以大连市甘井子区兴华街道小学配置为例研究,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公安部门统计数据,通过实地调研,兼顾流动人口,利用GIS技术构建网络分析数据集,采用最小化阻抗模型... 利用GIS网络分析技术可真实模拟可达性,实现设施优化布局。以大连市甘井子区兴华街道小学配置为例研究,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公安部门统计数据,通过实地调研,兼顾流动人口,利用GIS技术构建网络分析数据集,采用最小化阻抗模型和最大化覆盖范围模型比较研究,确定研究区小学配置方案。结论表明,基于最大覆盖范围原则的小学选址更合理。保持区域原有的兴华小学、松江路小学、千山路小学、华中小学和芙蓉小学5所小学在原区位继续运行,在2号和45号点位再配置2所小学,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优化 小学配置 流动人口 全域城市化 大连市
下载PDF
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125
8
作者 仇方道 朱传耿 +1 位作者 佟连军 杨如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63,共8页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利用EDSA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95—2006年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及空间作用类型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苏北、鲁南、豫东、皖北4地区...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利用EDSA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95—2006年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及空间作用类型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苏北、鲁南、豫东、皖北4地区之间的差异以及苏北内部、鲁南内部差异是淮海经济区整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高水平县域沿主要交通线方向扩展,形成沿京沪线(泰安-徐州段)、兖石线、沿海3条经济发展轴;低水平县域沿京九线形成不发达走廊,并在豫皖边界地区出现低水平-低增长并陷入贫困陷阱的集聚区;根据县域与相邻县域的关系,将淮海经济区县域分为扩散型、极化型、“沉陷”型、“传染”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海经济区 县域经济差异 ESDA 增长轴 空间关联类型
下载PDF
“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5
9
作者 杨开忠 董亚宁 +3 位作者 薛领 刘安国 徐梓原 杨书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74,共12页
"新"新经济地理学将微观主体异质性融入到新经济地理学之中,为空间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途径,使空间经济学研究从中观(部门)层面深入到了微观(企业和个人)层面,大大增强了空间经济学理论的解释能力。同时,"新"新... "新"新经济地理学将微观主体异质性融入到新经济地理学之中,为空间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途径,使空间经济学研究从中观(部门)层面深入到了微观(企业和个人)层面,大大增强了空间经济学理论的解释能力。同时,"新"新经济地理学的诞生使得将空间异质性、技术外部性、不完全竞争甚至时间纳入到一个统一架构,以及使得建立经济地理、经济增长和产业组织的整合理论成为了可能。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又是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经济地理的微观主体异质性、空间异质性、动态变化性都十分显著,为"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经济学 新经济地理学 “新”新经济地理学 企业异质性 消费者异质性 劳动力异质性
下载PDF
基于最终需求的中国出口贸易碳排放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魏本勇 方修琦 +2 位作者 王媛 张学珍 杨会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4-640,共7页
以2002年为例,采用投入产出模型,从最终需求的角度对中国出口贸易引起的碳排放(包括直接和间接排放)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2年中国为满足对外出口需求而在国内和国外引起的碳排放约288.22~330.49MtC,其中国内出口排放261.1... 以2002年为例,采用投入产出模型,从最终需求的角度对中国出口贸易引起的碳排放(包括直接和间接排放)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2年中国为满足对外出口需求而在国内和国外引起的碳排放约288.22~330.49MtC,其中国内出口排放261.19MtC,约占当年国内一次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23.45%;大部分部门的出口碳排放主要是由国内排放所贡献,进口再出121排放对总出151排放的平均贡献率在9.38%-20.97%之间。中国单位产值出口的平均碳排放为0.093~0.106kgC,其中0.084kgC是在国内排放;碳密集部门多集中于重化工业、交通运输和部分轻工业。将来一方面,中国不宜增加高耗能行业的出口;另一方面,国外发达国家也应积极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生产技术,以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全球减排行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碳排放 投入产出分析 能源消费 中国
下载PDF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以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村)为例 被引量:105
11
作者 赵勇 张捷 +1 位作者 李娜 梁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7-505,共9页
历史文化村镇是我国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遴选了15项指标构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对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状况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 历史文化村镇是我国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遴选了15项指标构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对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状况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首批名镇(村)的保护状况进行分析评价,证明了环境风貌、建筑古迹、民俗文化、街巷空间和价值影响是决定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状况的主要因素。最后,运用聚类分析法按照保护状况将首批名镇(村)划分为4种类型并做出相应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村镇 保护 评价
下载PDF
北京城市贫困人口特征、成因及其解困对策 被引量:47
12
作者 马清裕 陈田 +1 位作者 牛亚菲 钱志鸿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00-406,共7页
在经济与社会转轨时期, 北京城市贫困人口总量显著增加, 并出现贫困人口群体多样化特征。贫困人口的成因既受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制约, 也受人口自身身体状况、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等的影响。因此, 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在经济与社会转轨时期, 北京城市贫困人口总量显著增加, 并出现贫困人口群体多样化特征。贫困人口的成因既受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制约, 也受人口自身身体状况、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等的影响。因此, 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贫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贫困人口 成因 对策 经济结构调整
下载PDF
基于空间场能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 被引量:86
13
作者 关兴良 方创琳 罗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55-1065,共11页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其基础是准确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与空间差异。空间场能是区域中心城市借助区域联系"通道"带动外围地区发展而产生的"势能差"的抽象表达,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与空间差异...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其基础是准确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与空间差异。空间场能是区域中心城市借助区域联系"通道"带动外围地区发展而产生的"势能差"的抽象表达,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与空间差异的有效手段。基于空间场能的内涵及表征方法,从省际、市际、县际等尺度探讨了中国宏观经济、三大地带与南北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区域经济变化的空间作用机制以及区域经济格局的类型划分。结果表明:①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在扩大,但不同研究尺度反映的经济差异大小有所差别;②三大地带的内部经济差异呈显著的"反自然梯度"特征,南北差异由"南北平分秋色"向"南强北弱"演变,南方与北方内部经济发展差异均呈扩大趋势;③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极化现象,经济增长局部聚集模式呈现分异性与规律性;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可划分为5大类型区23个亚单元,不同类型区未来应实施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空间场能 结节性指数 可达性 中国
下载PDF
中国杰出体育竞技人才成长因素的地理分析——以奥运冠军为例 被引量:39
14
作者 吴殿廷 赵江 +1 位作者 刘鸽 肖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9-784,共6页
在建立奥运冠军数据库的基础上,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总结出奥运冠军分布的时空特征,考察了影响奥运冠军成长的地理环境因素。奥运冠军籍贯分布东多西少;南北平分秋色,但力量型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技术型项目主要集中在江浙、中... 在建立奥运冠军数据库的基础上,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总结出奥运冠军分布的时空特征,考察了影响奥运冠军成长的地理环境因素。奥运冠军籍贯分布东多西少;南北平分秋色,但力量型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技术型项目主要集中在江浙、中南和西南。父母生理素质的遗传为子女的成长提供了客观可能,但后天的刻苦训练更为重要;经济不落后的地区,有资金支持体育竞技项目,杰出体育竞技人才培养得较多;家庭经济不太好,父母才舍得让子女从事体育竞技项目,子女才肯于吃苦,更可能在力量型项目上夺得冠军。教练是影响杰出体育竞技人才成材的最关键人物;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类型的运动员;社会舆论对运动员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及对外交流,也是一个优秀运动员成长的不可缺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冠军 成长因素 体育文化 地理环境
下载PDF
甘肃省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的ESDA-GIS分析 被引量:89
15
作者 潘竟虎 张佳龙 张勇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83-87,91,共6页
基于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在ArcView GIS软件和GeoDA空间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利用甘肃省2004年县域人均GDP数据,对甘肃省县域经济之间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2004年总体上经济空间差异较大,经... 基于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在ArcView GIS软件和GeoDA空间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利用甘肃省2004年县域人均GDP数据,对甘肃省县域经济之间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2004年总体上经济空间差异较大,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和几何中心均有较大偏移;全局Moran sI指数为0.391 1,空间自相关特性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中分布.在此基础上绘制了局域Moran sI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并采用空间插值获得局域I值分异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析 区域经济差异 空间自相关 ESDA 甘肃省
下载PDF
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利用保护问题探索--以长江下游若干城市为例 被引量:19
16
作者 姚士谋 陈爽 +2 位作者 年福华 张雷 冯长春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8,共7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加快,超大城市与城市化走廊不断扩展,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亚洲地区。但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人们缺乏科学发展观,片面追求社会经济效益,追求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加快,超大城市与城市化走廊不断扩展,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亚洲地区。但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人们缺乏科学发展观,片面追求社会经济效益,追求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对长江下游经济发达地区一些重点城市,尤其是苏锡常地区与长江口的水质、水体保护与污染状况和城市化发展的相关问题曾作过深入调查分析;就地区的城市化特点、城市化过程、水资源利用管理以及合理保护水资源的问题作一些分析研究,试图探索中国经济发达区域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利用保护的新路子,特别对长江下游地区城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了和谐发展的办法和模式,对本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作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过程 水资源 开发利用模式 水资源管理
下载PDF
基于ESDA的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66
17
作者 宣国富 徐建刚 赵静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9,共8页
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实证,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将ESDA方法应用于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运用全局Mo-ran’sI指数、Moran散点图、LISA等指标和方法,从全局和局部两个层面研究了城市社会空间主因子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各主因子都存在显著... 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实证,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将ESDA方法应用于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运用全局Mo-ran’sI指数、Moran散点图、LISA等指标和方法,从全局和局部两个层面研究了城市社会空间主因子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各主因子都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呈现趋同集聚,其中社会经济地位因子和居住条件因子的相关性明显强于其他因子,相近社会经济地位和居住条件的社会群体在空间上的集聚对形成城市社会空间的作用更为显著;各主因子都存在不同于全局的局部空间关联模式,存在显著的"热点"和"冷点"地区,其中社会经济地位因子和居住条件因子呈现出更为明显的"热点"和"冷点",具有显著的"同质集聚、异质隔离"特征。相关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城市社会空间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典型案例选择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关联 ESDA 社会空间 上海市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城乡收入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42
18
作者 宋伟轩 陈雯 彭颖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37-1042,共6页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74个县级地域单元1989-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资料,采用变异系数和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收入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89年以来,城镇收入的整体区域差异水平先...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74个县级地域单元1989-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资料,采用变异系数和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收入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89年以来,城镇收入的整体区域差异水平先升后降,农村收入区域差异则持续降低;城镇收入格局由以上海为中心的核心一边缘结构,转变为从沿海到内陆收入递减的地带式结构,一体化发展以后俱乐部增长趋同现象明显;农村收入格局渐趋均衡,高收入极化现象有所缓解,但低收入俱乐部向上移动困难;农村收入增长依托于城市,但增长速度相对落后,导致城乡差距持续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区域一体化 收入格局 马尔科夫链 俱乐部趋同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非洲经济格局 被引量:32
19
作者 徐建刚 尹海伟 +1 位作者 钟桂芬 曾尊固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1-775,791,共6页
通过收集1992—2000年非洲经济发展的统计数据,选用10项代表性指标,采用均方差权数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出非洲各国家的经济综合指数,并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探讨非洲各国的经济分异特征与规律。分析结果表明:Moran’s I指数为0.0214... 通过收集1992—2000年非洲经济发展的统计数据,选用10项代表性指标,采用均方差权数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出非洲各国家的经济综合指数,并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探讨非洲各国的经济分异特征与规律。分析结果表明:Moran’s I指数为0.0214,非洲经济总体上存在弱的正空间自相关,说明非洲没有明显的区域经济集聚,而是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经济发展基本为“增长极”模式,尚未形成明显的经济区划。根据非洲各国的经济综合指数和局域空间自相关系数,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将非洲经济发展模式划分为6种类型:集聚发展型、极核发展型、集中贫困型、贫困核型、强嵌套发展型和弱嵌套发展型。最后,对非洲经济空间格局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非洲 经济格局 层次聚类分析
下载PDF
北京居住与就业的空间错位研究 被引量:65
20
作者 徐涛 宋金平 +1 位作者 方琳娜 张宁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4-180,共7页
宏观上将北京作为一个整体,借助于空间错位指数,研究1982、1990和2000年不同地域范围的空间错位情况;微观上,利用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边缘区居民通勤的时间、距离、方式及费用。研究发现,宏观上,北京市不同地域范围的空间错位指数及... 宏观上将北京作为一个整体,借助于空间错位指数,研究1982、1990和2000年不同地域范围的空间错位情况;微观上,利用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边缘区居民通勤的时间、距离、方式及费用。研究发现,宏观上,北京市不同地域范围的空间错位指数及其变化是不同的,北京市20世纪90年代之前空间错位不明显,1982和1990年的空间错位指数(SMI)分别是3.13和1.98,此后以年均增长1.48个点的速度达到2000年的16.81;中心城区三年的SMI非常低且随时间缓慢增长,2000年时仍小于1;城八区的SMI在20年来不断增大且加速发展;同时就业远离居民、居民追逐就业,空间错位的强度取决于两者作用的强弱。微观研究发现,居民就地或就近就业的比例较低,超过50%的通勤者通勤距离在10~40km之间且每天通勤时间超过1h,通勤方式以公交、地铁和私家车为主,通勤距离和时间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费用的相应增长,50%的通勤者每月通勤费用在100元以下。居住与就业的空间错位,导致通勤给居民带来的经济上的压力很小,长时间通勤带来的时间消耗及由此引起的精神消耗才是最主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错位 边缘区 空间错位指数(SMI) 通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