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大豆生产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常洁 林正雨 +1 位作者 高文波 杜兴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6-489,共14页
四川省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大豆种植的新兴地区和西南产区的重要组成,研究大豆生产格局对四川省落实粮食安全战略、推动西南地区大豆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2000—2020年四川省183个区市县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基... 四川省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大豆种植的新兴地区和西南产区的重要组成,研究大豆生产格局对四川省落实粮食安全战略、推动西南地区大豆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2000—2020年四川省183个区市县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基尼指数、地理集中度系数、空间转移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最优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大豆生产的时空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2000—2020年,四川省大豆产能波动上升,空间分布极不均衡,聚集水平逐步上升,并逐步向川中丘陵区集中;2)大豆生产存在较强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总体表现为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3)资源要素、比较收益、地理气候、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大豆生产格局变化的影响均高度显著,且呈现非线性增强、双因子增强的交互效应。资源要素投入、比较收益、海拔高程长期以来对大豆生产格局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呈波动上升趋势,气温、乡村家庭规模的影响力提升较快,交通条件、地区GDP的影响力则总体呈下降趋势,耕作制度长期以来驱动力最弱。基于此,四川省大豆生产应着力破解耕地资源细碎化与劳动力短缺等资源环境约束,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大豆生产机械化水平。通过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川豆单产,并进一步优化大豆生产、农机、服务、保险等环节的政策保障。同时,应重点关注气候变化引发的干旱等自然风险,健全农业领域自然灾害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以进一步强化大豆产业的综合风险抵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产量 粮食安全 时空格局 驱动因素 四川省
下载PDF
中国茶叶生产格局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何丽波 李馨雨 李细归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8,共8页
基于1985—2021年中国茶叶生产面板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中国茶叶生产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85—2021年,中国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重心持续“西移”,空间集聚存在显著正向规... 基于1985—2021年中国茶叶生产面板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中国茶叶生产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85—2021年,中国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重心持续“西移”,空间集聚存在显著正向规模效应,江南、华南和西南茶区聚集特征以“高高”型和“低高”型聚集为主,江北茶区未出现集聚特征,空间极化现象突出。(2)不同时期影响中国茶叶生产格局变迁的主导因素存在显著差异。1995年以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投入量为主,2010年降水量、日照时数、受灾面积的影响程度逐步凸显,2020年后交通运输水平成为显著驱动因素,但是有效灌溉始终是影响茶叶生产格局变迁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生产格局 影响因素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测度及空间分布
3
作者 徐辉 王抒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8-85,共8页
论文根据2003~2022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三阶段DEA模型测度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并对该区域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空间分布作分级分析。研究发现:在去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等因素对效率值的干扰后,人... 论文根据2003~2022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三阶段DEA模型测度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并对该区域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空间分布作分级分析。研究发现:在去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等因素对效率值的干扰后,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均有利于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效率,自然灾害受灾面积的增加会阻碍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绿色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呈现出南北低、中间高的空间分布趋势,农业绿色生产纯技术效率值都比较高,空间分布上比较集中。为进一步提升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及优化其空间分布格局,应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投向,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差异化举措提升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缩小区域农业绿色发展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 面板三阶段DEA
下载PDF
基于相对生产风险指数的农业收入保险费率厘定研究
4
作者 张建 李佳芯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6-36,74,共12页
基于河北省11个地级市1995—2020年的农业相关数据,利用Copula函数和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计算得到了河北省玉米收入保险在不同保障水平下的费率。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玉米相对生产风险水平指数,对河北省玉米收入保险的统一费率进行调整,... 基于河北省11个地级市1995—2020年的农业相关数据,利用Copula函数和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计算得到了河北省玉米收入保险在不同保障水平下的费率。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玉米相对生产风险水平指数,对河北省玉米收入保险的统一费率进行调整,得到河北省各地级市玉米收入保险的差异化费率。进一步结合各地级市的地形面貌,对11个地级市根据风险水平进行聚类,并给出河北省玉米收入保险的产品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河北省整体水平而言,张家口市的玉米生产风险水平最高,其费率调整系数是1.36,80%保障水平下的玉米收入保险费率是10.17%;衡水市的玉米生产风险水平最低,其费率调整系数是0.89,80%保障水平下的玉米收入保险费率是6.65%。最后,对如何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收入保险 相对生产风险指数 费率厘定 风险区划 K-MEANS聚类
下载PDF
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后乡村景观效果评价和实证研究--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5
作者 王金敖 张万荣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39-46,共8页
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后的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建立有助于科学评估农房改造效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本研究从乡村宜居生活景观、社会生产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三个维度构建乡村景观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 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后的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建立有助于科学评估农房改造效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本研究从乡村宜居生活景观、社会生产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三个维度构建乡村景观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指标权重,结合台州市黄岩区西部乡村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后景观效果评价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并结合台州市黄岩区西部乡村景观评价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强化乡村整体布局、打造优质宜居环境、优化社会生产格局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等优化建议,旨在为今后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后乡村景观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置农房 盘活利用 乡村景观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基鱼塘时空格局演变和驱动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然 游诗雪 +1 位作者 黄璐 王珂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8,共9页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是目前桑基鱼塘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该地的桑基鱼塘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消费需求改变、农业现代化生产,桑基鱼塘系统的生产方式、经济及服务价值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是目前桑基鱼塘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该地的桑基鱼塘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消费需求改变、农业现代化生产,桑基鱼塘系统的生产方式、经济及服务价值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利用遥感影像、社会经济等数据对1975—2019年南浔区桑基鱼塘的时空格局演变和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从规模变化上看,鱼塘快速扩张,桑园明显减少,水田剧烈萎缩,桑基鱼塘规模明显减小,基塘比例严重降低;从形态变化上看,鱼塘呈集聚化、规模化趋势,桑园和水田呈破碎化趋势,且鱼塘逐渐脱离传统桑基鱼塘系统布局特色而独立存在。2)2012—2019年,鱼塘养殖的经济效益远高于蚕桑养殖和水稻种植,是导致桑园、水田明显萎缩及鱼塘大规模扩张的主要驱动力。因此,通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建立来进一步加强桑基鱼塘系统的保护与传承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支撑湖州市南浔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基鱼塘系统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时空格局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新疆哈密瓜产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超 张连文 +2 位作者 谢晓定 李淳昊 陈慧芳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4期87-91,96,共6页
新疆哈密瓜种植历史悠久,品质口感上乘,风味独特,属于夏季消暑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经过种植户和农产品科技工作者的持续探索实践,在栽培、采收、贮藏、包装、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比过去有了较大提升,基本上可安全快捷... 新疆哈密瓜种植历史悠久,品质口感上乘,风味独特,属于夏季消暑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经过种植户和农产品科技工作者的持续探索实践,在栽培、采收、贮藏、包装、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比过去有了较大提升,基本上可安全快捷地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境外市场。为促进新疆哈密瓜高质量发展,在全产业的各环节中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正视和解决。针对新疆哈密瓜产业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进行了论证,并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提出了改善对策和建议,以期充分发挥政府、合作社、瓜农和运输者的作用,形成合力,促进新疆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哈密瓜 产业现状 问题和原因 改善对策
下载PDF
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以云南省蒙自市鸣鹫镇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剑波 毕晓红 +2 位作者 张帅 周春艳 毕东 《山西农经》 2024年第3期165-170,共6页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融合发展,农文旅融合...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融合发展,农文旅融合作为产业融合的重要形式,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调查发现,蒙自市鸣鹫镇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由于区域定位不清晰、资源整合不充分、优势项目不突出,导致其乡村建设缺乏特色、农业发展散乱不统一、旅游规划不合理、各乡村发展不平衡。针对以上问题,依据产业融合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指导,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鸣鹫镇农文旅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鸣鹫镇 文化旅游业 产业融合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北京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
9
作者 郭宇欣 唐衡 郭晓雁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0-104,共5页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理论体系、解决当前农业科技创新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供思路。【方法】以北京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2022年农业科技投入产出相关数据,从效率角度出发,运用DEA模型对北京农业科技进步效率水平...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理论体系、解决当前农业科技创新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供思路。【方法】以北京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2022年农业科技投入产出相关数据,从效率角度出发,运用DEA模型对北京农业科技进步效率水平进行测算。【结果】结果表明:北京农业科技创新效率整体较高,农业科技创新产出较为稳定,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呈下降趋势,在近10年中有两年处于技术效率非有效状态。【结论】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效率 DEA模型 投入产出指标 北京
下载PDF
喀斯特区乡村景观格局特征及优化思路研究
10
作者 文疆回 李瑞 高家勇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201,共10页
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各方面协同推进为总要求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生态环境脆弱且发展落后问题突出的西南喀斯特广大乡村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景观格局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以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乡村为研究区,从类型和景观... 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各方面协同推进为总要求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生态环境脆弱且发展落后问题突出的西南喀斯特广大乡村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景观格局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以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乡村为研究区,从类型和景观两个尺度选取11个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的景观类型分布、景观破碎度空间分布、景观多样性空间分布等展开研究,探明了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理论和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提出研究区乡村景观优化思路。结果表明:(1)研究区景观类型可分为水田、坡耕地、有林地、疏林地、经果林、石漠化灌丛等10类,其中坡耕地和石漠化灌丛是主要景观类型,石漠化灌丛是优势景观类型,道路、水系和居民点景观面积占比较小。(2)研究区西北部和西南部以人工景观的分布为主,景观破碎化程度高;北部石漠化景观集中连片分布,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指数较低。(3)从景观格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两个角度对研究区乡村景观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网络格局,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种植结构的调整提升了景观结构复杂程度和土地利用价值,也优化了研究区的生态环境,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结果可为喀斯特地区乡村振兴规划及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喀斯特 景观格局 乡村景观优化 移动窗口法
下载PDF
河北省耕地生态安全及空间聚集格局 被引量:79
11
作者 王千 金晓斌 周寅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38-344,共7页
为了科学评判耕地生态安全态势与空间聚集格局。基于地理学研究中的空间格局分析技术,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下,结合生态学中的能值理论,构建县级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估算河北省138个县耕地生态安全状况,重点探讨其空间聚集格局差... 为了科学评判耕地生态安全态势与空间聚集格局。基于地理学研究中的空间格局分析技术,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下,结合生态学中的能值理论,构建县级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估算河北省138个县耕地生态安全状况,重点探讨其空间聚集格局差异特征,分析聚集格局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138个县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呈空间聚集分布格局,空间聚集度Moran'sI值为0.630;省域范围内存在2个聚集区,高值聚集区由石家庄、邢台以及邯郸组成,共23个县,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377,低值聚集区由张家口和承德大部组成,共22个县,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169,其他县市呈零散分布;高值聚集区内各县Theil指数大于低值聚集区;宏观角度上的地形地貌、降雨、土壤、耕地质量等因素是空间聚集格局分布与差异的主要动因。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与空间聚集格局特征分析为科学划定区域生态安全功能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模型 降雨 耕地生态安全 能值理论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空间聚集格局 河北省
下载PDF
我国蔬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被引量:34
12
作者 刘雪 傅泽田 常虹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共6页
对全国不同省份蔬菜生产的对称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对称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以及对称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认为我国蔬菜生产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蔬菜生产的区域优势地区大多具备良好的市场区位条件 ,而且蔬菜生产的格... 对全国不同省份蔬菜生产的对称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对称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以及对称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认为我国蔬菜生产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蔬菜生产的区域优势地区大多具备良好的市场区位条件 ,而且蔬菜生产的格局已经开始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为了进一步发挥我国蔬菜生产的区域优势 ,提出以下建议 :1)蔬菜生产应该走规模化的道路 ;2 )要建立国内统一的蔬菜流通体系 ,确保蔬菜区际贸易的高效畅通 ;3)政府应制定区域优势互补的蔬菜产业政策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对称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 对称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中国 蔬菜 生产区域
下载PDF
山西寿阳县旱作农业土地生产潜力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勤 严昌荣 +1 位作者 何文清 刘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9,F0004,共6页
北方旱区是中国最具开发潜力的农业生产基地,土地生产潜力作为土地最本质的属性,它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文以山西寿阳县33a气候数据、土壤理化数据和图件资料为基础,采用"机制法"对土地生产潜力分别进行了光合、温... 北方旱区是中国最具开发潜力的农业生产基地,土地生产潜力作为土地最本质的属性,它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文以山西寿阳县33a气候数据、土壤理化数据和图件资料为基础,采用"机制法"对土地生产潜力分别进行了光合、温度、水分和土壤的逐级订正,估算土地生产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水分不足是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限制因子,经水分订正后,多年平均气候生产潜力相对光温生产潜力减少了三分之二;土地生产潜力分布特点基本满足地形地貌类型的分布特点,河谷盆地生产潜力较高,山地部位生产潜力较低,而土壤养分总体含量较低,存在重用轻养现象,肥力补偿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产潜力 机制法 GIS 寿阳县 北方旱区
下载PDF
湖北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对策 被引量:26
14
作者 孙志国 韩冰华 +2 位作者 钟儒刚 刘成武 陈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79-183,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地理标志保护概况与湖北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分析了湖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并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发展对策 湖北省
下载PDF
区域农业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周灿芳 曹阳 +4 位作者 余华荣 张禄祥 柯清标 段洪洋 黄红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36-139,共4页
以项目组多年来承担的各种区域范围、资源类型等区域农业规划为实践蓝本,综合考虑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农业特色、资源禀赋等情况,集成、创新了区域农业发展规划的理论方法体系;建设性地提出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4种模式——多功能型、精... 以项目组多年来承担的各种区域范围、资源类型等区域农业规划为实践蓝本,综合考虑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农业特色、资源禀赋等情况,集成、创新了区域农业发展规划的理论方法体系;建设性地提出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4种模式——多功能型、精细节约型、资源特色型和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农业 农业规划 规划方法 模式
下载PDF
1949—2009年中国粮食生产发展与空间分布演变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军 覃志豪 +4 位作者 李文娟 尤飞 张文博 张伟 程敏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3-20,共8页
为了揭示1949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在不同时段的发展变化特点和和总体演变趋势,本研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在省域层面对中国粮食生产发展和空间分布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49年以来(1949—2009年),中国... 为了揭示1949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在不同时段的发展变化特点和和总体演变趋势,本研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在省域层面对中国粮食生产发展和空间分布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49年以来(1949—2009年),中国粮食总产、单产以及人均产量循着"增长—波动—增长"的轨迹向前发展,而粮食播种面积却表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就生产比重而言,稻谷是波动中下降的,但它在粮食作物中的比例仍然是最高的;玉米和小麦生产比重是波动上升的;粮食生产重心向东北偏移了148km;各年代粮食产量不仅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而且相近省域的空间集聚程度增加,集聚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对于未来粮食区域发展格局将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空间分布 GIS 空间分析
下载PDF
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分类研究 被引量:39
17
作者 李金才 张士功 +1 位作者 邱建军 任天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275-1278,共4页
我国的生态农业是传统农业的精华与现代农业结合的产物,我国的生态农业依托模式的发展而发展。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多、杂、乱,分类标准不一,不利于各地区对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和采用。本研究依据我国农业发展特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的生态农业是传统农业的精华与现代农业结合的产物,我国的生态农业依托模式的发展而发展。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多、杂、乱,分类标准不一,不利于各地区对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和采用。本研究依据我国农业发展特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资源状况,将我国的生态农业模式分成物质多层利用型、生物互利共生型、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型、观光旅游型4类,该分类对于我国生态农业的推广及生态农业模式的采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分类 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布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立军 褚庆全 +1 位作者 胡志全 吴永常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4-339,共6页
本文结合农业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形势,以基于GIS的中国耕作制度分区为基础,系统分析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作物生产的区域变化,为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农业区域布局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研究结果即各主要粮食作物的区域变化趋势为:水稻主... 本文结合农业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形势,以基于GIS的中国耕作制度分区为基础,系统分析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作物生产的区域变化,为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农业区域布局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研究结果即各主要粮食作物的区域变化趋势为:水稻主要产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和华南区,虽然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而且在作物总播种面积中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分别占各区总播种面积的60%—70%,作为首要产区的长江中下游区的区位生产系数有所下降,东南区和华南区的区位系数呈上升趋势;小麦主产区黄淮海区和西北区在作物总播种面积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50%左右,尤其黄淮海区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区位系数2000年上升为1.0616;玉米的主要产区为东北区和黄淮海区,东北区的玉米播种面积略有下降,但在该区播种面积比例仍然最大,占总播种面积的40%左右,东北区和黄淮海区的玉米产量在全国占绝对的优势地位,但两区的玉米生产区位系数有下降的趋势;大豆也以东北区为主要产区,播种面积比例最大,2000年占总播种面积30%,该区大豆总产量也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区位生产系数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作物 区域布局 区位生产系数
下载PDF
河南省粮食生产态势及其能力提升对策 被引量:18
19
作者 郭丽英 王道龙 邱建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3-156,共4页
河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96-2007年河南省相关统计数据,在阐述河南省在全国粮食生产战略地位的基础上,分... 河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96-2007年河南省相关统计数据,在阐述河南省在全国粮食生产战略地位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粮食生产态势,揭示了影响粮食生产潜力开发的主导因素;按照新时期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导向,着眼河南省耕地变化趋势、农业生产管理和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等关键环节,提出突破粮食生产中的障碍因素,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耕地变化 粮食增产能力 优化对策 河南省
下载PDF
两岸农业合作模式:资源流动与整合——以闽台农业合作为例 被引量:21
20
作者 林卿 李建平 +1 位作者 林翊 黄茂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41,共5页
台湾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只能是权宜之计。从长计议,两岸农业合作的根本途径是将具有显著比较优势差异的资源要素进行整合,以提高配置效率,取得双赢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践表明:资源要素直接流动与整合是两岸农业合作... 台湾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只能是权宜之计。从长计议,两岸农业合作的根本途径是将具有显著比较优势差异的资源要素进行整合,以提高配置效率,取得双赢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践表明:资源要素直接流动与整合是两岸农业合作的理性选择与有效模式;政府的政策与服务创新,是促进两岸农业进一步合作,创新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农业合作 资源整合 政策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