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0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保险、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绿色生产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军 武翠萍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2-29,共8页
为探讨农业保险、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绿色生产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构建一个包含农业保险、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绿色生产的C-D生产函数与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农业保险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从而实现农业绿色生产的作用机制;其次基于200... 为探讨农业保险、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绿色生产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构建一个包含农业保险、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绿色生产的C-D生产函数与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农业保险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从而实现农业绿色生产的作用机制;其次基于200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取混合回归与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效应与农业规模化经营、技术效应与农业绿色生产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刺激农户参保,通过其保障性强化风险分散效应,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并通过技术效应助推农业绿色生产。农业保险可以通过农业规模化经营助推农业绿色生产,因农业规模化经营中机械化水平不同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生产的效果存在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农作物种植面积多的地区,农业保险助推农业绿色生产的效果在农作物种植面积少的地区更好;在机械化水平高的地区,农业保险助推农业绿色生产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业规模化经营 农业绿色生产
下载PDF
新时代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阶段特征、现实进展与政策建议
2
作者 孔祥智 李愿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93-108,110,共17页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2014年以来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经历了试点改革期、修法适应期与深化改革期3个阶段,已在全国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明晰产权、盘活要素、农民增收等方面获得明显成效。总体而言,集体...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2014年以来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经历了试点改革期、修法适应期与深化改革期3个阶段,已在全国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明晰产权、盘活要素、农民增收等方面获得明显成效。总体而言,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还存在着入市门槛较高、风险防范不够、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入市动力不足等问题。后续应从提高农村改革协同性、优化整体分配机制、探索入市激励机制等角度出发,积极稳妥地进一步深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 土地制度改革
下载PDF
基于“资产为本”理论的脱贫乡村振兴规划研究——以四川省L村为例
3
作者 王立 邬铃莉 李平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3期20-27,35,共9页
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引导众多资源禀赋普通的乡村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振兴发展,本文基于“资产为本”理论,以乡村内生资产为研究对象,将人力、物质、文化、组织四大类资产作为乡村发展的表征。针对资产发展,提出... 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引导众多资源禀赋普通的乡村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振兴发展,本文基于“资产为本”理论,以乡村内生资产为研究对象,将人力、物质、文化、组织四大类资产作为乡村发展的表征。针对资产发展,提出了内驱外联、关系驱动、组织引领、共建共享的资产利用策略,以及增知人力、赋能组织、提质空间、凝聚文化的作用路径。结合四川省L村振兴规划实践,以上述方法为指导,通过资产利用推动L村实现五个“振兴”。研究结果对于大量同类型践行内生发展理念的脱贫乡村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乡村 乡村资产 资产为本 振兴规划 四川
下载PDF
从“三产融合”到“三链融合”: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国家农业公园融合创新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宜都市土老憨国家柑橘农业公园的案例研究
4
作者 张晓燕 付景龙 都春屏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49-56,66,共9页
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背景下,农业新质生产力和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成为亟须关注的问题。国家农业公园在不改变传统农业生产供给功能、稳定原有农作物生产的前提下,通过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和... 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背景下,农业新质生产力和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成为亟须关注的问题。国家农业公园在不改变传统农业生产供给功能、稳定原有农作物生产的前提下,通过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和实践指导,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创新载体。本文以宜都市土老憨国家柑橘农业公园为例,通过案例研究和深度访谈,探究国家农业公园从“三产融合”到“三链融合”的农业融合创新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农业公园通过优质柑橘种植精细化发展、龙头企业加工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农工旅融合结构转型发展,率先推动农业新型劳动力、新型劳动资料、新型劳动对象的实践创新,同时实现价值链、创新链、服务链的“三链融合”,发挥农业调结构、增效率、提质量的作用;研究提出推动国家农业公园全产业链链式融合发展、形成“园村企农”利益融合共同体、推动园区数农融合建设、提升园区要素集融合聚、打造农业公共区域品牌文化融合、加大园区周边农户生计融合力度,共享国家农业公园红利等建议。本研究旨在探索通过国家农业公园试点建设,提出推进农业融合创新发展、催生新质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实践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农业公园 三产融合 三链融合 融合创新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链协同与强化的路径研究
5
作者 张玉缺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4,21,共5页
乡村振兴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长期战略规划,而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基于产业链协同相关理论,认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连接纽带就是基于产业链协同发展理论来布局和... 乡村振兴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长期战略规划,而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基于产业链协同相关理论,认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连接纽带就是基于产业链协同发展理论来布局和整合乡村产业和乡村开发项目,尤其是基于产业链的供应链、企业链(主体链)、空间链和价值链的四个子链条协同调整和动态对接的关键点,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发达的路径和方法,也是实现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链 产业集群
下载PDF
陕西文化“走出去”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构建策略研究
6
作者 胡仁青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92-95,共4页
21世纪以来,随着“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伟大倡议的提出,文化“走出去”战略成为近几年来中国文化发展最为突出的主题之一,翻译和语言服务领域发展势头非常迅猛。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陕... 21世纪以来,随着“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伟大倡议的提出,文化“走出去”战略成为近几年来中国文化发展最为突出的主题之一,翻译和语言服务领域发展势头非常迅猛。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陕西文化“走出去”英译研究在语言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其翻译研究也越来越受到译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认知语用视角探究中国文化输出语言翻译的本质,提出陕西文化外宣翻译具体策略:语言翻译策略、媒介选择策略、内容创作策略、外宣翻译团队策略、力求在探索文化输出语言翻译策略同时,将陕西旅游文化推向国际大舞台。同时,本文创造性地提出陕西“丝路文化”国际形象构建策略:旅游形象构建策略、文化品牌构建策略、品牌推广策略、陕西文化传播和翻译策略,以塑造“文化陕西”国际新形象,推动陕西旅游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文化 “走出去” 外宣翻译 国家形象
下载PDF
湖南省“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7
作者 胡盈盈 李玉萍 +4 位作者 李海亮 罗红霞 杨歆歆 禹萱 郑倩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898,共10页
【目的】探究湖南省“一村一品”发展情况及空间分布格局,为农业特色产业优化布局和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11—2022年湖南省获得农业农村部认定的135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 【目的】探究湖南省“一村一品”发展情况及空间分布格局,为农业特色产业优化布局和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11—2022年湖南省获得农业农村部认定的135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综合利用平均最近邻域分析、核密度分析、地理重心迁移等空间分析方法,对湖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湖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西北部、东北部和南部示范村镇分布多,中部和中西部分布较少;2011—2022年“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呈极显著聚集分布(P<0.01),主要聚集在区位特色资源明显的湘西,以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长沙和湘潭。湖南省不同地区“一村一品”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种植业是最具优势产业,其产业聚集度在全省呈遍地分布的特点,高值区聚集在长株潭都市农业区。“一村一品”产品类别多样化且有明显分布特点,其中果品、蔬菜和茶叶三大类最为突出及具有竞争力。果品类主要聚集在东南西三面环山的主产区,其分布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96,R^(2)=0.93,P<0.05);蔬菜类主要聚集在长株潭都市农业区,茶叶类主要集中在茶叶主产区湘西。“一村一品”获批数量呈波动增长趋势,示范村镇的地理重心整体上分布在中部。【建议】加大特色资源挖掘,提升示范村镇数量和质量;深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涉农服务业、电商和信息化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依据现有特色产品的区位优势,优化乡村产业布局;重视品牌的差异化定位,多途径培育品牌,多样化推广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村一品 空间分布 核密度分析 主导产业 GIS 湖南省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环海湾民宿集聚的公共设施匹配研究——浙江象山县蟹钳港案例
8
作者 黄颖颖 周浩 +2 位作者 马静武 马仁锋 李加林 《上海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118-123,共6页
民宿作为乡村振兴的新业态,围绕海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乡村民宿与公共设施的协调,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浙江宁波市象山县环蟹钳港乡村民宿、公共设施等POI数据,采用空间统计方法刻画环蟹钳港乡镇民宿及其与文化、生活、... 民宿作为乡村振兴的新业态,围绕海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乡村民宿与公共设施的协调,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浙江宁波市象山县环蟹钳港乡村民宿、公共设施等POI数据,采用空间统计方法刻画环蟹钳港乡镇民宿及其与文化、生活、交通、医疗四类公共设施的空间匹配特征。研究发现:(1)民宿与文化设施的镇域分布最不平均,均聚集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好的新桥镇,交通、医疗设施的镇域分布相对平均。(2)环蟹钳港民宿及四类公共设施都涌现较为明显的聚集高地,且交通、医疗、生活、文化、民宿的聚集度自高至低排列:集聚高地和高速出入口、热门景点高度重合,成为乡村振兴核心区域。(3)民宿的分布与环蟹钳港道路、四类公共设施的空间匹配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地理特征,民宿与四类公共设施匹配特征的亲水性不足,指向文化设施相对显著。未来环蟹钳港民宿业态培育和公共设施布局应向外扩散,充分挖掘海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能更充分振兴乡村经济。研究结论可为完善环海湾村域振兴的公共设施布局及其与亲水性生态产品价值协同提供新案例,并可为民宿生活圈空间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海湾民宿 公共设施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下载PDF
耕地非农转换空间非均衡测度及空间扩散路径分析——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9
作者 李江涛 文兰娇 张安录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19,共10页
基于武汉城市圈48个区(县)2000—2020年5期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测算武汉城市圈耕地非农转换空间非均衡程度,并利用重心模型绘制基于耕地非农转换速度的分级重心曲线,分析耕地非农转换空间分布特征及时空扩散路径... 基于武汉城市圈48个区(县)2000—2020年5期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测算武汉城市圈耕地非农转换空间非均衡程度,并利用重心模型绘制基于耕地非农转换速度的分级重心曲线,分析耕地非农转换空间分布特征及时空扩散路径。结果表明:(1)武汉城市圈耕地非农转换速度呈现中部高,四周低的总体特征。(2)耕地非农转换速度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不同时期耕地非农转换最快的区域均集中于武汉市及黄石市下辖区县。(3)武汉城市圈耕地非农化在县域尺度上空间分布极不均衡,且非均衡程度有先下降后逐步上升的趋势,其中2005—2010年非均衡程度最低。(4)2000—2020年不同时期耕地非农转换速度分级的重心集中分布于武汉市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江岸区以及鄂州市的鄂城区。(5)武汉城市圈耕地非农化重心空间迁移方向为西北—东南—西北,其空间扩散路径整体呈现回旋状。该研究实现了武汉城市圈在县域尺度耕地非农转换方向和均衡性的动态可视化,为协调土地非均衡发展和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农转换 空间非均衡 重心曲线 扩散路径 武汉城市圈
下载PDF
基于亏缺灌溉的利津县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研究
10
作者 毕春宁 孙斌 +1 位作者 薛建春 杨萌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28,40,共8页
针对利津县当地灌溉水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农田灌溉用水的难题,采用亏缺灌溉的调控方式控制作物生育期灌溉用水量,选取作物经济效益、综合水分生产力、生态效益最大为目标,运用多目标优化模型(AE-FOS-MOP)进一步对利津县不同水平年下的农... 针对利津县当地灌溉水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农田灌溉用水的难题,采用亏缺灌溉的调控方式控制作物生育期灌溉用水量,选取作物经济效益、综合水分生产力、生态效益最大为目标,运用多目标优化模型(AE-FOS-MOP)进一步对利津县不同水平年下的农作物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研究表明:①亏缺灌溉方式下,灌溉水量仍不能满足农田灌溉用水需求,但显著缓解了灌溉水供需矛盾。②在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不同水平年下模型优化的结果有效地调整了粮经作物的比例并实现了节约耕地。③现状年(2022年)通过调减冬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的播种面积,增加花生的播种面积,可实现经济效益提升1.9%,综合水分生产力提升4.5%,生态效益提升3.1%。④规划年(2025、2035年)进一步增加蔬菜、花生的种植规模,经济效益分别提升9.5%、14.3%,生态效益分别提升16.9%、14.1%,综合水分生产力分别提升2.1%、5.0%,节水率分别为8.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津县 亏缺灌溉 AE-FOS-MOP 不同水平年 种植结构调整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茶企营销创新对消费意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恒斌 赵霏 +1 位作者 徐淑媚 郑琼娥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16-124,共9页
伴随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也成为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新经济发展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该研究通过174份调查问卷,设计了5个维度,29个重点问题,进行线上线下结合发放问卷,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信效... 伴随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也成为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新经济发展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该研究通过174份调查问卷,设计了5个维度,29个重点问题,进行线上线下结合发放问卷,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信效度检验,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对数字经济背景下茶企营销创新对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渠道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营销创新对消费意愿均存在正向影响作用;引进型管理创新在营销创新与消费意愿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该研究依据实证结果提出在品牌茶企营销过程中,加大渠道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营销创新以提高顾客的消费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营销创新 消费意愿 引进型管理创新 茶叶企业
下载PDF
农户数字信息选择对绿色生产风险影响及机制研究——基于小麦种植户调研数据分析
12
作者 李嫣资 熊晓轶 +3 位作者 胥佳慧 刘富强 张新仕 陶佩君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5-283,310,共10页
农户绿色生产风险的规避与防范是粮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河北与河南省912份小麦种植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和反事实分析法,探讨农户数字信息选择对绿色生产风险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43.42%... 农户绿色生产风险的规避与防范是粮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河北与河南省912份小麦种植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和反事实分析法,探讨农户数字信息选择对绿色生产风险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43.42%的小麦种植户面临较高的绿色生产风险;数字信息选择能显著降低小麦种植户绿色生产风险,选择数字信息的农户若未选择数字信息,其高绿色生产风险的概率会增加22.48%;数字信息的选择通过信息获取、生产监测、市场分析三个中介路径显著降低农户绿色生产风险。因此,政府应夯实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信息供给的精准性;提高种粮大户的政策性补贴力度,促进小麦种植户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息 绿色生产风险 小麦种植户 内生转换Probit模型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体系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与赋能路径
13
作者 田莉 郭炎 《城市学报》 2024年第2期10-15,共6页
乡村产业振兴是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但长期面临产业用地供需失配、土地发展权配置失衡、土地用途管控刚弹失调等问题,有待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体系的优化。文章围绕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督三个方面,解析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体系对... 乡村产业振兴是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但长期面临产业用地供需失配、土地发展权配置失衡、土地用途管控刚弹失调等问题,有待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体系的优化。文章围绕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督三个方面,解析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体系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制约,进而提出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体系优化的措施和路径,包括着眼于土地发展权均衡配置构建实施导向的县镇村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建立土地权益调节与土地综合整治的互促机制,建立多方参与协商的乡村规划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治理 乡村振兴 土地发展权 乡村产业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县域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若邻 郭丹 《科学决策》 CSSCI 2024年第5期17-28,共12页
数字经济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乡村产业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根据数字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采用2000-2022年县域经济面板数据,实证探讨数字经济与农村产业结构之间的作用机制,从县域层... 数字经济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乡村产业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根据数字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采用2000-2022年县域经济面板数据,实证探讨数字经济与农村产业结构之间的作用机制,从县域层面分析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数字化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因此,要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数字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农村产业数字化措施,同时重视区域非均衡特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结构 数字经济 县域经济 区域异质性
下载PDF
乡村数字化何以赋能农业经济韧性?——以民族八省区为例
15
作者 潘海岚 黄秋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72-83,F0003,共13页
为深入探究民族地区乡村数字化发展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在系统梳理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2010—2021年中国民族八省(自治区)数字乡村与农业经济韧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双固定效应、中介效应等模型实证分析了民族地区乡村数... 为深入探究民族地区乡村数字化发展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在系统梳理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2010—2021年中国民族八省(自治区)数字乡村与农业经济韧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双固定效应、中介效应等模型实证分析了民族地区乡村数字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和差异表征。结果表明,各民族地区二者综合发展水平均呈逐年上升态势,内蒙古、广西、云南等地发展水平较高;乡村数字化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提升信贷支农力度和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经济韧性;乡村数字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各维度影响程度不同,且该影响存在城镇化水平、地形地貌特征和传统基建水平的异质性。据此,建议强化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推广农业保险普适性;深度整合“互联网+”与特色农业资源,积极创建农户专业合作社;全面培育乡村发展人才队伍,大力支持农业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数字乡村 农业经济韧性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及地区异质性分析
16
作者 高雪 吴丽丽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311,共9页
减少农业碳排放对于加快促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采用2000—2022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并进行地区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农地经营规... 减少农业碳排放对于加快促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采用2000—2022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并进行地区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农地经营规模每扩大1%,农业的碳排放量将减少0.01%。其机制在于,农地经营规模通过农用化学品投入强度、农业技术进步、种植结构这三个中介变量来发挥作用。具体而言,农地经营规模每扩大1%,农用化学品投入强度将降低0.06%、农业技术进步增加0.69%、种植结构则呈“趋粮化”,而且这些变化有利于农业碳减排。分地区来看,农地经营规模扩大会显著降低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农业碳排放,但会提升西部地区的农业碳排放。由此,促进我国农业低碳发展,要引导农业生产者适当扩大农地经营规模,降低化肥用量和采纳低碳生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经营规模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碳排放 地区异质性
下载PDF
生态农业超级IP打造策略研究——以五常大米为例
17
作者 张艺 张玥 《经济师》 2024年第1期142-144,共3页
生态农业是我国“三农”综合发展的重要一环,五常大米以黑龙江的优质生态农产品闻名世界,但其真假掺半的市场乱象并没有随着品牌的建设而得到根本改善,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实现生态的合作监管。因此,从超级IP的视角来谋划五常大米品牌发... 生态农业是我国“三农”综合发展的重要一环,五常大米以黑龙江的优质生态农产品闻名世界,但其真假掺半的市场乱象并没有随着品牌的建设而得到根本改善,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实现生态的合作监管。因此,从超级IP的视角来谋划五常大米品牌发展的新出路,发挥用户的积极能动性,建立一个以五常大米为中心的生态乐园,实现跨界赋能,并反哺农业发展,为其代表的生态农业品牌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常大米 超级IP 生态农业
下载PDF
人地关系视角下传统村落景观特征识别和保护——以鄂西南为例
18
作者 李子健 赵骏 吴雪飞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2期52-58,共7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地矛盾已然成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的中心问题。基于此,以鄂西南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借鉴地理学人地关系和景观特征评估等相关理论,在区域尺度筛选传统村落景观特征因子,并构建传统村落景观分类、分区、分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地矛盾已然成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的中心问题。基于此,以鄂西南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借鉴地理学人地关系和景观特征评估等相关理论,在区域尺度筛选传统村落景观特征因子,并构建传统村落景观分类、分区、分级的系统性保护框架;通过二阶聚类分析方法完成景观特征类型识别与分类,运用景观群系划分、核密度工具以及景观脆弱性分析等方法,得到相应的传统村落景观保护分类、分区、分级图,并结合传统村落景观特征类型识别结果,提出针对性的保护策略。研究结果能够为鄂西南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利用提供新思路,也可为其它地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传统村落 景观特征 景观保护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19
作者 姬加恩 翟士军 《乡村科技》 2024年第14期48-52,共5页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12—2021年黄河流域9个省(自治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012—2021年,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12—2021年黄河流域9个省(自治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012—2021年,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虽然波动频繁,但整体呈上升趋势;各省(自治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各省(自治区)都具有相对的优势和劣势;协调和开放维度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鉴于此,黄河流域各省(自治区)应强化政策扶持引导,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打好体制基础;强化短板领域和薄弱环节,促使各地区农业均衡全面发展;坚持绿色农业发展,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 黄河流域 因子分析
下载PDF
农旅融合何以促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基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评选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漪萍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1-51,共11页
基于2005—2020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及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农旅融合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示范县显著促进了小城镇高质量发展。(2)示范县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随区域经济环境、... 基于2005—2020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及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农旅融合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示范县显著促进了小城镇高质量发展。(2)示范县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随区域经济环境、县离地级市距离、现有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异质性。(3)劳动力转移与资本积累在示范县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文章从加大示范县的评选力度、各级政府差异化施策、疏通劳动力市场和资本积累的传导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旅融合 示范县 小城镇高质量发展 多期双重差分法 中介效应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