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丁金学 《中国发展观察》 2024年第4期46-52,共7页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引领作用。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已实现整体跃升,但其结构性、功能性、协同性、融合性、安全性等问题依然存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要以问题为导...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引领作用。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已实现整体跃升,但其结构性、功能性、协同性、融合性、安全性等问题依然存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要以问题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着力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结构,完善交通运输服务功能,大力培育发展交通运输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交通运输创新发展新动能,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扎实推进交通运输关键领域深化改革,更好发挥交通运输经济社会“先行官”和现代化“开路先锋”的作用,以新时代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全面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发展 交通运输经济 交通运输服务 新发展阶段 战略性产业 中国式现代化 以问题为导向 新业态
下载PDF
“流动性和可持续交通”专刊序言
2
作者 王姣娥 赵鹏军 +2 位作者 吴旗韬 郭建科 宗会明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1-I0002,共2页
为推动交通地理学学科发展,瞄准新时代学科前沿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进一步提升交通地理学理论创新水平和国家发展战略支撑能力,支持交通地理学科人才队伍建设,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和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计划于2024年5... 为推动交通地理学学科发展,瞄准新时代学科前沿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进一步提升交通地理学理论创新水平和国家发展战略支撑能力,支持交通地理学科人才队伍建设,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和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计划于2024年5月在广州联合举办“2024交通地理学学科发展与创新国际会议”,这是继2023年在大连举办“交通地理学学科发展与创新国际论坛”之后的第二届会议。受《热带地理》邀请,也作为本次会议的研讨成果,我们组织了以“流动性与可持续交通”为主题的专刊,以进一步推动交通地理学学科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理学会 可持续交通 地理学科 《热带地理》 学科前沿 支撑能力 国家发展战略 交通地理学
下载PDF
我国低空经济的技术经济范式分析与发展对策
3
作者 王宝义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6,共13页
低空经济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典型的新质生产力特征。从低空经济的发展看,其符合技术经济范式的一般特征。低空经济发展遵循包含驱动力、新结构与新形态、价值创造活动、价值创造结果四要素的范式。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总体... 低空经济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典型的新质生产力特征。从低空经济的发展看,其符合技术经济范式的一般特征。低空经济发展遵循包含驱动力、新结构与新形态、价值创造活动、价值创造结果四要素的范式。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总体处于起步阶段,政策风口效应明显,发展前景广阔。依照技术经济范式,从驱动力看,我国正在逐步构建低空技术牵引、低空基础设施保障、低空经济政策助推的驱动力体系;从新结构与新形态看,我国低空经济已经广泛融入农业生产、观光旅游、物流配送、环境监测、应急救援等领域,在信息维度、能量维度、情绪维度的价值不断显现,同时部分城市依托低空经济产业链走出低空经济特色发展之路;从价值创造活动看,我国在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服务、低空运营维保等领域涌现出一批代表性企业,低空经济的场景和规模不断扩充,价值创造活动前景广阔;从价值创造结果看,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在直接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展现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就业等社会效益。总体而言,发展低空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尽管我国通用航空发展为低空经济奠定了基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空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顶层设计亟待加强,体制机制有待理顺,技术创新有待加强,场景拓展有待加快,综合成本有待下降,行业保障有待提升。因此,应制定战略规划,统筹低空经济发展,优化低空空域管理,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快技术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和法规标准体系建设以及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新质生产力 技术经济范式 无人机 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
下载PDF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全面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美丽中国建设
4
作者 李小鹏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交通运输领域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永续发展 实践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 时代精神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形势与建议
5
作者 丁金学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5-62,112,共9页
交通运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支撑引领功能。立足我国交通运输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研判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形势和趋势演变,从绘“底图”、夯“底基”、强“底气”、筑“底蕴”... 交通运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支撑引领功能。立足我国交通运输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研判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形势和趋势演变,从绘“底图”、夯“底基”、强“底气”、筑“底蕴”、亮“底色”、描“底样”、塑“底魂”等七个方面提出新时代交通运输转型发展思路,系统梳理畅通道、织网络、强枢纽、优服务、提动能、增韧性等六大发展重点任务,提出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农村以及特殊类型地区等重点地区特定区域精准补短板、强弱项的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交通 运输
下载PDF
政府补贴对交通基础设施碳排放强度影响研究
6
作者 陈赟 孙欣妍 +1 位作者 陈先俊 石晓雅 《工程经济》 2024年第7期33-45,共13页
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交通领域的承载主体,是政府推动交通领域“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核心。本研究探索了中国2012-2021年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4家沪深A股交通基础设施上市企业的碳排放情况,利用双重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政府补贴对交通基础... 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交通领域的承载主体,是政府推动交通领域“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核心。本研究探索了中国2012-2021年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4家沪深A股交通基础设施上市企业的碳排放情况,利用双重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政府补贴对交通基础设施企业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政府补贴可以显著抑制交通基础设施企业的碳排放强度;第二,企业绿色转型和政府环境规制在政府补贴抑制交通基础设施企业碳排放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和补贴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推动交通基础设施行业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碳减排 碳排放强度 政府补贴
下载PDF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 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7
作者 李小鹏 《中国水运》 2024年第10期5-8,共4页
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多次对交通运输工作作出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的根本保证、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发展目的、发展方向、发展主题、发展底线、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视... 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多次对交通运输工作作出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的根本保证、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发展目的、发展方向、发展主题、发展底线、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视野、精神力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既讲是什么、怎么看,又讲怎么干、怎么办,其根本都是指向交通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事业 交通运输发展 交通强国 交通运输工作 精神力量 发展视野 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
下载PDF
向“新”而行 共绘交通运输行业新图景--新质生产力助力交通运输新业态蓬勃发展
8
作者 吴洪洋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2期28-35,共8页
交通运输新业态是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通过服务模式、技术、管理上的创新,整合供需信息,从事交通运输服务的经营活动。新质生产力对促进传统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通过提供运输服务新模式、新体验促进行业创新发展具... 交通运输新业态是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通过服务模式、技术、管理上的创新,整合供需信息,从事交通运输服务的经营活动。新质生产力对促进传统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通过提供运输服务新模式、新体验促进行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质生产力助力出租汽车行业转型升级新一轮科技革命以来,交通运输新业态进一步拓展了生产新边界,依托技术创新推动新老业态融合发展、推动更多人员共享科技成果、逐步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为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服务 供需信息 科技成果 行业创新 转型升级 交通运输行业 新业态 信息技术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9
作者 王飞 《中国储运》 2024年第6期192-193,共2页
交通运输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尽管我国在过去几十年内大力投资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交通需求快速增长,一些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仍然存在。[1]因此,本文对我国交通运... 交通运输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尽管我国在过去几十年内大力投资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交通需求快速增长,一些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仍然存在。[1]因此,本文对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问题的解决对策,使交通运输更好地引领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作用 交通需求 环境污染 发展对策研究 实现可持续发展 问题和挑战
下载PDF
新基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耦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佩 王姣娥 马丽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2-572,共11页
基于2013—2020年中国31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出各省级行政单元新基建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中国新基建发展水平、区... 基于2013—2020年中国31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出各省级行政单元新基建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中国新基建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均逐年升高,其增长幅度皆呈增加趋势;②新基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最低;③新基建发展水平在省域之间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在省域之间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④影响新基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空耦合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和城市化进程。本文对中国新基建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及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判,期望为中国新基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基础设施 跨区域 区域协调 经济发展
下载PDF
我国交通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现状与促进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涵晞 周宏春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4年第7期55-59,共5页
我国初步建成安全、清洁、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运输结构逐步优化,多式联运加速发展,节能低碳运输工具运用广泛,呈现客运更绿色、货运更清洁、综合运输更低碳的特点;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碳减排压力大,标准... 我国初步建成安全、清洁、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运输结构逐步优化,多式联运加速发展,节能低碳运输工具运用广泛,呈现客运更绿色、货运更清洁、综合运输更低碳的特点;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碳减排压力大,标准体系建设滞后,电力清洁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因此,应以创新驱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人流物流目标任务;倡导绿色低碳出行,从需求侧减轻交通运输需求增长的压力,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智能化水平,实现交通运输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尽可能少的能耗物耗和碳排放提供尽可能好的交通运输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双碳” 绿色低碳 基础设施 运输结构
下载PDF
“交邮融合”何以成为国家行动?——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贵群 张旭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8,202,203,共10页
作为破解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创新模式,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融合(交邮融合)对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发现,交邮融合的政策演进是问题源流、政治源流、政策源流共同作用... 作为破解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创新模式,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融合(交邮融合)对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发现,交邮融合的政策演进是问题源流、政治源流、政策源流共同作用的结果,经历了理念形成到制度建设再到国家行动的过程。农村客运的低载客率、农村物流的滞后发展、原有对策的低效表现构成问题源流,党中央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国民情绪的变化构成政治源流,专家学者的建议方案、政府部门的积极探索构成政策源流。上述三大源流的汇聚,推动了交邮融合“政策之窗”的开启。交邮融合的政策调整与完善,应聚焦问题源流,运用政治源流,优化政策源流,把握“政策之窗”,进一步释放交邮融合对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邮融合 农村物流 多源流理论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一直在路上”:城市青年极端通勤的困局与破局之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克松 罗亮 李泓桥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单程超60分钟的极端通勤对青年群体成长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制约影响日益增大。本研究基于对30名城市青年的深度访谈,描摹了城市青年极端通勤的画像,揭示城市青年因极端通勤引发的时间恐慌与焦虑、身心俱疲的...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单程超60分钟的极端通勤对青年群体成长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制约影响日益增大。本研究基于对30名城市青年的深度访谈,描摹了城市青年极端通勤的画像,揭示城市青年因极端通勤引发的时间恐慌与焦虑、身心俱疲的亚健康状态、“生存即生活”的低品质生活状况、通勤交通风险增大及疲于应付的负面工作状态。本研究通过解析从业岗位跨区性流动、高消费与低收入矛盾、城市功能分区的失调、公共服务匹配性欠缺等通勤困局成因,提出更新城市建设理念共筑青年友好之城、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力促职住平衡、改善城市规划打造功能混合区、完善交通接驳体系提升公共交通运力、加大社会服务关注青年身心健康等破局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青年 极端通勤 青年发展型城市 青年友好型城市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推进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旭华 陈相圆 陈利萍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7-66,共10页
交通一体化能促进生产要素高效流动与整合,有力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一体化发展和经济内循环顺利实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交通一体化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不仅建立完备的由铁路、公路、地铁、航空、水运等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而... 交通一体化能促进生产要素高效流动与整合,有力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一体化发展和经济内循环顺利实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交通一体化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不仅建立完备的由铁路、公路、地铁、航空、水运等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而且在交通管理与服务方面实现一定程度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但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建设存在政府与市场配合度不高,缺乏统一的跨区域整体规划和协调机制,各种交通方式互联互通效率低下,智能交通建设落后等困难与问题。可以通过提高政府一体化建设积极性与市场参与度,破除行政壁垒,建立一体化管理协调机制,发展多式联运促进互联互通,增强交通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等,进一步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建设,以服务区域经济内循环和城市群的整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一体化 长江中游城市群 经济内循环 智慧交通
下载PDF
绿色交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政策效应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子成 王珏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0-53,共14页
以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法探究绿色交通政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绿色交通政策的实施能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并经过一系列... 以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法探究绿色交通政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绿色交通政策的实施能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并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依旧显著,且在空间DID下,绿色交通政策具有显著正向的直接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绿色交通政策对超大城市的间接效应显著为正,对特大城市的间接效应表现为负向,而对大城市及以下城市可持续发展则无明显影响,对东部与东北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更为明显的促进作用;绿色交通政策可以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结论为绿色交通政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交通 可持续发展 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空间DID
下载PDF
考虑空间异质性的短距离上学方式选择机理
16
作者 刘阳 付庭友 +1 位作者 石庄彬 何明卫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12,共11页
短距离出行是学生日常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引导短距离上学群体交通方式选择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缓解高峰期间道路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中国南京市为例,利用贝叶斯分类法识别出南京市学生的短距离出行阈值为2.7 km,在此... 短距离出行是学生日常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引导短距离上学群体交通方式选择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缓解高峰期间道路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中国南京市为例,利用贝叶斯分类法识别出南京市学生的短距离出行阈值为2.7 km,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多项logit(multinomial logit,MNL)模型与地理加权多项logit(geographically weighted multinominal logit,GWMNL)模型,探讨个人属性、出行特征、家庭特征及建成环境对短距离学生群体上学方式选择的影响及其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相比MNL模型,GWMNL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度和解释能力,说明学生上学交通方式选择行为因居住位置不同存在明显差异.与居住在学校附近的低龄学生相比,核心区与近郊区较短出行距离的高龄学生更倾向于乘坐小汽车上学,而远郊区(六合区和江宁区)的高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积极出行(步行和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上学.小汽车数量对学生选择积极出行、电动自行车及公共交通上学均有消极影响,且这种消极影响从市中心向外围区域逐渐增强.最近公交站距离对居住在核心区与近郊区的学生选择公共交通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对部分远郊地区的学生选择公共交通具有抑制作用,且在南京市的北部和东部地区尤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区域学生群体短距离积极出行引导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上学方式选择 学生通学 地理加权多项logit模型 空间异质性 短距离出行
下载PDF
我国铁水联运标准化建设现状研究分析及对策建议
17
作者 姜景玲 汪健 田春林 《标准科学》 2024年第3期63-67,共5页
铁水联运标准化是助推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为明晰制约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化问题,准确把握铁水联运标准化工作任务,本文在文献调研、实地调研、专家座谈和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我国铁水联运标准化取得的成绩... 铁水联运标准化是助推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为明晰制约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化问题,准确把握铁水联运标准化工作任务,本文在文献调研、实地调研、专家座谈和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我国铁水联运标准化取得的成绩,深入研究了基础设施标准不健全、服务规则不统一、危险货物界定标准不一致、信息交换标准有待完善、标准实施效果不佳等制约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化问题,并从重点标准制修订、标准实施评估、标准宣贯和推广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加强铁水联运标准化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水联运 标准化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三个率先突破:“轨道上的京津冀”基本成形
18
作者 王先进 龚露阳 《前线》 2024年第2期28-31,共4页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全面深刻阐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全面深刻阐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和先行领域。十年来,京津冀三地奋力推进交通一体化,取得了辉煌成就。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保障条件。在新征程上,要持续推动三地交通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奋力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开路先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交通一体化 骨骼系统 推进思路 互联互通 综合交通网络 更高质量 率先突破
下载PDF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及其形成机制
19
作者 边伟军 付雯雯 解文文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7期160-167,共8页
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价值链视角解析产业链韧性内涵、维度,并进一步探究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产业链韧性是一个产业长期积累形成的,在技术、生产和市场等方面具备的抵抗冲击并及时恢复和更新的能力;解构产业链韧性,提... 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价值链视角解析产业链韧性内涵、维度,并进一步探究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产业链韧性是一个产业长期积累形成的,在技术、生产和市场等方面具备的抵抗冲击并及时恢复和更新的能力;解构产业链韧性,提炼出技术韧性、生产韧性、市场韧性3个维度;阐释产业链韧性形成机制,即政策、人才、资金、数字四要素独立赋能或者在平台机制下协同赋能产业基础能力,进而促进产业链韧性形成。最后,基于向内溯源的思路揭示产业链韧性形成的根本底层逻辑,为深化基于中国产业情境的相关理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韧性 产业基础能力 要素赋能 平台赋能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产业发展——基于再中心化工具变量的识别策略
20
作者 周亚虹 谭黎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5-206,共12页
数字产业发展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数字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信息基础建设的支撑,也需要便捷的交通为高技术人力资本流动提供通道,为产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实证上,以高铁... 数字产业发展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数字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信息基础建设的支撑,也需要便捷的交通为高技术人力资本流动提供通道,为产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实证上,以高铁开通的时间作为外生冲击,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产业的发展作用,并通过反事实模拟方法构建再中心化工具变量并以此处理内生变量问题,消除遗漏变量带来的估计偏差。具体而言,以2008—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市场可达性作为地方交通便利程度的关键代理变量,探讨城市新增数字产业相关企业数量与市场可达性的关系。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以客运为主的高铁开通促进了人力资本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流动,是促进数字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文中模型参数识别机制为相似问题处理内生性提供了参考,实证结果也为发展数字产业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建设 数字产业发展 再中心化工具变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