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格布(Ogbu)对教育人类学的贡献及影响--教育人类学学者访谈录 被引量:6
1
作者 滕星 王婧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5-9,共5页
在此次访谈中,中央民族大学著名教育人类学学者滕星教授阐述了美国教育人类学家奥格布(Ogbu)对教育人类学的贡献及影响,并对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奥格布(0gbu) 教育人类学 贡献 影响
下载PDF
日本国立、公立大学社会服务的路径选择--东京大学、首都大学东京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胡国勇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2-88,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逐渐从理念成为政策,以产业界舆论压力为背景,政府开始积极推进以促进大学研究成果向民间转移为核心的产学合作政策,要求大学通过产学合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获得社会资源、减轻政府财政负...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逐渐从理念成为政策,以产业界舆论压力为背景,政府开始积极推进以促进大学研究成果向民间转移为核心的产学合作政策,要求大学通过产学合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获得社会资源、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但东京大学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将社会服务的重心放在了通过产学合作,实现知识体系化、知识创新以及人才培养;而公立大学首都大学东京则将社会服务的重心放在了服务东京都发展战略方面,与政府政策期待并不完全一致,显示出政府新自由主义教育政策与国立、公立大学的传统及公共属性之间很难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国立、公立大学 社会服务 路径选择
下载PDF
农民工子女低学业成绩的人类学阐释--对A市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的现状调查与归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红婷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23-26,40,共5页
来自A市农民工子女学业状况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的学业成绩普遍低于城市其他社会阶层子女。缺失精英文化所需要的家庭土壤,语言文化差异引起的师生交流及家校沟通困难,社会地位的差异与现行学校教育的科层制分化是农民工子女低学业成... 来自A市农民工子女学业状况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的学业成绩普遍低于城市其他社会阶层子女。缺失精英文化所需要的家庭土壤,语言文化差异引起的师生交流及家校沟通困难,社会地位的差异与现行学校教育的科层制分化是农民工子女低学业成绩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应从政策保障、社会环境、家庭和学校教育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成绩 农民工子女 教育人类学
下载PDF
教育星空下的艰难探索——我从事教育史研究40年的回顾和感悟
4
作者 宋恩荣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0年第2期114-125,40,共13页
1980年我调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从事教育史研究,至今已经整整40年。回顾我的求学与治学之路,有很多东西值得咀嚼。在克服困难、推进学术上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教育史研究者要打好基础,重视资料建设;二是教育史研究者要虚怀若谷,... 1980年我调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从事教育史研究,至今已经整整40年。回顾我的求学与治学之路,有很多东西值得咀嚼。在克服困难、推进学术上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教育史研究者要打好基础,重视资料建设;二是教育史研究者要虚怀若谷,崇尚独立思考;三是教育史研究者要反躬自省,坚守学术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教育家 地方教育史 日本侵华教育史 资料建设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视域中的智慧学习环境理论演进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运武 黄荣怀 焦艳丽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4-160,共7页
全球加快了数字化转型,呼唤智慧学习环境实现理论突破。从全球看,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来,学习环境逐渐受到人们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智慧校园、智慧教室为代表的智慧学习环境研究逐渐增多。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学习环境先后经历了五种... 全球加快了数字化转型,呼唤智慧学习环境实现理论突破。从全球看,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来,学习环境逐渐受到人们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智慧校园、智慧教室为代表的智慧学习环境研究逐渐增多。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学习环境先后经历了五种类型,即场景、学习环境、数字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和泛在智慧学习环境。人类历史上就非常重视学习环境和氛围,尤其是数字化转型拓展了智慧学习环境内涵,智慧学习环境的内涵需要被重新定义。智慧学习环境分析框架包含六部分,即政策与标准、理论分析框架、九大场域、三大类型、关键技术和元宇宙。智慧学习环境十大理论基础是设计思维、情感化设计、人机交互、活动、沉浸、具身认知、分布式认知、情境认知、认知负荷和建筑色彩视觉造型。智慧学习环境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正在从理论基础迈向理论创新。在数字转型背景下,面向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时代使命,迫切需要加快泛在智慧学习环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智慧教育 智慧社会 智慧学习环境 知识创造 泛在创新 理论演进
下载PDF
面向5G时代的通信类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6期355-356,共2页
通信类课程是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基础,在5G和物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了通信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以及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的改革方法,并结合长期的教学与科研实践,提出了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5G 通信类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美国联邦政府对处境不利家庭育儿支持的政策路径、有效举措与特征--来自孕产妇与婴幼儿家庭访问项目(MIECHV)的经验
7
作者 孙贺群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3-128,共16页
为促进处境不利儿童更好发展,增加他们获得学业成功的机会,美国联邦政府立法授权启动了孕产妇与婴幼儿家庭访问项目。该项目是联邦政府对各州原有家访项目的重大支持与扩展,实证研究显示其效果显著。而孕产妇与婴幼儿家庭访问项目之所... 为促进处境不利儿童更好发展,增加他们获得学业成功的机会,美国联邦政府立法授权启动了孕产妇与婴幼儿家庭访问项目。该项目是联邦政府对各州原有家访项目的重大支持与扩展,实证研究显示其效果显著。而孕产妇与婴幼儿家庭访问项目之所以成效显著,是因为其拥有合理的政策路径,并采取了如下有效举措:与处境不利家庭建立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关系;全面深入了解处境不利家庭的现状与需求;为处境不利家庭制定独特的动态支持计划。孕产妇与婴幼儿家庭访问项目作为支持处境不利家庭育儿的一项政策措施,具有综合性、针对性、专业性、持续性等特征。MIECHV项目对我国政府为处境不利家庭育儿提供社会支持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处境不利家庭 孕产妇与婴幼儿家庭访问项目
下载PDF
谁是班级教学的最佳施教者?——中学数学GT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浅探
8
作者 丁平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 2016年第2期70-71,共2页
一、中学数学GT教学法的提出(一)"GT"理论应运而生17世纪的夸美纽斯与19世纪的赫尔巴特分别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与《普通教育学》中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又称班级教学制),他们认为在班级学科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制度身份分别... 一、中学数学GT教学法的提出(一)"GT"理论应运而生17世纪的夸美纽斯与19世纪的赫尔巴特分别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与《普通教育学》中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又称班级教学制),他们认为在班级学科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制度身份分别是施教者和受教者,此身份属性数百年来没有多少人怀疑过。然而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也发生了剧变,该"身份说"正在遭到更多的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教者 中学数学 GT 班级教学制 赫尔巴特 受教者 吴康宁 普通教育学 理论与实践 《大教学论》
下载PDF
智能时代大学教育的“数字危机”:表征、缘由与破解路径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港 赵凯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8-153,共6页
在数字技术的多维影响下,大学教育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也面临多重的发展危机,其主要表现为大学教育中人的“不在场”,大学教育的人本性被遮蔽,大学教育价值深受技术“殖民”的威胁。究其原因,这些发展危机是主客观双重作用的结果。一... 在数字技术的多维影响下,大学教育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也面临多重的发展危机,其主要表现为大学教育中人的“不在场”,大学教育的人本性被遮蔽,大学教育价值深受技术“殖民”的威胁。究其原因,这些发展危机是主客观双重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数字要素化和数字生活化加速了大学教育的“数字危机”;另一方面,人淡忘了数字技术的本质,人成为一种被动适应技术的存在,教育的本有价值被遮蔽乃至被抛却。立足他者性视角,把数字技术看作一种他者性存在,把人看作一种技术性存在,是摆脱“技术垄断”和“技术唯我”的必要认识。面对“数字危机”,大学教育应跳跃技术垄断的藩篱,提升数字技术辅助教学的人本性,激发数字治理的向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育 数字危机 人技关系 他者向度
下载PDF
高职院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路径研究
10
作者 郭敏 李娜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4年第6期65-69,共5页
高职院校建设科普教育基地是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实施科普全领域协同行动,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有效途径。为建设好科普教育基地,高职院校应从深挖整合特色优势资源,科学规划科普核心功能区,打造系统化梯队化的科普队伍,“... 高职院校建设科普教育基地是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实施科普全领域协同行动,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有效途径。为建设好科普教育基地,高职院校应从深挖整合特色优势资源,科学规划科普核心功能区,打造系统化梯队化的科普队伍,“迎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开展多样科普活动、注重科普品牌效应等五个方面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普教育基地 全域科普 社会服务
下载PDF
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被引量:13
11
作者 哈艳 何莉辉 +1 位作者 薛澈 刘晓鹏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4-137,共4页
提高人才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高等学校要积极探索适合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实现其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在阐述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针对性措施的基础上,归纳梳理了提高... 提高人才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高等学校要积极探索适合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实现其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在阐述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针对性措施的基础上,归纳梳理了提高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科 创新能力 培养途径
下载PDF
教育装备学的发展与定位 被引量:9
12
作者 艾伦 许成果 +2 位作者 张霞 赵凤梅 李伟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6年第1期5-7,共3页
“教育装备学是什么”的问题是教育装备学学科建设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从教育装备学的发展与现状分析出发,对教育装备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学科定位等问题与教育技术学和教育传播学进行了对比,从而使人们基本了解教育装备学是什么。... “教育装备学是什么”的问题是教育装备学学科建设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从教育装备学的发展与现状分析出发,对教育装备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学科定位等问题与教育技术学和教育传播学进行了对比,从而使人们基本了解教育装备学是什么。并以期对教育装备学的发展起到一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装备学 交叉学科 学科定位
下载PDF
教师非语言符号运用的教育传播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武文颖 原茜 方明豪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文章以教师的非语言符号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传播学、教育学、教育传播学等学科知识,实证调查研究教师的非语言符号对教育传播效果的影响。通过设计4组相关量表,对大连地区53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除触觉和空间感觉非语言... 文章以教师的非语言符号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传播学、教育学、教育传播学等学科知识,实证调查研究教师的非语言符号对教育传播效果的影响。通过设计4组相关量表,对大连地区53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除触觉和空间感觉非语言符号外,当前我国教师非语言符号传播能力普遍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另外,除嗅觉和时间感觉渠道的教师非语言符号与认知性和行为性效果不相关之外,其他类型的教师非语言符号分别与各层面教育传播效果呈现出正向的、密切相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符号 认知性学习效果 情感性学习效果 行为性学习效果
下载PDF
从外部激励走向内部激励:高校教师科研创新的动力转型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刘宇文 张鑫鑫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16-20,共5页
高校教师作为高素质的人才,是国家的科研主体。每年我国高校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是很可观的,但与国外的高校相比,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却很有限。教师缺乏科研创新的激情,创新能力低,造成了"学术贬值"。影响高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作为高素质的人才,是国家的科研主体。每年我国高校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是很可观的,但与国外的高校相比,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却很有限。教师缺乏科研创新的激情,创新能力低,造成了"学术贬值"。影响高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因素很多,但目前科研创新中的外部激励机制的激励效能不高是一个主要的原因。根据高校教师及科研创新的特点,科研创新的动力需要转型,即从外部激励机制转向内部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激励 外部激励 高校教师 科研创新
下载PDF
美国高中与大学衔接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3
15
作者 龚雪 余秀兰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6,共7页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大学新生不适应、缺乏学习动力和积极性的问题,实则是高中与大学缺乏良好衔接和过渡直接相关,高中与大学对该问题的长期忽视已严重影响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质量。而美国在促进高中与大学衔接方面有丰富的措施:高中毕...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大学新生不适应、缺乏学习动力和积极性的问题,实则是高中与大学缺乏良好衔接和过渡直接相关,高中与大学对该问题的长期忽视已严重影响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质量。而美国在促进高中与大学衔接方面有丰富的措施:高中毕业前的课程衔接、高中毕业到大学入学前的衔接项目、大学入学后的指导项目,环环相扣,紧密贯穿高中至大学入学后。这些经验对我国加强衔接意识、提供多样化衔接内容和形式、扩大衔接对象和时间等,以促进高中与大学衔接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 大学 新生 衔接 适应
下载PDF
广西女大学生就业预期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雷湘竹 彭欣欣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106,共5页
对广西849名大学生(其中女大学生584人)进行问卷测验,着重研究广西高校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性别态度、就业归因对就业预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女大学生的就业预期比男大学生低。低年级的女大学生比高年级的更倾向于就业内部归因... 对广西849名大学生(其中女大学生584人)进行问卷测验,着重研究广西高校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性别态度、就业归因对就业预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女大学生的就业预期比男大学生低。低年级的女大学生比高年级的更倾向于就业内部归因,同时就业预期也要高。2.就业归因与就业预期存在正相关;性别态度与人际交往能力和就业预期均存在负相关;而人际交往能力与就业归因和就业预期均存在正相关。3.女大学生就业预期同时受就业归因、人际能力、性别态度(负向)3个因素的影响。就业归因越倾向于内部归因、人际能力越高,性别态度越倾向于中性化,女大学生的就业预期越高,反之女大学生的就业预期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社会性别态度 人际交往能力 就业归因 就业预期
下载PDF
生态文化视域下生态教育的内涵与路径 被引量:18
17
作者 沈月 赵海月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9-212,共4页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节约、环保与生态意识,形成健康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生态教育的内容体系包括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建设和生态知识普及。鉴于我国缺乏系统的生态教育体系、专业师资、...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节约、环保与生态意识,形成健康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生态教育的内容体系包括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建设和生态知识普及。鉴于我国缺乏系统的生态教育体系、专业师资、专门教材以及方式方法单调的实际,应建立健全政府、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民众"四位一体"的教育运行机制,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创造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教育模式,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 生态教育 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本土资源的挖掘与运用研究
18
作者 肖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2期054-056,共3页
以本土资源作为学科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让学生可以跳脱出教材提供的内容,从身边挖掘知识、发现知识,从而更为深刻地理解知识。本文以小学科学这一学科为例,结合实际教学案例... 以本土资源作为学科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让学生可以跳脱出教材提供的内容,从身边挖掘知识、发现知识,从而更为深刻地理解知识。本文以小学科学这一学科为例,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分析资源挖掘和资源运用的具体策略。基于不同的本土资源,在合理设计全新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上,让生活化、趣味化、多元化的科学课堂得到进一步落实,构建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让本土资源成为科学课堂的核心关键,借助本土资源强化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意识,切实提高教学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资源 小学科学 资源挖掘 资源运用
下载PDF
社会工作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介入模式探索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章华 戴利朝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0-33,共4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受到普遍关注。当前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留守儿童自身方面存在学习较差、心理健康等问题。二是在其教育管理中也存在认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专业管理人员缺乏、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社会工作作...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受到普遍关注。当前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留守儿童自身方面存在学习较差、心理健康等问题。二是在其教育管理中也存在认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专业管理人员缺乏、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的助人服务活动,其功能、方法、介入模式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社会工作介入模式
下载PDF
建设中国高校战略能力:一种创新教育模式的建构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光礼 胡海青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5-11,24,共8页
培养创新人才是中国高校战略能力建设的关键。创新是一种首创或重新组织旧要素而产生有价值的事物的社会实践过程。创新教育是指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大学创新教育的核心。创新思维能力包括系统性思维、... 培养创新人才是中国高校战略能力建设的关键。创新是一种首创或重新组织旧要素而产生有价值的事物的社会实践过程。创新教育是指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大学创新教育的核心。创新思维能力包括系统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三个方面。启发—发现教育模式应成为创新教育主导改革模式。这种模式的精髓是引导学生主动实践,通过主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国外成功的创新教育模式有:德国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模式、英国的导师制教育模式以及美国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中国应该以主动实践为原则建构创新教育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 创新教育 高校战略能力 中国大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