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一代个性化学习:生成式人工智能增强智能辅导系统 被引量:8
1
作者 徐升 佟佳睿 胡祥恩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2,共10页
长期以来,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者致力于利用计算机开展个性化自适应教学。智能辅导系统作为这一领域的核心,其目标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和支持。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尤其是大语言模型的发展,为智能辅导系统带来了突破... 长期以来,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者致力于利用计算机开展个性化自适应教学。智能辅导系统作为这一领域的核心,其目标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和支持。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尤其是大语言模型的发展,为智能辅导系统带来了突破性机遇,为个性化学习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回顾了研究者为实现个性化学习所作的努力及其成果和局限,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在个性化学习中的潜力和影响,介绍了“苏格拉底游乐园”——一个基于对话的智能辅导系统,如何利用大语言模型实施苏格拉底式教学,揭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个性化学习方式。针对大语言模型的潜在误用,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构建了框架,旨在引导研发者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范式下开发高效的智能教育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学习 智能辅导系统 ChatGPT 对话教学系统
下载PDF
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质量保障: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薛海平 黄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66,172,共15页
“双减”后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在普遍开展课后服务的同时也衍生出课后服务质量问题。发达国家在课后服务质量保障上有一定的成功经验,如政府和社会力量协同监管课后服务、切实保障课后服务运行的各种资源、科学评价激发课后服务主体活力... “双减”后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在普遍开展课后服务的同时也衍生出课后服务质量问题。发达国家在课后服务质量保障上有一定的成功经验,如政府和社会力量协同监管课后服务、切实保障课后服务运行的各种资源、科学评价激发课后服务主体活力等。我国可在国情基础上适当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厘清政府、学校和社会力量的保障责任;设计合理的经费、师资和场地保障制度;以高质量评估推动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双减 课后服务质量 国际比较
下载PDF
“躺在床上玩手机”:农村留守儿童手机使用的扎根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安涛 王劲松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5-83,共9页
手机使用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扎根理论进行质性研究,揭示了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手机依赖的原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与同辈影响等外部原因,也包括儿童心理状态和媒介素养等内部原因。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手机涵... 手机使用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扎根理论进行质性研究,揭示了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手机依赖的原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与同辈影响等外部原因,也包括儿童心理状态和媒介素养等内部原因。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手机涵化效应较为严重,从而导致了他们较低的自我期望和学习投入。对此,家长要为儿童成长提供积极支持,学校应重视儿童媒介素养培养,家校社应协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理想与榜样教育,互联网游戏企业应注重社会责任的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手机使用 媒介素养 扎根理论
下载PDF
陶行知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思想与实践研究
4
作者 申国昌 贺鹏丽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4,共4页
陶行知在总结自己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糅合古今中西教育思想精华,形成了一整套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中关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思想与实践颇有独特性、创新性和前瞻性。陶行知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构建了家庭、学校、... 陶行知在总结自己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糅合古今中西教育思想精华,形成了一整套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中关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思想与实践颇有独特性、创新性和前瞻性。陶行知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构建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剖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内在逻辑关联,指出家庭是协同育人的基础,学校是协同育人的纽带,社会是协同育人的保障,三者存在于一个彼此联结的逻辑循环之中,有机联动,共同发挥作用,体现了系统思维。同时以坚持整体教育观、推行工学团组织、倡导“小先生制”等推进一体化育人的实施路径,进一步深化了中国普及教育的变革,推动了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教育实质性发展与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家校社 三位一体 协同育人
下载PDF
促进抑或阻碍:家校合作活动与家长学业参与——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分析
5
作者 汪雅霜 金欣然 《终身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12-20,共9页
家校合作是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探究以学校为主导的家校合作的各项活动对家长学业参与的影响,并分析家校合作活动对不... 家校合作是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探究以学校为主导的家校合作的各项活动对家长学业参与的影响,并分析家校合作活动对不同文化资本家长学业参与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生活辅导和家长会对家长学业参与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在部分维度上,对文化资本较低家长的学业参与影响效应更大;邀请家长观看演出或者参与课外活动对家长学业参与可能存在阻碍作用;书面报告、邀请家长听课或座谈只对文化资本较高的家长学业参与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学校应重视文化资本较低家长的需求,优化家校合作的各项活动,以促进家长更好地参与子女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合作活动 家长学业参与 文化资本 中国教育追踪调查
下载PDF
评判与反思:传统教育惩戒的“正礼”之途
6
作者 吴文胜 郭未来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9-96,共8页
我国传统教育惩戒具有稳定性和典型性,值得教育界人士反思与借鉴。传统教育惩戒理念中的教师处于伦理高位,掌握着犯错儿童的惩戒权,是“正礼”的合法践行者;但实践却表现出政治性、等级性和工具性等取向,遮蔽了其教育性。当前教育惩戒... 我国传统教育惩戒具有稳定性和典型性,值得教育界人士反思与借鉴。传统教育惩戒理念中的教师处于伦理高位,掌握着犯错儿童的惩戒权,是“正礼”的合法践行者;但实践却表现出政治性、等级性和工具性等取向,遮蔽了其教育性。当前教育惩戒正面临“礼”的解构、“利”的误用以及“气”的浊化等危机。实现教育惩戒的教育性途径有三:首先,要理性认识教育惩戒的现实,尊重教师权威;其次,要利用情感、榜样、规则等因素,激发儿童“改过”自主性;最后,要不断深化理论、完善制度、落到实处,推进教育惩戒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 惩戒理念 惩戒实践 惩戒体系
下载PDF
老幼共融:日本老幼共生服务模式建构经验与启示
7
作者 胥兴春 蒋雨竹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7,共7页
老龄化以及少子化问题给日本带来了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社会保障负担加重、养老托育压力增大等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日本大力推动老幼共生服务模式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养老托育共生的新路径。鉴于我国与日本同处于东亚地区且文化具有相... 老龄化以及少子化问题给日本带来了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社会保障负担加重、养老托育压力增大等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日本大力推动老幼共生服务模式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养老托育共生的新路径。鉴于我国与日本同处于东亚地区且文化具有相似性,梳理总结日本老幼共生服务模式的空间布局、服务内容、实践效果和人才支持等实践经验,可为我国建设社区老幼共融新模式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子老龄化 老幼共融 共生服务 养老托育 日本
下载PDF
同伴群体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8
作者 席玮 赵赞 《现代教育论丛》 2024年第5期58-71,共14页
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是现有研究尚未充分讨论的问题。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进行多层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青少年非认知能力受到家庭背景、自身特征和同群效应的综合影响。其中,同伴群体家庭经济地位和同... 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是现有研究尚未充分讨论的问题。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进行多层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青少年非认知能力受到家庭背景、自身特征和同群效应的综合影响。其中,同伴群体家庭经济地位和同伴群体家庭教育程度不仅对青少年的非认知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调节作用间接地影响家庭教育期望、心理健康和兴趣爱好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作用强度。相关发现可为进一步理解家庭教育投资行为,认识同伴群体在青少年非认知能力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群效应 非认知能力 中国教育追踪调查 多水平线性模型
下载PDF
社会支持对高职应届毕业生就业焦虑的影响——生涯适应力的中介作用
9
作者 王英英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17,23,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就业社会支持对高职应届毕业生就业焦虑的影响,以及生涯适应力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就业社会支持与高职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焦虑水平呈负相关,同时生涯适应力在就业社会支持与就业焦虑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研究对于进一步... 本研究旨在探讨就业社会支持对高职应届毕业生就业焦虑的影响,以及生涯适应力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就业社会支持与高职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焦虑水平呈负相关,同时生涯适应力在就业社会支持与就业焦虑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高职学生的就业服务和提高其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应届毕业生 就业社会支持 就业焦虑 生涯适应力
下载PDF
“双减”政策实施后家长教育焦虑的影响因素、原因分析及缓解对策
10
作者 贺明华 郭红梅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5期52-58,共7页
教育焦虑是我国家长真实心态的写照。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家长的教育焦虑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有宏观的政策因素、中观的学校因素,又有微观的家庭因素和学生因素。究其根本,在于教育政策变迁的不确定性引发家长政策认知的不确定性,... 教育焦虑是我国家长真实心态的写照。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家长的教育焦虑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有宏观的政策因素、中观的学校因素,又有微观的家庭因素和学生因素。究其根本,在于教育政策变迁的不确定性引发家长政策认知的不确定性,制度政策和教育模式的转变使家长面临教育理念上的价值选择困境,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元教育主体需要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致使协同育人模式转型困难,等等。“双减”政策实施后,构建家校社协同的育人生态是缓解家长教育焦虑的根本途径。具体而言,政府应强化引导意识,加强“双减”政策宣传;学校应发挥引导作用,增强家校社协同育人能力;家长应设置实际的教育期望,做好向导,不断提高教育能力;社会应加强倡导,推广素质教育理念;家校社应协同赋能,共担教育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家长教育焦虑 缓解策略
下载PDF
“大思政课”视域下家校社企协同培育文化自信研究
11
作者 韩松 《机械职业教育》 2024年第4期59-62,共4页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础,是实现文化自强的前提。职业院校学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骨干力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意义重大。当前,培养职业院校学生文化自信面临来自西方价值观冲击、网络媒体负面影响的挑战,也存在家庭教育缺位、...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础,是实现文化自强的前提。职业院校学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骨干力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意义重大。当前,培养职业院校学生文化自信面临来自西方价值观冲击、网络媒体负面影响的挑战,也存在家庭教育缺位、学校教育有待加强、社会文化制度建设存在短板、企业育人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等问题,需要在“大思政课”理念指引下强化家庭、学校、社会、企业协同效能,提升职业院校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文化自信 家校社企
下载PDF
来自教育的邀请:社会变迁中的校家社协同育人
12
作者 祁东方 高钰霞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第7期21-26,共6页
新时代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在充分体现各自主体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好合作关系,明确协作内容,实现教育功能和育人合力的有效发挥。这既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之“协”的基本要义,也... 新时代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在充分体现各自主体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好合作关系,明确协作内容,实现教育功能和育人合力的有效发挥。这既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之“协”的基本要义,也是育人初心、育人目标、育人道路之“同”的客观要求。应构建和谐互动、有机统一的良好教育生态,突出“育”之优势,促进每个个体生命的和谐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协同育人
下载PDF
三方协同下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张静 王颖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6期0005-0008,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基于三方协同的背景下,拓展护理专业融合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研发与应用。为了学院整体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结合社会就业的要求,融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的力量,通过调研查找三方协同存在的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基于三方协同的背景下,拓展护理专业融合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研发与应用。为了学院整体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结合社会就业的要求,融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的力量,通过调研查找三方协同存在的不足,对应制定科学合理化的教育课程管理体系。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融入劳动教育课程,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掌握劳动技能融合专业技能的综合素养,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奠定了良好的教育基础,全面提高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融合劳动教育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方协同育人 高职护理学生 劳动教育 实践课程
下载PDF
智慧托育背景下家园共育平台使用意愿研究
14
作者 曹艳 《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5-78,共4页
采用问卷法对婴幼儿家长家园共育平台的使用意愿进行调查,建构家长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Bootstrap抽样方法对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确定绩效期望是影响婴幼儿家长使用家园共育平台的关键因素,信息需求、交互质量、... 采用问卷法对婴幼儿家长家园共育平台的使用意愿进行调查,建构家长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Bootstrap抽样方法对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确定绩效期望是影响婴幼儿家长使用家园共育平台的关键因素,信息需求、交互质量、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对婴幼儿家长的使用意愿具有积极影响,绩效期望在信息需求、交互质量与使用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提出从提升平台功能、优化平台设计、推送日常信息、增强交互质量、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提升家长使用意愿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托育 家园共育平台 使用意愿
下载PDF
家校冲突的社会逻辑:不对等关系的形成及其破解
15
作者 唐晓菁 《教育家》 2024年第13期10-11,共2页
近年来,家校合作面临严峻挑战,各类家校冲突事件不断见诸媒体。如何理解合作共育的美好愿景与现实中家校关系紧张之间的落差?家校冲突的社会症结在哪里?如何寻求解决之道?笔者认为,针对家校冲突问题,仅从个体层面出发,无益于探寻结构性... 近年来,家校合作面临严峻挑战,各类家校冲突事件不断见诸媒体。如何理解合作共育的美好愿景与现实中家校关系紧张之间的落差?家校冲突的社会症结在哪里?如何寻求解决之道?笔者认为,针对家校冲突问题,仅从个体层面出发,无益于探寻结构性冲突的形成逻辑与破解之道。家长与教师、学校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由社会结构所形塑,只有将具体事件置于社会关系变迁的宏观语境中,才能更好地洞悉问题的症结,有针对性地讨论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合作 家校冲突 家校关系 结构性冲突 合作共育 社会关系变迁 破解之道 个体层面
下载PDF
家校社协同育人视角下社会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行动路径
16
作者 侯怀银 宋美霞 《中国校外教育》 2024年第2期34-44,共11页
以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为旨归发展社会教育,不仅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彰显协同育人实践中的“社会教育力”,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协同教育资源的均衡、流动与共享,发挥终身教育理念引领人的可持续全面发展的作用。当前,我国社... 以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为旨归发展社会教育,不仅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彰显协同育人实践中的“社会教育力”,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协同教育资源的均衡、流动与共享,发挥终身教育理念引领人的可持续全面发展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教育的发展亟须解决以下问题:社会教育的概念与定位不准确,社会教育的参与主体不够多元,社会教育管理的行政性与专业性失调,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整合不足。为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中社会教育功能的最大化效益,需要廓清社会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定位,激发多主体开展社会教育的动机与活力,从社会互构论出发实现社会教育的正向谐变,并以数字化技术驱动社会教育资源的流通与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社协同育人 社会教育 校外教育 大教育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协同预防困境与对策
17
作者 王艳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0029-0033,共5页
持续推进“双减”工作,不仅要关注如何科学设置学科作业和合理约束校外培训机构,还要注意防止无孔不入的互联网带来的消极影响。当前,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网络游戏成瘾。预防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参与。理解... 持续推进“双减”工作,不仅要关注如何科学设置学科作业和合理约束校外培训机构,还要注意防止无孔不入的互联网带来的消极影响。当前,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网络游戏成瘾。预防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参与。理解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背后的原因及机制是开展预防工作的前提,正视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协同预防中存在的困境是落实预防工作的基础,充分发挥家庭、政府、网络游戏提供者和学校的“一增一减,一立一带”作用是破解目前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协同预防困境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成瘾 协同预防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数字时代育人转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严奕峰 丁杰 +1 位作者 高赢 戴岭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8,共7页
面对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推动育人理念、育人模式和育人路径的改革创新。面向未来培养新质人才,是数字时代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未来的数字化育人将更加强调培养:跨界整合能力、人... 面对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推动育人理念、育人模式和育人路径的改革创新。面向未来培养新质人才,是数字时代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未来的数字化育人将更加强调培养:跨界整合能力、人机协同能力、创意创新能力、自主决策能力、全球领导力、智能交互能力等。基于数字时代育人转型的前瞻思考,本研究提出创新育人的行动对策,包括:从知识学习到综合运用,构建跨界育人新体系;从人际协作走向人技协同,打造人机共生合成体;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同质发展到独特成长,架设个性化成长路径;从地方性思维到国际化视野,培养学生全球领导力;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空间,创构数字孪生宇宙。本研究有助于思考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时代课题,对应用数字技术高质量育人具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数字技术 育人转型
下载PDF
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制度化困境与突破路径
19
作者 张地容 李祥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36-42,共7页
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独特性在于校家社协同共育,而校家社协同共育的有效性依赖于制度的保障与支持。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视角分析,当前我国校家社协同育人面临规则保障不健全、“规制合法性”不足,规范支持不到位... 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独特性在于校家社协同共育,而校家社协同共育的有效性依赖于制度的保障与支持。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视角分析,当前我国校家社协同育人面临规则保障不健全、“规制合法性”不足,规范支持不到位、“规范合法性”欠缺,文化认同度不高、“认知合法性”薄弱等困境。为有效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制度化,使其获得“广为接受”的合法性,进而提高协同育人成效,建议从完善制度框架规则,发挥其制度规制作用;健全规范支持体系,重塑其集体行动逻辑;营造深层文化氛围,提高其认知实践能力三方面予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家社 协同育人 社会学制度主义 校家社协同育人制度化
下载PDF
幼儿家长法律认知与“校闹”行为倾向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
作者 张丽 郑孝玲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144,共10页
“校闹”行为既严重扰乱教育教学秩序,也是对教育法治的挑衅。本文采用问卷法对近万名幼儿家长进行调查,探讨家长法律认知与“校闹”行为倾向的关系,考察家园信任度的中介作用和舆论卷入度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法律认知度负向预测... “校闹”行为既严重扰乱教育教学秩序,也是对教育法治的挑衅。本文采用问卷法对近万名幼儿家长进行调查,探讨家长法律认知与“校闹”行为倾向的关系,考察家园信任度的中介作用和舆论卷入度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法律认知度负向预测“校闹”行为倾向;(2)家园信任度在法律认知与“校闹”行为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3)舆论卷入度调节了法律认知并通过家园信任度影响“校闹”行为倾向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和直接路径。建议营造法治文化氛围,提升家长法律认知水平;双向协同发力,重塑家园信任机制;强化信息监管,引导舆论适度卷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闹”行为倾向 幼儿家长 法律认知度 家园信任度 舆论卷入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