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转向优质均衡的价值基础、逻辑理路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殿兵 朱鑫灿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2期1-6,14,共7页
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是新时代新征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部署之一,需要从价值基础、逻辑理路和实践路径3方面厘清基本均衡和优质均衡,以更好地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历史走向的梳理和政策分析表明,义务... 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是新时代新征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部署之一,需要从价值基础、逻辑理路和实践路径3方面厘清基本均衡和优质均衡,以更好地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历史走向的梳理和政策分析表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起点在于坚持人民立场,要在过程中注重深化义务教育质量的改革,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落脚点。在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的过程中,以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3个过程梳理其逻辑理路,首先是要深入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确保受教育权的平等;其次是在过程中要调和教育公平和效率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推动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特色化发展;最后是关注教育结果公平,让每个孩子都有出彩的机会。在实践逻辑方面,从学校、社会和国家3个不同层面来推动优质均衡发展:简政放权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构建正义的教育问责制以保障社会公平,借鉴国外经验、坚持本土特色以探寻中国式优质均衡的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基本均衡发展 优质均衡发展 人民立场 兼顾效率公平
下载PDF
义务教育阶段市场化教育、公共教育支出与教育水平——基于代际视角的分析
2
作者 陈杰 张韵琪 詹鹏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4-222,共19页
实现发展机会的均等化是缓解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着力点。文章从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两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公共教育支出、父代收入对子代教育水平影响的分析框架,并进一步探讨市场化教育对公共教育支出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影响。文... 实现发展机会的均等化是缓解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着力点。文章从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两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公共教育支出、父代收入对子代教育水平影响的分析框架,并进一步探讨市场化教育对公共教育支出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影响。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公共教育支出对子代教育水平的影响包含直接和间接机制:一方面,能够直接促进子代教育水平的提升(直接效应);另一方面,有助于削弱父代收入与子代教育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间接效应)。研究还发现,市场化教育具有调节效应,会减弱公共教育支出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文章建议,充分利用公共教育支出在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化的作用,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公共教育资源投入,规范市场化教育,提升低收入家庭的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教育支出 父代收入 教育水平 义务教育阶段 市场化教育
下载PDF
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整合性分析——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应用
3
作者 陈静漪 宗晓华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31,154,共9页
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发展程度与县域的经济社会条件、教育相关制度、参与主体及其行动策略、评价准则等要素紧密相连,而既有研究对其复杂要素缺乏整合分析。因此,可借鉴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通用术语”,构建县... 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发展程度与县域的经济社会条件、教育相关制度、参与主体及其行动策略、评价准则等要素紧密相连,而既有研究对其复杂要素缺乏整合分析。因此,可借鉴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通用术语”,构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整合性分析框架,从外生变量、运行机制、改革结果及评价准则等方面整合县域义务教育改革的相关变量,并厘清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有助于县域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整体设计,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进行静态与动态分析,提升对发展中相关问题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完善发展机制和政策,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程度上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县域 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
下载PDF
择校治理的理论反思与路径选择
4
作者 莫丽娟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73,共10页
以分配正义为原则的择校治理,虽然有效推进了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却依然未能挡住家长们悠悠“择校之心”。教育资源的均衡不等于教育的均衡,择校治理需要转变思维。通过悬搁公平理念,回到“择校”事实本身,重新审视择校治理的正义... 以分配正义为原则的择校治理,虽然有效推进了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却依然未能挡住家长们悠悠“择校之心”。教育资源的均衡不等于教育的均衡,择校治理需要转变思维。通过悬搁公平理念,回到“择校”事实本身,重新审视择校治理的正义原则问题。儿童正义的能力进路以公平促进儿童发展为目的,在公共关怀中克服信任危机,培育制度信任,推进择校的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校 教育公平 儿童正义 能力进路
下载PDF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背景下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研究
5
作者 曾水兵 舒格格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7-63,共7页
在经历了效率优先和公平优先的发展阶段后,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目前正迈向质量优先的新阶段。受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与教育城镇化的双重影响,乡村教育与城区教育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乡村学校正面临生存危机,实施学校布局调整不仅... 在经历了效率优先和公平优先的发展阶段后,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目前正迈向质量优先的新阶段。受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与教育城镇化的双重影响,乡村教育与城区教育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乡村学校正面临生存危机,实施学校布局调整不仅是必然趋势,也是必要选择。为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在功能定位上,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应当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提供均衡、优质的教育为目标;以兜住社会公平底线,破解社会阶层流动壁垒为依托;以对话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实际,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导向。在实践路径上,政府要健全地方人口预测机制,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统筹相关主体利益关系,健全学校布局调整的评价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均等化视角 学校布局调整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把握优质均衡时代内涵,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6
作者 倪娟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第4期4-6,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教育根本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把握优质均衡时代内涵,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教育根本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把握优质均衡时代内涵,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我们需要全局性谋划、前瞻性思考、整体性推进,认清优质均衡的意义,把握优质均衡的要义,领悟优质均衡的大义,切实增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大报告 优质均衡 教育改革
下载PDF
本地-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结果公平与教育财政投入、家庭教育支出的研究
7
作者 方超 张又文 《基础教育参考》 2024年第8期3-17,共15页
本地-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结果公平涉及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与以人为核心城镇化进程,故值得学术研究深入探讨的议题。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教育财政投入、家庭教育支出对不同儿童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的影响,结果发现:(1)... 本地-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结果公平涉及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与以人为核心城镇化进程,故值得学术研究深入探讨的议题。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教育财政投入、家庭教育支出对不同儿童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的影响,结果发现:(1)基准估计揭示了教育财政投入、家庭教育支出与本地-流动儿童的学业表现间可能存在负相关性的关系,但未有明显证据表明本地儿童的学业表现优于流动儿童,稳健性检验则发现似不相关回归更富估计效率;(2)利用分样本回归的异质性分析,发现生均财政经费拨款有利于提高流动儿童和贫困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结果表现;(3)利用分位数回归发现本地儿童在各分位点上的学业表现高于流动儿童,但估计结果并不显著,进一步利用MM分解发现本地-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结果不平等具有“天花板效应”的鲜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教育财政投入 家庭教育支出 义务教育 似不相关回归
下载PDF
信息技术促进陕西城乡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模式的构建研究
8
作者 王晓妮 韩冰霄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9期72-74,共3页
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农村薄弱学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乡村学校实际需求,通过构建“双师教学”模式给予解决。既改善了农村薄弱学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又能促进乡村优质资源均衡发展。这为我国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农村薄弱学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乡村学校实际需求,通过构建“双师教学”模式给予解决。既改善了农村薄弱学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又能促进乡村优质资源均衡发展。这为我国乡村义务教育质量提高和优质资源均衡发展提供了实践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义务教育 优质资源均衡 双师教学
下载PDF
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理路
9
作者 郑小军 《基础教育参考》 2024年第10期50-59,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明确了新时代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研究基于新时代背景,厘清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应坚持的实践路径,对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意蕴作出系统阐释...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明确了新时代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研究基于新时代背景,厘清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应坚持的实践路径,对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意蕴作出系统阐释,对现实中常见的认知和实践偏差进行深入辨析。研究认为,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公平与质量相统一的发展,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的发展,应注重学生个性和学校特色的发展。因此,不能忽视乡村振兴大背景,将城乡一体化发展视为单纯的教育缩差;不可割裂质量与公平关联,无视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而将新时代公平水准降格;不应背离人的全面发展宗旨,走实用功利的应试淘汰的老路;不宜刻板化理解优质均衡,忽视学生个性和学校特色发展。应更加重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融合发展,促成城乡义务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推动学校的多样特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 城乡一体化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地域扩展研究
10
作者 艾伦 李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17期5-10,共6页
义务教育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一项战略任务,讨论这一任务的实现应该具备怎样的规模,应该创造怎样的条件,均衡要素都有哪些。在“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由县域校际扩充为县域校际+市域县际评估必要性与可行性... 义务教育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一项战略任务,讨论这一任务的实现应该具备怎样的规模,应该创造怎样的条件,均衡要素都有哪些。在“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由县域校际扩充为县域校际+市域县际评估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全国性调研”项目的基础上展开,通过对问题必要性与可行性的讨论,最后将关注点放到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与义务教育质量达标均衡这两个问题上,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质量 教育资源 教育现代化 县域校际 市域县际
下载PDF
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勿踩“红线”
11
作者 薛海平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4年第1期1-1,共1页
为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水平、指导各地课后服务工作,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义务教育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提出五条“严禁”和一项工... 为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水平、指导各地课后服务工作,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义务教育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提出五条“严禁”和一项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学校 教育部办公厅 服务质量水平 《通知》 课后
下载PDF
惠农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中的“空转”现象与矫治——城镇化进程视野下的分析
12
作者 程同顺 朱晨迪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8,共9页
作为推进城乡教育公平的关键,惠农义务教育政策已经实施多年,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引致流动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现象并存。原有的惠农义务教育政策陷入了执行中的“空转”困境,具体表现在:一些施惠措施的目标精准性和时代适应性不足、城市... 作为推进城乡教育公平的关键,惠农义务教育政策已经实施多年,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引致流动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现象并存。原有的惠农义务教育政策陷入了执行中的“空转”困境,具体表现在:一些施惠措施的目标精准性和时代适应性不足、城市学校义务教育资源难以均衡惠及流动人口、留守儿童义务教育质弱量缺的困局尚未扭转。基于政策执行过程分析框架,从政策执行的视角发现:公共服务消极供给、顶层设计不足、流入地财政压力过大、农民工参与空间与能力有限是造成惠农义务教育政策“空转”现象的主要原因。基于城镇化进程提出四个矫治路径,即:推进更高质量的城镇化、让农民有更多机会进入公共决策体系、建立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和消除社会歧视,以期提高惠农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 留守儿童 随迁子女 城镇化 政策空转
下载PDF
大数据驱动下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供需匹配:理论阐释、困境展现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大海 莫雪杨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2,共9页
大数据发展为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带来创新动能,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并推动治理模式由经验判断转向数据驱动的精确匹配。然而,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在适应这一技术浪潮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研究立足于供需匹配理论,围绕需求侧管理、供给侧... 大数据发展为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带来创新动能,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并推动治理模式由经验判断转向数据驱动的精确匹配。然而,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在适应这一技术浪潮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研究立足于供需匹配理论,围绕需求侧管理、供给侧回应与大数据驱动三大维度,构建出大数据驱动下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需匹配的行动框架,从而揭示精准化管理过程的运作机理,为服务持续性优化提供有力支撑。为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实现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需匹配,应坚持新基建工程建设、数据制度健全、数据智脑建成、供给模式优化、动态监测系统探索以及智慧评估体系构建等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义务教育 公共服务 供需匹配 精准化
下载PDF
新时代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水平测度与均衡演进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和 牛颖楠 罗良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52,共17页
新时代以来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实现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全国(地区内省际和地区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基于2012—2020年全国时序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和M... 新时代以来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实现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全国(地区内省际和地区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基于2012—2020年全国时序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和Markov链方法实证考察我国城乡总体、城镇和乡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地区差异及演进趋势。研究发现,全国及各地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显著提升,呈现出从低水平非均衡向高水平非均衡发展的趋势和“中部塌陷”特征;全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总体差异不断缩小,但东部地区内城乡普通初中、城镇普通小学,东-中、东-西、东北-中部地区间城乡普通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差异仍然较大,且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各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水平都具有相对稳定性,存在显著的高水平趋同特征和惯性增长趋势。据此,推动广及省域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弥合地区内和地区间差异的必然路径,应在确保义务教育资源投入量质齐升的同时优化义务教育资源的投入结构,加强薄弱地区优质资源的供给,以及加大省级政府统筹力度,完善省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布局,从而推动我国义务教育向高质量教育公平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 教育资源配置 地区差异
下载PDF
乡村留守儿童自主学习教育的困境及破解之道——以河北省保定市Y县为例
15
作者 张彭杰 李秋红 白丽英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8-33,43,共7页
乡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的形成是国家、社会、学校等诸多因素共同造就的。其自主学习能力是保证其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以Y县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出及访谈的形式进行实地调研,分析问题并针对乡村留守儿童自主学习能力提... 乡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的形成是国家、社会、学校等诸多因素共同造就的。其自主学习能力是保证其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以Y县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出及访谈的形式进行实地调研,分析问题并针对乡村留守儿童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涉及到的不同主体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能力 Y县 育人能力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提升困境及对策研究
16
作者 田志 吴雨涵 李建明 《乡村科技》 2024年第10期24-29,共6页
乡村振兴战略在传承优秀乡土文化、推进农业人才培养、提升社会公平公正等方面对农村义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分析目前农村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教育内容城市化、教育目的离农性、教育条件滞后性等问题基础上,提出回归乡土本位、依托乡... 乡村振兴战略在传承优秀乡土文化、推进农业人才培养、提升社会公平公正等方面对农村义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分析目前农村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教育内容城市化、教育目的离农性、教育条件滞后性等问题基础上,提出回归乡土本位、依托乡土文化涵养乡村教育,对接乡村振兴、将培育兴农青年融入教学目标,均衡教育资源、聚焦落后地区补齐教育短板等对策,以期促进教育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义务教育 提升困境 对策研究
下载PDF
财政促进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机理及实现路径
17
作者 郝二虎 胡凯 陈可欣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9-62,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要。财政是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根本保障。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必然对财政投入及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应对这一挑战,构建农村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要。财政是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根本保障。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必然对财政投入及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应对这一挑战,构建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提升机制,健全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制度,才能解决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财政困境,进而实现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 农村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
下载PDF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制定及执行分析
18
作者 贾玲 郭丛斌 丁延庆 《教育评论》 2024年第2期16-27,共12页
过去20余年,义务教育均衡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的国家战略,义务教育均衡政策经历了提出、探索、全面推进和纵深推进阶段。基于多源流理论考察义务教育均衡政策变迁历程发现,重要数据指标、“就近入学”政策带来的诸多社会现象以及“义... 过去20余年,义务教育均衡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的国家战略,义务教育均衡政策经历了提出、探索、全面推进和纵深推进阶段。基于多源流理论考察义务教育均衡政策变迁历程发现,重要数据指标、“就近入学”政策带来的诸多社会现象以及“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政策”措施实施后的反馈等问题形成了引起决策者注意的问题源流;国民的迫切需求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形成政治源流,再通过政策参与者的积极推动,形成政策源流,三大源流最终汇合,开启了两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之窗,最终在全面推进和纵深推进阶段汇合形成相应的均衡政策。根据模糊-冲突模型对义务教育均衡政策的执行过程进行剖析,发现政策变迁历程的冲突性逐渐增加、模糊性逐渐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均衡政策 多源流理论 模糊-冲突模型
下载PDF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能否促进义务教育结果公平?——兼论对贫困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政策补偿
19
作者 方超 《少年儿童研究》 2024年第3期33-41,共9页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补偿关乎新时代的义务教育结果公平。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以“班班通”作为代理指标,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发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稳健性检验则利用倾...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补偿关乎新时代的义务教育结果公平。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以“班班通”作为代理指标,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发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稳健性检验则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揭示了“班班通”能将学生的认知能力测试成绩提高0.158~0.190个标准分;机制分析进一步发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有利于提升贫困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结果表现,但扩大了城乡之间的义务教育结果不平等;无条件分位数回归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收窄低—高认知分位点上义务教育结果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义务教育结果公平 贫困家庭 教育补偿 “班班通”
下载PDF
乡村学校教研文化现状调查:问题表征与优化策略
20
作者 杨登伟 杨晓平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13-117,共5页
良好的教研文化能够导引和规范教师的个体行为、激发群体成员的教育智慧、增强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由外部规约转向主体自觉,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文章对1177位乡村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教研员、教研工作管... 良好的教研文化能够导引和规范教师的个体行为、激发群体成员的教育智慧、增强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由外部规约转向主体自觉,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文章对1177位乡村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教研员、教研工作管理者和教师开展了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发现,乡村学校具有相对良好的教研文化,且乡村学校教研文化在教师性别和学历层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结合实际提出乡村学校教研文化建设的优化策略,即加强观念引领、健全制度保障和打造教研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 教研文化 互惠合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