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音系学研究的可视化分析(2001—2021)
1
作者 王立夫 赵永刚 《安顺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6-72,共7页
以2001—2021年CNKI中收录的核心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研究性论文为数据来源,以CiteSpace软件为研究工具,从年度发文数量、载文期刊、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突现术语等不同维度对国内音系学研究现状开展可视化计量分析... 以2001—2021年CNKI中收录的核心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研究性论文为数据来源,以CiteSpace软件为研究工具,从年度发文数量、载文期刊、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突现术语等不同维度对国内音系学研究现状开展可视化计量分析。研究发现:(1)近二十年来,国内有关音系学研究的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从期刊分布看,载文核心期刊多,载文数量大,但学科领域分布较为单一,多集中于汉语类期刊;(3)音韵学、优选论、同音字汇、上古音、方言、声调、重音、演变等是国内音系学关注的研究热点;(4)国内学者对于最新的音系理论和研究方法关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系学 CiteSpace软件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从韵文和谐声看朱骏声的泰部独立说
2
作者 张道俊 彭啸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2-56,共5页
本文讨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独立的韵学思想。通过“履泰合用:(履部独用+泰部独用)”方法统计履部、泰部的谐声字组和韵段,我们发现履部和泰部在不同的音韵材料中音韵关系不同:履泰合用诗经韵文占9%,群经韵文占38.67%,谐声字组... 本文讨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独立的韵学思想。通过“履泰合用:(履部独用+泰部独用)”方法统计履部、泰部的谐声字组和韵段,我们发现履部和泰部在不同的音韵材料中音韵关系不同:履泰合用诗经韵文占9%,群经韵文占38.67%,谐声字组占54.08%。这表明诗经韵文中的泰部独立性最强,朱氏泰部独立的主要依据是诗经韵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通训定声》 泰部独立 谐声 韵文
下载PDF
林语堂“歌戈鱼虞模”古读研究的贡献及局限
3
作者 薛宝怡 魏鸿钧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2-86,94,共6页
林语堂根据印欧语系的音读演变以及中国古音的阴阳对转情况,提出“歌戈读长ɑ,麻读短ɑ”的观点。他还根据历史语言学原则、古韵部之间的音转关系、梵汉对音的证据,提出“周秦汉魏时,鱼虞模读开o(或合o)”的见解。虽然在论述的过程中还... 林语堂根据印欧语系的音读演变以及中国古音的阴阳对转情况,提出“歌戈读长ɑ,麻读短ɑ”的观点。他还根据历史语言学原则、古韵部之间的音转关系、梵汉对音的证据,提出“周秦汉魏时,鱼虞模读开o(或合o)”的见解。虽然在论述的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但他于研究材料、方法、结论皆有个人创见,为后来学者更深入的探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上古音 歌戈韵 鱼虞模韵
下载PDF
从“腐草为萤”谈到上古汉语中的耕元通转
4
作者 向倩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4-138,共5页
《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注文中有“腐草化为萤”一句,在其他文献中记载为“腐草为蠲、腐草为蚈”等,本文从此句在各文献中所记载的异文入手,梳理耕元两部的语音通转关系,并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材料试作补证。
关键词 腐草为萤 耕元通转 语音关系
下载PDF
出土战国简册“[鹿毛]”字考
5
作者 李晓云 刘洪涛 《中国文字研究》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鹿毛]”字战国楚简五见,当分析为从“毛”“麃”省声,是“毛”字加注声符“麃”而成的注音形声字,即“毛”字异体。湖北老河口安岗一、二号楚墓竹简中此字当分别读为“毛”和“表”,“毛”表示旗杆上的一般毛饰,“鲁帛之表”指鲁地... “[鹿毛]”字战国楚简五见,当分析为从“毛”“麃”省声,是“毛”字加注声符“麃”而成的注音形声字,即“毛”字异体。湖北老河口安岗一、二号楚墓竹简中此字当分别读为“毛”和“表”,“毛”表示旗杆上的一般毛饰,“鲁帛之表”指鲁地丝帛制成的用来装竹杖的套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毛] 安岗楚简 鲁帛之表
下载PDF
汉代古音古读在高丽半岛韩语中的遗存举隅
6
作者 梁建芬 《中国文字研究》 2024年第1期232-236,共5页
在中国汉代语言知识类型标注过程中,集合了部分汉代语言音读标记。对照汉代古音在东亚地区高丽半岛韩语中的遗存,乃至日本列岛的传播记录,举出语料使用较为充分的音注现象,从而观察汉代古音保存乃至传播演变规则,由此可以实现对以往相... 在中国汉代语言知识类型标注过程中,集合了部分汉代语言音读标记。对照汉代古音在东亚地区高丽半岛韩语中的遗存,乃至日本列岛的传播记录,举出语料使用较为充分的音注现象,从而观察汉代古音保存乃至传播演变规则,由此可以实现对以往相关汉代语言语音史观察缺环的补充,并对若干相关文字音注现象作出合乎历史语言语音史发展实际的重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音读 语音标注 韩日遗存
下载PDF
高诱音注通假反映的上古汉语语音
7
作者 刘芹 《殷都学刊》 2023年第4期110-114,153,共6页
通过对高诱“三书注”音注通假39例语音关系考察,发现上古声韵相同16例,上古声同韵不同7例,上古韵同声不同14例,声韵不同2例。上古声韵相同反映通假音同的语音基础。上古声同韵不同通假韵部存在对转或旁转关系,读音相近通假。上古韵同... 通过对高诱“三书注”音注通假39例语音关系考察,发现上古声韵相同16例,上古声同韵不同7例,上古韵同声不同14例,声韵不同2例。上古声韵相同反映通假音同的语音基础。上古声同韵不同通假韵部存在对转或旁转关系,读音相近通假。上古韵同声不同通假表现了上古牙音与喉音匣母的密切关系,端章组来源同一,精庄组来源同一,明晓母存在语音关联。上古声韵不同通假声纽同发音部位,韵部存在对转或旁转关系,读音相近通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诱 音注 通假 上古汉语 语音
下载PDF
从秦楚文字论“鼠”字上古声母构拟
8
作者 郑伟 《中国文字研究》 2023年第2期54-59,共6页
对于中古书母字的上古来源,学界按各字所属谐声系列的不同特点,基本上主张其部分跟塞音相关,部分跟流音相关。至于具体到“鼠”字的上古声母,因缺少汉语内部更多确切的证据,故而只能作出大致推测。随着近年来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等出土... 对于中古书母字的上古来源,学界按各字所属谐声系列的不同特点,基本上主张其部分跟塞音相关,部分跟流音相关。至于具体到“鼠”字的上古声母,因缺少汉语内部更多确切的证据,故而只能作出大致推测。随着近年来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等出土文献资料的整理出版,可以看到“鼠”字有增加流音声符“予”或“吕”等多种异体字,再结合秦简、连绵词等其他证据,由此说明“鼠”字的上古声母确实可以拟作带流音的*hl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大简 秦简 流音声母 上古音
下载PDF
杨慎古音学及其《诗经》小学
9
作者 康国章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05-108,共4页
杨慎著有《转注古音略》《古音略例》《古音骈字》《古音丛目》《古音猎要》《古音余》古音学诸书,其中以《转注古音略》最为精到。他把古音学研究成果运用于经籍音读和训诂上,经过深入探索、多方取证,解决了《诗经》小学上的不少繁难问... 杨慎著有《转注古音略》《古音略例》《古音骈字》《古音丛目》《古音猎要》《古音余》古音学诸书,其中以《转注古音略》最为精到。他把古音学研究成果运用于经籍音读和训诂上,经过深入探索、多方取证,解决了《诗经》小学上的不少繁难问题,为《诗经》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古音学 《诗经》小学
下载PDF
《切韵汇校·入声》拾零
10
作者 张茜茜 李惠超 丁治民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87-103,共17页
《切韵汇校》是三种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传本的最新校勘成果,大有功于学术,但也难免瑜中微瑕,进一步考察可为其修订提供参考。以“入声”部分为例,《王一》与《王三》存在未校、录误、录夺等现象。在这三类现象中,未校者居多,其中很... 《切韵汇校》是三种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传本的最新校勘成果,大有功于学术,但也难免瑜中微瑕,进一步考察可为其修订提供参考。以“入声”部分为例,《王一》与《王三》存在未校、录误、录夺等现象。在这三类现象中,未校者居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未吸收前修时贤的研究成果所致;录误与录夺则是转录过程中的次生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汇校》 入声 《王一》 《王三》 校勘 抄本
下载PDF
段玉裁与严可均侵谈分部异同考论
11
作者 周闫香 张道俊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5-89,共5页
段玉裁与严可均对上古音的侵谈分部不同,其因在于他们的归部原则不同,考论二者的异同,有利于厘清上古音系韵部的划分,对今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段玉裁 严可均 侵部 谈部
下载PDF
清華簡《尹至》“惟胾虐德暴憧亡典夏”句新詮
12
作者 薛培武 《简帛研究》 2023年第1期21-31,共11页
清華簡《尹至》中有一句話講述“夏”將滅亡而見祥氛,舊多斷讀爲:“惟胾虐德暴童亡典。夏有祥,在西在東,見章于天。”以往學界對這段話的解讀有不同意見。結合學者們的研究,重新審視這段話的内容,可對“胾”“暴童”“亡典”補充一些新... 清華簡《尹至》中有一句話講述“夏”將滅亡而見祥氛,舊多斷讀爲:“惟胾虐德暴童亡典。夏有祥,在西在東,見章于天。”以往學界對這段話的解讀有不同意見。結合學者們的研究,重新審視這段話的内容,可對“胾”“暴童”“亡典”補充一些新的認識。“胾”讀爲“兹”,“童”讀爲“動”,可從,“動”是一種泛稱的上對下的統治或治理方式,“亡典”讀爲“亡腆”,意爲“不厚”。“虐德”“暴動”“亡腆”三個動賓短語作定語修飾“夏”,此爲伊尹諷刺殘暴的夏王朝。“惟胾虐德暴動亡腆”與下文的“夏有祥”連讀,當斷讀爲“惟兹虐德暴動亡腆夏有祥,在西在東,見章於天”,可減縮爲“惟兹夏有祥,在西在東,見章于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至》 虐德 暴動 亡腆 惟兹
下载PDF
从《说文》谐声系统看上古等第在谐声中的作用
13
作者 孟跃龙 《励耘语言学刊》 2023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不少学者认为等第或者介音对谐声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在进行上古音系统构拟时,以往的做法常常是把一个字在中古韵书中的等第直接倒推给上古,我们认为上述观点和做法值得商榷。本文通过对《说文》谐声系统的等第进行多角度分析,提出等第... 不少学者认为等第或者介音对谐声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在进行上古音系统构拟时,以往的做法常常是把一个字在中古韵书中的等第直接倒推给上古,我们认为上述观点和做法值得商榷。本文通过对《说文》谐声系统的等第进行多角度分析,提出等第对谐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古的等第与上古并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音 谐声系统 等第 《说文解字》
下载PDF
论东汉安平崔氏韵文所见汉代安平方言特征
14
作者 张振通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3-119,共7页
分析安平崔氏家族成员的韵文用韵情况,可以归纳出东汉时期安平地区方音的几个不同于东汉主流通语的特征,包括鱼部主元音未高化而与侯部分立、幽部非三等字未同宵部发生合流,侯部三等字未并入幽部、脂微分立、阳部二等和部分三等未进入... 分析安平崔氏家族成员的韵文用韵情况,可以归纳出东汉时期安平地区方音的几个不同于东汉主流通语的特征,包括鱼部主元音未高化而与侯部分立、幽部非三等字未同宵部发生合流,侯部三等字未并入幽部、脂微分立、阳部二等和部分三等未进入耕部等,并在此基础上为这些现象构拟了音值。进而可以发现汉代安平方言是一种较为保守的方言,与同时期的其他方言相比保留了更多先秦时期汉语的语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方音 安平崔氏 上古音 韵部
下载PDF
《屈宋古音义》之古音研究
15
作者 肖静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23年第2期287-299,共13页
自陈第开创古音学以来,备受语言学家的称颂,对其古音学的开山之作——《毛诗古音考》,更是争相研究。但随之而作的《屈宋古音义》,学者大多把它当作《毛诗古音考》的补充之作,鲜有人问津。即使有一些楚辞学者把它放在楚辞学史上进行探讨... 自陈第开创古音学以来,备受语言学家的称颂,对其古音学的开山之作——《毛诗古音考》,更是争相研究。但随之而作的《屈宋古音义》,学者大多把它当作《毛诗古音考》的补充之作,鲜有人问津。即使有一些楚辞学者把它放在楚辞学史上进行探讨,但也只是停留在推崇其音变理论的层面,而对《古音义》的体例及其中包含的重要思想,都没能赋予它应有的地位。也正是因为忽略了《屈宋古音义》的价值,因而对陈第的古音思想理解不全面、不完整,甚至出现了偏差,尤其是陈第对叶音的看法上。全面客观地研究《屈宋古音义》,对了解叶音,重新认识陈第的古音思想,都将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宋古音义 古音 陈第 叶音
下载PDF
汉碑通假字的语音现象分析
16
作者 尹星 《文教资料》 2023年第12期1-5,共5页
本文以两汉碑刻文献为研究材料,对《汉魏六朝碑刻校注》《汉碑集释》《汉碑文字通释》等文献中的通假字进行穷尽式搜集,共整理出486组通假字,并通过对通假字组音韵状况的考察分析,进一步探讨它们所反映的两汉声纽和韵部的若干特点。
关键词 汉碑 通假字 声韵关系
下载PDF
楚簡“丨”字補證
17
作者 俞紹宏 張青松 《简帛研究》 2023年第1期42-57,共16页
楚簡中的“丨”字見於郭店簡《緇衣》所引《都人士》,又出現在楚簡《容成氏》《用曰》《李頌》《成人》等篇,我們曾釋爲“杖”。學者或釋“針”,與《都人士》押韻情况不合。或從《李頌》四句一换韻角度以爲此字屬於真部字,可與其前的“... 楚簡中的“丨”字見於郭店簡《緇衣》所引《都人士》,又出現在楚簡《容成氏》《用曰》《李頌》《成人》等篇,我們曾釋爲“杖”。學者或釋“針”,與《都人士》押韻情况不合。或從《李頌》四句一换韻角度以爲此字屬於真部字,可與其前的“貳”脂、真通轉而押韻。或以爲楚簡此字可能是缺字符號。考察《楚辭》韻例可知,屬《楚辭》體的《李頌》未必全篇均爲四句一换韻;考察《詩經》《楚辭》,其中不存在脂、真通韻現象。根據楚簡“丨”使用情况,可知其當非爲缺字符號。該字釋爲“杖”字象形初文目前是最優的考釋意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簡
下载PDF
宋代四川诗人阴声入声韵通押中的方音现象——宋代四川方音研究之二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晓南 罗雪梅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2,共11页
本文在穷尽宋代四川诗人用韵基础上,分析阴入通押和阴声韵部跨部通押的特殊韵例,揭示入声韵尾消变、阴声韵部中韵字的特殊变化等与宋代通语不同的四川方音现象。
关键词 诗韵 四川方音 宋代 阴声韵 入声韵 通语
下载PDF
利用古文字资料的上古音分期分域研究述评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钊 叶玉英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8,共9页
近年来,利用古文字资料进行上古音分期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有关殷商语音研究、西周金文音系研究、战国各地方言研究和秦汉语音研究的成果数量可观。这表明不少学者已经意识到古文字资料对于上古音研究的重要性。只有充分利用古... 近年来,利用古文字资料进行上古音分期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有关殷商语音研究、西周金文音系研究、战国各地方言研究和秦汉语音研究的成果数量可观。这表明不少学者已经意识到古文字资料对于上古音研究的重要性。只有充分利用古文字资料对上古音进行分期分域的研究,才能尽可能了解上古音的实际面貌;只有利用各个阶段的古文字资料,才可能对每一个汉字读音的源与流进行探索。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上古音应该成为今后古音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资料 上古音 分期 分域
下载PDF
《论语》注音问题商榷
20
作者 王晶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0期124-126,共3页
本文挑选《论语》中三则较有代表性的语录,对其中具体的词语读音进行讨论,如“为”“失”“期”。主要通过对比今人现有的较有参考性的参考书目中字词的注音解释,讨论不同的读音对语义的影响,“为”当为去声,“失”字同“佚”字,“期”... 本文挑选《论语》中三则较有代表性的语录,对其中具体的词语读音进行讨论,如“为”“失”“期”。主要通过对比今人现有的较有参考性的参考书目中字词的注音解释,讨论不同的读音对语义的影响,“为”当为去声,“失”字同“佚”字,“期”当读为“基”,表一周年,进而追溯词语语音、语义、语法上的渊源,对字词音义做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音义关系 音义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