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梯级推理与“包括”前后项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
1
作者 钟玲萍 文卫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42,共7页
“包括”前后项之间具有三种截然不同的逻辑语义关系,即前项包括后项、后项包括前项、前后项无直接关系但属同一集合。由于“包括”作为典型的预设触发语与推理直接相关,且当其同时激活存在预设与梯级预设时才有三者共存的可能。通过对... “包括”前后项之间具有三种截然不同的逻辑语义关系,即前项包括后项、后项包括前项、前后项无直接关系但属同一集合。由于“包括”作为典型的预设触发语与推理直接相关,且当其同时激活存在预设与梯级预设时才有三者共存的可能。通过对三种逻辑语义关系具体推理机制的描写与对比,发现三者并不是孤立存在、互不相容的,而是建立在统一的逻辑基础之上,具有相同的语义内核,且在从可能性角度进行的梯级推理上具有内在逻辑的高度一致性,即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上都遵循从小到大的推理方向。其不同意义的产生是由梯级推理过程中所涉及的某些因素造成,其中影响最为直接的是具体逻辑关系的隐现、不同参照点的选取以及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不同推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括” 逻辑语义关系 梯级推理 推理机制 参照功能
下载PDF
现代汉语“经验”动词词性的微弱呈现和词典处理建议
2
作者 朱淑琪 彭泽润 郑雪 《湘南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6-99,共4页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都给“经验”标注了动词词性,但是事实并不支持这个义项。为了从语言系统性角度提高现代汉语规范的科学性,促进国家通用语言的教学和应用,对两部规范性词典给“经验”标注的动词...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都给“经验”标注了动词词性,但是事实并不支持这个义项。为了从语言系统性角度提高现代汉语规范的科学性,促进国家通用语言的教学和应用,对两部规范性词典给“经验”标注的动词词性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通过语料库的检索统计,发现“经验”的动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占比不足0.01%,即使在古代汉语中也不过占总数的0.24%。“经验”的动词用法使用频率非常低,而且一直没有进入普通话口语中。可见,“经验”的动词词性在现代汉语中处于微弱呈现状态,应该当作词性失误现象忽略,建议现代汉语类词典对“经验”的动词义项做出特别说明,最好删除这个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其他词典 动词 词性
下载PDF
电视新闻外宣的翻译问题与审校实践
3
作者 陈科芳 周禧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基于电视新闻外宣的特点,探讨电视新闻外宣翻译中存在的误译问题及其影响。借助省级电视台国际频道英文审校语料,通过案例集锦与分析,将翻译问题与审校意见归纳为表述选词类、语法时态类、查证确认类、逻辑习惯类、规范统一类、建议意... 基于电视新闻外宣的特点,探讨电视新闻外宣翻译中存在的误译问题及其影响。借助省级电视台国际频道英文审校语料,通过案例集锦与分析,将翻译问题与审校意见归纳为表述选词类、语法时态类、查证确认类、逻辑习惯类、规范统一类、建议意见类、译者素质类等,剖析了对外宣传与国际传播中需要特别关注的要点。审校实践表明,翻译与审校的质量对确保对外宣传的效果与国际形象至关重要。译者可以结合AIGC及网络资源进行译文综合处理,以应对易误译因素,从而提高外传播的效果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 国际传播 翻译问题 审校实践 AIGC
下载PDF
“泛用”还是“滥用”——现代汉语口语中“然后”一词刍议
4
作者 刘洋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4-117,共4页
“然后”一词,因其语义和语用的丰富,语言经济原则和从众心理,以及英语连词的影响,在汉语口语交际中被频繁使用。关于“然后”一词是“泛用”还是“滥用”的问题,文章认为要辩证看待“然后”的使用过程,根据语用原则判断其合理性。规范... “然后”一词,因其语义和语用的丰富,语言经济原则和从众心理,以及英语连词的影响,在汉语口语交际中被频繁使用。关于“然后”一词是“泛用”还是“滥用”的问题,文章认为要辩证看待“然后”的使用过程,根据语用原则判断其合理性。规范“然后”的用词情况,需加强口语语言教学和实践训练,以及提升社会层面对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然后 口语交际 语用原则
下载PDF
现代汉语口语词的研究与教学——李如龙先生的相关探索与启示
5
作者 宋婧婧 《嘉应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2-67,共6页
李如龙先生一向关注汉语口语词汇的研究,认为书面语词与口语词是汉语词汇演变发展的两大洪流,分道扬镳又相互转换,在造词方式和应用方法两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口语是书面语的源泉,母语教育不能一味强调“读写训练”,尤其是在非官话的方... 李如龙先生一向关注汉语口语词汇的研究,认为书面语词与口语词是汉语词汇演变发展的两大洪流,分道扬镳又相互转换,在造词方式和应用方法两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口语是书面语的源泉,母语教育不能一味强调“读写训练”,尤其是在非官话的方言区更应加强口语训练;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则应注重引导外国学生了解汉语的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异和配合。李如龙先生关于现代汉语口语词的研究与教学的思想可归纳为五个方面,这对汉语口语词的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词汇 书面语词汇 口语教学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中“一起”的义项和语法功能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胜梅 张振亚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4年第5期66-70,共5页
现代汉语"一起+VP"是三个形式的表层合一,因"一起"具有三个义项而致。这三个义项由具体到抽象分别是:(1)同一处所,(2)同一时间,(3)共同(表示动作本身或属性等的共同性)。三个义项的核心是:"一起"所关涉... 现代汉语"一起+VP"是三个形式的表层合一,因"一起"具有三个义项而致。这三个义项由具体到抽象分别是:(1)同一处所,(2)同一时间,(3)共同(表示动作本身或属性等的共同性)。三个义项的核心是:"一起"所关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之间具有共同性。江淮官话表达这三个义项分别选用不同的词(①一块、一堆;②一阵;③共同),可以进一步从一个侧面证明本文对"一起"义项所作的解析。进一步分解"一起"的义项、分析"一起"相应的语法功能,还有助于我们解释相关的一些语法和语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起” 义项 副词 语义指向 给合能力
下载PDF
“唯补词”初探 被引量:68
7
作者 刘丹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27,共5页
“唯补词”初探刘丹青一、"唯补词":汉语词类的又一家族汉语动结式中的结果补语,一般归入动词、形容词。如《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语法要点"中说:"主要动词加表示结果的形容词或动词,可以叫动结式"。动词形容词都能作谓词,所... “唯补词”初探刘丹青一、"唯补词":汉语词类的又一家族汉语动结式中的结果补语,一般归入动词、形容词。如《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语法要点"中说:"主要动词加表示结果的形容词或动词,可以叫动结式"。动词形容词都能作谓词,所以合称"谓词"。可是,动结式中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词 结果补语 可能补语 东南方言 动结式 谓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 语用功能 非谓形容词 方言语法
下载PDF
“有”字句研究综述 被引量:43
8
作者 张豫峰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3期28-32,共5页
“有”字句研究综述张豫峰在现代汉语中,“有”字句是一种形式多样、表义丰富、使用频率很高的句式。从《马氏文通》开始,人们就已着手对“有”字进行分析。1942年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一书正式提出“有”字句,首次把它作为一... “有”字句研究综述张豫峰在现代汉语中,“有”字句是一种形式多样、表义丰富、使用频率很高的句式。从《马氏文通》开始,人们就已着手对“有”字进行分析。1942年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一书正式提出“有”字句,首次把它作为一种句式进行研究。其后很长时间,人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字句 介词“有” 研究综述 句式 汉语学习 存在句 商务印书馆 形容词 谓语中心词 程度副词
下载PDF
“吧”族词形成的认知机制研究 被引量:46
9
作者 刘玉梅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5,共6页
本文以认知构式语法为视角,以溯因推理的方式探讨"吧"族词形成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酒吧及"吧"族词的形成受到多重构式的压制;"吧X"与"X吧"构式能产性差异与该构式的频率、统计先用权及包容... 本文以认知构式语法为视角,以溯因推理的方式探讨"吧"族词形成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酒吧及"吧"族词的形成受到多重构式的压制;"吧X"与"X吧"构式能产性差异与该构式的频率、统计先用权及包容度有关;不同构式中的"X"受到的制约因素不同,并在音节、语义、句法属性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吧"族词的高频使用使"吧"具有获得基本范畴词地位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构式语法 构式压制 酒吧 “吧”族词 认知机制
下载PDF
“再”语义分析──并比较“再”、“又” 被引量:33
10
作者 史锡尧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12,共5页
“再”语义分析──并比较“再”、“又”史锡尧“再”,《辞源》释义为“两次”、“第二次”;举例为《书经》的“朕言不再”(我的话不说两次)、《左传》的“一之为甚,岂可再乎?”(一次就过分了,怎么可以做第二次呢?)。看来,... “再”语义分析──并比较“再”、“又”史锡尧“再”,《辞源》释义为“两次”、“第二次”;举例为《书经》的“朕言不再”(我的话不说两次)、《左传》的“一之为甚,岂可再乎?”(一次就过分了,怎么可以做第二次呢?)。看来,在古汉语中,“再”是数词,属于实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 语义分析 副词“也” 程度加深 《说文解字》 《骆驼祥子》 未实现 《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八百词》 时态助词
下载PDF
状态形容词的可及性等级及连用顺序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劲荣 范开泰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0-135,共6页
与汉语其他词类一样,状态形容词在连用时也遵循着一定的排列顺序。用可及性理论来解释,就是:可及性等级较高的在前,可及性等级较低的居后。但少数例外现象还是同时存在的。
关键词 状态形容词 可及性 可及性等级 临时性 主观性 语义层面
下载PDF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收“语”分析 被引量:44
12
作者 李红印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3-79,共7页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除收词外,还收录大于词的短语、结构、成语和习用语等,本文统称为“语”。文章统计出《大纲》实际收“语”254个,主要类别为固定格式、惯用语、“语块”和成语。其中,成语收录量最大,主要集中在丁级词部...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除收词外,还收录大于词的短语、结构、成语和习用语等,本文统称为“语”。文章统计出《大纲》实际收“语”254个,主要类别为固定格式、惯用语、“语块”和成语。其中,成语收录量最大,主要集中在丁级词部分。文章分析了《大纲》收“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该把“语”从《大纲》词汇中提取出来,归入新增的“语汇大纲”,与已有的“汉字等级大纲”“词汇等级大纲”相照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纲 语词分立
下载PDF
“族”的类词缀化使用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曹大为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0-152,共3页
近年来,由“族”作为后位成分构成的以人为指称对象的“族”类词越来越多,如“打工族、拇指族”,已形成一种引人注目的新的语言现象。对《人民日报》自1995年至2005年十一年间出现的全部这类词语进行穷尽式量化分析来看,“族”类词在生... 近年来,由“族”作为后位成分构成的以人为指称对象的“族”类词越来越多,如“打工族、拇指族”,已形成一种引人注目的新的语言现象。对《人民日报》自1995年至2005年十一年间出现的全部这类词语进行穷尽式量化分析来看,“族”类词在生成及使用方面均有显著特点。分析结果显示,“族”的意义有虚化倾向,组合位置固定,具有语法标志作用,并具有极强的能产性,呈现出类词缀特征。可以说“族”类词是“族”的类词缀化使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 “族”类词 类词缀 生成特点 使用状态
下载PDF
“词义成分-模式”分析(表动作行为的词) 被引量:17
14
作者 符淮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9,共7页
“词义成分-模式”分析(表动作行为的词)符淮青笔者提出词的"词义成分-词义构成模式"分析①,现简称为"词义成分-模式"分析。对于表动作行为的词,其要点是:(1)以表动作行为的词的释义模式作为分析的框架;(2)比较不同... “词义成分-模式”分析(表动作行为的词)符淮青笔者提出词的"词义成分-词义构成模式"分析①,现简称为"词义成分-模式"分析。对于表动作行为的词,其要点是:(1)以表动作行为的词的释义模式作为分析的框架;(2)比较不同词典的释义、考察语言的应用情况来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词典》 词义 动作行为 词典释义 固有特征 选择性特征 施动者 《现代汉语词典》 《骆驼祥子》 普通话
下载PDF
“够”的使用情况初步考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立江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3期52-54,共3页
“够”的使用情况初步考察*赵立江§0引言“够”在现代汉语中是个多用词,在句子中可作多种成分。中国人用起来并不困难,但学汉语的外国人用起来就会出现一些麻烦。比如:可以说“够朋友”,却不能说“够同志”、“够同学”;可... “够”的使用情况初步考察*赵立江§0引言“够”在现代汉语中是个多用词,在句子中可作多种成分。中国人用起来并不困难,但学汉语的外国人用起来就会出现一些麻烦。比如:可以说“够朋友”,却不能说“够同志”、“够同学”;可以说“够高”、“够长”,却不可以说“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 使用情况 《骆驼祥子》 对外汉语教学 心理动词 曹禺剧作 “的” 《现代汉语八百词》 语气助词 蒋子龙
下载PDF
新词语中的词群现象 被引量:14
16
作者 欧阳骏鹏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43-44,共2页
新词语中的词群现象□欧阳骏鹏新词语是当前汉语语言学中一个令人着迷的研究对象,因为新词语表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新思想、新生活,是反映当今社会现实的多棱镜。新词语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具有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 新词语中的词群现象□欧阳骏鹏新词语是当前汉语语言学中一个令人着迷的研究对象,因为新词语表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新思想、新生活,是反映当今社会现实的多棱镜。新词语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具有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意义。本文试图依据现代范畴化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词语 词群 相似性原则 内部规则 新词新语词典 语素义 结构模式 语言材料 偏正式 词汇体系
下载PDF
文化内涵词析义 被引量:30
17
作者 唐祥金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8-59,62,共3页
词汇特别是文化内涵词最能反映一个民族深层的文化底蕴。本文正是从世界观、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宗教和神话渊源、习语和俗语的习惯用法诸多方面探讨了《英语精读》教学中一些最为常见文化内涵词的词义信息及其文化因素,以期有助于学... 词汇特别是文化内涵词最能反映一个民族深层的文化底蕴。本文正是从世界观、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宗教和神话渊源、习语和俗语的习惯用法诸多方面探讨了《英语精读》教学中一些最为常见文化内涵词的词义信息及其文化因素,以期有助于学生词汇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化内涵词 文化差异
下载PDF
现代汉语“给”字句的语义类型与语义特征 被引量:16
18
作者 周红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3期8-14,共7页
“给”字句源于“给予图式”,包括四个语义要素(给予者、接受者、给予动作和给予物)和两个事件(“有意给予”与“事物转移”),其原始句式义是“给予事物义”。在此基础上,通过隐喻机制和功能扩展,又引申出四种语义类型:给予行为、有意... “给”字句源于“给予图式”,包括四个语义要素(给予者、接受者、给予动作和给予物)和两个事件(“有意给予”与“事物转移”),其原始句式义是“给予事物义”。在此基础上,通过隐喻机制和功能扩展,又引申出四种语义类型:给予行为、有意给予支配、给予变化与无意给予支配。然后,从意识性、受影响性、有界与无界、实现与非实现、可控与不可控等方面分析了五种语义类型之间存在的语义关联性。最后,探讨了“给予”句式义与“给”的词汇义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得出了“给”字句的语义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字句 语义类型 语义特征 句式语法 功能扩展
下载PDF
误用与误判的鉴别四原则 被引量:7
19
作者 邢福义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6,共9页
语言生活中 ,既存在误用 ,又存在误判。二者都不利于正确地运用语言。本文对“误用”和“误判”这两个概念作了解释 ,进而分四大部分讨论了鉴别误用与误判的四个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 ;②动态性原则 ;③研讨性原则 ;
关键词 误用 误判 客观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 研讨性原则 人文性原则
下载PDF
中韩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 被引量:14
20
作者 黄贞姬 《东疆学刊》 CSSCI 2008年第4期41-44,共4页
汉语、韩国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语言,但是它们所表示的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却有着许多共同点,现以汉、韩语中基本颜色词"青、红、黄、白、黑"五种基本颜色词为主,考察其文化内涵的异同。
关键词 汉语 韩国语 颜色词 文化内涵 对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