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8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儿女英雄传》看一百四十年来常州话的演变
1
作者 黄河 郑子宁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4-534,共11页
文章分析了晚清小说《儿女英雄传》中的北京话和常州话的对音材料,并结合93个常州地区方言点的共时调查材料,拟测一百四十年前的常州话的面貌。然后和赵元任于1928年记载的常州话比较,梳理了1878年至1928年五十年间发生的诸多音韵变化,... 文章分析了晚清小说《儿女英雄传》中的北京话和常州话的对音材料,并结合93个常州地区方言点的共时调查材料,拟测一百四十年前的常州话的面貌。然后和赵元任于1928年记载的常州话比较,梳理了1878年至1928年五十年间发生的诸多音韵变化,并给出解释。通过本个案研究,文章揭示了明清小说中的方言语料对方言研究的重要性,同时强调把文献材料和共时调查得到的方言地理材料结合,对研究方言的区域性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州话 《儿女英雄传》 古方言拟测 方言地理 历时演变
下载PDF
《甬言稽诂》的校注特色和价值
2
作者 郑晓芳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4-130,共7页
《甬言稽诂》是近人应钟撰写的一部考释宁波方言的专著,用文言写成,征引丰富,考证详尽,观点或是或非,不好裁择。《〈甬言稽诂〉校注及研究》一书对其进行了校注,探赜发微,正讹辨误,多有创获。今就“校注”的特色和价值略作分析和评述,... 《甬言稽诂》是近人应钟撰写的一部考释宁波方言的专著,用文言写成,征引丰富,考证详尽,观点或是或非,不好裁择。《〈甬言稽诂〉校注及研究》一书对其进行了校注,探赜发微,正讹辨误,多有创获。今就“校注”的特色和价值略作分析和评述,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甬言稽诂》,更好地传承方言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言稽诂》 校注 特色 价值
下载PDF
搞笑短视频幽默效果的逻辑分析
3
作者 刘板 贺新宇 李琦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1期134-136,共3页
简单判断与推理中的三段论推理、对称关系推理;复合判断与推理中的假言判断与推理、选言判断与推理、联言判断与推理以及二难推理都在搞笑短视频幽默效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创作者或遵守或故意违反其推理规则,取得幽默效果。搞笑短视频... 简单判断与推理中的三段论推理、对称关系推理;复合判断与推理中的假言判断与推理、选言判断与推理、联言判断与推理以及二难推理都在搞笑短视频幽默效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创作者或遵守或故意违反其推理规则,取得幽默效果。搞笑短视频通常故意违反逻辑规律中的同一律和矛盾律,借偷换概念、转移论题、利用语词歧义等来制造幽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搞笑短视频 幽默效果 判断 推理 逻辑规律
下载PDF
从浙江临海方言“是”字句看吴方言的系词促化
4
作者 卢笑予 潘雪雨晴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9-523,共15页
功能上,吴语台州片临海_(古城)方言“是”在名词谓语句中表达等同和分类语义,或作为焦点标记,也可用在呈现句中。但它不能用作话题标记、强调副词或祈使句回应形式。形式上,“是”存在舒声和促化入声两读,两者分布上呈现互补性:只有处... 功能上,吴语台州片临海_(古城)方言“是”在名词谓语句中表达等同和分类语义,或作为焦点标记,也可用在呈现句中。但它不能用作话题标记、强调副词或祈使句回应形式。形式上,“是”存在舒声和促化入声两读,两者分布上呈现互补性:只有处于句末、与否定词“弗_不”搭配或者“正是”中“是”才读舒声,其他倾向于读入声。系词舒促两读情况在吴语台州片(特别是临海、仙居两地)及婺州、处州地区均相当常见,通过多点方言比较,“是”的促化一定程度上可用信息承载量高低来解释。促化音“是”在南北吴语分布上的差异,提醒我们注意要将句法层面“是”的促化与构词层面“是”的促化结合起来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海方言 “是” 否定 代句词 焦点标记 语音促化
下载PDF
关于《张协状元》与《两地书》的“添”
5
作者 崔山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8-89,共12页
南戏《张协状元》与鲁迅的《两地书》中有“V添”,这“添”是实义动词,还是后置副词,学界有不同看法。其实,《张协状元》第18出“宛转些添”的“添”不是后置副词,此句前面还有“钱谁与添?”两个“添”都是动词,义为“增加;增补”,在句... 南戏《张协状元》与鲁迅的《两地书》中有“V添”,这“添”是实义动词,还是后置副词,学界有不同看法。其实,《张协状元》第18出“宛转些添”的“添”不是后置副词,此句前面还有“钱谁与添?”两个“添”都是动词,义为“增加;增补”,在句中义为“借(钱)”。据目前收集的材料可知,“添”作后置副词在清末传教士的文献中才有。根据宋、明、清、民国等一些用例来看,《两地书》中的“添”应是“添置”义,与“买(购买)”组成并列式合成词“买添”,与之同义的还有“添买”一词,古代文献也较为常见。“买添”与作为后置状语的“V添”有区别:形式上,后置状语“V添”中的“V”后面一般不能直接加“添”,而是中间要加量词或数量词;语义上,“V添”表示“动作继续进行或动作行为的重复,数量继续追加”,“买添”无此形式,也无此语义。因此,《两地书》中的“添”也是动词,不是后置副词。同时,绍兴山区仍有“V添”的说法,至于市区,“新派”不说了,但“老派”仍有一些人在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 《张协状元》 鲁迅作品 《两地书》 词性
下载PDF
吴语传承的生态危机及其保护路径研究
6
作者 华玟婷 汪韵 沈吴杰 《今传媒》 2024年第6期102-105,共4页
吴语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传播和传承价值。但是,吴语自身语音、语态的特点造成内部语言生态失衡,以及外部文化涌入、方言社群快速发展,导致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基于此,本文借助语言生态理论,从内外部双生态系统轨道分析吴语发展现状,进... 吴语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传播和传承价值。但是,吴语自身语音、语态的特点造成内部语言生态失衡,以及外部文化涌入、方言社群快速发展,导致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基于此,本文借助语言生态理论,从内外部双生态系统轨道分析吴语发展现状,进一步探讨吴语消极生态圈形成的原因,提出吴语活态传播与传承的创新路径,旨在建立吴语可持续发展传播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生态 方言 吴语 创新性传播路径
下载PDF
从音韵学角度探讨丽水话的若干方言用字
7
作者 王文胜 《丽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8-96,共9页
方言本字应根据其历史音韵地位并结合特定方言的音变规律进行确定。方言用字可以选择方言本字,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变通。基于传统音韵学以及丽水话小称音变规律、连读变调规律等,结合文献及其他方言的用例,文章推荐“、细庚儿、劳... 方言本字应根据其历史音韵地位并结合特定方言的音变规律进行确定。方言用字可以选择方言本字,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变通。基于传统音韵学以及丽水话小称音变规律、连读变调规律等,结合文献及其他方言的用例,文章推荐“、细庚儿、劳钿、■蛲、桕子树、芒菅、公公莥莥、雷公、剉树、赖哭、半罕绽、宽慢记、昏多”等作为丽水话“姐姐、小孩儿、钞票、蝉、乌桕树、菅草、蓬蘽与覆盆子(合称)、响雷、砍树、哭、半饱半瘪、慢慢儿、很多”等的方言用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韵学 丽水话 方言用字
下载PDF
宁波方言的重叠式构词──以《型世言》为中心的考察
8
作者 毛雨辰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35-140,共6页
重叠式构词是一种颇具汉民族语言特点的构词方式,同样也是宁波方言的重要构词方式之一。《型世言》使用的语言基本上是吴语,其中的重叠式和宁波方言的重叠式有相似之处:音节上,可划分为单音节重叠和双音节重叠;词性上,囊括有名词、动词... 重叠式构词是一种颇具汉民族语言特点的构词方式,同样也是宁波方言的重要构词方式之一。《型世言》使用的语言基本上是吴语,其中的重叠式和宁波方言的重叠式有相似之处:音节上,可划分为单音节重叠和双音节重叠;词性上,囊括有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副词;结构形式上,单音节名词的重叠式表现为“AA”式,单音节动词重叠为“VV”式,单音节形容词重叠为完全重叠式“AA”式,单音节量词重叠为“AA”式,单音节副词重叠为“AA”式。双音节名词重叠为“AABB”式,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中的“VNVN”式,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结构主要有“AABB”式、“ABB”式和“AAB”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世言》 宁波方言 重叠式构词
下载PDF
融合与演化:先秦古吴语的语言系属嬗变
9
作者 蔡华祥 韩新玉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9-96,共8页
先秦时期吴越文化圈的形成促进了吴越两地的语言交流和融合发展,该时期的古吴语是古吴越语的次方言。现代吴语发端于晋代的汉语江东方言,跟古吴语的语言性质不同,古吴语经历了从百越民族语言到华夏语分支的演变过程。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 先秦时期吴越文化圈的形成促进了吴越两地的语言交流和融合发展,该时期的古吴语是古吴越语的次方言。现代吴语发端于晋代的汉语江东方言,跟古吴语的语言性质不同,古吴语经历了从百越民族语言到华夏语分支的演变过程。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先秦古吴语向华夏语方言的嬗变过程:(1)先秦古吴语具有侗台语的语言特征,吴国人和越国人都是百越部族;(2)先秦古吴语的分布地域比现代吴语分布更广,北界直抵淮河;(3)先秦古吴语受到当时政治、文化、移民等因素的影响,不断向华夏语的方向演进,直到汉晋以后才完成汉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吴语 语言系属 融合 演化
下载PDF
温州方言的程度表达方式分析
10
作者 章林悦 《文教资料》 2024年第8期3-8,共6页
温州方言的程度表达方式极为丰富,较之普通话有不少差异。温州方言以后置程度副词为主导,“显”在程度副词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他后置程度副词还有“煞”“死”等。同时,温州方言中也有许多前置程度副词,如“忒”“恁”等。不仅如此... 温州方言的程度表达方式极为丰富,较之普通话有不少差异。温州方言以后置程度副词为主导,“显”在程度副词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他后置程度副词还有“煞”“死”等。同时,温州方言中也有许多前置程度副词,如“忒”“恁”等。不仅如此,温州方言还会使用一些忌讳词和詈语来充当前置程度副词,如“死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方言 程度副词 表达方式
下载PDF
翻译传播学视域下《柴米油盐之上》的字幕翻译研究
11
作者 马佳乐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8期89-92,共4页
《柴米油盐之上》作为一部优秀跨文化传播作品,受到了国内外主流媒体和官方的认可和称赞。从翻译传播学中的媒介、受体、效果三要素出发对《柴米油盐之上》的翻译策略及译文选择进行深度剖析,结果显示译者多使用“省译”和“缩译”的策... 《柴米油盐之上》作为一部优秀跨文化传播作品,受到了国内外主流媒体和官方的认可和称赞。从翻译传播学中的媒介、受体、效果三要素出发对《柴米油盐之上》的翻译策略及译文选择进行深度剖析,结果显示译者多使用“省译”和“缩译”的策略来平衡字幕翻译的制约,使用“意译”和“音译”的策略来规避文化因素的影响并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目的。翻译作为跨文化传播中的一环,译者在翻译时同样可以遵循共情机制,凸显剧集内容所暗含的情感价值来引起共鸣,从而达到共情-共识-共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米油盐之上》 跨文化传播 字幕翻译 翻译传播学
下载PDF
古风歌名的词汇特征与文化功能研究
12
作者 汪可欣 《今古文创》 2024年第7期122-124,共3页
古风歌曲是一种新兴的网络音乐形式,古风歌名作为一种特殊的标题语言既有一般语言的性质,也有区别于其他标题语言的独特之处,这尤其体现在它的词汇特征上。古风歌名的仿古特点还使其具有审美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随着古风歌曲的流行,古... 古风歌曲是一种新兴的网络音乐形式,古风歌名作为一种特殊的标题语言既有一般语言的性质,也有区别于其他标题语言的独特之处,这尤其体现在它的词汇特征上。古风歌名的仿古特点还使其具有审美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随着古风歌曲的流行,古风歌名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只有合情合理的、不落俗套的古风歌名才能对古风文化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风歌名 词汇特征 审美 传承
下载PDF
电视文艺类节目主持风格探究--以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为例
13
作者 何可欣 《今古文创》 2024年第6期92-95,共4页
近年来,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传统电视台开始推陈出新,制作出越来越多顺应时代发展的高质量电视节目。其中,电视文艺类节目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深受观众的喜爱。主持人作为电视文艺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目中的主持风格对于节目的... 近年来,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传统电视台开始推陈出新,制作出越来越多顺应时代发展的高质量电视节目。其中,电视文艺类节目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深受观众的喜爱。主持人作为电视文艺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目中的主持风格对于节目的品质与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为例,旨在深入分析其主持风格,揭示其独特的魅力和成功之处,从而探讨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对于电视文艺类节目的影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文艺类节目 主持风格 撒贝宁
下载PDF
义乌方言介词“分”研究
14
作者 朱璐佳 《今古文创》 2024年第5期108-110,共3页
本文探讨义乌方言中介词“分”的语法功能,并从三个平面和认知的角度对其语法功能进行分析。在义乌方言中,介词“分”可以表处置、致使、被动、关涉,构成处置句、被动句、兼语句等多种句式,“分”字句的句法结构可以概括为“NP1+分+NP2... 本文探讨义乌方言中介词“分”的语法功能,并从三个平面和认知的角度对其语法功能进行分析。在义乌方言中,介词“分”可以表处置、致使、被动、关涉,构成处置句、被动句、兼语句等多种句式,“分”字句的句法结构可以概括为“NP1+分+NP2+VP”。介词“分”语法功能的多样性源于转喻思维基础上的语言趋简性,符合汉语语法“合”的特点,这也是“分”能同时表主动和被动的内在动因。此外,“分”字被动句和处置句在句法、语义、语用上的趋同和相异,为介词“分”同时表主动和被动提供了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分” 三个平面 认知分析
下载PDF
比喻义派生机制研究——以声母为“j”的汉语词汇的比喻义研究为例
15
作者 李佳蓉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7期121-123,共3页
本文首先对《现代汉语词典》中声母为“j”的汉语词汇的比喻义进行梳理,并从语音、语法以及语义方面进行整理,并对相关现象分析解释,力求通过对声母为“j”的汉语词汇的整理,寻找汉语比喻义背后的规律,为比喻义派生机制的研究提供第一... 本文首先对《现代汉语词典》中声母为“j”的汉语词汇的比喻义进行梳理,并从语音、语法以及语义方面进行整理,并对相关现象分析解释,力求通过对声母为“j”的汉语词汇的整理,寻找汉语比喻义背后的规律,为比喻义派生机制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喻义 中观分析 描述性语义
下载PDF
演化观中的声调类型:西南吴语案例
16
作者 衣莉 朱晓农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4-385,共22页
文章根据一手录音材料,从演化的角度来描写、分析吴语西南部的婺州和处衢片45个方言点的声调类型。西南吴语声调和语音的最大特点是:发声变化大而曲拱丰富。发声变化大主要有两点:有70%强的调系丢失了吴语最重要的气声特征,从而失去下域... 文章根据一手录音材料,从演化的角度来描写、分析吴语西南部的婺州和处衢片45个方言点的声调类型。西南吴语声调和语音的最大特点是:发声变化大而曲拱丰富。发声变化大主要有两点:有70%强的调系丢失了吴语最重要的气声特征,从而失去下域;有9个调系增生了假声/张声上域,占总数20%。曲拱丰富表现在:1)包括凹调、弯降和凸升的“拐调”特别多;2)新发现四种拐调调型:三种凹调和一种高凸升;3)作为极端例子,有两个调系中存在四个凹调的对立。确定调型应按类型学标准,而不是以往的音位或区别特征标准。文章对类型学标准的权重问题也做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调 拐调 声域 气声消失 假声增生 西南吴语
下载PDF
论闽方言果摄的读音层次——兼与南部吴语比较
17
作者 施俊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98,共18页
本文指出闽方言果摄最多七个层次,最少四个层次。层次Ⅰ、层次Ⅳ、层次Ⅵ为闽语果摄主要读音层,其他为次要读音层,各点层次数量差异在于次要读音层的有无。这三个主要读音层代表了三个时代层次:上古、中古前及近代。只有主要读音层才是... 本文指出闽方言果摄最多七个层次,最少四个层次。层次Ⅰ、层次Ⅳ、层次Ⅵ为闽语果摄主要读音层,其他为次要读音层,各点层次数量差异在于次要读音层的有无。这三个主要读音层代表了三个时代层次:上古、中古前及近代。只有主要读音层才是闽语果摄最核心层次,利用闽语材料构拟原始闽语应使用主要读音层。从南部吴语内部来看,上山小片与闽语相似度最高,丽水小片及瓯江片次之,金衢片相似度最低。具体来说,上山小片与闽中相似度较高,与闽东相似度较低;丽水小片及瓯江片与闽北相似度最高,与闽南、莆仙相似度最低;金衢片与闽中相似度较高,与闽南、莆仙相似度最低。综合来看,南部吴语与闽北、闽中相似度高,与闽南、莆仙及闽东相似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语 果摄 读音层次 层次相似度
下载PDF
宁波方言地理学研究的新视角
18
作者 陶寰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37-140,共4页
我国的方言研究,长期以历史比较为主要取向,注重方言系统的归纳和描写,与西方以方言地图为基础的语言研究有着很大的不同。过去对于宁波方言,过去基本限于单点研究,研究方法多限于传统的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地理学视域中的宁波方言比... 我国的方言研究,长期以历史比较为主要取向,注重方言系统的归纳和描写,与西方以方言地图为基础的语言研究有着很大的不同。过去对于宁波方言,过去基本限于单点研究,研究方法多限于传统的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地理学视域中的宁波方言比较研究》一书,方言地理学与传统研究巧妙结合,带来了新气象,打开了新视角。以宁波方言乡镇街道为地理单位,进行密集型田野调查,通过系统研究和方言地图展示,全面而立体地揭示了宁波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及其内部差异,厘清了宁波方言甬江片、临绍片、台州片地理分布上的分界线,揭示了人称代词的演变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视角 方言地理学 密集型调查
下载PDF
嘉兴话声调实验分析及与前人记录的比较
19
作者 王艳红 陈意博 熊舒婕 《嘉兴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1-58,共8页
通过实验分析,确定嘉兴话的声调有7个。相比中古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嘉兴话在四声的基础上各分阴阳,但次清阴上、阳上、阳去出现合并现象。通过与前人记录比较,发现嘉兴话声调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一直在发生变化,调类由9个变为8个,再变为... 通过实验分析,确定嘉兴话的声调有7个。相比中古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嘉兴话在四声的基础上各分阴阳,但次清阴上、阳上、阳去出现合并现象。通过与前人记录比较,发现嘉兴话声调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一直在发生变化,调类由9个变为8个,再变为现在的7个,部分调类的调值也在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兴话 调类 调值 实验分析法 变异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舟山方言“是”字句生成句法研究
20
作者 周静娜 陈宗利 吴丽环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同汉语其它方言中的差比句相比,吴语舟山方言中含“是”差比句(简称“是”字句)具有更为复杂的内部结构,主要表现为它带有一个显性的话题和一个显性的焦点成分。具体说来,“是”前的比较基准和“是”后的比较主体分别是话题和焦点,而“... 同汉语其它方言中的差比句相比,吴语舟山方言中含“是”差比句(简称“是”字句)具有更为复杂的内部结构,主要表现为它带有一个显性的话题和一个显性的焦点成分。具体说来,“是”前的比较基准和“是”后的比较主体分别是话题和焦点,而“是”则是焦点标记。从句法生成的角度来说,“是”字句同其它差比句具有相同的基础结构,即由双层DegP扩充来的TP结构,但其派生过程却要复杂得多,还要涉及焦点侧向移位、焦点短语FocP投射和话题基础生成并投射等句法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比句 舟山方言 “是”字句 话题 焦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