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沈自征“渔阳三弄”的悲剧性 |
李薇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赵氏孤儿》画面叠加特征对后世改编剧作的影响 |
胡雨涵
|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24 |
0 |
|
3
|
冲突论视角下中国戏曲文本《赵氏孤儿》跨文化传播的价值 |
黄华英
|
《戏剧之家》
|
2024 |
0 |
|
4
|
《莺莺传》和《西厢记》中主要人物的发展变化刍议 |
杨笑冉
|
《戏剧之家》
|
2024 |
0 |
|
5
|
《元刊杂剧三十种》“一折”考释 |
刘培金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2024 |
0 |
|
6
|
明杂剧喜剧创作与时代文化思潮 |
孙晓东
|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7
|
《西厢记》中的喜剧效果与语言张力 |
何嘉欢
|
《戏剧之家》
|
2023 |
1
|
|
8
|
论臧懋循元杂剧编改的“剧学”奠基意义 |
何萃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9
|
元杂剧婚姻爱情戏独特现象——“旦本”多“末本”少原因探析 |
饶畅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0
|
元杂剧中的"杂伎 |
张本一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5
|
|
11
|
明杂剧社会背景探源 |
徐子方
|
《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3
|
|
12
|
金代女真文化对元杂剧繁荣的影响 |
李成
|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3
|
“律意虽远,人情可推”——元杂剧公案剧中清官形象的文化透视 |
高益荣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4
|
就士妓恋杂剧解读关汉卿与马致远 |
马晓侠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5
|
《隔江斗智》杂剧与《三国志通俗演义》 |
钟林斌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 |
3
|
|
16
|
论元杂剧中的中秋、重阳风俗 |
张连举
周玲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
2008 |
1
|
|
17
|
论元杂剧的复仇精神 |
胡淑芳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18
|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关剧思想价值初探 |
周新华
赵平分
|
《保定学院学报》
|
2010 |
2
|
|
19
|
元杂剧中的文化意象英译策略探微 |
周亚莉
蔺艳
|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2012 |
2
|
|
20
|
政治文化转型下民国传奇杂剧的处境及其反思 |
姚大怀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