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缅因森林》中的荒野与印第安人 |
龚秋月
张艺馨
蔡雨彤
南宫梅芳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4 |
0 |
|
2
|
梭罗与中国儒道思想关系研究综述 |
全莎沙
田丹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4 |
0 |
|
3
|
论《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中的生命意识 |
徐国庆
|
《莆田学院学报》
|
2024 |
0 |
|
4
|
《苦行记》中的凝视与西部边疆景观的现实主义书写 |
孙乐
|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
2024 |
0 |
|
5
|
亨利·大卫·梭罗:行走在瓦尔登湖畔孤独的“解构主义者” |
潘惠霞
高洋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6
|
镜像与还原——论美国学者笔下的日本人航美日记 |
冯新华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7
|
做森林的公民——《缅因森林》之生态文学价值解读 |
马秀鹏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8
|
中亚东干族文学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
孟长勇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9
|
命运和信仰——谭恩美新作《命运的对立面》解读 |
谭岸青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6 |
2
|
|
10
|
刘荒田与现代华语散文的文体创新 |
程国君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1
|
《瓦尔登湖》引用中国先秦经典之方式及其意蕴探微 |
李莹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2
|
卡明斯视觉诗中视觉模态隐喻的哲性思维模式及审美维度 |
李娅红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2 |
3
|
|
13
|
回归现实主义的公众代言人——冯内古特散文研究 |
罗小云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4
|
跨文化传播中的镜像变异:基于《读书》杂志的梭罗真假隐士论争再思考 |
刘略昌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5
|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简朴生活及其美育意义 |
王焱
|
《美育学刊》
|
2012 |
2
|
|
16
|
美国的陶渊明:生态批评视角中的巴勒斯散文 |
张建国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2 |
2
|
|
17
|
从《瓦尔登湖》看的梭罗的艺术创新——兼以中国文论为参照的比较研究 |
江锦年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
4
|
|
18
|
重新阐释爱默生散文《自助》 |
汪冷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9
|
论《瓦尔登湖》在美国本土的经典化生成 |
韩德星
|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
2012 |
3
|
|
20
|
《非洲的青山》的生态批判 |
许丽芹
付晓露
|
《海外英语》
|
201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