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计学视阈下的清末民初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瓷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彭莉 王兴业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1期62-63,共2页
针对清末民国时期醴陵瓷业革新前后的产品,从设计学的本体语言对醴陵粗瓷与釉下五彩瓷展开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醴陵釉下五彩瓷在工艺技术、装饰艺术、设计理念等方面均体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征,这些特征也促进醴陵瓷业从粗瓷到细瓷转变。
关键词 设计学 釉下五彩 清末醴陵陶瓷 技术 创新
下载PDF
数字化视角下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以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思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4-43,共10页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作为国家级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折射着宋代工艺美学与造物思想之内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文章基于数字化视角,围绕建盏的历史文化源流、现实传承困境、创新发展策略等内容展开探讨,指出了适应建窑建盏烧...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作为国家级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折射着宋代工艺美学与造物思想之内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文章基于数字化视角,围绕建盏的历史文化源流、现实传承困境、创新发展策略等内容展开探讨,指出了适应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的保护与发展路径。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传承与创新需要深度挖掘新兴数字技术、发挥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将数字技术与非遗融合创新、共荣共享,以实现传统技艺类非遗在数字化时代的活态传承与永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传统技艺 非遗 传承 创新
下载PDF
环境艺术设计中陶瓷碎片的作用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斌 《陶瓷研究》 2024年第2期77-79,共3页
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方法主要体现在合理运用陶瓷碎片,经过转化利用后的陶瓷碎片材料能够被重新形成全新的工艺品。在当前阶段的陶瓷设计艺术实现创新转型的总体趋势下,艺术设计人员必须准确掌握陶瓷碎片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思路,突出其... 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方法主要体现在合理运用陶瓷碎片,经过转化利用后的陶瓷碎片材料能够被重新形成全新的工艺品。在当前阶段的陶瓷设计艺术实现创新转型的总体趋势下,艺术设计人员必须准确掌握陶瓷碎片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思路,突出其艺术价值。因此,本文探讨了陶瓷碎片融入于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作用,合理改进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 陶瓷碎片 重要作用 应用实践
下载PDF
陶瓷艺术创作中综合材料的创新应用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匡宁 《佛山陶瓷》 CAS 2024年第4期138-140,共3页
伴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有力推动了艺术设计的多样化发展。其中,陶瓷艺术创作的材料选择越发多样,除了运用传统单一陶泥、瓷泥、釉料之外,还不断尝试其他综合材料的应用。挖掘不同材质的个性语言,可造就不同的艺术魅力。对此,文章围绕综... 伴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有力推动了艺术设计的多样化发展。其中,陶瓷艺术创作的材料选择越发多样,除了运用传统单一陶泥、瓷泥、釉料之外,还不断尝试其他综合材料的应用。挖掘不同材质的个性语言,可造就不同的艺术魅力。对此,文章围绕综合材料在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应用问题展开深入探究,指出二者融合形式美法则的基础之上,从天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的分类应用,探究具体可行的应用策略,以期使综合材料得以恰如其分的应用,更好地服务于陶瓷艺术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艺术创作 综合材料 创新应用 策略
下载PDF
论紫砂壶的光素美 被引量:1
5
作者 蒋益 《江苏陶瓷》 CAS 2024年第2期76-76,78,共2页
纵观悠久的紫砂历史,其中大多前辈大师是以制作光器而闻名的,如时大彬的浑朴、邵大亨的大度、顾景舟的灵秀、朱可心的浑厚等等,无不讲究线与线、线与面间的起伏节奏,宛若“高山流水”般的韵律。紫砂光素器造型简练概括,用线果断流畅,材... 纵观悠久的紫砂历史,其中大多前辈大师是以制作光器而闻名的,如时大彬的浑朴、邵大亨的大度、顾景舟的灵秀、朱可心的浑厚等等,无不讲究线与线、线与面间的起伏节奏,宛若“高山流水”般的韵律。紫砂光素器造型简练概括,用线果断流畅,材质古朴素雅,它用自己独有的语言通过制壶者的创造来变现美感、表达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壶 光素器 文化
下载PDF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环境陶艺的创新发展
6
作者 周耀 顾正鸿 吕美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48-353,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成为社会的共识。环境陶艺作为当代重要的公共艺术,在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社会的和谐共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环境陶艺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生态、地域文化、人文情感等方面探究了文化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成为社会的共识。环境陶艺作为当代重要的公共艺术,在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社会的和谐共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环境陶艺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生态、地域文化、人文情感等方面探究了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环境陶艺创作,阐释了环境陶艺设计的创新发展原则,以期引发更多关于文化生态学理念融入环境陶艺创作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陶艺 文化生态学 公共空间 艺术创作
下载PDF
甘肃彩陶的几何风格迁移
7
作者 贵向泉 田释文 +1 位作者 李立 吕蕊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4年第8期30-39,共10页
甘肃彩陶在中国各类彩陶文化中拥有最为完整的时空序列,然而尚未有专门针对甘肃彩陶的风格迁移研究.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了甘肃彩陶数据集,提出了一种几何风格迁移方法.该方法生成了一个神经扭曲场,将甘肃彩陶变形为目标对象的... 甘肃彩陶在中国各类彩陶文化中拥有最为完整的时空序列,然而尚未有专门针对甘肃彩陶的风格迁移研究.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了甘肃彩陶数据集,提出了一种几何风格迁移方法.该方法生成了一个神经扭曲场,将甘肃彩陶变形为目标对象的几何风格,并保持了彩陶的纹理.网络结构方面加入了位置嵌入和特征增强模块,提高特征编码的质量.损失函数方面引入了形状一致性损失和平滑正则化项,防止彩陶的细节发生突变,提高变形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在甘肃彩陶与不同类的对象间进行大规模的几何风格迁移,同时可以保持良好的彩陶细节,产生新的视觉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迁移 特征提取 扭曲场 几何变形 彩陶
下载PDF
环巢湖旅游手工陶瓷类文创产品开发与利用研究——基于数字化背景下巢湖文创产品的人文解读
8
作者 姚为俊 秦艳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6-162,共7页
巢湖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境内,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而近年来兴起的环巢湖旅游,则是一种对于环巢湖区域的“一湖、两城、十二镇”展开的以欣赏湖光山色、探索湖区文化和体验湖区生态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本文通过对巢湖旅... 巢湖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境内,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而近年来兴起的环巢湖旅游,则是一种对于环巢湖区域的“一湖、两城、十二镇”展开的以欣赏湖光山色、探索湖区文化和体验湖区生态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本文通过对巢湖旅游手工陶瓷类产品的实地调研为切入点,结合现代数字化技术对于工业产品创意的影响,将具有巢湖印记的手工陶瓷类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作为讨论重点。探讨在现代时代背景下消费者对于文创产品的需求观念,以及追寻创意-创业-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于环巢湖这一特定地域进行人文、历史、环境的分析,将环巢湖旅游手工陶瓷类文创产品作为现代技术和手工创意结合的产品,构想出技术与艺术融合的现代化路径。笔者以期以环巢湖旅游手工陶瓷产品为输出口,将文化、技术、艺术、环境、进行整体性的设计,提出具体的对于环巢湖旅游文创产品的创新理念,并且融入多元的文化价值,使得现代化的创意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大众审美做出有效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巢湖旅游 文创 手工 陶瓷类 设计
下载PDF
基于活态保护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继承与发展——以泥金彩漆技艺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丘元 《天工》 2024年第1期68-70,共3页
活态保护理论契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继承与发展的实际需求,充分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与存续规律,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自然变迁与创新发展,有利于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以泥金彩漆技艺为例,通过介绍泥金彩漆技艺... 活态保护理论契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继承与发展的实际需求,充分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与存续规律,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自然变迁与创新发展,有利于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以泥金彩漆技艺为例,通过介绍泥金彩漆技艺的历史,分析泥金彩漆技艺与活态保护的联系,探讨泥金彩漆技艺的创新继承与发展困局。希望可以更清晰地认识活态保护理论对泥金彩漆技艺创新继承与发展的启示,并提出具体的实践应用建议,为泥金彩漆技艺创新继承与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态保护理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新继承 泥金彩漆技艺
下载PDF
鄱阳脱胎漆器在现代文创设计中的开发策略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烈辉 《丝网印刷》 2024年第4期65-67,共3页
基于文创设计的文化与创意属性,从鄱阳脱胎漆器自身改良方面探析其在现代文创设计中的设计原则。文章立足于互联网时代与体验经济背景,探析鄱阳脱胎漆器文化传播策略,对优秀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鄱阳脱胎漆器 文化传播 创意设计
下载PDF
汝瓷的艺术特色及数字化展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月 王晗 《丝网印刷》 2024年第2期49-51,共3页
阐述汝瓷历史发展、艺术特色、工艺细节,分析汝瓷传统展示形式现存的若干问题。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在汝瓷文化的实体展示空间和新媒体社交平台上,营造沉浸式的观展体验,提高汝瓷数字化展示的文化审美愉悦。
关键词 汝瓷 艺术特色 数字化展示
下载PDF
计算机技术在陶瓷制造中的前沿应用
12
作者 冉翠翠 荀珂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1期70-71,共2页
本文探讨了计算机技术、数字化生产工艺、智能质量检测和数据分析等在陶瓷制造中的前沿应用。计算机技术提供了高效的陶瓷设计和生产工具,数字化生产工艺实现了个性化和高效率生产,智能质量检测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数据分析帮助优... 本文探讨了计算机技术、数字化生产工艺、智能质量检测和数据分析等在陶瓷制造中的前沿应用。计算机技术提供了高效的陶瓷设计和生产工具,数字化生产工艺实现了个性化和高效率生产,智能质量检测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数据分析帮助优化生产过程。这些前沿技术使陶瓷制造业更具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制造 计算机技术 数字化生产工艺 智能质量检测
下载PDF
浅析陶瓷艺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13
作者 赵改丽 张新俊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4期90-91,共2页
本文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陶瓷艺术的应用及其意义。陶瓷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型、装饰和文化内涵,为园林增添了丰富的艺术元素。园林中的山石、植物与建筑等元素,与陶瓷艺术的器形、装饰手法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自然美感。... 本文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陶瓷艺术的应用及其意义。陶瓷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型、装饰和文化内涵,为园林增添了丰富的艺术元素。园林中的山石、植物与建筑等元素,与陶瓷艺术的器形、装饰手法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自然美感。陶瓷艺术不仅提升了园林的文化内涵,还使园林更具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本文通过分析陶瓷艺术在园林中的应用,旨在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艺术 古典 园林 应用
下载PDF
作为方法的“窑系”:中国陶瓷史体系建构的时间、空间和系统
14
作者 王洪伟 《艺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窑系”是20世纪上半期中国陶瓷史学界创造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概念。近年来,国内外陶瓷史学界对于“窑系”概念的形成、发展进行了细致梳理和深刻反思。基于时间性、空间性和系统性的“窑系”概念,在观照中国陶瓷历史面貌和现实... “窑系”是20世纪上半期中国陶瓷史学界创造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概念。近年来,国内外陶瓷史学界对于“窑系”概念的形成、发展进行了细致梳理和深刻反思。基于时间性、空间性和系统性的“窑系”概念,在观照中国陶瓷历史面貌和现实实践、构建中国陶瓷史体系方面具有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系 时间性 空间性 系统性 中国陶瓷史体系
下载PDF
田代屋及其有田烧经营在近代上海的空间功能演变
15
作者 李艳丽 张政君 《江汉学术》 2024年第3期88-95,共8页
海派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深受域外文化的影响,其中日本作为东西方的“中介”发挥了重要作用。1868年长崎老铺田代屋在上海开设分号,这是上海最早期的日商,经营作为日本传统艺术代表的有田烧瓷器及杂货。日本最初的陶瓷是从中国引进的,至... 海派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深受域外文化的影响,其中日本作为东西方的“中介”发挥了重要作用。1868年长崎老铺田代屋在上海开设分号,这是上海最早期的日商,经营作为日本传统艺术代表的有田烧瓷器及杂货。日本最初的陶瓷是从中国引进的,至近代,有田烧带着日本的文化韵味来到了上海,这一“文化回流”不仅提供了工艺、艺术交融的途径示例,它在近代新兴上海都市空间的后续发展,更值得关注。通过田代屋的“窗口”,可探求田代屋及其有田烧经营在近代上海的空间功能演变,梳理明治日本对于上海、中国陶瓷业的考察及其为此做出的工艺技术、出口政策上的调整——因东洋货引发的中国抵制洋货、振兴工艺美术、掀起“国货潮”,其间田代屋起到了某些中日交流的作用。立足跨学科视域,研究以田代屋为代表的空间文化构成及其与文化空间生产之间的关系,可对海派文化、海派工艺的域外影响研究提出新的视角与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文化 中日交流 文化回流 田代屋 有田烧 东洋货 国货
下载PDF
传统陶瓷技艺与当代建筑形态融合研究
16
作者 毛天斌 李倩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6期89-89,共1页
将传统的陶瓷技艺与现代建筑形态相结合,是建筑设计界当前的关键议题。本文首先探讨了传统陶瓷技艺与现代建筑形态之间的联系,随后以上海世博会江西馆“东渡青筑”为例,具体分析了传统陶瓷技艺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接着阐述了在传统陶... 将传统的陶瓷技艺与现代建筑形态相结合,是建筑设计界当前的关键议题。本文首先探讨了传统陶瓷技艺与现代建筑形态之间的联系,随后以上海世博会江西馆“东渡青筑”为例,具体分析了传统陶瓷技艺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接着阐述了在传统陶瓷工艺与现代建筑形态相结合时所会遇到的难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最后,强调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在破解技术难题方面的重要角色,同时探讨了在材料挑选与工程应用、文化价值与商业诉求之间寻求平衡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陶瓷技艺 当代建筑形态 融合
下载PDF
论唐代长沙窑陶瓷域外文化接受
17
作者 郑先觉 孙兰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8期12-13,共2页
悠久的陶瓷工业历史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为长沙窑对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从对外传播的角度出发,将长沙窑置于唐代对外传播的文化背景中,着重从对外传播的角度探讨长沙窑彩瓷的文化构成,展现中国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外来文化的中... 悠久的陶瓷工业历史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为长沙窑对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从对外传播的角度出发,将长沙窑置于唐代对外传播的文化背景中,着重从对外传播的角度探讨长沙窑彩瓷的文化构成,展现中国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外来文化的中国化解读。为当代跨文化交际中如何保持文化核心和文化自信提供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交流 域外文化、长沙窑陶瓷
下载PDF
魂瓶在两晋之交的衰落与消亡
18
作者 李鹏 《陶瓷研究》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魂瓶源于堆塑五联罐,是流行在我国吴晋时期东南地区的陶瓷明器,主要产自以上虞为中心的早期越窑,依托于葬俗中的神仙信仰存在。受永嘉南渡等因素冲击,以魂瓶随葬的习俗在两晋之交迅速衰落。这一时期,东南地区税赋、劳役负担沉重,通货紧... 魂瓶源于堆塑五联罐,是流行在我国吴晋时期东南地区的陶瓷明器,主要产自以上虞为中心的早期越窑,依托于葬俗中的神仙信仰存在。受永嘉南渡等因素冲击,以魂瓶随葬的习俗在两晋之交迅速衰落。这一时期,东南地区税赋、劳役负担沉重,通货紧缩,经济陷入长期萧条。豪门大族隐匿人口、侵夺山泽,商税苛重,早期越窑等民间手工业全面衰退。晋制葬俗等中原文化的传入改变了东南地区的社会文化风气,吴姓士族被侨姓大族压制和削弱,地方习俗难以维持,魂瓶等专用明器用量锐减。大约在咸康年间,随着侨姓大族深入会稽,魂瓶彻底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魂瓶 两晋之交 衰落 晋制 侨姓 吴姓
下载PDF
数字科技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影响
19
作者 赵振鹏 《佛山陶瓷》 CAS 2024年第9期68-70,共3页
为了探讨数字科技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影响,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详细考察了三维打印、数字图像处理、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陶瓷设计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分析国内外的成功与失败案例,研究揭示了这些技术如何提升设计效率... 为了探讨数字科技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影响,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详细考察了三维打印、数字图像处理、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陶瓷设计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分析国内外的成功与失败案例,研究揭示了这些技术如何提升设计效率、创新材料使用和融合传统工艺。结果表明,尽管面临成本、教育及文化保护的挑战,数字科技显著促进了陶瓷艺术的现代化发展,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研究还展望了持续技术创新对未来陶瓷艺术的潜在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科技 陶瓷艺术设计 三维打印 人工智能 案例分析
下载PDF
以市场为导向的黑龙江彩陶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20
作者 周颐 周威 《工业设计》 2024年第10期135-138,共4页
文章以市场为导向,探讨黑龙江彩陶产品的外观创新设计,旨在寻求解决彩陶造型设计存在问题的策略。首先,分析了黑龙江产品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阐述了黑龙江彩陶产品创新设计的市场定位;最后,提出以市场为导向的黑龙江彩陶产品... 文章以市场为导向,探讨黑龙江彩陶产品的外观创新设计,旨在寻求解决彩陶造型设计存在问题的策略。首先,分析了黑龙江产品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阐述了黑龙江彩陶产品创新设计的市场定位;最后,提出以市场为导向的黑龙江彩陶产品创新设计策略及思路,为相关产业彩陶产品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市场导向 彩陶产品 造型设计 黑龙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