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文化声音原型”出发的文化表达——论朱践耳的《江雪》与叶小纲的《喜马拉雅之光》 |
徐志博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格物于曲式,致知以分析——孟文涛教授《音乐结构与曲式分析》忆要 |
彭志敏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Sentence及其结构研究——以古典主义时期作品为例 |
符方泽
杨伟杰
|
《北方音乐》
|
2024 |
0 |
|
4
|
藏戏音乐的当代重构——民族管弦乐《阿吉娜姆》的音乐语言 |
周姝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贾达群民族器乐协奏套曲《梨园》的结构组合特征 |
苏潇
谭森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丁善德《长征交响曲》的旋律及其主题功能 |
唐荣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7
|
张千一《春到边寨》的简约风格与创作特征 |
周杏
缪琳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中国特色作曲技术探微——当代室内乐创作中十二音技法和音响音色技法的运用 |
郑艳
李嘉志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肖斯塔科维奇协奏曲的范式突破 |
杨怡文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0
|
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幕·场·景”的音乐结构构建 |
张慧娟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陕北民歌和声配置的探讨与分析——以《梁生哥》和《赶牲灵》为例 |
解国玮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2
|
交响音诗《千里江山》的文本生成及意象表达路径 |
韦辉
刘韵涵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3
|
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从叶小纲《中国之诗》音高结构研究谈起 |
童颖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4
|
王建民《第四二胡狂想曲》:手稿研究与音乐创作分析 |
袁圆
|
《铜陵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5
|
一种革命——论中国交响音乐创作之于奏鸣曲式刚性原则的弱化 |
彭志敏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6
|
中国钢琴曲的“中国风格”之辨析 |
谭缨英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7
|
合唱作品《豪雨》(Cloudburst)音乐分析与表演诠释 |
黄祖平
邓韬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8
|
视其细,知其大——朱践耳《第三交响曲》第二乐章分析笔记 |
彭志敏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9
|
音级集合分析的策略与实践 |
王中余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0
|
两种体系 择一而用——“Period”与“One-part form”的溯源与辨析 |
郑刚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