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圣域重构——《法雍之书》与“消失的‘迷宫’”
1
作者 颜海英 王怀轩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4-48,共15页
对于古典作家而言,“东方”几乎是一个无可或缺的镜像,而埃及则在相当程度上既是整个东方想象的核心,亦是其重要的异例。在他们笔下,一座“消失的‘迷宫’”便颇为引人注目,甚至一度令古老的金字塔都相形见绌。伴随着19世纪旨在重寻克... 对于古典作家而言,“东方”几乎是一个无可或缺的镜像,而埃及则在相当程度上既是整个东方想象的核心,亦是其重要的异例。在他们笔下,一座“消失的‘迷宫’”便颇为引人注目,甚至一度令古老的金字塔都相形见绌。伴随着19世纪旨在重寻克诺索斯迷宫的克里特考古勃兴,对于这座埃及典范的探索热情亦高涨起来。然而,即使皮特里等埃及学家皆相继宣称在哈瓦拉发现了这座“迷宫”,但可资确证的古埃及文献寥寥无几,在被视为古代埃及“地图”的《法雍之书》中,更似乎是全然不见这一庞大建筑群之踪影。但事实上,“迷宫”恰恰就是物质化了的《法雍之书》,而《法雍之书》也即是文本化乃至“正典化”了的“迷宫”,共同体现出中王国末期古埃及人围绕法雍地区所构建的神圣景观与世界想象,是同一理念的不同载体。由此,神圣王权、法雍地区的索贝克崇拜与整个埃及世界遂得以融为一体,重新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法雍化了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索贝克是统御一切信仰的信仰,不仅在世俗和现实的意义上整合着埃及各处,而且还通过法雍这一载体,将关乎世界的想象首次具象化、实体化、正典化,从而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内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埃及 中王国 《法雍之书》 哈瓦拉“迷宫” 神圣地理
下载PDF
塔哈塔维与近现代埃及民族主义史学的起源
2
作者 孔妍 《中东研究》 2024年第1期264-287,384,共25页
埃及民族主义史学的发展不仅领先于其他阿拉伯国家,而且是中东民族主义史学的代表。里法阿·拉菲阿·塔哈塔维是近现代埃及第一位民族主义史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传统的穆斯林家庭,早年留学法国,而后受到穆罕默德·阿里的重用... 埃及民族主义史学的发展不仅领先于其他阿拉伯国家,而且是中东民族主义史学的代表。里法阿·拉菲阿·塔哈塔维是近现代埃及第一位民族主义史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传统的穆斯林家庭,早年留学法国,而后受到穆罕默德·阿里的重用,他的代表作《黄金典范之巴黎》旨在帮助埃及人睁眼看世界,《埃及故事》是中东地区最早的民族主义史著之一。塔哈塔维注重对古埃及历史的研究,推动了埃及史学及其中东史学的世俗化,同时也促进了埃及文化的西方化,推动了伊斯兰文化的近代转型,塔哈塔维对埃及民族主义史学具有开创之功,促进了埃及民族主义思想传播。塔哈塔维和托克维尔虽为不同国家的史学家,但两人的史学方法和史学观点却存在相似性。塔哈塔维留下的丰厚遗产值得当代学者深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哈塔维 民族主义史学 历史文本 埃及史学史
下载PDF
尼罗河水资源与水冲突 被引量:9
3
作者 曾尊固 龙国英 《世界地理研究》 2002年第2期101-106,共6页
自从阿斯旺高坝建成以来的 30年间 ,尼罗河水资源供需矛盾继续存在。第一期琼格莱工程搁置 ,使尼罗河增水计划在可预见的未来难以实现。流域各国之间水冲突时有发生 ,构成影响东北非洲地区政局稳定的不容忽视的因素。有关各国在流域合... 自从阿斯旺高坝建成以来的 30年间 ,尼罗河水资源供需矛盾继续存在。第一期琼格莱工程搁置 ,使尼罗河增水计划在可预见的未来难以实现。流域各国之间水冲突时有发生 ,构成影响东北非洲地区政局稳定的不容忽视的因素。有关各国在流域合作框架内 ,通过平等协商 ,努力减少矛盾和冲突 ,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河 水资源 供需矛盾 增水计划 流域合作框架
下载PDF
《阿吞颂诗》译注 被引量:4
4
作者 郭丹彤 王亮 《古代文明》 CSSCI 2010年第3期18-23,共6页
《阿吞颂诗》译注是对古代埃及《阿吞颂诗》进行的释读、翻译,并对译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以及古埃及历史事件、宗教习俗进行了必要的解释。该颂诗刻在位于埃及帝王谷西部十八王朝国王埃赫纳吞统治时期的大臣阿伊坟墓的西墙上,自上向... 《阿吞颂诗》译注是对古代埃及《阿吞颂诗》进行的释读、翻译,并对译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以及古埃及历史事件、宗教习俗进行了必要的解释。该颂诗刻在位于埃及帝王谷西部十八王朝国王埃赫纳吞统治时期的大臣阿伊坟墓的西墙上,自上向下书写,共计13列,是研究古代埃及宗教和文学的重要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埃及 《阿吞颂诗》 译注
下载PDF
梅藤自传体铭文译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亮 郭丹彤 《古代文明》 CSSCI 2012年第1期2-7,112,共6页
梅藤自传体铭文译注是对古代埃及梅藤自传体铭文进行的释读、翻译,并对译文中出现的官职、地名以及古代埃及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的必要解释。该文献刻写在梅藤位于萨卡拉的墓室墙壁上,是迄今所知年代最为久远的古代埃及自传体铭文。该铭文... 梅藤自传体铭文译注是对古代埃及梅藤自传体铭文进行的释读、翻译,并对译文中出现的官职、地名以及古代埃及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的必要解释。该文献刻写在梅藤位于萨卡拉的墓室墙壁上,是迄今所知年代最为久远的古代埃及自传体铭文。该铭文反应了古代埃及早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故此,它是研究古代埃及早期行政管理体系和社会经济形态的首选文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埃及 梅藤自传体铭文 译注
下载PDF
在希望与绝望之间——论古代埃及人来世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被引量:8
6
作者 金寿福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8,共6页
从古代埃及流传下来的文物和遗迹多数都与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来世观念相关。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古代埃及人始终没有放弃对来世的追求。他们把尸体制作成木乃伊、修建豪华的墓室并且给死去的人奉献祭品。从表面上看,古代埃及人的来... 从古代埃及流传下来的文物和遗迹多数都与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来世观念相关。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古代埃及人始终没有放弃对来世的追求。他们把尸体制作成木乃伊、修建豪华的墓室并且给死去的人奉献祭品。从表面上看,古代埃及人的来世观念从古王国到王朝后期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如果仔细阅读他们留下来的有关文献,我们会发现他们对命运和来世的认识及其态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古代埃及人生前刻写在墓碑和墓壁上的自传,它们充分表达了墓主人在探讨死亡这个人生重大命题时的企盼、恐惧和无奈的复杂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埃及 死亡 来世 墓葬
下载PDF
象征古埃及统一政权神禽兽的原型和艺术内涵
7
作者 郭静云 郭立新 《美术大观》 2024年第9期75-81,共7页
鸷鸟白兀鹫和眼镜蛇分别象征上埃及的涅赫贝特与下埃及的瓦吉特两种神母神权,二者相结合的神徽象征上下埃及统一神权。埃及艺术经常塑造其共同护佑无所不及无所不包的一神—拉日神,以及法老的神权。古埃及人崇拜拉日神的要点不是着重于... 鸷鸟白兀鹫和眼镜蛇分别象征上埃及的涅赫贝特与下埃及的瓦吉特两种神母神权,二者相结合的神徽象征上下埃及统一神权。埃及艺术经常塑造其共同护佑无所不及无所不包的一神—拉日神,以及法老的神权。古埃及人崇拜拉日神的要点不是着重于晨和夕两种过渡时刻和转化状态,而是关注昼和夜两种状态的完整性,所以崇高日神具有绝对的双重性。白天,象征昼日的拉神表现为荷鲁斯游隼翱翔于天道,代表法老统治大地。晚霞时,太阳表现为亚图姆老神进入冥界。黑夜时,拉神一方面是欧西里斯的表现,巡行于世外世纪,同时又消失在阿佩普巨蝰的冥界里。阿佩普冥神,一方面犹如在母腹内养育拉神的脐带,另一方面又在生出拉神时,脐带变形为凶恶的不让拉神出来的阿佩普蛇,以此表现冥神也具有双重性。凌晨时,阿佩普脐带被赛特(土豚)、玛弗德特(灵猫、猎豹)、乌涅特(草兔)等夜间保卫者切割之后,日隼又飞升于天。太阳每天都经历死和生两种状况,暗示古埃及法老在临时的人界与永久的冥界的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埃及 文明起源 太阳崇拜 法老神权 二元
下载PDF
图坦卡蒙时期新艺术风格形成
8
作者 薛江 《美术大观》 2024年第10期76-84,共9页
本文重点考察了古埃及18王朝晚期的“少年法老”图坦卡蒙统治期间遗留下的巨型雕像及相关文物遗存,从艺术本体上论证了图坦卡蒙时期新艺术的独特性,分析了其诞生土壤,并揭示了这种新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以及背后的信仰体系的变化。
关键词 图坦卡蒙 复兴 新信仰 新艺术风格
下载PDF
埃及学:一门近代新兴学科的诞生 被引量:4
9
作者 令狐若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3-69,共7页
埃及学是近代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 ,是研究古代埃及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学、艺术、宗教、建筑和科学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埃及学的诞生 ,带来了持续百年之久的考古发掘热潮 ;埃及象形文字的成功释读 ,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古代埃及这... 埃及学是近代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 ,是研究古代埃及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学、艺术、宗教、建筑和科学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埃及学的诞生 ,带来了持续百年之久的考古发掘热潮 ;埃及象形文字的成功释读 ,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古代埃及这一人类文明宝库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埃及 埃及学 象形文字 罗塞达石碑 商博良
下载PDF
西方列强对外扩张和竞争中的埃及和埃及学 被引量:5
10
作者 金寿福 《古代文明》 CSSCI 2010年第2期2-16,共15页
埃及学是由拿破仑军事远征和西方列强对外扩张催生的产物。它的建立和发展见证了埃及沦为殖民地的全过程。在英法等国收集文物、争夺考古发掘特权的过程中,诞生于殖民时期的埃及学经历了在欧洲列强文化中成长以及在夹缝中生存的不寻常... 埃及学是由拿破仑军事远征和西方列强对外扩张催生的产物。它的建立和发展见证了埃及沦为殖民地的全过程。在英法等国收集文物、争夺考古发掘特权的过程中,诞生于殖民时期的埃及学经历了在欧洲列强文化中成长以及在夹缝中生存的不寻常历程,而西方学者语境下的埃及学所构建的古埃及历史与文化,使得现代埃及人处于两难的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拿破仑远征 埃及 殖民 埃及学
下载PDF
古埃及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瑞芝 黎海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0-703,共4页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古埃及文化绝非孤立封闭的,它不仅横向传播和扩展了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同时吸收、融合并创新了外来文化,而且还纵向保存与延续了人类文化,对世界文化影响重大。
关键词 埃及 文化 传播 影响
下载PDF
《塔努塔蒙梦碑铭文》译注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一舟 郭丹彤 《古代文明》 CSSCI 2013年第2期25-32,112,共8页
《塔努塔蒙梦碑铭文》译注是对古代埃及第二十五王朝最后一位国王塔努塔蒙所刻写的《梦碑铭文》进行的释读和翻译,并对译文中出现的历史名词进行必要注释。该铭文真实地记录了公元前663年努比亚王朝、塞易斯王朝和新亚述帝国这三股近东... 《塔努塔蒙梦碑铭文》译注是对古代埃及第二十五王朝最后一位国王塔努塔蒙所刻写的《梦碑铭文》进行的释读和翻译,并对译文中出现的历史名词进行必要注释。该铭文真实地记录了公元前663年努比亚王朝、塞易斯王朝和新亚述帝国这三股近东地区最大的政治势力对埃及的争夺,是我们研究这一时期埃及乃至整个近东历史的首选文献资料之一,因此,对其进行翻译和注释是一项很有必要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埃及 塔努塔蒙 梦碑 译注
下载PDF
在“法老王国”里的辛勤探索——评刘文鹏教授的《埃及学文集》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桂石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6-77,共2页
目前,各种新兴学科层出不穷,但是“埃及学”对我国读者而言,还是比较生疏的。埃及学是近代兴起的,研究古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一门综合性的专门学科,它既包括古埃及的考古学、语言文字学、历史学、文献学等... 目前,各种新兴学科层出不穷,但是“埃及学”对我国读者而言,还是比较生疏的。埃及学是近代兴起的,研究古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一门综合性的专门学科,它既包括古埃及的考古学、语言文字学、历史学、文献学等,又有宗教、文学、艺术和建筑等内容,而且还涉及到古埃及的医学、生物学、数学、天文学和技术史等自然科学各分支。埃及学从1822年诞生以来至今已有将近两个世纪的历史,但在我国严格地说仅仅在近一、二十年方开始起步。(参看《埃及学文集》,第1—2页) 刘文鹏教授的《埃及学文集》于1996年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29页。《文集》是作者从他近一、二十年来发表的数十篇(部)论著中选编而成的。其中除了3篇论文选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论著外,余下大部分文章发表于《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和《历史研究》等国家级刊物上。所以,《文集》的质量与水平是不言喻的。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文集》的发表,乃是我国至今出版的有关埃及学的第一部专门研究的成果。它的出版为我国埃及学的研究增补了新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学 古埃及 《东方专制主义》 文集 古代埃及 金字塔 史学理论研究 法老 城市国家 文献学
下载PDF
埃及学的成长与发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令狐若明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0-84,共5页
创建于19世纪20年代的埃及学,是一门研究古代埃及历史与文化的综合性学科。从19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埃及学走过了从早期的野蛮发掘到有计划的科学勘察、抢救与保护文物的历程。经过几代埃及学家的不懈努力,埃及学作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 创建于19世纪20年代的埃及学,是一门研究古代埃及历史与文化的综合性学科。从19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埃及学走过了从早期的野蛮发掘到有计划的科学勘察、抢救与保护文物的历程。经过几代埃及学家的不懈努力,埃及学作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已经完全确立起来,埃及学的研究成果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学 列普修斯 马里埃特 马斯伯乐 皮特里 埃尔曼
下载PDF
中国障扇礼仪之演变——兼与古埃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共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7-144,共8页
障扇是中华大文明中的小文明,自身演变脉络清晰。障扇最初流行于民间,汉代为豪侠所用,魏晋时期演变为贵族仪仗。南北朝以后,呈对称型的两把障扇已经成为皇室乘舆制度的一部分,被赋予宫廷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内涵,并一直延续到清王朝的灭... 障扇是中华大文明中的小文明,自身演变脉络清晰。障扇最初流行于民间,汉代为豪侠所用,魏晋时期演变为贵族仪仗。南北朝以后,呈对称型的两把障扇已经成为皇室乘舆制度的一部分,被赋予宫廷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内涵,并一直延续到清王朝的灭亡。就目前的材料来看,在古代埃及,国王旁边也有立两把仪仗扇之现象。它与中国古代的宫廷障扇制度既有某些共通之处,也有各自独特之形制和价值,它们在人类文明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扇 乘舆制度 古埃及 蝎王权标头 文化比较 中国礼仪
下载PDF
古埃及伦理的基本观念——玛阿特 被引量:2
16
作者 靳玲 李志峰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8,共4页
玛阿特是古埃及伦理的基本观念。玛阿特本身是不可译的,它是秩序、真理、公平、正义、真实、正直等概念的总和。玛阿特的内涵有一个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玛阿特观念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 古埃及 伦理 玛阿特
下载PDF
中国的埃及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令狐若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5-109,共5页
关键词 埃及学 中国 古埃及文明 学科建设 政治制度 宗教信仰
下载PDF
拓荒耕作,成难为之功——刘文鹏教授与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埃及史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明 王泰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5-7,共3页
关键词 内蒙古民族大学 埃及学 刘文鹏 世界史研究 耕作 拓荒 教授 2007年
下载PDF
古代埃及社会主导意识的诞生及其历史分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晓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17,共7页
古代埃及社会主导意识的诞生直接关系到古埃及社会文化的基本面貌及其历史发展方向。其诞生机制的深层根源在于古代埃及"原史"时期所处的生存压力性质:掌控自然变化和实施社会管理,远重于应对外部入侵。重自然而轻外战的英雄... 古代埃及社会主导意识的诞生直接关系到古埃及社会文化的基本面貌及其历史发展方向。其诞生机制的深层根源在于古代埃及"原史"时期所处的生存压力性质:掌控自然变化和实施社会管理,远重于应对外部入侵。重自然而轻外战的英雄崇拜促使古埃及人产生一种崇尚秩序、平衡、公正的"玛阿特"观念。从这一观念对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的规定性中,我们清楚地看出古埃及社会主导意识的沿革与分期:玛阿特一期与玛阿特二期文化。对于把握古代埃及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甚至于宗教的本质,玛阿特观念的研究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阿特 历史分期 社会主导意识 生存压力
下载PDF
埃及的本土埃及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指挥 《古代文明》 CSSCI 2014年第4期34-44,111,共11页
埃及的本土埃及学,经历了一个酝酿、开拓、发展、繁荣的发展历程。接受欧洲近代文化的知识分子,努力传播埃及学的知识,为本土埃及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本土埃及学发轫于欧洲列强斗争的夹缝中,形成了以卡马尔为代表的第一代埃及学家、以... 埃及的本土埃及学,经历了一个酝酿、开拓、发展、繁荣的发展历程。接受欧洲近代文化的知识分子,努力传播埃及学的知识,为本土埃及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本土埃及学发轫于欧洲列强斗争的夹缝中,形成了以卡马尔为代表的第一代埃及学家、以哈桑为代表的第二代埃及学家,这两代埃及学家是本土埃及学的开拓者。在1922年埃及独立、图坦卡蒙法老陵寝发现的刺激下,埃及学领域也出现了反殖民主义的声音,从而极大促进了本土埃及学的发展,本土埃及学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逐步形成了第三代本土埃及学家群体,他们的成就得到了西方埃及学界的认可。20世纪50、60年代以来,本土埃及学进入繁荣期,第四代本土埃及学家在考古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研究领域日益拓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 本土埃及学 埃及考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