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殖民时代坦桑尼亚的“依附性”发展:以剑麻产业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陈金龙 王泽壮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6-113,共8页
坦桑尼亚独立以前的大陆部分称坦噶尼喀,剑麻在其社会经济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坦噶尼喀剑麻产业在宗主国的主导下长期成为该国对外的支柱产品,一度发展到"黄金时期"。但是,殖民经济的"掠夺性"开发,使坦噶尼喀... 坦桑尼亚独立以前的大陆部分称坦噶尼喀,剑麻在其社会经济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坦噶尼喀剑麻产业在宗主国的主导下长期成为该国对外的支柱产品,一度发展到"黄金时期"。但是,殖民经济的"掠夺性"开发,使坦噶尼喀剑麻产业逐渐成为宗主国经济的依附性产业的同时,也使坦噶尼喀殖民地经济形成了高度的单一性。随着二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坦噶尼喀剑麻产业的"依附性"和"单一性"等局限性日益显现。这种畸形的"殖民遗产"被独立后的坦桑尼亚所继承下来,并对坦桑尼亚经济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经济 剑麻 坦噶尼喀 依附性
下载PDF
坦桑尼亚自力更生的困境——以《阿鲁沙宣言》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亚庆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1961年坦桑尼亚的独立并没有使它改变被西方控制的局面。为摆脱这一现状,尼雷尔总统颁布了《阿鲁沙宣言》,宣布走自力更生的社会主义道路。但长期的殖民统治和对西方援助的严重依赖性,使坦桑尼亚自力更生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陷入了困境。
关键词 《阿鲁沙宣言》 坦桑尼亚 西方援助 尼雷尔
下载PDF
试论尼雷尔的民族建构思想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姜玉峰 《黑龙江史志》 2008年第8X期83-84,共2页
1964年在尼雷尔的领导下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合并组成了坦桑尼亚共和国。虽然在名义上坦桑尼亚是一个统一独立的国家,但当时的坦桑尼亚尚未实现民族一体化,国内存在一百多个部族,是东非部族最多的国家。部族主义盛行,国民还未形成共有的... 1964年在尼雷尔的领导下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合并组成了坦桑尼亚共和国。虽然在名义上坦桑尼亚是一个统一独立的国家,但当时的坦桑尼亚尚未实现民族一体化,国内存在一百多个部族,是东非部族最多的国家。部族主义盛行,国民还未形成共有的国家归属感。这种局面对国家的稳定、繁荣是不利的。如何消除、弱化部族间的差异,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民族建构,成了独立后以尼雷尔为核心的政府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促成了尼雷尔民族建构思想的形成和实践,而这些思想和实践对促进坦桑尼亚民族一体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雷尔 民族建构 思想 实践
下载PDF
独立初期坦桑尼亚政府公职人员的非洲化论析(1961—1965)
4
作者 徐哲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22年第3期140-147,204,共9页
公职人员非洲化是非洲前殖民地国家走向独立、从深层次摆脱殖民统治的一次重要实践,一定程度上也是非洲民族主义的一个重要维度,研究非洲化对我们把握当代非洲民族主义历史发展脉络依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坦噶尼喀(坦桑尼亚)走向自治时... 公职人员非洲化是非洲前殖民地国家走向独立、从深层次摆脱殖民统治的一次重要实践,一定程度上也是非洲民族主义的一个重要维度,研究非洲化对我们把握当代非洲民族主义历史发展脉络依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坦噶尼喀(坦桑尼亚)走向自治时,政府中绝大多数中高级公职人员职位依然由外国官员担任。在尼雷尔看来,留任一部分经验丰富的殖民官员对国家经济计划制定、政治制度完善、确保新生国家的良好运行依然有其必要性。但这在国内激起了轩然大波,反对党、工会联盟、国会议员纷纷要求用非洲人取代政府各级机构中的外国人,以满足广大非洲人民对“公平”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雷尔 坦噶尼喀 非洲化 民族主义 公职人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