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3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关帝信仰传播路径研究
1
作者 陈莉莉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22-26,共5页
日本的关帝信仰是由中国东南沿岸的渡日华人作为海上守护神和商业神带到日本,随后这一信仰由黄檗僧人和文人雅士自日本长崎逐渐蔓延至关西及关东的广阔地域。随着《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巨著在日本的风靡,关羽这位忠勇武士以丰富多彩的文... 日本的关帝信仰是由中国东南沿岸的渡日华人作为海上守护神和商业神带到日本,随后这一信仰由黄檗僧人和文人雅士自日本长崎逐渐蔓延至关西及关东的广阔地域。随着《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巨著在日本的风靡,关羽这位忠勇武士以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形式在日本民间传播,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在日本,关公不仅作为守护神、财神、商业神被华人崇拜和祭祀,也作为三国武神被日本民众广泛喜爱,这一现象不仅体现了中日文化间深厚的历史渊源,也彰显了文化交融中独特而迷人的魅力。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关帝信仰在日本的传入、发展至本土化的全过程,了解关帝信仰在日本的传播路径,以便更好地推动和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关帝信仰 黄檗宗 伽蓝神 传播路径
下载PDF
民间传说与地方社会的场景建构
2
作者 段友文 周艳双 《晋中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历代民众创造的民间传说包含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历史记忆与文化资源是参与社会文化空间建设、维护地方秩序、促进乡村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基于场景理论,以河南武陟万花村流传的青龙传说为考察中心,分别从基层社会组织中的管... 历代民众创造的民间传说包含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历史记忆与文化资源是参与社会文化空间建设、维护地方秩序、促进乡村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基于场景理论,以河南武陟万花村流传的青龙传说为考察中心,分别从基层社会组织中的管理空间、祈雨实践下的仪式空间、物质设施集聚的景观空间三个不同空间场域,分析论述民间传说对乡村社会场景的建构作用,揭示传说在乡村场景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为乡村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龙传说 民间信仰 场景理论 文化空间 社会构建
下载PDF
临沂龙文化传说与风俗研究
3
作者 梅宗凯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10,共4页
山东临沂历史悠久,位于东夷文化的核心地带,受龙凤图腾文化影响深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临沂先民融合各种外来文化,结合自身特色,形成了大量具有临沂特色的龙文化传说。这些龙文化传说和龙文化风俗,共同构成了临沂的龙文化信仰体... 山东临沂历史悠久,位于东夷文化的核心地带,受龙凤图腾文化影响深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临沂先民融合各种外来文化,结合自身特色,形成了大量具有临沂特色的龙文化传说。这些龙文化传说和龙文化风俗,共同构成了临沂的龙文化信仰体系,体现着临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作力,塑造着临沂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保护、传承和发扬临沂龙文化,是新一代临沂人的共同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沂 龙文化 传说 风俗
下载PDF
礼与财的制衡:再观清代宁夏府婚俗
4
作者 郭恺 《晋中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六仪和《朱子家礼》的适用体现了清代宁夏府婚俗对中原传统礼法的继承,也是当地淳朴民风的真实反映。经济繁荣所带来的奢靡之风影响了衡量婚姻质量的标准,婚礼议财也滋生了争讼和抢亲等恶果,纳征和请期顺序的调整可以适当缓解这一矛盾... 六仪和《朱子家礼》的适用体现了清代宁夏府婚俗对中原传统礼法的继承,也是当地淳朴民风的真实反映。经济繁荣所带来的奢靡之风影响了衡量婚姻质量的标准,婚礼议财也滋生了争讼和抢亲等恶果,纳征和请期顺序的调整可以适当缓解这一矛盾。《民国朔方道志》对清代宁夏府婚俗中“失礼”和“重聘”的苛责并未真正触及婚俗积弊的根源,礼与财之于婚俗是交织混合的附属品。辩证分析古礼中不少仪式需以财物为基础,议财之风的繁盛同时也需要以礼仪等外在活动来彰显,二者制衡的结果是繁琐的仪式被简化,财物的交付量力而行,以热闹喜庆来弱化礼与财之间的对立,使婚俗尽可能回归到朴实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府 婚俗 财礼 方志
下载PDF
钩玄索隐,独辟蹊径——评《秦腔语言及民俗研究》
5
作者 李博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2期I0035-I0035,共1页
太白诗云:“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千百年来,粗犷豪放、苍凉悲壮的秦地声乐激荡在三秦大地,声协宫商,宛转悠扬,其影响广泛而深远。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地方戏曲——秦腔,被称为中国“梆子戏”的鼻祖。清人魏荔彤《江南竹枝词》曰:“舞... 太白诗云:“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千百年来,粗犷豪放、苍凉悲壮的秦地声乐激荡在三秦大地,声协宫商,宛转悠扬,其影响广泛而深远。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地方戏曲——秦腔,被称为中国“梆子戏”的鼻祖。清人魏荔彤《江南竹枝词》曰:“舞罢乱敲梆子响,秦声惊落广陵潮”,描绘出了当时扬州城中的秦腔演出盛况。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共吼秦腔,秦腔已然融入了三秦父老的日常生活。近年来,秦腔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王怀中教授钩玄索隐、独辟蹊径,其《秦腔语言及民俗研究》一书,从语言学和民俗学的角度切入,为地方戏曲的研究指出了新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声 民俗研究 钩玄 索隐 竹枝词 三秦大地 粗犷豪放 三千万
下载PDF
次仁平措简介
6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次仁平措生于1964年,西藏白朗县人,研究员,曾任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主任,现任西藏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西藏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西藏研究》《地域文化》《西藏艺术研究... 次仁平措生于1964年,西藏白朗县人,研究员,曾任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主任,现任西藏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西藏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西藏研究》《地域文化》《西藏艺术研究》《新西部》等学术刊物编委会委员,自治区非遗专家委员会委员、体育竞技组组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刊物 西藏大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编委会委员 体育竞技 白朗县 地域文化 西藏自治区
下载PDF
大运河畔的民俗文化
7
作者 郑永华 《前线》 2024年第1期87-89,共3页
通州位于京杭大运河之北运河的北端,是元明清三朝京城的门户之区和咽喉之地。历史上,随着南方各地货物的运输和南来北往各类人员进出京城,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人员聚集通州,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也在这里扎根、融合,传播开来。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民俗文化 元明清 北运河 丰富多样 通州 不同地域
下载PDF
“吃出来的”袁家村:食物遗产化的形成与影响
8
作者 关晶 胡婷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在旅游六要素中,“吃”是影响旅游地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吃”究竟如何系统地影响旅游地的发展,其内部作用机制是什么并不清楚。本研究以国内知名乡村旅游地陕西袁家村为案例,采用结构与半结构式访谈法,对袁家村食物遗产化的形成过程、... 在旅游六要素中,“吃”是影响旅游地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吃”究竟如何系统地影响旅游地的发展,其内部作用机制是什么并不清楚。本研究以国内知名乡村旅游地陕西袁家村为案例,采用结构与半结构式访谈法,对袁家村食物遗产化的形成过程、机制及其对乡村经济重构的影响进行了全过程调查。研究发现:袁家村通过选取“道地”食材、采用传统烹饪方式,制作并还原了食物的“老味道”,构建出具有传统特征的遗产化食物;村委、政府主管部门、商户及游客等多个行动者共同组建了食物遗产化的行动网络,食物遗产化机制亦由此形成;经过遗产化的袁家村小吃直接与“道地”“品质”“安全”等形象挂钩,形成了具有地理标志性的特色品牌,并带动了多个产业及多种业态的联动发展,村庄经济得以重构。本文对食物遗产化的探究,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旅游要素中有关“吃”的研究体系,同时对以食物为视角,重新构建城乡之间的联结机制也有积极的现实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遗产化 乡村旅游 经济影响 袁家村
下载PDF
民俗视野下温州夹缬尚蓝的成因分析
9
作者 项依慧 《色彩》 2024年第7期79-81,共3页
蓝夹缬在过去温州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彰显了民众对质朴与含蓄的追求。本文从民俗学视角切入,分析温州夹缬尚蓝的成因,通过对夹缬的历史渊源、工艺技法的追溯,深入剖析温州夹缬尚蓝的原因、功能,进而阐明夹缬尚蓝与温州民... 蓝夹缬在过去温州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彰显了民众对质朴与含蓄的追求。本文从民俗学视角切入,分析温州夹缬尚蓝的成因,通过对夹缬的历史渊源、工艺技法的追溯,深入剖析温州夹缬尚蓝的原因、功能,进而阐明夹缬尚蓝与温州民俗文化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温州蓝夹缬的美学、文化价值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蓝夹缬 蓝色 民俗文化 色彩
下载PDF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闽西客家元宵节庆”之永定抚市走古事
10
作者 胡家新(摄影) 《龙岩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走古事为客家人闹元宵的盛大活动,在福建省连城县、永定区盛行。抚市走古事是指元宵节前后,位于抚市镇抚溪集市及其周围的居民开展的迎花灯和化装踩街的民俗活动。这项民俗活动可以追溯至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关键词 元宵节 民俗活动 客家人 公益广告 清朝乾隆 闹元宵 永定区 嘉庆年间
下载PDF
闻喜花馍与晋南乡土民俗文化
11
作者 秦丽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8期128-131,共4页
文章是关于闻喜花馍与晋南乡土民俗文化关系的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研究闻喜花馍的不同外观入手,介绍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类;第二部分从古法工艺、生动造型和审美风尚三方面着手研究闻喜花馍的本土特征;第三部分... 文章是关于闻喜花馍与晋南乡土民俗文化关系的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研究闻喜花馍的不同外观入手,介绍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类;第二部分从古法工艺、生动造型和审美风尚三方面着手研究闻喜花馍的本土特征;第三部分从其用途入手,重点研究闻喜花馍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由此得出闻喜花馍是晋南乡土民情的产物,既是节日节庆、人生仪礼、走亲访友所用的礼品,又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工艺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喜花馍 本土特征 民俗文化
下载PDF
地方优秀民俗文化资源融入中学美育教育的探索——以那曲市S中学为例
12
作者 李明星 《西藏教育》 2024年第8期43-45,共3页
地方优秀民俗文化资源融入中学美育教育,具有实现知识育人与实践育人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乡土情怀培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统一、文化传承教育与创新意识培养的统一等美育价值。那曲市S中学通过打造“全方位”美育环境、健... 地方优秀民俗文化资源融入中学美育教育,具有实现知识育人与实践育人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乡土情怀培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统一、文化传承教育与创新意识培养的统一等美育价值。那曲市S中学通过打造“全方位”美育环境、健全“全过程”美育机制、营造“全员化”美育氛围等措施,积极探索地方优秀民俗文化资源融入美育教育的有效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优秀民俗文化资源 中学美育教育 文化传承
下载PDF
杭州民俗的诗意表达——《岁时风俗相传久》读后
13
作者 史长虹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分别是民俗,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徐芳先生这本列入“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的新著《岁时风俗相传久》正是一项研究... 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分别是民俗,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徐芳先生这本列入“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的新著《岁时风俗相传久》正是一项研究杭州民俗的学术成果,实在可喜可贺。总体看来,此书至少有以下一些可资圈点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表达 传统戏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岁时风俗 民间文学 传统医药 传统美术 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陕北农村“过事”漫谈
14
作者 高志奇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14期57-58,共2页
陕北农村的“过事”,一般是指婚丧嫁娶、小孩满月、老人过寿等期间所有活动的总称,包括各种文化习俗仪式和饮食。在陕北农村,虽然“过事”程序不多,但仪式却不少,而且每个仪式都有非比寻常的意义。陕北农村“过事”的整个过程,是陕北传... 陕北农村的“过事”,一般是指婚丧嫁娶、小孩满月、老人过寿等期间所有活动的总称,包括各种文化习俗仪式和饮食。在陕北农村,虽然“过事”程序不多,但仪式却不少,而且每个仪式都有非比寻常的意义。陕北农村“过事”的整个过程,是陕北传统文化的一次精彩上演,是当地乡土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是村民团结合作的一次大合练。在陕北农村,“过事”至今有吃大锅饭的习俗。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吃大锅饭是改善伙食的一次难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结合作 陕北农村 乡土文化 婚丧嫁娶 仪式 集中展示
下载PDF
风险社会视域下哈尼族祓除仪式的变迁--以绿春县西然村“连山节”为中心的人类学讨论
15
作者 孙东波 李么黑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绿春县西然村哈尼族“连山节”仪式近年来的变迁,体现出风险社会背景下“村寨主义”集体祓除现实不祥的努力,并具有规范社会道德及凝聚村寨力量的重要意义。连山节获周边多个村寨效仿的事实反映了“村寨主义”具有的社会开放性与文化包... 绿春县西然村哈尼族“连山节”仪式近年来的变迁,体现出风险社会背景下“村寨主义”集体祓除现实不祥的努力,并具有规范社会道德及凝聚村寨力量的重要意义。连山节获周边多个村寨效仿的事实反映了“村寨主义”具有的社会开放性与文化包容性。村民集体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围绕解决现实问题开展创新,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哈尼族 村寨主义 连山节 祓除仪式
下载PDF
闽南民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民俗影像为例
16
作者 赖月莲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9期161-164,共4页
闽南民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在新时期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文本到影像,闽南民俗文化的表达方式经历了巨大的转变;从纪实到表演,闽南民俗文化经由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影视剧作品的多维表达,得到更多... 闽南民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在新时期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文本到影像,闽南民俗文化的表达方式经历了巨大的转变;从纪实到表演,闽南民俗文化经由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影视剧作品的多维表达,得到更多的传播曝光和创新运用。在影像赋能下,短视频形式开拓了主位视角的个体实践,在现代产业理念和现代审美思维影响下,依托短视频技术的应用对闽南民俗文化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转化与发展,实现文化价值新的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影像 闽南民俗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影像赋权
下载PDF
论杭世骏方志序跋及其价值
17
作者 谢茂芝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4-58,共5页
探析杭世骏方志序跋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发现杭世骏方志序跋,不仅详细记载了地方志书的编纂经过、修志宗旨和资料来源,还深入探讨了地方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为后人研究地方历史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也为后人考查杭世骏交友情况以及... 探析杭世骏方志序跋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发现杭世骏方志序跋,不仅详细记载了地方志书的编纂经过、修志宗旨和资料来源,还深入探讨了地方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为后人研究地方历史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也为后人考查杭世骏交友情况以及洞悉康乾时期的文学生态的发展与演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同时,杭世骏方志序跋文字优美,考据严谨,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学术素养,也体现了其经世致用的修志观念,对推动清代方志编纂和文学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世骏 方志序跋 审美价值 史家法度
下载PDF
中国台湾地区日据时期的民俗与大戏
18
作者 吴刚毅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9-94,共6页
探讨日据时期中国台湾地区的民俗与大戏,以文献为基础结合调研进行综合分析论述;认为中国台湾地区的民间戏曲活动具有两大特色,一是与民间信俗关系密切,二是借此处理人际关系;论述中国台湾地区早期民间戏曲主要源自内地闽、粤地区,可分... 探讨日据时期中国台湾地区的民俗与大戏,以文献为基础结合调研进行综合分析论述;认为中国台湾地区的民间戏曲活动具有两大特色,一是与民间信俗关系密切,二是借此处理人际关系;论述中国台湾地区早期民间戏曲主要源自内地闽、粤地区,可分为大戏、歌舞小戏、偶戏三大类,在日据时期中国台湾地区盛行的大戏包括南管戏、北管戏、四平戏、歌仔戏及京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台湾地区 日据时期 民俗 大戏
下载PDF
广东青田村烧奔塔民俗公共艺术研究
19
作者 段婴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2期42-44,共3页
从艺术乡建背景下乡村民俗的激活与创新的案例广东顺德青田的烧番塔民俗活动出发,概述烧番塔民俗的成因由来与活动过程。结合公共艺术概念分析烧番塔民俗活动与民俗文化存在的公共性与艺术性特征,发掘乡村民俗烧奔塔在艺术乡建实践“青... 从艺术乡建背景下乡村民俗的激活与创新的案例广东顺德青田的烧番塔民俗活动出发,概述烧番塔民俗的成因由来与活动过程。结合公共艺术概念分析烧番塔民俗活动与民俗文化存在的公共性与艺术性特征,发掘乡村民俗烧奔塔在艺术乡建实践“青田范式”中的影响及作用。提出将民俗与公共艺术结合,分析其意义与重要性,为乡村民俗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乡村文明的复兴与文化的振兴提供新的思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奔塔民俗 公共艺术 乡村民俗 艺术乡建
下载PDF
西南少数民族铜鼓传说与中华文化认同 被引量:3
20
作者 熊威 韩雨霏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19,共8页
西南少数民族的铜鼓传说内容丰富多彩,与当地节日文化、习俗仪式等密切相关,深刻影响着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铜鼓传说不仅是西南少数民族表达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媒介,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强化着西南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通过对... 西南少数民族的铜鼓传说内容丰富多彩,与当地节日文化、习俗仪式等密切相关,深刻影响着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铜鼓传说不仅是西南少数民族表达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媒介,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强化着西南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铜鼓传说的研究,发现民间传说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资源,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鼓传说 西南少数民族 中华文化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