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中脉冲放电振荡特性分析及抑制方法研究
1
作者 于营波 康忠健 《电气应用》 2024年第1期52-59,I0005,共9页
水中脉冲功率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电路振荡,会延长放电时间,降低储能电容寿命。为了对电路振荡进行抑制,首先根据脉冲功率放电装置工作环境,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了二维轴对称高压放电模型,模拟了11 kV下电极间隙为4 mm下的高压击穿过程... 水中脉冲功率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电路振荡,会延长放电时间,降低储能电容寿命。为了对电路振荡进行抑制,首先根据脉冲功率放电装置工作环境,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了二维轴对称高压放电模型,模拟了11 kV下电极间隙为4 mm下的高压击穿过程,并分析了等离子通道电导率变化趋势。然后建立等离子通道二维阻抗模型,对电极上的实际放电波形进行了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其电阻和电感分别为0.439Ω和19.8729μH。最后根据负载特性提出了用脉冲功率晶闸管来抑制电路振荡的策略,并进行了脉冲功率放电实验。实验表明,通过理论阻抗计算得到的电极电压与实际放电电压相符合,且使用晶闸管脉冲功率开关可有效地抑制电路振荡,使振荡时间由220μs降低到36μs,降低了8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脉冲放电 等离子通道阻抗模型 非线性回归分析 晶闸管脉冲功率开关 振荡抑制
下载PDF
机器学习与斯塔克展宽法结合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诊断方法
2
作者 张婷琳 唐龙 +4 位作者 彭东宇 汤昊 姜盼盼 刘博通 陈传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78-2784,共7页
电子密度是等离子体基本参数之一。H_(β)是基于斯塔克展宽的发射光谱法最常用的谱线。在大气压条件下,范德瓦尔斯展宽对H_(β)谱线加宽的贡献突出,它与等离子体的气体温度有关。为了提取斯塔克展宽,需要利用分子的转动温度预先确定气... 电子密度是等离子体基本参数之一。H_(β)是基于斯塔克展宽的发射光谱法最常用的谱线。在大气压条件下,范德瓦尔斯展宽对H_(β)谱线加宽的贡献突出,它与等离子体的气体温度有关。为了提取斯塔克展宽,需要利用分子的转动温度预先确定气体温度,因而其结果必然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导致在谱线的非线性参数拟合中将气体温度的误差传递给电子密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与基于发射光谱的斯塔克展宽法相结合的电子密度光谱诊断方法。通过与传统最小二乘法的误差特性进行对比发现,该方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泛化性能,能够精确且快速地诊断电子密度。通过在气体温度中引入随机偏差,利用谱线展宽模型仿真出不同等离子体状态下的H_(β)谱线,将其作为机器学习的训练数据集。将每组带温度偏差的谱线强度分布与对应的电子密度构成样本集,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训练,使模型得到最小均方误差的超参最小叶节点和决策树数量分别为2和100。在模拟中,考虑到气体温度的诊断误差,将带温度偏差的光谱数据作为模型输入,预测出电子密度。研究表明,经训练后的随机森林模型对电子密度的预测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3%。利用气体温度误差范围为0~±10%的光谱测试集对模型进行评估,随着温度误差增大,模型预测结果比最小二乘法的结果更好。当气体温度误差为±10%时,模型预测电子密度的均方误差相比于最小二乘法降低了30%以上。在光谱数据训练集中,当训练数据集引入的偏差范围为0~±10%时,模型的预测均方误差达到最小,鲁棒性优于最小二乘法,而当训练数据集所含偏差超过±10%时,模型的预测结果较差。另外,利用训练好的随机森林模型分析H_(β)谱线所需的时间远远小于最小二乘拟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光谱 电子密度 斯塔克展宽 随机森林 气体温度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nanosecond pulsed discharges in atmospheric He and a He+2.3%H_(2)O mixture
3
作者 陈传杰 彭东宇 +4 位作者 刘博通 张婷琳 钱沐杨 周锋 王如刚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22-30,共9页
Nanosecond pulsed discharges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in a pin-to-pin electrode configuration are well reproducible in time and spac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of low-temperature plasmas... Nanosecond pulsed discharges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in a pin-to-pin electrode configuration are well reproducible in time and spac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of low-temperature plasmas. In this experiment, the discharges in helium(He) and He with 2.3%water vapor(H_(2)O) are driven by a series of 10 ns overvoltage pulses(~13 k V).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btained in the center of discharges by time-resolved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It is found that in helium, the emission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helium during the afterglow is more intense than that in the active discharge, while in the He+2.3%H_(2)O mixture, helium emission is only observed during the discharge pulse and the molecular helium emission disappears. In addition, the emissions of OH(A-X) and Hα present similar behavior that increases sharply during the falling edge of the voltage pulse as the electrons cool down rapidly. The gas temperature is set to remain low at 540 K by fitting the OH(A-X) band.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mission of radiative species(He, He_(2), OH and H)is performed between these two discharge cases to derive their main production mechanisms. In both cases, the dominant primary ion is He^(+) at the onset of discharges, but their He^(+) charge transfer processes are quite different. Based on these experimental data and a qualitative discussion on the discharge kinetics, with regard to the present discharge conditions, it is shown that the electron-assisted three-body recombination processes appear to be the significant sources of radiative OH and H species in high-density plasm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second repetitively pulsed discharge helium and water vapor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atmospheric pressure micro-discharge kinetics
下载PDF
纳秒脉冲表面放电等离子体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姜慧 邵涛 +3 位作者 车学科 章程 李文峰 严萍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04-1710,共7页
在大气环境条件下,以环氧为介质阻挡材料,基于单极性ns脉冲电源进行了表面介质阻挡放电实验,研究了电压幅值、电极宽度、电极间距和重复频率对放电等离子体的影响。结果表明ns脉冲表面介质阻挡放电是丝状放电,放电发生在电压脉冲的上升... 在大气环境条件下,以环氧为介质阻挡材料,基于单极性ns脉冲电源进行了表面介质阻挡放电实验,研究了电压幅值、电极宽度、电极间距和重复频率对放电等离子体的影响。结果表明ns脉冲表面介质阻挡放电是丝状放电,放电发生在电压脉冲的上升沿阶段;放电电流主要包括两部分脉冲,与放电丝分布的均匀性有着一定的内在关系,外加电压对放电的均匀性以及产生等离子体的长度起作用;电极宽度和间距对放电电流和产生等离子体的发光强度影响不大,电极宽度和间距越小,放电丝分布越均匀,电极宽度存在一个最优值,使得激励器的放电稳定且产生等离子体相对均匀;脉冲重复频率仅对等离子体强度起作用,对放电特性的影响较复杂,不同电极参数下这些影响与放电丝的分布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介质阻挡放电 放电丝 脉冲电流 起始放电时刻 均匀性 等离子体
下载PDF
基于高能电子逃逸行为的纳秒脉冲放电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章程 邵涛 +3 位作者 马浩 许家雨 任成燕 严萍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48-1654,共7页
为研究ns脉冲激励下的气体放电现象,近年来基于高能电子逃逸引导放电发展的相关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利用上升沿15ns,半高宽30~40ns的重复频率ns脉冲激励极不均匀电场下大气压空气放电,将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研究了基于高能电子... 为研究ns脉冲激励下的气体放电现象,近年来基于高能电子逃逸引导放电发展的相关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利用上升沿15ns,半高宽30~40ns的重复频率ns脉冲激励极不均匀电场下大气压空气放电,将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研究了基于高能电子逃逸击穿的ns脉冲气体放电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高重复频率下仍可获得大面积均匀的弥散放电,放电中存在能量范围为10~130keV的X射线。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施加120kV负极性脉冲条件下电场强度最高可达718kV/cm,高于大气压空气中产生逃逸电子的场强阈值,放电中X射线与逃逸电子有关。进一步对从理论上对ns脉冲气体放电特性进行探索,极不均匀电场下的场致发射为放电提供初始电子,其中能量较高的电子在气隙运动过程中发生逃逸,与气体分子碰撞产生二次电子,并辐射出X射线。逃逸电子与X射线共同作用,有利于获得大面积的弥散放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脉冲 重复频率 逃逸电子 极不均匀电场 X射线 弥散放电 放电特性
下载PDF
不同电极间距下纳秒脉冲表面介质阻挡放电分布特性 被引量:32
6
作者 姜慧 邵涛 +1 位作者 章程 严萍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42,共10页
电极间距是表面介质阻挡放电(SDBD)的一个重要结构参数。通过实验研究和仿真计算,研究电极间距对纳秒脉冲SDBD等离子体分布特性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类弥散和离散通道两种等离子体分布的形成机制。实验研究表明,电极间距是造成两种典... 电极间距是表面介质阻挡放电(SDBD)的一个重要结构参数。通过实验研究和仿真计算,研究电极间距对纳秒脉冲SDBD等离子体分布特性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类弥散和离散通道两种等离子体分布的形成机制。实验研究表明,电极间距是造成两种典型特性及不同等离子体分布的关键结构参数。通过对放电区域外电场的仿真计算发现,不同电极间距下外电场分布形态和数值的差异,是形成两种不同等离子体分布模式的直接原因。结合气体放电基本理论,分析认为:等离子体类弥散分布是由于流注前向发展和横向激发电离同时在起作用,而离散通道分布是因为流注通道以前向发展为主、横向电离作用较弱;两种等离子体分布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电场随时间的增大率和随空间的减小率以及流注通道的发展速度之间的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脉冲 表面介质阻挡放电 电极间距 等离子体分布特性 外电场分布
下载PDF
水中脉冲放电的压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卢新培 张寒虹 +2 位作者 潘垣 刘克富 刘明海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2-286,共5页
同时利用高速摄影仪和压力传感器研究水中高压脉冲放电的压力特性。实验发现 ,当电容器的电容为 4 .1μF ,充电电压为 10kV ,电极间隙为 7mm时 ,水中冲击波的波速为 1 5km s。通过压力传感器测得放电所产生的冲击波和气泡首次回胀时产... 同时利用高速摄影仪和压力传感器研究水中高压脉冲放电的压力特性。实验发现 ,当电容器的电容为 4 .1μF ,充电电压为 10kV ,电极间隙为 7mm时 ,水中冲击波的波速为 1 5km s。通过压力传感器测得放电所产生的冲击波和气泡首次回胀时产生的冲击波在离通道 0 3m处的峰值压力分别为 1 5 5MPa和 0 5 5MPa ,模拟计算所得的峰值压力分别为 1 0MPa和 0 3 8MPa ,两者基本相符。另外 ,还根据高速摄影仪所拍摄到的等离子体通道直径的扫描照片 ,计算了在放电 3 0 μs后通道内的压力为约 4 9MPa ,通道半径和壁速分别为 4mm和180m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放电 等离子体 压力持性 高速摄影 脉冲放电
下载PDF
纳秒脉冲下SF_6气体放电特性 被引量:15
8
作者 冉慧娟 王珏 +1 位作者 王涛 严萍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90-1696,共7页
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提高,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对气体绝缘变电站(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为了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促进设备小型化,需要深入... 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提高,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对气体绝缘变电站(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为了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促进设备小型化,需要深入分析VFTO下SF6气体的绝缘特性。因而该文利用基于半导体断路开关(SOS)的ns脉冲源SPG 200N的输出电压模拟VFTO波形的快速上升过程,黄铜板-板电极模拟GIS内的均匀场,研究了ns脉冲下SF6气体的放电特性,得到了重频耐受时间、施加脉冲个数等与重复频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重频耐受时间随着脉冲重复频率的提高而降低,但击穿前所施加的ns脉冲个数与重复频率的关系比较复杂。随着气压的升高,临界击穿场强与气压的比值E/p有所下降,但在该文研究范围内其值仍高于理想状态下稳态电压对应的单位气压下临界值88.5kV/(mm.MPa)。获得的SF6放电特性为进一步明确VFTO下SF6气体的放电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脉冲 SF6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 重复频率 重频耐受时间 放电特性
下载PDF
大气压He/CF4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参数效应研究
9
作者 郭文强 陈歆羡 吉杰 《上海电力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3-100,共8页
He/CF4等离子体在表面改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一维流体模型对大气压He/CF4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计算分析等离子体在放电过程中各粒子的浓度以及各反应的贡献率,研究了不同放电参数(放电间隙、介质板厚... He/CF4等离子体在表面改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一维流体模型对大气压He/CF4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计算分析等离子体在放电过程中各粒子的浓度以及各反应的贡献率,研究了不同放电参数(放电间隙、介质板厚度和相对介电常数)对等离子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碰撞反应在各活性粒子的生成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同放电参数对各粒子浓度和产物粒子的反应贡献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介质阻挡放电 一维流体模型 反应贡献率
下载PDF
用于聚四氟乙烯表面处理的重复频率高压脉冲电源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喜 王凌云 +4 位作者 李杰 刘宏伟 谢宇彤 李洪涛 章林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57,共4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μs级重复频率高压单极性脉冲电源,应用于聚四氟乙烯(PTFE)膜表面改性,研究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对PTFE薄膜表面改性的作用规律。测量处理前后PTFE薄膜表面的水接触角,结果显示,在特定的脉冲参数及更严格的对比条件下其平均... 采用自行研制的μs级重复频率高压单极性脉冲电源,应用于聚四氟乙烯(PTFE)膜表面改性,研究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对PTFE薄膜表面改性的作用规律。测量处理前后PTFE薄膜表面的水接触角,结果显示,在特定的脉冲参数及更严格的对比条件下其平均水接触角从112°下降到85°,PTFE薄膜表面亲水性改善效果非常显著。脉冲电源采用脉宽调制控制方式,通过逆变升压及波形整形,得到脉冲电压幅值0~20kV、重复频率0~20kHz、脉宽5~15μs、上升沿500ns^2μs、下降沿大于20μs的单极性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频率 高压脉冲 表面处理 聚四氟乙烯薄膜
下载PDF
高压脉冲放电协同复合型催化剂去除甲醛的实验 被引量:10
11
作者 董冰岩 甘青青 +2 位作者 孙宇 何俊文 谢文涓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8-113,共6页
采用高压脉冲放电协同复合型催化剂对甲醛进行去除实验。通过溶胶凝胶法、分步浸渍-溶胶凝胶法制备Ti-Mn基等一系列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XRD、SEM、FT-IR表征。考察催化剂中Ti添加量、Ti和Mn的负载顺序对甲醛去除率的影响,分析脉冲放... 采用高压脉冲放电协同复合型催化剂对甲醛进行去除实验。通过溶胶凝胶法、分步浸渍-溶胶凝胶法制备Ti-Mn基等一系列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XRD、SEM、FT-IR表征。考察催化剂中Ti添加量、Ti和Mn的负载顺序对甲醛去除率的影响,分析脉冲放电对催化剂结构、形貌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放电电压24k V,放电频率40Hz,同时添加含量比为1∶4的Ti和Mn制备的TiO_2-MnO_x/γ-Al_2O_3催化剂与放电等离子体协同去除甲醛效果最好,去除率可达97.5%。脉冲放电能够改变催化剂的结构和晶形,放电之后的TiO_2-Mn Ox/γ-Al_2O_3催化剂表面粗糙度降低,细小的微孔增多,且放电低温等离子体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使催化剂活性吸附位增加,进一步加强了对甲醛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 复合型催化剂 去除 甲醛
下载PDF
脉冲电晕放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国锋 吴彦 王宁会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36-740,共5页
对脉冲电晕放电系统的伏安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以便为脉冲放电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推导出了脉冲放电电压、放电电流和脉冲上升时间的理论公式;分析了回路参数对脉冲放电特性的影响;并将理论计算和实际测得的两个波形进行了比较... 对脉冲电晕放电系统的伏安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以便为脉冲放电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推导出了脉冲放电电压、放电电流和脉冲上升时间的理论公式;分析了回路参数对脉冲放电特性的影响;并将理论计算和实际测得的两个波形进行了比较. 确定出实际应用电路所采用的元件参数,即电容要采用介损小和电感量低的高频脉冲电容,脉冲成形电容应大于反应器的静态电容,实际设计中一般脉冲成形电容为反应器静态电容的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放电特性 脉冲电晕放电 脱硫 脱硝
下载PDF
线—板式脉冲电晕放电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国锋 吴彦 王宁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6,共3页
线—板式电晕放电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大型除尘器及烟气脱硫反应器上。通过改变收集极板间距、放电极邻距及脉冲成形电容值,研究这些参数变化对高压ns级脉冲波形的影响,为设计脉冲电晕脱硫反映器内部电极结构提供了实用性实验依据。
关键词 脉冲电晕系统 电晕放电 烟气脱硫
下载PDF
典型放电气体的击穿场强阈值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志刚 程立 +2 位作者 汪家春 王启超 时家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产生时的气体击穿特性,利用低气压条件下气体击穿场强阈值模型,分析了He、Ne、Ar、Kr、Xe和Hg蒸汽等6种典型放电气体的击穿阈值随入射波频率、电子温度、气体压强以及气体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体击穿阈值随气体...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产生时的气体击穿特性,利用低气压条件下气体击穿场强阈值模型,分析了He、Ne、Ar、Kr、Xe和Hg蒸汽等6种典型放电气体的击穿阈值随入射波频率、电子温度、气体压强以及气体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体击穿阈值随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减小,随气体温度、电子温度和入射脉冲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气体压强和入射频率对击穿阈值的影响大于气体温度和电子温度,在所考虑的范围内,气体压强对击穿场强的影响约为100 V/m,入射脉冲频率对击穿场强的影响为50~300 V/m,气体温度和电子温度对击穿场强的影响为20~30 V/m。当考虑气体压强、气体温度以及电子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时,各种气体的击穿场强阈值产生的变化规律相类似;但考虑入射频率的影响时,不同气体的击穿场强阈值差异很大。在所考虑的典型放电气体中,Xe具有最低的击穿场强阈值,He的击穿阈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击穿 击穿阈值 等离子体 电磁脉冲防护
下载PDF
电晕放电成像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翁明 徐伟军 郑德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7-19,23,共4页
叙述了电晕放电成像的基本过程.根据气体放电流光传播的自持条件,建立了电晕放电成像的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流光传播距离和传播时间,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吻合.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获得清晰的电晕放电成像的关键是... 叙述了电晕放电成像的基本过程.根据气体放电流光传播的自持条件,建立了电晕放电成像的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流光传播距离和传播时间,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吻合.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获得清晰的电晕放电成像的关键是采用ns量级的窄脉冲放电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放电 电晕放电成像 脉冲放电 无损检测
下载PDF
重频高压ns脉冲电源关断保护电路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章程 邵涛 +3 位作者 龙凯华 王珏 张东东 严萍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91-2795,共5页
由于重频ns脉冲电介质击穿试验中持续时间过长的大幅值短路电流会对设备造成损害,因此设计了一种用于高压ns脉冲电源的关断保护电路。试验时根据电流的变化来判断击穿的发生并作为触发信号,关断保护电路将示波器的触发反馈信号转换成脉... 由于重频ns脉冲电介质击穿试验中持续时间过长的大幅值短路电流会对设备造成损害,因此设计了一种用于高压ns脉冲电源的关断保护电路。试验时根据电流的变化来判断击穿的发生并作为触发信号,关断保护电路将示波器的触发反馈信号转换成脉冲控制信号来实现击穿后电源的自动关停。将所设计的电路用于重频ns脉冲PTFE击穿试验中,验证了电路的有效性。利用该关断保护电路和示波器组成的测量系统测量了重频高压ns脉冲条件下PTFE击穿的电压电流波形和重频耐受时间,测得重频耐受时间204ms。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误差为22μs,可以满足40kHz重复频率以下的ns脉冲固体击穿试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频ns脉冲 固体击穿 关断保护 触发反馈信号 关断信号 重频耐受时间
下载PDF
脉冲电晕技术降低柴油机微粒排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科 刘兵 +1 位作者 蔡丽红 蒋德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11-1113,1137,共4页
利用线 -筒式荷电装置和高压窄脉冲电源来降低柴油机的微粒排放 ,分析了不同电源电压和脉冲频率下排气微粒的脱除效率 ,并在不同转速和负荷下进行了实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电源电压和脉冲频率是影响微粒脱除效率的两个主要因素 ,其中... 利用线 -筒式荷电装置和高压窄脉冲电源来降低柴油机的微粒排放 ,分析了不同电源电压和脉冲频率下排气微粒的脱除效率 ,并在不同转速和负荷下进行了实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电源电压和脉冲频率是影响微粒脱除效率的两个主要因素 ,其中电源电压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利用脉冲电晕放电降低柴油机的微粒排放效果明显的 ,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控制尾气排放的新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微粒排放 实验研究 脉冲电晕放电 尾气排放 脱除效率
下载PDF
电容储能型强流脉冲放电回路数值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骥 杨嘉祥 贺元吉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5期90-94,共5页
对电容储能型强电流脉冲放电回路各组成元件及其对回路放电电流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其计算结果对这一回路的工程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脉冲功率 数值分析 强流脉冲放电 电容储能型
下载PDF
空心阴极自脉冲放电的电学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寿杰 张喜旺 +3 位作者 赵凯悦 包慧玲 李庆 张晓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341-4347,共7页
自脉冲是空心阴极放电中一种常见的不稳定现象,但是关于其特性和形成机理还存在一定争论。为了进一步揭示空心阴极放电自脉冲的放电机理,提高空心阴极放电的稳定性,在压强为1 330 Pa的氩气实验条件下测量得到了空心阴极放电的伏安特性... 自脉冲是空心阴极放电中一种常见的不稳定现象,但是关于其特性和形成机理还存在一定争论。为了进一步揭示空心阴极放电自脉冲的放电机理,提高空心阴极放电的稳定性,在压强为1 330 Pa的氩气实验条件下测量得到了空心阴极放电的伏安特性曲线、自脉冲波形、自脉冲频率、等效电阻等放电特性。同时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一RC等效电路模型,将放电单元等效为一电容器和电阻的并联结构,自脉冲放电过程等效为一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模拟再现了空心阴极放电中的自脉冲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在自脉冲放电模式下,自脉冲频率随着平均电流的增高而升高;脉冲电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均随平均电流的增加而升高;脉冲电压的最低值基本不随平均电流变化,最高值随平均电流的增加先升高到一定值后然后基本保持不变;放电单元的最大和最小等效电阻值均随平均电流的增高而降低。利用RC等效电路模型比较好地再现了实验中的电流和电压波形。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平均电流时,将放电单元充放电过程中的等效最大和最小电阻视为可变电阻去代替等效恒定电阻可以使模拟结果更接近实验结果,也更符合实际放电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阴极放电 自脉冲 等效电阻 电路模型
下载PDF
水稻植株释放负离子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仁烨 郑金贵 +3 位作者 程祖锌 朱贵金 阮晧然 翁海勇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2-517,共6页
脉冲电场作用下对丰两优1号(r1)等6个水稻品种释放负离子的浓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6个水稻品种的植株释放负离子的能力很弱,负离子浓度最高为特优420(22 ion·cm-3),最低为冈优527(15 ion·cm-3).适当的脉冲... 脉冲电场作用下对丰两优1号(r1)等6个水稻品种释放负离子的浓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6个水稻品种的植株释放负离子的能力很弱,负离子浓度最高为特优420(22 ion·cm-3),最低为冈优527(15 ion·cm-3).适当的脉冲电场刺激水稻根部,6个水稻品种较常态下释放负离子的能力均大幅度提高,以脉冲电场u2(脉冲电压15 kV,脉冲频率1 Hz,脉冲宽度50 ms)的效果最大,释放负离子浓度最高为冈优527(r2),达4168100 ion·cm-3,是对照组刺激无水稻植株的土壤(r7)的24959倍,是自然状态下(未刺激)的208405倍;最低为糯广优201(r3),为2786000 ion·cm-3,是对照组刺激无水稻植株的土壤(r7)的16683倍,是自然状态下(未刺激)的139300倍.以同一强度脉冲电场对不同生长期的水稻进行刺激,以四叶期的释放量最大,抽穗期阶段均出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负离子 脉冲电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