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玻璃毛细管的大气环境MeV质子微束的产生与测量
1
作者 万城亮 潘俞舟 +16 位作者 朱丽萍 李鹏飞 张浩文 赵卓彦 袁华 樊栩宏 孙文胜 杜战辉 陈乾 崔莹 廖天发 魏晓慧 王天琦 陈熙萌 李公平 Reinhold Schuch 张红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3-152,共10页
本文采用玻璃毛细管产生了大气环境中工作的2.5 MeV质子外束微束,并对束斑直径及能量分布随玻璃毛细管与束流方向之间角度(倾角)变化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在玻璃毛细管轴向与束流方向一致时(倾角为0°),产生的微束中存在保持初始... 本文采用玻璃毛细管产生了大气环境中工作的2.5 MeV质子外束微束,并对束斑直径及能量分布随玻璃毛细管与束流方向之间角度(倾角)变化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在玻璃毛细管轴向与束流方向一致时(倾角为0°),产生的微束中存在保持初始入射能量的直接穿透部分以及散射部分,其中直接穿透的质子占比最大,束斑直径也最大.随着玻璃毛细管倾角的增大,当其大于几何张角时,束斑直径变小,产生的微束全部为能量减小的散射部分,直接穿透质子消失.我们对质子在玻璃毛细管内传输时的内壁散射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及离子轨迹分析,发现大角度的散射部分决定了形成的外束微束斑外围轮廓,而束斑中心区域由不与毛细管内壁产生任何作用的直接穿透离子构成,其大小由玻璃毛细管出口直径以及几何容许张角决定.采用玻璃毛细管产生的外束微束具有产生简单廉价,微束区域定位简单的特点,有望在辐射生物学、医学、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外束微束 MeV质子 锥形玻璃毛细管
下载PDF
基于亚稳态液膜空化的长程疏水力作用机制
2
作者 包西程 邢耀文 +4 位作者 张凡凡 张德轲 刘秦杉 杨海昌 桂夏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5-235,共11页
疏水力作为胶体物理化学及生物大分子体系中重要作用力,具有典型的多尺度作用程特征,其中亚稳态液膜空化气泡桥接诱发长程疏水力和固液界面水分子重排熵效应诱导短程疏水力假说占据着当前学术主流,但仍缺少系统理论研究.为进一步阐明基... 疏水力作为胶体物理化学及生物大分子体系中重要作用力,具有典型的多尺度作用程特征,其中亚稳态液膜空化气泡桥接诱发长程疏水力和固液界面水分子重排熵效应诱导短程疏水力假说占据着当前学术主流,但仍缺少系统理论研究.为进一步阐明基于亚稳态液膜空化的长程疏水力作用机制,借助原子力显微镜(AFM)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全氟辛基三氯硅烷疏水化颗粒与表面间长程疏水力进行了系统研究.AFM力测试结果表明:长程疏水力作用程随接近次数增加而逐渐增大并逐渐趋于稳定,第十次接触时进针曲线跳入黏附距离达到502.01 nm,退针曲线中观察到了预示空化气泡毛细桥断裂的台阶.此外,发现经典毛细力数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进针曲线,通过计算得到毛细桥体积约为0.30μm^(3),从理论角度直接验证了亚稳态液膜空化气泡毛细桥的存在.进一步借助GROM ACS(GROningen M A chine for Chemical Simulations)大尺度牵引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分子尺度探索疏水颗粒分离过程中空化气泡毛细桥产生、演化过程与力学行为的内在关联机制,结果表明:疏水颗粒从基板表面跳出分离瞬间,产生的局部压降吸引氮气分子向液膜内部扩散从而形成空化气泡毛细桥,同时,在毛细桥断裂时刻在计算弹簧势力曲线中观察到了力跳跃行为.最后研究了溶液气体含量对长程疏水力的影响规律,发现气体分子含量和空化气泡毛细桥体积增长速率与毛细桥拉伸断裂长度呈现正相关关系,进一步表明了长程疏水力的气体浓度依赖效应.基于亚稳态液膜空化的长程疏水力作用机制的揭示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胶体物理化学及生物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理论体系,同时对调控实际矿物浮选过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程疏水力 原子力显微镜 空化 毛细力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类比法剖析毛细现象的能量分配
3
作者 芮云军 类淑国 邰传智 《物理通报》 CAS 2024年第3期152-156,共5页
毛细现象的能量来源曾经有过激烈的讨论,但能量分配并未解释清楚.将毛细管中液柱上升运动与盘曲链条升降运动进行类比,通过受力及做功分析,明确了毛细现象中能量的分配问题,即毛细恒力做功与液柱重力势能变化、动能损失、滞阻损失之间... 毛细现象的能量来源曾经有过激烈的讨论,但能量分配并未解释清楚.将毛细管中液柱上升运动与盘曲链条升降运动进行类比,通过受力及做功分析,明确了毛细现象中能量的分配问题,即毛细恒力做功与液柱重力势能变化、动能损失、滞阻损失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现象 盘曲链条 恒力做功 重力势能 动能损失 滞阻损失
下载PDF
薄液滴在润湿性受限轨道上的热毛细迁移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春曦 马成 叶学民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8-189,共12页
通过固体表面改性可对液滴热毛细迁移过程进行调控.基于润滑理论和滑移模型建立了均匀温度梯度作用下液滴在润湿性受限轨道上运动的数学模型,通过将基底划分成亲水区域和疏水区域构建了润湿性受限轨道.结合接触线动力学提出了三维液滴... 通过固体表面改性可对液滴热毛细迁移过程进行调控.基于润滑理论和滑移模型建立了均匀温度梯度作用下液滴在润湿性受限轨道上运动的数学模型,通过将基底划分成亲水区域和疏水区域构建了润湿性受限轨道.结合接触线动力学提出了三维液滴在不同方向上接触线移动速度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液滴热毛细迁移的演化历程,分析了轨道宽度和润湿性对液滴迁移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液滴主体受温度梯度作用由高温区向低温区迁移,液滴后缘在移动过程中与主体部分间形成一层薄液膜,即薄液膜拖尾.液滴在垂直于轨道方向上的铺展受到抑制,收缩到轨道边缘后保持定扎状态.前进接触线移动速度开始时迅速减小,后缓慢降低趋于平稳;前进接触线移动速度与轨道宽度呈负相关.垂直于轨道方向上的壁面润湿性限制导致的排挤作用,在初始的短暂时刻对液滴在轨道上的热毛细迁移具有加速作用.液滴前进接触线移动速度与轨道润湿性呈正相关.增强轨道润湿性使得后退接触线移动速度的初始值增大,但对其稳定值影响不大.相比于改变轨道润湿性,改变轨道宽度更易于调控液滴热毛细迁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毛细迁移 润湿性 液滴 润滑理论
下载PDF
利用力传感器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佳美 丁益民 +1 位作者 徐瑶 张申落 《物理通报》 CAS 2023年第1期89-92,共4页
为了解决传统实验中肉眼观察数字电压表的数值存在较大误差且计算过程繁琐的问题,将力敏传感器引入实验的同时,结合单片机和上位机系统,在实验过程时间段内连续采集数据点,绘制出外力变化的曲线图像,更为精确地确定环形液膜拉断瞬间的... 为了解决传统实验中肉眼观察数字电压表的数值存在较大误差且计算过程繁琐的问题,将力敏传感器引入实验的同时,结合单片机和上位机系统,在实验过程时间段内连续采集数据点,绘制出外力变化的曲线图像,更为精确地确定环形液膜拉断瞬间的脱离力,减小误差,从而使得实验结果更加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传感器 单片机 上位机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下载PDF
丁二酸-水纳米气溶胶液滴表面张力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6
作者 张超 布龙祥 +2 位作者 张智超 樊朝霞 凡凤仙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1-238,共8页
表面张力在纳米气溶胶颗粒的吸湿生长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实验方法不能对其准确测量.本文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丁二酸气溶胶颗粒吸湿生长形成稳定液滴的动力学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计算了液滴的表面张力,进而探究了温... 表面张力在纳米气溶胶颗粒的吸湿生长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实验方法不能对其准确测量.本文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丁二酸气溶胶颗粒吸湿生长形成稳定液滴的动力学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计算了液滴的表面张力,进而探究了温度、粒径和丁二酸浓度对纳米液滴表面张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从260 K升高到320 K,液滴内分子间作用力的减弱导致了液滴表面张力的减小,且表面张力的减小程度随丁二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液滴中丁二酸分子的径向分布随温度和丁二酸浓度变化的差异;随着粒径的增大,液滴表面张力先增大后趋于定值,且粒径对表面张力的显著影响区间随着丁二酸浓度的增大而缩短;研究还发现,丁二酸分子的表面活性导致液滴表面张力随着丁二酸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减小趋势符合对数函数形式,尤其是在粒径小于6.12 nm时,同时,基于Szyszkowski公式对液滴的表面张力进行了拟合.本文研究成果能为气溶胶颗粒的吸湿生长和相关动力学过程预测理论及模型的改进提供参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液滴 表面张力 分子动力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用于激光尾波加速的弯曲毛细管内气流运动的模拟研究
7
作者 赵月琪 崔佩霖 +4 位作者 李建龙 李博原 祝昕哲 陈民 刘振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97-306,共10页
高压放电充气毛细管可产生等离子体通道,用于激光尾波加速.为探究尾波级联加速所使用毛细管内的气体流动及分布规律,本文建立了基于标准k-ε模型的弯曲毛细管内气体流动计算模型.以氦气为工质,对弯曲毛细管内可压气体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 高压放电充气毛细管可产生等离子体通道,用于激光尾波加速.为探究尾波级联加速所使用毛细管内的气体流动及分布规律,本文建立了基于标准k-ε模型的弯曲毛细管内气体流动计算模型.以氦气为工质,对弯曲毛细管内可压气体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结构、充气背压、充气口位置对毛细管内气体密度分布及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侧对冲弯曲毛细管在充气口之间管段具有较为稳定的气体密度分布,充气口附近气体密度波动随充气口与毛细管两端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在“直+弯”结构的级联加速毛细管中,负责电子注入的直通道口径会对弯管内气体密度分布造成影响,当电子注入通道口径小于150μm时,弯曲毛细管内气体流动受到直通道的影响较小,可作为级联结构中的电子束导引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毛细管 可压流动 气体密度 激光尾波加速
下载PDF
The capillary pressure curves from upscaling interfacial and unsaturated flows in porous layers with vertical heterogeneity
8
作者 Zhong Zheng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CAS CSCD 2023年第4期287-290,共4页
We provide the capillary pressure curves p_(c)(s)as a function of the effective saturation 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upscaling unsaturated flows in vertically heterogeneous porous layers proposed recentl... We provide the capillary pressure curves p_(c)(s)as a function of the effective saturation 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upscaling unsaturated flows in vertically heterogeneous porous layers proposed recently(Z.Zheng,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950,A17,2022).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vertical gravitational-capillary equilibrium,the saturation distribution and profile shape of the invading fluid can be obtained by solving a nonlinear integral-differential equation.The capillary pressure curves p_(c)(s)can then be constructed by systematically varying the injection rate.Together with the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s k_(rn)(s)that are already obtained.One can now provide quick estimates on the overall behaviours of interfacial and unsaturated flows in vertically-heterogeneous porous lay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 upscaling Interfacial and unsaturated flow Wetting and capillary effects Porous layer HETEROGENEITY
下载PDF
纯液体表面张力的统计热力学模型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春喜 李志宝 +2 位作者 李以圭 陆九芳 宋红燕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62-366,共5页
two equations for the calculation of surface tension of pure liquids are derived based on statistical thermodyanics by expressing the intermolecular potential as lennard-Jones pair potential.This method is simple,accu... two equations for the calculation of surface tension of pure liquids are derived based on statistical thermodyanics by expressing the intermolecular potential as lennard-Jones pair potential.This method is simple,accurate and easy to use.The calculation results for the 22 pure liquids show that these equations are superior to the empirical forula and other theoretical equations.The average relative deviations for these two equations are within 5% and 1.5%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张力 统计热力学 径向分布函数 液体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检验液体炸药爆炸尘土中的肼离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勇 耿庆 +3 位作者 左跃先 周新文 练鸿振 潘广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20-923,共4页
建立了离子色谱检测液体炸药爆炸尘土中肼离子的方法。用去离子水超声提取尘土样品中的肼离子,离心后取上清液并将其分别过OnGuardⅡRP小柱和0.22μm过滤膜,经IonPac CS-12A阴离子色谱柱(250mm×4mm)分离,采用5mmol/L甲基磺酸等度淋... 建立了离子色谱检测液体炸药爆炸尘土中肼离子的方法。用去离子水超声提取尘土样品中的肼离子,离心后取上清液并将其分别过OnGuardⅡRP小柱和0.22μm过滤膜,经IonPac CS-12A阴离子色谱柱(250mm×4mm)分离,采用5mmol/L甲基磺酸等度淋洗,0.1mol/L NaOH溶液柱后加碱,金电极安培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肼离子质量浓度在0.02~2.0mg/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 7)。以信噪比(S/N)为3确定方法检出限为5.0μg/L,S/N为10确定方法定量限为16.6μg/L。方法回收率在95.4%~99.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5)在2.1%~3.3%之间。应用该方法检测液体炸药爆炸尘土中肼离子的含量为10.3mg/kg。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液体炸药爆炸尘土中肼离子的定量检测,满足刑事物证鉴定工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柱后加碱 爆炸尘土 液体炸药 刑事物证鉴定
下载PDF
原油/表面活性剂体系界面扩张流变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郑玉飞 蒋平 +3 位作者 裴海华 张贵才 姜瑞忠 汤明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59,69,共5页
使用德国KR(U|¨)SS公司生产的DSA100界面扩张流变仪,采用小幅周期振荡法考察了55℃时ORS-41表面活性剂溶液与桩西原油接触界面的界面扩张流变性。通过测量界面扩张模量、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等参数,研究了实验条件和表面活性剂对界... 使用德国KR(U|¨)SS公司生产的DSA100界面扩张流变仪,采用小幅周期振荡法考察了55℃时ORS-41表面活性剂溶液与桩西原油接触界面的界面扩张流变性。通过测量界面扩张模量、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等参数,研究了实验条件和表面活性剂对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滴大小和振幅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小;界面上发生的主要弛豫过程为扩散弛豫,扩张模量、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均随着振荡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适宜的实验条件为:ORS-41表面活性剂溶液质量分数0.01%,油滴振幅1.0μL,振荡周期10 s,表面活性剂平衡时间300 s。未加表面活性剂时,界面膜可以看作是弹性模,弹性模量和扩张模量分别为2.8409mN/m和2.8490mN/m,黏性模量近似为0。加入表面活性剂后,界面膜的弹性模量和扩张模量迅速降至0.1503 mN/m和0.1786 mN/m:而黏性模量则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幅周期振荡法 表面活性剂 桩西原油 界面扩张流变性
下载PDF
用力敏传感器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夏思淝 刘东红 +1 位作者 孙建刚 袁庆华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9-41,43,共4页
分析了采用力敏传感器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 ,给出了计算公式和测量结果 ,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
关键词 力敏传感器 液体 表面张力系数 测量方法 误差分析 拉脱法
下载PDF
最大气泡法测溶液表面张力的改进 被引量:13
13
作者 贡雪东 张常山 +2 位作者 王大言 吴志清 俞柏恒 《大学化学》 CAS 2004年第5期37-38,共2页
用最大气泡法测定不同浓度正丁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是许多高校开设的物理化学实验之一。该实验要求毛细管底端与待测液面相切 ,操作比较困难 ,而且结果处理比较麻烦 ,且易引入人为误差。
关键词 溶液 表面张力 最大气泡法 测定方法 改进
下载PDF
用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陈骏逸 范伟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2年第6期42-43,53,共3页
用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和环状吊片较精确测量水和酒精等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并测量不同浓度的洗洁精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得出表面张力系数随洗洁精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并趋于一定值的结论。
关键词 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 表面张力系数 环状吊片 液体 系数测量
下载PDF
Eyring模型的修正及液体混合物粘度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叶长志 虞大红 刘国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6-141,共6页
在化工传质和流体力学中,粘度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物性.为此,已建立了许多计算液体混合物粘度的经验和半经验方程,其中不少建立在 Eing粘度理论的基础上,但这些方程都含有
关键词 液体混合物 内压力 Eyring模型 单参数 粘度方程
下载PDF
落球半径对测量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郑勇林 杨晓莉 杨敏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2-44,48,共4页
用实验和图解方法研究了落球法测粘度实验中落球半径对粘度测量的影响 ,给出了落球速度、运动距离与半径的关系 。
关键词 落球半径 落球法 液体粘度 测量 落球速度 运动距离 有限边界 实验法 图解法
下载PDF
接触角测量技术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49
17
作者 丁晓峰 管蓉 陈沛智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08年第2期84-89,共6页
接触角是材料表面润湿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接触角的测量可以获得材料表面固-液、固-气界面相互作用的许多信息。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接触角的测量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接触角测量技术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 接触角 润湿 测试
下载PDF
多管落球法测液体粘度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任新成 王玉清 安爱芳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37,共3页
对多管落球法测液体粘度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在满足斯托克斯公式要求的在横向与纵向均为无限宽广的液体条件下 ,得到了理想的测量结果 .
关键词 多管落球法 粘度实验 斯托克斯公式 受力分析 实验设计 蓖麻油 数据处理
下载PDF
饱和下降液膜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师晋生 施明恒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7-34,共8页
通过简化表面张力、蒸汽压力和液膜波动之间的关系,用线性理论分析了饱和液膜在等温竖壁上的流动稳定性,讨论了雷诺数、波数、壁面和液膜温差及流体物性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 液膜 扰动 稳定性 表面张力
下载PDF
用力敏传感器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被引量:56
20
作者 焦丽凤 陆申龙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0-42,共3页
利用力敏传感器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既改进了传统的实验方法和仪器 ,提高了实验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同时因实现了非电量电测 ,也有助于测量过程中学生对物理过程的观察和规律的理解 .
关键词 测量 液体 拉脱法 表面张力系数 力敏传感器 物理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