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硅树脂改性蓖麻油基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1
作者 尹红 方涛 +4 位作者 张曼 刘杰胜 王源升 谭晓明 桂泰江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5-73,共9页
为提高蓖麻油基聚氨酯(Castor oil-based polyurethane,CO-PU)的耐高温性能,选用五种有机硅树脂对CO-PU进行改性,制备得到有机硅改性蓖麻油基聚氨酯(Silicon-modified castor oil-based polyurethane,Si-CO-PU)并探究不同有机硅树脂种... 为提高蓖麻油基聚氨酯(Castor oil-based polyurethane,CO-PU)的耐高温性能,选用五种有机硅树脂对CO-PU进行改性,制备得到有机硅改性蓖麻油基聚氨酯(Silicon-modified castor oil-based polyurethane,Si-CO-PU)并探究不同有机硅树脂种类及质量比对聚合物各种性能的影响。对Si-CO-PU的拉伸性能、水接触角、光泽度、耐液体介质性能等进行测试,并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同步热分析仪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有机硅树脂质量比为12.5%时,环氧有机硅树脂(SH-023-4)改性CO-PU的综合性能相对较好,耐高温性能达到最佳,这为扩展聚氨酯的应用途径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树脂 蓖麻油基聚氨酯 耐热性能 疏水性
下载PDF
生物质防腐涂料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邱宇喆 尹红 +4 位作者 方涛 刘杰胜 王源升 谭晓明 桂泰江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9-94,共6页
相比传统化学防腐涂料,生物质防腐涂料降低了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其具备原料可再生、生物可降解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了防腐涂料新的重要研究领域。主要介绍了生物质木质素、蓖麻油和壳聚糖作为改性剂制备的防腐涂料取到了更好的防... 相比传统化学防腐涂料,生物质防腐涂料降低了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其具备原料可再生、生物可降解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了防腐涂料新的重要研究领域。主要介绍了生物质木质素、蓖麻油和壳聚糖作为改性剂制备的防腐涂料取到了更好的防腐性能,不足之处是施工难度大、价格较高以及容易受到紫外线的影响。列出了生物质防腐涂料在工程技术领域桥梁等钢结构防腐、海洋船舶领域石墨烯乙酸银抗菌防腐和其他设备和石油管道等防腐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对生物质防腐涂料在环保性和可持续性前提下,进一步提高防腐性能、抗紫外线和抗老化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蓖麻油 壳聚糖 防腐
下载PDF
氧化锌改性聚氨酯/聚烯烃IPN复合膜力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吴邦世 方涛 +3 位作者 徐闫 张曼 刘杰胜 谭晓明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63-69,共7页
以蓖麻油(CO)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基材,采用共混法制备聚氨酯/聚烯烃互穿网络(IPN)薄膜(PU/PO),再利用氧化锌改性,制备得到氧化锌改性聚氨酯/聚烯烃复合膜(PU/PO-ZnO),并对PU/PO和PU/PO-ZnO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 以蓖麻油(CO)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基材,采用共混法制备聚氨酯/聚烯烃互穿网络(IPN)薄膜(PU/PO),再利用氧化锌改性,制备得到氧化锌改性聚氨酯/聚烯烃复合膜(PU/PO-ZnO),并对PU/PO和PU/PO-ZnO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组分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和丙烯腈的添加量分别为2.5、2.5、1.16 g时,PU/PO薄膜的抗拉强度最高达到10.70 MPa。蓖麻油预聚体和环氧树脂E44的质量比为3.4时,在铝合金、钛合金和碳纤维基材上的剪切强度分别达到7.92 MPa, 7.59 MPa和8.17 MPa。经0.5 wt%氧化锌改性后,拉伸强度提高了30%、平均断裂伸长率上升至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聚氨酯 聚烯烃 IPN 防腐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铝絮凝机理探讨 被引量:44
4
作者 唐婉莹 翟宇峰 +1 位作者 王连军 周申范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25-328,共4页
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应用很广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就目前国内外对聚合氯化铝的研究状况,重点介绍了其形态分布及研究方法,水解—聚合机理、絮凝机理,各形态组分的结构以及表征其性质的参数,提出了Al3+在水解过程中通过... 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应用很广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就目前国内外对聚合氯化铝的研究状况,重点介绍了其形态分布及研究方法,水解—聚合机理、絮凝机理,各形态组分的结构以及表征其性质的参数,提出了Al3+在水解过程中通过Al13及六元环形成三维骨架结构及层状结构的聚合模式,并对PAC今后应该着重研究的方向发表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聚 水解 聚合 聚合氯化铝 水处理剂
下载PDF
含硼聚硅硫酸铁混凝剂成分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小军 田宜灵 +2 位作者 马晓鸥 康思琦 于遵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61-665,共5页
含硼聚硅硫酸铁 ( PFSSB)是新近开发研制成的一种性能优良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本文采用化学分析和 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该混凝剂成分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考察并分析了体系的 p H驰豫及电学特征。结果表明 ,体系中 Fe3+ 及其水解聚合产物... 含硼聚硅硫酸铁 ( PFSSB)是新近开发研制成的一种性能优良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本文采用化学分析和 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该混凝剂成分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考察并分析了体系的 p H驰豫及电学特征。结果表明 ,体系中 Fe3+ 及其水解聚合产物、聚硅酸、B及 SO2 -4 离子等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的存在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剂 含硼聚硅硫酸铁 相互作用 pH驰豫 电学特征 化学成分 混凝性能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铝的制备及在微污染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6
作者 郑怀礼 陆兰英 +6 位作者 范伟 阳春 谭铭卓 卢伟 孙永军 陈文源 蒋绍阶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6-629,共4页
用酸溶法制备聚合氯化铝,对合成产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并应用于微污染原水的处理。处理微污染原水结果表明:当投加量为40.0 mg/L,pH值为6.0~9.0时,剩余浊度达到1.0NTU以下,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去除率达到41.2%。对比... 用酸溶法制备聚合氯化铝,对合成产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并应用于微污染原水的处理。处理微污染原水结果表明:当投加量为40.0 mg/L,pH值为6.0~9.0时,剩余浊度达到1.0NTU以下,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去除率达到41.2%。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的聚合氯化铝的除浊效果优于一些常见工业聚合氯化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 制备 微污染原水 水处理 水处理剂
下载PDF
聚合硫酸铁的合成试验 被引量:11
7
作者 阮复昌 郑冀鲁 +2 位作者 莫炳禄 范娟 邓颂九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4-27,共4页
进行了聚合硫酸铁合成试验 ,探讨了反应温度、压力、硫酸用量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及产品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向下弯曲的抛物线 ,其最佳操作温度为 12 0℃ ;提高压力、增加硫酸及催化剂用量 ,都可提高合... 进行了聚合硫酸铁合成试验 ,探讨了反应温度、压力、硫酸用量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及产品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向下弯曲的抛物线 ,其最佳操作温度为 12 0℃ ;提高压力、增加硫酸及催化剂用量 ,都可提高合成反应速率 ,且合成速率与催化剂用量成正比 ,但当压力升高至 0 .3MPa以上时 ,继续升高压力对提高反应速率的贡献很小 .当硫酸与亚铁离子的摩尔比为 0 .2 5~ 0 .5 0时 ,减少硫酸用量可显著提高产品盐基度 ,但当该比值小于 0 .2 5时 ,生产过程将产生大量氢氧化铁凝胶沉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硫酸铁 合成 反应速率 盐基度 反应温度 压力 硫酸用量 催化剂
下载PDF
不同制备工艺聚硅氯化铝的红外光谱和晶貌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文纳 钟惠萍 +2 位作者 杨军 陈宇俭 李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3-75,共3页
With the technology of IR spectrum and crystal morphology,studying the effect on interatomic bonding action and molecular shape of coagulating agent PASC when it is prepared by various methods.It shows that as PASC is... With the technology of IR spectrum and crystal morphology,studying the effect on interatomic bonding action and molecular shape of coagulating agent PASC when it is prepared by various methods.It shows that as PASC is produced by basifying polymerization,comparing to that by others way,the IR spectrum of PASC shows,965cm -1 peak proportion reflecting Si O Al bond accrete 118%,266%,875cm -1 peak proportion reflecting Al O Al bond accrete 23%,30%.It may be caused by multinuclear hydroxy aluminum’s content and Zeta electric potential increases in the process hydrolyze concrete with PASC.It disappear in crystal morphology,molecular chain is longer and branching further,so that PASC have better potentiality of arching and charge neutr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剂 聚硅氯化铝 红外光谱 晶貌 制备工艺 水处理剂
下载PDF
聚铝溶液pH值及盐基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阮复昌 莫炳禄 +2 位作者 徐国想 公国庆 卢燕玲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30,51,共7页
对聚铝溶液进行了pH值和盐基度的分析和估算,给出了聚铝溶液的极限pH值和极限盐基度与总溶解铝浓度的关系曲线。最终计算结果表明:在平衡条件下,聚铝溶液的pH值和盐基度具有相关性,即当其中一个参数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参数必... 对聚铝溶液进行了pH值和盐基度的分析和估算,给出了聚铝溶液的极限pH值和极限盐基度与总溶解铝浓度的关系曲线。最终计算结果表明:在平衡条件下,聚铝溶液的pH值和盐基度具有相关性,即当其中一个参数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参数必然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对于Al2O3含量为10%的标准聚铝溶液,其最大pH值为4.071,最高盐基度为8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聚铝溶液 PH值 盐基度 相关性
下载PDF
L-谷氨酸桥联的卟啉二联体的合成和表征及其CD光谱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郭喜明 苏连江 +1 位作者 于连香 师同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0-413,共4页
通过L谷氨酸(乙酰基保护)与二氯亚砜反应制备的二酰氯和单羟基卟啉(MPH2)反应,合成了L谷氨酸桥联的卟啉二联体,用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和质谱对化合物的结构加以确证,通过圆二色谱(CD)研究了化合物的手性特征.
关键词 L-谷氨酸 单羟基卟啉 二连体 CD光谱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铝的盐基度与水解形态 被引量:17
11
作者 赵艳 张冰如 +1 位作者 李霞 李风亭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2-214,共3页
Poly(aluminum chloride)(PAC) solutions of different basicity were prepared from pure aluminum foil and hydrochloric acid. Aluminum spec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27Al NMR spectroscopy and the tridecameric polycation Al ... Poly(aluminum chloride)(PAC) solutions of different basicity were prepared from pure aluminum foil and hydrochloric acid. Aluminum spec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27Al NMR spectroscopy and the tridecameric polycation Al 13 was detec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AC′s basicity, the molar ratio of Al 13 to Al m in PAC increases. The jar tests with kaolin water and water from Huangpu River at the same PACs dosage showed that the more basicity and content of Al 13, the more effective the coagulation effect on water with middle-high turbidity, while only less effect of the basicity was observed on water with low turbid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 盐基度 AL13 ^27AL NMR 混凝
下载PDF
金属配位聚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世华 解勤兴 +3 位作者 朱常英 黄唯平 杨秀檩 吴文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共5页
主要论述了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功能性质等。并对金属蒸气合成 ( MVS)技术在制备这类新型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作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 金属配位聚合物 共聚合 催化活性 聚配合物
下载PDF
聚硅硫酸铝絮凝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袁斌 吕松 袁世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62-565,共4页
以Al2 (SO4 ) 3 和Na2 SiO3 为原料 ,采用复合共聚法 ,制备了不同Al/Si摩尔比的聚合硅酸硫酸铝(PASS) .最佳制备条件为 pH 5 .5~ 5 .8,SiO2 质量分数为 2 .2 %~ 2 .5 % ,Al/SiO2 摩尔比为 1.0或 0 .2 5 .研究了SiO2 含量、pH对硅酸聚... 以Al2 (SO4 ) 3 和Na2 SiO3 为原料 ,采用复合共聚法 ,制备了不同Al/Si摩尔比的聚合硅酸硫酸铝(PASS) .最佳制备条件为 pH 5 .5~ 5 .8,SiO2 质量分数为 2 .2 %~ 2 .5 % ,Al/SiO2 摩尔比为 1.0或 0 .2 5 .研究了SiO2 含量、pH对硅酸聚合过程及Al/SiO2 摩尔比对PASS稳定性及混凝效果的影响 .与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 (AS)、氯化铁 (FC)进行性能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PASS比PAC、AS、FC具有更好的去浊、脱色、除油的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硅酸硫酸铝 絮凝剂 水处理 复合共聚法 稳定性 质量分数 摩尔比
下载PDF
侧链中含二苯甲酮基的聚硅氧烷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安秋凤 路德待 +1 位作者 李临生 邹玉贤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51,共5页
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乙基溴化铵作用下,利用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在碱性水溶液中的开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中间体4-(β-羟基-γ-烯丙氧)丙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MUV-O),将其进一步与聚甲基氢硅氧烷进行硅氢化加成反应.合成了... 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乙基溴化铵作用下,利用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在碱性水溶液中的开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中间体4-(β-羟基-γ-烯丙氧)丙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MUV-O),将其进一步与聚甲基氢硅氧烷进行硅氢化加成反应.合成了侧链中含二苯甲酮基的聚有机硅氧烷.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仪器对中间体以及目标聚硅氧烷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测定.结果表明:中间体和聚硅氧烷在紫外光区均具有二苯甲酮衍生物特有的三条吸收谱带,对波长240~400nm的紫外光有良好的吸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甲酮基聚硅氧烷 合成工艺 化学结构 紫外吸收剂 二苯甲酮衍生物 共聚反应
下载PDF
柱撑阴离子粘土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吕仁庆 马荔 项寿鹤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20-125,共6页
水滑石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阴离子粘土材料 ,在工业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论述了水滑石类化合物的结构 ,介绍了制备水滑石类化合物和柱撑水滑石类化合物的方法 ,概括了柱撑水滑石常用的表征方法 ,包括XRD、IR、Raman、固体MAS -NMR谱、... 水滑石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阴离子粘土材料 ,在工业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论述了水滑石类化合物的结构 ,介绍了制备水滑石类化合物和柱撑水滑石类化合物的方法 ,概括了柱撑水滑石常用的表征方法 ,包括XRD、IR、Raman、固体MAS -NMR谱、ESR谱及差热分析等 ,并对它们的用途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对柱撑水滑石类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以及环境保护、材料科学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型化合物 柱撑水滑石 阴离子粘土 杂多酸 研究进展 无机高分子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凹凸棒土复合吸油材料的制备及吸油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褚效中 周守勇 +3 位作者 薛爱莲 吴奎 赵宜江 邢卫红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03-912,共10页
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苯乙烯(St)为单体,改性凹凸棒土(OATP)为无机添加物,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凹凸棒土复合吸油材料(P(BMA-St)/OATP)。考察了改性凹土添加量、分散剂聚乙烯醇(PVA)用量、单体配比m(BMA):m(St... 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苯乙烯(St)为单体,改性凹凸棒土(OATP)为无机添加物,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凹凸棒土复合吸油材料(P(BMA-St)/OATP)。考察了改性凹土添加量、分散剂聚乙烯醇(PVA)用量、单体配比m(BMA):m(St)、交联剂二乙烯基苯(DVB)用量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对复合吸油材料吸油倍率的影响,确定了实验条件范围内吸油倍率的最佳工艺参数。当单体质量比为7:5、OATP添加量、PVA用量、DVB用量与AIBN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3%、3%、0.5%与1%时,对模拟油甲苯的吸油倍率达到17.8 g?g-1。相同实验条件下,P(BMA-St)/OATP的吸油倍率、保油率与再生性能都优于纯树脂P(BM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吸收 聚合物 制备 复合吸油材料
下载PDF
氨基硅烷偶联剂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维菊 高华 +2 位作者 李村 吴振玉 方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0-185,共6页
采用双氨基硅烷偶联剂KH-792对盐酸改性凹凸棒土(HATT)进行改性,使用FTIR、TGA、DSC、XRD和BET等对目标产物(KHATT)进行了表征。研究了KHATT对模拟水样中Cr(Ⅵ)的吸附性能,系统考察了模拟水样中Cr(Ⅵ)的初始浓度、pH值、吸附时间及KHAT... 采用双氨基硅烷偶联剂KH-792对盐酸改性凹凸棒土(HATT)进行改性,使用FTIR、TGA、DSC、XRD和BET等对目标产物(KHATT)进行了表征。研究了KHATT对模拟水样中Cr(Ⅵ)的吸附性能,系统考察了模拟水样中Cr(Ⅵ)的初始浓度、pH值、吸附时间及KHATT用量等因素对Cr(Ⅳ)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KHATT用量为3 g/L、吸附时间为40 min、pH值为5.5的条件下,KHATT对Cr(Ⅵ)的去除率最高,达85.15%;且KHATT经再生后第4次的吸附量仍可达到第1次吸附量的90%以上。对吸附的过程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硅烷偶联剂 改性 吸附 再生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铝形态分布、分析和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8
作者 贾志谦 何菲 刘忠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Al3 + 发生水解和聚合反应 ,形成多种形态。关于其形态分布与结构 ,目前存在两种观点 ,即六元环连续分布模式和聚十三铝模式。形态分析的方法 ,主要有NMR法、吸光光度法等。影响形态分布的因素 ,主要有反应物浓度、碱化度、碱液加入速... Al3 + 发生水解和聚合反应 ,形成多种形态。关于其形态分布与结构 ,目前存在两种观点 ,即六元环连续分布模式和聚十三铝模式。形态分析的方法 ,主要有NMR法、吸光光度法等。影响形态分布的因素 ,主要有反应物浓度、碱化度、碱液加入速度、加碱方式、混合状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 形态分布 形态分析 形态控制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下载PDF
聚硅酸硫酸铁/壳聚糖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九思 何兆照 +2 位作者 郭立新 文卓琼 杨玉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2,共6页
制备了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聚硅酸硫酸铁(PFSS)和助凝剂壳聚糖(CTS),考察了影响合成及絮凝剂应用的因素,探讨了其组成、投加量以及pH值对城市废水絮凝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模拟废水和城市废水絮凝试验,得出最佳的合成和应用条件:n(Fe):n(S... 制备了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聚硅酸硫酸铁(PFSS)和助凝剂壳聚糖(CTS),考察了影响合成及絮凝剂应用的因素,探讨了其组成、投加量以及pH值对城市废水絮凝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模拟废水和城市废水絮凝试验,得出最佳的合成和应用条件:n(Fe):n(Si)=1:1,PFSS的碱化度为1.5,聚合硫酸铁(PFS)的pH=2,聚硅酸(PS)的活化时间为1.5h;n(PFSS):n(CTS)=5:1,投加量为(20+4)mg/L,pH值的范围为6~9,沉降时间为15min。复合絮凝剂(PFSS-CTS)在最佳条件下浊度、色度、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04%、91.26%和8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硫酸铁 壳聚糖 复合絮凝剂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侧链型芳香族偶氮基聚氨酯的合成及其液晶态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章于川 范程士 +3 位作者 杭德余 黎群 沈效峰 姚海波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73-77,82,共6页
采取两步法合成侧链型芳香族偶氮基聚氨酯,并应用FT-IR、VPO、DSC和TPOM表征聚氨酯的结构及液晶性。MDI系列聚氨酯由于其主链刚性较大,不出现液晶相,而HDI系列聚氨酯则可出现液晶相,并随着由扩链剂引入主链的“柔性间隔基”的柔性和长... 采取两步法合成侧链型芳香族偶氮基聚氨酯,并应用FT-IR、VPO、DSC和TPOM表征聚氨酯的结构及液晶性。MDI系列聚氨酯由于其主链刚性较大,不出现液晶相,而HDI系列聚氨酯则可出现液晶相,并随着由扩链剂引入主链的“柔性间隔基”的柔性和长度增加,“去偶”作用增强,其液晶相的转变温度和有序性也随之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链型芳香族偶氮基聚氨酯 合成 芳香族偶氮介晶基元 热致性液晶 去偶作用 液晶相转变温度 织构 合成 功能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