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0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食一厄尔尼诺系数及其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林振山 赵佩章 赵文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32-738,共7页
通过比较本世纪以来的厄尔尼诺年和日食资料,发现了高纬(包括极区)日食与厄尔尼诺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通过定义年日食一厄尔厄诺系数R1和累积日食一厄尔尼诺系数R2后,可以发现当某年的R1≥9或R2≥10.5级时,... 通过比较本世纪以来的厄尔尼诺年和日食资料,发现了高纬(包括极区)日食与厄尔尼诺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通过定义年日食一厄尔厄诺系数R1和累积日食一厄尔尼诺系数R2后,可以发现当某年的R1≥9或R2≥10.5级时,则当年必为厄尔尼诺年,反之亦然.本文还提出了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一动力机制,并预测2000年将是一个强厄尔尼诺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厄尔尼诺系数 热一动力机制
下载PDF
一次日食电离层效应模拟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立波 万卫星 +2 位作者 涂剑南 保宗悌 叶公节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6-303,共8页
用120°E经度链附近台站电离层垂测资料和一个二维低纬电离层理论模式探讨1995年10月24日日食电离层效应.在日食条件下只考虑日食区计算太阳EUV辐射减少.模式结果显示:(1)日食期间较低高度电离层光食效应显著,电子浓度跟随食... 用120°E经度链附近台站电离层垂测资料和一个二维低纬电离层理论模式探讨1995年10月24日日食电离层效应.在日食条件下只考虑日食区计算太阳EUV辐射减少.模式结果显示:(1)日食期间较低高度电离层光食效应显著,电子浓度跟随食分迅速变化,在食甚后浓度减少达到最大。较高高度电离层对日食响应延迟.(2)低纬地区日食日f_0.F_2比控制日低,而h_mF_2比控制日高.在低纬度地区日食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大·(3)赤道附近h_mF_2食甚后有一突变,出现日食F_1.5层。(4)食甚后海口纬度附近F层受日食影响持久,而f_0F_2在赤道附近出现第2次下降.最后对低纬日食电离层效应的动力学因素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日食电离层效应 低纬电离层 电离层理论模式
下载PDF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电离层参量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丁宗华 孙树计 +2 位作者 陈春 李娜 许正文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7-193,共7页
利用多个电离层垂测站的数据和IGS-TEC数据资料,结合日地空间环境指数,分析了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中国地区电离层参量(反射回波最低频率f_(min)及f_0f_2和TEC)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日食发生后f_(min)迅速降低,日食结束后f_(min)迅... 利用多个电离层垂测站的数据和IGS-TEC数据资料,结合日地空间环境指数,分析了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中国地区电离层参量(反射回波最低频率f_(min)及f_0f_2和TEC)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日食发生后f_(min)迅速降低,日食结束后f_(min)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在食甚时刻附近,F_0f_2和TEC出现明显的降低,显示了明显的光食效应.日食结束后5~6 h,f_0f_2和TEC出现不同程度的正扰动,在驼峰区更明显;日食结束后9~10 h,f_0f_2和TEC出现较显著的负扰动.由于此次日食发生时伴随着中等强度的磁暴和低纬电场穿透等空间天气事件,给此次日食电离层效应的深入分析带来很大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全食 电离层 f(min)(反射回波最低频率) F0F2 TEC
下载PDF
基于VLBI和GPS测量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电离层TEC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舒逢春 郭丽 +6 位作者 刘敏 郑为民 王伟华 叶其欣 艾力.玉苏甫 近藤哲朗 市川隆一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9-24,共6页
2009年7月22日上午发生的日全食是21世纪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跨越了中国北纬约30°的广大地区,为研究太阳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上海位于此次日全食带中心线附近,为此,上海佘山站、乌鲁木齐南山站和日本... 2009年7月22日上午发生的日全食是21世纪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跨越了中国北纬约30°的广大地区,为研究太阳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上海位于此次日全食带中心线附近,为此,上海佘山站、乌鲁木齐南山站和日本鹿岛站开展了VLBI联合观测实验。与此同时,TEC测量还配合使用了GPS观测站。本文介绍了此次日全食观测实验的背景、测量方案、观测实验详情和数据处理流程。根据相关处理结果,利用二维条纹搜索方法在上海-乌鲁木齐基线获得了优质干涉条纹,预示着VLBI测量取得成功。对单站GPS数据的初步分析表明,日全食食甚时刻TEC值存在快速下降。此次观测实验预期将首次获得电离层TEC变化的VLBI实测结果,并开展VLBI与GPS测量结果的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 日全食
下载PDF
日食电离层效应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友文 龙其利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73-383,共11页
本文分析了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期间,我国14个电离层站和1988年3月18日日全食期间两个站的垂测仪和偏振仪记录,并综合50年代以来历次日食电离层效应的观测结果,证实:1.E层和F_1层光食效应明显,F2层动力学效应显著;2.f_0F_2存在日食日值... 本文分析了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期间,我国14个电离层站和1988年3月18日日全食期间两个站的垂测仪和偏振仪记录,并综合50年代以来历次日食电离层效应的观测结果,证实:1.E层和F_1层光食效应明显,F2层动力学效应显著;2.f_0F_2存在日食日值大于、小于或等于控制日值三种典型情况;3.TEC食变曲线有凹陷和不凹陷两种典型情况,甚至出现日食日值大于控制日值的异常现象. 本文对F_2层和外电离层的动力学特征作了定性讨论,认为:空间等离子体温度急剧下降和沿场扩散是F_2层和外电离层日食效应的最主要因素;而磁赤道上空等离子体的沿场扩散、“喷泉”效应,热层风和全(环)食带方位是影响位于磁赤道异常区各电离层站日食电离层效应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电离层 效应 等离子体 温度
下载PDF
1995年10月24日日食电离层效应的模式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立波 万卫星 +1 位作者 涂剑南 保宗悌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0-205,共6页
利用一个二维低纬电离层理论模式模拟1995年10月24日日全食条件下东亚低纬电离层演变,探索低纬日食期间电离层效应.模式计算结果显示:日食期间日食区电离层电子与离子光致电离产生率减少使得E-F1区电离层光食效应显著,而较高部份电... 利用一个二维低纬电离层理论模式模拟1995年10月24日日全食条件下东亚低纬电离层演变,探索低纬日食期间电离层效应.模式计算结果显示:日食期间日食区电离层电子与离子光致电离产生率减少使得E-F1区电离层光食效应显著,而较高部份电离层对日食影响的响应延迟.此次日食过程中EUV辐射通量和垂直漂移变化对低纬F区电离层电子浓度影响明显,而电子温度下降对低纬f0F2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电离层效应 低纬电离层 模式化
下载PDF
八世纪前中国纪时日食观测和地球转速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培瑜 韩延本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14-320,共7页
本文对中国正史记载的八世纪前的34次纪时日食观测作了分析,指出其中两次日食记载有重复,另一次纪日不确,对32次日食观测记录的14个食分和45个见食时刻作了考查,其中除一次食甚时刻误差较大(约1h)外,余皆准确可靠,本... 本文对中国正史记载的八世纪前的34次纪时日食观测作了分析,指出其中两次日食记载有重复,另一次纪日不确,对32次日食观测记录的14个食分和45个见食时刻作了考查,其中除一次食甚时刻误差较大(约1h)外,余皆准确可靠,本文据此对地球自转速率的长期变化趋势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时日食 地球自转 日食 公元八世纪前 中国
下载PDF
三维超声风速仪观测中风向角计算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姜明 景元书 +1 位作者 郭建侠 王有恒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5-619,共5页
在对三维超声风速仪观测资料处理中,风向角的计算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根据三维超声风速仪自身观测坐标系统与地理坐标系之间的差异,推导出计算地理坐标系下风向角的一种方法,为超声风观测资料的处理和应用提供借鉴。同时利用锡林浩特国... 在对三维超声风速仪观测资料处理中,风向角的计算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根据三维超声风速仪自身观测坐标系统与地理坐标系之间的差异,推导出计算地理坐标系下风向角的一种方法,为超声风观测资料的处理和应用提供借鉴。同时利用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2008年全年通量观测资料对风向角进行了计算,并与台站统计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组数据无论从风向角分布趋势还是从相关性来看,均非常吻合(相关系数为0.97),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及可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风速仪 风向角 计算方法
下载PDF
带食而出的天光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次沅 周晓陆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8-286,共9页
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天再旦”研究的一部分,讨论带食而出的天光变化.用照相机测光的方法测定正常日出前后的天光变化规律,建立带食而出的天光视亮度变化计算方法,并给出计算“天再旦”现象的范围和强度的方法.为此于1997年3月9... 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天再旦”研究的一部分,讨论带食而出的天光变化.用照相机测光的方法测定正常日出前后的天光变化规律,建立带食而出的天光视亮度变化计算方法,并给出计算“天再旦”现象的范围和强度的方法.为此于1997年3月9日在新疆组织了群众性的日食观测.实测证实带食而出的确可以引起“天再旦”现象,同时与理论计算有很好的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测光 年代学 天光变化
下载PDF
《授时历》交食推步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勇 张培瑜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16-24,共9页
在借鉴《大统历》的基础上,研析并较正了《授时历》“步交食”术文;同时根据《授时历》的平、定朔(望)推步,完整地给出其交食推步步骤和一般方法;用《授时历》推步和现代计算结果对部分交食记录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比较可得出古... 在借鉴《大统历》的基础上,研析并较正了《授时历》“步交食”术文;同时根据《授时历》的平、定朔(望)推步,完整地给出其交食推步步骤和一般方法;用《授时历》推步和现代计算结果对部分交食记录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比较可得出古记录是观测实录还是预报结果,以及其中是否存在人为等因素,指出本文给出的《授时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时历 定塑 交食 推步 古代历法
下载PDF
中国13世纪历法的交食推算精度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勇 张培瑜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21-424,共4页
中国13 世纪历法交食计算的原理及方法主要载于《元史历志》的《授时历》术文中.《授时历》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精度极高的一部著名历法.本文在恢复并确认其交食推步法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授时历》行用期间( 文中给出了 A D... 中国13 世纪历法交食计算的原理及方法主要载于《元史历志》的《授时历》术文中.《授时历》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精度极高的一部著名历法.本文在恢复并确认其交食推步法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授时历》行用期间( 文中给出了 A D1280 ~1645) 的推步结果与现代计算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研究《授时历》的交食推步精度.具体而言,1) 给出了日、月食食甚时刻的平均误差分别为23 .9min 和19 .4min ;2) 得到了日、月食食分的古今推步结果之间的关系;3) 指出《授时历》的交食推步存在可靠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时历 交食计算 精度 中国 历法 13世纪
下载PDF
“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考证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次沅 周晓陆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48-54,共7页
“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是《竹书纪年》中的记载。“日食说”提出后,它成为西周年代学研究的一条重要线索。文章考察了这条记录在古书中的各种来源;讨论了它作为天象记录的可靠性;评述了近人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并提出进一步... “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是《竹书纪年》中的记载。“日食说”提出后,它成为西周年代学研究的一条重要线索。文章考察了这条记录在古书中的各种来源;讨论了它作为天象记录的可靠性;评述了近人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并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案。对于“郑”的地望,文章在简述前人的工作后提出它与“日食说”有关的种种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学史 年代学 日食
下载PDF
2009年7月22日日食期间VLF信号相位和场强的观测和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世田 陈林如 王元新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1年第1期66-76,共11页
2009年7月22日日食期间,分别在重庆、桂林和青岛利用阿尔法场强与相位监测仪观测了来自俄罗斯阿尔法导航系统位于Novosibirsk、Krasnodar和Khabarovsk的3个发射台3个频率的甚低频信号,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日食期间的电离... 2009年7月22日日食期间,分别在重庆、桂林和青岛利用阿尔法场强与相位监测仪观测了来自俄罗斯阿尔法导航系统位于Novosibirsk、Krasnodar和Khabarovsk的3个发射台3个频率的甚低频信号,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日食期间的电离层模型,结合实际传播路径地面电磁参数,推测全食区低电离层的等效高度;给出经不同路径传播的VLF(甚低频)信号相位突变与日食发生时刻的关系及原因;分析了日食期间经不同路径传播的VLF信号的场强起伏变化,发现场强变化滞后于相位变化这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低频(VLF)异常传播 日食 传播相位 阿尔法导航系统
下载PDF
2009年7月22日昆明日偏食太阳色球观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世清 李琼英 +1 位作者 陶金萍 林隽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10年第2期85-88,共4页
阐述了云南天文台太阳全日面Hα色球望远镜对特殊天象日食的观测及资料情况。同时为局部射电源特征分析研究、CME理论、地球物理效应等相关学科研究提供资料共享信息。
关键词 日食 太阳色球 太阳活动 图像
下载PDF
1983年日全食闪光谱中氦D_3线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季海生 尤建圻 樊忠玉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13,共5页
我们对1983年日食闪光谱中的D3线进行了光度测量,加上比较可靠的定标系数,得到了氦D3线的绝对表面亮度分布,由此还求出了氦的密度随高度的分布.其结果与以前观测结果大体一致.Gulyaev由统计发现,D3线的绝对亮度有着随太阳黑子数... 我们对1983年日食闪光谱中的D3线进行了光度测量,加上比较可靠的定标系数,得到了氦D3线的绝对表面亮度分布,由此还求出了氦的密度随高度的分布.其结果与以前观测结果大体一致.Gulyaev由统计发现,D3线的绝对亮度有着随太阳黑子数增加而下降这一趋势.我们的结果符合这一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全食 闪光谱 D3线 太阳光谱
下载PDF
我国500年来大旱大涝与日食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佩章 林振山 赵文桐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0年第2期100-105,共6页
连续四次极地日食或连续三次极地日食加中纬日食形成厄尔尼诺 ,而两次低纬日食或一次赤道日食即可形成拉尼娜 ,以此从日食资料和旱涝资料找出了 50 0年来我国的大旱大涝多发生在厄尔尼诺、拉尼娜年的规律 .并用贝纳德对流花样和大气运... 连续四次极地日食或连续三次极地日食加中纬日食形成厄尔尼诺 ,而两次低纬日食或一次赤道日食即可形成拉尼娜 ,以此从日食资料和旱涝资料找出了 50 0年来我国的大旱大涝多发生在厄尔尼诺、拉尼娜年的规律 .并用贝纳德对流花样和大气运动的不连续性说明它的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厄尔尼诺 贝纳德对流 旱灾 涝灾
下载PDF
朱文鑫《历代日食考》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次沅 马莉萍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73-80,共8页
用现代天文计算结果来全面研究整理中国古代日食记录,首推朱文鑫先生的《历代日食考》。他开拓的利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系统考察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研究,成为中国天文学史研究中的显学。介绍了《历代日食考》一书的内容和学术价值,比较... 用现代天文计算结果来全面研究整理中国古代日食记录,首推朱文鑫先生的《历代日食考》。他开拓的利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系统考察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研究,成为中国天文学史研究中的显学。介绍了《历代日食考》一书的内容和学术价值,比较了各个研究者对中国各代日食记录的统计,并对错误较多的西汉日食记录做了进一步的考证,以续朱先生言。分析指出,西汉日食记录的错误,许多是由另一条正确记录衍生出的。其错误的形态显示,原始记录只有年月,而日干支和所在宿度,是衍生错误已经发生之后加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学史 日食 天象记录 朱文鑫
下载PDF
日食声重波效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友文 孙宏林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1年第1期93-99,共7页
介绍了 1 997年 3月 9日日食期间 ,首次利用地跨主食带区两侧的电离层台阵 ,食甚前后采用 1 min 1次的同步加密观测的资料。观测证实 :日食期间在主食带区日食确有可能诱发声重波所致的电离层行扰现象 ( TID)。并对其运动学特征作了粗... 介绍了 1 997年 3月 9日日食期间 ,首次利用地跨主食带区两侧的电离层台阵 ,食甚前后采用 1 min 1次的同步加密观测的资料。观测证实 :日食期间在主食带区日食确有可能诱发声重波所致的电离层行扰现象 ( TID)。并对其运动学特征作了粗浅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声重波效应 电离层运行性扰动
下载PDF
1991年日全食近红外光谱观测结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黎辉 尤建圻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9-75,共7页
介绍1991年7月11日墨西哥日全食的近红外光谱(10712-10972)观测资料和分析结果.从无缝谱得出的极边缘光球连续谱表面亮度曲线上发现在日面边缘之内210km处有一强度凹陷,由该曲线拐点定出色球底的温度为44... 介绍1991年7月11日墨西哥日全食的近红外光谱(10712-10972)观测资料和分析结果.从无缝谱得出的极边缘光球连续谱表面亮度曲线上发现在日面边缘之内210km处有一强度凹陷,由该曲线拐点定出色球底的温度为4425±26°K.无缝闪光谱资料显示Hel10830线在边缘外1200km附近发射达极大,其下降段的对数梯度β为0.633×10-8cm-1,与可见区Hel线相近.此外,东边大日珥的资料显示该日珥的强度很弱,仅为普通日珥强度的2%—5%,具有很大的湍流速度(约30km/sec)和视向蓝移运动(210±15km/sec).由于Pγ在光谱上没有显示,所以认为其激发程度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全食 红外光谱 日珥 观测结果
下载PDF
德国电网应对日食举措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彩霞 郑漳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9-183,共5页
在光伏发电装机大规模发展的情况下,为研究日食对电网安全的影响,分析了2015年3月20日德国日全食基本情况,并基于运行数据分析了德国电网应对日全食的举措。研究结果表明,准确的新能源出力预测是防范电网安全运行风险的重要前提,充足的... 在光伏发电装机大规模发展的情况下,为研究日食对电网安全的影响,分析了2015年3月20日德国日全食基本情况,并基于运行数据分析了德国电网应对日全食的举措。研究结果表明,准确的新能源出力预测是防范电网安全运行风险的重要前提,充足的可调度资源是保证大比例新能源并网条件下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合理的电力市场设计是降低大比例新能源对系统安全风险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电网 日食 预测 调度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