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四节气背后的时空图像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军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2年第3期102-109,共8页
通过对二十四节气背后时空观的解读,发现二十四节气是有历史发展过程的,十二个中气的确立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晷仪及《易经》《黄帝内经》中都有与七衡六间相对应的刻画与描述。古人在二十四节气的时序中完成了时节与天象的对应,太... 通过对二十四节气背后时空观的解读,发现二十四节气是有历史发展过程的,十二个中气的确立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晷仪及《易经》《黄帝内经》中都有与七衡六间相对应的刻画与描述。古人在二十四节气的时序中完成了时节与天象的对应,太阳与月亮的相合,编撰了天与人相合的独特的天文历法。在都城的规划设计中,发现古人是以观测冬至时的太阳方位来确定中轴线的,找到了确立元大都中轴线的天文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衡六间 晷仪 中气
下载PDF
明清之际官修历书中的编新与述旧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广超 董瑞华 《科学文化评论》 2020年第2期33-45,共13页
通过以太阳运动模型为中心,探讨明清之际几部官修历书所表现出的编新与述旧的矛盾及原因。明末,耶稣会士来华,藉天算而传教,翻译西洋天文学书籍。起初,利玛窦在翻译十二宫时采用了"回回历"的译名。后来,《崇祯历书》改用中国... 通过以太阳运动模型为中心,探讨明清之际几部官修历书所表现出的编新与述旧的矛盾及原因。明末,耶稣会士来华,藉天算而传教,翻译西洋天文学书籍。起初,利玛窦在翻译十二宫时采用了"回回历"的译名。后来,《崇祯历书》改用中国传统十二次译名。清初行用的《西洋新法历书》中有关太阳运动的论述照搬自《崇祯历书》。康熙晚年,下旨编撰《历象考成》,其中有关太阳运动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双轮结构,此转变或为响应康熙帝的关切。其中的参数与之前历书中的无异,致使据此计算的岁次历书的精度没有明显提升。《历象考成后编》引入了开普勒模型和牛顿的算法,精度有明显的飞跃。然而,编者却将其表述为与旧法无异的形式转变。造成创新窘境的原因,是当时的历算群体缺乏对天体运动规律探索的内驱力,所有的改变均是在外界压力的推动下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修历书 太阳运动模型 编新与述旧
下载PDF
黑水城出土授时历日“纪年”残页考——兼论传统历日中的“男女九宫”算法
3
作者 何伟凤 《西夏研究》 2021年第2期15-22,共8页
《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刊布的M1·1303[F19:W32]号文书是元代授时历日“纪年”残片,也是目前所能见到唯一保留的元代授时历日纪年实物。“男女九宫”是历日纪年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改定算法前,传统历日中的... 《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刊布的M1·1303[F19:W32]号文书是元代授时历日“纪年”残片,也是目前所能见到唯一保留的元代授时历日纪年实物。“男女九宫”是历日纪年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改定算法前,传统历日中的男女九宫算法一致遵循的都是唐以来世俗通用的“三元合婚法”。依据该算法,可以推算出黑水城出土M1·1303[F19:W32]号纪年残片属于元至正十八年戊戌岁(1358)授时历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城文献 《授时历》 纪年 男女九宫
下载PDF
月令源流考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小稳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48,共17页
关于月令的源流,千百年来,聚讼纷纭。笔者认为月令编撰于春秋时期,此即《周书·月令》,其文本依据是西周时期类似于《夏大正》的国家政令书;战国时期后儒为之加入五行系统,收入《明堂阴阳》中,此即《明堂月令》,《周书·月令》... 关于月令的源流,千百年来,聚讼纷纭。笔者认为月令编撰于春秋时期,此即《周书·月令》,其文本依据是西周时期类似于《夏大正》的国家政令书;战国时期后儒为之加入五行系统,收入《明堂阴阳》中,此即《明堂月令》,《周书·月令》随即淡出人们的视线,至迟到东汉初年就已经亡佚。西汉后期,戴圣将《明堂月令》收入《礼记》之中,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礼记·月令》,《明堂月令》则逐渐亡佚。《吕氏春秋·十二纪》当以《明堂月令》为主要参考文本,二者皆为《淮南子》的主要参考文本。战国时期月令中五行框架的加入,是儒家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令源流 《吕氏春秋·十二纪》 《礼记·月令》 《淮南子·时则训》
原文传递
近代时间体系的形成——兼评《时间的全球史》
5
作者 王含梅 《全球史评论》 2023年第2期288-301,367-368,共16页
时间是19—20世纪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最为敏感的触角之一,近代以来时间革命持续发生,跨越国家和民族的科学、统一的“标准时间”成为殖民主义扩张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实现其现代化理想蓝图的一项工具,世界时区与统一时间被渲染成一种世界... 时间是19—20世纪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最为敏感的触角之一,近代以来时间革命持续发生,跨越国家和民族的科学、统一的“标准时间”成为殖民主义扩张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实现其现代化理想蓝图的一项工具,世界时区与统一时间被渲染成一种世界观,并引发了时间—空间关系的变化与不平衡。《时间的全球史》一书从全球性背景出发理解时间的现代化改革,同时以时间的现代化改革为切入点理解全球化,这是时间全球化的一体两面,也是以全球史和现代化为理论范式开展历史研究的实践。但不容忽视的是,近代中国时间体系和观念的形成也应放在全球史的视野之下,它既是时间全球史故事中饶有兴味的一个篇章,更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改革 全球史 现代化 《时间的全球史》 时—空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