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吕梁山两次夜间暴雨的边界层特征及能量来源与转换 |
王一颉
赵桂香
|
《沙漠与绿洲气象》
|
2024 |
0 |
|
2
|
北京地区边界层低空急流的时空发展特征分析 |
王嘉鑫
王成刚
严家德
李炬
|
《气象科学》
|
2024 |
0 |
|
3
|
一次极端暴雨过程低空急流变化机制分析 |
田利庆
李舒文
邱晓滨
冉令坤
申冬冬
刘宇琛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白鹤滩水电站峡谷地形区的风特征研究 |
尹晔
白爱娟
刘炙明
张敏
白锦丰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阵风锋特征 |
袁琳
孙棋
阿不都外力·阿不力克木
买买提艾力·买买提依明
安大维
贺小宁
|
《沙漠与绿洲气象》
|
2024 |
0 |
|
6
|
冬季东亚中纬度西风急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
毛睿
龚道溢
房巧敏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9
|
|
7
|
低空急流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
刘鸿波
何明洋
王斌
张庆红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8
|
|
8
|
下击暴流形成机理及监测预警研究进展 |
王秀明
俞小鼎
费海燕
刘晓玲
朱禾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2
|
|
9
|
冷空气对高原低涡移出青藏高原的影响 |
郁淑华
肖玉华
高文良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1
|
|
10
|
梅雨期3类不同形成机制的暴雨 |
刘建勇
谈哲敏
张熠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6
|
|
11
|
《翁同龢日记》中的冷暖感知记录及其对气候冷暖变化的指示意义 |
张学珍
方修琦
齐晓波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
2007 |
16
|
|
12
|
一次弓形回波结构和演变机制的观测分析 |
金龙
赵坤
谢利平
张小玲
杨洪平
|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5
|
|
13
|
7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变化对我国雨带的影响 |
董丽娜
郭品文
王鹏祥
祁莉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7
|
|
14
|
两种逐线积分辐射模式大气吸收的比较研究 |
张华
石广玉
刘毅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8
|
|
15
|
低空急流形成发展的一种可能机制——重力波的惯性不稳定 |
林永辉
廖清海
王鹏云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7
|
|
16
|
梅雨暴雨中高低空急流与西南涡的活动 |
杨帅
丁治英
徐海明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9
|
|
17
|
北京城市通量足迹及源区分布特征分析 |
刘郁珏
胡非
程雪玲
宋宗朋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18
|
中国西南低空急流和西南低层大风对比分析 |
张文龙
董剑希
王昂生
王蕾
|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7
|
|
19
|
高空急流加速与低层锋生 |
高守亭
陶诗言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63
|
|
20
|
贵州初夏两次暖区暴雨的对比分析 |
周明飞
杜小玲
熊伟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