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物组分识别与智能解释在不同岩性之间的信息共享与迁移学习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烨 韩雨伯 朱文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11,共17页
在地球科学领域,岩石微观观测数据的采集过程繁琐且效率低下,这不仅增加了研究成本,降低了可靠性,同时也限制了数据的开源共享。此外,由于岩性的多样性和观测手段的差异,单一数据集的规模通常较小,这对于依赖大规模数据集的深度学习框... 在地球科学领域,岩石微观观测数据的采集过程繁琐且效率低下,这不仅增加了研究成本,降低了可靠性,同时也限制了数据的开源共享。此外,由于岩性的多样性和观测手段的差异,单一数据集的规模通常较小,这对于依赖大规模数据集的深度学习框架而言是一大挑战。为此,本研究探索迁移学习如何促进不同岩性间的信息共享,并通过此机制提高矿物组分识别与智能解释任务的模型性能。通过采集不同区域、岩性、矿物组分和偏光模式下的铸体薄片样本,本文深入研究了深度学习模型在不同观测对象和手段下的迁移学习机制,并聚焦于探索地质信息的深层表征。研究成果不但揭示了迁移学习在促进地质学领域信息共享与模型性能提升中的关键作用,还为自动化和智能化地质认识融合奠定了基础。实验结果显示,通过迁移学习,本文模型在智能解释任务中的准确率显著提高,从53.3%提高至98.73%,而在矿物组分识别任务中,准确率也实现了近10%的提升。这些成果证明了迁移学习在地质学领域内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模型泛化能力、性能和稳定性方面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学习 薄片矿物组分识别 薄片图像智能解释 地质认识融合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地质矿产勘查软件系统开发与应用
2
作者 尹世滔 李楠 +4 位作者 肖克炎 宋相龙 孙莉 阴江宁 范建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37,共7页
矿产资源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不可再生性和有限性决定了高效、科学勘查和利用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勘查方法已无法满足需求。同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进,以及保... 矿产资源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不可再生性和有限性决定了高效、科学勘查和利用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勘查方法已无法满足需求。同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进,以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需求,对地质勘查领域的软件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总结了大数据挖掘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以及相关软件系统的研究现状,并以“探矿者”地质矿产勘查软件系统为例进行了详细介绍。该软件旨在通过集成人工智能技术为地质工作者提供高效准确工具,提升勘查效率和精度,推动我国矿产勘查工作智能化发展。软件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涵盖空间数据管理、地质勘查计算机制图、三维地质建模、资源量估算和三维立体预测五个功能模块。空间数据管理模块支持多源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地质勘查计算机制图模块可生成标准地质图件并支持自动化制图;三维地质建模模块能对复杂地质体建模展示;资源量估算模块集成多种方法科学评价资源量;三维立体预测模块提供三维空间预测矿产资源工具。五个功能模块协同工作,提升地质工作者效率和矿产资源评价准确性,为勘查工作提供支持。在开发过程中,探矿者软件充分借鉴了国内外现有软件的优点,并通过集成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关键突破。特别是智能预测模块引入了卷积神经网络(CNN),能够挖掘多源地质数据的非线性特征,提供高效且精准的资源潜力预测;结合先进的可视化技术,支持实时交互和动态更新,为用户提供更加直观和便捷的操作体验。在实际工作中,探矿者软件已在全国多地开展了广泛应用,如在内蒙古浩尧尔忽洞金矿,使用探矿者软件构建了矿体、断裂、蚀变矿物、地球化学元素等三维模型30余个,圈定了多个深部预测靶区和外围找矿靶区。经钻探验证,发现金矿体单钻孔揭露矿体累计真厚度达40~51 m,平均品位为0.53~0.82 g/t,找矿效果显著。未来,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地质矿产勘查软件系统将继续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性能,为地质工作者提供更加高效、准确的工具,推动地质勘查领域的智能化变革,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矿产勘查软件系统 探矿者 地质勘查计算机制图 三维地质建模 资源量估算 三维立体预测
下载PDF
吉林省地质环境信息数据共享和服务平台研究
3
作者 张熠斌 刘华 +3 位作者 徐思瑜 李颖 徐誉维 宋金红 《华北地质》 2024年第2期89-95,110,共8页
【研究目的】为全面提升吉林省地质环境信息服务能力,解决地质环境数据存储分散、缺乏数据共享服务机制和综合分析能力弱等诸多问题,采用“大综合、大集成、大融合”的理念,研发了吉林省地质环境信息数据共享和服务平台。【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为全面提升吉林省地质环境信息服务能力,解决地质环境数据存储分散、缺乏数据共享服务机制和综合分析能力弱等诸多问题,采用“大综合、大集成、大融合”的理念,研发了吉林省地质环境信息数据共享和服务平台。【研究方法】平台以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为总体框架,在.Net、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数据库等技术的支撑下,基于哈希格网改进的椭球四叉树空间索引和切片数据库构建技术、SOA和WCF地质环境大数据共享与服务技术、C/S和B/S模式信息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综合研发而成。【研究结果】平台高度整合集成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和综合评价数据,规范化地质环境数据从生产、汇交、整合、管理、更新、共享到应用的全过程,采用工作系统、服务系统、科普系统的个性化功能提升地质环境数据服务的专业性与普适性,并基于VR技术和地质环境交叉研究提升地质环境数据应用的广度与深度。【结论】平台较大程度提升了地质环境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对精准服务地质环境调查、监测、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一张图 虚拟现实 工作系统 服务系统 科普系统 地质环境
下载PDF
论中国“玻璃国土”建设 被引量:24
4
作者 吴冲龙 翁正平 +3 位作者 刘刚 何珍文 张志庭 李新川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共8页
"玻璃国土"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对"玻璃地球"的称谓。这是一个地质信息和地理信息相结合并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上的、可供多用户访问和开展决策分析的三维可视化虚拟浅层地壳。其目的是便于矿产资源的发现和评价,同时... "玻璃国土"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对"玻璃地球"的称谓。这是一个地质信息和地理信息相结合并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上的、可供多用户访问和开展决策分析的三维可视化虚拟浅层地壳。其目的是便于矿产资源的发现和评价,同时揭示地质灾害孕育背景和机理并实现预警和减灾。"玻璃国土"建设不仅涉及理论、方法论和高功能三维地质信息系统的研发,还涉及获取深部探测新资料能力、新资料综合和解译能力的建设,以及矿产资源勘探、工程地质勘察和地质灾害预警等模式的建立,核心是地质信息科学和技术。"玻璃国土"建设的目标与各地质矿产部门所进行的信息化建设目标一致,但更系统、更完整、更完善,需要多部门联合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地球” “玻璃国土” 地质信息系统 三维地质建模 地质数据可视化
下载PDF
地质空间认知与多维动态建模结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何珍文 吴冲龙 +3 位作者 刘刚 田宜平 张夏林 翁正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51,共6页
地质空间建模本质上是通过有限的地质空间数据,重构地质空间对象和格局,以恢复或模拟特定地质空间相关特征供人感知的过程和工具。从空间认识的角度分析讨论了地质空间的本质特征,提出了三维地质建模的5个技术层次结构、对应的模型层次... 地质空间建模本质上是通过有限的地质空间数据,重构地质空间对象和格局,以恢复或模拟特定地质空间相关特征供人感知的过程和工具。从空间认识的角度分析讨论了地质空间的本质特征,提出了三维地质建模的5个技术层次结构、对应的模型层次划分和三维地质建模生命周期。实际应用表明,该体系结构能够有效支持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地质建模。这将有助于多维地质空间建模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空间 三维建模 空间认知 数据结构 建模体系
下载PDF
FLAC数值模拟软件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6
作者 龚纪文 崔建军 +1 位作者 席先武 林舸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1-325,共5页
FLAC是以拉格朗日差分法为基础的一种数值模拟应用软件,主要用于岩土力学工程。近年地质学家将其应用到地质构造和块体运动学、动力学研究中,以证实或证伪地球学家们提出的相关地球动力学模型。本文初步介绍了FLAC应用软件的基本原理、... FLAC是以拉格朗日差分法为基础的一种数值模拟应用软件,主要用于岩土力学工程。近年地质学家将其应用到地质构造和块体运动学、动力学研究中,以证实或证伪地球学家们提出的相关地球动力学模型。本文初步介绍了FLAC应用软件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它在国内外地质学上的几个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软件 数值模拟 地质构造 块体运动学 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资源勘查图件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的结构分析与开发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刚 汪新庆 +1 位作者 李伟忠 田宜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0-63,共4页
如何站在信息系统的高度来进行资源图件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的快速开发 ,是资源信息系统领域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 ,将资源图件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划分为图形数据库、应用图形系统和基础图形系统 3个基本组... 如何站在信息系统的高度来进行资源图件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的快速开发 ,是资源信息系统领域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 ,将资源图件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划分为图形数据库、应用图形系统和基础图形系统 3个基本组成部分。对于复杂资源图件的计算机辅助编绘 ,需要地矿点源信息系统的支持。在基础图形系统上进行专业编绘程序的二次开发是高效建立图件编绘系统的最佳途径 ,并需注意GIS集成应用、三维可视化、人工智能和参数化设计等方法的运用 ,而系统平台开发是复杂应用的高级阶段。该思想可应用于煤及油气勘探、工程开发、矿区管理及区域地质调查等诸多领域的软件开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勘查图件 计算机辅助设计 GIS 地质矿产点源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耦合颜色和纹理特征的矿物图像数据深度学习模型与智能识别方法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明超 刘承照 +1 位作者 张野 朱月琴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3-211,共9页
在野外地质勘探过程中,矿物识别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但是在复杂的地质勘探条件下准确识别矿物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本文首先结合矿物知识,对图像中矿物的颜色和亮度进行判别,从而强化矿物图像的纹理特征,基于强化后的纹理特征,利用... 在野外地质勘探过程中,矿物识别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但是在复杂的地质勘探条件下准确识别矿物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本文首先结合矿物知识,对图像中矿物的颜色和亮度进行判别,从而强化矿物图像的纹理特征,基于强化后的纹理特征,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和迁移学习方法建立矿物深度学习模型;同时利用K-means算法提取矿物颜色特征,建立颜色特征模型;最终基于矿物识别深度学习模型和颜色特征模型,建立矿物图像的耦合识别模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矿物智能识别分析方法。在深度学习模型建立过程中,共对19类矿物,总计6203张图像进行了训练,同时使用456张图像对耦合模型进行测试,其top-1准确率和top-3准确率分别达到72.2%和91.2%。基于所训练的模型,在Android系统开发了矿物图像智能识别应用系统,主要由矿物识别、矿物知识卡和矿物资料存储三个模块组成,提供矿物实时识别、矿物基础知识及实时储存等功能。作为野外地质勘察的辅助工具,此应用可以减少重复劳动,提升野外地质勘察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识别 图像分类 深度学习 迁移学习 智能识别
下载PDF
基于业务流程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设计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忠良 胡海风 +2 位作者 戴圣潜 刘丽利 江学莲 《上海国土资源》 2013年第1期90-95,99,共7页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是体现地质工作者主要工作成果的有效方式之一。传统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流程主要包含地质数据采集与管理、数据分析与综合、社会化服务等阶段。本文紧扣信息化技术下传统业务流程重组这一主线,结合国内外在野外数据采集...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是体现地质工作者主要工作成果的有效方式之一。传统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流程主要包含地质数据采集与管理、数据分析与综合、社会化服务等阶段。本文紧扣信息化技术下传统业务流程重组这一主线,结合国内外在野外数据采集、多源数据集成、三维可视化及数据共享与发布等方面的实践,通过对平台定位问题的回答,详细说明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思路,着重对平台的架构、体系结构、核心要素间关联及关键技术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资料 信息服务 业务流程 平台框架 功能需求
下载PDF
地质钻孔信息形化管理系统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冯敏 郭建文 +1 位作者 盖迎春 冉有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4-310,共7页
钻孔是重要的地下信息获取手段, 为了有效地存储和管理青藏铁路建设中大量使用的钻孔信息, 讨论了一种适合野外单机工作环境下, 空间信息与复杂非空间信息结合存储和访问的机制, 即“混合数据模型”机制, 并基于该机制实现钻孔数据的存... 钻孔是重要的地下信息获取手段, 为了有效地存储和管理青藏铁路建设中大量使用的钻孔信息, 讨论了一种适合野外单机工作环境下, 空间信息与复杂非空间信息结合存储和访问的机制, 即“混合数据模型”机制, 并基于该机制实现钻孔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通过 UML方法和“设计模式”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了“地质钻孔信息图形化管理系统”的核心架构, 采用 GIS和自动生成柱状图的方法, 解决了传统钻孔数据维护和表现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信息 设计模式 钻孔柱状图 空间信息 青藏铁路
下载PDF
旅游资源普查GIS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斌 陈琳敏 +5 位作者 张晓芳 刘国辉 罗群 蔡思婷 邓思思 谢洪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9-104,共6页
在广东省潮州市旅游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使用SQL Server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属性数据库并结构化管理海量旅游资源数据,使用ArcGIS空间数据库平台按需求条件图形化表达旅游资源特征,制作旅游专题... 在广东省潮州市旅游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使用SQL Server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属性数据库并结构化管理海量旅游资源数据,使用ArcGIS空间数据库平台按需求条件图形化表达旅游资源特征,制作旅游专题地图,提高了项目管理与科研效率,缩短了工作时间,节约了工作成本。空间数据库技术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共享性,便于查询、统计和空间分析,灵活快捷地展示、形成各类旅游资源图件,及时呈现空间性旅游资源分析结果,在今后的旅游资源调查中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库 旅游普查 GIS ARCGIS 旅游资源 网络发布
下载PDF
“玻璃油田”建设与油气勘探开发信息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田宜平 毛小平 +8 位作者 张志庭 刘志锋 印传奇 张鹏 吴冲龙 周霞 梁党卫 孙旭东 陈述腾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22,共7页
探讨了"玻璃油田"与"数字油田"的关系,针对油田勘探开发及其信息化方法和技术的特殊性,详细阐述了"玻璃油田"建设的思路和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深部探测技术、三维地震数据智能解释技术、四维"数字油藏... 探讨了"玻璃油田"与"数字油田"的关系,针对油田勘探开发及其信息化方法和技术的特殊性,详细阐述了"玻璃油田"建设的思路和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深部探测技术、三维地震数据智能解释技术、四维"数字油藏"表征与分析技术、四维数字油气成藏模拟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最后指出了"玻璃油田"建设将为油田勘探开发信息化带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地球” “玻璃国土” “玻璃油田” “数字油田”
下载PDF
“玻璃国土”建设中的矿山高精度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夏林 蔡红云 +5 位作者 翁正平 李章林 张鸿昌 李夏亮 姜宇榕 吴冲龙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27,共5页
"玻璃国土"最终成果的表达应该是多分辨率的三维模型的集成。一般地区是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解译成果建立的小比例尺的地表和地下三维地质框架模型,而对于有丰富勘探资料的矿集区和正在开采的矿山,应该建立分辨率更高的高... "玻璃国土"最终成果的表达应该是多分辨率的三维模型的集成。一般地区是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解译成果建立的小比例尺的地表和地下三维地质框架模型,而对于有丰富勘探资料的矿集区和正在开采的矿山,应该建立分辨率更高的高精度三维模型。包括矿山三维地表模型、三维钻孔模型、三维矿体模型、三维岩层模型、三维构造模型和三维井巷模型等,建立这些高精度模型所需的数据、所需采用的方法、建模过程及模型结果各不相同。多分辨率模型的集成及应用涉及建模数据的一体化问题,包括坐标系统、边界对接和数据结构的一体化问题,需要在"玻璃国土"建设的统一框架下,事先制定分类标准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国土” 多分辨率地质模型 矿山建模 三维可视化
下载PDF
三维地学建模技术与Kriging方法在固体矿产储量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翀 潘懋 +1 位作者 金毅 姚凌青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3-490,共8页
结合Kriging方法在计算机上的实现和应用,介绍了运用三维地学建模技术生成矿体的三维品位模型的原理流程以及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其基本流程为:根据实际地质勘探数据生成矿体三维实体模型;在实体tin模型内部应... 结合Kriging方法在计算机上的实现和应用,介绍了运用三维地学建模技术生成矿体的三维品位模型的原理流程以及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其基本流程为:根据实际地质勘探数据生成矿体三维实体模型;在实体tin模型内部应用块模型方法进行划分,建立矿体块体模型;利用Kriging方法进行插值,生成矿体的品位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储量计算。以某铜矿为例,对储量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位模型 储量评价 三维克立格法
下载PDF
都龙锡矿曼家寨矿段品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5
作者 贾福聚 秦德先 +2 位作者 黎应书 伍伟 杨晓坤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56,共3页
运用地质统计学原理,基于三维矿业软件SURPAC对云南都龙矿区曼家寨矿段的锡、锌样品品位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和变异函数分析,用克立格法估值建立了矿山品位模型,并与传统储量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其结果证明了建模的准确性。
关键词 品位模型 变异函数 克立格法 都龙锡矿
下载PDF
基于三维数字地质模型的地质空间动态剪切分析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刚 翁正平 +2 位作者 毛小平 张夏林 杨成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5,共7页
基于三维数字地质模型的地质空间剪切分析是"玻璃国土"建设所面临的关键技术之一。其难点包括复杂三维数据环境中的高效实体布尔运算方法,以及相关三维实体语义信息的实时查询处理。采用基于BSP树的多边形合并与分解技术,实... 基于三维数字地质模型的地质空间剪切分析是"玻璃国土"建设所面临的关键技术之一。其难点包括复杂三维数据环境中的高效实体布尔运算方法,以及相关三维实体语义信息的实时查询处理。采用基于BSP树的多边形合并与分解技术,实现三维空间实体的布尔运算与矢量剪切;采用多线程实现不同要素集合的并行裁剪运算,并在三维空间数据库引擎的支持下,进一步提升地上地下一体化信息处理和语义查询效率。以武汉市规划信息系统为例,实现了地下硐室和隧道动态开挖过程的三维地质空间剪切分析,并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地下厂房设计和矿山三维巷道设计实例,说明了基于三维数字地质模型的地质空间分析的综合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空间剪切分析 隧道开挖分析 三维空间分析 三维实体布尔运算 空间数据库 语义
下载PDF
MRAS的主要功能简介 被引量:3
17
作者 娄德波 肖克炎 +1 位作者 丁建华 孙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53-754,共2页
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S)是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成矿远景区划室开发的一套矿产资源评价软件(肖克炎等,2000)。该软件是在基于以矢量数据结构为主体的MapGIS平台上二次开发的(肖克炎等,1999a),其处理的主要对象是点文件、线文件、面文件及其... 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S)是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成矿远景区划室开发的一套矿产资源评价软件(肖克炎等,2000)。该软件是在基于以矢量数据结构为主体的MapGIS平台上二次开发的(肖克炎等,1999a),其处理的主要对象是点文件、线文件、面文件及其所对应的数据库,该三类文件基本涵盖了地质、矿产、物探、化探和遥感等所要表达的信息。MRAS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两个方面的需求:第一,解决地学深层次成矿信息的提取和分析;第二,解决多元信息的综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预测 功能简介 矿产资源评价系统 预测方法 定量预测 二值化 预测区 评价软件 定位预测 成矿远景区划
下载PDF
三维地质体可视化软件理论探讨 被引量:8
18
作者 宁书年 李育芳 +1 位作者 刘泰峰 孙家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1-43,共3页
从三维地质体可视化软件角度论述了三维地质体及其数据特点 ,指出三维地质体可视化软件中地质体之间的拓扑关系应是可变的 ,它是检验地质理论与工作方法的可视化工具 ;交互性三维图形编辑与显示是三维地质体可视化的关键 ;
关键词 软件 三维地质体 可视化 三维交互式编辑 体系结构 研究方向
下载PDF
可分幅式柱状图的参数化计算机辅助设计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刚 田宜平 吴冲龙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277-2279,共3页
钻孔柱状图是工程勘察工作中的一类基础图件。从钻孔柱状图机助编绘的现状和特点出发,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功能适应性,就其图件模型、图形参数分解和生成流程展开了分析和研究,实现了新型可分幅式钻孔柱状图的参数化机助设计与生成。... 钻孔柱状图是工程勘察工作中的一类基础图件。从钻孔柱状图机助编绘的现状和特点出发,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功能适应性,就其图件模型、图形参数分解和生成流程展开了分析和研究,实现了新型可分幅式钻孔柱状图的参数化机助设计与生成。实践证明,钻孔柱状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达到很高的自动化程度,并且由于采用参数化方式,生成过程灵活,数字化成果图件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在地质勘查信息化工作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钻孔柱状图 图件分幅 参数化机助设计
下载PDF
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建设统一过程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6
20
作者 容东林 尚建嘎 甘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217,共6页
在总结上海等城市三维地质调查项目"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建设经验基础上,借鉴Rational统一软件过程思想,提出了一种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建设统一过程模型(UGIS-UP),给出了该统一过程的核心工作流、支持工作流,讨论了准备... 在总结上海等城市三维地质调查项目"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建设经验基础上,借鉴Rational统一软件过程思想,提出了一种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建设统一过程模型(UGIS-UP),给出了该统一过程的核心工作流、支持工作流,讨论了准备、实施等阶段的具体实施步骤,并以上海城市地质基础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研发为例进行了分析。UGIS-UP有效整合了数据收集整理、数据中心建设、三维地质建模、迭代式开发等工作流程及人员、项目管理、方法工具等要素,是一套有关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交付、实现及有效项目管理的最佳实践方案,能够用于指导和规范相关系统建设,提升系统建设效率,降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质 系统建设统一过程 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 工作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