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河网密刺苦草种群衰退的表观性状特征指示
1
作者 李毅 杨婉玲 +6 位作者 王超 赖子尼 李海燕 刘乾甫 高原 麦永湛 曾艳艺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64,共10页
探讨珠江河网密刺苦草现存种群衰退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可为珠江河网水草床种群复建,珠江河网水生态功能和渔业资源持续利用和发展提供基础依据。于2017-2019年对珠江河网水草床及其中外海(S3)、小塘(S5)和榄核(S8)的密刺苦草开展调查... 探讨珠江河网密刺苦草现存种群衰退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可为珠江河网水草床种群复建,珠江河网水生态功能和渔业资源持续利用和发展提供基础依据。于2017-2019年对珠江河网水草床及其中外海(S3)、小塘(S5)和榄核(S8)的密刺苦草开展调查,利用冗余分析(RDA)和主成分分析(PCA)等。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密刺苦草的株高、株重、叶片指标等参数与环境因子关系,并结合2019年该区域密刺苦草种群急剧衰退情况探讨其衰退前的表观性状特征指示意义。结果显示,珠江河网密刺苦草衰退前一年度种群表观性状时空分布特征差异明显,S3和S8站位密刺苦草株高、株重等在2月、8月至12月期间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而S5站位密刺苦草上述指标持续增加;12月,不同站位密刺苦草种群出现生长特征分化,S5站位密刺苦草进入花果期,而S3和S8站位密刺苦草则开始衰退。RDA结果显示,密刺苦草株高主要受水深、沉积物中粒径组分及沉积物总磷含量等影响,株重主要受沉积物总磷含量影响,不同站位群丛受到不同环境因子的影响制约。PCA结果显示,密刺苦草的9种表观性状可表征其克隆生长力、有性繁殖力和多年生长力,并决定其种群维持策略:一种以S5站位为代表,种群越冬期保持持续生长力,并进行有性繁殖资源分配,能适应环境变化,种群在次年得以维持和延续;另一种以S3和S8为代表,种群在越冬期生长力减弱,无有性繁殖资源分配,未能有效应对不利环境条件,最终导致两站位种群在次年急剧退化甚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刺苦草 表观性状 有性繁殖 种群恢复 珠江河网
下载PDF
海南吊罗山濒危植物山铜材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桂慧颖 方发之 +2 位作者 黎肇家 麦有专 张晓凤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5,共11页
为探究海南吊罗山山铜材(Chunia bucklandioides)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以当地山铜材野生种群为研究对象,将种群集中分布区域设为典型样地并开展样地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构建种群年龄结构,采用动态量化分析、绘制存活曲线、计算生存函数... 为探究海南吊罗山山铜材(Chunia bucklandioides)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以当地山铜材野生种群为研究对象,将种群集中分布区域设为典型样地并开展样地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构建种群年龄结构,采用动态量化分析、绘制存活曲线、计算生存函数等方法分析现有种群结构特点和动态特征,并通过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推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吊罗山山铜材种群年龄结构接近不规则金字塔型,动态量化分析显示该种群为增长型种群,但第Ⅰ~Ⅲ龄级间存在衰退现象,种群增长性弱,稳定性差,受外界干扰敏感度高,有向稳定型种群转变的趋势。(2)随龄级增加,山铜材标准化存活个体数量减少,生命期望降低,死亡率和消失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Ⅱ型。(3)生存分析显示吊罗山山铜材种群具有前期增长、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4)经过未来2、4、6龄级时间后,Ⅰ~Ⅲ龄级个体数量将逐渐减少,Ⅳ~Ⅶ龄级个体数量少量增加,幼龄苗木自我更新能力不足,种群存在规模收缩和衰退的风险。研究表明,生境碎片化、分布范围小、植株结实量少和幼龄个体不足是导致吊罗山山铜材濒危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小区、辅助种子入土萌发、加快人工培育技术研究、人工扩大种群规模与数量和加强基础研究等方式,促进山铜材种群复壮与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山铜材 种群结构 生存分析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扬州市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分析与管理对策
3
作者 郝奇林 赵景奎 +2 位作者 赵明 殷海天 方天雨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通过线路踏查、资料分析,对扬州市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繁殖方式、原产地、入侵方式、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外来入侵植物共有18种,隶属于9科15属,其中菊科种类最多(9种),占比50... 通过线路踏查、资料分析,对扬州市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繁殖方式、原产地、入侵方式、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外来入侵植物共有18种,隶属于9科15属,其中菊科种类最多(9种),占比50.00%;调查到的外来入侵植物均为草本植物,以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最多(10种),占比55.56%;这些草本植物大多均依靠种子繁殖,仅有空心莲子草、大薸和凤眼蓝3种水生草本植物依靠营养繁殖;按原产地统计来看,原产于美洲的植物种类最多(15种),占83.33%;有50.00%(9种)入侵植物属于有意引入,44.44%(8种)属于无意引入,自然传入的仅有豚草1种。按生态系统来看,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中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最多,有15和13种。就扬州市外来入侵植物发生情况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生活型 森林 湿地 生态系统 植物区系 扬州市
下载PDF
虫害侵扰初期华山松群落草本层生态位特征和种间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文杰 潘磊 +4 位作者 唐万鹏 李欢欢 崔鸿侠 孙亮 宋云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40,共5页
以受虫害侵扰2 a的华山松(Pinus armandii)群落为研究对象,探究虫害侵扰初期的华山松群落草本层主要物种组成特征及种间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虫害侵扰初期华山松群落草本层共有35科65属71种植物,其中石竹科植物和菊科植物在草本层占... 以受虫害侵扰2 a的华山松(Pinus armandii)群落为研究对象,探究虫害侵扰初期的华山松群落草本层主要物种组成特征及种间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虫害侵扰初期华山松群落草本层共有35科65属71种植物,其中石竹科植物和菊科植物在草本层占有优势地位。各主要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为1.66~2.31,其中中日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nipponica)、落新妇(Astilbe chinensis)和六叶葎(Galium hoffmeisteri)等生态位宽度较大,表明这些物种的生态适应范围较广。各物种间普遍存在生态位重叠,生态位重叠指数总体均值为0.32,证明草本层植物对资源的利用较为充分。草本层总体联结性表现为不显著负联结关系,说明草本层总体处于不稳定状态。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有显著联结关系的种对数占总种对数的60%以上,且呈负联结状态的种对数多于呈正联结的种对数,表明各物种间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种间关系不够协调,未形成稳定的共存关系。随着虫害侵扰和植被自然恢复过程的推进,草本层物种组成及其种间关系将进一步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 虫害干扰初期 草本层 生态位 种间关系
下载PDF
西鄂尔多斯珍稀濒危植物四合木种群分布格局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丽 王铁娟 +4 位作者 郭金停 李晓田 张慧 刘雅洁 刘晓婷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1-557,共7页
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古老残遗种。为了揭示不同四合木种群的结构、种内相互作用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策略,本研究以西鄂尔多斯地区四合木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小结构法将四合木植株划分为3个大小级(1级,d≤40 cm;2... 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古老残遗种。为了揭示不同四合木种群的结构、种内相互作用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策略,本研究以西鄂尔多斯地区四合木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小结构法将四合木植株划分为3个大小级(1级,d≤40 cm;2级,40 cm80 cm。d为株高×冠幅长×冠幅宽的立方根),运用点格局分析法对各级植株的空间格局及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样地中的四合木均以2级为主,年龄结构为稳定型,反映出样地环境的稳定性;3个样地四合木1级植株在中小尺度均呈集群分布,其他均以随机分布为主;1级和2级植株多呈现出显著正关联,3级植株在中小尺度均与其他2个级呈显著负关联关系,反映出高龄级对其他龄级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科学地保护四合木种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合木 空间分布格局 空间关联 大小结构
下载PDF
东阿拉善不同发育阶段沙冬青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婷 王铁娟 +3 位作者 苏日古嘎 张丽 李晓田 刘雅洁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57-3166,共10页
为了揭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种群在发展过程中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规律,本研究选择东阿拉善荒漠的沙冬青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小结构法将沙冬青植株分为3个等级,运用成对相关函数g(r)对3个发育阶段沙冬... 为了揭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种群在发展过程中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规律,本研究选择东阿拉善荒漠的沙冬青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小结构法将沙冬青植株分为3个等级,运用成对相关函数g(r)对3个发育阶段沙冬青种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轻的增长型、成熟的稳定型和衰退的下降型种群在空间上交错分布。在增长型和稳定型种群中,沙冬青幼龄(Ⅰ级)个体呈现小尺度聚集,中、大尺度随机分布,中龄(Ⅱ级)个体呈现小尺度均匀分布,中尺度聚集性增加,大尺度随机分布。从稳定型到下降型种群,沙冬青老龄个体(Ⅲ级)在小尺度上均匀分布加大,其他尺度以随机分布为主。沙冬青在中、小尺度上Ⅰ级与Ⅱ级植株存在正关联,小尺度上Ⅲ级植株对另两个级的植株存在显著负关联。研究结果为该种的保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 发育阶段 空间分布格局 空间关联性
下载PDF
邵武将石自然保护区花榈木种群结构特征研究
7
作者 杨开兴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12期65-69,共5页
本文以珍稀濒危植物花榈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样线调查法调查邵武将石自然保护区花榈木资源现状,分析花榈木种群的发展趋势,进而为其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花榈木种群幼年个体丰富,中、成年个体严重不足,存活曲线为Deevey-Ⅱ... 本文以珍稀濒危植物花榈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样线调查法调查邵武将石自然保护区花榈木资源现状,分析花榈木种群的发展趋势,进而为其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花榈木种群幼年个体丰富,中、成年个体严重不足,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的b1变型。(2)受环境因素和人为干扰的影响,只有少数个体可以进入成年阶段,目前种群结构虽为增长型,但严重受阻。(3)花榈木种群具备一定的恢复潜能,对当前保护区内现有的花榈木,尤其是成年个体的保护是保持花榈木种群自然更新和进行种群恢复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榈木 种群结构 种群生存
下载PDF
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昆虫的数量变化与环境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5
8
作者 周红章 于晓东 +3 位作者 罗天宏 何君舰 周海生 叶婵娟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62-270,共9页
昆虫物种多样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有重要地位。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 ,保存状态相对良好 ,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然而该地区的昆虫多样性研究极为薄弱 ,就是一般的物种调查也为数不多 ,所以调查... 昆虫物种多样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有重要地位。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 ,保存状态相对良好 ,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然而该地区的昆虫多样性研究极为薄弱 ,就是一般的物种调查也为数不多 ,所以调查主要昆虫类群的组成与数量变化 ,能为本区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积累资料 ,并为长期监测打下基础。我们选择暖温带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草甸、箭竹林及溪边灌丛 6种不同环境 ,以 2 3块样地为代表 ,以巴氏罐诱法为主 ,结合网筛、扫网等方法 ,进行全面的标本采集与数据收集。经初步整理鉴定和数据分析 ,得到如下结果 :(1)共获得标本5836 8号 ,昆虫标本 4 6 2 13号 ,其中膜翅目和鞘翅目数量较多 ,其次为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及脉翅目等。此外 ,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多足纲及蛛形纲动物也有相当数量。在膜翅目中 ,个体数量最多的是蚂蚁 (蚁科 ) ;在鞘翅目中个体数量较多的类群依次是隐翅虫科、步甲科和叶甲科。 (2 )昆虫分布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 :仅从较高分类阶元来看 ,如昆虫纲的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 ,不同环境对昆虫数量分布的影响并不显著 ;而从相对低的分类阶元来看 ,如统计鞘翅目中步甲科、隐翅虫科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数量变化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三峡水库太湖新银鱼春季和秋季繁殖群体的繁殖生物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15
9
作者 龚望宝 吴朗 +4 位作者 程飞 刘家寿 解绶启 李钟杰 谢松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65-1068,共4页
三峡水库2003年开始蓄水后,随着库区水体水文生态与水动力学特征、生境结构和水体生产力等的改变,鱼类群落亦随之演替。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种群暴发是近期库区鱼类群落演替的显著特点。太湖新银鱼隶属于胡瓜鱼目(... 三峡水库2003年开始蓄水后,随着库区水体水文生态与水动力学特征、生境结构和水体生产力等的改变,鱼类群落亦随之演替。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种群暴发是近期库区鱼类群落演替的显著特点。太湖新银鱼隶属于胡瓜鱼目(Osmeriformes)、银鱼科(Salangidae),是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主要生活在敞水区的中上层。三峡水库蓄水至135m之前,库区长江江段虽有太湖新银鱼的记录,但从来没有作为渔业对象并形成渔产量。库区蓄水至135m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太湖新银鱼 春群 秋群 繁殖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荒漠珍稀灌木半日花种群的年龄结构与生命表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清河 高婷婷 +2 位作者 刘建锋 辛智鸣 徐军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6-181,共6页
根据对不同坡位的半日花种群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其年龄结构,编制了静态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曲线和死亡率曲线、损失度曲线,并利用生存分析理论进行了函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位的半日花种群存在下降趋势。幼龄级和老龄级个体少,中龄级个... 根据对不同坡位的半日花种群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其年龄结构,编制了静态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曲线和死亡率曲线、损失度曲线,并利用生存分析理论进行了函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位的半日花种群存在下降趋势。幼龄级和老龄级个体少,中龄级个体多。不同坡位的半日花种群密度存在差异,坡上部种群密度最大,坡下部最小,坡中部居中。不同坡位半日花种群在Ⅰ龄级时期望寿命达到最大,并在Ⅶ、Ⅷ龄级时期望寿命出现波动;不同坡位的半日花种群的存活曲线整体上趋于DeevyⅡ~Ⅲ型之间;在第Ⅵ~Ⅷ龄级半日花种群死亡率较高,且坡中部和坡下部种群死亡率峰值比坡上部种群滞后一个龄级。生存分析引入生命表中的4个函数能较好地说明不同坡位半日花种群的结构和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日花 年龄结构 生命表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干旱荒漠区沙蒿种群根系生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37
11
作者 王辉 孙栋元 +2 位作者 刘丽霞 马仲武 王彬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02,122,共5页
用全挖取样法研究了干旱荒漠区不同类型沙地上沙蒿种群的根系生态特征。结果表明,沙蒿根系总生物量在不同类型沙地上有所变化,其排序为流动沙地(122.43 g)〉封育沙地(106.35g)〉半固定沙地(90.15 g);从根系分布深度看,在不同类型... 用全挖取样法研究了干旱荒漠区不同类型沙地上沙蒿种群的根系生态特征。结果表明,沙蒿根系总生物量在不同类型沙地上有所变化,其排序为流动沙地(122.43 g)〉封育沙地(106.35g)〉半固定沙地(90.15 g);从根系分布深度看,在不同类型沙地上,沙蒿根系生物量集中分布在0-40cm土层中,占75%以上;沙蒿的主根生物量在0-20cm土层中最多,其根系生物量占全部根系生物量的比例在封育沙地为67.11%,流动沙地为53.52%,半固定沙地为62.48%;侧根生物量在封育沙地和半固定沙地中在0-20cm土层中最多,而流动沙地集中于20-40cm土层;在不同类型沙地上,沙蒿根系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均相关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蒿 根系生态特征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唐鱼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刘汉生 易祖盛 +2 位作者 梁健宏 李伟华 林小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5-299,共5页
2006-2007年,对从化市唐鱼资源进行了野外普查,共发现唐鱼自然栖息地8处,目前仅存在5处(另外3处破坏).本实验测量了5个地点的野生唐鱼种群与1个养殖群体形态度量性状和框架结构参数,采用逐步判别法对它们进行形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 2006-2007年,对从化市唐鱼资源进行了野外普查,共发现唐鱼自然栖息地8处,目前仅存在5处(另外3处破坏).本实验测量了5个地点的野生唐鱼种群与1个养殖群体形态度量性状和框架结构参数,采用逐步判别法对它们进行形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在传统可量性状方面,5个野生种群和1个养殖群体在体高/体长、头长/体长比、尾柄长/体长比以及尾柄高/尾柄长比几方面差异极显著(P<0.01);②应用框架结构分别对唐鱼的养殖群体与5个野生种群共190尾标本的12个可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唐鱼野生种群与养殖群体在外部形态的整体大小上有明显的差异,并用判别分析对主成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鱼 野生种群 养殖群体 形态差异 框架结构
下载PDF
云雾山天然草地植物生长规律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丽学 程积民 +4 位作者 万惠娥 周梦华 赵凌平 李维军 石绘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168-3175,共8页
试验以云雾山优势种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大针茅(Stipa grandis)与伴生种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厚穗冰草(Agropyron dasystachys)、二裂萎陵菜(Potentilla bifurca)和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 试验以云雾山优势种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大针茅(Stipa grandis)与伴生种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厚穗冰草(Agropyron dasystachys)、二裂萎陵菜(Potentilla bifurca)和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为研究对象,对每一植物选择典型植株进行标记,重点从植物株高和地上单株生物量两个方面对其生长动态,进行一个生长周期(返青期-枯黄期)的观察测量,结果表明:(1)植物生长在株高和地上单株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之前,均基本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2)在植物整个生长过程中,地上单株生物量月变化与株高存在动态分形关系:lnB=D×lnH+lnC。(3)植物生长除受其生物学特性支配外还受外界环境因子的限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量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次试验中,植物株高增长和地上单株生物量月变化均与降雨量累积存在着极显著的对数相关性:y=a×lnx+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地 株高 地上单株生物量 LOGISTIC模型 动态分形 降雨量
下载PDF
濒危植物景东翅子树种群的分布、年龄结构及其动态特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袁春明 司马永康 +4 位作者 耿云芬 郝佳波 毛云玲 魏大坤 何琪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16,33,共2页
调查研究了景东翅子树种群的分布、年龄结构及其动态特征,并讨论了濒危的原因。野外调查的4个种群中,3个分布于季风常绿阔叶林,1个分布于次生灌丛。在4个种群中共调查到景东翅子树99株(含幼树)。结果表明,景东翅子树属于衰退型种群,其... 调查研究了景东翅子树种群的分布、年龄结构及其动态特征,并讨论了濒危的原因。野外调查的4个种群中,3个分布于季风常绿阔叶林,1个分布于次生灌丛。在4个种群中共调查到景东翅子树99株(含幼树)。结果表明,景东翅子树属于衰退型种群,其中缺乏幼树和胸径≥20 cm的大树。景东翅子树种群的存活曲线为De-evryⅢ型,生活史中存在二次种群数量明显降低的过程,即从幼树到中等大小的树(胸径<9 cm)阶段和大树胸径从12.0~18.0 cm阶段个体数量降低的现象,其中前者属自然稀疏过程,后者则为人为干扰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东翅子树 年龄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濒危原因
下载PDF
太湖夏季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的空间格局 被引量:11
15
作者 庞兴红 吕丽媛 +5 位作者 牛远 沈宏 袁希功 陈文捷 陈隽 谢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5-341,共7页
为了研究太湖夏季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与水体营养盐的关系,在太湖全湖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规模浮游细菌采样调查,分析了太湖不同湖区浮游细菌丰度和多样性组成。研究发现,浮游细菌丰度在不同湖区中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从北部和西部湖区沿... 为了研究太湖夏季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与水体营养盐的关系,在太湖全湖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规模浮游细菌采样调查,分析了太湖不同湖区浮游细菌丰度和多样性组成。研究发现,浮游细菌丰度在不同湖区中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从北部和西部湖区沿湖流向东南方向至湖心和南部沿岸再到东部湖区呈下降趋势,这与太湖水体营养水平从高到低变化趋势一致。浮游细菌丰度与营养盐浓度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磷(TP)与细菌丰度存在较好的正相关(R2=0.6392,n=29,P<0.01),而总氮(TN)与细菌丰度无显著相关(R2=0.0663,n=29,P>0.05)。因此,磷是太湖夏季浮游细菌生长的限制因子。不同湖区营养盐与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随着营养水平的升高,浮游细菌多样性增加。此外,细菌群落的组成在不同湖区间亦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与不同湖区营养水平空间变化一致。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淡水湖泊中微生物循环和生态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浮游细菌群落 丰度 多样性 空间格局
下载PDF
团头鲂3个地理种群杂交效果的配合力和微卫星标记预测 被引量:9
16
作者 曾聪 张耀 +5 位作者 曹小娟 罗伟 刘肖莲 高泽霞 钱雪桥 王卫民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9-814,共6页
利用12对微卫星(SSR)引物对采自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3个地理种群团头鲂的遗传多样性、杂合度和遗传距离进行了分析,并以3个种群的团头鲂为亲本,用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建立全同胞家系,对F1个体体质量、全长进行了配合力分析,以期预测各... 利用12对微卫星(SSR)引物对采自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3个地理种群团头鲂的遗传多样性、杂合度和遗传距离进行了分析,并以3个种群的团头鲂为亲本,用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建立全同胞家系,对F1个体体质量、全长进行了配合力分析,以期预测各种群间配组的杂交优势。在一般配合力分析中,父本全长和体质量配合力效应值大小依次为淤泥湖、鄱阳湖和梁子湖;母本全长的配合力效应值大小依次为鄱阳湖、淤泥湖和梁子湖,体质量的配合力效应值依次为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在特殊配合力分析中,鄱阳湖团头鲂种群内杂交组合相对效应值最大,其次为梁子湖作为母本与淤泥湖作为父本的组合,最小的为鄱阳湖作为母本与淤泥湖作为父本的组合。对3个种群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发现:3个地理种群的团头鲂均具有较高程度的遗传异质性,鄱阳湖群体的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最大(0.848),淤泥湖最小(0.820);有效等位基因数以及标记索引值的结果和多态信息含量一致;3个群体的近交系数均为负值。梁子湖与淤泥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3362),梁子湖和鄱阳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2356)。通过配合力和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可初步预测子代生长性状最佳的组合为梁子湖团头鲂作为父本淤泥湖团头鲂作为母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地理种群 配合力 微卫星标记 杂交优势预测
下载PDF
南矶山湿地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18
17
作者 黄鹏 欧阳珊 +4 位作者 阮禄章 汪志如 潘洪超 胡斌华 吴小平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5-590,共6页
2006年6月至8月对南矶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特点进行了调查。记录鸟类55种,隶属11目26科,其中夏侯鸟24种,留鸟30种,旅鸟1种;从区系成份看,广布种24种为优势类群,东洋界种类和古北界种类分别为21种和10种。保护区夏... 2006年6月至8月对南矶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特点进行了调查。记录鸟类55种,隶属11目26科,其中夏侯鸟24种,留鸟30种,旅鸟1种;从区系成份看,广布种24种为优势类群,东洋界种类和古北界种类分别为21种和10种。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为2.92,均匀性指数为0.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生物多样性 南矶山湿地 鄱阳湖
下载PDF
大口黑鲈北方亚种、佛罗里达亚种及其杂交子代的生长和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蔡磊 白俊杰 +2 位作者 李胜杰 陈昆慈 曹婷婷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1-808,共8页
以大口黑鲈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为亲本,建立了北方亚种自交N(北方亚种♀×北方亚种♂)、佛罗里达亚种自交F(佛罗里达亚种♀×佛罗里达亚种♂)、正交子代NF(北方亚种♀×佛罗里达亚种♂)和反交子代FN(佛罗里达亚种♀×... 以大口黑鲈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为亲本,建立了北方亚种自交N(北方亚种♀×北方亚种♂)、佛罗里达亚种自交F(佛罗里达亚种♀×佛罗里达亚种♂)、正交子代NF(北方亚种♀×佛罗里达亚种♂)和反交子代FN(佛罗里达亚种♀×北方亚种♂)4个试验群体,并对其生长性能和形态学差异进行了比较。N、NF和FN的生长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在90~152日龄期间,3个试验群体生长速率差别不大,在152日龄后大口黑鲈北方亚种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两杂交子代。可数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4个试验组在腹鳍、臀鳍硬棘、鳃耙和脊椎骨上均无差异;正反交子代与两亲本在背鳍条、胸鳍条、臀鳍条、尾鳍条、侧线上鳞、侧线下鳞的数量上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可量性状和框架结构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N和F聚为一支,NF和FN聚为一支,然后这两支再汇聚;主成分分析概括出方差贡献率较大的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1.44%,主成分1主要反映鱼体框架的变化,方差贡献率为54.90%,主成分2和主成分3主要反映鱼的头部、背部和尾部的形态变化,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1.21%和5.33%。在35个测量参数中挑选11个对判别贡献较大的参数建立4个群体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为83.90%~100.00%。研究结果为杂种大口黑鲈的鉴定、育种及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北方亚种 佛罗里达亚种 杂交子代 生长差异 形态差异
下载PDF
生境破碎化下捕食者扩散方式对种群的影响
19
作者 张荣 岳芹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0-54,共5页
物种的扩散方式能够影响种群的续存。为了研究在空间作用下的食物网中捕食者物种扩散方式对种群续存的影响,基于偶对近似模型建立了集合种群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种群生存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而后通过对比在不同的捕食者扩散方式下物... 物种的扩散方式能够影响种群的续存。为了研究在空间作用下的食物网中捕食者物种扩散方式对种群续存的影响,基于偶对近似模型建立了集合种群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种群生存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而后通过对比在不同的捕食者扩散方式下物种共存的区域,研究了竞争优势捕食者和竞争劣势捕食者的不同扩散方式影响种群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空间作用下资源单独生存的区域大于非空间作用下资源单独生存的区域;两捕食者种群均为局部扩散时食饵单独生存的区域大于两捕食者种群均为全局扩散时食饵单独生存的区域;当竞争劣势捕食者为全局扩散,竞争优势捕食者为局部扩散时,四个物种的共存区域明显增大。研究内容为利用物种扩散改变共存提供了参考,为解释一些生态学现象、保护珍稀物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扩散 竞争优势 共存区域
下载PDF
鼎湖山主要林型优势树种种间联结性的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张倩媚 陈北光 周国逸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3,共5页
应用9种计算方法,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2种主要林型———针阔叶混交林和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种间联结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先用方差比率法(VR)验证整个群落的总体关联性,再以2统计量来确定物种间联结性,然后与种间联结系数(AC)和成... 应用9种计算方法,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2种主要林型———针阔叶混交林和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种间联结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先用方差比率法(VR)验证整个群落的总体关联性,再以2统计量来确定物种间联结性,然后与种间联结系数(AC)和成对物种间匹配系数(O I)等方法共同分析南亚热带森林的种间关系效果会较好.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研究的结果比针阔叶混交林更精确.对种间联结系数AC出现+1、-1的情形,把a、b、c、d为0的都加权为1后的结果,便于在2个林型间进行比较,更能体现出种间关系的动态变化和延续性,而不是种间关系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联结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鼎湖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