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0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泊湿地生态退化原因剖析与修复策略
1
作者 李冬林 张姣佼 +1 位作者 邢玮 何冬梅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湖泊湿地是湿地的重要类型,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涵养水源、滞污造淤、净水防蚀、调洪防涝、观光游赏、生物多样性维持等重要功能,是各种鸟类和底栖动物的栖息地。湖泊湿地依然存在着湿地遭受侵占、水体富营化、植被简单化、生物多样... 湖泊湿地是湿地的重要类型,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涵养水源、滞污造淤、净水防蚀、调洪防涝、观光游赏、生物多样性维持等重要功能,是各种鸟类和底栖动物的栖息地。湖泊湿地依然存在着湿地遭受侵占、水体富营化、植被简单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下降等问题,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症结。该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剖析了各地湖泊湿地的生态退化的状况,归纳了湖泊湿地生态退化的环境诱因,评述了当前湖泊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未来湖泊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工作提出了的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湿地 生态退化 原因剖析 修复策略
下载PDF
千岛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志洪 王晖 +4 位作者 汪继斌 李爱博 黄润霞 周本智 王懿祥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9,共11页
基于1995—2019年6期多源数据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对千岛湖流域产水量、土壤保持、碳储量以及生境质量服务进行评价,并采用热点分析和相关分析来探究4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995—2019年千岛湖流域产水... 基于1995—2019年6期多源数据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对千岛湖流域产水量、土壤保持、碳储量以及生境质量服务进行评价,并采用热点分析和相关分析来探究4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995—2019年千岛湖流域产水量和土壤保持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碳储量和生境质量缓慢增加;除产水服务外,其他3项服务的高值区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重叠性,产水服务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流域西部和中部湖泊沿岸区域。综合来看,非热点区面积占比最高,Ⅳ类热点区面积占比最低,多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主要分布在中高地形梯度区,非热点区和单一服务供给分布在低梯度区;在千岛湖流域,协同关系是生态系统服务间的主导关系,其中产水量和碳储量为权衡关系,产水量和生境质量以及产水量和土壤保持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在不同年份表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以及高程是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的主要影响因子。千岛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其权衡协同关系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生态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权衡协同 千岛湖流域 热点分析
下载PDF
套作蚕豆对梨园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
作者 尹若涵 高丹娜 +6 位作者 张维玲 许林英 刘琼 祝贞科 鲁顺保 葛体达 张艳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3-1034,共12页
为探讨套作蚕豆对梨园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的影响,本研究于蚕豆的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分别采集不套作(对照,CK)、套作苏蚕3号(CT1)、套作苏蚕4号(CT2)和套作慈蚕1号(CT3,本地品种)处理土壤,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活性及群落结构变化进... 为探讨套作蚕豆对梨园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的影响,本研究于蚕豆的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分别采集不套作(对照,CK)、套作苏蚕3号(CT1)、套作苏蚕4号(CT2)和套作慈蚕1号(CT3,本地品种)处理土壤,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活性及群落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套作蚕豆后苗期土壤硝态氮(NO_(3)^(-)-N)和有效磷(OlsenP)含量有所增加,开花期土壤电导率、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有机氮(DON)和NO_(3)^(-)-N含量显著增加,pH和OlsenP含量显著降低;套作蚕豆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成熟期CT1和CT2土壤MBC含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36%和51%(P<0.05);套作蚕豆还降低了与碳氮磷降解相关的水解酶活性。此外,套作蚕豆增加了细菌微生物丰富度指数和香农指数,其中增加了浮霉菌门(1.5~1.7个百分点)、厚壁菌门(0.9~3.4个百分点)、芽单胞菌门(0.7~1.1个百分点)和疣微菌门(0.3~0.5个百分点)细菌相对丰度,降低了变形菌门(1.3~2.7个百分点)、放线菌门(1.9~2.8个百分点)和酸杆菌门(0.1~1.1个百分点)细菌相对丰度。Mantel和CCA分析结果显示,pH和NO_(3)^(-)-N是微生物活性的重要驱动因子,MBC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子。研究表明,套作蚕豆有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及其群落结构多样性,对维持土壤微生态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保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作 蚕豆 土壤养分 微生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算法的若尔盖高原高寒湿地生态修复格局优化
4
作者 赵丞豪 张学霞 +3 位作者 姜东旸 郭长庆 王景萍 王翔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4,共10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增强,高寒湿地面临着面积萎缩、动植物生境恶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等环境问题。以若尔盖高原高寒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系统稳态转化理论,使用湿地景观演变函数和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增强,高寒湿地面临着面积萎缩、动植物生境恶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等环境问题。以若尔盖高原高寒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系统稳态转化理论,使用湿地景观演变函数和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分析1980—2015年7期湿地动态变化,计算多情景多目标函数值,选择适宜目标并基于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湿地生态系统稳态平衡原则,制订湿地修复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可持续发展区、过度关注区与过度扰动区呈围绕发展,分别占湿地总面积的45.25%、17.27%与37.48%;基于NSGA-Ⅱ算法评价无偏好(等权最优)、经济效益最大化、生态效益最大化、空间紧凑度最大化、修复适宜性最大化5个目标下的湿地修复策略,无偏好策略函数值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湿地修复适宜性方面分别提升41.45%、9.18%和1.65%;基于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构建保护优先、自然恢复、近自然恢复和适度修复4类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修复空间优化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演变函数 NSGA-Ⅱ算法 格局优化 若尔盖高原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北京城市生态韧性评价及演化特征
5
作者 胡曾曾 赵志龙 +1 位作者 于法稳 张贵祥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4,共8页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论文对2010—2020年北京16个区的城市生态韧性进行测度及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发现:(1)2010—2020年,北京城市生态韧性的总体水平由较低升至中等。城市生态韧性评价指数的最高值一直...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论文对2010—2020年北京16个区的城市生态韧性进行测度及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发现:(1)2010—2020年,北京城市生态韧性的总体水平由较低升至中等。城市生态韧性评价指数的最高值一直在海淀区,城市生态韧性的热点区也一直以海淀区为中心,空间集聚特征明显。(2)中心城区是城市生态韧性的热点区,其城市生态韧性水平要高于非中心城区,城市扩展情况、建设用地面积、财政支出总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市道路里程等因素是北京城市生态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3)2030年,城市生态韧性评价指数的最高值和城市生态韧性的热点区延续了自2010年以来形成的“高者恒高”“热点恒热”局面。论文深入探究北京城市韧性的演化特征,对于厘清首都城市韧性发展规律、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生态韧性 时空演变 北京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渭河流域生境质量评估
6
作者 张帅 韩玲 曹红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6,172,共9页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权衡模型和ArcGIS软件探索2000-2020年渭河流域生境质量的时空变化,利用地形分布指数分析生境质量的地形梯度效应.结果表明, 20 a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包括耕地向建设用地和草地的转移,以及草地向耕地和林...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权衡模型和ArcGIS软件探索2000-2020年渭河流域生境质量的时空变化,利用地形分布指数分析生境质量的地形梯度效应.结果表明, 20 a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包括耕地向建设用地和草地的转移,以及草地向耕地和林地的转移,不同类型之间的转移是影响局部生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生境质量的空间分布以中等生境为主,占比约57%,主要分布在关中城市群外围和西北部.低等生境占比约5%,但面积增长最快,增幅达到105.80%,原因是关中城市群的大面积扩张;研究区生境质量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且聚集程度增加1.15%,局部自相关类型以高-高和低-低集聚为主,高-高集聚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黄土高原和南部秦岭北坡,低-低集聚分布在关中城市群;2020年生境质量具有显著的地形梯度效应,表现在生境质量等级随着地形梯度级别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权衡模型 生境质量 空间自相关分析 地形位指数 渭河流域
下载PDF
耦合MOP-PLUS模型的库车市LUCC趋势与景观生态安全评价
7
作者 路甜甜 郭玉川 +3 位作者 姚磊 王会静 白运保 张子惠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7-60,共14页
探究干旱区典型绿洲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变,设置经济、生态、景观生态安全、可持续(MOP)4种情景,预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趋势,评价2030年景观生态安全,以期缓解城市建设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基于1990-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 探究干旱区典型绿洲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变,设置经济、生态、景观生态安全、可持续(MOP)4种情景,预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趋势,评价2030年景观生态安全,以期缓解城市建设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基于1990-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网格等方法构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以揭示库车市近30 a景观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并通过耦合MOP-PLUS模型预测库车市2030年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990-2020年,研究区耕地、林地、建设用地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草地、水域面积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地类转换主要集中于耕地、草地与未利用地;景观生态安全值(ESI)空间集聚状态明显,但集聚程度有所下降,景观生态安全等级以中等、较高、高生态安全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60.15%~64.87%;相较于2020年,2030年4种情景下的ESI变化幅度较大,主要集中于南部人口聚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 PLUS多情景模拟 库车市
下载PDF
中国东北黑土区土壤复合侵蚀研究进展与展望
8
作者 闫守刚 李晓东 刘志民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5期96-101,共6页
土壤复合侵蚀是在2种及以上侵蚀营力交互作用或耦合作用下发生的侵蚀现象。东北黑土区多营力复合侵蚀具有时空交替和叠加的特征。近年来,黑土区土壤复合侵蚀研究在发生机理及对土壤退化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基于前人研究成果... 土壤复合侵蚀是在2种及以上侵蚀营力交互作用或耦合作用下发生的侵蚀现象。东北黑土区多营力复合侵蚀具有时空交替和叠加的特征。近年来,黑土区土壤复合侵蚀研究在发生机理及对土壤退化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冻融作用下的土壤水蚀或风蚀、耕作与水力复合侵蚀、风水复合侵蚀以及多营力复合侵蚀在发生机理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归纳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在复合侵蚀机制与模拟试验方法等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应关注的试验模拟技术、定量评估方法,以期为未来东北黑土区土壤复合侵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侵蚀机理 耕作侵蚀 多营力叠加 黑土区
下载PDF
陆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研究进展:基于趋势、方法和影响因素的探讨
9
作者 张思琪 龚玲玄 +4 位作者 樊平 胡如男 谭炳昌 张贵龙 王丽丽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4-1012,共9页
生态系统具有同时维持多种生态功能和服务的能力,被称为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加深,针对陆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一个热点。本文从概念发展、热点趋... 生态系统具有同时维持多种生态功能和服务的能力,被称为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加深,针对陆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一个热点。本文从概念发展、热点趋势、指标量化和影响因子等方面阐述陆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发展情况与研究现状,结果表明:自2004年“多功能性(Multifunctionality)”的概念被首次提出以来,该领域研究在2018年开始呈指数增长趋势,在此期间有学者细化了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定义的分类并提出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陆地生态系统比水生生态系统受到更多的关注,且对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和多功能性领域。通过综合分析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发现,生物多样性促进陆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具有抑制作用。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保护陆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完整和稳定,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全球变化 陆地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建设集约化生态田园
10
作者 张艳军 王慧 杨殿林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1-743,共3页
农业集约化引发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下降及农田系统生态功能失衡退化是农业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威胁。破解集约化农田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更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能否如期实现的关键。本文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出... 农业集约化引发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下降及农田系统生态功能失衡退化是农业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威胁。破解集约化农田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更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能否如期实现的关键。本文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出发,结合农业生态科技发展趋势,从集约化农田系统生态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维持农田生态系统功能和集约化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欠缺三个方面分析了集约化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集约化农田系统存在的不可持续的问题,提出了四点工作建议,旨在打造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集约化生态田园建设范式,向世界提供基于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集约化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集约化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功能 可持续发展 绿色高效
下载PDF
外来种入侵的生物学与生态学基础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95
11
作者 黄建辉 韩兴国 +1 位作者 杨亲二 白永飞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0-247,共8页
外来物种的入侵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一个外来物种入侵一个新的生境无疑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尽管目前对这种条件的研究还只是初步的。首先从其自身来说 ,需要有足够的入侵性 ,这可以认为是入侵种的生物学基础 ,可能表... 外来物种的入侵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一个外来物种入侵一个新的生境无疑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尽管目前对这种条件的研究还只是初步的。首先从其自身来说 ,需要有足够的入侵性 ,这可以认为是入侵种的生物学基础 ,可能表现为具有多倍性、一定的遗传变异、杂合性或表型可塑性 ,以及不同的交配系统等 ;其次一个物种的入侵成功还取决于入侵生境的可入侵性 ,这可以认为是入侵种的生态学基础 ,而新的种间关系的形成 ,尤其是入侵种与其他种类的互惠共生关系的建成是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入侵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基础中的一些最新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 外来物种 入侵生物学 入侵生态学 危害
下载PDF
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 被引量:189
12
作者 刘国华 傅伯杰 +1 位作者 陈利顶 郭旭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19,共7页
生态退化是目前全球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不仅使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而且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进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生态退化已引起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本文对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即:森... 生态退化是目前全球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不仅使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而且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进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生态退化已引起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本文对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即: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各个类型的现状、特征及分布。为我国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退化 森林生态系统 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
下载PDF
青藏高原西大滩多年冻土活动层土壤性状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被引量:48
13
作者 岳广阳 赵林 +4 位作者 赵拥华 杜二计 王琦 王志伟 乔永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5-573,共9页
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北界的西大滩为研究基点,选取多年冻土不同退化阶段的两个样地,对植被分布特征、冻土活动层和土壤特性等进行调查监测,同时分析不同活动层状态下土壤水热、养分和地表植被特征变化及相互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西... 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北界的西大滩为研究基点,选取多年冻土不同退化阶段的两个样地,对植被分布特征、冻土活动层和土壤特性等进行调查监测,同时分析不同活动层状态下土壤水热、养分和地表植被特征变化及相互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西大滩地区的植被以浅根系植物为主,0~10cm的表层土壤中地下生物量约占地下生物总量的63%和62.2%之多.在气候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多年冻土的存在情况及活动层土壤水热状况对植被生态系统的演变起决定性作用.高地表植被覆盖下的冻土土壤水热调节能力强,有助于延缓冻土退化过程.西大滩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与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含量随冻土退化明显减少,且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曲线表现为相同的趋势.土壤表层养分和速效养分受冻土退化程度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性状 植被特征 多年冻土活动层 西大滩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典型高寒草地生物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63
14
作者 王根绪 胡宏昌 +1 位作者 王一博 陈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1-679,共9页
多年冻土区冻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利用在长江黄河源区实测的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生物量数据以及青藏高原降水、气温以及地温等的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甸与高寒草原等主要高寒生态系统地上与地下现存生物... 多年冻土区冻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利用在长江黄河源区实测的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生物量数据以及青藏高原降水、气温以及地温等的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甸与高寒草原等主要高寒生态系统地上与地下现存生物量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多元回归模型.预测分析表明:如果未来10 a气温增加0.44℃.(10a)-1,在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地上生物量分别递减2.7%和2.4%,如果同时降水量小幅度增加8 mm.(10a)-1,则地上生物量可基本保持现状水平略有减少;在气温增加2.2℃.(10a)-1,在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地上生物量年分别平均减少达6.8%和4.6%,如果同期降水量增加12 mm.(10a)-1,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可基本维持现状水平略有增加,而高寒草原地上生物量则递增5.2%.高寒草原植被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增暖的响应幅度显著小于高寒草甸,而对降水增加的响应程度大于高寒草甸.明确高寒草地植被生物量随气候变化的演变趋势,对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研究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河源区水循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变化 青藏高原 高寒生态系统 草地生物量 气候变化 响应模型
下载PDF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张娜 于贵瑞 +1 位作者 赵士洞 于振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32,共9页
运用已建立的EPPML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 ,对 1 995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碳平衡状况进行了模拟 .模拟结果表明 ,该保护区植被的年净初级生产力 [NPP(碳量 ) ]为 1 3 3 2× 1 0 6 t·a- 1,以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林最高 ... 运用已建立的EPPML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 ,对 1 995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碳平衡状况进行了模拟 .模拟结果表明 ,该保护区植被的年净初级生产力 [NPP(碳量 ) ]为 1 3 3 2× 1 0 6 t·a- 1,以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林最高 ,分别为 0 5 4 0× 1 0 6 t·a- 1和 0 4 2 8× 1 0 6 t·a- 1.这 2种林型是长白山面积最大、生产力最高的林型 ,其生产力的模拟结果对整个保护区的碳循环和碳平衡影响最大 ,前者的准确性决定了后者的可靠性 .总的来说 ,模拟值不仅在整个保护区不同植被带和气候带的相对比较中是符合常规的 ,而且在与相当分散的实测数据的绝对比较中也是比较准确的 .该保护区的植被具有明显的碳汇功能 ,主要表现为植被碳量的增长 ,每年增长约 1 0 5 8×1 0 6 t·a- 1.阔叶红松林的年碳量增长最大 (0 4 5 2× 1 0 6 t·a- 1) ,云冷杉林其次 (0 3 3 9× 1 0 6 t·a- 1) .这 2种林型对整个保护区的碳汇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其它依次为 :长白落叶松林、阔叶林、草甸、灌丛、高山苔原、岳桦林和高山流砾滩草类 .1 995年该保护区土壤有机质的分解碳量比凋落物碳量高 0 1 69× 1 0 6 t·a- 1,除草灌土壤出现有机质的积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生态系统 碳平衡 净初级生产力 碳量增长 凋落物量 土壤有机质分解 碳循环
下载PDF
植物外来种的生态风险评估和管理 被引量:64
16
作者 向言词 彭少麟 +1 位作者 任海 周厚诚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48,共9页
The invasion of exotic plants is a severe problem due to its tremendous damage and impact. The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s of exotic plants are very important. The effective assessments include:①the properties related... The invasion of exotic plants is a severe problem due to its tremendous damage and impact. The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s of exotic plants are very important. The effective assessments include:①the properties related to establishment of exotic plant.②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spread of exotic plants;③ the impacts of exotic species. When evaluating exotic species, the three aspects should be integrated to assess exotic plants. Every guideline of assessment plays different role in assessment of different exotic specie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predict which species will invade an area alien to them and to estimate what harm they can do. Three ways of predicting invasions of exotic species,should be conducted. Models may help us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exotic species. Managing exotic plants, especially the exthose with large distribution area, requires a coordinated strategy based on cooperation among all departments, which include forestry, agriculture, fishery, all land managers and so on. This strategy emphasizes on cooperation, education, and science, and is based on integrated management techniques. The management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eps. The first step is to effectively prevent new invasion, the second step is to control and eliminate exotic plants, in which mechanical methods, chemical means, and biocontrol technologies are used. Sometimes, the three ways are integrated in order to obtain better results. The third step is to effectively restore native vegetation and prevent reinva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外来种 生态风险评估 管理 生物入侵
下载PDF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成因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44
17
作者 廖允成 付增光 +1 位作者 贾志宽 王龙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5-98,共4页
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的现状、成因及防治技术等问题进行分析 ,指出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中国沙漠化发展最快、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其根本原因在于樵采、过牧、滥垦等人为活动过度。提出农牧交错带防治沙漠化的三大技术体... 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的现状、成因及防治技术等问题进行分析 ,指出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中国沙漠化发展最快、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其根本原因在于樵采、过牧、滥垦等人为活动过度。提出农牧交错带防治沙漠化的三大技术体系 ,即沙地植被恢复与固沙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北方 农牧交错带 土地沙漠化 成因 防治技术
下载PDF
外来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控制 被引量:50
18
作者 向言词 彭少麟 +1 位作者 周厚诚 蔡锡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5-432,共8页
外来种是那些借助自身力量或其它外界力量传播到其未曾分布过的地域 ,并且能进行繁殖传播的生物。外来种入侵已成为一种引人关注的现象。外来种通过竞争、捕食、牧食、改变生境和传播疾病等方式对本地生物产生威胁 ,影响本地生物多样性... 外来种是那些借助自身力量或其它外界力量传播到其未曾分布过的地域 ,并且能进行繁殖传播的生物。外来种入侵已成为一种引人关注的现象。外来种通过竞争、捕食、牧食、改变生境和传播疾病等方式对本地生物产生威胁 ,影响本地生物多样性。外来种入侵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两个主要影响之一 (另一影响是生境的破坏 )。因此 ,探寻阻止或减少外来种入侵的方法很有必要。目前 ,人们运用机械法、化学法和生物控制法来控制外来种。在外来种入侵的初始阶段或外来种数量不多时 ,运用机械法较好。化学法有带来新环境污染的危险。生物控制法是应用天敌来防治或消灭有害生物。在外来种的控制上 ,生物控制法有一些成功的案例 ,但它并不是万能的。有些生物控制剂可能对非目标种产生影响 ,这要求在释放前对生物控制剂作更严格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种 生物多样性 影响 生物控制 生物入侵
下载PDF
干旱区受水资源胁迫的下游绿洲动态变化趋势分析——以黑河流域额济纳绿洲为例 被引量:65
19
作者 王根绪 程国栋 沈永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64-568,共5页
干旱内陆流域下游绿洲的形成与演变对流域地表径流变化响应强烈 .采用绿洲生态斑块动态模拟、植被与水盐状态相关分析、生态需水量估算等方法 ,分别对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绿洲在不同分水方案与水资源利用情景下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 .结... 干旱内陆流域下游绿洲的形成与演变对流域地表径流变化响应强烈 .采用绿洲生态斑块动态模拟、植被与水盐状态相关分析、生态需水量估算等方法 ,分别对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绿洲在不同分水方案与水资源利用情景下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维持现状绿洲面积不再萎缩 ,在考虑水资源利用合理化的前提下 ,其最低净需水量为 5 .7× 10 8m3 ,如果考虑下游地区人畜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 ,同时考虑水量在输送过程中的散失损耗 ,为在近期 (2 0 15年以前 )维持现状绿洲面积 ,狼心山断面入境流量需达到6 .0× 10 8m3 ;而要使绿洲面积恢复到 2 0世纪 80年代初的水平 ,狼心山断面过水量应不低于 8.9× 10 8m3 ,正义峡断面下泄水量要求达到 10 .9× 10 8~ 13.1× 10 8m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胁迫 下游绿洲 黑河流域 额济纳绿洲 干旱区 地表径流 动态变化
下载PDF
^(13)C/^(12)C比值作为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示踪剂的研究──崂山湾水体生物食物网的营养关系 被引量:39
20
作者 蔡德陵 孟凡 +1 位作者 韩贻兵 高素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71-678,共8页
于1992年9月—1994年5月先后对快山湾海域作了7个航次调查。由实验室培养试验和现场采样分析两种方法得出食物链一个营养级的13C富集度分别为(1.6±0.2)×10-3和1.7×10’,两者几乎一致。由7个季度月的现场采集样品... 于1992年9月—1994年5月先后对快山湾海域作了7个航次调查。由实验室培养试验和现场采样分析两种方法得出食物链一个营养级的13C富集度分别为(1.6±0.2)×10-3和1.7×10’,两者几乎一致。由7个季度月的现场采集样品的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从处在食物网底部的浮游植物到最高级的肉食性鱼类之间13C差值平均为6.9×10-3,相当于5个营养级;并由各类生物的碳同位素数据分别确定了它们在该食物网中的营养位置,其结果与食性分析方法所得结果基本吻合。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的结果还表明,崂山湾水体生物食物网中碳的来源主要是浮游植物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食物网 示踪剂 营养层次 海洋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