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源厚朴苗期性状变异及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舒枭 杨志玲 +3 位作者 杨旭 段红平 于华会 刘若楠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3-630,共8页
基于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植物及分布区域广、环境异质化程度明显的现象,采用田间种源实验,对分布在中国7个省的14个种源厚朴苗期的生长性状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厚朴的苗期生长性状差异显著。种源... 基于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植物及分布区域广、环境异质化程度明显的现象,采用田间种源实验,对分布在中国7个省的14个种源厚朴苗期的生长性状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厚朴的苗期生长性状差异显著。种源遗传力分析表明,苗高和单株叶面积两个性状的遗传力较高,分别为0.93、0.79,可认为以苗高和单株叶面积为主的种源多性状综合选择改良潜力巨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性状间遗传相关、表型相关、环境相关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单株叶面积和地上部生长性状的遗传相关程度高于地下部生长性状,表型显著相关的性状组合数量和程度低于遗传相关。厚朴苗期种源选择的首选因子为各生物量及单数叶面积性状,辅助因子为苗高和地径。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初步选定景宁、武夷山、龙胜、开县、城固、宁强及洋县的种源为优良厚朴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种源 苗期性状 遗传变异 生物量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梭梭种源间苗期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葆芳 张景波 +1 位作者 杨晓晖 江泽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7-31,共5页
利用田间种源实验,对分布在中国5个自然分布区的5个种源梭梭〔Haloxylon ammodenaron(C.A.Mey.)Bge.〕苗期的10个生长性状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梭梭的苗期生长性状差异显著,差异较大的性状有新生枝长度、生物量、主根数量... 利用田间种源实验,对分布在中国5个自然分布区的5个种源梭梭〔Haloxylon ammodenaron(C.A.Mey.)Bge.〕苗期的10个生长性状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梭梭的苗期生长性状差异显著,差异较大的性状有新生枝长度、生物量、主根数量和一级分枝数。5个种源中,内蒙古磴口种源梭梭幼苗的上述性状表现最好,其后依次为甘肃武威、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内蒙古额济纳旗和青海德令哈。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苗期生物量与根部生长性状遗传力的相关程度高于苗期茎部生长性状,表型性状的相关程度高于遗传力。梭梭苗期种源选择的首选因子为苗高、地上部鲜质量和地径性状,辅助因子为一级分枝数、主根数量和同化枝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干旱区 苗期性状 遗传变异 相关性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gE、TK全基因序列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宇 李段 +4 位作者 张乐宜 刘燕玲 王磊 徐铮 宋长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133-144,F0002,共13页
将分离到的8种PRV分离株的g E、TK基因与国内外的毒株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发现,分离毒株的gE、TK基因与15株国内外已发表的代表毒株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3%~99.9%、98.7%~99.9%;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 将分离到的8种PRV分离株的g E、TK基因与国内外的毒株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发现,分离毒株的gE、TK基因与15株国内外已发表的代表毒株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3%~99.9%、98.7%~99.9%;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毒株与国内近年分离自不同省份的代表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与国外分离的代表毒株亲缘关系较远;而对gE、TK基因氨基酸主要变异位点分析表明,gE和TK基因都有一些位点已经发生突变。结果表明猪PRV广东部分地区分离毒株已发生变异,为规模化猪场对猪伪狂犬病的净化以及疫苗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V 分离 鉴定 gE TK
下载PDF
米槁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丽霞 刘济明 +5 位作者 黄小龙 骆畅 熊雪 柳嘉佳 邓明明 李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22,共8页
【目的】评价米槁(Cinnamomum migao H.W.Li)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为其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采自贵州的8个米槁天然种群及其62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和遗... 【目的】评价米槁(Cinnamomum migao H.W.Li)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为其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采自贵州的8个米槁天然种群及其62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对8个种群进行UPGMA聚类分析,并对62株米槁建立PCoA散点聚类图。【结果】米槁8个天然种群通过19条引物扩增出167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比例为89.78%。米槁种群间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为1.572 6,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90 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23 3,Shannon’s多样数指数为0.328 2,多态性条带比例为57.26%,基因分化系数为0.263 6,米槁不同天然种群上述遗传多样性指标均显示为物种水平>种群水平;8个米槁种群的遗传距离均不高(0.046 4~0.241 3),种群间的遗传变异程度较低;米槁种群间的基因流为1.396 8>1,说明种群间存在基因流动,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较小。UPGMA聚类结果显示,8个种群中镇宁(ZN)单独为一类,罗甸1(LD1)、罗甸2(LD2)、望谟1(WM1)、望谟2(WM2)聚为一类,册亨(CH)、荔波(LB)、贞丰(ZF)聚为一类,聚类结果反映出地理距离近的种群聚在一起;PCoA散点聚类图显示,62株米槁明显分为2个谱系,谱系1为罗甸2个种群,谱系2包含镇宁(ZN)、贞丰(ZF)、册亨(CH)、荔波(LB),望谟2个种群兼具2个谱系的遗传信息。【结论】米槁种群间和种内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进一步改良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槁 天然种群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PPAR-γ_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牛丹 白玉杰 阎小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1506-1509,共4页
目的 :确定中国西北人群中 2型糖尿病 (T2DM )与PPAR γ2 基因Pro1 2Ala多态性的关联性 .方法 :应用模板指导荧光标记终止子结合的荧光偏振 (TDI FP)技术确定PPAR γ2 基因Pro1 2Ala多态性的基因型 .比较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差... 目的 :确定中国西北人群中 2型糖尿病 (T2DM )与PPAR γ2 基因Pro1 2Ala多态性的关联性 .方法 :应用模板指导荧光标记终止子结合的荧光偏振 (TDI FP)技术确定PPAR γ2 基因Pro1 2Ala多态性的基因型 .比较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差异 .结果 :PPAR γ2 基因Pro1 2Ala多态性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在T2DM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 5 .9%和 5 .8% ,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TDI FP技术是一种较可靠的新型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技术 .在本实验中的中国西北人群中PPAR γ2 基因Pro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偏振 糖尿病 多态现象(遗传学)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动受体-γ
下载PDF
剑尾鱼侏儒突变的骨骼异常及其遗传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凯彬 刘春 +3 位作者 常藕琴 王芳 马必勇 吴淑勤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9-815,共7页
以侏儒剑尾鱼为母本,与正常体型的雄性剑尾鱼进行交配,发现其后代的体型表现呈连续分布,部分与父本类似,部分与母本相仿,且存在中间类型,很难有明确的差别界限以区分个体表型的不同。后代中的侏儒个体主要表现为体型短,身体臃肿,游动笨... 以侏儒剑尾鱼为母本,与正常体型的雄性剑尾鱼进行交配,发现其后代的体型表现呈连续分布,部分与父本类似,部分与母本相仿,且存在中间类型,很难有明确的差别界限以区分个体表型的不同。后代中的侏儒个体主要表现为体型短,身体臃肿,游动笨拙,其体长和体高的比例出现了明显的变化。F1自交和回交,结果显示:不同组合后代的体型也呈连续分布。剑尾鱼的侏儒性状可遗传,但后代的性状表现不只是一种表型,而是影响一组表型,符合数量性状遗传的基本特征,推测或为多个数量性状基因控制。通过对突变剑尾鱼骨骼形态的分析发现:侏儒剑尾鱼的脊柱长度明显变短,但脊椎骨数量与正常个体并无差异,都在26~29之间;突变体的椎体明显变短,脊椎的纵向发育受阻,髓棘、脉棘等排列紧密,发育也受影响。因而推测,剑尾鱼的侏儒突变是由于脊椎的发育缺陷所致,椎体异常是其体型变化的结构基础。鱼类是低等脊椎动物的代表,剑尾鱼侏儒突变个体不仅可育,其性状也能遗传,且与脊椎的发育关系密切,或可作为模型材料进行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尾鱼 突变 椎体 遗传
下载PDF
Alda-1通过激活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改善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裕坚 林婷婷 +3 位作者 夏芳芳 董娇娇 金周晟 刘乐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744-747,共4页
目的:通过Alda-1激活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活性,探讨激活该酶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Alda-1+缺血再灌注组(Alda-1组)。实验结束取肺组织和动... 目的:通过Alda-1激活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活性,探讨激活该酶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Alda-1+缺血再灌注组(Alda-1组)。实验结束取肺组织和动脉血标本,测各组肺组织的湿干重比(W/D)、HE染色观察肺泡结构;检测血浆及肺组织的丙二醛(MDA)含量、4-羟基壬烯醛(4-HNE)浓度;Western blot检测ALDH2的相对表达量及ELISA检测ALDH2的活性。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肺组织W/D值明显升高(P<0.05),肺泡结构明显破坏,血浆及肺组织的MDA、4-HNE明显增多(P<0.05),ALDH2的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I/R组相比,Alda-1组肺组织W/D值显著下降(P<0.05),肺泡结构显著改善,血浆及肺组织的MDA、4-HNE显著减少(P<0.05),ALDH2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Alda-1可通过激活ALDH2的活性来加速醛类物质代谢从而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Alda-1 乙醛脱氢酶2 丙二醛 4-羟基壬烯醛
下载PDF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突变型基因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裕坚 金周晟 +2 位作者 陈鸿飞 吴一泉 徐旭仲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883-886,共4页
目的:观察施行心脏手术的患者,携带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突变型基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北京阜外医院小儿心脏外科71例施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患者根据ALDH2基因型检测结果分成2组:突变型组(携带ALDH2*2突变型... 目的:观察施行心脏手术的患者,携带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突变型基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北京阜外医院小儿心脏外科71例施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患者根据ALDH2基因型检测结果分成2组:突变型组(携带ALDH2*2突变型基因)和野生型组(携带ALDH2*1野生型基因)。收集术中切除的右心室流出道心肌组织,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ALDH2酶活性,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体外循环升主动脉开放后20 h取血检测心肌肌钙蛋白值(c Tn I)。结果:突变型组患者术中缺血心肌组织毒性醛类MDA含量更低(P=0.013),心肌保护物质GSH含量更高(P=0.011),并且突变型组患者术后有更低的c Tn I值(P=0.015),更短的术后住院时间(P=0.017)。结论:携带ALDH2突变型基因可以明显降低术中缺血心肌组织毒性醛类物质的堆积,提高心肌组织GSH含量,并且具有更好的临床预后,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 心脏手术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下载PDF
豫医无毛小鼠近交系毛色基因遗传学测试 被引量:4
9
作者 章金涛 康巧珍 +4 位作者 杜献堂 王纯耀 杜春燕 李洪涛 祝庆蕃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97-698,共2页
目的 :考核豫医无毛小鼠 (YYHL)近交系纯化程度及毛色基因型。方法 :用复隐性基因小鼠DBA/ 2、6 15分别对YYHL近交系进行了毛色基因测试。结果和结论 :杂交所生的F1代全部为野生色 ,表明其毛色基因为纯合 ,其基因型为AABBccDD。豫医无... 目的 :考核豫医无毛小鼠 (YYHL)近交系纯化程度及毛色基因型。方法 :用复隐性基因小鼠DBA/ 2、6 15分别对YYHL近交系进行了毛色基因测试。结果和结论 :杂交所生的F1代全部为野生色 ,表明其毛色基因为纯合 ,其基因型为AABBccDD。豫医无毛小鼠近交系已达到近交系的国际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医无毛小鼠 近交系 毛色基因 遗传学 YYHL 实验动物
下载PDF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野生型基因对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裕坚 戴一洳 +2 位作者 夏芳芳 刘乐 徐旭仲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901-904,共4页
目的:对在体外循环(CPB)下行冠状动脉搭桥(CABG)手术的成年患者,筛查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野生型基因,观察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择期行CABG的患者48例,根据对ALDH2基因SNP504位点检测结果,分为2组:野... 目的:对在体外循环(CPB)下行冠状动脉搭桥(CABG)手术的成年患者,筛查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野生型基因,观察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择期行CABG的患者48例,根据对ALDH2基因SNP504位点检测结果,分为2组:野生型组(携带ALDH2野生型基因,n=29)和突变型组(携带ALDH2突变型基因,n=19)。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集术后24 h中心静脉血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记录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和术后24 h变力性药物使用评分。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术前左室射血分数、CPB时间、冠脉搭桥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野生型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少于突变型组(均P<0.05)。野生型组术后24 h cTnI、Mb、CK-MB含量低于突变型组(均P<0.05)。野生型组MDA含量低于突变型组(P<0.05)。野生型组术后24 h变力性药物使用评分低于突变型组(P<0.01)。结论:对于在CPB下行CABG的患者,携带ALDH2野生型基因能显著降低醛类堆积,减少心肌损伤,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对心肌I/R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下载PDF
广西HIV-1重组流行株env基因V3-V4区序列变异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皓 梁浩 +4 位作者 邵一鸣 张志勇 邢辉 沈菁 卢灿健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3028-3031,共4页
[目的]分析广西HIV-1重组流行株env基因V3-V4区及其临近区域的基因变异。[方法]应用nest-PCR对24份来自广西主要流行区的HIV-1重组毒株env基因区进行扩增后,使用ABI310型测序仪测序,然后应用CLUSTAL、MEGA和dnatools等生物学软件对env... [目的]分析广西HIV-1重组流行株env基因V3-V4区及其临近区域的基因变异。[方法]应用nest-PCR对24份来自广西主要流行区的HIV-1重组毒株env基因区进行扩增后,使用ABI310型测序仪测序,然后应用CLUSTAL、MEGA和dnatools等生物学软件对env基因区V3-V4区及其临近区域进行序列分析。[结果]24份毒株中21份为CRF01-AE(93.48%),3份为CRF08-BC(6.52%);系统树分析显示,21份与分离于广西地区的CRF01-AE.97CNGX2f和泰国代表毒株THCM240接近,3份CRF08-BC重组毒株中有2份与CRF08-BC.98CN006和CRF08-BC.97CNGX6f靠近,还有1份样本则接近C.95IN21068;env基因V3-V4区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广西的样本与分离于该地区的代表毒株基因距离较小,CRF01-AE和CRF08-BC重组毒株的氨基酸替换主要发生在C3和V4区,而V3区氨基酸序列相对保守。[结论]CRF01-AE重组毒株env基因V3-V4区的变异主要发生在C3和V4区,而不是V3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基因变异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基因突变型对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裕坚 龚丁旭 +1 位作者 陈伟 徐旭仲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40-342,345,共4页
目的:观察人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突变型对法洛四联症患者体外循环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入选61例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的患者,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分析线粒体乙醛脱氢酶基因型,根据基因型不同分为乙醛... 目的:观察人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突变型对法洛四联症患者体外循环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入选61例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的患者,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分析线粒体乙醛脱氢酶基因型,根据基因型不同分为乙醛脱氢酶2基因野生型(野生型)组(n=38)和乙醛脱氢酶2基因突变型(突变型)组(n=23)。两组分别于体外循环升主动脉开放后20 h由颈内静脉取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水平。记录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24 h变力性药物评分≥15的例数和术后住院天数≥14 d的例数。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术前经皮氧饱和度、室间隔缺损大小、主动脉骑跨率、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型组术后20 h肌钙蛋白值显著高于突变型组(P=0.018)。野生型组术后24 h变力性药物评分≥15的比率显著大于突变型组(P=0.028)。野生型组术后住院天数≥14 d的比率显著大于突变型组(P=0.048)。结论:线粒体乙醛脱氢酶基因突变型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脱氢酶2 体外循环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下载PDF
脂肪乳剂通过激活自噬流解救布比卡因心肌毒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婷婷 施克俭 +3 位作者 金周晟 张裕坚 夏芳芳 刘乐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8期609-614,共6页
目的:探讨自噬在脂肪乳剂解救布比卡因心肌毒性中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成空白溶剂组(DMSO组)、布比卡因组(Bup组)、脂肪乳剂组(Lip组)、脂肪乳剂联用布比卡因组(BLp组),相应药物处理24 h后,CCK8检测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自噬在脂肪乳剂解救布比卡因心肌毒性中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成空白溶剂组(DMSO组)、布比卡因组(Bup组)、脂肪乳剂组(Lip组)、脂肪乳剂联用布比卡因组(BLp组),相应药物处理24 h后,CCK8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电镜下观察细胞自噬现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监测自噬流情况,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LC3II/I、p6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DMSO组相比较,Bup组心肌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光镜下可见细胞大量死亡皱缩,形态不规则,胞核不清,电镜下见自噬体大量堆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见自噬流被抑制,LC3II/I、p6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Bup组相比较,BLp组与Lip组心肌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下降(P<0.05);光镜下心肌死亡细胞减少,细胞界限清楚,胞浆清晰,胞核清楚;电镜下自噬体减少;自噬流加快自噬体清除;LC3II/I、p6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脂肪乳剂可通过激活自噬流来加快自噬体的清除从而解救布比卡因所致心肌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剂 布比卡因 心肌毒性 自噬
下载PDF
豫医无毛小鼠封闭群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章金涛 樊松涛 +3 位作者 金树兴 康巧珍 王纯耀 祝庆蕃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20-21,共2页
目的:对培育的豫医无毛小鼠封闭群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昆明小鼠作对照,分别对不同日龄豫医无毛小鼠的体重、体长及脏器重进行测定。测交实验测定突变基因的类型。一般组织学方法研究其皮肤结构,并观察描述了无毛小鼠的脱... 目的:对培育的豫医无毛小鼠封闭群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昆明小鼠作对照,分别对不同日龄豫医无毛小鼠的体重、体长及脏器重进行测定。测交实验测定突变基因的类型。一般组织学方法研究其皮肤结构,并观察描述了无毛小鼠的脱毛规律。结果:无毛小鼠生长发育迟缓,寿命缩短,且皮肤组织学结构变化显著,突变基因经测交试验证实为常染色体上的单一隐性基因。结论:无毛小鼠有别于裸鼠和昆明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毛小鼠 封闭群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应用DHPLC检测多巴胺D_2受体基因在中国人群中的多态性
15
作者 凌代俊 冯雁 +2 位作者 张岩 黄爱群 徐希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0-636,共7页
通过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HPLC)和DNA测序在 4 1个中国汉族人DNA样本中检测DRD2基因编码区和拼接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结果发现 3个SNP :Intron5的 + 2 77G/A、Exon7的 + 4 2C/T和Exon7的 + 1 2 9T/C .Intron5+ 2 77G/A是在中国汉... 通过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HPLC)和DNA测序在 4 1个中国汉族人DNA样本中检测DRD2基因编码区和拼接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结果发现 3个SNP :Intron5的 + 2 77G/A、Exon7的 + 4 2C/T和Exon7的 + 1 2 9T/C .Intron5+ 2 77G/A是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的新SNP ,Exon7+ 4 2C/T和 + 1 2 9T/C在NCBIdbSNP中已有相应记录 (分别为rs4 986 92 1和rs6 2 75) ,它们均导致DRD2基因的同义突变 ,其中Exon7+ 1 2 9C等位基因频率在研究样本中高达 4 3.9% .这些结果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开展DRD2基因相关的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遗传标记 .另外 ,还探讨了DHPLC检测突变的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HPLC 多巴胺D2受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豫医无毛小鼠细胞遗传学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6
作者 王纯耀 宋国英 +4 位作者 章金涛 陈辉 李洪涛 杜春艳 薛敬礼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 :研究无毛小鼠细胞遗传学及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血液学常规法、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ANAE)、组织HE染色法、骨髓染色体G带方法、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法、测交实验法进行细胞遗传学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 :①豫医无毛小鼠雌... 目的 :研究无毛小鼠细胞遗传学及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血液学常规法、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ANAE)、组织HE染色法、骨髓染色体G带方法、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法、测交实验法进行细胞遗传学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 :①豫医无毛小鼠雌雄间血液学 5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②豫医无毛小鼠细胞免疫与正常昆明小鼠无异常。③各年龄段无毛小鼠表皮均有一层角化过度的角质层 ,毛干消失 ,毛球结构不正常 ,毛囊被一些角化物质充填。但真皮层差别较大。④豫医无毛小鼠染色体G带无异常 ,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G带核型模式图。⑤无毛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对环磷酰胺及煤焦油致突变作用与昆明小鼠相一致 ,是一种评价化学物遗传毒性的有效模型。⑥无毛小鼠无毛性状遗传完全符合孟德尔基因分离规律 ,且和性别无关。结论 :①成功的培育了国内无毛小鼠新品系 ,填补了国内没有无毛小鼠品系的空白。②血液学常规指标的分析、生长发育、免疫能力、皮肤组织结构等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首次揭示了豫医无毛小鼠的生物学特性。③首次报道了豫医无毛小鼠染色体G带核型及模式图 ,为突变基因定位奠定了基础。④确定突变基因的类型为纯合单一隐性遗传 ,近交系毛色基因可能为AABBccD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医 无毛小鼠 细胞遗传学 生物学特性 研究 染色体 微核 测交
下载PDF
16种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N—cadherin肽链差异性研究
17
作者 熊晔 高殿帅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动物模型与人的神经钙黏素(N—cadherin)肽链之间的差异,从而评估这些动物作为胶质瘤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Clustalx1.83和MEGA4.0软件对16种动物的N—cadherin肽链进行最大似然分析。结果得到不同种间N—cadheri... 目的探讨不同动物模型与人的神经钙黏素(N—cadherin)肽链之间的差异,从而评估这些动物作为胶质瘤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Clustalx1.83和MEGA4.0软件对16种动物的N—cadherin肽链进行最大似然分析。结果得到不同种间N—cadherin成熟肽链的氨基酸变化位点和1棵最大似然合意树。结论作为细胞表面重要的黏附分子,N—cadherin在肿瘤转移与入侵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构建胶质瘤动物模型时,有必要使所采用的动物模型的N—cadherin肽链尽可能与人类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钙黏素 胶质瘤 动物模型 最大似然分析
下载PDF
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土沉香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蒋谦才 谭宗健 +8 位作者 廖浩斌 刘盼盼 孙红梅 王瑞江 曹洪麟 黄向旭 赖思茹 梁丹 王峥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4-811,共8页
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是生产中药沉香的重要树种,现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该研究通过采集该地区83株土沉香样品,利用限制性酶切位点相关DNA测序(restriction site-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RAD-seq)方法获得的18个... 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是生产中药沉香的重要树种,现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该研究通过采集该地区83株土沉香样品,利用限制性酶切位点相关DNA测序(restriction site-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RAD-seq)方法获得的18个微卫星体作为分子标记,计算了五桂山土沉香种群的整体观测杂合度(observed-heterozygosity)、期望杂合度(expected-heterozygosity)、种群整体近交系数及其个体间的亲缘关系,并对种群可能经历的种群缩小或种群扩张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同属其它物种以及同一生活史物种相比,五桂山地区土沉香遗传多样性略低(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23和0.522),但种群整体处于随机交配状态(近交系数为-0.002)。瓶颈效应分析表明该种群没有经历瓶颈效应,且81.810%的个体间无亲缘关系,说明这一地区土沉香并非少数个体发育起来;种群扩张分析表明其种群大小有增长情形。综合这些结果可以看出,中山市五桂山土沉香种群整体遗传健康状况良好,较好地保存了该区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今后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了优质资源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颈效应 亲缘关系 微卫星体 遗传变异 种群扩张
下载PDF
豹纹鳃棘鲈体色变异的色素细胞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可欣 文鑫 +3 位作者 邓成 陈帅龙 齐兴柱 骆剑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64-1170,共7页
为了揭示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体色变异机制,研究选取了不同体色个体的样本,利用石蜡切片、冰冻切片及体视显微镜观察等方法揭示不同皮肤部位色素细胞的类型、分布和数量的差异,并对应激和非应激状态下色素细胞的变化进... 为了揭示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体色变异机制,研究选取了不同体色个体的样本,利用石蜡切片、冰冻切片及体视显微镜观察等方法揭示不同皮肤部位色素细胞的类型、分布和数量的差异,并对应激和非应激状态下色素细胞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黑色素细胞在背部和尾部分布比较密集,在腹部较为稀疏,黑色个体的黑色素细胞数量较红色个体多;在应激状态下个体能迅速发生体色变化,主要由于色素细胞快速扩张和收缩导致。研究为进一步揭示豹纹鳃棘鲈体色变异的分子机制和优良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豹纹鳃棘鲈 体色变异 色素细胞 应激状态 冷冻切片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基2标记的东南太平洋不同表型间茎柔鱼群体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豪 梁绪虹 +1 位作者 王丛丛 李纲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3-159,共7页
为了解东南太平洋茎柔鱼(Dosidicus gigas)大、中、小3种表型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和结构,利用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基2(ND2)基因,对东南太平洋大、中、小3种表型群,共90尾性成熟茎柔鱼样本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ND2基因序列测序结果显示3个表... 为了解东南太平洋茎柔鱼(Dosidicus gigas)大、中、小3种表型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和结构,利用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基2(ND2)基因,对东南太平洋大、中、小3种表型群,共90尾性成熟茎柔鱼样本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ND2基因序列测序结果显示3个表型群总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_(d))为0.818,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_(i))为0.00240,表现出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来源于群体内的变异达到了100.45%,两两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_(st))均小于0.05(P>0.05),且基因流(N_(m))远大于1,说明3种表型的茎柔鱼未出现显著的遗传分化。中性检验呈极显著负值(F_(st)=-8.61773,P<0.01),核苷酸错配分布曲线均出现明显单峰,推测东南太平洋茎柔鱼在历史上可能经历过快速的群体扩张事件。该研究结果表明分布于东南太平洋不同海域茎柔鱼大、中、小3个表型群之间因生殖行为可能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应属于同一个种群,在渔业管理上应予以充分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种群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ND2基因 种群扩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