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雌二醇对大鼠颌下腺EGF、NGF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何威 韩笑宁 关晓伟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7-69,共3页
为了研究雌二醇 (estradiol- 17β,E2 )对颌下腺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生成的影响 ,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外源性投予雌二醇后的大鼠颌下腺进行了观察。结果证实 ... 为了研究雌二醇 (estradiol- 17β,E2 )对颌下腺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生成的影响 ,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外源性投予雌二醇后的大鼠颌下腺进行了观察。结果证实 E2 明显促进颌下腺 EGF和 NGF的生成。提示雌二醇可能对 EGF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大鼠 颌下腺 EGF NGF 生成 表皮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大白鼠颌下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mRNA的RT-PCR和原位杂交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姚兵 黄威权 +2 位作者 蒲若蕾 张荣庆 王雷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65-367,共3页
本实验采用 RT- PCR法探讨大白鼠颌下腺是否存在 Gn RH受体 m RNA,并用原位杂交法对其细胞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RT- PCR可扩增出大白鼠颌下腺 Gn RH受体 m RNA的特异性片段 ,其碱基数与设计的一致。原位杂交发现颌下腺浆液性腺泡... 本实验采用 RT- PCR法探讨大白鼠颌下腺是否存在 Gn RH受体 m RNA,并用原位杂交法对其细胞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RT- PCR可扩增出大白鼠颌下腺 Gn RH受体 m RNA的特异性片段 ,其碱基数与设计的一致。原位杂交发现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颗粒曲管、排泄管及分泌管上皮细胞内有 Gn RH受体 m RNA的杂交信号。信号物质分布于胞质内 ,胞核阴性。上述结果表明大白鼠颌下腺能合成 Gn RH受体 ,颌下腺产生的 Gn RH可作用于颌下腺的靶细胞 ,参与颌下腺生理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GnRH受体mRNA RT-PCR 原位杂交 颌下腺 大白鼠
下载PDF
雌二醇对大鼠颌下腺GnRH、GH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韩笑宁 姚嘉菲 +1 位作者 刘广峰 何威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1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研究雌二醇 (estradiol- 17β,E2 )对颌下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 RH)和生长激素 (growth factor,GH )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 ABC法。结果 雌二醇促进颌下腺 Gn RH的生成而对... 目的 研究雌二醇 (estradiol- 17β,E2 )对颌下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 RH)和生长激素 (growth factor,GH )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 ABC法。结果 雌二醇促进颌下腺 Gn RH的生成而对 GH的产生有抑制作用。结论 雌二醇可能对颌下腺 Gn RH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 生长激素 颌下腺 雌二醇 大鼠 GNRH GH
下载PDF
昆明小鼠胰腺星状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小凡 吴楠 +1 位作者 朱林佳 张红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564-567,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分离培养昆明小鼠胰腺星状细胞(PSC),建立更为经济合适的分离PSC方法。方法采用酶消化联合碘海醇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小鼠PSC,经油红O染色和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鉴定原代培养的PSC,传代并观察其活化状态。结果昆明小鼠分离PSC... 目的通过体外分离培养昆明小鼠胰腺星状细胞(PSC),建立更为经济合适的分离PSC方法。方法采用酶消化联合碘海醇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小鼠PSC,经油红O染色和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鉴定原代培养的PSC,传代并观察其活化状态。结果昆明小鼠分离PSC数量可达1.84×105,存活率为93.0%。经自发荧光及油红O染色鉴定原代分离PSC脂滴,发现PSC纯度较高。形态观察经传代培养的PSC在前3代细胞状态良好,第4代PSC细胞形态呈现活化且α-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呈阳性。结论酶消化联合碘海醇密度梯度离心可以成功分离昆明小鼠PSC,前3代PSC的活力与纯度均能满足体外实验的要求,昆明小鼠可作为更为经济适用的PSC分离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星状细胞 传代 油红O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昆明小鼠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小鼠颌下腺、血清表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何为民 陈奕权 +2 位作者 高学勇 王世鄂 周瑞祥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颌下腺、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之间的相互调节机制,为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ICR雄性小鼠切除颌下腺和给予HCG前后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颌下腺和血清EGF。结果假...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颌下腺、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之间的相互调节机制,为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ICR雄性小鼠切除颌下腺和给予HCG前后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颌下腺和血清EGF。结果假手术给药组颌下腺EGF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去颌下腺组血清EGF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去颌下腺给药组血清EGF与去颌下腺组相比明显上升(P<0.05),假手术给药组血清EGF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上升(P<0.05)。结论颌下腺分泌的EGF是血清EGF的来源之一;HCG可促进小鼠颌下腺和其他相关组织合成释放EGF入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G 表皮生长因子 颌下腺
下载PDF
大鼠颌下腺Mallory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吕正梅 贾雪梅 +1 位作者 王惠珠 蔡龙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对大鼠颌下腺颗粒曲管(granularconvolutedtubule,GCT)进行观察。方法本文用Malory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发现GCT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细胞内分泌颗粒的数量有一定差异。此外GCT... 目的对大鼠颌下腺颗粒曲管(granularconvolutedtubule,GCT)进行观察。方法本文用Malory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发现GCT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细胞内分泌颗粒的数量有一定差异。此外GCT细胞呈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OM)免疫反应阳性。结论表明大鼠颌下腺GCT细胞内含有SOM,对颌下腺复杂的分泌活动可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Mallory染色
下载PDF
阿富汗鼠兔的温热性唾液分泌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果杰 松本孝朗 小坂光男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1998年第1期18-20,共3页
鼠兔生活在高山和寒冷地带,是4000万年前的冰河时代遗留下来的最古老兔种。本研究的目的是与大鼠对照,观察在高温环境下鼠兔的温热性唾液分泌能力。在26℃室温下,鼠兔(N=9)的直肠温是3958℃,比大鼠(N=8)的直... 鼠兔生活在高山和寒冷地带,是4000万年前的冰河时代遗留下来的最古老兔种。本研究的目的是与大鼠对照,观察在高温环境下鼠兔的温热性唾液分泌能力。在26℃室温下,鼠兔(N=9)的直肠温是3958℃,比大鼠(N=8)的直肠温明显地高。蒸散量两种动物几乎相同。在40℃环境下,鼠兔平均加温1222min,大鼠平均加温26min,直肠温都上升3.2℃左右。大鼠的蒸散量为26℃时的65倍,可观察到明显的唾液分泌和涂布现象。鼠兔的蒸散量为26℃时的3倍,未观察到唾液分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富汗鼠兔 热负荷 唾液分泌
下载PDF
孕酮对大鼠颌下腺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林志明 林文霖 周瑞祥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孕酮对大鼠颌下腺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注射1,3,5和7天孕酮后,成年雌性SD大鼠颌下腺EGF、EGFR表达及颗粒曲管(GCT)形态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 目的探讨孕酮对大鼠颌下腺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注射1,3,5和7天孕酮后,成年雌性SD大鼠颌下腺EGF、EGFR表达及颗粒曲管(GCT)形态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注射孕酮1天组,EGF的阳性表达最强,3天组较强,5天组减弱,7天组复又增强;EGFR的表达1,3天组减弱,5天组增强,7天组复又减弱,与EGF的表达基本相反。GCT最宽径及细胞高度的变化与EGFR的变化基本一致,或滞后出现。结论孕酮促进大鼠颌下腺GCT合成EGF,EGF与EGFR之间存在反向调节,GCT的变化与EGFR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 表皮生长因子 颌下腺 大鼠 受体
下载PDF
Effects of Chinese herbs on salivary fluid secretion by isolated and perfused rat submandibular glands 被引量:9
9
作者 Masataka Murakami Mu-Xin Wei +1 位作者 Wei Ding Qian-De Zh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1期3908-3915,共8页
AIM: TO determine whether Chinese herbs (CHs) relieve xerostomia (dry mouth) by increasing salivary secretion. METHODS: The submandibular glands of Wistar rats were surgically isolated and perfused arterially wi... AIM: TO determine whether Chinese herbs (CHs) relieve xerostomia (dry mouth) by increasing salivary secretion. METHODS: The submandibular glands of Wistar rats were surgically isolated and perfused arterially with buffered salt solution. After control perfusion, recording started 5 min prior to the start of stimulation. After fluid secretion was induced by 0.2 μmol/L carbamylcholine (CCh) in the perfusate for 10 min, Chinese herb (CH) was added in the perfusion for 5 min. CCh was then overloaded at 0.2 μmol/L in the perfusion for 20 min. The volume of salivary fluid secretion was recorded by a computer-controlled balance system. RESULTS: Saliva secretion formed an initial ephemeral peak at 30 s followed by a gradual increase to a sustained level. CH alone induced no or little saliva in all types of CH selected. During perfusion with CH,overloading of CCh promoted fluid secretion in 1S of 20 CHs. This promotion was classified into four patterns, which were eventually related to the categories of CH: Overall sustained phase was continuously raised (Yin-nourishing, fluid production-promoting and heatclearing agents); The sustained secretion rose to reach a maximum then decreased (Qi-enhancing agent); Sustained secretion rose to reach the highest maximum and was then sustained with a slight decline (swelling-reducing, phlegm-resolving and pus-expelling agents); Stimulation of salivary secretion without any added stimulants. Addition of CCh raised the fluid secretion to reach the highest maximum then sharply decreased to a lower sustained level (blood activating agent). CONCLUSION: The present findings lead to the conclusion that various CHs have different promotional effects directly on the salivary g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herbs Salivary secretion Submandibular glands XEROSTOMIA
下载PDF
扎龙湿地植被演替趋势的研究
10
作者 张爱勤 赵云峰 《高师理科学刊》 2004年第1期55-57,共3页
受人类活动影响 ,扎龙湿地被不断围垦、水源截流和污染 ,面积日益缩小 .如何保护湿地植被、恢复湿地环境现已受到重视 ,对不同生境中植被的生态、生长发育、生态适应性缺水情况下植被的演替趋势及环境中土壤水盐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 受人类活动影响 ,扎龙湿地被不断围垦、水源截流和污染 ,面积日益缩小 .如何保护湿地植被、恢复湿地环境现已受到重视 ,对不同生境中植被的生态、生长发育、生态适应性缺水情况下植被的演替趋势及环境中土壤水盐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决定该地植被分布的重要因素是环境中的水盐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植被 演替 水盐 扎龙
下载PDF
红袋鼠齿槽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天赐 何洪荣 《野生动物》 2011年第3期158-159,共2页
江苏常州武进淹城野生动物世界从2007年10月至2011年3a多的时间所饲养的袋鼠中,共发生6例齿槽感染,4例呈急性经过,2例呈慢性经过。1例急性感染病例感染部位发生在上颌右侧分支后缘,其余5例均发生在下颌分支后缘。齿槽感染是动物园养殖... 江苏常州武进淹城野生动物世界从2007年10月至2011年3a多的时间所饲养的袋鼠中,共发生6例齿槽感染,4例呈急性经过,2例呈慢性经过。1例急性感染病例感染部位发生在上颌右侧分支后缘,其余5例均发生在下颌分支后缘。齿槽感染是动物园养殖袋鼠的一种常见病。上下颌均可感染,其中下颌齿槽感染的病例较上颌齿槽感染的多;急性感染病例若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其预后一般较好;慢性经过病例预后通常不好。发病袋鼠不分性别,发病率和复发率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槽感染 袋鼠 急性感染
下载PDF
酶与消化吸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晓平 《玉林师专学报》 1997年第3期78-81,共4页
在生物体内有成千上万的生化反应需要酶来催化。其中在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过程中酶起着关键性重要作用,主要的营养物质如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必须要由消化酶分解成葡萄糖、甘油、脂肪酸及氨基酸等才能透过消化道粘膜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 在生物体内有成千上万的生化反应需要酶来催化。其中在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过程中酶起着关键性重要作用,主要的营养物质如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必须要由消化酶分解成葡萄糖、甘油、脂肪酸及氨基酸等才能透过消化道粘膜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供身体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 吸收 口腔 唾液淀粉酶
下载PDF
敲除PKCδ可引起舍格伦综合征样的颌下腺功能低下
13
作者 张芳菲 苏运超 吴立玲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4-344,共1页
舍格伦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淋巴细胞浸润唾液腺和泪腺,表现为眼干和口干等外分泌腺功能障碍。T细胞是浸润唾液腺的主要淋巴细胞,其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在舍格伦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 功能障碍 综合征 颌下腺 PKC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细胞浸润 淋巴细胞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动物舌表硝酸盐还原微生物及其还原活性的研究
14
作者 李云华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4期37-39,共3页
哺乳动物和鸟类唾液中存在硝酸盐,能被口腔中的微生物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能有效预防食物引起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做实验对野鼠、家兔、家鸽舌表硝酸盐还原菌的数量、分布及活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动物 硝酸盐还原菌 还原活性 微生物 唾液
下载PDF
西北地区五种民族大学生唾液中溶菌酶含量的比较
15
作者 马玉华 王佩琳 《西北民族学院自然科学学报》 1989年第1期32-36,共5页
关键词 溶菌酶 唾液 大学生 西北地区 回族
下载PDF
对“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条件的初探
16
作者 吴建华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13-14,共2页
中学《生理卫生》教材安排的这项实验是验证唾液淀粉酶在温度37℃左右、中性溶液中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利用淀粉遇碘变成蓝色这一特定颜色,来观察酶促反应是否发生。如果淀粉被水解成麦芽糖,则加碘液无颜色反应;如果淀粉没有破水解,则... 中学《生理卫生》教材安排的这项实验是验证唾液淀粉酶在温度37℃左右、中性溶液中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利用淀粉遇碘变成蓝色这一特定颜色,来观察酶促反应是否发生。如果淀粉被水解成麦芽糖,则加碘液无颜色反应;如果淀粉没有破水解,则加碘变成蓝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 淀粉酶 消化作用 教学实验 实验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