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化磁珠法提取血清脂溶性维生素应用LC-MS/MS检测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孔卓 李春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1-135,145,共6页
目的评估自动化磁珠法提取血清脂溶性维生素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检测的性能。方法收集200例临床剩余血清样本,采用自动化磁珠法提取血清中脂溶性维生素A,D_(2),D_(3),E和K... 目的评估自动化磁珠法提取血清脂溶性维生素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检测的性能。方法收集200例临床剩余血清样本,采用自动化磁珠法提取血清中脂溶性维生素A,D_(2),D_(3),E和K;同时联合LC-MS/MS检测脂溶性维生素A,D_(2),D_(3),E和K的线性、定量限、精密度、正确度、携带污染率等性能指标以及基质效应。并比较此方法与传统萃取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自动化磁珠法提取脂溶性维生素A,D_(2),D_(3),E和K线性相关系数均>0.99;五种物质的定量限分别为5,0.25,0.25,125和0.025ng/ml;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0.66%~4.83%,0.15%~3.70%;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7.05%~111.11%;基质效应为95.43%~99.07%;高-低值样本循环进样结果均值与低-低值样本循环进样结果均值之差,均小于低-低值样本循环进样结果均值的3s;统计学结果显示自动化磁珠法和传统萃取法提取的脂溶性维生素结果相关性良好(r>0.99),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偏倚。结论自动化磁珠法提取脂溶性维生素的检测性能良好,有望提高样品通量和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磁珠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脂溶性维生素
下载PDF
葡萄酒残渣用于植物法制备金纳米颗粒的研究
2
作者 王飞 富佳雨 +3 位作者 王燕 袁振 王毅敏 刘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1-205,共5页
以葡萄酒残渣(GWR)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活性成分的含量信息由高到低依次为:糖类、多酚、黄酮、蛋白质。用GWR实现了金纳米颗粒(GNPs)的绿色制备,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GNPs的结构形态进... 以葡萄酒残渣(GWR)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活性成分的含量信息由高到低依次为:糖类、多酚、黄酮、蛋白质。用GWR实现了金纳米颗粒(GNPs)的绿色制备,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GNPs的结构形态进行表征。分析得到GWR中酚类或多羟基类物质作为还原剂存在,而起保护作用的主要为多酚和黄酮类物质,GNPs结构为面心立方晶体。通过控制变量探究了GNPs的合成规律,发现酸碱度和反应温度是影响GNPs形貌的主要因素,而提取液浓度与反应容器是影响GNPs粒径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残渣 酚类 金纳米颗粒 合成规律 外界因素
下载PDF
高分辨淌度质谱仪器和生物分子结构分析研究
3
作者 聂宗秀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5-315,共1页
过去几十年,离子淌度技术,特别是其与质谱的联用,已经发展为生物分子结构解析的一种主要手段。质谱可以获得生物分子的质量信息,淌度则可以进一步区分质谱无法区分的异构体或同重素。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欧阳证教授和周晓煜副教授团队提... 过去几十年,离子淌度技术,特别是其与质谱的联用,已经发展为生物分子结构解析的一种主要手段。质谱可以获得生物分子的质量信息,淌度则可以进一步区分质谱无法区分的异构体或同重素。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欧阳证教授和周晓煜副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离子云扫描技术进行离子淌度质谱分析,并于一台改造的小型质谱仪器系统上开展原理验证,实现了对糖、脂质、多肽、蛋白等多种生物分子的超高场离子淌度质谱分析,且测量非对映异构类型的淌度分辨率超过10000,比现有技术水平提升近2个数量级[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淌度 质谱仪器 生物分子 现有技术水平 质谱分析 离子云 扫描技术 精密仪器
下载PDF
核糖核酸标准物质研制与应用进展
4
作者 王丹 赵文江 +4 位作者 齐鑫 李欣然 李凯 樊丽 李亮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113,共9页
核糖核酸(RNA)标准物质是保证核酸体外诊断数据准确一致的重要实物标准,广泛用于病毒类疾病的检测、仪器校准、试剂盒评价及能力验证等工作中,其目的是保证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的准确一致。自1997年,WHO研制出了首个针对核酸扩增技术的... 核糖核酸(RNA)标准物质是保证核酸体外诊断数据准确一致的重要实物标准,广泛用于病毒类疾病的检测、仪器校准、试剂盒评价及能力验证等工作中,其目的是保证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的准确一致。自1997年,WHO研制出了首个针对核酸扩增技术的丙型肝炎核酸国际标准物质,使全球不同实验室、不同方法检测的结果有了可比性。截至2023年,中国在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发布的RNA有证标准物质有近百种,对于RNA标准物质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计量机构、相关国际学术组织与企业的重视,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后,RNA标准物质成为了生物标准物质的研制热点。随着标准物质研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标准物质的量值准确性也有所提升,为测量结果的准确一致提供保障。通过对当前RNA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分装、定值技术、不确定度评定及应用领域进行综述,为RNA标准物质的研制工作以及未来在临床医学、农业生产、动物医学、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 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定值 稳定性 均匀性 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PDF
基于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血清25(OH)D3的候选参考测量程序的建立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敏 于洪远 李会强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6-140,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iquid phase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 vitamin D3,25(OH)D3]的候选参考测量程序。方法采用同位素标准溶液为内标,液液萃取进行... 目的建立基于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iquid phase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 vitamin D3,25(OH)D3]的候选参考测量程序。方法采用同位素标准溶液为内标,液液萃取进行前处理,正离子电喷雾模式进行监测。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C62-A和EP15-A3等文件,对方法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定量限、检测下限、相对基质效应等进行验证。采用候选参考测量程序和质谱常规程序检测40份临床血清样本,评价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候选方法的分析时间为15 min,通过色谱的等度洗脱可有效分离同分异构体3-epi-25(OH)D3,特异度好。测定参考实验室室间比对(RELA)样本,偏倚低于1.5%。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0.75%~2.31%和1.28%~2.01%。定量限和检测下限分别为0.85 ng/ml和1.84 ng/ml。在2.5~22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无相对基质效应和携带污染。质谱常规程序与候选参考程序的相关性较好(r=0.982),但低浓度样本处的偏差超出卫健委临检中心室间质评的允许总误差±25%。结论成功建立了基于LC-MS/MS技术的血清25(OH)D3的候选参考测量程序,分析性能符合要求,可用于临床常规方法的量值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3 候选参考测量程序 性能评价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中游拉萨裸裂尻鱼环境DNA检测及生物量评估
6
作者 李冰 冯秀 +3 位作者 朱仁 隋晓云 贾银涛 陈毅峰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1,共8页
建立快速和准确的环境DNA(eDNA)检测方法,可为鱼类的长期监测提供便利,为鱼类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2019年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干流及拉鲁湿地和茶巴朗湿地采集了20种鱼和水样,针对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 young... 建立快速和准确的环境DNA(eDNA)检测方法,可为鱼类的长期监测提供便利,为鱼类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2019年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干流及拉鲁湿地和茶巴朗湿地采集了20种鱼和水样,针对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 younghusbandi)设计Cytb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利用微滴式数字PCR(ddPCR)检测水样中e DNA拷贝数,并分析其与生物量和丰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正反向引物及探针序列与其他19种鱼之间的平均错配碱基数分别为6.8、6.9和3.6,且对其基因组DNA进行ddPCR扩增没有荧光信号。通过对比ddPCR和网捕2种方法,70%样点中检测结果相同,剩余30%样点都是网捕未捕获但ddPCR检出的情况。在拉鲁湿地和雅鲁藏布江干流的样点中,水样eDNA拷贝数与拉萨裸裂尻鱼生物量和丰度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拉鲁湿地水样e DNA与二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和0.647,雅鲁藏布江水样eDNA与二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6和0.756,表明eDNA技术是鱼类分布和生物量监测的有效方法。eDNA检测易受到近缘物种和水体理化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 微滴式数字PCR 拉萨裸裂尻鱼 物种检测 雅鲁藏布江中游
下载PDF
荧光RNA及其生物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左方婷 张雅强 +2 位作者 杨慧敏 杨弋 陈显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8,共17页
荧光RNA技术是一种新兴的RNA标记技术,可用于活细胞RNA的原位实时标记与成像,对于人们理解RNA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荧光RNA的生物传感技术可用于活细胞内小分子代谢物以及蛋白质等靶标的实时动态检测,为生命科学... 荧光RNA技术是一种新兴的RNA标记技术,可用于活细胞RNA的原位实时标记与成像,对于人们理解RNA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荧光RNA的生物传感技术可用于活细胞内小分子代谢物以及蛋白质等靶标的实时动态检测,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以及生物医学传感技术开发提供极具价值的工具。本文对遗传编码的荧光RNA的发展历程、荧光RNA技术在活细胞RNA成像,以及基于荧光RNA的生物传感技术在活细胞代谢物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对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展开讨论和展望,以期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RNA 荧光标记 RNA成像 生物传感
下载PDF
油菜花粉生物炭固定化脂肪酶催化蒎烯环氧化
8
作者 于立爽 李青云 +3 位作者 刘兆明 张淑茹 刘幽燕 唐爱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996-4004,共9页
化学-酶法环氧化是生产烯烃环氧化物的一种经济环保型工艺,但高浓度的过氧化氢引起的酶失活现象仍是阻碍其发展的难题。本文选用天然生物资源油菜花粉作为生物炭制备的原料,经有机溶剂洗涤,在12mol/L硫酸刻蚀后,获得了大小均一、孔径均... 化学-酶法环氧化是生产烯烃环氧化物的一种经济环保型工艺,但高浓度的过氧化氢引起的酶失活现象仍是阻碍其发展的难题。本文选用天然生物资源油菜花粉作为生物炭制备的原料,经有机溶剂洗涤,在12mol/L硫酸刻蚀后,获得了大小均一、孔径均匀的多孔生物炭材料,并用戊二醛交联制备了固定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RP@GA@CALB)。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接触角对固定化酶进行了表征。利用油菜花粉生物炭具有疏水性强且密度低的特点,构建了有机-水的双相环氧化反应体系。通过优化酰基供体,过氧化氢、固定化酶用量和反应温度等条件,获得了最佳反应效率。在最优反应条件:1.5mol/L正辛酸、30%过氧化氢、30mg/mL(有机相体积)酶添加量、反应温度为30℃下,1mol/Lα-蒎烯在60min达到100%转化率,并获得99.1%环氧化收率,经9次重用后仍能保持51.8%环氧化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花粉 生物炭 固定化脂肪酶 Α-蒎烯 环氧化
下载PDF
米根霉全细胞脂肪酶在化学-酶法环氧化反应体系中的稳定性
9
作者 许丽莉 赵晴晴 +2 位作者 李青云 唐爱星 刘幽燕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9-458,共10页
为了提高米根霉(Rhizopus oryzae CGMCC 3.5040)全细胞脂肪酶在化学-酶法环氧化反应体系中的稳定性,以α-蒎烯为模式底物,考察柠檬酸三钠用量、戊二醛交联细胞、过氧化氢(H_(2)O_(2))用量和回用方式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过... 为了提高米根霉(Rhizopus oryzae CGMCC 3.5040)全细胞脂肪酶在化学-酶法环氧化反应体系中的稳定性,以α-蒎烯为模式底物,考察柠檬酸三钠用量、戊二醛交联细胞、过氧化氢(H_(2)O_(2))用量和回用方式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有机酸会影响酶稳定性,添加3.5 mmol柠檬酸三钠会与质量分数为30%H_(2)O_(2)水溶液形成高渗液,防止细胞涨破,同时能中和过量过氧酸,提高反应选择性与细胞的回用稳定性;经过戊二醛交联后,全细胞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储存稳定性和回用稳定性都显著提高;蒎烯环氧化的最适H_(2)O_(2)用量为5 mmol;可采用直接分离有机相,再加入新鲜有机相的方式进行回用。优化回用方式后,该全细胞催化剂第7次使用时,催化反应仍然有77.3%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根霉 全细胞脂肪酶 化学-酶法环氧化 过氧有机酸 稳定性
下载PDF
TP53BP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人胚肾Expi293F细胞中蛋白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
10
作者 李全维 高明慧 +3 位作者 寇卜心 柴梦音 石英 刘晓霓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1-17,共7页
目的构建人肿瘤抑制因子p53结合蛋白2(tumor suppressor p53-binding protein 2,TP53BP2)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胚肾Expi293F细胞,获得高纯度的重组人全长TP53BP2蛋白并对其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方法利用UniProt网站查询TP53BP2基... 目的构建人肿瘤抑制因子p53结合蛋白2(tumor suppressor p53-binding protein 2,TP53BP2)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胚肾Expi293F细胞,获得高纯度的重组人全长TP53BP2蛋白并对其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方法利用UniProt网站查询TP53BP2基因序列,并进行Expi293F表达系统序列优化,通过同源重组连接至pcDNA3.1(+)-P2Ae GFP载体并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通过转染试剂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将pcDNA3.1(+)-P2A-eGFPTP53BP2质粒瞬时转染至Expi293F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收集实验组及对照组细胞,利用免疫印记试验(Western blot,WB)检测TP53BP2重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His标签纯化试剂盒及Superdex 20010/300GL层析柱进行蛋白纯化,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对纯化后重组蛋白进行鉴定。利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检测重组人全长TP53BP2蛋白与p65蛋白结合情况。利用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检测重组人全长TP53BP2蛋白与p65蛋白共定位。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检测纯化后的重组人全长TP53BP2蛋白与TP53BP2抗体的相互作用。结果经测序和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pcDNA3.1(+)-P2A-eGFP-TP53BP2构建成功。经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转染效率约为60%,WB结果表明TP53BP2蛋白在Expi293F细胞中过表达,证明转染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纯化后重组蛋白纯度在90%以上,证明纯化成功。Co-IP结果表明,TP53BP2重组蛋白可与p65蛋白相互作用。IF结果表明,His标签蛋白、TP53BP2蛋白及p65蛋白存在共定位,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SPR结果表明,纯化的重组人TP53BP蛋白与TP53BP2抗体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以上结果均证明重组人全长TP53BP2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TP53BP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人胚肾Expi293F细胞中成功表达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全长TP53BP2蛋白,为进一步研究TP53BP2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制因子p53结合蛋白2 人全长肿瘤抑制因子P53结合蛋白2真核表达 人胚肾细胞Expi293 瞬时转染 蛋白纯化 活性鉴定
下载PDF
人C-反应蛋白磁微粒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法的建立
11
作者 罗梦洁 肖铎 +5 位作者 曾璇 谭楚帆 徐叶 钟志宏 刘如石 郑姣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35-142,151,共9页
人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炎症以及各种相关疾病如病毒感染、心血管疾病等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临床检测指标。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CRP定量免疫测定方法,将表达纯化的重组CRP作为抗原免疫小鼠,获得了5株稳定分泌抗体... 人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炎症以及各种相关疾病如病毒感染、心血管疾病等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临床检测指标。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CRP定量免疫测定方法,将表达纯化的重组CRP作为抗原免疫小鼠,获得了5株稳定分泌抗体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DAS-ELISA)初步鉴定筛选的抗人CRP单克隆抗体,并分别选择mAb 9D6和mAb 9G4作为捕获抗体与检测抗体,建立用于人CRP检测的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法(chemiluminescence enzyme immunoassay,CLEIA),最后通过测定分析临床血清CRP样本,评价CLEIA的性能。结果显示,基于9D6/9G4-AP单克隆抗体对的CLEIA测定范围为0.1767~500μg/L(可扩展至100 mg/L);所建立的CLEIA与医院采用的免疫散射比浊法(R^(2):0.9496,P<0.0001)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且Bland-Altman分析中96.36%(106/110)的点在95%一致性界限范围内显示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初步表明,建立的分析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CRP) 单克隆抗体(mAb)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DAS-ELISA) 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法(CLEIA)
下载PDF
面向单分子检测的纳米孔传感特异性增强技术
12
作者 潘钦杰 赵灿东 +2 位作者 陈琪 何毓辉 缪向水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共19页
目前,基于纳米孔的传感器已经成为了分析生物标志物的重要工具,包括但不限于核酸,蛋白质以及其他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分子.作为一种创新的单分子检测技术,纳米孔传感本身并不具有特异性,通过表面官能化以及分子探针技术可以提升... 目前,基于纳米孔的传感器已经成为了分析生物标志物的重要工具,包括但不限于核酸,蛋白质以及其他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分子.作为一种创新的单分子检测技术,纳米孔传感本身并不具有特异性,通过表面官能化以及分子探针技术可以提升纳米孔传感对样本中的目标生物标志物的响应灵敏度.本文首先介绍了纳米孔传感的原理、分类,然后讨论了纳米孔表面改性的方法以及近年来纳米孔传感中待测分子特异性增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特异性增强技术主要包含表面官能化以及分子探针两种形式,其中表面官能化以官能化分子类别分类,分子探针以载体形式分类.最后,本文总结了纳米孔传感仍然存在的若干挑战,并对纳米孔未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 特异性 分子探针 官能化
下载PDF
Pool-ARMS:一种高效检测混合遗传样本中特定单核苷酸变异的方法
13
作者 曹丽淼 谭瑗瑗 +3 位作者 汪庆 钱秋 于清涛 舒庆尧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2,共8页
单核苷酸变异(SNV)是控制人类疾病和动植物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之一,经济、简便和高效的检测体系可助力遗传病筛查和植物碱基编辑与诱变群体中携带SNV的个体的定向筛选。本研究根据扩增阻滞突变系统PCR(ARMS-PCR)的原理,设计了一种适合... 单核苷酸变异(SNV)是控制人类疾病和动植物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之一,经济、简便和高效的检测体系可助力遗传病筛查和植物碱基编辑与诱变群体中携带SNV的个体的定向筛选。本研究根据扩增阻滞突变系统PCR(ARMS-PCR)的原理,设计了一种适合在水稻混合样本中筛选特定SNV个体的方法 Pool-ARMS。该方法的要点是:设计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引物、建立特异性扩增携带SNV片段的PCR程序;分析不同组织和样品混合比例提取DNA的扩增效果;建立筛选特定SNV的Pool-ARMS体系。以控制光周期敏感性雄性不育(PGMS)水稻的两个基因为例,通过优化PCR引物和反应程序,建立了利用叶片和芽鞘组织混样提取DNA检测突变的体系,前者突变检出水平为1∶49,后者为1∶24。利用该技术体系对63份碱基编辑水稻幼苗进行检测,结果与Sanger测序分析一致。本研究建立的Pool-ARMS方法有望应用于包括水稻在内的动植物单碱基编辑群体和理化诱变群体中目标变异的定向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检测 碱基编辑 诱发突变 单核苷酸变异 水稻
下载PDF
天然产物中酶抑制剂的快速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14
作者 陈凯华 朱雪艳 +1 位作者 郭嘉亮 曾煦欣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6-1277,共12页
酶是新药发现的重要靶点,酶抑制剂的开发对于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中药及天然产物种类繁多、结构多样、生物活性广泛,是酶抑制剂的重要源泉。然而,中药及天然产物结构复杂、活性成分含量较低,高效准确地从中筛选出酶抑制剂至关重要。... 酶是新药发现的重要靶点,酶抑制剂的开发对于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中药及天然产物种类繁多、结构多样、生物活性广泛,是酶抑制剂的重要源泉。然而,中药及天然产物结构复杂、活性成分含量较低,高效准确地从中筛选出酶抑制剂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生物大分子构象研究的深入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以及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及仪器的创新,一系列酶抑制剂的快速筛选技术与方法应运而生。本文将系统介绍天然产物中酶抑制剂的快速筛选方法,包括计算机虚拟筛选、基于酶分子与配体之间特异性作用的亲和筛选以及结合色谱分离的生物活性测试等,并对此进行优缺点比较,以期为中药及天然产物中酶抑制剂的发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抑制剂 快速筛选 天然产物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参数生物分析仪器研发中的集成化技术与应用研究
15
作者 黄开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0期0033-0036,共4页
集成化技术可以把不同的分析步骤集成在同一个平台上,极大地简化了分析过程,提高了数据的精度与可靠性。多参数生物分析仪器的开发及集成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生物科学研究的水平与效率,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可靠、更准确的技术支撑,对... 集成化技术可以把不同的分析步骤集成在同一个平台上,极大地简化了分析过程,提高了数据的精度与可靠性。多参数生物分析仪器的开发及集成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生物科学研究的水平与效率,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可靠、更准确的技术支撑,对促进生物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析集成化技术在多参数生物分析仪器中的应用及多参数生物分析仪器研发中的关键技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些许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生物分析仪器 研发 集成化技术
下载PDF
基于光学检测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16
作者 封加栋 陆峰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2-879,共8页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征技术是阐明细胞生物学事件、了解疾病发生机制、辅助药物研发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征技术发展迅速,不断向着高灵敏度、高通量、极短时间、极低检测限的方向发展。本文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膜...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征技术是阐明细胞生物学事件、了解疾病发生机制、辅助药物研发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征技术发展迅速,不断向着高灵敏度、高通量、极短时间、极低检测限的方向发展。本文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膜干涉、背向散射干涉以及微量热泳动这4种常见的、基于光学检测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表征技术的原理、特点及最新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与比较,为分子间相互作用表征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间相互作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生物膜干涉 背向散射干涉 微量热泳动
下载PDF
利用邻位标记-质谱联用技术发掘冠状病毒HCoV-229E互作宿主因子
17
作者 琚睿霞 汪浩勇 +2 位作者 刘海楠 刘萱 曹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11-3020,共10页
目的通过邻位标记-质谱联用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筛选与人冠状病毒229E(HCoV-229E)核衣壳蛋白(NP)相互作用的潜在宿主因子,并利用免疫共沉淀等技术验证,寻找HCoV-229E NP的相互作用蛋白,为揭示病毒复制增殖的分子机制,及不同人冠状病毒... 目的通过邻位标记-质谱联用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筛选与人冠状病毒229E(HCoV-229E)核衣壳蛋白(NP)相互作用的潜在宿主因子,并利用免疫共沉淀等技术验证,寻找HCoV-229E NP的相互作用蛋白,为揭示病毒复制增殖的分子机制,及不同人冠状病毒致病力差异奠定基础。方法首先构建了表达HCoV-229E NP与生物素连接酶标签融合蛋白(NP-TurboID)的重组腺病毒Ad-V5-NP^(HCoV-229E)-TurboID(Ad-N),感染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48 h后添加外源生物素,通过生物素连接酶标记NP相互作用蛋白,利用链霉亲和素交联的磁珠纯化生物素标记蛋白,而后进行无标记(label-free)蛋白质组学质谱分析,筛选出潜在的与NP互作的蛋白质,并通过免疫沉淀和免疫荧光等实验进行验证。结果无标记蛋白质组学质谱筛选出584个潜在互作蛋白,从中选取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A和GSK3B进行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二者与NP^(HCoV-229E)存在相互作用。结论邻位标记-质谱联用技术可以用于病毒-宿主相互作用因子的挖掘,为进一步研究冠状病毒复制、增殖及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位标记 冠状病毒229E 核衣壳蛋白 TurboID 糖原合成酶激酶3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生物体内低丰度蛋白多肽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耿舒文 杨文 +1 位作者 毛峻琴 周婷婷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96-1303,共8页
蛋白多肽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对维持机体各项功能的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速、准确地检测其水平有助于疾病的诊断、药物治疗效果的监测及药物的研发等,在临床医学、生物学及药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蛋白多肽检测方法... 蛋白多肽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对维持机体各项功能的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速、准确地检测其水平有助于疾病的诊断、药物治疗效果的监测及药物的研发等,在临床医学、生物学及药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蛋白多肽检测方法(如蛋白质印迹法和ELISA等)存在灵敏度低、难以同时测定多个待测物等问题。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具有专属、灵敏、高通量等优势,但蛋白多肽大分子的低离子化效率及强基质效应等限制了其直接检测蛋白多肽的可行性,基于LC-MS的信号转化与放大策略应运而生。本文针对近年来基于LC-MS分析生物体内蛋白多肽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信号转化与放大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为基于LC-MS开发复杂样品中低丰度蛋白多肽的专属高敏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多肽 液相色谱-质谱法 样品前处理 信号转化与放大
下载PDF
自转录活性调节区测序技术在增强子发现研究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纪龙 李青 战廷正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9-602,共14页
自转录活性调节区测序(self-transcribing active regulatory region sequencing,STARR-seq)是一种可发现并同时验证全基因组增强子活性的高通量测序方法。其原理为:将待验证序列插入质粒载体并电转入细胞中,该序列在作为增强子提高靶... 自转录活性调节区测序(self-transcribing active regulatory region sequencing,STARR-seq)是一种可发现并同时验证全基因组增强子活性的高通量测序方法。其原理为:将待验证序列插入质粒载体并电转入细胞中,该序列在作为增强子提高靶基因转录的同时,其本身也作为靶基因被增强转录。通过对转录组进行测序,并对比未插入片段的测序结果,可获得增强子在基因组位置及活性的信息。在传统增强子研究方法中,通过对染色质开放区域和转录活性区域进行测序以预测增强子,但只能逐一验证预测结果,无法高通量验证增强子活性。STARR-seq技术解决了上述缺陷,可在对全基因组增强子高通量挖掘的同时,对其活性进行可靠的验证。自STARR-seq技术发明以来,已被广泛运用于不同物种与细胞中的增强子发现及活性验证研究。本文对传统增强子预测方法以及STARR-seq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史和具体运用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增强子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转录活性区域测序 增强子 转录调控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靶向编辑O⁃GlcNAc糖基化修饰的化学生物学技术
20
作者 潘雅文 王贞超 沈大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3-462,共10页
糖基化修饰是最丰富和最复杂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其中,氧连-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化修饰(O-GlcNAcylation)作为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质或线粒体的蛋白质糖修饰,影响了蛋白质性质、细胞功能和疾病状态等方面,因此,在活细胞中的靶蛋白质... 糖基化修饰是最丰富和最复杂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其中,氧连-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化修饰(O-GlcNAcylation)作为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质或线粒体的蛋白质糖修饰,影响了蛋白质性质、细胞功能和疾病状态等方面,因此,在活细胞中的靶蛋白质上进行编辑O-GlcNAc糖基化对于与其相关的功能调控至关重要。这些在细胞靶蛋白质上操控O-GlcNAc糖基化修饰的新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加速O-GlcNAc功能研究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靶向编辑O-GlcNAc糖基化修饰化学生物学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目前可用的O-GlcNAc编辑策略并进行了分析,展望了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这些技术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化学生物学工具箱,并有望用于与O-GlcNAc糖基化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GLCNAC 糖基化修饰 靶向编辑 化学生物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