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笛鲷免疫器官发育组织学观察
1
作者 赖钰秋 李珠 +1 位作者 蔡双虎 简纪常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29,共6页
【目的】研究红笛鲷(Lutjanus sanguineus)免疫器官发育,为其健康养殖和疾病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红笛鲷卵出膜开始取样,至出膜62 d,通过石蜡连续切片,H-E染色,进行红笛鲷3个主要免疫器官胸腺、头肾、脾脏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目的】研究红笛鲷(Lutjanus sanguineus)免疫器官发育,为其健康养殖和疾病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红笛鲷卵出膜开始取样,至出膜62 d,通过石蜡连续切片,H-E染色,进行红笛鲷3个主要免疫器官胸腺、头肾、脾脏发育的组织学研究。【结果与结论】红笛鲷出膜1 d时出现前肾,3 d肾管之间可见造血干细胞;出膜18 d,胸腺和头肾间出现细胞桥,头肾淋巴化;出膜62 d,肾小球仍存在于头肾中,表明头肾既是淋巴器官也是泌尿器官。红笛鲷出膜8 d时出现脾脏原基和红细胞发育;出膜22 d时观察到淋巴细胞;出膜24 d时淋巴细胞显著变多。胸腺是最后一个出现的器官,红笛鲷出膜12 d时出现胸腺原基;15 d时发现胸腺淋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笛鲷 胸腺 头肾 脾脏 组织学
下载PDF
瘤背石磺的生殖系统和性腺发育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金庆 成永旭 +3 位作者 吴旭干 陈石林 王宗凯 滕炜鸣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6,共8页
2003年5-8月对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的生殖系统结构和性腺发育进行了组织学研究。瘤背石磺生殖器包括两性腺、卵黄腺、蛋白腺。两性腺具有外管和内管,两管相连后通入蛋白腺,内管分支为收集管与腺泡相通。蛋白腺包括腺体部和... 2003年5-8月对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的生殖系统结构和性腺发育进行了组织学研究。瘤背石磺生殖器包括两性腺、卵黄腺、蛋白腺。两性腺具有外管和内管,两管相连后通入蛋白腺,内管分支为收集管与腺泡相通。蛋白腺包括腺体部和分泌物两部分,中央为生殖输送管,蛋白腺具食指突和拇指突。性腺腺泡包括精子期腺泡、卵子期腺泡、精卵同泡和排空期腺泡4种类型。本文还对卵黄腺、受精囊、雄性交接器等结构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分析了精子和卵子的发育过程、运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背石磺 生殖系统 组织学 性腺
下载PDF
黑脊倒刺鲃胚胎发育的观察 被引量:22
3
作者 苏敏 林丹军 尤永隆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0-84,共5页
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黑脊倒刺的受精卵 ,详细观察了黑脊倒刺的胚胎发育过程 .根据外部形态特征及胚胎行为 ,将黑脊倒刺的胚胎发育划分为 6个阶段 ,2 2个胚期 .在 2 5~ 2 8℃水温条件下 ,从受精到孵化出膜 ,胚胎发育历时 4 5h1... 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黑脊倒刺的受精卵 ,详细观察了黑脊倒刺的胚胎发育过程 .根据外部形态特征及胚胎行为 ,将黑脊倒刺的胚胎发育划分为 6个阶段 ,2 2个胚期 .在 2 5~ 2 8℃水温条件下 ,从受精到孵化出膜 ,胚胎发育历时 4 5h1 5min.和其他鲤科鱼类的胚胎发育相比 ,黑脊倒刺的胚胎发育时间较长 .黑脊倒刺胚胎的胚盘下包卵黄 3 /4时就进入神经胚期 ,而一般淡水鱼类往往在胚盘下包卵黄 4 /5时才进入神经胚期 .仔鱼孵出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脊倒刺Ba 胚胎 发育 鲤科 鱼类 受精卵 胚盘下包卵黄 神经胚期
下载PDF
家燕的繁殖生态及雏鸟生长发育 被引量:13
4
作者 田丽 周材权 +1 位作者 易宏国 胡锦矗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6-89,共4页
20 0 4年3~1 0月对南充地区家燕(Hirundorustic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研究了雏鸟生长发育模式。结果表明,家燕2月中旬迁来,9月中旬迁飞。一般年产卵2窝。4月初已见产卵,卵长径(1 9 1 8±0 90 )mm ,短径(1 4 1 8±0 41 )mm ... 20 0 4年3~1 0月对南充地区家燕(Hirundorustic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研究了雏鸟生长发育模式。结果表明,家燕2月中旬迁来,9月中旬迁飞。一般年产卵2窝。4月初已见产卵,卵长径(1 9 1 8±0 90 )mm ,短径(1 4 1 8±0 41 )mm ,卵重(2 5 7±0 3 8)g。孵卵期(1 6±1 )d ,育雏期2 2~2 3d。雏鸟体长及外部器官的形态学参数可以用Logistic曲线方程很好地拟合,体长、翅长及1 3日龄前的体重增长曲线均呈“S”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燕 繁殖生态 生长发育 雏鸟
下载PDF
应用鸡胚活体电转GFP示踪技术观察脊髓左右两侧神经元纤维投射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慈清 石晓卫 +3 位作者 胡阿珍 贾阳阳 郭志坤 林俊堂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索鸡胚发育过程中,脊髓左右侧神经元经纤维之间的联系,为脊髓两侧神经纤维投射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采用鸡胚带壳开窗培养技术,待胚胎发育至第3天,通过活体电转基因,将pCAGGS-GFP质粒0.1~0.5μl准确注射到脊柱,在电压18 V、每... 目的:探索鸡胚发育过程中,脊髓左右侧神经元经纤维之间的联系,为脊髓两侧神经纤维投射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采用鸡胚带壳开窗培养技术,待胚胎发育至第3天,通过活体电转基因,将pCAGGS-GFP质粒0.1~0.5μl准确注射到脊柱,在电压18 V、每次脉冲60 ms,间隔100 ms,电脉冲6次的条件下进行定时定位活体电转基因,电转后6小时开始到10天,分别收集胚胎,甲醛固定冰冻切片,DAPI染细胞核观察组织形态结构变化。结果:电转后6小时便可以观察到GFP的表达,24小时后可以看到GFP标记细胞纤维的投射,3天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转入GFP一侧脊髓的运动神经元纤维束投射到另外一侧脊髓。结论:电转GFP成功标记运动神经元纤维在脊髓左右两侧的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胚胎发育 活体电转 纤维投射
下载PDF
四川南充市白头鹎的繁殖习性及雏鸟的生长发育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伟 郭宗明 +1 位作者 胡锦矗 余志伟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7-111,共5页
2005年3~8月对南充市的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了其雏鸟生长发育模式。结果表明,白头鹎于3月底开始营巢,营巢期(6±1)d,4月初产卵,一般为(3.50±0.50)枚,孵卵期(11±1)d,... 2005年3~8月对南充市的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了其雏鸟生长发育模式。结果表明,白头鹎于3月底开始营巢,营巢期(6±1)d,4月初产卵,一般为(3.50±0.50)枚,孵卵期(11±1)d,巢内育雏(13±1)d,雏鸟外部器官的形态学参数用Logistic曲线方程拟合,拟合度高,体长、翼长及10日龄前体重等生长曲线均呈“S”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鹎 繁殖习性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大黄鱼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晓津 王军 +1 位作者 谢仰杰 苏永全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应用显微技术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形态和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鱼苗孵化出膜至22日龄时每天取样1次,22至30日龄时每两天取样1次,30日龄以后每5天取样1次,直到60日龄。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5.6-29.4℃条件下,2... 应用显微技术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形态和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鱼苗孵化出膜至22日龄时每天取样1次,22至30日龄时每两天取样1次,30日龄以后每5天取样1次,直到60日龄。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5.6-29.4℃条件下,2日龄仔鱼肝脏出现,肛孔开裂;3日龄仔鱼胰脏、幽门盲囊出现,口形成;4日龄仔鱼胆囊出现,食道黏膜上皮中出现较多黏液细胞,胃肠分化,肠后端具肠瓣与直肠分界,胃肠蠕动,口和肛门与外界相通;5日龄仔鱼肝脏分化为两叶,胰脏分散分布在肠的周围;12-13日龄仔鱼胃分化为贲门部、幽门部和胃盲囊三部分,肠壁褶皱形成;36日龄稚鱼胃腺发育较好,幽门盲囊结构与成鱼相似,共16条。随着仔、稚、幼鱼的个体发育,消化道进一步扩张,肌肉层加厚,黏膜层皱褶加深,黏液腺增多。60日龄幼鱼,消化道和消化腺发育较完善,基本具备了成鱼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文中还讨论了大黄鱼育苗过程中的3个"危险期"与消化系统发育变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消化系统 胚后发育 组织学
下载PDF
蚯蚓再生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齐莉萍 戈峰 周晓东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76-279,共4页
将赤子爱胜蚓从特定部位切断 ,得到有头无尾、无头无尾、无头有尾 3种类型 18个处理体段 ,在 2 0℃人工气候箱中培养 ,观察其再生情况 .结果发现 ,剪切处理后的蚯蚓体段在 10d左右开始再生 ,且从头至尾都有再生能力 ;但不同体段的蚯蚓... 将赤子爱胜蚓从特定部位切断 ,得到有头无尾、无头无尾、无头有尾 3种类型 18个处理体段 ,在 2 0℃人工气候箱中培养 ,观察其再生情况 .结果发现 ,剪切处理后的蚯蚓体段在 10d左右开始再生 ,且从头至尾都有再生能力 ;但不同体段的蚯蚓再生能力不同 ,有头无尾、无头无尾的体段再生速度比无头有尾体段的要快 .其中 ,无头无尾蚯蚓体段的头部、尾部都可以再生 ,但尾部再生的速度显著高于头部 .剪切后所剩蚯蚓体段的多少对蚯蚓存活率有很大影响 .所剩的体节数越多 ,蚯蚓体段的死亡率越低 ,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图 2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再生能力 损伤 存活率
下载PDF
鸡胚发育过程N-Cadherin和Neurofilament在脊髓中共表达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慈清 杜蕊 +1 位作者 林俊堂 赵善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目的:阐明鸡胚发育过程中神经钙粘蛋白(N-Cadherin)和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NF)在脊髓中表达模式。方法:从鸡胚发育第3天(E3)开始到孵化出壳(P0),分别取材、固定、包埋和冰冻切片,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Cad-herin和NF蛋白表... 目的:阐明鸡胚发育过程中神经钙粘蛋白(N-Cadherin)和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NF)在脊髓中表达模式。方法:从鸡胚发育第3天(E3)开始到孵化出壳(P0),分别取材、固定、包埋和冰冻切片,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Cad-herin和NF蛋白表达时间和位置的变化。结果:在鸡胚发育过程,从E3开始,N-Cadherin在脊髓中便呈现阳性表达,E6-E8时达到高峰,E10开始降低,到出生P0在脊髓灰质中仍然呈阳性,而NF蛋白的表达与N-Cadherin具有相似之处,同样呈现时空性变化,但也存在表达区域差异。结论:N-Cadherin和NF在鸡胚脊髓发育过程的表达呈现时空性变化,在胚胎发育中期出现表达的高峰,随之减弱,直到出生仍然呈一定强度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 神经钙粘蛋白 神经丝蛋白 表达模式 脊髓
下载PDF
鸡胚培养及活体电转基因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慈清 毛会丽 林俊堂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4-568,共5页
目的建立和优化鸡胚胎带壳培养(in ovo culture)、去壳培养(ex ovo culture)和活体原位电转基因(in vivo electroporation)等技术。方法鸡胚孵化第2~3天,带壳培养至2~3 d和去壳培养至5~6d,分别在脊髓和大脑视顶部位,在电压18V、电流6... 目的建立和优化鸡胚胎带壳培养(in ovo culture)、去壳培养(ex ovo culture)和活体原位电转基因(in vivo electroporation)等技术。方法鸡胚孵化第2~3天,带壳培养至2~3 d和去壳培养至5~6d,分别在脊髓和大脑视顶部位,在电压18V、电流60mA、间隔90ms和电脉冲6次(60ms/次)的条件下进行定时定位活体电转基因。结果带壳和去壳培养样本数分别为20个和10个,成活率分别是85%和80%,胚胎发育至2~3 d和5~6 d在脊髓和视顶部位转染样本数分别为11个和10个,阳性表达率为54.5%和60%。结论成功建立和优化了鸡胚培养和活体定时定位电转基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 培养 活体电转 鸡胚
下载PDF
养殖鲥鱼性腺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汉平 魏开金 +2 位作者 姚红 林加敬 麦家柏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14-321,共8页
经激素处理和生态调控的养殖鲥鱼,能完成性腺发育的全过程,其可分为6个时期,卵细胞发育可相应分为6个时相。与其它鱼类不同,细胞中液泡最早出现在胞质的内缘而不是外缘。大、小核仁数随卵母细胞的发育而变化。成熟卵巢成熟系数为... 经激素处理和生态调控的养殖鲥鱼,能完成性腺发育的全过程,其可分为6个时期,卵细胞发育可相应分为6个时相。与其它鱼类不同,细胞中液泡最早出现在胞质的内缘而不是外缘。大、小核仁数随卵母细胞的发育而变化。成熟卵巢成熟系数为854%~1264%。成熟期卵径为6285~8353μm、精子头径为074~155μm。达性成熟的鲥鱼,冬季卵巢为Ⅱ期、精巢为Ⅱ~Ⅲ期。精、卵巢发育呈现出明显的不同步现象。前者5月底开始进入成熟期,后者7月初进入成熟期。初级卵母细胞由Ⅱ时相发育到Ⅳ时相基本上是同步的。第Ⅳ期卵巢卵径的频率仅出现1个高峰。养殖鲥鱼属1年1次产卵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鱼 驯养 性腺发育 成熟 产卵类型
下载PDF
山羊胚胎脊髓灰质的发育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涌 徐永平 +3 位作者 郑月茂 卿素珠 赵慧英 曹贵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8,共6页
对山羊胚胎脊髓灰质形成和发育的形态学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山羊脊髓神经管闭合以后 ,其组织发生持续近 2 0 d才形成完整的 3层同心圆结构 ;山羊脊髓神经管的组织发生和脊髓灰质的形成在时间上有很大程度的重叠性 ;脊髓灰质... 对山羊胚胎脊髓灰质形成和发育的形态学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山羊脊髓神经管闭合以后 ,其组织发生持续近 2 0 d才形成完整的 3层同心圆结构 ;山羊脊髓神经管的组织发生和脊髓灰质的形成在时间上有很大程度的重叠性 ;脊髓灰质各结构形成和发育的规律也不完全一致 ,有些结构发生早 ,而神经元分化较晚 ,如侧角、胶状质 ;有些结构发生虽然晚 ,但其中的神经元胞体分化和发育则较早 ,如 Clarke氏背核 ;有些结构发生早 ,神经元发育也早 ,如腹角运动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胚胎 脊髓灰质 形成 发育 形态学 组织发生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Msx2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表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紫燕 王春霞 +2 位作者 孙琦 赵江月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64-967,共4页
目的利用Cre/LoxP系统建立晶状体组织特异性Msx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初步研究其表型。方法设计基因敲除方案,获得条件基因敲除小鼠Msx2cko和对照野生型小鼠Msx2wt。通过PCR技术对小鼠或E10.5和E14.5胚鼠进行基因型鉴定,通过整胚LacZ染... 目的利用Cre/LoxP系统建立晶状体组织特异性Msx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初步研究其表型。方法设计基因敲除方案,获得条件基因敲除小鼠Msx2cko和对照野生型小鼠Msx2wt。通过PCR技术对小鼠或E10.5和E14.5胚鼠进行基因型鉴定,通过整胚LacZ染色鉴定Le-Cre重组酶活性,同时通过对P1小鼠晶状体组织行HE染色进行初步表型观察。结果通过基因型检测证实了Msx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建立成功,LacZ染色显示Le-Cre重组酶特异性表达在发育中的小鼠胚胎形成晶状体板的表面外胚叶特定区域。Msx2cko P21小鼠表现为小眼球畸形,眼周至鼻线性脱毛。HE染色显示Msx2cko小鼠晶状体体积减小及晶状体茎形成。结论初步建立了Msx2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Msx2条件基因敲除后引起小鼠晶状体发育异常,小眼球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条件基因敲除 小鼠 Msx2
下载PDF
哺乳动物颗粒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星 罗光彬 +2 位作者 刘永 肖焕星 姜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554-3555,共2页
细胞凋亡是雌性生殖系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哺乳动物中,超过99%的雌性生殖细胞都会在卵子发生的不同阶段发生凋亡。目前,在颗粒细胞凋亡过程中至少发现5个配体受体系统:TNFa和TNF受体系统,Fas配体受体系统,TRAIL和TRAIL受体... 细胞凋亡是雌性生殖系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哺乳动物中,超过99%的雌性生殖细胞都会在卵子发生的不同阶段发生凋亡。目前,在颗粒细胞凋亡过程中至少发现5个配体受体系统:TNFa和TNF受体系统,Fas配体受体系统,TRAIL和TRAIL受体系统,APO-3配体受体系统,PFG-5配体受体系统,而且发现颗粒细胞凋亡属于依赖于线粒体凋亡信号传导凋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闭锁 颗粒细胞 凋亡 机理 配体受体系统
下载PDF
鸡胚活体原位电转基因技术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质量评估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慈清 毛会丽 +1 位作者 郭志坤 林俊堂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8-472,共5页
目的在成功建立鸡胚活体原位电转基因技术的基础上,探讨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及其在鸡胚发育过程对胚胎形态结构影响,分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神经丝蛋白(NF)的表达情况。方法活体原位电转基因技术将pCAGGS-GFP质粒... 目的在成功建立鸡胚活体原位电转基因技术的基础上,探讨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及其在鸡胚发育过程对胚胎形态结构影响,分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神经丝蛋白(NF)的表达情况。方法活体原位电转基因技术将pCAGGS-GFP质粒转入带壳培养第3天和第3天去壳培养至第5天的鸡胚,在电转基因24h后荧光体视显微镜观察,选择对照组和阳性表达胚胎,每组各5个胚胎,冷冻切片后进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α-SMA和NF分别在脊髓和视顶部位的表达状况。结果在脊髓和视顶不同发育阶段和转染的不同时间,实验组、对照组及GFP阳性表达区域和正常区域内α-SMA、NF两种蛋白表达不存在差异,胚胎形态结构也不存在差异。结论原位电转GFP在鸡胚发育早期过程中不影响正常基因的表达及鸡胚胎发育形态结构的变化,可以作为报告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绿色荧光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神经丝蛋白 活体电转
下载PDF
成年斑马鱼牙齿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娟 李谨 孙卫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61-863,880,共4页
目的:观察成年斑马鱼牙齿的生长部位和形态。方法:以成年斑马鱼(鱼龄>3个月)为研究对象,在体视显微镜下,解剖成年斑马鱼腮弓,对其牙齿进行活体观察,并做石蜡切片和HE染色观察。结果:成年斑马鱼牙齿位于第五腮弓上,每条腮弓上牙齿数... 目的:观察成年斑马鱼牙齿的生长部位和形态。方法:以成年斑马鱼(鱼龄>3个月)为研究对象,在体视显微镜下,解剖成年斑马鱼腮弓,对其牙齿进行活体观察,并做石蜡切片和HE染色观察。结果:成年斑马鱼牙齿位于第五腮弓上,每条腮弓上牙齿数量不等。牙齿外形呈三角形,为端生牙,无牙根。三角形牙齿的底部附着于腮弓上,三角形牙齿的尖即为牙尖,朝向内侧咽部,左右牙尖相对。HE染色显示成年斑马鱼的牙齿为钙化结节样物质,类似人牙齿的牙本质结构。结论:对斑马鱼牙齿组织形态和发育过程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利于寻找到一种良好的研究牙齿组织发育的模式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牙发育 模式动物
下载PDF
鸡胚发育过程敲减神经型钙黏蛋白表达对视顶盖神经元迁移及神经丝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慈清 李琼 +4 位作者 付苏雷 李晗 范义峰 郭志坤 林俊堂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2-615,共4页
目的 阐明鸡胚发育过程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对神经丝蛋白(NF)表达的影响。 方法 鸡胚正常培养到第3天(E3),采用鸡胚带壳开窗培养方法,取出3~4ml蛋清,开窗培养至E5,将N-cadherin干扰载体pGP... 目的 阐明鸡胚发育过程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对神经丝蛋白(NF)表达的影响。 方法 鸡胚正常培养到第3天(E3),采用鸡胚带壳开窗培养方法,取出3~4ml蛋清,开窗培养至E5,将N-cadherin干扰载体pGPU6-GFP-neo-N-cadherin-shRNA通过活体电转基因技术导入视顶盖,电转后继续培养到E12,每组收集3个胚胎,取材,固定,包埋,切片后进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鸡胚发育过程,敲减N-cadherin表达影响神经元迁移,被敲减的细胞主要停留在室管膜区,在N-cadherin受到抑制表达的区域,NF的表达也受到抑制,其表达明显减弱。 结论 N-cadherin的抑制表达可导致神经元的迁移发生紊乱,影响N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 视顶盖 神经型钙黏蛋白 神经丝蛋白 活体电转 鸡胚
下载PDF
褐带环口螺齿舌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广文 戴晓玲 +1 位作者 朱命炜 李艳玲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9,共3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褐带环口螺的齿舌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褐带环口螺齿舌带上每一横列有 7枚舌齿 ,即中央齿 1枚 ,侧齿 4枚 ,缘齿 2枚 ,侧齿和缘齿分别对称地排列于中央齿两侧 ,其齿舌公式为 1 2 1 2 1。
关键词 褐带不口螺 齿舌 扫描电镜 消化器官
下载PDF
器官形态发生探索Ⅱ:独特的哺乳动物模型鹿茸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海平 褚文辉 +1 位作者 陈广信 李春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5-132,共8页
生物电编码器官形态发生在低等动物中已被证实.由于缺乏哺乳动物的形态发生研究模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同样适用于哺乳动物至今依然未知.鹿茸是一个复杂的哺乳动物附属器官,其形态发生信息存储于形态发生原胚(鹿前额未来生茸区的骨膜)... 生物电编码器官形态发生在低等动物中已被证实.由于缺乏哺乳动物的形态发生研究模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同样适用于哺乳动物至今依然未知.鹿茸是一个复杂的哺乳动物附属器官,其形态发生信息存储于形态发生原胚(鹿前额未来生茸区的骨膜)中.该文1)综述了鹿茸的形态发生原胚及鹿茸发生与再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鹿茸是哺乳动物器官形态发生研究的最佳模型的观点;2)分析了鹿茸形态发生信息的存储位点和复制方式、转移路径,并预测了通过生物电追踪形态发生信息来破解哺乳动物器官生物电密码的研究思路.总之,通过鹿茸这一模型的研究必将为人类器官形态发生的探索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密码 鹿茸 形态发生
下载PDF
ES细胞分化为血管样结构的机理探讨—TGF-β1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23
20
作者 丛笑倩 姚鑫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73-286,共14页
本文利用小鼠ES细胞的拟胚体培养和三维胶原蛋白培养系统研究了外源rhTGF-β1对ES细胞分化为血管样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培液中添加外源rhTGF-β1或细胞经基因转染而有过度表达的TGF-β1都对ES细胞形成血管样结构起着决定性的作... 本文利用小鼠ES细胞的拟胚体培养和三维胶原蛋白培养系统研究了外源rhTGF-β1对ES细胞分化为血管样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培液中添加外源rhTGF-β1或细胞经基因转染而有过度表达的TGF-β1都对ES细胞形成血管样结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培液中添加适量的TGF-β1抗体,则过度表达TGF-β1的ES-T6细胞分化为血管样结构的频率明显地受到抑制,相似于其亲本ES-5细胞的分化水平。在Ⅰ型胶原三维培养系统中的单层ES-5细胞培液中添加rhTGF-β1时,明显地促进ES-5细胞形成血管样结构。用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蛋白抗体分别作免疫荧光染色也观察到ES-T6细胞分化产生的上皮样细胞和圆形细胞都显示较强的荧光反应,这些现象提示TGF-β1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成份而行使其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同时,我们在ES-5细胞和ES-T6细胞的分化衍生物中都检测到bFGF的mRNA。因此,TGF-β1在血管样结构形成中的作用,除了它对于细胞外基质成份有关基因的直接调控外,还可能通过调节细胞的bFGF等一类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分化相关的生长因子而间接地行使其生物学功能。在本实验系统中,ES-T6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及血管样结构必需有低剂量RA的诱导,其作用机理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胚胎学 胚胎干细胞 血管形成 TGF-Β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