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头鹎方言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姜仕仁 丁平 +1 位作者 施青松 诸葛阳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61-367,共7页
对浙江省嵊泗岛、普陀岛、温岭、长兴、杭州和龙游等6个地区白头鹎的鸣声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鸣声主句的语调、音节数、持续时间、频谱特征和频率范围等均有差异,说明白头鸣鸣声中普遍存在“方言”,但它们作为同一个种在鸣声主句上... 对浙江省嵊泗岛、普陀岛、温岭、长兴、杭州和龙游等6个地区白头鹎的鸣声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鸣声主句的语调、音节数、持续时间、频谱特征和频率范围等均有差异,说明白头鸣鸣声中普遍存在“方言”,但它们作为同一个种在鸣声主句上有其共同特征:主要是鸣声频率多在1.5~3kHz的低中频段内变化,单音节的鸣叫声等都极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纲 白头鹎 鸣声 方言
下载PDF
鸣禽锡嘴雀(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发声中枢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蓝书成 左明雪 +2 位作者 李东风 曾庆华 迟先煊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48-355,共8页
用常规组织学,HRP 逆行示踪,电生理等方法确定了鸣禽锡嘴雀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团及这些核团的定位坐标值。锡嘴雀控制发声的神经通路由四级神经核团组成。位于端脑上纹状体腹侧的尾部区域(HVc)是控制鸣禽发声的高位中枢,它发出的神经纤维... 用常规组织学,HRP 逆行示踪,电生理等方法确定了鸣禽锡嘴雀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团及这些核团的定位坐标值。锡嘴雀控制发声的神经通路由四级神经核团组成。位于端脑上纹状体腹侧的尾部区域(HVc)是控制鸣禽发声的高位中枢,它发出的神经纤维投射到端脑原纹状体腹内侧的粗核(RA),由 RA 又发出两束纤维,分別投射到中脑丘间核(ICo)和延脑的中间核(IM)。左右侧发声控制神经通路并非严格单侧性,每侧气管鸣管肌群分別受双侧发声中枢的交叉控制。中脑 ICo 在控制发声行为中具有相对独立性。各级发声核团的定位坐标值为,HVc∶p1.3,L/R2.4,H0.8;RA∶1.4,L/R3.2,H6.0;ICo∶p0.3,L/R2.6,H8.5:IM∶P3.1,L/R1.0,H∶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嘴雀 发声中枢 发声 立体定位
下载PDF
白头鹎繁殖期鸣声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姜仕仁 丁平 +1 位作者 诸葛阳 邬艳春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53-259,共7页
利用计算机鸣声分析技术对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繁殖期的求偶炫耀鸣唱、晨鸣、遇险告警和惊叫等鸣声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探讨鸣声特征与行为的关系。白头鹎繁殖前期特有的求偶炫耀鸣唱婉啭多变,频率一般变... 利用计算机鸣声分析技术对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繁殖期的求偶炫耀鸣唱、晨鸣、遇险告警和惊叫等鸣声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探讨鸣声特征与行为的关系。白头鹎繁殖前期特有的求偶炫耀鸣唱婉啭多变,频率一般变化在1.9~3.5kHz之间;另一类出现在繁殖前、中期的炫耀鸣唱急促而响亮,音节变化快且频率高(变化范围约3.4~4.4kHz);晨鸣和繁殖期特有的其它鸣声,音节清晰,响度较大,能量主要集中在2~3kHz之间,可能具有宣告领域的归属和保卫作用;告警鸣声以频带很宽为其特点,约在1~4.5kHz之间;幼鸟惊叫声的频率高,有2个峰值频率,基本声的MPF约在4.2k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纲 白头鹎 繁殖期 鸣声
下载PDF
鸣禽栗鹀性腺季节性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付立波 李东风 +1 位作者 张君利 王学斌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5-68,共4页
利用H-E染色方法,IBAS图像分析仪分析及微机处理技术对鸣禽栗巫鸟春秋季的性腺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比较,结果发现:鸣禽性腺在重量、体积、精细管和卵泡的最大平均直径以及内部结构组成上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这些结果为鸟... 利用H-E染色方法,IBAS图像分析仪分析及微机处理技术对鸣禽栗巫鸟春秋季的性腺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比较,结果发现:鸣禽性腺在重量、体积、精细管和卵泡的最大平均直径以及内部结构组成上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这些结果为鸟类性腺的季节性变化提供了基础资料,并为进一步研究激素对鸟类发声学习的影响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卵巢 季节性差异 鸣禽 栗Wu 性腺
下载PDF
黄腹角雉的巢址选择 被引量:58
5
作者 丁长青 郑光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7-33,共7页
1991~1993年,在浙江省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对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共发现黄腹角雉巢15个,其中80%位于人工柳杉林中,营巢树以柳杉为主,占73.3%。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黄腹角雉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有4种... 1991~1993年,在浙江省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对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共发现黄腹角雉巢15个,其中80%位于人工柳杉林中,营巢树以柳杉为主,占73.3%。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黄腹角雉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有4种,依次为:营巢树因素(包括营巢树的高度、胸径、巢位高度和巢上方的植被盖度)、地形因素(包括坡向和坡度)、海拔因素和位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纲 黄腹角雉 巢址选择
下载PDF
嵊泗岛和杭州地区白头鹎鸣声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姜仕仁 丁平 诸葛阳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9-27,共9页
本文运用计算机鸣声分析技术,对嵊泗和杭州两地白头鹎夏季的主要鸣声类型和声谱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两地白头鹎的鸣声类型,时域结构和频谱特征都有很大的差异。这可能与两地生境类型的差异有关。但在变音句鸣声的音节组合方式... 本文运用计算机鸣声分析技术,对嵊泗和杭州两地白头鹎夏季的主要鸣声类型和声谱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两地白头鹎的鸣声类型,时域结构和频谱特征都有很大的差异。这可能与两地生境类型的差异有关。但在变音句鸣声的音节组合方式和单音节鸣声的构成等方面仍有共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鹎 鸣声 频谱分析
下载PDF
棕胸竹鸡觅食行为的观察 被引量:20
7
作者 杨晓君 周建平 杨岚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59-264,共6页
对笼养条件下棕胸竹鸡(Bambusicola fytchii fytchii)每日的觅食节律的时间,频次、求偶取食行为和社群等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影响棕胸竹鸡觅食行为的主要因素是一天中它在地面上活动、静栖、游走及饮水等项行为所占时间... 对笼养条件下棕胸竹鸡(Bambusicola fytchii fytchii)每日的觅食节律的时间,频次、求偶取食行为和社群等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影响棕胸竹鸡觅食行为的主要因素是一天中它在地面上活动、静栖、游走及饮水等项行为所占时间的长短。影响求偶取食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它在地面上活动的总时叫和理羽、攻击及其它的求偶活动所占的时间多少。社群等级对棕胸竹鸡的觅食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但不甚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胸竹鸡 觅食 行为
下载PDF
燕雀上纹状体腹侧尾核对发声和呼吸的调制效应及其纤维联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信文 陈焱 +2 位作者 常艳春 杨秀红 苏贵萍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51-457,共7页
在乌拉坦麻醉的鸣禽燕雀(Fringillamontifringilla)上,观察电刺激上纹状体腹侧尾核(HVc)对发声和呼吸的影响,随后在HVc内注入CB-HRP溶液,研究HVc的中枢联系。结果如下:(1)电刺激HV... 在乌拉坦麻醉的鸣禽燕雀(Fringillamontifringilla)上,观察电刺激上纹状体腹侧尾核(HVc)对发声和呼吸的影响,随后在HVc内注入CB-HRP溶液,研究HVc的中枢联系。结果如下:(1)电刺激HVc的不同区域都引起鸣叫反应。(2)长串电脉冲刺激HVc,产生明显的呼吸易化效应,表现为增频增幅的呼吸。(3)吸气期用短串电脉冲刺激HVc,产生吸气切断效应;刺激落位于呼气相,可使该呼气时程明显延长,以配合鸣叫,然后转变为增频增幅的呼吸。(4)CBHRP法表明,HVc投射到古纹状体粗核和嗅叶X区,HVc接受新纹状体前部大细胞核内侧部、新纹状体中部界面核、端脑听核-L区、丘脑葡萄形核及脑桥蓝斑核的传入投射。提示HVc除控制发声外,尚参与呼吸易化的调制。HVc对发声及呼吸的特异性影响,可能在鸣叫与呼吸的协调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纹状体 腹侧尾核 发声 呼吸 燕雀
下载PDF
黄雀、黄喉鵐角状核和层状核的听觉通路及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张信文 蓝书成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90-398,共9页
鸟类的角状核(NA)和层状核(NL)是延髓内司听觉及声源定位的重要感觉中枢。本文用HRP顺、逆行追踪方法,对鸣禽类黄雀(Carduelis spinus)与黄喉(Emberiza elegans)的NA及NL的神经通路... 鸟类的角状核(NA)和层状核(NL)是延髓内司听觉及声源定位的重要感觉中枢。本文用HRP顺、逆行追踪方法,对鸣禽类黄雀(Carduelis spinus)与黄喉(Emberiza elegans)的NA及NL的神经通路进行了研究与比较。发现NA接受听神经的传入并投射至脑桥外侧匠系核复合体及中脑背外测核的背部;NL接受巨细胞核的传入并以不同的行径投射至脑桥和中脑的不同部位。它们的行径是各自独立的。提示这两条通路在听觉及声源定位等方面是各自分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雀 黄喉WU 角状核 层状核 听觉通路
下载PDF
笼养褐马鸡的繁殖行为与雏鸟生长发育 被引量:7
10
作者 尹祚华 刘如笋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2-46,共5页
作者于1984年、1985年、1990年对褐马鸡在人工饲养下的发情、交配、产卵、繁殖等进行了观察,6只褐马鸡平均产卵为22.5(15—28)枚。14枚褐马鸡卵孵化天数为26.17(26.13—27.00)天,1—7天平均每天水分散失为0.29克,8—14天平均每天水分散... 作者于1984年、1985年、1990年对褐马鸡在人工饲养下的发情、交配、产卵、繁殖等进行了观察,6只褐马鸡平均产卵为22.5(15—28)枚。14枚褐马鸡卵孵化天数为26.17(26.13—27.00)天,1—7天平均每天水分散失为0.29克,8—14天平均每天水分散失为0.27克,15—21天平均每天水分散失为0.23克,22—26天平均每天水分散失为0.28克,褐马鸡卵从孵化到出雏平均水分散失为6.9克,平均每天水分散失为0.27克,褐马鸡卵在人工孵化期间,卵重的变化以前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马鸡 繁殖行为 雏鸟 生长 发育
下载PDF
大鵟夏季的活动及取食节律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健旭 陆健健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3-35,共3页
大(Buteohemilasius)于夏季在栖落,梳羽,取食,扑翼飞行,滑翔和捕食上化费的时间分别占整个活动日(15h)的81.01%,8.86%,4.39%,3.09%,2.24%和0.41%;从130块食物团的分... 大(Buteohemilasius)于夏季在栖落,梳羽,取食,扑翼飞行,滑翔和捕食上化费的时间分别占整个活动日(15h)的81.01%,8.86%,4.39%,3.09%,2.24%和0.41%;从130块食物团的分析表明大的食物主要由高原鼢鼠(Myospalaxbaileyi),根田鼠(MicratusOeconomus),高原鼠兔(Ochotomacurzonia),雀形目小鸟及昆虫组成。一只大平均1d吐1.5±0.6(n=7),相当于消耗1.62只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纲 大Kuang 活动节律 食性
下载PDF
白鹇距长与年龄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育仁 刘仲敏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78-285,共8页
注意到白鹧雄鸟距长在一定时期内随年龄增长的事实,本文根据相邻2年同一月龄之间有12个月的间隔,距长数据除有较为集中外一定又有组间明显差别的特点,推测估计部分标本之年龄,加上确知年龄的部分标本,共测定89个个体120个距长样本数据,... 注意到白鹧雄鸟距长在一定时期内随年龄增长的事实,本文根据相邻2年同一月龄之间有12个月的间隔,距长数据除有较为集中外一定又有组间明显差别的特点,推测估计部分标本之年龄,加上确知年龄的部分标本,共测定89个个体120个距长样本数据,得到距长随年(月)龄增长的关系式:SL=am/1+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鹇 雄鸟 年龄 鉴定
下载PDF
鸟类的贮食行为及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鲁长虎 吴建平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8-51,共4页
本文从6个方面综述了对鸟类贮食行为的研究概况。1鸟类贮食行为的概念。2鸟类贮食类型。3主要贮食鸟类类群。4贮食鸟类的重取机制。5鸟类贮食行为的进化。6鸟类贮食行为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 鸟纲 贮食行为
下载PDF
黄嘴白鹭的繁殖生物学 被引量:5
14
作者 文祯中 刘树楠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16-217,共2页
黄嘴白鹭的繁殖生物学THEBREEDINGBIOLOGYOFTHECHINESEEGRET关键词黄嘴白鹭繁殖生长率恒温能力发育食物组成KeywordsChineseegret,Breeding,Growthrate,... 黄嘴白鹭的繁殖生物学THEBREEDINGBIOLOGYOFTHECHINESEEGRET关键词黄嘴白鹭繁殖生长率恒温能力发育食物组成KeywordsChineseegret,Breeding,Growthrate,Developmentofh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纲 黄嘴白鹭 繁殖 生物学
下载PDF
鸣禽栗 新纹状体L复合区与发声控制系统的神经联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东风 王学斌 付立波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56-360,共5页
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顺、逆行追踪的方法对鸣禽栗端脑新纹状体L复合区的神经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纹状体L复合区中的L2区主要接受来自丘脑卵圆核的传入,并与L1和L3区有纤维联系;而L1和L3区传出纤维投射至高级发声... 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顺、逆行追踪的方法对鸣禽栗端脑新纹状体L复合区的神经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纹状体L复合区中的L2区主要接受来自丘脑卵圆核的传入,并与L1和L3区有纤维联系;而L1和L3区传出纤维投射至高级发声中枢腹侧的架区、古纹状体粗核喙背侧的杯区以及上纹状体腹部尾外侧等处;L复合区亦接受来自新纹状体前部巨细胞核内侧部的传入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纲 栗Wu L复合区 发声控制系统 神经联系
下载PDF
鸟类鸣叫学习机理研究回顾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东风 蓝书成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24-328,共5页
鸟鸣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控制的?为什么雄鸟比雌鸟善鸣?春季为何比秋季鸣得更欢?鸟鸣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后天习得的?作为鸟际交流,其语言结构如何?这些复杂而有趣的问题引起鸟类语言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因为这不仅对鸟鸣机理本身。
关键词 鸟类 鸣叫 机理
下载PDF
两种鸣禽中脑发声区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东风 蓝书成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1期93-97,共5页
采用电刺激和组织学方法对北方带见两种鸣禽——锡嘴雀(Cocooth-raustes Cocoothraustes)和黑尾蜡嘴雀(Eophona migratoria)的中脑发声区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鸣禽中脑侧室腔下方的半环隆枕(TS)内侧部的大部分区域与鸣叫有关。这... 采用电刺激和组织学方法对北方带见两种鸣禽——锡嘴雀(Cocooth-raustes Cocoothraustes)和黑尾蜡嘴雀(Eophona migratoria)的中脑发声区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鸣禽中脑侧室腔下方的半环隆枕(TS)内侧部的大部分区域与鸣叫有关。这一区域包括丘间核(ICo)、中脑背外侧核(MLd)与 ICo 交界区以及部分网状结构区(FR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鸣禽 鸟类 中脑 发声区 定位
下载PDF
黄雀端脑听区神经联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信文 蓝书成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8-20,17,共4页
本文用HRP顺、逆行追踪法研究鸣禽黄雀(Carduelisspinus)端脑听区(Field‘L’,L)的神经联系。将HRP微电泳入L区,在同侧丘脑卵圆核(Nucleusovoidalis,parscentralis... 本文用HRP顺、逆行追踪法研究鸣禽黄雀(Carduelisspinus)端脑听区(Field‘L’,L)的神经联系。将HRP微电泳入L区,在同侧丘脑卵圆核(Nucleusovoidalis,parscentralis,OV)等处见到逆行标记细胞;在端脑上纹状体腹侧尾部(Hyperstriatumventrale,parscaudale,HVc)等处见到顺行标记终末。结果表明,端脑L区是鸣禽类听觉的高位中枢,它接受丘胞OV的传入投射并发出轴突投射至控制发声的高位中枢HVc。从而证实听觉与发声的高位中枢间存在着直接的神经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雀 端脑听区 神经联系 鸟纲
下载PDF
黑尾蜡嘴雀上纹状体控制发声核团的纤维联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信文 蓝书成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9-243,共5页
用HPR顺、逆行了追踪法研究黑尾蜡嘴雀上纹状体腹侧尾端核的神经联系.结果表明:上纹状体腹侧尾端核分别接受同侧的新纹状体前部巨细胞核、新纹状体中部界面核、丘脑Uva核及脑桥蓝斑核的传入投射,它的传出纤维投射至同侧的古纹状体粗核... 用HPR顺、逆行了追踪法研究黑尾蜡嘴雀上纹状体腹侧尾端核的神经联系.结果表明:上纹状体腹侧尾端核分别接受同侧的新纹状体前部巨细胞核、新纹状体中部界面核、丘脑Uva核及脑桥蓝斑核的传入投射,它的传出纤维投射至同侧的古纹状体粗核及嗅叶的X区.此外,上纹状体腹侧尾端核还接受同侧端脑听区的传入投射.因此.发声与听觉的高位中枢有直接的纤维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纹状体 发声中枢 黑尾蜡嘴雀
下载PDF
鸟类发声学习记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东风 蓝书成 《生命科学》 CSCD 1994年第4期7-10,共4页
鸟类发声学习记忆研究进展李东风,蓝书成(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神经生物学研究室长春130024)学习与记忆的机制是神经科学领域中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鸟类的鸣啭被认为是动物语言学习记忆过程。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一过程... 鸟类发声学习记忆研究进展李东风,蓝书成(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神经生物学研究室长春130024)学习与记忆的机制是神经科学领域中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鸟类的鸣啭被认为是动物语言学习记忆过程。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一过程与人类的语言学习记忆有着许多相似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纲 发声 学习 记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