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灵长类运动功能形态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涛 牛文鑫 +2 位作者 李兆元 周岐海 黄乘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1,共10页
功能形态学是研究功能和形态相互适应的学科。灵长类(包括非人灵长类和人类)在动物界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类群,其在形态、生理、行为上表现出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它们常常成为生态学问题研究的模式动物。为适应多样化栖息环境,灵长类发... 功能形态学是研究功能和形态相互适应的学科。灵长类(包括非人灵长类和人类)在动物界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类群,其在形态、生理、行为上表现出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它们常常成为生态学问题研究的模式动物。为适应多样化栖息环境,灵长类发展形成不同的运动模式,其骨骼和肌肉系统也相应进化以适应不同的运动模式。非人灵长类与人类在生态位、社会结构、地理分布以及进化上密切相关,开展其运动功能形态学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灵长类的生态与适应,而且对深入了解运动功能进化在人类进化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总结灵长类运动功能形态学的发展历史,深入探讨灵长类的运动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骨骼、肌肉系统的特征和功能。未来,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融入灵长类的运动功能形态学研究,将进一步丰富人们对灵长类的了解,揭示其结构和功能的适应与进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长类 运动 功能形态学 适应
下载PDF
“三生话语”:凸显边缘形态的民族志范式
2
作者 彭兆荣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民族志是人类学用于学科实践和研究的范式。它的转型和转变也成为学科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具体体现。在古典时代,人类学侧重于人类的原始形貌,“原始(野性)民族志”成了一种代表性类型。现代民族志则以反映客观事实的照相机式的“科学民... 民族志是人类学用于学科实践和研究的范式。它的转型和转变也成为学科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具体体现。在古典时代,人类学侧重于人类的原始形貌,“原始(野性)民族志”成了一种代表性类型。现代民族志则以反映客观事实的照相机式的“科学民族志”为标志。阐释人类学以释放主观性为特点的“实验民族志”成为近几十年人类学的代表性范式。近些年来,一种新型人类学范式悄然出现——博物民族志(“多物种民族志”)成为代表。作为新的价值追求,面对当今世界的“生态—生物—生命”危机,致力于建构以“三生话语”为主轴的民族志范式,突出了“边缘形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表述范式 “三生话语” 博物民族志 边缘存在
下载PDF
人类学家许小丽的中医学术思想初探
3
作者 蒋辰雪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38-244,共7页
概述人类学家许小丽的中医学术观点,总结其中医学术思想及研究方法。许小丽书写了秘密传承、个人化传承和规范化传承三种中医传承模式,通过分析各种社会情境中中医关键术语的学习方式和认知风格,解释中医知识在不同传承模式中的变化。... 概述人类学家许小丽的中医学术观点,总结其中医学术思想及研究方法。许小丽书写了秘密传承、个人化传承和规范化传承三种中医传承模式,通过分析各种社会情境中中医关键术语的学习方式和认知风格,解释中医知识在不同传承模式中的变化。从翻译和阐释淳于意诊籍入手,重新勾勒了战国末期至汉代早期的中医身体,提出用身体生态和情感身体去理解人体气、脏、脉、情感之间的关系。并从西方视角深入剖析了中医作为异域医药融入东非人民生活日常这一跨文化现象,揭示了医患与诊疗空间的三元关系如何让传统医学在全球互联的时代创造自我的整体感。许小丽将人类学、语言学和汉学的研究方法有机融合于对中医问题的探索中,丰富和助推了海外中医人文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许小丽 中医身体观 传承 脉诊 语言学 汉学
下载PDF
中国人的头面部观察指标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兴华 郑连斌 +1 位作者 李咏兰 宇克莉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0,共6页
对中国53个民族(62个族群)的8项头面部观察指标出现率进行研究,探讨中国人头面部观察指标的特征.结果显示,中国人多有上眼睑皱褶,上唇皮肤部高多中等,多薄唇,鼻翼较宽,三角形耳垂出现率超过20%,凸鼻背出现率低.北亚类型族群的有内眦褶... 对中国53个民族(62个族群)的8项头面部观察指标出现率进行研究,探讨中国人头面部观察指标的特征.结果显示,中国人多有上眼睑皱褶,上唇皮肤部高多中等,多薄唇,鼻翼较宽,三角形耳垂出现率超过20%,凸鼻背出现率低.北亚类型族群的有内眦褶率、凸鼻背、宽鼻翼和薄唇的出现率高于南亚类型族群,上眼睑有皱褶率、眼裂高度狭窄型率、三角形耳垂出现率、上唇皮肤部高中等型率低于南亚类型族群.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南亚类型族群的头面部特征比较接近,北亚类型族群的位点明显分散,反映出头面部特征差异较大.汉族族群的位点也比较分散,未形成明显的汉族位点聚集区.中国北亚类型族群、南亚类型族群及汉族族群头面部观察指标的差异多受遗传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 观察指标 北亚类型 南亚类型 汉族
下载PDF
从体部指数值探讨中国族群体部特征的共性
5
作者 李咏兰 于会新 +3 位作者 宇克莉 张兴华 包金萍 郑连斌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5期619-624,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族群体部特征的共性。方法对中国62个族群的8项体部指数值进行分析。结果聚类分析发现,男性52个族群、女性59个族群聚入了北方族群为主的混合组及南方族群为主的混合组。8个汉族族群分别聚入各个组中,没有聚合出汉族组。体... 目的探讨中国族群体部特征的共性。方法对中国62个族群的8项体部指数值进行分析。结果聚类分析发现,男性52个族群、女性59个族群聚入了北方族群为主的混合组及南方族群为主的混合组。8个汉族族群分别聚入各个组中,没有聚合出汉族组。体部指数的分型结果表明,长躯干型、中胸型、宽肩型、宽骨盆型和中腿型是中国男性族群主要的体部类型。中躯干型、宽胸型、宽肩型、宽骨盆型和中腿型是中国女性族群主要的体部类型。这表现出中国各族群体部特征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中国族群体部特征的一致性与其族源相近有关,汉族在中国各个族群交流融合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汉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北方少数民族南下融入北方汉族,北方汉族南下促进了南方汉族的形成,使得南方汉族与北方汉族体部特征具有相似性,也促进了南方少数民族融入南方汉族。此外,迁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也逐渐融入少数民族中。结论中国各族群体部特征存在明显的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特征 南方族群 北方族群 体部指数 活体测量
下载PDF
中国不同人群的头面部特征及其差异
6
作者 宇克莉 张兴华 +1 位作者 程智 郑连斌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4-585,共12页
头面部的测量指标是生物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缺少中国人群齐全的头面部测量指标大数据的比较研究。本文根据近年来采集到的中国62个人群(53个民族)及外国人群的头面部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探讨中国人群之间头面部特征的差异... 头面部的测量指标是生物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缺少中国人群齐全的头面部测量指标大数据的比较研究。本文根据近年来采集到的中国62个人群(53个民族)及外国人群的头面部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探讨中国人群之间头面部特征的差异与共性,分析中国人与外国人群头面部特征的不同之处。研究发现,中国人群头面部特征分为北方类型和南方类型,北方少数民族人面较高、耳较长、鼻较高、上唇皮肤部较高,南方少数民族面较低、耳较短、鼻较低、上唇皮肤部较低,汉族介于二者之间。与外国人群相比,中国人耳较长,鼻较狭,面较宽。中国人的头面部形态与尼格罗人种差距较大,相对接近于高加索人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少数民族 南方少数民族 汉族 头面部 活体测量
下载PDF
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身高和体质量与身体长度和宽度指标的相关性
7
作者 高雯芳 王汝桂 +2 位作者 张兴华 宇克莉 郑连斌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4,共9页
在四川、云南和西藏调查了1222例(男性576例,女性646例)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成人的身高、体质量和身体长度、宽度指标,研究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的身高、体质量与身体长度、宽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的坐高、上臂长、前臂长、... 在四川、云南和西藏调查了1222例(男性576例,女性646例)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成人的身高、体质量和身体长度、宽度指标,研究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的身高、体质量与身体长度、宽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的坐高、上臂长、前臂长、手长、大腿长、小腿长、肱骨内外上髁间径、股骨内外上髁间径、肩宽和骨盆宽均与身高具有相关性,长度指标用坐高、宽度指标用肩宽建立回归方程估测男性和女性身高的准确性较高.男性的坐高、上臂长、手长、大腿长、小腿长、肱骨内外上髁间径、股骨内外上髁间径、肩宽和骨盆宽与体质量具有相关性,长度指标用坐高、宽度指标用肩宽建立回归方程估测男性体质量的准确性较高.女性的坐高、上臂长、手长、大腿长、肱骨内外上髁间径、股骨内外上髁间径、肩宽和骨盆宽与体质量具有相关性,长度指标用坐高、宽度指标用股骨内外上髁间径建立回归方程估测女性体质量的准确性较高.男性和女性的宽度指标与体质量的相关性较大,更适于估测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 身高 体质量 长度指标 宽度指标
下载PDF
甘肃临夏保安族成人的体成分
8
作者 白静雅 程鹏 +3 位作者 马斌 欧阳思维 魏栋 海向军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548,共13页
本文对658例(男291例,女367例)保安族成人的31项体成分指标进行了分析,探讨体成分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变化特点。研究发现:保安族成人体脂率正常、肌肉相对发达、骨量较高,但已处于超重水平,尤其男性属于内脏脂肪型肥胖;除内脏脂肪含量外,... 本文对658例(男291例,女367例)保安族成人的31项体成分指标进行了分析,探讨体成分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变化特点。研究发现:保安族成人体脂率正常、肌肉相对发达、骨量较高,但已处于超重水平,尤其男性属于内脏脂肪型肥胖;除内脏脂肪含量外,体成分指标均有性别差异;保安族成人31项体成分指标在6个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内脏脂肪等级、内脏脂肪面积、内脏脂肪含量、腰臀比、左下肢脂肪率、细胞外液和浮肿指数与年龄呈正相关,总肌肉量、四肢肌肉量、推定骨量、身体水分、细胞内液、蛋白质、基础代谢量与年龄呈负相关。相比较而言,保安族男性身体水分较多,躯干脂肪和肌肉量发育较好,高于藏族、汉族、回族和东乡族男性,与裕固族男性接近;保安族女性躯干和左上肢脂肪率较低,右上肢肌肉量较少,与东乡族、藏族、回族、汉族女性较为接近,均低于裕固族女性。综上所述,保安族男性和女性体成分特点为体脂率正常、肌肉发达、骨质状况好。男性还有身体水分较多、内脏脂肪含量较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安族 成人 体成分 生物电阻抗分析
下载PDF
浙江汉族大学生指长比与心理状况的关系
9
作者 汤挺兵 叶先才 +3 位作者 张军 陈光平 范晓文 叶晓鸥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8-674,共7页
本研究共招募473名19~22岁浙江省汉族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男生161例;女生312例),采用直接测量法和中文版症状自评量表(SCL-90),获取双手第2~5指从腹侧近端折痕中点到尖端手指的直线距离来计算指长比。研究结果显示,浙江汉族大学生男... 本研究共招募473名19~22岁浙江省汉族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男生161例;女生312例),采用直接测量法和中文版症状自评量表(SCL-90),获取双手第2~5指从腹侧近端折痕中点到尖端手指的直线距离来计算指长比。研究结果显示,浙江汉族大学生男、女生SCL-90中9个因子均值在1.409~1.973之间;除了躯体化和敌对两性间无差别外,其余各因子均值得分女生均高于男生。男、女生左右手R_(2/3)、R_(3/4)和左手R_(2/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指长比女生均高于男生。男生左手R_(3/4)与强迫症呈正相关,左手R_(4/5)与强迫症呈负相关,右手R_(2/3)与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呈负相关,右手R_(2/4)与焦虑呈负相关,右手R_(2/5)与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呈负相关。女生右手R_(2/4)与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呈负相关,右手R_(3/4)与恐怖呈负相关,右手R_(4/5)与恐怖呈正相关,其余指长比与各因子无相关性。本研究初步证明了浙江汉族大学生指长比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可能存在联系,这可能是因为心理健康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包括生物学、环境和个人经历等,进而为指长比与人类心理健康的研究积累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长比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汉族
下载PDF
中国南、北人群体部特征类型的纬度划分
10
作者 李咏兰 郑连斌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7-612,共16页
本文希望从中国南、北62个人群共44969例样本(男为19883例,女为25086例)的8项体部指数值来探讨南北方体质类型的纬度分界。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在控制变量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降水量、年均光照、年平均温度的条件下,纬度与体部指数... 本文希望从中国南、北62个人群共44969例样本(男为19883例,女为25086例)的8项体部指数值来探讨南北方体质类型的纬度分界。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在控制变量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降水量、年均光照、年平均温度的条件下,纬度与体部指数仍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证实中国人群体部特征存在北方类型和南方类型,未出现除南北体质类型外的汉族类型与藏缅语族类型。中国族群之间体部指数值的差异主要体现在BMI、身高体质量指数和身高胸围指数这3个指数上。综合男性、女性偏相关分析的结果,发现身高体质量指数是最适合进行南北体质类型纬度分界分析的指数。通过纬度与身高体质量指数的散点图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南方人群位点分布在30.0°N左侧下方,绝大多数北方人群位点分布在35.0°N右侧上方;在30.0°N左侧与35.0°N右侧,人群体部特征出现明显的差异。因此本文建议:把30.0°N作为南方类型人群纬度分布的上限,35.0°N作为北方类型人群纬度分布的下限;北纬30.0°N~35.0°N范围内作为中国南、北体部特征类型分布的过渡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 纬度 体质量 身高 胸围
下载PDF
山西大同金茂园遗址人群颅骨的形态学
11
作者 周亚威 王煜 +1 位作者 侯晓刚 李树云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46,共14页
本文对金茂园遗址人颅骨形态学的研究后发现,该墓地居民颅骨特征属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范畴,并表现出不同程度与东亚和东北亚类型接近的特点。种系纯度检验显示,男女两性均有同种系倾向,但女性各项指标变异范围更大。金茂园组与华南组... 本文对金茂园遗址人颅骨形态学的研究后发现,该墓地居民颅骨特征属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范畴,并表现出不同程度与东亚和东北亚类型接近的特点。种系纯度检验显示,男女两性均有同种系倾向,但女性各项指标变异范围更大。金茂园组与华南组、华北组关系最近,与通古斯组关系最远。在与古代组比较中,金茂园与以东亚类型为主的新丰组、水泊寺组等古代人群接近,与以北亚类型为主的东大井组、叭沟组等古代人群距离较远。金茂园遗址代表的北魏平城时期人群应是继承了大同地区原住民的遗传学特征,同时也受到了来自北方人群交流与迁徙的影响,尤其在金茂园女性人群中的表现似乎更加强烈。北魏平城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融合的重要阶段,北魏孝文帝主动汉化的举措,极大程度地推进了拓跋鲜卑与汉族的融合,对大同地区考古遗址出土人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鲜卑人群的汉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形态 东亚 民族融合 北魏
下载PDF
中国缠足骨骼的形态及其影响因素
12
作者 李海军 杨筱雨 肖小勇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8-501,共14页
足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其形态与年龄、性别、运动方式等因素有关,并可能受到文化习俗的影响。缠足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人为足部变形行为,会导致女性足骨出现严重畸形,缠足行为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很长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反... 足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其形态与年龄、性别、运动方式等因素有关,并可能受到文化习俗的影响。缠足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人为足部变形行为,会导致女性足骨出现严重畸形,缠足行为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很长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代女性的社会生活及地位等。目前关于缠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缠足的骨骼形态、病理特征、时代和地域差异、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缠足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女性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的研究数据和结论,对缠足骨骼形态变化的研究进展和足部骨骼相关参数的测量方法等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国内缠足研究作简要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足 足部骨骼 变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甘肃五坝墓地人骨反映的史前人群变迁
13
作者 贺乐天 陈国科 杨谊时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8,共12页
在跨大陆交流的大背景下,河西走廊史前时期人群的迁徙、扩散、融合及其与古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但人骨材料的缺乏使学界对该区新石器时代人群的来源及其与青铜时代人群的关系并不清楚。本文以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五... 在跨大陆交流的大背景下,河西走廊史前时期人群的迁徙、扩散、融合及其与古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但人骨材料的缺乏使学界对该区新石器时代人群的来源及其与青铜时代人群的关系并不清楚。本文以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五坝墓地(4400~3800 BP)中出土的14例成年个体颅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非测量和测量性状的分析。结果显示:五坝人群属东亚类群,与青海省东北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群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对河西地区史前时期人群变迁历史的梳理则表明该地区至少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人群迁徙:新石器时代晚期,来自河湟地区的农人成规模地向河西走廊扩散,同时带来了波浪式的文化传播;青铜时代早中期,该区人群的颅面部形态特征变得相对复杂,但人群属性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青铜时代晚期以后,欧亚草原游牧人群的大规模南下使河西人群的颅面部形态发生明显改变,也使该地区迎来了考古学文化和生业方式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颅骨 颅面形态 人群类型
下载PDF
多学科合作、多主体联动与多元文化乡村社区:个案管理方法在积石山地震灾后社会康复中的应用经验初探
14
作者 张庆宁 安佳敏 +10 位作者 彭贤清 李运梅 廖鹏 寄婧 萧玉婷 石玉其 丁虎 朱应涛 马继福 贺亚雄 刘建春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5-42,共8页
通过呈现、反思“积石山地震灾后社会康复多学科联合行动项目”团队社会康复服务的典型案例,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多学科合作、多主体联动下的个案管理方法在多元文化乡村社区地震伤员、社区残障人士中的社会康复应用实践经验。研究发现,乡... 通过呈现、反思“积石山地震灾后社会康复多学科联合行动项目”团队社会康复服务的典型案例,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多学科合作、多主体联动下的个案管理方法在多元文化乡村社区地震伤员、社区残障人士中的社会康复应用实践经验。研究发现,乡村社区多元文化情境下的灾后社会康复实践行动需要打破专业壁垒,扩充社会康复知识以实现跨专业合作;多主体在联动的过程中要以“全人康复”“社区为本的康复”这两个通约价值观为合作基础,科学、灵活运用个案管理方法,在个体、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上最大化整合资源;同时,在多元化文化环境中,社区工作者要在实践中注重积累文化敏感性这一必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管理 社会康复 多学科合作 灾害社会工作 应用人类学
下载PDF
河北沧州回族Heath-Carter体型特征
15
作者 刘冀 尹爱华 朱建忠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64-169,共6页
目的为了了解河北沧州回族成人体型的分布特点,为我国少数民族体质人类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采用体质人类学调查方法,遵循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对447名(男253,女194)生活在河北沧州回族人群10项人体指标进行测量。结果回族的平均体型,男性... 目的为了了解河北沧州回族成人体型的分布特点,为我国少数民族体质人类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采用体质人类学调查方法,遵循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对447名(男253,女194)生活在河北沧州回族人群10项人体指标进行测量。结果回族的平均体型,男性为均衡的中胚层体型(2.7-4.2-2.8);女性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4.4-3.6-2.4)。男女性体型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回族男女性均呈内、中胚层值上升和外胚层值下降的趋势。与国内外资料比较,回族的内、中胚层值偏低,外胚层值居中等水平。结论河北沧州回族成人的体型分布特点可能与该民族几百年的复杂迁徙史以及长期的回汉民族之间的通婚史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H-CARTER体型法 回族 河北沧州 体质人类学
下载PDF
[亻革]家人生物人类学研究进展
16
作者 龙友国 杨胜荣 +2 位作者 黄文强 龙思方 余跃生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了解贵州[亻革]家人群体生物人类学研究方面的进展。方法:收集国内外有关贵州[亻革]家人群体生物人类学研究的文献,并进行综合和总结。结果:目前,贵州亻革家人群体生物人类学研究主要在体质人类学、群体遗传学等领域。结论:要对贵... 目的:了解贵州[亻革]家人群体生物人类学研究方面的进展。方法:收集国内外有关贵州[亻革]家人群体生物人类学研究的文献,并进行综合和总结。结果:目前,贵州亻革家人群体生物人类学研究主要在体质人类学、群体遗传学等领域。结论:要对贵州[亻革]家人进行深入识别,尚需拓展其生物人类学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人类学 群体遗传学 生物人类学 [亻革]家人 贵州
下载PDF
贵州蔡家人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
17
作者 潘开昌 余跃生 +1 位作者 骆文斌 杨小军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4年第3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贵州蔡家人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分布特点及其遗传关联性。方法:采用遗传学界公认的调查方法,对420例(男212例,女208例)生活在贵州大方和织金县的蔡家人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扣手、惯用手、优势足、优势眼、交叉臂、交叉腿、起步类型... 目的:探讨贵州蔡家人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分布特点及其遗传关联性。方法:采用遗传学界公认的调查方法,对420例(男212例,女208例)生活在贵州大方和织金县的蔡家人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扣手、惯用手、优势足、优势眼、交叉臂、交叉腿、起步类型)进行调查。结果:贵州蔡家人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右型出现率均高于左型,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惯用手与优势足、优势眼、交叉腿、起步类型,优势足与交叉腿、起步类型,优势眼与交叉臂,交叉臂与起步类型,交叉腿与起步类型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贵州蔡家人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均以右型为主,性别间差异不明显,特征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行为特征 相关性 人类群体遗传学 蔡家人 贵州
下载PDF
基于拇指与食指指纹组合特征分析人的性别及年龄
18
作者 赵瑞敏 刘凯 +1 位作者 孙鹏 张忠良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7-439,共13页
利用指纹特征分析人的性别及年龄,一直是法医学和人类学领域的挑战性项目。现有研究因统计样本量少、特征利用率低、模型学习能力低等不足,导致利用指纹特征分析性别及年龄的准确率低。本文从多种分类及回归机器学习模型比对分析的角度,... 利用指纹特征分析人的性别及年龄,一直是法医学和人类学领域的挑战性项目。现有研究因统计样本量少、特征利用率低、模型学习能力低等不足,导致利用指纹特征分析性别及年龄的准确率低。本文从多种分类及回归机器学习模型比对分析的角度,对2980份拇指及食指指纹捺印样本(男性1500份,女性1480份)的指纹特征进行统计测量,并在拇指及食指不同指纹特征相互组合的情况下,观察各机器学习模型的性别分类、年龄回归的准确率。结果表明,同时使用拇指及食指指纹特征进行学习的性别分类、年龄回归的准确率高于使用单一手指指纹特征的准确率。其中,使用指纹特征对性别进行分类的结果中,F1衡量指标值最高为0.979;对男性指纹样本进行年龄回归的结果中最高准确率为86.7%,女性指纹样本年龄回归的最高准确率为85.3%,证明使用拇指及食指指纹特征综合进行学习,可提高性别分类及年龄回归准确率思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 机器学习 性别 年龄
下载PDF
封面图片简介
19
作者 郑连斌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M0001-M0001,共1页
人体测量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通过人体测量和观察方法,来探讨人体的特征、类型、变异和发展。人体测量包括骨骼测量和活体测量两部分。活体测量包括头面部、体部的测量和观察,关节活动度测量、体力测定、生理测定、肤纹的测定等... 人体测量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通过人体测量和观察方法,来探讨人体的特征、类型、变异和发展。人体测量包括骨骼测量和活体测量两部分。活体测量包括头面部、体部的测量和观察,关节活动度测量、体力测定、生理测定、肤纹的测定等。人体测量学的发端始于18世纪开始,由欧洲一些国家的科学家所创立。中国体质人类学学科发展是世界体质人类学发展的一部分。1982年吴汝康为主编的《人类学学报》创刊以来,刊载了大量的人体测量学文章。吴汝康于1985年创立“今人类学”新学科,并于1987年在《人类学学报》上发表论文,强调了“今人类学”这门新学科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测量学 人类学学报 体质人类学 活体测量 体力测定 关节活动度 吴汝康 骨骼测量
下载PDF
中更新世晚期许家窑人化石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吴秀杰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8,共14页
许家窑人类化石在1976-1979年发现于泥河湾盆地北部许家窑遗址(又名许家窑-侯家窑遗址)的74703地点。化石包括1件儿童左侧上颌骨、3颗游离臼齿、2块枕骨、1件上颌支残段和13块顶骨碎片,代表约16个个体,生存于中更新世晚期。对于许家窑... 许家窑人类化石在1976-1979年发现于泥河湾盆地北部许家窑遗址(又名许家窑-侯家窑遗址)的74703地点。化石包括1件儿童左侧上颌骨、3颗游离臼齿、2块枕骨、1件上颌支残段和13块顶骨碎片,代表约16个个体,生存于中更新世晚期。对于许家窑人的演化地位,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持有不同观点,分别将其归入直立人、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或者未知人群。最新研究显示:许家窑人的牙齿、头盖骨和下颌骨的形态都具有原始与进步混合的特征;许家窑个体呈现有罕见的先天巨顶孔缺陷遗传疾病、暴力冲突产生的创伤愈合痕迹、因营养缺乏导致的牙齿釉质发育不良及适应潜水环境产生有耳圆枕结构;许家窑人的颅容量为1700 mL以上,其上颌骨内鼻底、颞骨内耳迷路和枕圆枕的形态类似尼安德特人,牙齿生长发育模式接近现代人。许家窑人特殊的形态特征,特别是低而宽的头盖部和巨大的颅容量,与许昌人头骨形态相近,二者可能代表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东亚境内生存的一种新型古老型人类——巨颅人,可能是欧洲先驱人或者尼安德特人的祖先向东亚扩散,与东亚直立人杂交的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家窑 人类化石 中更新世晚期 东亚 巨颅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