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探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永文 郭郡浩 蔡辉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3-5,共3页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对《内经》及古佚书《汤液经法》都有较多的记载 ,其中对五脏苦欲补泻配方原则的记载 ,与林亿校本《内经》有所不同。其中所载条文更为合理 ,可再现古佚书《汤液经法》之原貌 ,书中多次提及南阳张机及其...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对《内经》及古佚书《汤液经法》都有较多的记载 ,其中对五脏苦欲补泻配方原则的记载 ,与林亿校本《内经》有所不同。其中所载条文更为合理 ,可再现古佚书《汤液经法》之原貌 ,书中多次提及南阳张机及其著作《伤寒杂病论》。故本书的学术价值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遗书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内经》 《汤液经法》 《伤寒杂病论》
下载PDF
窦默医著内容与版本考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会敏 董尚朴 邓国兴 《河北中医》 2002年第5期392-393,共2页
关键词 窦默 《针经指南》 《针经标幽赋》 《流注通玄指要赋》 医著内容 版本考
下载PDF
评介《医学实在易》的特点及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郭选贤 张留超 吴毓敏 《河北中医》 2003年第1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医学实在易》 书评 陈修园 中医古籍
下载PDF
《中国医籍考》评介 被引量:3
4
作者 邢安菊 马涌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218-218,共1页
《中国医籍考》评介邢安菊马涌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250014关键词中国医籍考丹波元胤评价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2-17《中国医籍考》原名《医籍考》,系日本汉医学家丹波元胤编撰,约成书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 《中国医籍考》评介邢安菊马涌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250014关键词中国医籍考丹波元胤评价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2-17《中国医籍考》原名《医籍考》,系日本汉医学家丹波元胤编撰,约成书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全书共80卷,著录了我国自秦汉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籍考 丹波元胤 评价
下载PDF
考订《名医别录》及其与陶弘景著述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廖育群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2年第3期261-269,共9页
一般认为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是根据《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两书内容编撰而成。本文通过考察《证类本草》中所保存《本草经集注》和"唐本注"的内容,指出《名医别录》实为一本方书;《本草经集注》中除《神农本草经》以... 一般认为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是根据《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两书内容编撰而成。本文通过考察《证类本草》中所保存《本草经集注》和"唐本注"的内容,指出《名医别录》实为一本方书;《本草经集注》中除《神农本草经》以外的内容并非来源于《名医别录》。另外,在论证过程中,大致勾勒出《名医别录》的内容概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别录 中医学 陶弘景
下载PDF
试论《足臂十一脉灸经》“皆灸×脉”对针灸治疗学的贡献 被引量:5
6
作者 吴中朝 杨兆民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19-21,共3页
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是已知的我国最早的经脉学专书,电是最早的灸疗学著作。它的成书年代早于《黄帝内经》。目前诸多文章仅着眼于分析该书经脉、病候等,而尚未见文从针灸治疗学角度探讨“皆灸×脉”内容的。为此,笔者... 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是已知的我国最早的经脉学专书,电是最早的灸疗学著作。它的成书年代早于《黄帝内经》。目前诸多文章仅着眼于分析该书经脉、病候等,而尚未见文从针灸治疗学角度探讨“皆灸×脉”内容的。为此,笔者不揣冒昧,试作讨究。《足臂十一脉灸经》在论述每条经脉的主病病候——“其病”之后有云:“皆灸×脉”(脉在原书作“温”,指经脉。“温”与脉通,本文均以“脉”代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臂十一脉 灸经 皆灸X脉
下载PDF
《周易·损益》与中医治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岐山 于水莲 李淑钊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5-56,共2页
《周易·损益》与中医治法荣成市人民医院(264300)张岐山于水莲荣成市妇幼保健院(264300)李淑钊关键词周易损益中医治法《周易》对几千年的中国社会文化意识起了极大作用,也为中医学提供了立论的基础和框架,使中... 《周易·损益》与中医治法荣成市人民医院(264300)张岐山于水莲荣成市妇幼保健院(264300)李淑钊关键词周易损益中医治法《周易》对几千年的中国社会文化意识起了极大作用,也为中医学提供了立论的基础和框架,使中医学产生了有异于西医的独特的医疗理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损益 中医治法
下载PDF
《景岳全书》论五志之火 被引量:4
8
作者 赵玉芝 陈凤芝 王丹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2-2,共1页
五志之火,又称“五火”。五火之说乃始于以“火热论”而著称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刘河间,他提出了“五志所伤,皆热也”的观点。朱丹溪也赞同其观点,将上述观点推衍为:“五志之动,各有火起。”刘宗厚则进一步提出:“大怒则火起于肝,醉饱则火... 五志之火,又称“五火”。五火之说乃始于以“火热论”而著称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刘河间,他提出了“五志所伤,皆热也”的观点。朱丹溪也赞同其观点,将上述观点推衍为:“五志之动,各有火起。”刘宗厚则进一步提出:“大怒则火起于肝,醉饱则火起于胃,房劳则火起于肾,悲哀动中则火起于肺;心为君主,自焚,则死矣。”由此可见,上述三家之说,皆认为五志均可化而为火。针对这种观点,重视人体阳气,以温补派为著称的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火论》篇中则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认为“五志之伤,则无非伤气败阳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志之火 景岳全书 中医文献
下载PDF
《类证治裁》胞痹证治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一志 《中医药信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7,共2页
《类证治裁》(简称本书,下同)是清代医家林珮琴所著之理论与临床之佳作。书中关于胞痹一证有详尽的记载,且造诣颇深,笔者披习之余,聊赋数语,爱为心得。胞痹是中医学中的名称,实际上是指现代医学的膀胱肌麻痹,或膀胱肌无力。
关键词 类证治裁 胞痹
下载PDF
《理虚元鉴》中虚证治疗特色浅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勇 《河南中医》 2003年第2期16-17,共2页
该书在虚证的病因认识、预防、治疗及预后方面都无不强调情志因素的重要性 ,同时提出了清金保肺原则。总结出虚证三大治疗总则 ,即清金保肺 ,无犯中州之土 ;培土调中 ,不损至高之气 ;金行清化 ,则水自流长 。
关键词 《理虚元鉴》 虚证 治疗特色 情志因素 清金保肺
下载PDF
《马王堆汉墓帛书》与《伤寒杂病论》和《内经》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世纶 《国医论坛》 1991年第2期3-5,共3页
长期以来,一些人认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最古最早的医书,因此认为张仲景是根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近来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对此抱有质疑,但因证据不多至今未能改变这种观点.《马王堆汉墓帛书》(以下简称《帛... 长期以来,一些人认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最古最早的医书,因此认为张仲景是根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近来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对此抱有质疑,但因证据不多至今未能改变这种观点.《马王堆汉墓帛书》(以下简称《帛书》)的出土,给了人们考证的机会,今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供同道参考.一、从《帛书》的成书年代看不论从字体和内容看,《帛书》的产生不晚于秦汉之际,当早于《内经》纂成时期.在《帛书》中有不少与《内经》相同的内容,如《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全文和体例接近《内经·经脉篇》;竹简《十问》中有“黄帝问曰”等字样.因此张仲景有可能继承于《内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 伤寒杂病说 内经
下载PDF
缪希雍脾胃论治思想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新智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3-4,共2页
缪希雍脾胃论治思想探析王新智(安徽中医学院各家学说教研室合肥230038)缪希雍,字仲淳(1556~1627),江苏常熟人。明代杰出医药学家之一。他擅长治疗热病及杂病,十分重视脾胃对人体的作用,对脾胃论治的发展起到了... 缪希雍脾胃论治思想探析王新智(安徽中医学院各家学说教研室合肥230038)缪希雍,字仲淳(1556~1627),江苏常熟人。明代杰出医药学家之一。他擅长治疗热病及杂病,十分重视脾胃对人体的作用,对脾胃论治的发展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缪氏有关脾胃论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学说 中医学
下载PDF
《景岳全书》腹痛证治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德桓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4-55,共2页
腹痛是疾病中一个常见的病态反映。大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痰、食、虫、火、血等病理产物,均可引起气血运行受阻而致痛。《景岳全书·杂证谟·心腹痛》对腹痛的病因、病理演变以及辨证论治均作了详尽的论述。兹揭其大旨于下... 腹痛是疾病中一个常见的病态反映。大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痰、食、虫、火、血等病理产物,均可引起气血运行受阻而致痛。《景岳全书·杂证谟·心腹痛》对腹痛的病因、病理演变以及辨证论治均作了详尽的论述。兹揭其大旨于下,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岳全书 腹痛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论《医述》辑录特色 被引量:1
14
作者 易玮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5-7,共3页
关键词 《医述》 程杏轩 文献学 新安医学
下载PDF
《理瀹骈文》外治膏药方用药特点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菊妍 彭毓美 蔡建伟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5-6,共2页
总结了《理瀹骈文》一书作者吴师机外治膏药方用药的五大特点,并指出《理瀹骈文》是发前人之所未发,对中医外治法作出了重大贡献,堪称集外治法之大成。其用药之规矩准绳值得后世借鉴。
关键词 理渝骈文 外治法 膏剂
下载PDF
电子版中医古籍的文献学考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沈澍农 《中医文献杂志》 2002年第3期32-34,共3页
研究中医古籍,资料不足、查检繁难是一大难事.随着时代的进步,近年来,中医方面也出现了不少电子读物.特别是去年,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规划项目,由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研究院等单位研发,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研究中医古籍,资料不足、查检繁难是一大难事.随着时代的进步,近年来,中医方面也出现了不少电子读物.特别是去年,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规划项目,由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研究院等单位研发,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了大型电子版中医古籍丛书<中华医典>(以下简称<医典>),该读物集600余部于一体,"卷帙近万,约2亿字"(<医典>前言),其规模之巨是古籍电子读物中罕见的.其前言中自我评价该读物有四大优点:一、选目的权威性;二、资料的齐备性;三、分类的科学性;四、使用的便利性.笔者经朋友推荐使用了该电子读物后,确实给自己的中医古籍研究工作带来了不少方便.但在使用中也感受到诸多不满足之处.本文就该出版物的一些问题提出讨论,希望能对今后电子版中医古籍的出版提供建设性的思路.主要从文本和功能两方面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版 中医古籍 《中华医典》 评价
下载PDF
试析《足臂十一脉灸经》中几个病候 被引量:4
17
作者 熊继柏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55-57,共3页
本文对马王堆医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中所载的■(氵肉)、产马、产聋、脞瘦等四个病候进行了辨析。认为■(氵肉)即鼻塞流涕和鼻衄,可从太阳、阳明经辨证。产马即产生■病,乃马刀疡瘘之疾,属少阳经病候。产聋即产生耳聋,与手足少阳经病相... 本文对马王堆医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中所载的■(氵肉)、产马、产聋、脞瘦等四个病候进行了辨析。认为■(氵肉)即鼻塞流涕和鼻衄,可从太阳、阳明经辨证。产马即产生■病,乃马刀疡瘘之疾,属少阳经病候。产聋即产生耳聋,与手足少阳经病相关。脞瘦即前阴萎瘦,系足厥阴、足阳明两经病候。通过辨析,进一步明确了《足臂十一脉灸经》的经义及其临床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医书 足臂 中医名词 考证
下载PDF
试论《傅青主女科》治肝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郝兰枝 张重刚 《中医研究》 1992年第3期9-11,共3页
《傅青主女科》(下简称《女科》)系傅山代表著作。傅氏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对妇科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见解,尤其善用治肝法治疗妇科疑难病证。笔者将其归纳为治肝十六法,以此请教于同道。一、舒肝解郁法此法用于因七情所伤而致肝气郁结之... 《傅青主女科》(下简称《女科》)系傅山代表著作。傅氏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对妇科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见解,尤其善用治肝法治疗妇科疑难病证。笔者将其归纳为治肝十六法,以此请教于同道。一、舒肝解郁法此法用于因七情所伤而致肝气郁结之病证。《女科·产后郁结乳汁不通》曰:“两乳胀满疼痛,乳汁不通,人以为阳明之火热也,谁知肝气之郁结乎?”不明此理者喜用柴胡疏肝散类,而傅氏却顾及产妇耗伤阴血,若投大量香燥之药,势必重伤阴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青主女科 疏肝 平肝 泻肝
下载PDF
《华佗神医秘传》的学术思想及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力生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39-42,共4页
《华佗神医秘传》(以下简称《秘传》),是一部既辑录有华佗遗著遗意又编入历代验方的古医籍。怎样看待这部真伪相杂、作者难以确考的著作,其学术思想及价值如何?本文对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请教于海内外博雅方家。 1,学术思想《秘传》一... 《华佗神医秘传》(以下简称《秘传》),是一部既辑录有华佗遗著遗意又编入历代验方的古医籍。怎样看待这部真伪相杂、作者难以确考的著作,其学术思想及价值如何?本文对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请教于海内外博雅方家。 1,学术思想《秘传》一书,其学术思想直接本源于中医经典《内经》,集中体现在卷一卷二的辨论部分。要之,它是在高度概括《内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执简驭繁地提出了关于人体生成,疾病诊察、证候论辩、死生预后的原则、纲领及标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佗神医秘传 学术思想 评价
下载PDF
〈东垣〉风药用法〈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严仲庆 丁裕泉 《四川中医》 1992年第6期3-4,共2页
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的创始人,金元四大家之一,其代表作为《脾胃论》和《内外伤辨惑论》。临床用药善补脾胃,升阳气,尤其对风药的运用独具心法。兹就二书中对风药的运用规律作初步探讨:一、作用1.升脾胃清气。脾胃内伤学说认为,饮食失... 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的创始人,金元四大家之一,其代表作为《脾胃论》和《内外伤辨惑论》。临床用药善补脾胃,升阳气,尤其对风药的运用独具心法。兹就二书中对风药的运用规律作初步探讨:一、作用1.升脾胃清气。脾胃内伤学说认为,饮食失节或劳役所伤,可导致脾胃元气不足,清气在下,而出现短气喘促,眩晕乏力,泄泻滑脱等症状.这时在应用甘温补气药的同时,“必加升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药 脾胃论 内外伤辨惑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