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证相应”理论在“病证结合”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柴剑波 李冀 +3 位作者 李胜志 胡晓阳 赵雪莹 高彦宇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8期711-713,共3页
"方证相应"与"病证结合"皆为中医学中重要的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与学术价值。病、证、方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三者的有效结合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方证相应"强调了方药与病证之间的高度的对应性,... "方证相应"与"病证结合"皆为中医学中重要的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与学术价值。病、证、方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三者的有效结合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方证相应"强调了方药与病证之间的高度的对应性,"病证结合"强调了通过辨病与辨证的结合体现病变整体的纵横联系性。"方证相应"理论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创建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医"病-证"的本质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并为通过"方"来探索已知疾病中医"证"的病机研究提供了科学假说的可能,有助于阐明临床上不同方剂针对相同疾病的不同作用机理,阐明现代医学疾病的主要中医证候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证相应 病证结合 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考释 被引量:6
2
作者 于峥 陈春娥 +1 位作者 张宇鹏 杨威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53-1554,共2页
关键词 六经病欲解时 《伤寒论》 考释 辨证论治 医学典籍 理法方药 文献记载 历代医家
下载PDF
六经标本中气理论浅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磊 吴修符 郭伟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31-534,共4页
从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渊源、六经标本中气分配规律及其从化规律等方面探讨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实质,认为六经标本中气理论肇始于《内经》中专论五运六气的7篇大论,《伤寒论》继承并发展了《内经》的标本中气理论,创造性地将其贯穿到伤寒... 从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渊源、六经标本中气分配规律及其从化规律等方面探讨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实质,认为六经标本中气理论肇始于《内经》中专论五运六气的7篇大论,《伤寒论》继承并发展了《内经》的标本中气理论,创造性地将其贯穿到伤寒外感病和内伤杂病辨证施治的全过程。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实质是阴阳气的内外出入运动。探讨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实质,有望为《伤寒论》的理论研究开辟一条新思路,从而指导《伤寒论》的现代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标本中气理论 《伤寒论》
下载PDF
略论《伤寒论》心病辨治规律 被引量:10
4
作者 丁艳 顾武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75-76,共2页
《伤寒论》中心病常见的症状有心动悸、烦躁、惊狂、神衰欲寐、谵语、发狂、喜忘、脉结代等。探讨了《伤寒论》治疗心脏疾患的8种主要方法,并分析了其病机和证候特点,以期能够对临床上心病的辨治提供帮助。
关键词 《伤寒论》心病 讧候 辨治规律
下载PDF
“六经病欲解时”临床病案举隅 被引量:15
5
作者 莫婷 老膺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0期100-103,共4页
《伤寒论》中"六经病欲解时"理论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和难点,当代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物顾植山教授结合《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的理解,创出"六经病欲解时"龙砂医学流派特色临床辨治理论,即观察... 《伤寒论》中"六经病欲解时"理论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和难点,当代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物顾植山教授结合《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的理解,创出"六经病欲解时"龙砂医学流派特色临床辨治理论,即观察某一疾病外在证候的出现、减轻或加重时间,可据此诊断病属六经中何经之病,处方开药时主用或兼用该经治方。本文通过从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和少阳欲解时分别论治头晕、腹泻、感冒、失眠的4个临床病案,介绍了龙砂医学流派基于"六经病欲解时"理论的临床辨证思路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病欲解时 病案 龙砂医学流派
下载PDF
《伤寒论》运用桂枝(肉桂)之道浅解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波 姜良铎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6-68,共3页
《伤寒论》运用桂枝(肉桂)之道,为后世圭臬。仲景通过桂枝(肉桂)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及药物剂量的变化,体现桂枝(肉桂)具有"解肌温卫、温振心阳、温中补虚、温阳化气行水、温阳化饮、温通血脉、温经通络、温阳下气、定悸、散寒开结利... 《伤寒论》运用桂枝(肉桂)之道,为后世圭臬。仲景通过桂枝(肉桂)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及药物剂量的变化,体现桂枝(肉桂)具有"解肌温卫、温振心阳、温中补虚、温阳化气行水、温阳化饮、温通血脉、温经通络、温阳下气、定悸、散寒开结利咽"诸功。若能参悟仲景运用桂枝诸方证,自能全面掌握桂枝(肉桂)应用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桂枝 肉桂 配伍 剂量
下载PDF
《伤寒论》太阴病篇评述 被引量:8
7
作者 顾武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29-132,共4页
对《伤寒论》太阴病篇有关问题进行了评述 ,指出太阴病篇所论之太阴病仅是脾的病变 ,不包括肺的病变 ;太阴病篇所论之太阴病的证治很不完整 ,太阴病的证治散见于其他各篇 ,学习时当结合其他病篇 ,方能全面 ;治疗太阴病的代表方剂当为理... 对《伤寒论》太阴病篇有关问题进行了评述 ,指出太阴病篇所论之太阴病仅是脾的病变 ,不包括肺的病变 ;太阴病篇所论之太阴病的证治很不完整 ,太阴病的证治散见于其他各篇 ,学习时当结合其他病篇 ,方能全面 ;治疗太阴病的代表方剂当为理中汤 (丸 ) ;桂枝加芍药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的病机是脾络瘀滞 ,并无表证 ;太阴病的转归除转愈者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太阴病篇 理中汤 转归
下载PDF
《伤寒论》治肺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顾武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45-146,共2页
以"《伤寒论》中也有脏腑辨证的内容"为前提,从分析有关条文入手,认为《伤寒论》中治肺法主要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清泄肺热,宣肺平喘;发汗解表,温肺化饮;解肌祛风,降气平喘;清肠止利,泄热平喘;发越郁阳,清肺温脾;通腑泻实,... 以"《伤寒论》中也有脏腑辨证的内容"为前提,从分析有关条文入手,认为《伤寒论》中治肺法主要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清泄肺热,宣肺平喘;发汗解表,温肺化饮;解肌祛风,降气平喘;清肠止利,泄热平喘;发越郁阳,清肺温脾;通腑泻实,泄热平喘;泻肝救肺,平其乘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治肺法 脏腑辨证
下载PDF
《金匮要略》肝病辨治特点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47-149,共3页
对《金匮要略》中肝病的辨治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金匮要略》中肝病病机强调湿热瘀血为患,重视脾胃因素;治法突出清利湿热,倡导肝病实脾;方随证情而立,善用茵陈蒿汤、柴胡汤等化裁;用药多选清热通利之品,辅以理气、活血药。认为其肝... 对《金匮要略》中肝病的辨治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金匮要略》中肝病病机强调湿热瘀血为患,重视脾胃因素;治法突出清利湿热,倡导肝病实脾;方随证情而立,善用茵陈蒿汤、柴胡汤等化裁;用药多选清热通利之品,辅以理气、活血药。认为其肝病辨治思想对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黄疸 肝着 石水 肝水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伤寒论》变法思维述略 被引量:13
10
作者 姜建国 倪方利 兰少敏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4-5,共2页
变法思维最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文中举《伤寒论》胀满、痛证、烦躁、消渴、下利等六个证候为例 ,阐发中医变法思维在辨证论治中的具体运用及其特点。
关键词 变法 辩证思维 《伤寒论》 辩证论治
下载PDF
柯琴“六经辨证”精义阐微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金萍 《江苏中医药》 CAS 2004年第3期51-53,共3页
柯琴发挥《伤寒论》“六经”理论 ,以“经界”为六经而不专主经络说 ,突破了以往旧说的范围 ;以六经为百病立法 ,扩大了六经主治 ;六经辨证实含八纲辨证而八法寓焉 ;方各有经 ,用可不拘 ,灵活通用 ;医不执方 ,辨证为主 ,反对凿分风寒。... 柯琴发挥《伤寒论》“六经”理论 ,以“经界”为六经而不专主经络说 ,突破了以往旧说的范围 ;以六经为百病立法 ,扩大了六经主治 ;六经辨证实含八纲辨证而八法寓焉 ;方各有经 ,用可不拘 ,灵活通用 ;医不执方 ,辨证为主 ,反对凿分风寒。其理论对于阐发仲师辨证论治的精髓 ,活用经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琴 六经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读《金匮要略》胸痹篇辨治冠心病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香涛 张有为 《河北中医》 2011年第9期1327-1328,共2页
胸痹是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与现代医学冠心病心绞痛相当。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明确提出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用药,其对于胸痹心... 胸痹是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与现代医学冠心病心绞痛相当。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明确提出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用药,其对于胸痹心痛的治法一直沿用至今,为后世医家所认可,对现代冠心病的治疗仍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胸痹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张仲景辨治眩晕心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兴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11-14,共4页
系统总结并概述了张仲景辨治眩晕的基本方法。通过仲景治疗此症的13个方剂的分析,将仲景对此症的基本治法总结为5类。即:解表和中、利水化湿、通腑泻热、降逆调气、补虚固本,并对其异同之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眩晕 张仲景
下载PDF
《伤寒论》排除辨证法浅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谷培恒 周铭心 《北京中医》 1997年第1期9-11,共3页
关键词 伤寒论 中医诊法 排除辨证
下载PDF
少阴阳虚烦躁证辨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闵范忠 《广西中医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8-39,共2页
少阴寒化证是人体心肾阳虚的危重病证,若进一步发展,可致人体阳气外脱而死亡。在病人阳脱死亡之前的整个少阴寒化证发展阶段中都会出现神志方面的症状:“烦躁”。在《伤寒论》少阴寒化证中许多条文都提到了这个重要证状,而提法各异。如... 少阴寒化证是人体心肾阳虚的危重病证,若进一步发展,可致人体阳气外脱而死亡。在病人阳脱死亡之前的整个少阴寒化证发展阶段中都会出现神志方面的症状:“烦躁”。在《伤寒论》少阴寒化证中许多条文都提到了这个重要证状,而提法各异。如282条的“心烦,但欲寐”、287条的“虽烦”、289条的“时自烦”、296条的“躁烦”、298条的“不烦而躁”、300条的“不烦”和“复烦躁”。上述所论及的烦躁都属广义的烦躁证(指精神甚至神志方面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少阴寒化证 烦躁
下载PDF
《伤寒论》少阴病辨治时间规律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戴永生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5-7,共3页
对《伤寒论》少阴病辨治的时间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讨。认为在少阴病辨治方面,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可循,并以列表的方式,总结和反映了少阴病辨治的时间规律。同时指出,应用这一规律,把少阴病的发生与发展,放在连续的时间上进行考查,将有利... 对《伤寒论》少阴病辨治的时间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讨。认为在少阴病辨治方面,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可循,并以列表的方式,总结和反映了少阴病辨治的时间规律。同时指出,应用这一规律,把少阴病的发生与发展,放在连续的时间上进行考查,将有利于掌握少阴病变化的全局,有利于提高对少阴病辨证论治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少阴病 时间医学
下载PDF
精读《伤寒》,细揣“纵”、“横”
17
作者 刘望乐 云鹰 《河南中医》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56-257,共2页
张仲景之《伤寒论》博大精深,他所创立的六经辨证体系,为后世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等体系奠定了基础。众所周知,《伤寒论》的学术渊源,是与《内经》、《难经》一脉相承的,而在这些中医典籍中,阴阳学说及五行学说是其两大理论支柱。从来治... 张仲景之《伤寒论》博大精深,他所创立的六经辨证体系,为后世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等体系奠定了基础。众所周知,《伤寒论》的学术渊源,是与《内经》、《难经》一脉相承的,而在这些中医典籍中,阴阳学说及五行学说是其两大理论支柱。从来治伤寒家,皆知伤寒之六经辨证脱胎于《素问·热论》之三阴三阳分证法,而仲景对五行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却鲜为人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辨证 五行学说 伤寒杂病论
下载PDF
中医治疗少阴病但欲寐的临床体会
18
作者 程为平 张茜茹 韦燕博 《中医药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90-92,共3页
少阴病中"但欲寐"是一种朦胧迷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状态。本文总结临床中少阴病常见的四个证型,临床表现及中药治疗。
关键词 少阴病 但欲寐
下载PDF
浅述《伤寒论》中“小便利”的临床意义
19
作者 任培华 冼绍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21期2512-2513,共2页
关键词 《伤寒论》 小便利
下载PDF
《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法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正华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3,共3页
《伤寒论》397法说出自北宋·林亿等校刻“伤寒论·序”。本文归纳历代医家对397法的不同认识有四种观点:1、宋本各篇名下所注法数之和;2、王安道删其重复得238治;3、喻嘉言重新编得397法;4、陈修园删取原文得397节。作者考察明... 《伤寒论》397法说出自北宋·林亿等校刻“伤寒论·序”。本文归纳历代医家对397法的不同认识有四种观点:1、宋本各篇名下所注法数之和;2、王安道删其重复得238治;3、喻嘉言重新编得397法;4、陈修园删取原文得397节。作者考察明·赵开美仿宋复刻本(影印本)后指出:1、林亿等所言“法”是指伤寒及杂病多种证候的具体治疗方法——包括方药、针灸和部分治禁等;2、397法系指从辨太阳病至辨发汗吐下后病十八篇内,各篇所注法数之和。然统计赵本各篇法数之和并非397,实为387法.疑有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百九十七法 伤寒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