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口合谷收”的红外热像图验证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栋 高惠合 +2 位作者 温宝珠 彭悦 魏正岫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1-34,共4页
为验证“面口合谷收”的针灸取穴原则,作者使用红外热像图仪系统进行针刺合谷穴后面部温度变化的测量分析,结果温度明显升高,差别极其显著,且以口唇部位升温最明显。同体对照组(合谷—上肢)、异体对照组(外关—面部)则无此变化。提示合... 为验证“面口合谷收”的针灸取穴原则,作者使用红外热像图仪系统进行针刺合谷穴后面部温度变化的测量分析,结果温度明显升高,差别极其显著,且以口唇部位升温最明显。同体对照组(合谷—上肢)、异体对照组(外关—面部)则无此变化。提示合谷穴与面、口部位确有特异的对应关系。临床使用这一原则有其内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图 合谷穴 面部 口腔
下载PDF
关于腧穴功能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5
2
作者 陈汉平 顾法隆 《上海针灸杂志》 1989年第1期1-3,共3页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是振兴中华的一个法宝。为建设祖国四化,科学研究应当努力面向国民经济。致力于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保护劳动力的医学研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开展应用性研究,应是带有公益性质的针灸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是振兴中华的一个法宝。为建设祖国四化,科学研究应当努力面向国民经济。致力于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保护劳动力的医学研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开展应用性研究,应是带有公益性质的针灸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同时也不能忽视必要的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 药物协同 针灸
下载PDF
时间针灸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宋开源 余曙光 《上海针灸杂志》 1989年第2期42-45,共4页
时间针灸学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方法上以时间因素为特定条件,其研究范围包括:子午流注法(纳甲法、纳子法、养子时刻注穴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择时耳穴法等多种方法的临床和基础。不仅包括传统的子午流注原理和临床,还... 时间针灸学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方法上以时间因素为特定条件,其研究范围包括:子午流注法(纳甲法、纳子法、养子时刻注穴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择时耳穴法等多种方法的临床和基础。不仅包括传统的子午流注原理和临床,还包括近年来出现的不同时辰针灸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进展 临床
下载PDF
针刺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不同脑区及心肌神经递质-儿茶酚胺、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傅立新 赵建国 +1 位作者 赵成彬 石学敏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7期1037-1039,共3页
目的 :探讨实验性脑出血后脑出血及周围区、心肌、和中枢心血管特定调节区域—下丘脑、脑干、海马区CA、Ach含量的变化和针刺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急性脑出血大鼠模型 ,给予不同的针刺方法 ,使用高效液相电化学及生化方法检测上述区... 目的 :探讨实验性脑出血后脑出血及周围区、心肌、和中枢心血管特定调节区域—下丘脑、脑干、海马区CA、Ach含量的变化和针刺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急性脑出血大鼠模型 ,给予不同的针刺方法 ,使用高效液相电化学及生化方法检测上述区域CA、Ach含量。结果 :脑出血后脑出血及周围区、心肌、和中枢心血管特定调节区域CA类递质释放增多 ,Ach释放减少。针刺可抑制CA类递质释放 ,促进Ach产生。结论 :针刺可抑制脑出血所致交感神经兴奋 ,并使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保护神经细胞及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针刺疗法 儿茶酚胺 针刺效应 乙酰胆碱 针刺效应
下载PDF
经外奇穴归经刍议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启才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41-42,共2页
经外奇穴的归经是当前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就泽下、太阳、关兔、脑清、二椎下、四椎下、八椎下、十二椎、十五椎,腰奇十穴的归经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奇穴 奇穴归经 经外奇穴
下载PDF
《内经》论背俞 被引量:2
6
作者 植兰英 《上海针灸杂志》 1989年第2期40-41,共2页
背俞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位。“背俞”之名,首见于《内经》。为探本求源,现把其中有关内容作一概述性探讨。一、关于位置《内经》关于五脏六腑背俞穴位置的记载虽未完全,却已初具端倪。首先,《素问·气府论》
关键词 内经 背俞 脏腑经脉
下载PDF
孙忠人教授针药合治抑郁性神经症89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威 孙忠人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4期602-602,共1页
关键词 针药结合 抑郁性神经症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中缝大核对三叉神经脊束核中伤害和非伤害感受性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及其与电针的协同作用
8
作者 刘敏芝 黄民 +1 位作者 张竞 樊英显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10-14,共5页
在三叉神经脊束核(NST)吻端记录到由非伤害性面部触觉剌激和轻机械剌激引起的神经元诱发放电;在尾端记录到由伤害性下齿槽神经电剌激引起的诱发放电。电剌激中缝大核(NRM)无谂对伤害性或非伤害性剌激引起的诱发放电均有抑制作用。NRM对... 在三叉神经脊束核(NST)吻端记录到由非伤害性面部触觉剌激和轻机械剌激引起的神经元诱发放电;在尾端记录到由伤害性下齿槽神经电剌激引起的诱发放电。电剌激中缝大核(NRM)无谂对伤害性或非伤害性剌激引起的诱发放电均有抑制作用。NRM对NST神经元的抑制作用与电针的抑制作用有协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缝大核 NST 诱发放电 刺激 电针
下载PDF
略论孙思邈对灸法的贡献
9
作者 高希言 邵经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11-13,共3页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系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生活于公元585~682年,少年时因病学医,长期在家乡隐居。他博通经史百家,广收医学文献。
关键词 灸法 孙思邈 医学理论
下载PDF
浅谈快速针刺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昕耀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46-47,共2页
快速针刺法是一种不留针的针刺方法。即在短暂的时间内,施以一定的刺激强度,有了针感后随即起针,缩短刺激时间,控制针刺量,从而达到有效地调节机体的目的。若用之得当,效若桴鼓。 一.快速针刺的适宜对象 1.热邪炽盛 邪热郁于肌表,宜... 快速针刺法是一种不留针的针刺方法。即在短暂的时间内,施以一定的刺激强度,有了针感后随即起针,缩短刺激时间,控制针刺量,从而达到有效地调节机体的目的。若用之得当,效若桴鼓。 一.快速针刺的适宜对象 1.热邪炽盛 邪热郁于肌表,宜浅刺快刺。《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浅刺可助解肌散表;快速出针不阻塞针孔以利于祛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快速 不留针
下载PDF
纳子表里同名经补泻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前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8-69,共2页
纳子表里同名经补泻法与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左右不离,环环相扣.
关键词 表里经 同名经 纳子表里同名经补泻法
下载PDF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错误及其对后世针灸学的影响
12
作者 黄龙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0-41,共2页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下称《铜人经》)因其在针灸史上的重要地位,人们很少发现书中的某些错误,于是这些错误为历代针灸文献所沿袭,对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试举例说明如下。
关键词 铜人经 针灸学
下载PDF
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态势评析
13
作者 陈婕 周爱军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8期1326-1326,1351,共2页
关键词 针灸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研究
下载PDF
试析补泻与“方”“圆”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树建 《上海针灸杂志》 1989年第2期38-39,共2页
《灵枢·官能》篇指出:“泻必用员”(员通圆)、“补必用方”,而《素问·八正神明论》则说“泻必用方”、“补必用员”、两书的说法正好相反.后世注家因而解释纷纭,使读者莫衷一是.兹就原文作些肤浅的分析,望同道们指正.
关键词 补泻 补法 泻法
下载PDF
猫红核对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先国 刘敏芝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15-18,共4页
以较强的单脉冲刺激下齿槽神经(AI),用微电极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TCN)记录神经元的痛诱发放电。以单脉冲分别刺激红核和颊车穴均可抑制STCN中的痛诱发放电。连续剌激红核可明显加强电针对STCN痛诱发放电的抑制作用。结果提示红... 以较强的单脉冲刺激下齿槽神经(AI),用微电极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TCN)记录神经元的痛诱发放电。以单脉冲分别刺激红核和颊车穴均可抑制STCN中的痛诱发放电。连续剌激红核可明显加强电针对STCN痛诱发放电的抑制作用。结果提示红核与针剌镇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红核 止痛 STCN 诱发放电
下载PDF
补法针刺时穴位皮温改变的循经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秀锦 翁纪伟 穆桂嫦 《针灸学报》 1989年第1期1-3,共3页
据过去的观察,穴位皮温在针刺时可出现一定的变化(吴秀锦,针刺补泻手法对穴位温度的影响,新医学,2,1980)。本实验是进一步观察此种变化的循经影响,为探讨针刺时穴温变化的原理提供线索。方法实验在8例患者身上进行,患者均成年,男女各半... 据过去的观察,穴位皮温在针刺时可出现一定的变化(吴秀锦,针刺补泻手法对穴位温度的影响,新医学,2,1980)。本实验是进一步观察此种变化的循经影响,为探讨针刺时穴温变化的原理提供线索。方法实验在8例患者身上进行,患者均成年,男女各半;证属肾阴虚者5例,肾阴阳两虚者2例,脾虚者1例。用三台半导体点温计(日本光电出品)同时测定受刺穴位、本经它穴及其旁1.5厘米的经外部位的皮肤温度,具体受测穴位见表1。所用点温计有二种,显字式点温计通过笔式探头测量受刺皮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皮温 针刺 循经
下载PDF
悬钟穴的应用及定位考证
17
作者 郭向军 裴景春 《中医药学刊》 CAS 2004年第12期 2288-2289,2295,共3页
悬钟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绝骨,属足少阳胆经.其临床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笔者从以下三个角度加以总结:
关键词 悬钟穴 应用 研究
下载PDF
谈杨廉德主任医师针刺治病的特点 被引量:4
18
作者 党文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44-45,共2页
杨廉德主任医师,浙江杭州人,临证40余载。平生治学严谨,勤求古训,尤能集前人之长而灵活运用,针刺治病别具特色。今就杨老临证笔录,结合其平素的学术见解,将其针刺治病特点归纳于下。 其一、进针势缓,以取皮气 杨老进针,大都先以押手切... 杨廉德主任医师,浙江杭州人,临证40余载。平生治学严谨,勤求古训,尤能集前人之长而灵活运用,针刺治病别具特色。今就杨老临证笔录,结合其平素的学术见解,将其针刺治病特点归纳于下。 其一、进针势缓,以取皮气 杨老进针,大都先以押手切按穴位,然后以刺手将件轻置于穴位表面,徐徐捻入皮下,而不是使针尖快速透入皮肤。这样进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进针 针药合用
下载PDF
针刺安眠穴治疗颈椎病引起失眠32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宜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8期1327-1327,共1页
关键词 针刺 颈椎病 失眠症 安眠穴
下载PDF
“烧山火”“透天凉”针法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华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40-41,共2页
本文对“烧山火”“透天凉”的针刺手法从四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采用复式的“热补凉泻”手法后患者的“凉热感”有显著提高。这对提高临床疗效有一定实用价值。
关键词 烧山火 透天凉 针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