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隔药灸脐合耳穴压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刘红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31-32,共2页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普遍存在失眠现象[1],易产生焦虑、厌世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预后[2]。笔者采用隔药灸脐合耳穴压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失眠症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隔药灸脐法 耳穴压豆 慢性乙型肝炎 失眠
下载PDF
隔药灸脐法引发皮肤刺激反应的可能性分析及防治
2
作者 翟泰然 孙潇 +5 位作者 颜晓 舒杨 张欣茹 石雪萌 杜欣冉 马玉侠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隔药灸脐法引发皮肤刺激反应的原因包含三个方面:个体差异、药物因素、脐灸操作。施术者应在治疗前向患者阐明治疗中的注意事项:治疗前排便;治疗中切勿随意移动肢体;出现不适及时告知施术者。治疗时,根据患者感受及时调整照距。施术者... 隔药灸脐法引发皮肤刺激反应的原因包含三个方面:个体差异、药物因素、脐灸操作。施术者应在治疗前向患者阐明治疗中的注意事项:治疗前排便;治疗中切勿随意移动肢体;出现不适及时告知施术者。治疗时,根据患者感受及时调整照距。施术者应随时查看患者腹部皮肤状态,以出现桃红色的均匀红斑为宜;及时询问患者感受,以温热舒适为度。治疗后医者应叮嘱患者:留药时间以24 h为宜,24 h后应缓慢撕去敷贴,将脐内药粉取出,然后使用温水冲洗干净腹部皮肤;若在留药过程中感觉瘙痒、刺痛或其他任何不适均应及时停止留药;在治疗当天及前后3 d应注意饮食,调畅情志,旨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隔药灸脐法引发皮肤刺激反应的治疗应视其反应类型与严重程度辨证施治。在使用隔药灸脐法防治疾病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水疱和过敏反应,因此施术者应当熟知其表现、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为使隔药灸脐法更好为临床服务,施灸者应做到以下3点:皮肤刺激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要了解隔药灸脐法易敏人群特点,为其提供指向性防护;要辨证用药,合理配伍,在安全的前提下,以药物之偏性纠正人体之偏颇,正确对待刺激性药物的使用,把握药物剂量;治疗过程中,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应谨慎为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灸脐法 皮肤刺激反应 个体差异 药物因素 脐灸操作
下载PDF
隔药灸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及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3
作者 陈筱筱 潘春伊 刘佳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88-691,共4页
目的:探讨隔药灸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及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1月在我院完成髋关节置换术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使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隔药灸治疗... 目的:探讨隔药灸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及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1月在我院完成髋关节置换术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使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隔药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7 d后,两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高于治疗1 d,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D-二聚体(D-D)水平治疗7 d后均低于治疗1 d,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7 d后,两组股深静脉血流速度均升高,治疗7 d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膝关节、髌骨周径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7 d后均低于治疗1 d(P<0.05)。研究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采用隔药灸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状态、减轻下肢肿胀,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恢复,降低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 深静脉血栓 隔药灸
下载PDF
隔姜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量效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郝锋 胡玲 +3 位作者 吴子建 罗磊 蔡荣林 何璐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7-680,共4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疗程隔姜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的量效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灸法的效应规律奠定基础。方法 100例R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用隔姜灸,对照组50例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每组各随机分...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疗程隔姜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的量效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灸法的效应规律奠定基础。方法 100例R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用隔姜灸,对照组50例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每组各随机分为30d/疗程和60d/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临床指标及RBC、HGB、HCT、PLT、PCT、RF、CR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隔姜灸在关节疼痛、肿胀、压痛的个数与程度均明显降低,晨僵时间明显缩短,且在改善程度上优于雷公藤多苷片。在实验室指标上,经隔姜灸治疗后,RBC、HGB明显高于治疗前,PLT、RF、ESR、CRP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在不同疗程疗效的比较中,隔姜灸60 d后对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30 d,实验室指标的改善上亦优于治疗30 d。结论隔姜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肯定,能显著控制并改善患者临床体征和实验室相关指标。隔姜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长疗程(60 d)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较短疗程(3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姜灸 类风湿关节炎 不同疗程 足三里 肾俞
下载PDF
隔物灸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8
5
作者 杨继军 孙立虹 +3 位作者 佘延芬 葛建军 李新华 张瑞娟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神阙穴艾炷隔盐姜灸、关元穴艾炷隔姜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105例,并设中药月月舒冲剂对照组(104例)。观察两组疗效,同时随机对部分患者(两组各40例)治疗前后及正... 目的:探讨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神阙穴艾炷隔盐姜灸、关元穴艾炷隔姜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105例,并设中药月月舒冲剂对照组(104例)。观察两组疗效,同时随机对部分患者(两组各40例)治疗前后及正常人经期血浆内皮素(ET-1)含量(用放射免疫法)、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用硝酸还原酶法)进行检测。结果:艾灸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艾灸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浆ET-1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治疗后艾灸组ET-1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NO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并均恢复至正常组水平(P>0.05)。结论: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调节ET-1与NO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隔物灸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隔药灸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差异表达基因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吴焕淦 刘慧荣 +5 位作者 赵琛 张卫 吴学飞 周爽 施茵 刘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9-365,共7页
目的:探讨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隔药灸组,并设正常对照组。隔药灸组选取“天枢”,隔药灸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应用BiostarR-40s基因芯片进行结肠组织差异表达基因检测,并应用... 目的:探讨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隔药灸组,并设正常对照组。隔药灸组选取“天枢”,隔药灸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应用BiostarR-40s基因芯片进行结肠组织差异表达基因检测,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差异表达基因白细胞介素-1βmRNA(IL-1βmRNA)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出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中异常表达、隔药灸治疗后得到调节的差异表达基因174条,其中28条(含已知基因7条)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中表达下调的基因经隔药灸治疗后表达升高,146条(已知基因42条)上调基因经隔药灸治疗后表达降低。结论: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涉及多种基因表达异常,隔药灸可通过调节IL-1β等诸多基因的表达,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溃疡性结肠炎 差异表达基因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热敏灸联合清热利湿方坐浴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肛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
7
作者 朱婷婷 侯晶晶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索热敏灸联合清热利湿方坐浴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肛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98例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干预形式不同分为坐浴组和灸组。坐浴... 目的探索热敏灸联合清热利湿方坐浴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肛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98例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干预形式不同分为坐浴组和灸组。坐浴组49例给予清热利湿方坐浴,灸组49例增加热敏灸,7 d后,对比两组核心症状与体征改善效果、肛管血流动力学指标、新生血管形成。结果两组干预7 d后排便困难、水肿、出血、疼痛症状评分较干预前降低,灸组低于坐浴组(P<0.05)。两组干预7 d后直肠感觉阈值、直肠最大容量阈值较干预前降低,灸组高于坐浴组;肛管收缩压、肛管静息压水平较干预前降低,灸组低于坐浴组(P<0.05)。两组干预7 d后PDGF、VEGF、bFGF水平较干预前升高,灸组高于坐浴组(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清热利湿方坐浴可改善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核心症状与体征,调节肛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新生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清热利湿方坐浴 混合痔 肛管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药条灸对脾虚证患者血清胃泌素D-木糖排泄率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周建伟 张凡 肖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5-16,共2页
采用扶正健脾、益阳益气中药与艾绒混合制成药物灸条施灸治疗脾虚证 ,以患者血清胃泌素、D-木糖排泄率和 T细胞亚群检测值为观察指标 ,并与单纯艾绒灸条施灸治疗对照。结果提示 ,治疗后两组脾虚证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P... 采用扶正健脾、益阳益气中药与艾绒混合制成药物灸条施灸治疗脾虚证 ,以患者血清胃泌素、D-木糖排泄率和 T细胞亚群检测值为观察指标 ,并与单纯艾绒灸条施灸治疗对照。结果提示 ,治疗后两组脾虚证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P<0 .0 1 ,P<0 .0 5 ) ,但改善的程度 ,以药灸组较艾灸组更为显著 (P<0 .0 1 ,P<0 .0 5 )。表明本药条灸具有改善脾虚证患者消化道分泌、吸收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灸 脾虚 木糖 T淋巴细胞亚群 药条 胃泌素
下载PDF
“神阙”穴隔药灸对荷瘤化疗大鼠胃粘膜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杨丹红 江庆淇 许文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84-485,共2页
以荷W256大鼠为观察对象,观察“神阙”穴隔药灸抗肿瘤化疗药物氟尿嘧啶(5Fu)消化道毒性反应的疗效。结果显示:“神阙”穴隔药灸能促使胃粘膜PGE2水平、胃粘膜血流量明显升高,使胃粘膜损伤指数降低,胃粘膜厚度较化疗... 以荷W256大鼠为观察对象,观察“神阙”穴隔药灸抗肿瘤化疗药物氟尿嘧啶(5Fu)消化道毒性反应的疗效。结果显示:“神阙”穴隔药灸能促使胃粘膜PGE2水平、胃粘膜血流量明显升高,使胃粘膜损伤指数降低,胃粘膜厚度较化疗组略有增厚。表明“神阙”穴隔药灸对化疗药物(5Fu)所致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此与其提高胃粘膜PGE2水平、改善胃粘膜血流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灸 神阙穴 胃粘膜 药物作用 氟尿嘧啶
下载PDF
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HDL-C、LDL-C及其它脂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常小荣 周国平 +2 位作者 严洁 林亚萍 易受乡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72-275,共4页
本文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1例高脂血症患者隔药饼灸治疗前后血清TCH、TG、HDL-C、LDL-C、aPOA、aPOB含量的变化,并与健康正常人对照,以探索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患者体内脂质及脂蛋白含量的影响及其治疗机理。结果表明:隔药饼灸可... 本文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1例高脂血症患者隔药饼灸治疗前后血清TCH、TG、HDL-C、LDL-C、aPOA、aPOB含量的变化,并与健康正常人对照,以探索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患者体内脂质及脂蛋白含量的影响及其治疗机理。结果表明:隔药饼灸可明显降低TCH、TG、HDL-C、LDL-C、aPOA、aPOB,为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饼灸 高脂血症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温和灸对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形态及内皮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嵇明月 王玲玲 +2 位作者 姜劲峰 周小云 马明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83-1786,共4页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慢性高血脂状态大鼠血管内皮形态学改变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艾灸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肪乳剂灌胃大鼠4周(每日10 mg/kg)造成高脂血症模型。将48只SD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温和灸组...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慢性高血脂状态大鼠血管内皮形态学改变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艾灸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肪乳剂灌胃大鼠4周(每日10 mg/kg)造成高脂血症模型。将48只SD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温和灸组、药物治疗组,共4组。温和灸组予10 min×1次/天的清艾条温和灸,药物治疗组用洛伐他汀(每日10 mg/kg)混悬液灌胃,治疗4周。治疗结束取血清,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离并剪取胸主动脉,应用HE染色观察血管内皮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主动脉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结果①温和灸组对血脂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降低TC、LDL-c的效应均优于药物组(P<0.01)。②温和灸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以及主动脉VCAM-1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与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温和灸组血管内皮损伤较模型对照组明显改善,内膜、中膜结构较规整。结论温和灸可通过调节血脂、抑制炎症反应,有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灸 高脂血症 血管内皮 形态结构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隔药灸脐法对原发性痛经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与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盼碧 杨孝芳 +3 位作者 王兴桂 杨志虹 冯麟 宣锦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7-499,共3页
目的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角度探讨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30只)和空白组(10只,A组),用缩宫素制备大鼠痛经模型,造模成功后,将30只痛经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隔药灸脐... 目的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角度探讨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30只)和空白组(10只,A组),用缩宫素制备大鼠痛经模型,造模成功后,将30只痛经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隔药灸脐组(C组)、隔淀粉灸脐组(D组)。隔药灸脐组采用隔药灸神阙穴,隔淀粉灸脐组采用隔淀粉灸神阙穴。比较各组大鼠30min内扭体次数,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β-内啡肽(β-EP)水平、子宫组织PGE_2、PGF_(2α)含量及脾脏NK细胞活性。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扭体次数较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隔药灸脐组、隔淀粉灸脐组均能减少30min内扭体反应次数(P<0.01),隔药灸脐组30min内扭体次数最少(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浆β-EP含量显著降低,子宫组织中PGE_2含量明显降低(P<0.01)、PGF_(2α)含量明显升高(P<0.01),脾脏NK细胞活性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隔药灸脐组、隔淀粉灸脐组血浆中β-EP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子宫组织中PGE2含量明显升高,PGF_(2α)的含量明显降低,脾脏NK细胞活性含量明显升高(P<0.01);其中尤以隔药灸脐组对血浆β-EP、子宫组织PGE_2、PGF_(2α)含量及脾脏NK细胞活性含量影响最为明显。结论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其机制与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关,可升高血浆β-EP含量,降低子宫组织中PGF_(2α)含量、升高PGE_2含量,提高脾脏NK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灸脐法 原发性痛经 NEI网络
下载PDF
药物灸对RA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6
13
作者 贾杰 王江宏 +1 位作者 郭学军 李小芳 《上海针灸杂志》 2002年第3期37-39,共3页
目的 探讨灸法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右后足皮下注射福氏完全佐剂建立变态反应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激素治疗组、针刺治疗组、药物灸治疗组。观察治疗后各组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 SOD活性测定及右后... 目的 探讨灸法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右后足皮下注射福氏完全佐剂建立变态反应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激素治疗组、针刺治疗组、药物灸治疗组。观察治疗后各组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 SOD活性测定及右后足各关节 X线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 针刺 ,特别是复方硫磺灸片可以有效地改善变态反应性关节炎大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 ,降低患病关节的畸变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灸 大鼠 类风湿关节炎 细胞免疫功能 关节肿胀度
下载PDF
药灸条在施治过程中的可见和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39
14
作者 张红良 陈世途 刘玉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44-346,共3页
利用自制的检测仓和可见、红外单色仪,对中医药灸条在临床治病燃烧时产生的“热力”进行了光谱分析。
关键词 药灸疗法 药灸条 中医 电磁波 检测仓
下载PDF
不同穴位组对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脾虚证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瑾明 邓秋妹 +5 位作者 陈永红 陈秀珍 叶琦莉 吕琳 韦金育 周红海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9-150,共2页
本文将60例脾虚证病人分成龙氏配穴组、脐周配穴组及脾俞配穴组进行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结果3组临床症状及唾液负荷分泌水平均有改善(P<0.05),但龙氏配穴组效果优于其他两组。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0%、85%。
关键词 脾虚 针灸疗法 灸法 壮药 线点灸 穴位
下载PDF
药物铺灸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菊莲 赵彬元 +3 位作者 范娥 刘丽艳 尹秦 何天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7-9,共3页
目的对比药物铺灸疗法、针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优化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与住院患者共120例,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药物铺灸疗法组62例,针刺疗法组58例;以颈... 目的对比药物铺灸疗法、针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优化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与住院患者共120例,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药物铺灸疗法组62例,针刺疗法组58例;以颈型颈椎病主要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计分表和NPQ颈痛量表为客观检测指标;2组治疗5、10 d后分别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个疗程后,铺灸组治愈率为20.97%,愈显率为56.45%;针刺组治愈率为12.07%,愈显率为34.4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个疗程后,铺灸组治愈率为55.74%,愈显率为90.16%;针刺组治愈率为53.45%,愈显率为87.9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均比较低。结论药物铺灸疗法临床疗效肯定,早期疗效更为显著,治疗过程较为轻松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铺灸疗法 颈型颈椎病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隔物灸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抑制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糖酵解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琪 吴梦蝶 +7 位作者 刘世敏 萧有智 王文佳 马喆 黄艳 李灵杰 李璟 刘慧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323-328,共6页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黏膜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糖酵解关键酶表达变化,探究隔物灸对CAG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自由饮用170 mg/L浓度MNNG联合法进行CAG大鼠造模。鉴...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黏膜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糖酵解关键酶表达变化,探究隔物灸对CAG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自由饮用170 mg/L浓度MNNG联合法进行CAG大鼠造模。鉴定模型成功后,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隔药饼灸组、隔姜灸组和西药组,每组6只。隔药饼灸组、隔姜灸组均取中脘、气海穴进行隔物灸干预,西药组给予叶酸悬浊液灌胃。采用HE染色法观察胃窦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丙酮酸激酶M2(PKM2)和HIF-1α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黏膜组织STAT3、HIF-1α蛋白表达,比色法和ELISA法测定胃黏膜组织LDH、PKM2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固有腺体结构紊乱,腺体减少,出现萎缩、肠化、假幽门腺化生和(或)异型增生。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HIF-1α、STAT3、PKM2 mRNA表达上调(P<0.05),STAT3、HIF-1α蛋白表达增加(P<0.05),LDH、PKM2酶活性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隔姜灸组、西药组固有腺体排列较规整,固有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程度减轻;隔药饼灸和隔姜灸均能下调大鼠胃黏膜组织中HIF-1α、STAT3 mRNA与蛋白表达(P<0.05),降低LDH、PKM2酶活性(P<0.05)。结论:隔物灸中脘、气海穴可改善CAG大鼠胃窦组织形态学病变,修复胃黏膜损伤。抑制HIF-1α介导的异常糖酵解代谢水平可能是隔物灸法治疗CAG的效应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疗法 隔药饼灸 隔姜灸 慢性萎缩性胃炎 缺氧诱导因子-1Α 糖酵解
下载PDF
清肺凉血法对寻常痤疮患者皮脂溢出率和血清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斌 耿琳 +2 位作者 徐文彬 张明 周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0期4056-4057,共2页
目的:系统观察清肺凉血法(清肺祛脂方)对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机制。方法:将12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清肺凉血法)60例,对照组(异维A酸)60例,观察治疗前后的痤疮各种皮肤损害(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症丘疹、脓疱)、皮脂溢出... 目的:系统观察清肺凉血法(清肺祛脂方)对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机制。方法:将12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清肺凉血法)60例,对照组(异维A酸)60例,观察治疗前后的痤疮各种皮肤损害(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症丘疹、脓疱)、皮脂溢出率、血清游离脂肪酸以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清肺凉血法对痤疮患者皮损有明显的改善(u=9.6,3.80,13.96,14.32,P<0.05),并减少皮脂溢出率(u=6.25,12,P<0.05)、降低血清游离脂肪酸(t=5.24,2.09,P<0.05),临床总有效率达90%,与阳性对照西药相近。结论:清肺凉血法(清肺祛脂方)对寻常痤疮临床疗效确切,皮脂溢出率及降低血清游离脂肪酸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 痤疮 寻常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电热隔药灸神阙穴对老年人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路雪婧 钟蓝 艾双春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观察电热隔药灸神阙穴在改善老年人自由基代谢紊乱方面的疗效。  方法 选择≥ 6 0岁老年人 91例 ,分 4组治疗 :电热隔药灸组、传统隔药饼灸组、单纯贴药组、空白对照组。  结果  电热隔药灸和传统隔药饼灸均能显著提高红细胞... 目的 观察电热隔药灸神阙穴在改善老年人自由基代谢紊乱方面的疗效。  方法 选择≥ 6 0岁老年人 91例 ,分 4组治疗 :电热隔药灸组、传统隔药饼灸组、单纯贴药组、空白对照组。  结果  电热隔药灸和传统隔药饼灸均能显著提高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降低丙二醛 (MDA)含量。  结论  电热隔药灸具有同传统隔药饼灸一样的调整老年人红细胞SOD和MDA水平之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神阈穴 衰老 自由基代谢紊乱 疗效 药灸
下载PDF
铺灸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崇桂琴 马元 +6 位作者 孙洪胜 张彤 彭伟 刘文杰 林宁 徐抒娴 朱青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18-220,共3页
用铺灸方法治疗强直性脊椎炎100例,并与用温针治疗的30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痊愈24例,显效40例,有效3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7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 用铺灸方法治疗强直性脊椎炎100例,并与用温针治疗的30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痊愈24例,显效40例,有效3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7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在治疗过程中还较系统地观察了铺灸治疗对患者CRP、ESR、A/G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铺灸具有明显的消炎、镇痛效果和改善肢体关节功能的作用。并认为其疗效的产生是通过镇痛、消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铺灸疗法 强直性脊椎炎 灸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