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2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焦生精”理论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福利 陶美娇 +2 位作者 陈星洲 苏金峰 刘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68,共4页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归属于中医“紫癜病”范畴,临床多从火热亢盛、气虚失摄、脾不统血、肾虚火旺等方面论治。三焦理论始于《黄帝内经》,三焦具有通行原气,运化水液两大基本功能,该...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归属于中医“紫癜病”范畴,临床多从火热亢盛、气虚失摄、脾不统血、肾虚火旺等方面论治。三焦理论始于《黄帝内经》,三焦具有通行原气,运化水液两大基本功能,该文首先对“三焦生精”的理论内涵进行阐述,其次基于“三焦生精”理论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机及治法,最后通过对一则验案进一步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拓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三焦 少阳 分消走泄 补中益气
下载PDF
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造模方法的网状Meta分析
2
作者 宋慧平 岳傲春 +2 位作者 李泽坤 韩伟 李琴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9-1107,共9页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急性血瘀证模型造模方法的效果,为中医实验研究急性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制备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有关急性血瘀证模型的...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急性血瘀证模型造模方法的效果,为中医实验研究急性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制备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有关急性血瘀证模型的建模方法,应用Stata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2项研究,共纳入9种造模方案。各项指标最优前3位概率排序分别为:1)全血黏度:1 S^(-)1切变率右旋糖酐>高脂>氢化可的松+肾上腺素,10 S^(-)1切变率冰水浴>肾上腺素>高脂+力竭游泳,30 S^(-)1切变率多因素刺激>右旋糖酐>肾上腺素,60 S^(-)1切变率多因素刺激>右旋糖酐>肾上腺素,150 S^(-)1切变率肾上腺素>冰水浴>高脂+力竭游泳,200 S^(-)1切变率右旋糖酐>氢化可的松+肾上腺素>角叉莱胶+内毒素;2)血浆黏度:右旋糖酐>多因素刺激>肾上腺素;3)红细胞聚集指数:冰水浴>多因素刺激>高脂+力竭游泳。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所得结论仍待进一步验证。结论:右旋糖酐、冰水浴、多因素刺激、肾上腺素造模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瘀证 动物模型 造模方法 大鼠 模型评价 实验方法 网状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浅论《血证论》治脾阴以治血证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芳 方浩亮 黄哲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180-182,共3页
唐容川所著《血证论》提出脾阴对于血证类疾病治疗具特殊意义,即脾阴濡润,方能津血充盛,五脏六腑得到滋养,四肢百骸得以进行正常的功能活动。脾阴能够濡润脾脏并激发脾的生理功能,当脾阴生理功能正常使得津血生化有源,濡养周身脏腑组织... 唐容川所著《血证论》提出脾阴对于血证类疾病治疗具特殊意义,即脾阴濡润,方能津血充盛,五脏六腑得到滋养,四肢百骸得以进行正常的功能活动。脾阴能够濡润脾脏并激发脾的生理功能,当脾阴生理功能正常使得津血生化有源,濡养周身脏腑组织。笔者通过分析脾、脾阴功效及二者与血证的关系,并结合卵巢早衰型闭经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二则案例,结合临床运用阐述从脾阴论治血证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证论 脾阴
下载PDF
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临床观察
4
作者 李智全 姚涛 张靖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0-233,共4页
目的研究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10月医院诊治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干预,观察组给予养元益肾... 目的研究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10月医院诊治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干预,观察组给予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中医症状积分,透析充分性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主要中医症状疲惫乏力、口干、皮肤干燥、头晕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以上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尿素清除指数(Urea clearance index, Kt/V)、平均时间尿素值(Time-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urea, TACure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及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io, U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KT/V、TACurea、CRP及UR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24%(6/49)、16.33%(8/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血压水平,降低心率,减轻患者症状,增强透析充分性,并且安全性可靠,是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低温 养元益肾散
下载PDF
补肾生血汤联合免疫抑制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疗效及改善疾病相关指标研究
5
作者 高国荣 陈剑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汤联合免疫抑制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该研究纳入了76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临汾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汤联合免疫抑制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该研究纳入了76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临汾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免疫抑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生血汤,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骨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外周血象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骨髓bFGF、MVD、VEGF、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水平均升高,CD8+水平则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53%较对照组的28.95%相比更低(均P<0.05)。结论补肾生血汤联合免疫抑制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机体内的免疫功能以及骨髓造血微环境,提升其造血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 补肾生血汤 临床疗效 疾病相关指标
下载PDF
基于文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析阴虚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
6
作者 刘欣 孙铭壑 +1 位作者 张小亮 刘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及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治疗阴虚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用药规律与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中药治疗阴虚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相关文献,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组方规律,确定常用药...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及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治疗阴虚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用药规律与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中药治疗阴虚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相关文献,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组方规律,确定常用药对;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本草组鉴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关键基因和主要靶点信息,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中的CytoHubba和MCODE插件筛选出关键靶点信息,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129篇有效文献,共计130个中药处方,通过关联规则筛选出“生地黄—牡丹皮—旱莲草”为最佳中药复方,HSP90AA1、STAT3、VEGFA、MAPK3等为关键靶点,槲皮素、山柰酚、金合欢素与木犀草素等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是调控癌症通路、Th17细胞分化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等。结论治疗阴虚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应抓住止血、凉血、行血三要素,初步揭示常用复方“生地黄—牡丹皮—旱莲草”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作用,为今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网络药理学 数据挖掘 阴虚型
下载PDF
孙凤基于“治血四法”辨治紫癜风经验总结
7
作者 雍彦礼 王佳 +1 位作者 赵齐 孙凤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43-45,共3页
紫癜风为血证疾病之一。孙凤在临床辨证施治紫癜风过程中以止血、消瘀、宁血、补虚为基本治法,并根据疾病特点随证变化。现结合唐容川的血证治疗思想和孙凤治疗紫癜风的临床用药经验,对治血四法在紫癜风治疗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并附... 紫癜风为血证疾病之一。孙凤在临床辨证施治紫癜风过程中以止血、消瘀、宁血、补虚为基本治法,并根据疾病特点随证变化。现结合唐容川的血证治疗思想和孙凤治疗紫癜风的临床用药经验,对治血四法在紫癜风治疗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并附医案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风 血证 治血四法 唐容川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凉血化瘀中药汤剂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胡元辉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7期87-90,共4页
目的: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析凉血化瘀中药汤剂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提供更多治疗依据。方法:选用2020年1月-2021年12月到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为研究主体,共计纳入45... 目的: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析凉血化瘀中药汤剂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提供更多治疗依据。方法:选用2020年1月-2021年12月到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为研究主体,共计纳入45例患儿,分为对照组20例(激素治疗)和研究组25例(凉血化瘀中药汤剂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安全性与血清指标变化差异。结果: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治疗方案,随访3个月后发现,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更加理想,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治疗方案对血清指标的影响,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白细胞介素-2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白细胞介素-4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免疫球蛋白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免疫球蛋白M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免疫球蛋白G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各项指标表达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探讨两组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对儿童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中药汤剂治疗注重整体治疗准则,可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促进患儿病情转归,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激素 中药
下载PDF
三胶补血膏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性贫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静 庞德湘 +2 位作者 吕汪霞 吴玉琴 高文仓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7-190,共4页
目的 观察三胶补血膏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采用前瞻、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共纳入7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三胶组予三胶补血膏治疗,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组予治疗,联合组予三胶补血膏联合EPO治疗,2... 目的 观察三胶补血膏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采用前瞻、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共纳入7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三胶组予三胶补血膏治疗,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组予治疗,联合组予三胶补血膏联合EPO治疗,21 d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观察血液学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结果 最终完成71例,3组治疗前后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中医症候积分、KPS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P=0.006 7;P=0.025 8;P=0.003 1;P<0.05;P=0.039),治疗后三组组内、组间比较以上观察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P<0.05),以EPO组为对照组,三胶组与EPO组比较,联合组与EPO组比较,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中医症候积分、KPS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P<0.05)。3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EPO组有1例血栓事件,其他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三胶补血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性贫血临床疗效可靠,还可以改善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临床可作为EPO的补充治疗手段,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胶补血膏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相关性贫血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基于升清降浊理论从脾胃论治高尿酸血症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金娟 邓奕辉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5期120-124,共5页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以血尿酸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大部分患者处于无症状的亚健康状态,少数人可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或肾脏引起痛风。中医认为,高尿酸血症可归属为“血浊”的范畴,系本虚标实之证,核心病机为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常,...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以血尿酸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大部分患者处于无症状的亚健康状态,少数人可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或肾脏引起痛风。中医认为,高尿酸血症可归属为“血浊”的范畴,系本虚标实之证,核心病机为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常,痰湿瘀浊阻滞脉道,浊毒内蕴。临床治疗以固本祛邪、复常升降为基本思路,以升清降浊、通利气机为为基本法则,固护脾胃,恢复其升清降浊之功,贯穿治疗始终。同时在高尿酸血症发病的不同阶段分期论治,灵活加减用药。无症状期予以运脾化湿,注重气化;急性期予以清热利湿,祛瘀泄浊;慢性期(间歇期)治以健脾补肾,化瘀通络。临床辨证施治时,药味甘苦辛并用,归经以脾胃为主,升清降浊,气血同调,尤其重视恢复人体气机通畅;祛瘀渗湿,导浊邪下泄;健脾补肾,调理五脏。临证时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调补脾胃,复其升降为主,选方用药时尤重健运脾胃,复脾胃枢机之功,升清阳降浊阴,擅用土茯苓与萆薢、薏苡仁与苍术、荷叶与山楂、车前草与玉米须、川芎与丹参等药对,体现了固本祛邪、升降相因、气血兼顾的用药特点,使气机通畅,清升浊降,恢复血液清净纯和的状态。笔者在临床上发现,基于升清降浊理论从脾胃论治高尿酸血症在降低患者血尿酸及改善症状上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脾胃 升清降浊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健脾化浊汤精简方治疗血脂异常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曹舒宇 张子浩 +9 位作者 关咏昕 刘启予 李若琪 郗瑞席 徐浩 李立志 董国菊 蒋跃绒 郭明 鞠建庆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8期29-37,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健脾化浊汤精简方治疗血脂异常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健脾化浊汤精简方的活性成分,利用成分靶点预测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药物数据库(DrugB...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健脾化浊汤精简方治疗血脂异常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健脾化浊汤精简方的活性成分,利用成分靶点预测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药物数据库(DrugBank)、中药分子机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筛选复方成分靶点,利用治疗靶点数据库(TTD)等8个数据库和1个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的Affymetrix基因芯片获得血脂异常的靶点,采用Cytoscape 3.2.1绘制“活性成分-治疗靶点”和“成分靶点-疾病靶点”网络,STRING网站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R语言软件进行靶点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iGEMDOCK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出健脾化浊汤精简方活性成分70个、治疗靶点109个,核心靶点包括胰岛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 1,ESR1)等。通过KEGG富集分析预测,健脾化浊汤精简方治疗血脂异常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有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r 1,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健脾化浊汤精简方中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作用靶点具有较为稳定的结合活性。结论:通过对健脾化浊汤精简方治疗血脂异常的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和相关通路的研究,认为健脾化浊汤精简方可能主要通过调节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脂蛋白代谢相关受体和酶、抑制胆固醇吸收等机制发挥调节血脂的作用,为未来药理学及临床研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健脾化浊汤 血脂异常 信号通路 分子对接
下载PDF
王行宽教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经验
12
作者 刘慧慧 胡国恒 +2 位作者 刘建和 张稳 王行宽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6期105-108,共4页
总结王行宽教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经验。王行宽教授认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中医“虚劳”“血劳”“髓劳”“血极”等范畴,可从“虚劳”论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证之本为脾肾亏虚、精血化源不足,心肝血虚、肝木失疏为疾... 总结王行宽教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经验。王行宽教授认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中医“虚劳”“血劳”“髓劳”“血极”等范畴,可从“虚劳”论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证之本为脾肾亏虚、精血化源不足,心肝血虚、肝木失疏为疾病演变过程的重要病机,关键致病因素为瘀毒之邪,病变常累及脾、肾、心、肝等脏腑,故从脾肾心肝立论,以补脾益肾法与疏肝养血法联合应用,配合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常选方参芪左归汤加减,疗效明显。体现王行宽教授“多脏调燮、扶正祛邪、综合治理、杂病治肝”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行宽 参芪左归汤 虚劳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周耀庭从“风湿毒热瘀”治疗IgA血管炎经验
13
作者 孔繁飞 岳春梅 +1 位作者 杨阳 周耀庭(指导)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4期246-249,共4页
本文总结周耀庭教授治疗IgA血管炎的经验。周教授认为IgA血管炎由风、湿、毒、热、瘀多病因致病,病因病机为风湿毒热、邪迫血溢、瘀血阻络,治以散风利湿、凉血解毒化瘀,创制“散风解毒凉血汤”收到较好疗效,为IgA血管炎的治疗提供新的... 本文总结周耀庭教授治疗IgA血管炎的经验。周教授认为IgA血管炎由风、湿、毒、热、瘀多病因致病,病因病机为风湿毒热、邪迫血溢、瘀血阻络,治以散风利湿、凉血解毒化瘀,创制“散风解毒凉血汤”收到较好疗效,为IgA血管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周耀庭 IgA血管炎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免怀散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黄海鑫 徐玲霞 +2 位作者 颜冬梅 王飞 孙朋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8期17-23,共7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免怀散治疗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的作用靶点,并探讨其治疗HPRL的潜在作用机制和有效物质。方法:通过数据库获取免怀散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其药物靶点,并且以“Hyperprolactinemia...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免怀散治疗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的作用靶点,并探讨其治疗HPRL的潜在作用机制和有效物质。方法:通过数据库获取免怀散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其药物靶点,并且以“Hyperprolactinemia”为关键词在数据库中获取疾病靶点,通过Venny 2.1得到药物和疾病的共同靶点,从而构建中药有效成分靶点-疾病靶点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核心基因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在Metascap数据库进行疾病与药物交集靶点的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软件对核心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得到免怀散的有效成分27个、核心靶点176个及疾病靶点228个,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交集靶点参与了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分子功能等共715个生物功能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收集到113条通路,主要包括癌症通路、化学致癌作用-受体激活、酪氨酸蛋白激酶(Janus-activated Kinase,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乳腺癌、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的结合能均小于-5 kcal/mol,分子对接结果良好。结论:免怀散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HPRL的作用,为临床应用免怀散治疗HPRL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怀散 高泌乳素血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清代医家黄元御论治血证思路探析
15
作者 李平 王妮 +1 位作者 张建伟 李亚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744-748,共5页
近代以来探讨黄元御治疗血证思想的研究较少。黄元御认为血证的产生皆源于中下水寒土湿,中气堙郁不转。在诊治血证过程中重视肾中之坎阳、脾胃之中气,认为中轴轮转,人则无病。治法上重土崇阳,主张扶阳温中培土,善用茯苓、甘草、半夏、... 近代以来探讨黄元御治疗血证思想的研究较少。黄元御认为血证的产生皆源于中下水寒土湿,中气堙郁不转。在诊治血证过程中重视肾中之坎阳、脾胃之中气,认为中轴轮转,人则无病。治法上重土崇阳,主张扶阳温中培土,善用茯苓、甘草、半夏、干姜等祛湿培中之品。梳理总结黄元御诊治血证思路,拓宽血证用药思路,以期对血证的理论研究和临床用药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元御 血证 温中培土 扶阳
下载PDF
运用数据挖掘总结胡晓梅教授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的用药规律
16
作者 张梅 吕妍 +2 位作者 王明镜 刘为易 胡晓梅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8期38-43,共6页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挖掘胡晓梅教授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Leukemia,MRL)的用药规律,总结MRL的辨治方法。方法:收集胡晓梅教授门诊治疗MRL的有效处方133首,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胡晓梅教授治疗MRL的方...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挖掘胡晓梅教授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Leukemia,MRL)的用药规律,总结MRL的辨治方法。方法:收集胡晓梅教授门诊治疗MRL的有效处方133首,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胡晓梅教授治疗MRL的方药数据库。结果:分析数据库中患者的症状及所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使用频次和组方规律,得出常用药物有茯苓、山药、山茱萸、白术、炙甘草、牡丹皮、陈皮等共14味,核心药物组合中多见茯苓、山茱萸、熟地黄等药物与山药关联,通过聚类分析得到8首治疗MRL的新处方。结论:文本挖掘、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可以有效总结用药规律,胡晓梅辨治MRL的思路是从正虚邪恋的病理状态入手,以健脾益肾、扶正祛邪为治法,主要使用六味地黄丸合六君子汤加减以滋补肝肾、健脾益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微小残留白血病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从“太阳蓄血”病位探析到“小肠血证”的辨证论治思考
17
作者 邵天赐 杜佳蓉 +3 位作者 李楠 杨懿 陈智慧 张会永 《中西医结合慢性病杂志》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太阳蓄血”是《伤寒论》重要概念之一,治疗蓄血的代表方剂“桃核承气汤”亦被国家药监局和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收录。然而历代医家对“太阳蓄血”病位认识不尽相同,使得后世学者难以窥其堂奥,又因其原文描述使其... “太阳蓄血”是《伤寒论》重要概念之一,治疗蓄血的代表方剂“桃核承气汤”亦被国家药监局和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收录。然而历代医家对“太阳蓄血”病位认识不尽相同,使得后世学者难以窥其堂奥,又因其原文描述使其病证成为“疑案”,故而致使蓄血三方束之高阁,鲜为应用。基于“太阳蓄血”的证候表现和《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进行分析,参阅相关古籍,以证明“太阳蓄血”即为“小肠蓄血”,阐述蓄血病位在小肠腑的依据。进而思考现有中医理论中可能对小肠辨证的缺失,希望以此能为《伤寒论》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以及中医基础理论的丰富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血证 《伤寒论》 小肠 小肠血证 桃核承气汤 抵当汤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子冉 李冬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8期129-131,共3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中医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多种病因有关,如脏腑亏虚、体内有形实邪、外感六淫等。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补肾健脾法、补肾化痰活血法、清热养阴法等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中医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多种病因有关,如脏腑亏虚、体内有形实邪、外感六淫等。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补肾健脾法、补肾化痰活血法、清热养阴法等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因该病病因病机复杂,治疗时应结合其发病前的异常表现和症状予以辨证治疗;必要时,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从而使治疗更有针对性,治疗效果更好。本文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辨证论治 脾肾亏虚 血瘀
下载PDF
从“祛瘀生新”探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中医治疗
19
作者 国佳鑫 杨茜茹 +1 位作者 严冬 董青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4期242-245,共4页
“祛瘀生新”最早出自《神农本草经》,作为治疗法源于《黄帝内经》。血瘀是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重要病理因素,且贯穿疾病全程。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机为正虚致瘀,新血不生,气滞血瘀,血运失畅;久病体虚,瘀毒并存。以祛瘀为治疗恶性血液病化... “祛瘀生新”最早出自《神农本草经》,作为治疗法源于《黄帝内经》。血瘀是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重要病理因素,且贯穿疾病全程。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机为正虚致瘀,新血不生,气滞血瘀,血运失畅;久病体虚,瘀毒并存。以祛瘀为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关键方法,使瘀祛气血平、新血生。本文从理论及临床方面探讨祛瘀生新法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作用,以展现中医治疗本病的特色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后骨髓抑制 血瘀 祛瘀生新 中医治疗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用药规律
20
作者 王可欣 张少强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0期190-195,共6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P)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维普中文期刊(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P)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维普中文期刊(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12月所有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提取资料后,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7.7、Excel 2021、R4.3.2、IBM 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方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频数统计及聚类分析等。结果:筛选出文献共2 330篇,其中符合条件纳入154篇,纳入方剂129首,涉及中药211味,共计使用频次1 272次。药味以甘、苦、辛多见,药味以温、平为主,归经多归肝、脾、肺经。功效分类主要为活血化瘀药及补虚药,高频中药前10位为丹参、川芎、黄芪、水蛭、当归、山楂、三七、石菖蒲、茯苓、甘草。通过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常用对药有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等;常用角药有丹参-泽泻-山楂、丹参-三七-川芎等。聚类分析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药物分6类聚类效果较好。结论:中药论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活血祛瘀、养血补虚、化痰通络为治疗原则,初步明确中药论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用药规律,可为临床用药及新处方研发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聚类分析 用药规律 中医药 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